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手册(2014级及以后)
20200527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手册Word

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手册学号姓名院别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目录《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填写规范(一)《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是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依据,是永久保存记载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过程的重要档案文件。
自入学开始,研究生、导师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以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准确完整记录每一个过程。
(二)填写本手册前,必须认真阅读理解:《苏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试行)》《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开题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苏州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条例(试行)》。
(三)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培养环节认真执行。
末完成本手册规定的上一个培养环节者,不得进入下一个培养环节。
末完成本手册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者不得毕业,不得申请学位。
(四)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者,必须呈交由导师、培养单位领导签名的书面证明。
无故未完成者,研究生管理部门将对其学籍做出处理。
(五)在毕业答辩后,本手册一式两份(A4 纸正反面打印),相关老师签字、院系盖章后一份保存在学校档案馆,一份存入研究生个人档案。
目录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1)第二部分培养计划 (5)第三部分论文开题 (8)第四部分中期考核 (14)第五部分学位论文答辩 (21)第六部分必修环节 (24)第七部分科研成果 (27)第一部分I基本情况姓名曾用名性别民族籍贯省(市)市(县)出生日期年月日身份证号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入学考试类别全国统考、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研究生证号录取类别非定向、定向学制现在家在校宿舍号庭住址家庭在校宿舍联系电话联系电话移动毕业学校毕业时间年月入学前毕业专业最后学历曾获何学位单位入学前地址工作情况部门职务姓名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爱籍贯省(市)市(县)文化程度人工作单位职务单号研究生双号研究生粘贴相片处粘贴相片处1基本情况基本情况第一部分起迄年月就读学校、工作单位及部门学习或职务个人学历与经历(从中学开始)参加过哪些科研工作,撰写过哪些学术论文,有何译著等何时何地受何种奖励,表扬、处分何时兼任何社会职务有何问题需要说明2第一部分家庭成员姓名年龄称谓政治面貌工作单位职务主要社会关系姓名年龄称谓政治面貌工作单位职务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中,有何重大政治历史问题?有何其他问题和结论?备注:研究生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3基本情况基本情况第一部分I-2 学籍变动情况记录序号类型原因批准日期1保留入学资格2转院系(院系调整)3转院系(导师变化)4转院系(其他)5转专业(导师变化)6转专业(其他)7转导师8休学9保留学籍10复学11提前毕业12延迟毕业13提前攻博14肄业15结业16自动退学17勒令退学18开除学籍192021222324注:1.学籍变动种类包括保留入学资格,转院系(院系调整),转院系(其他),转专业(导师变化),转专业(其他),转导师,休学,保留学籍,复学,提前毕业,延迟毕业,提前攻博,肄业,结业,退学,其他(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变动);2.毕业当年学期不受理姓名和身份证号的变动申请。
山大研究生手册

完成开题报告,参加中期筛 选,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 作。
开题报告为必修环节之一; 中期筛选是对研究生政治思想、学 习科研能力的考核,未通过中期筛 选者中止其学习,并视具体情况按
有关规定处理。
完成论文研究工作,撰写学 位论文; 参加培养指导小组组织的 预答辩,修改学位论文;
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发表论 文达到培养方案要求),通过毕业 审核; 提前、延期毕业须毕业前 3 个月提
主要文件汇编中的部分文件会根据研究生教育快速发 展的需要进行修订,请及时关注。
2014 级研究生手册
目录
第一部分 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 1 硕士研究生 ........................................... 2 硕博连读研究生 ....................................... 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 ....................... 4 博士研究生 ........................................... 5 工程博士研究生 ....................................... 6
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各 学科、专业有所不同,以 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准。 研究生课程分必修课(含 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
课程学习。
参加学术活动; 课)、选修课和补修课。 撰写学术论文; 完不成培养计划不能申
参加社会实践; 请答辩。
课程学习;
参加前沿讲座,
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 前沿讲座为必修
文选题与科研。
环节之一,具体
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各 学科、专业有所不同,以 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准。 研究生课程分必修课(含
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手册说明

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手册
入学时间
研究生姓名
学号
学科、专业
导师姓名
所在系(部、医院)
蚌埠医学院研究生院
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手册说明
一、本手册供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使用。
填写本手册时,应以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依据,按培养的过程不同阶段逐一填写。
填写时请认真阅读表格的说明。
二、硕士研究生根据不同培养阶段从研究生院网页上下载以下空表,认真填写有关内容并在规定时限内提交。
填写内容要详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请用钢笔或签字笔认真正楷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不得任意涂改;或使用A4纸张双面打印,签名处必须手写。
三、手册中所有需要审查报批的表格,均需按要求请有关人员和管理部门签字、盖章后方能生效。
四、本手册由研究生本人保管,请注意清洁,保持完好。
研究生申请学位时将本手册和其它材料上交学位评定委员会,毕业时归入本人学业档案。
目录
1.蚌埠医学院研究生成绩单(经研究生院审核签章)2. 蚌埠医学院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3.蚌埠医学院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课题论证报告书4.蚌埠医学院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表
5.蚌埠医学院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6.蚌埠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书
7.蚌埠医学院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答辩委员会成员审核表8.蚌埠医学院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情况表。
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记录手册

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记录手册姓名学号年级导师学科院系填表说明1、本《记录手册》供硕士研究生使用。
2、本《记录手册》是硕士生完成培养环节工作的基本资料和培养档案。
是毕业、申请学位、评奖、择优转博的重要依据之一。
硕士生每进行或完成一个培养环节的工作,都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和相关规定,认真填写《记录手册》。
3、本《记录手册》要求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务必字迹清楚,不能涂改,不得撕页。
在学期间,应妥善保存。
4、培养工作结束,由研究生本人将本《记录手册》和《学术活动登记表》,于申请答辩前2 个月送交研究生科审查。
否则不接受申请硕士学位。
目录1.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2.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3.硕士研究生减免教学实践申请表4.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表5.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6.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表7.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统计表8.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登记表9.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记录本》归档说明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填表说明:教学实践,是硕士生的培养环节之一。
按照培养方案总体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
一般于第3—4学期完成。
硕士研究生减免教学实践申请表说明:具有讲师、主治医师职称,或从事过本专业2年以上本科教学工作的助教、住院医师可以提出申请。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表注:本考核表与开题报告一并上交相关部门;如空间不够可加页。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院:学号:研究生姓名:攻读学位:专业:研究方向:导师姓名:填表日期:说明一、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审核其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科学性、可行性的要求及学位论文进度计划、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有力措施,也是对研究生的阶段考核。
研究生在正式开展研究工作前都必须认真作好开题报告。
二、研究生作开题报告,一般要邀请与本课题研究内容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专家(副教授或以上职称)3~5名组成考核小组,并邀请所在科室(研究所或医院)主管部门领导参加。
报告会一般由导师或本科室主任担任考核小组组长,或由考核小组指定组长。
2014年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的有关要求

附件1 :2014年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的有关要求一、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一)培养方案总学分规定1.学制为二年的硕士研究生必须累计修满32个学分,其中:德育教育1学分,课程学习30学分,调研实习1学分。
2.学制为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必须累计修满42个学分,其中:德育教育1学分,课程学习40学分,调研实习1学分。
3.每门课学分的规定为1学分、2学分、3学分或者4学分,对应的学时数原则为18、36、54、72。
(二)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求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是在2013级培养方案已有课程设置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原则上不应做过大的调整,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1.政治理论课的设置。
政治理论课设置一门必修课和两门选修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
必修课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学时,第一学期),归入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程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18学时,第一学期))和《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18学时,第二学期)),归入公共选修课。
政治理论课的两门选修课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一门。
2.外语课的设置。
外语课设置一门公共英语课(2学分,36学时),由外国语学院开设,归入公共基础课,经济学类专业第一学期开设公共英语课,非经济学类专业第二学期开设公共英语课;一门专业英语课(2学分,36学时),专业英语课内容以阅读、翻译英文文献为主,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开设,归入专业课;三门第二外语课:二外日语(2学分,36学时,第一学期)、二外法语(2学分,36学时,第一学期)、二外俄语(2学分,36学时,第一学期),由外国语学院开设,归入公共选修课。
3.学科基础课的设置。
经济学类专业原则上须开设高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54学时,第一学期)、高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54学时,第二学期)、高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54学时,第二学期)。
管理学类专业原则上须开设高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54学时,第一学期)、高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54学时,第二学期)。
研究生培养手册填写规范

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填写规范第一部分通用规范(一)研究生培养手册(以下简称培养手册)供研究生分类使用。
培养手册分为博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手册、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手册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手册。
(二)培养手册是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有关规定而制订,是记录研究生完成培养环节的档案材料,是评奖、毕业和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研究生应按照时间节点要求认真执行。
未完成规定的培养环节者,不能毕业,不得申请学位。
(三)培养手册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以下简称培养单位)统一保管。
研究生根据不同培养阶段要求,按规定时间向培养单位领取、规范填写、请导师或培养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在规定时限内送还。
研究生管理部门将不定期检(抽)查培养环节完成情况。
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者,须呈交由导师、培养单位负责人签名的书面证明。
无故未完成者,研究生管理部门将对其学籍做出处理。
(四)填表时,请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阶段不同要求认真填写,按时完成。
培养手册未特别注明为无须填写的,一律为应填写内容。
如无特别说明可以粘贴附件,一律不要粘贴附件,应采用填写方式。
填表时一律用钢笔,要求字迹清楚、语句通顺。
请注意清洁,保持完好。
(五)根据存档装订要求,填写表格或粘贴附件时,请勿超出表格四周边框(若粘帖纸张面积较大,请适当裁减),并在骑缝处签字盖章,否则,须退还重填。
(六)培养手册自研究生入学至毕业一直供研究生使用,在毕业离校前本手册及复印件各一份与其他档案材料一起归档,一份存学校档案馆,一份存入研究生个人学业档案。
需妥善保管,应注意留有备份。
第二部分各项表格填写注意事项(一)封面按要求填写各项基本信息。
1、博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手册2、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手册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手册(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手册为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和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使用。
(2)各类研究生请在学位层次和培养方式中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填写。
硕士研究生培养手册

硕士研究生培养手册(学术型)姓名学号院系所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说明1.本手册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使用。
2.本手册是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有关规定制订,是记录研究生完成培养环节的档案材料,是评奖、毕业和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研究生应按照时间节点认真执行。
未完成规定的培养环节者,不能毕业,不得申请学位。
3.本手册所有签名、签署意见的地方表格一律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要求字迹端正清楚,不得出现冒签、代签现象。
非签名和签署意见的地方统一用宋体五号字输入,特别注意不能增删变更栏目或改变原栏目的页面版式。
导师必须对研究生所填写内容进行审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名。
4.院系所在研究生入学时发本手册电子版给每位研究生并负责督促研究生按照本手册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相关培养环节,院系所以电子文档的形式记录留存。
待到中期筛选后,统一用黄颜色A4规格的皮纹纸为封面封底,参考学位论文的装订要求进行装订。
5.本手册毕业时交研究生处存档。
目录一、研究生基本情况 (1)(一) 研究生基本信息 (1)(二) 学籍变动情况记录表 (1)二、个人培养计划 (2)(一) 个人培养计划表 (2)(二) 个人培养计划修改申请表 (3)(三) 课程免修申请表 (4)(四) 课程教学评价登记表 (5)三、必修环节 (6)(一) 必修环节课程成绩登记表 (6)(二) 参加学术讲座、报告情况登记表 (9)(三)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登记表 (9)(四)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登记表 (9)四、文献阅读与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0)(一) 文献阅读报告 (10)(二)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2)五、中期筛选 (17)一、研究生基本情况(一) 研究生基本信息(二) 学籍变动情况记录表二、个人培养计划导师签名:院系所负责人签名:日期:日期:备注:个人培养计划需根据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填写,于研究生入学后两周内制定并经导师和院系所负责人审核签字,无特殊情况不得修改。
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手册(学术型)

硕士研究生培养手册(学术型)学号:姓名:年级:学科名称:导师:培养学院:大学研究生学院填表说明1.本手册供在籍硕士研究生使用。
2.本手册用于记录研究生培养过程,是申请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材料之一。
3.本手册由研究生本人保管。
研究生根据不同学习阶段要求,完成相应的培养环节后,按时填写有关内容,及时履行审核程序,并保管好附件材料。
未完成规定的培养环节,不能毕业,不得申请学位。
4.本手册在申请学位时与“沈阳大学硕士学位申请审批书”一并提交。
目录1.关于研究生定期与导师联系的有关规定 (1)2.个人培养计划 (2)3.课程学习成绩单 (3)4.中期筛选考核表 (4)5.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表 (5)6.研究生必修环节 (6)6.1参加学术活动情况记录 (6)6.2读书报告情况记录 (11)6.3教学实践考核记录 (16)6.4社会实践考核记录 (17)6.5科研成果记录 (18)6.6必修环节完成情况审核 (18)6.7学位外语成绩记录 (18)7.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考核表 (19)8.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审核表 (20)9.各培养环节有关附件(开题报告、科研成果复印件、外语水平成绩单等)1.关于研究生定期与导师联系的有关规定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和论文阶段应经常与导师联系,以得到导师在业务上和思想上的指导,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应自觉地教书育人,主动了解研究生的学习、论文、生活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研究生在业务上和思想上可能出现的偏差,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特作如下规定。
一、经师生互选确定指导关系后,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二、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每月主动与导师见面一次,汇报一个月来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征求导师对课程学习的意见。
三、研究生在论文阶段,导师应至少每两周约见研究生一次,听取研究生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并给予指导。
四、研究生在校期间不得随意离校,请假要征得导师的同意,外出调研应在导师安排的时间、地点进行,并按规定办理请假审批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
论 文 开 题
III-2-2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9
第三部分
论
文
III-2-3 特点与创新之处
开
题
III-2-3 阶段性研究计划 起止时间
研究计划
III-2-6 预期研究结果
10
III-4 研究基础
与本论文相关的前期探索结果。
第三部分
论 文 开 题
III-5 论文开题评议
评议小组名单 组长
何时何地受 何种奖励, 表扬、处分
何时兼任何 社会职务
有何问题需 要说明
2
家庭成员
姓 名 年 龄 称 谓 政治面貌
工作单位
第一部分
基
本
情
职务
况
主要社会关系
姓 名 年 龄 称 谓 政治面貌
工作单位
职务
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中,有何重大政治历史问题?有何其他问题和结论?
备注: 研究生签名
填表日期
年月日
3
第一部分
建议在规定时间内修改 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
注:表决票由院系存档,保留三年。
人
不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不建议在规定时间内修改 人
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
人 人 人 人 人
23
第五部分
学
术 VI 必修环节
活
动 VI-1 参加学术活动记录
姓名
序号
学术活动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学号 主讲人
答辩地点
答辩时间
年月日午
记录人
第五部分
学 术 活 动
工作单位
21
第五部分
学 术 活 动
22
V-3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第五部分
学 术 活 动
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 委员签名:
秘书签名: 年月日
答辩委员会表决结果
答辩委员会
人
出席委员
同意论文答辩通过
人
不同意论文答辩通过
同意毕业
人
不同意毕业
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6
II-2 培养计划的修改
苏州大学研究生修改培养计划申请表
姓名
学号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院别 修改培养计划的理由及培养计划修改或调整情况:
第二部分
培 养 计 划
申请人:_____________ 年月 日
指导教师意见(包括对是否同意修改和对培养计划改变后如何安排意见):
基层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
基
本 I-2 学籍变动情况记录
情
序号
类型
原因
况
1 保留入学资格
2 转院系(院系调整)
3 转院系(导师变化)
4 转院系(其他)
5 转专业(导师变化)
6 转专业(其他)
7 转导师
8 休学
9 保留学籍
10 复学
11 提前毕业
12 延迟毕业
13 提前攻博
14 肄业
15 结业
16 自动退学
17 勒令退学
18 开除学籍
பைடு நூலகம் I 基本情况
I-I 一般情况
姓名
曾用名
性别
第一部分
基 本 情 况 民族
籍贯
省(市)
市(县) 出生日期
年月日
身份证号
政治面貌
婚姻状况
入学考试类别 全国统考、推荐免试、单独考试 研究生证号
录取类别
非定向、定向
现在家 庭住址
家庭 联系电话
入学前 最后学历
毕业学校 毕业专业 曾获何学位
学制
在校宿舍号
在校 联系电话
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培养手册
学号 姓名 院别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目
录
《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填写规范
(一) 《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手册》是苏州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依据, 是永久保存记载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过程的重要档案文件。自入学开始,研究 生、导师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以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准确完整 记录每一个过程。
本人签名: 年月日
14
IV-2 课程学习情况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成绩表
第四部分
中 期 考 核
院别 课程名称
姓名 课程类型
学时/ 学分
学号
考核 形式
总学分
注:中期考核时,应修完培养计划规定学分。
专业
考试时间
成绩 任课教师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二)填写本手册前,必须认真阅读理解: 《苏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试行)》 《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开题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 《苏州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条例(试行)》。
(三) 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培养环节认真执行。末完成 本手册规定的上一个培养环节者,不得进入下一个培养环节。末完成本手册规 定的所有培养环节者不得毕业,不得申请学位。
姓名
职称
单位
签名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评议小组意见:
□ 通过 □ 不通过
组长签名:
年月日
11
第三部分
论
文
III-6 第二次论文开题(供未通过第一次开题的研究生使用)
开
题
课题名称
III-6-1 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含主要参考文献)
12
III-6-2 研究基础
已取得的前期探索结果。
第三部分
论 文 开 题
计
划
包括对研究生的文献调研、论文选题、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科研设计与实施、学位论文撰写
等一系列与硕士研究生所需学术素养训练密切关联的培养计划。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基层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名:
年月日
注:1.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所学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一经批准,一般不得 变动。如需修改者,应填写《苏州大学研究生修改培养计划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交研究生院备案, 研究生管理部门将依据研究生培养计划对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管理;2.同等学力及跨学科报考的硕士生必须补 修的课程学分另计,不计入《课程学习计划》表中要求的学分。
注:“中期考核”是对研究生综合思想品德和科学作风、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等提出的考核意见。
17
第四部分
中
期
IV-6 第二次中期考核(供第一次考核结果为 C 等级的研究生使用)
考
核
IV-6-1 研究生自评总结
包括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已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目前科研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拟解决的思路。
主办单位
专业 地点
时间 审核人
24
VI-2 主要文献阅读记录
第五部分
学 术 活 动
VI-3 文献阅读报告
序号
文献报告题目
1
2 导师考核意见:
批准日期
19
20
21
22
23
24
注:1.学籍变动种类包括保留入学资格,转院系(院系调整),转院系(其他),转专业(导师变化),转 专业(其他),转导师,休学,保留学籍,复学,提前毕业,延迟毕业,提前攻博,肄业,结业,退学, 其他(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变动);2.毕业当年学期不受理姓名和身份证号的变动申请。
本人签名:
18
年月日
IV-6-2 第二次中期考核报告情况
综合评价:
第四部分
中 期 考 核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姓名
专家组长签名: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参加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检查的专家名单
职称
学科、专业
工作单位
19
第四部分
中
期
IV-6-3 对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现、学习、科研能力的评定
期
考
政治思想评价:
核
导师评价:
基层培养单位党总支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导师签名:
IV-5 中期考核综合评定意见
基层培养单位研究生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
年月日
考核结果:□ A 等(优秀) □ C 等(限期改正,6 个月后重新考核)
□ B 等(合格) □ D 等(不合格)
主席签名: 年月日
III-6-3 论文开题评议
评议小组名单 组长
姓名
职称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评议小组意见:
□ 通过 □ 不通过
组长签名:
单位
签名
年月日
13
第四部分
中
期 IV 中期考核
考
核 IV-1 研究生自评总结
包括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已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目前科研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拟解决的思路。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年月
日 总学分≥30
15
第四部分
中
期 IV-3 中期考核报告情况
考
核
综合评价: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姓名
组长签名:
年月日
参加论文进展情况检查的专家小组名单
职称
学科专业
工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