苹果三星专利大战

合集下载

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创新成果和促进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法律实践中,不乏一些具有典型性的知识产权案例。

本文将就其中的十大典型案例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知识产权的保护。

一、苹果与三星专利战苹果与三星之间的专利战可谓备受瞩目,两家科技巨头之间长期存在专利侵权纠纷。

苹果起诉三星侵犯其多个外观和软件方面的专利,而三星则以反击起诉苹果同样侵犯其专利权。

经过多次诉讼和调解,双方最终在全球达成和解,终止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专利战。

二、微软与国内山寨软件生产商纠纷山寨软件生产商生产和销售盗版软件,严重侵犯了微软的知识产权。

微软通过长期的调查和取证,成功起诉了多家山寨软件生产商,并取得了赔偿。

这起案件不仅保护了微软的知识产权,也起到了对侵权者的震慑作用。

三、华为与美国高通专利纠纷华为与美国高通之间的专利纠纷也备受关注。

美国高通起诉华为侵犯其多项无线通信技术专利,要求华为支付高额赔偿。

华为则进行了专利无效宣告,并提出反诉指控高通垄断市场。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阿里巴巴与淘宝卖家侵权纠纷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作为中国知名企业,一直倡导知识产权保护。

阿里巴巴将淘宝注册商标保护为自有知识产权,并通过举报、取证等方式打击侵权行为。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淘宝卖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促进了整个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百事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商标争议百事公司发起了一场商标争议诉讼,指控可口可乐公司侵犯了其商标权。

这起官司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成为近年来商标诉讼中的典型案例之一。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维护了各自的商标权益。

六、华为与海思半导体专利保护案华为内部子公司海思半导体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专利,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华为采取了严格的专利保护措施,以确保这些专利的合法权益。

这一案例体现了企业内部专利保护的重要性。

七、日本富士胶片公司与苹果专利争议日本富士胶片公司起诉苹果侵犯其相机专利,要求苹果停售涉案产品并支付巨额赔偿。

苹果vs三星专利之争

苹果vs三星专利之争
SAMSUNG VS APPLE
世纪圣战
抄袭!抄袭!
iOS部门老大今天又再一次出现在法庭之上了。根据国外媒体的披露,在指出三星 侵犯哪些苹果专利时,Forstall向众人描述了'381、'915、'163等编号的专利说明 。其中'381是一项指代“弹性连接”效果、名为“惯性滚动” ( intertial scrolling)的专利——也就是我们早已习惯的上下/左右滑动跳转页面 的功能。 Forstall称,这一功能对苹果来说是个分水岭。因为在“惯性滚动” 出现之后,乔布斯决定先把iPad的项目搁置,把公司的精力放到iPhone的研发上。 根据Forstall的透露,乔布斯把“惯性滚动”看为苹果最为得意、也最为重要的发 明之一。为了先一步“震慑”对手,乔布斯曾向三星警告:这东西是我们发明的, 别来抄袭、别来盗窃。 只不过乔布斯的警告没有丝毫作用,三星最终还是推出了几乎是复刻iPhone的 Galaxy S。在最新经济损失报告上,苹果声称Galaxy S对自身造成的损害最为严重 ,因为Galaxy S是侵犯苹果专利最多的设备(9项),而Galaxy系列手机总共对苹 果造成8.星和苹果在多款手机和平板电脑专利上大打出手, 诉讼不断,然而三星作为苹果自主设计处理器的唯一代 理厂的地位依然不变 2从表面看,苹果在专利案上取得首捷,并获得三星赔 偿额10.5亿美元,然而三星在为苹果提供的元器件上就 占了iPhone元件总成本的26%,其在与苹果合作中所获 得的利润远超专利赔偿金额,如果没有三星的供给,苹 果甚至无法生产出iPhone和iPad,这种利害互惠,同盟 攻守关系短期内不会被打破。
老板说“打官司,不耽误合作。”
苹果与三星之间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复杂。一方面,双方为争夺世界智能手机市场主导权正 进行“世纪专利大战”;另一方面,双方却在业务上保持密切合作。即使双方因专利诉讼打 得难分难解,三星电子的社长李在镕仍参加了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追悼仪式,颇有些英雄间 惺惺相惜的味道。 三星和苹果近来可谓战火纷飞。自今年4月起,苹果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甚至韩国,就7 项涉及触摸屏、人机操作界面等方面的“侵权行为”对三星提起诉讼。而三星也针锋相对, 在每一个被苹果诉讼的地方都无一例外发起反诉讼。从目前情况看,三星显然处于下风,多 数判决都是苹果胜诉,而三星产品被禁止上市销售。 但另一方面,苹果和三星还是一对“欢喜冤家”,彼此之间密不可分。双方虽然吵翻,但三 星的当家产品——智能手机还要用苹果的专利,而苹果的闪存和移动处理器也一直交给三星 生产。据路透社报道,苹果公司下一代iPhone手机的A6处理器,仍将交给三星公司生产。 虽然三星公司在乔布斯去世后加紧围堵苹果公司,但分析人士认为苹果公司还是“成功突 围”。来自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称,虽然自iPhone 4S上市后,三星就一直在全球对 其进行围堵,甚至直接向部分国家递交关于禁售iPhone 4S的申请。但iPhone 4S上市仅3天 便创下400万部的销量纪录,三星公司的围堵行动实际上以失败告终。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在未来全球IT市场,三星很难超越苹果。《韩国时报》援引作者 李金生的话称,虽然三星公司也拥有较好的名声,也能生产好产品,但它并不是“苹果”, 他不能像苹果公司那样深入人心。韩国《中央日报》也认为,两家公司虽然是智能手机市场 的竞争者,但相互又都是彼此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双方最终还是会走上和解的道路。

苹果三星专利大战涉及专利

苹果三星专利大战涉及专利

涉及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81号专利:涵盖智能手机的文件拖拽、旋转和放大功能,滚动至文档边缘时的反弹效果。

-915号专利:涵盖用一根手指滚动文档的方法。

-163号专利:涵盖了谷歌地图和其他地图应用中的点击放大功能。

外观设计专利-667和305号:涵盖了iPhone的外观。

从某种意义上讲,苹果已成功获得圆角矩形和弧形背盖的智能手机设计专利,并且成功捍卫了该专利主张。

-087号:网状排列iPhone应用图标。

[图]三星侵犯了苹果的哪些专利?设计专利305号:App的圆角图标设计专利677号:黑色的iPhone装饰性外观设计设计专利087号:白色的iPhone装饰性外观设计专利915号:区分单点触摸与多点触控手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放大缩小专利381号:边界回弹或者越界滚动专利163号:双击屏幕放大文档(双击放大、双指缩放)北京时间8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在它与三星的专利大战中大获全胜,陪审团判决三星侵犯了苹果的6项专利,那么这6项专利具体是哪些呢?1、应用专利163:轻触屏幕放大文件当你觉得页面上的字体太小时,你可以通过轻触屏幕来放大字体;另外,你还可以通过双击屏幕让文本居中显示。

苹果拥有这项专利,陪审团判决三星的12款手机侵犯了这项专利。

2、应用专利381:拖屏至页面边界之外时的回弹功能。

这项专利也被称作橡皮筋专利。

当你将页面卷动到应用程序底部时,如果你使用了苹果的这项专利,页面就会弹回到应用程序的页面。

三星的21款手机侵犯了这项专利。

3、应用专利915:识别单触和多触手势。

这项专利的典型应用实例是你可以用两根手指做夹放手势来缩放屏幕。

iPhone具有很强的智能,它可以识别出你是使用一根手指还是两根手指在进行操作。

苹果拥有这项专利,三星的21款手机侵犯了这项专利。

4、设计专利087:(白色版)iPhone的外观设计专利苹果为iPhone的基本设计和外形申请了专利。

这意味着它拥有这种圆角外形的设计专利。

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1. 苹果公司 vs. 三星电子:专利侵权案在这个典型案例中,苹果公司对三星电子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苹果公司声称三星电子的智能手机外观及操作系统等方面存在抄袭行为。

该案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最终苹果公司获得胜诉,并获得相应的赔偿。

2. 贝聿铭 vs. 中国建筑公司:版权侵权案这个案例中,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起诉中国建筑公司侵犯其设计作品的版权。

贝聿铭指控中国建筑公司在建设北京国家大剧院项目时未经授权使用了其设计方案。

法院最终判定中国建筑公司侵权,并要求支付巨额赔偿。

3. 艺术家 vs.印刷厂:著作权侵权案在这个案例中,某知名艺术家发现他的画作被某印刷厂擅自复制并出售。

艺术家对印刷厂提起诉讼,指控其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

法院经过调查和鉴定后认定印刷厂存在侵权行为,并判决印刷厂赔偿艺术家相应的经济损失。

4. 网络大作家 vs.小说盗版网站:网络版权侵权案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版权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典型案例中,一位知名网络大作家发现他的小说被某盗版网站非法传播。

该作家对该盗版网站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索赔。

法院最终判决该盗版网站违反了著作权法,要求停止侵权并支付赔偿。

5. 玩具公司 vs.制假者:商标侵权案在玩具行业,保护商标权益尤为重要。

这个案例中,一家知名玩具公司发现有制假者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冒充其品牌。

玩具公司及时发起诉讼,要求制假者停止侵权行为并支付赔偿。

法院经过审理判定制假者侵犯了玩具公司的商标权,裁定制假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 电影制作公司 vs.侵权网站:影视作品侵权案在电影制作行业,保护影视作品的版权也是一大挑战。

这个典型案例中,一家知名电影制作公司发现一家侵权网站非法上传并传播其最新电影作品。

制作公司对侵权网站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法院最终判决该侵权网站侵犯了制作公司的版权,并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款项。

7. 音乐家 vs.音乐平台:音乐著作权案在音乐行业,保护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历史上典型的专利案例

历史上典型的专利案例

历史上典型的专利案例
曾经发生的典型专利案例中,其中一起著名的是美国电信业巨头苹果与三星之间的专利战争。

这场战争始于2011年,苹果起诉三星侵犯其旗舰产品iPhone的专利权。

苹果指控三星抄袭了多个iPhone的设计和功能,例如矩形外观、圆角连接、图标布局等等。

随后,三星以反诉的方式回击苹果,声称苹果侵犯了其专利权。

这场专利战争在全球范围内打响,并引发了长时间的法律纠纷。

经过多年的诉讼和调解,最终在2014年,苹果与三星宣布双方撤销所有在世界范围内的专利诉讼。

他们达成了一个横向协议,结束了这场对抗。

尽管最后没有公开透露双方达成的任何协议细节,但这起专利战争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历史上的典型案例。

这起专利案例表明了专利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揭示了专利诉讼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专利的保护是鼓励创新和技术发展的关键机制,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

然而,专利案件往往涉及专利权的解释、侵权的程度以及赔偿计算等复杂问题,需要各方以及司法机构进行深入审理和判断。

尽管专利案例的具体细节可能因国家、行业和特定事件而有所不同,但这起苹果和三星之间的专利战争仍然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典型案例,诠释了专利保护对于创新和竞争的重要性。

苹果与三星专利权一案判决书

苹果与三星专利权一案判决书

苹果与三星专利权一案判决书原告,苹果公司法定代理人,苹果公司法律团队法定代理人,三星公司法律团队苹果与三星专利权之争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苹果公司负责人及其法律团队,三星公司负责人及其法律团队和苹果负责全球营销的高级副总裁希勒和负责公司移动产品软件的高级副总裁福斯特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苹果侵犯了其iphone和ipad的技术,用户界面和设计等四项设计专利和三项软件专利,并通过非法抄袭获取竞争优势,对苹果造成了持续的经济损失,损失额达25.25亿美元,请求赔偿并且在美国市场禁售三星产品。

被告辩称,自己的产品与苹果的不同,并且苹果是受索尼公司的产品的启发研发出iphone和ipad的,并提出反诉,认为苹果侵犯了自己的五项专利,并要求苹果赔偿4.218亿美元。

经审理查明,三星21款产品抄袭了苹果名为“rubblebanding”的技术,而苹果并未抄袭三星,本院认为三星向法院提交的证明苹果的设计灵感来自索尼产品的证据跟本案无关,根据苹果公司负责全球营销的高级副总裁希勒和负责移动产品软件的副总裁福斯特的证词,证明苹果公司在研发iphone和ipad期间无任何的侵权行为,其研发管理内部制度森严,故排除研发期间任何泄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犯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专利权,依法对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进行查处,并给予处罚,故本案判决如下:三星侵犯苹果专利权罪名成立,三星应赔偿苹果公司10.2亿美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时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审判长:***审判员:******年***月***日(院印)本件于原件核对无异本记员:***。

苹果终胜诉,获三星赔偿金5.39亿

苹果终胜诉,获三星赔偿金5.39亿

苹果终胜诉,获三星赔偿金5.39亿
 5月25日上午,经过美国加州圣荷西地方法院的陪审团五天的审议,三星与苹果之间持续了近7年之久的专利战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据外媒CNET 报道,陪审团今日决定三星应向苹果公司支付近5.39亿美元的赔偿金。

 早在2011年,苹果就起诉三星,称其产品设计抄袭苹果,侵犯了苹果的专利。

2012年,法院裁决认定三星确有侵权行为,陪审团最终决定三星向苹果公司支付超过10亿美元的赔偿金。

后来三星上诉,赔偿金的数额减少到了3.39亿美元。

由于赔偿金额谈不拢,双方一路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

而最高法院判决较为支持三星,但是未明确赔偿金额,案件随后发回地方法院重审,等于交由地方陪审团决定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最新一轮诉讼中,苹果要求三星赔偿10亿美元,三星只愿赔偿2800 万美元。

双方最大争议点在于,苹果认为三星应交出侵权手机的全部获利。

三星则认为只需赔偿手机侵权部分的利润。

 加州圣荷西地方法院的陪审团经过五天的考量,取两者提案的中间值,判决三星需支付苹果 5.39 亿美元,其中包含了三星侵犯苹果 3 项设计专利(design patent)的 5.333 亿美元、以及侵犯苹果两项功能性专利(utility patent)的530 万美元。

专利权案例

专利权案例

专利权案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加速,专利权的重要性和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专利权是指国家为了鼓励和保护发明者,给予其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发明所享有的独占权利,使其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和利益。

在实践中,专利权的保护不仅关乎个体的利益,更关乎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专利权案例来探讨专利权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案例一: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专利权之争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之间的专利权之争可以说是业内人士耳熟能详的案例。

自2011年起,苹果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对三星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涉及到的专利种类包括触摸屏、图标设计、操作系统等。

这场专利战争持续了多年,不仅牵扯到两家公司的商业利益,更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

在这场专利战争中,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都采取了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专利权。

苹果公司通过诉讼和调解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专利权,而三星公司则通过反诉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来应对专利侵权指控。

最终,两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了和解协议,结束了这场专利战争。

这场专利战争反映了专利权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在这场专利战争中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商业利益,更为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持。

案例二:小米公司的专利保护小米公司是中国手机市场上的一家知名企业,其在手机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

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小米公司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在公司成立初期,小米公司就成立了专利部门,负责专利申请、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到目前为止,小米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了超过3000项专利,成为中国手机市场中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小米公司的专利保护工作不仅为公司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保障,更为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小米公司坚持以专利为基础,以技术为核心,不断推出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中国手机市场中的佼佼者。

案例三:中兴通讯在美国的专利诉讼中兴通讯是中国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发展迅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三星专利大战分析专利也能成为战争?甚至是节制对手的竞争手段?这一切似乎都不可思议,可是它确实发生了。

听了知识产权课之后,我觉得深有感触。

在这之前,我喜欢对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涉及知识产权的事件有所思索,但对这类问题,虽然有一些自己内心的是非观念,但却总是模糊的无法真正说出个所以然来。

这次听了老师的在这方面的专业授课解惑的机会,我感觉受益匪,短短几节课让我明白了许多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专利的定义,知识产权的细分。

一切都似乎在以前无法想象:曾经用来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今天却成了大公司互相之间钳制对手的不正当竞争手段。

一、新的专业大战苹果与三星之间的专利大战现在已经打得业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堪称专利界完美利用专利的“楷模”。

其实之前苹果也曾在专利上告过诺基亚,让人不禁感叹这家刚刚进入手机市场五年左右的公司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向手机界的各位老大发难!最新消息是,12月1日周三,三星电子在澳大利亚上诉成功,推翻了苹果此前提出的针对10.1英寸Galaxy Tab平板电脑的临时禁令。

让我们先来回顾下苹果和三星专利权大战的过程:1.2011年4月15日苹果在美国针对三星提起诉讼,称三星侵犯了苹果的专利权。

2.2011年4月21日三星在韩国、日本和德国起诉苹果,称苹果侵犯了三星的专利权。

3.2011年6月28日三星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起诉苹果。

4.2011年8月4日苹果向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申请初步禁令,希望禁止三星和三星德国公司对某些产品的销售。

5.2011年8月9日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发布了初步禁令,禁止三星销售某些型号的Galaxy Tab 平板电脑。

这一初步禁令称,三星的产品涉嫌侵犯苹果的一项设计专利。

这一禁令只是临时举措,禁令将持续到相关专利权诉讼的听证会召开。

6.2011年8月29日三星表示,由于澳大利亚的一个法庭听证会正在进行,将把10.1英寸Galaxy Tab平板电脑在澳大利亚推出的时间延迟到9月的最后一周。

7.2011年9月2日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接受苹果的请求,禁止三星在德国销售或推广最新的7.7英寸Galaxy Tab平板电脑。

8.2011年9月5日三星表示,由于德国法庭的禁令,将不会在柏林的IFA消费电子展上展示7.7英寸Galaxy Tab平板电脑。

9.2011年9月9日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维持8月份发布的对三星的初步禁令,从而禁止三星在德国销售某些型号的平板电脑。

三星对这一禁令提出申诉。

10.2011年9月26日苹果在澳大利亚对三星提起多项专利权诉讼。

其中3起诉讼涉及触摸屏技术,这些诉讼将举行听证会。

苹果请求法庭发出禁令,从9月30日开始禁止三星在澳大利亚销售10.1英寸Galaxy Tab平板电脑。

11.2011年10月12日三星表示,计划对使用的技术进行调整,绕开苹果的相关专利,从而规避荷兰的一项智能手机销售禁令。

12.2011年10月13日澳大利亚一名法官维持对三星10.1英寸Galaxy Tab的临时禁令。

法官安娜贝尔·贝内特(Annabelle Bennett)判决称,如果使用了触摸屏技术,那么三星的产品不得在澳大利亚销售。

苹果认为三星的触摸屏技术侵犯了该公司专利。

13.2011年11月29日苹果向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提出请求,希望法庭禁止三星在德国销售Galaxy Tab 10.1N平板电脑。

这款平板电脑是对10.1英寸Galaxy Tab的升级,而后者已于9月在德国遭到初步禁令。

14.2011年11月30日三星在澳大利亚上诉成功,推翻了此前的临时禁令,从而可以销售10.1英寸Galaxy Tab平板电脑。

在最终的听证会之前,三星将可以在澳大利亚销售这款产品,而听证会的日期目前尚未确定。

二、其实背后还有“专利流氓”事情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吗?仅仅是互相利用专利来牵制对手的竞争手段吗?错,这背后,专利流氓——这一新兴的名词所代表的一群“蛀虫”,正在躲在背后搞鬼。

1.什么专利流氓?专利战是常见的商业行为,1993年美国用专利蟑螂或专利流氓(英语:Patent Troll)来形容积极发动专利侵权诉讼的公司。

专利蟑螂是“专利海盗”(英文名为PatentTroll或PatentPirate)的别称,是指那些本身并不制造专利产品或者提供专利服务,而是从其他公司(往往是破产公司)、研究机构或个人发明者手上购买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然后专门通过专利诉讼赚取巨额利润的专业公司或团体,起源于1993年的美国,最早是用来形容积极发动专利侵权诉讼的公司,这样的专利公司往往具有很强的寄生味道。

专利海盗亦被用来形容专利侵权。

其相关名词还有“非执业实体”(Non-Practicing Entities, NPE),“不制造专利权”,“专利鲨鱼”,“专利营销”,“专利许可公司”。

2001年,Techsearch公司及其律师Raymond Niro发起了一场针对英特尔的专利诉讼,当时英特尔副法务长Peter Detkin 用这个名词来形容Techsearch公司及Raymond Niro,后来指称专门以低价向发明人收购专利权之公司。

所谓的专利蟑螂,其目的明显都是为了金钱而来。

Detkin 还使用过“专利勒索”(patent extortionist)的名词,来形容那些起诉Intel专利侵权的家伙。

一件典型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件,即使是胜诉案件,花费也在一百万美元以上。

根据美国Patent Freedom调查指出,至2010年4月1日为止,美国有超过325家专利海盗公司,领域大都涉及半导体、软件应用,不断有新公司在出现。

高智发明(Intellcture Ventures)是以购买或者研发大量的专利闻名,目前,高智发明拥有的专利已经高达1.5万件。

美国近年来甚至出现专利恐怖分子(patent terrorists)一词。

1995年,Pitney Bowes以1982年申请的一项专利7项“权利要求”中的前3件控告惠普公司侵权。

2001年6月4日,双方取得和解,惠普公司向原告支付4亿美元。

Pitney Bowes继续以此项专利控告Apple、松下电子、三星等八家电子厂。

2006年,加拿大黑莓手机制造商RIM公司和加州专利公司NTP长达六年的诉讼终于达成和解,黑莓付出了6.125亿美元。

美国是全世界专利纠纷最多的国家之一,2008年的专利诉讼案件超过2400件。

这些专利流氓有许多特征:◎以低价向破产的公司购买专利◎自己不生产产品◎购买重要专利来控告大公司◎暗中出击Google法务长David Drummond 曾提到,一支智能手机最多有可能收到25万种专利提告。

2.专利——用来保护人的利剑,已经开始变成了侵略的刽子手们的工具。

来自国外媒体的消息是,苹果已经向美国消费电子产品技术授权公司Digitude Innovations LLC移交了部分技术专利,而Digitude已在当地时间周二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诉讼,诉讼HTC、HTC美国子公司、RIM、三星、LG、摩托罗拉、亚马逊、诺基亚和索尼等公司侵犯其便携式通信设备专利技术,但苹果却不在被告之列。

显然,Digitude正在苹果发起的全球专利大战中扮演着“专利流氓”(patent troll)的角色。

在此次诉讼中Digitude拥有的两项专利技术在年初时曾属于苹果公司。

TechCrunch的报道中透露,此次遭到披露的文件证实了苹果与Digitude之间达成了某种专利授权协议,但有关该协议的具体条款则不得而知。

苹果在今年初曾向空壳公司Cliff Island LLC转移了十几项专利技术。

尽管外界对Cliff Island公司的资料掌握的十分稀少,但Cliff Island公司地址与Digitude的投资者Altitude Capital地址相同。

随后,Cliff Island将这部分专利技术授权交给了Digitude。

美国《福布斯》杂志在今年6月的一篇报道中也曾指出,Altitude Capital创始人罗伯特•克莱默(Robert Kramer)参与创建了Digitude。

Altitude此后还继续向Digitude追加5000万美元投资,目的便是希望其能够收购消费类电子产品专利技术,并以此向大型科技企业发起专利诉讼。

方向已经越来越明显,Digitude目前正在执行一种全新的投资战略,该战略允许投资者以专利技术的形式对公司进行投资,这也就是说加入这一方案的任何公司都可以共享专利授权。

由于目前Digitude的主要业务是购买专利并向其他公司提起诉讼,因此公司被外界冠以“专利恶棍”的恶名,但克莱默仍然坚称自己是一个正当的投资者。

目前尚不清楚苹果是否与Digitude达成了正式且深层次的合作协议,但是我们可以对两家公司之间关系做几个合理的推测。

一种可能是,苹果很可能将Digitude视为其全球专利大战的“枪手”。

另一种可能是苹果已与Digitude进行了专利交易,因为通过这种方法,苹果就可以避免与竞争对手发生直接对抗。

关于除了向专利恶棍转移关键技术外,苹果也并非没有其他选择。

苹果之所以选择前者,个人觉得是因为它们可以肯定Digitude会利用所获得的专利向其他大型科技企业提起侵权诉讼。

三、专利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这些纷繁的喧嚣的专利大战表明,“专利”或许已经失去了最初保护创新的初衷,成为了某些公司遏制竞争对手的武器。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保护,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味道。

欧洲委员会本月早些时候要求苹果和三星提供作为移动行业标准的专利的细节。

两家公司在全球10个国家卷入了20多起专利案件。

委员会要求三星和苹果提供相关信息,但迄今尚未收到两家公司的回复。

他们会对此展开调查,因为知识产权可以作为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武器,人们需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IT领域,苹果与三星的例子已经不是个案。

但是,苹果和三星之间的纠纷是唯一将知识产权当作限制竞争对手武器的案例。

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成了当今IT行业的两种武器,它们被当作工具遭到滥用。

我对移动领域专利纷争的很担忧。

企业可以借助法律手段来禁售竞争对手的产品,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三星平板电脑Galaxy是苹果iPad的最大竞争对手。

iPad目前在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

同时,苹果还与HTC 和摩托罗拉爆发了“专利战”。

据悉,如果企业违反了欧盟相关法律,欧盟委员会将有权对其处以相当于全球营业额10%的罚金。

四、中国的公司该怎么办?专利蟑螂究竟是不是像蟑螂那样令人讨厌?还是像金子那样充满诱惑?仍然存在较大争议。

一方面,一些跨国大公司也在通过收购专利完善专利布局,以知识产权法律作为竞争手段,迫使竞争对手就范,他们本身也在面临“专利讹诈”的指责,据一家名为“专利自由”的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2004年至2009年间,被专利投机公司起诉最多的苹果公司有56个此类专利诉讼案件,其次为索尼55个,戴尔50个,微软49个,惠普和三星各48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