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1)
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模板(3篇)

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模板(3篇)更多热门文章推荐:开题报告怎么写?本科开题报告是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任务。
其作用是阐述论文选题依据,以及讲述初步构思的实验思路。
写开题报告一切都是从题目出发,围绕这个题目进行讨论研究。
所以要让你看到你的开题报告就能明白,你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你如何去通过实验或实践去证明你想要证明的观点。
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模板(1)篇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
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
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乏其人。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计划或方案)如同建筑师的蓝图。
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
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
当前许多教师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
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教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针对当前教育科研的实际,结合从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以及在小教专科自考实践性环节考核过程中指导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一些体会,从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教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想开展教育科研的教师提供一点启示。
一、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
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
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
课题开题报告(精选5篇)

课题开题报告(精选5篇)课题开题报告1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实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提出源于“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
之后,关于教学实效性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从学习美国的CarolMarraPelletier的著作《成功教学的策略——实效的教学实习指南》、顾明远和孟凡华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等著作中可以看出国外的实效教学研究开展的时间比较长,研究的较为深入。
我国学者张璐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1期发表了《实效教学的定义》一文,文中指出了国际实效教学的五条标准: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语言发展、学习背景化、挑战性的活动和教学对话。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教育也乘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里面,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音乐课堂新的追求,如音乐课程标准就确定了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作用。
毋庸置疑,“课标”已经向我们提出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这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中为了更好的践行“科学发展观”,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都在不断的努力探索着。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实效性:是指老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发展。
课堂实效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效性不仅指效率,还包括质量,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体,讲“实效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代价。
二是实效性不仅指老师教学的实效性,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学生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实效的学习。
音乐课堂实效性: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
因此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老师的自身素养,把握课堂的实效性,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活跃思维、审美创新、交流发展的智慧场。
开题报告范文模板(共10篇)

开题报告范文模板(共10篇)篇一: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模板(最全面,最实用)1.开题报告方法介绍: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2.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目的要明确,充分阐明该课题的重要性):1.论文的背景;2.理论意义;3.现实意义三、国内外研究概况(思想明确、清晰,方法正确、到位,应结合所要研究内容,有针对性)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六、预期的结果七、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论文提纲)八、论文工作进度安排(内容要丰富,不要写得太简单,要充实,按每周填写,可2-3周,但至少很5个时间段,任务要具体,能充分反映研究内容)九、参考文献下面是开题报告模板:某某某某某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所在学院:专业名称:某某某某大学年月日祝福大家!谢谢大家!!结束!!!篇二:开题报告格式模板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指导教师院(系、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教务处印制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三、研究进度篇三: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模版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篇四: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1)研究目的期待可能性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研究探讨的比较多,不过由于我国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在许多问题上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意见,直到今天,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价值以及理论本身,都没有居绝对优势地位的学说。
开题报告范文一

开题报告范文一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 -10)。
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
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
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
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参考开题报告范文(本科) (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美国梦”的破灭——《珍珠》主题研究
系别:外语系
专业:英语
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4月18日
课题性质(打√选择)
设计()
论文(√)
一、文献综述
斯坦贝克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发表于1947年的中篇小说《珍珠》,被誉为“美国在二战文学创作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4] Paul McCarthy. John Steinbeck [M].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 1939.
[5] Warren French. John Steinbeck’s Fiction Revisited [M].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 1994.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发展使得自由、快乐的“伊甸园”不复存在,贫富差距扩大,美国民众对传统道德观不再信任。人们心中的“美国梦”逐渐破灭,因此,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文学作品多蕴含着“美国梦”破灭这一主题。杨枫在《约翰•斯坦贝克作品中美国梦难圆的原因》中从“美国梦”破灭这一角度分析了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提出约翰•斯坦贝克作品中美国梦难圆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二是残酷的资本主义制度,三是冷漠的社会和残酷的现实。《珍珠》中也体现出了“美国梦”的破灭,但是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人对《珍珠》中所体现出的“美国梦”破灭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力图探讨《珍珠》中“美国梦”破灭这一主题,以帮助读者对作品的主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研究目的、意义:
本论文通过对作家和作品的深入研究和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分析,探究《珍珠》这部作品的主题并挖掘“美国梦”破灭在这部作品中的反映,论证《珍珠》中表现出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双重破灭,力求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有更进一步的发掘,帮助读者加深对《珍珠》主题的理解。
小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开题报告(精选6篇) 在当下社会,报告的使⽤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包含标题、正⽂、结尾等。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是⼩编为⼤家收集的⼩课题开题报告(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课题开题报告篇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教学语⾔的运⽤是⼀门艺术,恰当的语⾔能够激发学⽣学习的热情,激励其前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是⼀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灵的⼯具。
”对于课堂评价来讲,评价语⾔质量的⾼低不仅影响着学⽣的学习效果,更关系到学⽣的终⾝发展。
课堂评价是师⽣情感交融的⽆形通道,是促进知识建构的有效阶梯。
⼼理学表明,当学⽣某种良好的⾏为出现后,如能及时地得到认可,就会产⽣某种⼼理满⾜,形成愉悦的⼼境,并使同类⾏为继续向更层次需要作出积极努⼒。
在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还有许多不尽⼈意的地⽅: 1、评价语⾔过于贫乏。
教师的课堂评价总是“很好”、“真棒”、“好极了”等语⾔。
2评价语⾔夸⼤其词。
“棒、棒,你真棒”的夸奖声。
⼀些简单的问题,也会掌声雷动。
3、评价语⾔过于苛刻,对于学⽣回答的答案与⾃⼰预设的不⼀致时,教师不仅没有给予肯定和引导,反⽽给予讽刺意味的消极评价。
4、评价语⾔含糊敷衍。
学⽣回答问题时,常出现⽭盾或不确切的情况。
对于学⽣模棱两可的答案,教师常常会把问题抛给学⽣讨论,或者⼲脆就不了了之。
⽽对于回答错误的学⽣,或学⽣回答得不太准确时,教师⼀般都置之不理,或者含糊的给予评价。
针对现今课堂中教师评价⽤语存在的⼀些弊端,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把握评价的时机,合理的、充分的运⽤课堂评价语⾔的魅⼒,及时的激励和调动学⽣的学习积极性,提⾼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的全⾯发展和个性发展。
使数学课堂呈现勃勃⽣机,充满活⼒。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课堂评价⽤语是指在课堂教学这⼀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教师以⼝语形式,对学⽣在课堂内的表现做出的即时反馈性评价。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示例一

开题报告示例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领域名称]在我国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然而,在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一领域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多难题。
为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领域名称]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内在规律,为我国[领域名称]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领域名称]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仍存在以下不足:1. 对[领域名称]的内涵和外延缺乏系统性的梳理;2. 对[领域名称]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分析不够深入;3. 缺乏对[领域名称]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与发展。
鉴于此,本研究将结合当前[领域名称]研究的现状,对已有成果进行评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1. 对[领域名称]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系统梳理;2. 分析[领域名称]的历史演变和现状;3. 探讨[领域名称]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创新;4. 提出促进[领域名称]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掌握[领域名称]研究的最新动态;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领域名称]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与不足;3. 实证研究法:结合实际调查,对[领域名称]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4. 比较研究法:对比国内外[领域名称]的发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发展路径。
四、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一)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构建(1-3个月)2. 第二阶段: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4-6个月)3. 第三阶段:成果总结与撰写论文(7-9个月)(二)进度安排1. 第1个月:完成文献检索与阅读;2. 第2个月:撰写文献综述报告;3. 第3个月:完成理论基础构建;4. 第4个月:选取案例并进行分析;5. 第5个月:进行实证研究;6. 第6个月:撰写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报告;7. 第7-9个月: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
五、预期成果与创新点(一)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关于[领域名称]的系统性理论框架;2. 揭示[领域名称]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与发展路径;3. 为我国[领域名称]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课题开题报告(1)

课题开题报告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过程简述、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开题时间:2018年10月22日下午3点开题地点:南丰县第一中学过程简述:课题负责人李红娟老师召集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开会,课题组成员就课题的研究开展做论证,交流。
参与人员:李红娟、吴莉、黄俊琴、何凤、林志勇评议专家:罗鹏、李光伟、程文红课题题目: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课题内容:研究的目标:1、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2、组建教学资源库,利用校园网,达到资源共享;学科教师具有自己能够制作微视频课件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技术。
3、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的自由学习为中心的翻转式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创设出适合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尝试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研究内容:微课由一线教师自行开发,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难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视频。
视频时间可在8到10分钟左右,切合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
不难发现,微课的“时间短”、“内容广”、“容量小”、“目标明确”等核心特征,解决了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不仅是一种新资源类型,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研究重点:“微课”与“翻转课堂”,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与“优化课堂教学实践”。
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的自由学习为中心的翻转式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思路:(1)按照实施方案,设计问卷调查,并对回收来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了解学生们对微课的认识情况。
(2)建立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加强理论学习,广泛收集资料,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3)探索适合学生的微课案例,开始进行微课制作,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不定期开展微课沙龙,交流各自关于微课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合作教师: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说明及管理规定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做好学位论文的基础,为了完善研究生过程质量监控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在校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查阅一定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填写完成《河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二、《河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完成以后,应组织公开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
三、开题报告会由学院主管领导负责,按专业学位类别(或专业领域)组织进行。
博士生开题评审组一般由5名副高以上(含副高)人员组成,其中组长1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不少于3人(含);专业学位硕士生开题评审组应聘请校内、外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般由3-5名副高以上(含副高)人员组成,其中组长1人,硕导不少于3人(含)。
评审专家在开题报告会后负责就开题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否通过开题等写出结论性的审查意见,并将结果和相关材料留学院备案。
四、开题报告的评定成绩低于70分,视为未通过,开题报告须限期重新进行。
五、《河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必须采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本表可在研究生院主页/下载。
六、《河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由学院归档。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规范
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处编
二〇一五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封面 (1)
开题报告正文 (2)
其他 (2)
附录1 学位类别目录 (3)
附录2 参考文献的引用、书写格式及范例 (4)
前言
开题报告是做好学位论文的基础,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包括: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查阅一定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填写完成《河南科技大学专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二、《河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完成以后,应通过各培养单位组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
填写《河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时,需按规定填写相关内容。
如各栏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但不得改变表结构。
装订时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
封面
开题报告正文
其他
附录1 学位类别目录
附录2 参考文献的引用、书写格式及范例一、参考文献的引用
三、参考文献范例:
[1] 袁庆龙, 候文义. 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 太原理工大学学
报, 2001, 32(1): 51-53.
[2] 刘国钧, 王连成. 图书馆史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 15-18, 31.
[3] 孙品一.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
会. 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0-22.
[4] 张和生. 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1998: 8-10.
[5] 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
究院, 1997: 19-22.
[6]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 中国, 881056078[P]. 1983-08-12.
[7]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8]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思路[N]. 北京: 人民日报, 1998-12-25(10).
[9] 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pub/wml.txt/9808 10-2.html, 1998-08-16/1998-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