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文献解读

合集下载

外泌体中重要蛋白质的鉴定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外泌体中重要蛋白质的鉴定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外泌体中重要蛋白质的鉴定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在疾病诊断中,生物标记物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而外泌体是最近引起科学家广泛研究的生物标记物载体之一。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囊泡,其作用是将细胞内的分子,如蛋白质和RNA通过胞外泌出到质膜外,来与其他细胞进行交流。

在最近的研究中,一些在外泌体中表达的蛋白质已经被鉴定出来并且已经应用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中。

外泌体中“芝士”的鉴定外泌体的组成非常丰富,其中包括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细胞分泌物。

其中蛋白质作为重要的生物标记物,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蛋白质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使得几百万种不同的蛋白质被发现,并且在临床诊断中被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外泌体中蛋白质的多样性和低表达水平等问题,提纯和鉴定外泌体蛋白质是非常困难的。

最近,外泌体蛋白质的鉴定方法得到了快速而大幅度的改进,这主要是建立在质谱技术的基础上。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鉴定和分析外泌体中重要蛋白质,并且可以检测这些蛋白质是否存在疾病中。

这种方法的流程大致是:先将外泌体提取并进行分离富集,再将富集的外泌体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最后运用生物算法解析获得鉴定结果。

外泌体中重要蛋白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外泌体中蛋白质的检测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探究中,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外泌体具有一定的检测优势,如成熟的外泌体囊泡可以稳定地保存并且能够抗血浆蛋白酶的消化。

这样的特性为该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机会,可以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大敌。

研究表明,外泌体在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许多研究人员发现,在外泌体中表达着某些与肿瘤相关的蛋白质,如免疫染色激素1和转移相关蛋白等,这些特征可以用于癌症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监控。

最近的研究中,发现在外泌体中也有着某些传统治疗难以诊断的疾病相关蛋白质表达,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

外泌体蛋白组学需要的样本量

外泌体蛋白组学需要的样本量

外泌体蛋白组学需要的样本量
外泌体蛋白组学是一种研究外泌体中蛋白质组成的方法,它对于揭示外泌体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进行外泌体蛋白组学研究需要一定的样本量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样本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设计和技术平台等。

一般来说,样本量应该足够大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统计学意义。

此外,样本量的多少还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比如实验设备的容量和实验时间的限制等。

对于外泌体蛋白组学研究来说,样本量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研究目的是确定样本量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如果研究目的是发现新的蛋白质标志物,那么样本量应该足够大以覆盖尽可能多的蛋白质。

如果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那么样本量应该足够大以保证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研究设计也对样本量的确定有一定影响。

如果研究设计是横断面研究,即只对一次采集的样本进行分析,那么样本量应该足够大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如果研究设计是纵向研究,即对多次采集的样本进行分析,那么样本量可以相对较小。

技术平台的限制也需要考虑到样本量的确定中。

不同的技术平台对样本量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比如质谱技术可能对样本量的要求较高,而免疫印迹技术可能对样本量的要求较低。

外泌体蛋白组学研究的样本量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研究目的、研究设计和技术平台等多个因素。

在确定样本量时,需要保证样本量足够大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统计学意义,并考虑实验条件的限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外泌体蛋白组学研究结果。

不同人体细胞外泌体的特点及功能化研究-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不同人体细胞外泌体的特点及功能化研究-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不同人体细胞外泌体的特点及功能化研究-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活细胞分泌的囊性小泡,能携带脂质、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在体内进行生物信息传输。

外泌体中独特的组织或细胞特异性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可反映其细胞来源和细胞的生理状态,因此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基于其内源性、生物相容性和多功能特性,外泌体有望成为药物递送系统、免疫治疗、精准治疗的新手段。

本综述聚焦近年来报道的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的特点及功能化研究成果,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外泌体; 细胞来源; 药物递送载体; 疾病治疗;Abstract:Exosomes,cystic vesicles secreted by living cells,carry lipids,proteins and genetic materials,and transmits biological informations in the body. The unique tissue or cell-specific proteins and genetic materials in the exosomes generally reflect the cell origin and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of cells,so the exosomes from different cell sourcesappear to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In view of the endogenous character,biocompatibility and functional versatility,the exosomes are expected to be a new means for the drug delivery systems,immunotherapies,and precision treatment.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exosomes secreted by different cells,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in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alization studies in recent years.Keyword:exosomes; cell sources; drug delivery vehicles; disease treatment;外泌体(exosomes)是活细胞吞噬异源物质后以出芽方式向内凹陷形成含有多个小泡的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MVB),再由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而释放的小囊泡(图1)。

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1. 内容概览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卵巢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外泌体的形成、作用机制以及在卵巢癌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1 研究背景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尽管近年来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卵巢癌的预后仍然较差。

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靶点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内膜结构形成的微小囊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细胞膜转移至细胞外液,并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细胞间信号传递、免疫调节和代谢调控等。

外泌体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炎症性肠病等。

在卵巢癌中,外泌体的异常表达和功能异常已被证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外泌体中的m6AP(神经生长因子样蛋白)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同时,外泌体还可以介导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免疫应答。

研究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前景对于揭示卵巢癌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随着对卵巢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卵巢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具体目标包括:通过分析卵巢癌组织和外泌体的特征,揭示外泌体在卵巢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卵巢癌的病理生理过程提供新的视角。

探索外泌体在卵巢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为其成为卵巢癌早期筛查和个体化治疗的新工具提供理论依据。

人HEK293T细胞外泌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人HEK293T细胞外泌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人HEK293T细胞外泌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殷爱红;胡家;任晓曦;杨颖【摘要】目的建立一套完整的外泌体样品提取,液质联用蛋白质组学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细胞培养液外泌体,经过 FASP酶切,收集酶解肽段,通过Easy-Nano LC液相色谱仪和Triple TOF6600质谱仪(美国Sciex公司)液质联用检测外泌体全酶解产物,并通过ProteinPilot软件(Sciex)处理数据,检索Uniprot的相应数据库,从而鉴定外泌体蛋白质.结果通过超速离心法,成功提取到细胞培养液外泌体.并通过LC-MS-MS方法,软件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到833个匹配蛋白.结论此方法可有效获取外泌体,并鉴定外泌体蛋白质.【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32)010【总页数】3页(P138-140)【关键词】外泌体;超速离心;FASP酶解;LC/MS/MS【作者】殷爱红;胡家;任晓曦;杨颖【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北京10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41外泌体(exosomes)是活细胞分泌的来源于晚期核内体(也称为多囊泡体)的膜性小囊泡。

其天然存在于真核生物的体液中,包括血液、尿液、唾液、母乳、脑脊液以及细胞培养液。

多数报道中的外泌体是直径在30~100 nm[1],密度在1.13~1.21 g/ml的小囊泡。

近几年,人们发现外泌体中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它可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进而改变其他细胞的功能[2]。

外泌体在免疫中抗原呈递、肿瘤的生长和迁移、组织损伤的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来源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有不同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近些年外泌体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给药途径及基因治疗载体。

微生物外泌体组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微生物外泌体组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微生物外泌体组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微生物外泌体组学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它研究的是微生物释放的外泌体所携带的生物学信息。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出来的小囊泡,它包含了脂质、蛋白质、核酸等多种分子,可以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参与调控各种生物过程。

微生物外泌体组学的出现给我们揭示了微生物之间信息传递的新机制,拓展了我们对微生物行为的认识。

微生物外泌体具有多种特点,首先是其广泛存在于各种微生物中。

微生物外泌体不仅存在于细菌、真菌、病毒等单细胞微生物中,还存在于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中。

其次,微生物外泌体携带了丰富的生物学信息。

通过分析微生物外泌体所携带的脂质、蛋白质、核酸等分子成分,我们可以了解微生物的代谢状态、生长环境以及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等。

此外,微生物外泌体还具有稳定性和选择性通讯的特点,可以在不同环境中保持其完整性,并选择性地传递信息。

在疾病中,微生物外泌体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微生物外泌体可以通过释放毒素、蛋白质酶等分子参与宿主免疫系统的调控和干扰,从而促进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病程的发展。

另一方面,微生物外泌体也可以作为传递抗药性基因、耐药基因的载体,导致多药耐药问题的加剧。

因此,深入研究微生物外泌体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微生物外泌体组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通过高通量测序、质谱分析等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对微生物外泌体的组成和功能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探索其在不同生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此外,微生物外泌体的特性也使其成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通过对微生物外泌体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疾病的标志物,并开发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之,微生物外泌体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为我们了解微生物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深入研究微生物外泌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疾病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其研究方法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微生物外泌体这一重要信息源,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旨在研究外泌体的蛋白质组成,基于质谱的方法可以用于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提供基于质谱的外泌体蛋白质组分析服务。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
外泌体是一种由脂质双分子层膜包裹着蛋白质和RNA等细胞分泌物的细胞外囊泡,可分泌自大多数细胞,存在于大多数体液(如血液、尿液、唾液等)和细胞培养液中。

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且这些蛋白质涉及的功能范围较广。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旨在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从整体水平上研究外泌体中的蛋白质,从而助力外泌体的功能研究和临床应用,例如筛选与鉴定生物标志物、发现药物靶点等。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1。

外泌体蛋白质组分析
外泌体进行蛋白组学研究的首要步骤是分离和提取外泌体。

目前外泌体提取的常用方法包括有超速离心法、凝胶过滤法、磁珠法以及聚合物沉淀法等,它们均有不同的优缺点,研究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外泌体提取完成后,可通过凝胶电泳、色谱技术、质谱技术等方法测外泌体蛋白质组。

其中,液相色谱技术与质谱技术联用可对外泌体蛋白质组进行较全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国自然基金申请热点方向2(外泌体、组蛋白修饰、肠道菌、免疫微环境)

国自然基金申请热点方向2(外泌体、组蛋白修饰、肠道菌、免疫微环境)

国自然基金申请热点方向2(外泌体、组蛋白修饰、肠道菌、免疫微环境)目录国自然基金热点介绍A外泌体(1438项)B组蛋白修饰(660项)C肠道菌群(156项)D免疫微环境方向(125项)外泌体外泌体(Exosome码RNA观。

(1)外泌体天然运载了多种蛋白质、mRNA、各种非编码RNA、线粒体DNA 以及基因组DNA,可以分析外泌体运载的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疾病发病机制。

(2)外泌体作为药物输送系统,与脂质体制剂相反,属于天然存在的分泌性膜囊泡,毒性较低,能够跨越主要的生物屏障,如血脑屏障(BBB)等。

此外,外泌体固有的归巢能力暗示了它们在药物递送中的潜在效用。

已有研究将抗炎剂姜黄素、抗癌剂阿霉素和紫杉醇等装载到外泌体囊泡中用于相应疾病的治疗。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与其他递送系统相比,加载到外泌体中的阿霉素的治疗功效大大增强,并且对主要器官系统(尤其是心脏)的不良影响明显减少。

(3)外泌体作为免疫调节的治疗工具,例如肿瘤来源的外泌体携带抗原,并已被用作针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刺激来源。

此外,通过调节DC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表达MHC-I,可以激活CD8+ T,治疗免疫抑制相关疾病。

而腹水来源的外泌体与树突细胞或肿瘤衍生的外泌体一样有效,可敏化树突细胞和主要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1)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Derived Exosomal miRNAs Can Modulate In Vivo and In Vitro Insulin Sensitivity.Cell (IF=38.637)主要内容:脂肪组织巨噬细胞(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s,ATMs)分泌的外泌体中含有miRNA并可以转移到胰岛素的靶细胞中,从而调节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体内的总糖代谢稳态。

从肥胖小鼠脂肪组织内分离出巨噬细胞,再收集细胞里的外泌体,用它们处理体型瘦的健康小鼠,发现接受了外源外泌体的小鼠虽然体重依然正常,但却出现肥胖诱导型胰岛素抵抗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泌体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文献解读
外泌体是什么鬼?连这都不知道,就真的out啦
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大约40-200 nm。

外泌体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和母乳等,不同组织来源的外泌体在内容物组成和功能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受到细胞外基质和微环境的动态调控。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宿主细胞或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参与了肿瘤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

对外泌体的分析和检测可以辅助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

外泌体都有哪些分离提取方法,喏,都给你打包整理好啦
对于外泌体研究,分离和收集外泌体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目前对于外泌体收集有:超高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磁珠免疫、超滤法、聚合物沉淀等几种主要方法,各种方法均存在不同优缺点。

表1 各种分离方法优缺点比较
但是嘞,大牛们的CNS文章大多用的都是超速离心的方法,不信你看:表2 CNS文章外泌体提取方法之——惊鸿一瞥
怎么知道提取的外泌体合不合格?
鉴定外泌体提取合格与否有三大法宝:电镜、NTA粒径、Western blot检测
目前外泌体的分离提取还没有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单一实验可以确定外泌体的存在。

所以提取的外泌体需要通过三大法宝来相互佐证:形态学鉴定
(电子显微镜技术)、NTA粒径分析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标志蛋白(常用的有CD9、CD63、CD81、TSG101、HSP70等)。

电镜可以观察样品中是否有与外泌体相似的经典结构,有经典结构说明样品中有外泌体或者与外泌体类似的,如溶酶体、蛋白聚团、支原体等结构。

WB 检测发现样品中具有外泌体的标志物,可以一定程度上排除溶酶体、蛋白聚团、支原体等情况,但依旧不知道样品的整体情况。

因为电镜和WB的连用只能证明样品中有外泌体,但是有多少、纯度等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再来一个NTA实验,NTA粒径分析可以反应外泌体样品中粒子的群体特征,以达到跟电镜和WB相辅相成的作用。

图1 Characterization of C666‐1, NP69 and NP460 exosomes.
(引自Chan, Yuk‐Kit, Zhang H, Liu P, et al. Proteomic analysis of exosomes from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identifies intercellular transfer of angiogenic protei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15, 137(8):1830-1841.)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研究,有啥好期待的嘞:
外泌体可通过传递信息影响靶细胞的功能,激活细胞信号通路,在免疫、凝血、肿瘤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而其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是区分不同来源外泌体的重要特点,是研究外泌体起源的重要途径。

蛋白质组学已经逐渐成为研究各种亚细胞组分蛋白质组的重要工具。

针对外泌体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揭示疾病发病机制、寻找疾病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筛选疾病治疗靶点等。

废话少说,我们来看看人家具体是怎么运用的吧:
研究目的
鼻咽癌(NPC)是鼻咽上皮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东南亚地区高发,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尤为普遍。

NPC具有高转移率,> 60%的鼻咽癌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浸润,5%〜8%的患者出现远端转移。

但是NPC转移的机制仍有待阐明。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阐明NPC来源的外泌体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实验流程
鼻咽癌细胞:NPC C666-1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NP69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NP460
细胞上清外泌体提取:超速离心法
外泌体鉴定:电镜、粒径、WB
外泌体蛋白提取、酶解
iTRAQ标记:115—C666‐1、116—NP69、117—NP460
肽段等量混合、SCX分离
LC-MS/MS
差异蛋白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WB验证差异蛋白ICAM-1、 CD44v5 和TSP-1
发现血管生成蛋白在鼻咽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诱导的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标
实验小结
作者利用超速离心法从NPC细胞系C666-1和非肿瘤性NP细胞系(NP69和NP460)
培养基中分离外泌体并采用了不同的验证方法来确保外泌体的质量。

结果表明,在C666-1
外泌体的诱导下,受体内皮细胞在体外显著表达血管生成表型。

结合iTRAQ定量蛋白质组
学方法以及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等分析,作者证实了外泌体将血管生成蛋白从NPC
转移到受体内皮细胞。

表明NPC分泌的外泌体可以在体外诱导血管生成,血管生成蛋白在
鼻咽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诱导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标。

外泌体在免疫中抗原呈递、肿瘤的生长与迁移、组织损伤的修复等生理病理上起着重要
的作用。

同时,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不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
标志物。

金开瑞可提供外泌体研究整体方案设计、外泌体提取/粒径测量/电镜检测、外泌体
蛋白组/转录组,助力您的外泌体相关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