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学(071300)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0710Z2)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生科院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0710Z2)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一.研究方向01系统生物学二.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④847遗传学三.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包括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四.参考书目1.初试参考书目71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生物化学》沈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3】《分子生物学》瞿礼嘉高等教育出版社847遗传学:【1】《普通遗传学》杨业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林木遗传学基础》朱之悌中国林业出版社2.复试参考书目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技术;系统生物学相关前沿领域发展概五、北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复习备考建议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北林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北京林业大学考研基础生态学

基础生态学(书上重点,补充综合)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生态因子的分类P7生态因子作用特征P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类型:(适应性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和辩证的。
环境作用于生物,生物有反作用于环境,两者相辅相成.①环境对生物的作用P8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行为;影响生物生育力和死亡率,导致种群数量的改变;某些生态因子能够限制生物的分布区域。
②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P9表现在改变了生态因子的状况。
光的生态作用:(1)光质的生态作用:①不同光质对生物的作用不同。
植物主要利用可见光进行光合作用;可见光的强度及照射时间的变化对动物的生殖、生长、发育、行为、形态及体色有显著的影响。
②光质不同也影响植物的光和强度③光质不同对植物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的影响也不同。
(2)光强的生态作用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①光强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体色也有一定的关系。
②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因素,黄化现象这是光对植物形态建成作用的典型例子。
光强促进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对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分化有重要影响。
(3)光照周期的生态作用光照有日周期和年周期的变化,日照长短对生物起了信号作用。
生物的昼夜节律和光周期现象是受光周期控制的。
日照长度不同,影响植物的开花、落叶、休眠等状况,也影响动物的迁徙、生殖、冬眠、换毛、换羽等习性。
生物对光强的适应两类植物P19植物的光周期-4类P21提高光能利用率土壤温度变化特点P23温度生态作用生物对低温的适应P28 高温的适应P32周期变温的适应P34 风对生物的作用-生态学作用P35防风林的用途P37火对生物的作用P38防火管理P39水的生态作用P41水的性质P41陆生植物的三类型及特点P44O2与生物CO2与生物土壤的生态作用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对生物的影响P57植物对土壤适应P61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P65种群统计的基本参数空间结构类型年龄结构类型种群的增长模型(参数意义)P75种群调节P85物种形成过程P100生活史对策P107Rk对策特征P106,比较,优缺点P107 种内种间关系P114竞争特征,P127他感作用生态学意义P123集群生态学意义P123互利共生P142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群落特征P147群落调查方法及指标P150群落种类组成成员P150数量特征P152生态多样性分类及指数P152五大生活型类群P157群落结构P157-P161生态过渡带特征P162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P161中度干扰假说P165演替过程P174-册子32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异同p174-册子35 演替类型P175-册子34演替系列P178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P179演替的理论模型P181促进,抑制,耐受演替顶级学说P182中国植被分类P186排列类型P190第四部分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P197-册子42-43能量减少原因P200生态金字塔锥形图P201生态效率P202反馈机制P203生态系统特征能量流动特点物质循环类型和机制碳平衡P235碳循环P233+册子三向地带性P243应用生物多样性天然保护林热点气候变化1.生态系统三大结构?基本特征?解:⑴结构:组成成分、时空结构、营养结构⑵特征:①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②是复杂、有序的大系统③是一个基本的功能单位④是开放系统,具有自动调控功能⑤具有动态的、生命的特征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基本特点?解: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越流越细”,逐渐减少,所以生态系统营养级<5个⑵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⑶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植物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学过程为开端⑷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服从热力学定律⑸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3.食物链有哪些类型?解:⑴草牧食物链:以绿色植物为基础从草食动物开始的食物链⑵腐生食物链:以死有机物质为基础从腐生生物开始的食物链⑶寄生食物链:由宿主和寄生生物构成,以大型生物为起点4.生态金字塔有哪些基本类型?⑴数量金字塔:以各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为基础构建的⑵生物量金字塔:以各营养级生物量为基础构建的⑶能量金字塔:以各营养级所包含的能量为基础构建的5.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何进行?(重点)解:⑴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地上和地下部分)⑵植物体内养分的分配⑶养分的释放①呼吸释放:群落的呼吸和土壤呼吸释放②物理损失和动物取食:a.雨水的淋失:叶部、根部、树皮;b.草食动物的取食;c.生殖器官的消耗:花、种子;d.凋落物损失的养分⑷凋落物的分解: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是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重要的环节,分解过快或分解过慢都不利。
森林生态学(北京林业大学)

森林生态学(北京林业大学)精品课程论证报告一、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森林生态学》是林业及其他林业相关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和技术是必须的和不可缺少的。
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没有良好的森林生态学基础,对于进一步学习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水土保持等林业相关的课程都是不利的,森林生态学在农林院校生态环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其它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
我国森林生态学课程在大学讲授的初期被放在《森林学》课程中,采用的教材是俄罗斯学者涅斯切洛夫所著的《森林学》。
在这本教材中森林生态学作为上篇,森林经营学作为下篇。
1978年后才把森林生态学从森林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讲授,而且这门课程也主要在农林院校开设。
北京林业大学1952年建校伊始,学校只有林业一个本科专业,当时的森林生态学课程由本校森林学课程组承担。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新专业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森林学无法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自1978年恢复高考第一届本科生开始,森林生态学就作为独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林业、园林、水保和森保专业开设。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森林生态学也从主要探讨以森林特性为主,只给林业专业授课的单一课程,发展到包括环境变迁、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内,实验实习课程完善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综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且面向本专业、面向全院和全校开放。
1990年以后北京林业大学增加了一些新的专业,而且其中很多专业远远超出了传统林业内容,比如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森林旅游专业,自然保护区专业等等。
这些专业要求从新的角度和视野掌握森林运动规律,为此,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森林生态学为主的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于各类不同专业的需要。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情况,调整课程内容,为各个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学规律提供最完善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
20世纪后半叶,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本特征是随着全世界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掠夺式、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几乎消失殆尽,生物多样性以惊人的速度在减少。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不含推免生)

22 鲁艺 102259230400874 001 071300
生态学
04 生态系统碳循环 360 74 80 298 非定向 全日制 一志愿
23 马唯竣 102259230400878 001 0776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1
环境科学
367 61 86 301 非定向 全日制 一志愿
24 王雅雯 102259220700783 001 0776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1
48 董文芳 102259141600144 001 090700
林学
01 林木遗传育种 360 92 87 306 非定向 全日制 一志愿
第 2 页,共 15 页
林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不含推免生)
序号 姓名
考生编号
拟录 取院 系码
拟录取专 业代码
拟录取专业名称
研究 方向
码
研究方向名称
43 李政纶 102259230400896 001 090700
林学
01 林木遗传育种 370 88 93 313 非定向 全日制 一志愿
44 曾敏珍 102259220600757 001 090700
林学
01 林木遗传育种 366 94 94 313 非定向 全日制 一志愿
45 刘霖 102259220400745 001 090700
环境工程
407 99 93 343 非定向 全日制 一志愿
28 姜欣然 102259220700785 001 0776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2
环境工程
338 93 93 292 非定向 全日制 一志愿
29 刘昱 102259230400881 001 0776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2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复试笔试科目汇总表

《林学概论》森林培育、森林经理、森林保护、生态学相关基础知识
002 生物学院 071001 植物学 002 生物学院 071002 动物学
002 生物学院 071005 微生物学
植物生物学专业综合考试(包括植物学 植物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技术、前沿领域发展概况 、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
001 林学院 090704 森林经理学
森林经理学
《森林经理学》(第4版)亢新刚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001 林学院 001 林学院 001 林学院
090900 草学 095131 农艺与种业——草业 095136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专业学位)
专业综合考试(包括草坪学、草坪有害 全面考查考生的草业科学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对草业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解
遗传学)
统生物学相关前沿领域发展概况
周德庆编.微生物
学教程.高教出版 专业面试(专业素质考核,英语听说能
《食品微生物》、《发酵工艺学》专业知识考核;专业英语翻译能力测试 社;潘力主编. 食 力、实验技能测试);专业知识笔试
品发酵工程. 化学
工业出版社
(1)林木遗传学基础(第二版),张志毅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复试笔试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备注
1.肖尊安主编. 植物生物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专业综合考试(包括生物技术、分子生 2.沈同等主编. 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学和生物化学)
3.朱玉贤 李毅. 现代分子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专业期刊:为本专业领域主要杂志
专业综合考试(包括分子生物学,统计 分子生物学与统计遗传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技术;系
1-第一部分-绪论植物生态学

– 英国牧师怀特(1700s) – 《塞尔波恩的自然史》
• 理性主义:
–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00s) – 《自然的经济体系》
• 浪漫主义:
– 美国博物学者梭罗(1850s) – 《瓦尔登湖畔》
达尔文: 生态学名词创立之前的生态学家— 生态学概念的新解
• “……生物的相互关系 及其对于生活的物 理条件的关系是何 等复杂而密切…”
课程安排
• 自学和讨论 • 主题(专题)演讲 • 平时成绩30%(演讲和讨论) • 期末考试70%(笔试)
• 讲课—为主 • 教材—为辅(森林生态学:高等教育 • 出版社,2007)
小结:
• • • • • • 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发展趋势 学习内容 安排演讲
自 然 界 组 织 水 平 的 等 级 体 系
盖娅:生物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一般的研究层次和研究内容
• 个体(individual)、种群(population)、群落 (community)、生态系统(ecosystem) • 个体:个体对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反应 • 种群:单个物种的种群对环境的反应,如多度 和种群波动的决定因素、种群空间格局 • 群落:群落的组成、结构 •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内个各种过程,如能流、 食物网、养分循环
• 《物种起源》 (1859)
自然选择、生存竞争; Haeckel:生物改造类环 境,向上帝挑战
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 • • • • • 传统领域的理论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 宏观和微观方向拓展 进化、古生态 模型、实验 应用生态学大力开展 全球合作
§3.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保卫地球
人类改变的地球生境
特点1:生态学是充满想像力的科学实践……
北林森林生态学历年考研真题(大题)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历年考研真题(大题)一.结合北京周边地区荒山治理问题,谈一谈荒化治理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
北京周边地区荒山治理问题1从气候特点讲,北京周边地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致使地表水地下水短缺土壤结构不佳严重影响地表植被生长发育,在长期干旱条件下降水量的减少会导致地表径流量的减少,大风天气盛行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很容易导致土地沙漠化2从地质地貌上讲,北京及周边地区沙漠化区域地层主要特征是二元化结构,即下伏结晶基底,上覆新生界盖层,其它地层极为零星,但华力西期晚期花岗岩比较发育,第三纪、第四纪含沙砾层分布广泛,北京周边地区内荒漠化成沙的物质来源主要为疏松基岩、轻质土壤风蚀和河湖沉积物。
荒化防治方法1对荒漠化土地实行围封治理。
采取工程围栏和生物围栏的方式,将荒漠化地块严格保护起来,明确规定生态草建设区不准放牧,禁止牲畜和人为破坏,使生态系统得以体养生息,加速植被的自然恢复。
2营造抗旱耐盐碱的灌木。
针对疏林草原的特点,实行林草问作、乔灌混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草本植被的葫发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3松土补播。
对植被盖度在15%~30%的荒漠化土地中的碱斑地块,实施翻松,补播适宜的多年生草种,增加草地盖度。
4种植适宜草种。
对植被盖度15%以下的荒漠化草地,实施全面整地、机械播种、打井灌溉工程围栏封护等措施,建设人工草场。
5改良品种。
对治理后植被盖度已达到80%以上,但经济价值较低的生态草地,实行全面或局部引种多年生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草种,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二、碳汇是目前的热点生态学问题,何为碳汇,请以碳汇的角度来谈一谈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循环中碳循环的异同。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
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中重要的碳汇和碳源,在这个系统中,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了碳素而成为碳汇,森林以及森林中微生物、动物、土壤等的呼吸、分解则释放碳素到大气中成为碳源。
2019年北林林学院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北林林学院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
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
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院系简介林学院是北京林业大学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型学院,也是学校历史最久、师资最强、培养人才最多的学院。
学院的前身为北京林学院(今北京林业大学)1952年成立时的唯一院系––林业系,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基础。
六十年来,在老一辈林学家、教育家开拓进取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激励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23人,其中教授40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副教授33人,讲师27人;共有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70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0%,获得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者有2人,获得部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者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16人,多人在学术团体担任副理事长以上职务。
复试时间复试内容(科目)2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23日(24日考试时间为6小时的科目)。
我校复试工作在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公布后进行,在此期间须对达到初试成绩要求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审查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
考生选报导师的工作在复试阶段进行(专业目录中带“*”的导师为外聘导师),考生可以登录研究生院、学院网站或北林研招微信公众号查询导师信息。
复试分数线、复试比例,复试安排等将在复试前公布在研究生院网站。
复试资料(1)统考考生、联考类考生(应届本科毕业、往届本科毕业生)需携带①准考证;②有效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③往届生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有学位证书应携带学位证原件和复印件;④应届生需携带学生证原件和复印件,本科阶段成绩单(需加盖学籍管理部门公章),应届生在研究生入学时交验毕业证;⑤《北京林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登记表》,完整填写考生报考类别以上的栏目,尤其注意填报导师;⑥政审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学(071300)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一.研究方向
01森林生态学
02恢复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03生态规划与管理
04全球变化生态学
二.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07高等数学或715数理统计(含概率论)
④815生态学
三.复试笔试科目
森林生态学
四.参考书目
1.初试参考书目
707高等数学
【1】《微积分》赵树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线性代数》赵树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15数理统计
【1】《数理统计》贾乃光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谢式千,潘承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815生态学
【1】李俊清,牛树奎,刘艳红,森林生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复试参考书目
李俊清,森林生态学(第2版),2010,高等教育出版社;牛翠娟,基础生态学(第2版),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北林生态学复习备考建议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北林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
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师兄师姐可以通过新祥旭的辅导班认识,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