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两首.ppt
合集下载
《郭沫若诗两首》课件ppt

浪漫主义风格
情感奔放
郭沫若的诗歌情感热烈奔放,常常以强烈的情感 表达对自由、真理和爱的追求。
富有想象力
浪漫主义风格强调想象力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因 此郭沫若的诗歌往往具有极高的想象力。
强烈的个人色彩
郭沫若的诗歌反映了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在诗歌中大量运用了意识流手法,通过内心独白、多重视 角等手法,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创作态度的转变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态度真挚、坦诚,不拘泥于传统的束 缚和规则,这给个人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促使个人 在创作中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对文学事业的思考
学习郭沫若的诗歌,可以引发个人对于文学事业的深入 思考和探讨,激发个人在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方面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课文特点
语言特点
这两首诗运用了自由体和现代白 话的语言形式,语言简练、清新 、自然,富有韵律美。
主题特点
主题是表达对自由、平等、个性 解放的追求,以及对旧社会、旧 传统的反抗和不满。
创作风格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风格以浓烈的 感情、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语言 为特点,常常采用象征、暗示等 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静夜》分析
创作背景
作品创作于五四运动后,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四运动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主题思想
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 的不满和控诉。
艺术特色
采用了联想、想象和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明喻和暗喻的运用, 使诗歌呈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03
创作风格
02
深入分析
《天上的街市》分析
创作背景
01
作品创作于五四运动后,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郭沫若诗两首》ppt课件

导入新课
请您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 桃 花 开 了 , 好 像
……
蒲公英飞起来了,好像……
蜜蜂在花丛中来回穿梭,好像……
皎洁的月光像……
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 开贞,四川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 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 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 诗创作。1926年参加北阀战争 ,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 后,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他学识 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 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静夜》选自《女神》之后的诗文 集《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这 时国内的“五四狂潮已过,政局混乱。 作者思想感情极端矛盾,他既对现实不 满,有强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反抗精神, 又希望在大自然里或在超现实的空幻境 界里找寻暂时的逃避和安慰。因此,诗 中想象大胆,表情含蓄。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词语解释
缥缈: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闲游: 悠闲地游逛。 定然:一定像这样。
陈列: 把物品摆放出来 给人看
珍奇: 珍贵而稀有的物品。
整体感知
以诵读法为主。引导学生在反 复诵读中调动联想和想像,不断加深 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进而 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仰望星空
繁华的街市
花灯
课文讲解
《静夜》主要写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 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其实是 诗人自己在对月流泪。诗人此时的哀伤、 无奈、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以此来抒 发自己的悲伤、思念之情。
课堂练习
1、诗中 一 节是写实, 二三四 节是想象。 2、“世上没有的珍奇”的“珍奇”,在诗 里将 形容 词用作 名 词,意 为 稀有而珍奇的物品 。 3、“街灯明了”的“明”是 动 词,“天 上的明星”的“明”是 形容 词。
请您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 桃 花 开 了 , 好 像
……
蒲公英飞起来了,好像……
蜜蜂在花丛中来回穿梭,好像……
皎洁的月光像……
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 开贞,四川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 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 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 诗创作。1926年参加北阀战争 ,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 后,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他学识 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 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静夜》选自《女神》之后的诗文 集《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这 时国内的“五四狂潮已过,政局混乱。 作者思想感情极端矛盾,他既对现实不 满,有强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反抗精神, 又希望在大自然里或在超现实的空幻境 界里找寻暂时的逃避和安慰。因此,诗 中想象大胆,表情含蓄。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词语解释
缥缈: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闲游: 悠闲地游逛。 定然:一定像这样。
陈列: 把物品摆放出来 给人看
珍奇: 珍贵而稀有的物品。
整体感知
以诵读法为主。引导学生在反 复诵读中调动联想和想像,不断加深 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进而 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仰望星空
繁华的街市
花灯
课文讲解
《静夜》主要写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 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其实是 诗人自己在对月流泪。诗人此时的哀伤、 无奈、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以此来抒 发自己的悲伤、思念之情。
课堂练习
1、诗中 一 节是写实, 二三四 节是想象。 2、“世上没有的珍奇”的“珍奇”,在诗 里将 形容 词用作 名 词,意 为 稀有而珍奇的物品 。 3、“街灯明了”的“明”是 动 词,“天 上的明星”的“明”是 形容 词。
郭沫若诗两首ppt

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 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 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 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 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 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 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 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 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 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 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
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 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 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 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 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 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 景,转而想像的。
积累语言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一种极好的方式。但如果 仅仅为背而背,那只是很浅层次的积累。这无法 使人的语言积累丰厚起来。 当然,背诵初期是应该“囫囵吞枣”似的把 全文“死记硬背”下来;然后再在反复的背诵过 程中,从文章的结构、层次、内容、主旨、语言、 修辞、表达方式方面,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品 味。这样,对语言的感受以及感悟就会丰富和厚 实起来。 背诵这首诗,应在4分钟以内拿下,然后在反 复地背诵过程中感受诗的音乐美、想象诗画面美 和体味诗的语言美。
《天》:诗人由人间街市很 自然地联想到天上的街市, 天河清浅如一湾溪水。作者 就此冒出奇想:牛郎织女在 天上闲游。 想象合情合理。 《静》:诗人先描绘了静谧 的夜景,再想象有一位“鲛 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 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 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神往
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 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郭沫若先生
郭沫若(1892—1978), 原 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 集《女神》、话剧《屈原》等。
初中语文《郭沫若诗两首》(共18张)ppt32

听朗读,注意节奏和重音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Leabharlann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拓展与延伸
请你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续写下面的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两首诗,
并且会默写。 2、发挥想象,将《天 上的街市》改写成散文, 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用优美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 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 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 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 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 特色。
听范读,划节奏.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 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 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3、诗人为什么要对传说中的故事做这么大的改动? 这种想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诗中反复使用的“定然”、“定”有什么作 用?
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 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 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 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 黑暗统治之下,自由、美好、幸 福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 因此而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 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象 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 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 追求。
《郭沫若诗两首》课件ppt

文化背景
诗歌创作于五四运动前夕,反 映了当时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新文化
运动的支持和追求。
《天上的街市》的文本解析
01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天上的街市为背景,通过描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和他们的
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幸福和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
的不满和反抗。
02
艺术特色
诗歌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描
06
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
课后作业
背诵《天上的街市 》和《静夜》两首 诗
收集和阅读郭沫若 的其他诗歌,并选 择其中一首进行分 析和评价
完成课后习题:理 解诗歌中的比喻、 拟人、联想等修辞 手法及其作用
延伸阅读书目推荐
《郭沫若诗选》
本书收录了郭沫若的经典诗歌作品,包括《女神》、《星空》、 《瓶》等,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郭沫若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对后世的影响
郭沫若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和表达方式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
评价的争议
虽然郭沫若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对他的诗歌的评价也存在争议。有 些人认为他的诗歌过于直白,缺乏深度和内涵,而有些人则认为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 和强烈的情感表达。
05
课堂问题与讨论
他的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包括诗歌 、小说、戏剧、散文等,其中以诗 歌最为著名。
他出生于1892年,自幼聪慧好学, 曾在多所著名学府学习,包括东京 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
郭沫若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 和独特的风格,对中国现代文学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沫若诗两首》的创作背景
《郭沫若诗两首》是郭沫若 创作的一组诗歌,包括《天 上的街市》和《静夜》两首 。
郭沫若诗两首PPT课件24 人教版 (共33张PPT)

隐约约,若有若无。
•不甚 shèn 很,极。
•定然 必定。
•笼罩 lǒng •鲛人 jiāo
灯笼
dēng long
模糊
mú h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的神人。
郭沫若
本诗写于1921年,这时,“五四”运动 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 时期。此时的郭沫若,面对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 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感到极大的 愤怒和伤感,但他并没有绝望,仍执 着的寻求光明和理想。
1 作者所描述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 的? 天上的街市美丽,繁华富庶,商 品琳琅满目
2 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 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何不同?哪些词语 表现出来?
在诗中,牛郎织女在一起过着 自由、幸福、美满的生活 传说故事中牛郎织女被 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
定你 然看 是, 不那 甚浅 宽浅 广的 。天 河 ,
3 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 像?(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描 写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的生活, 作者这样写想表达什么?
描绘了美丽的街市及牛郎织女幸福的 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 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执著 追求。(主题)
诗中反复出现“定然”、“定”等词语, 有什么作用?
“定然”、“定”都表示断定的语气。 所描绘的景物明明都都是想像的, 作者却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 这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 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 心,使读者深受感染鼓舞。
3、比读小结:
• (1)结构相似 两诗 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都 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 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 • (2)意境相似 这两 首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夜 空明净的世界,极空灵、 美丽、优雅,带有浪漫主 义的全新色彩,真切、新 美,了无荫翳,更能有力 地鞭笞现实,引人向上。 • (3)音律和谐 这两 首诗节奏舒缓,有着古典 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 朗读。
•不甚 shèn 很,极。
•定然 必定。
•笼罩 lǒng •鲛人 jiāo
灯笼
dēng long
模糊
mú h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的神人。
郭沫若
本诗写于1921年,这时,“五四”运动 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 时期。此时的郭沫若,面对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 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感到极大的 愤怒和伤感,但他并没有绝望,仍执 着的寻求光明和理想。
1 作者所描述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 的? 天上的街市美丽,繁华富庶,商 品琳琅满目
2 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 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何不同?哪些词语 表现出来?
在诗中,牛郎织女在一起过着 自由、幸福、美满的生活 传说故事中牛郎织女被 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
定你 然看 是, 不那 甚浅 宽浅 广的 。天 河 ,
3 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 像?(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描 写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的生活, 作者这样写想表达什么?
描绘了美丽的街市及牛郎织女幸福的 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 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执著 追求。(主题)
诗中反复出现“定然”、“定”等词语, 有什么作用?
“定然”、“定”都表示断定的语气。 所描绘的景物明明都都是想像的, 作者却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 这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 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 心,使读者深受感染鼓舞。
3、比读小结:
• (1)结构相似 两诗 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都 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 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 • (2)意境相似 这两 首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夜 空明净的世界,极空灵、 美丽、优雅,带有浪漫主 义的全新色彩,真切、新 美,了无荫翳,更能有力 地鞭笞现实,引人向上。 • (3)音律和谐 这两 首诗节奏舒缓,有着古典 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 朗读。
郭沫若诗两首ppt33 人教版

两首诗在结构上的共同之处:
先写景,后想象。 写景,是诗人想象的基础。
没有写景,直接想象就会使诗歌显 得很突然。
拓展与迁移:
1、有时候两个词语,经过二、三个词语 递进的联想,可以建立联系。 如: 木质——(树林)——(田野)—— (足球场) 下面请同学们通过二至三次联想完成 所给的词间的过渡 A、钢笔——( )——( ) ——( ) B、喜鹊——( )——( ) ——( )
第二天放牛的时候,弟弟给老黄牛诉苦,老黄 牛就给他出主意,让他提出分家,分家的时 候就只要老黄牛和一辆破牛车另外一口破箱 子。弟弟回到家就给哥哥嫂子提出分家的建 议,他嫂子心里开心的不行,就说邀请舅舅 来分家。所以请来了舅舅,舅舅问弟弟想要 什么,弟弟就说了老黄牛让他要得东西:破 牛车、破箱子、老黄牛。嫂子很是同意,就 却不给了弟弟。
静 夜
月光 / 淡淡, 笼罩着 / 村外的 / 松林。 白云 / 团团, 漏出了 / 几点 / 疏星。 天河 / 何处? 远远的 / 海雾 / 模糊。 怕会有 / 鲛人 / 在岸, 对月 / 流珠?
探究学习 1.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象?写实与想 象部分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诗的第一小节描写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 第二小节属想象,无论写实还是想象都突 出了夜晚的“静”。 2.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象,要对传说中 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到的改动?这种想象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建 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 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 是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 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然 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 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 话、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 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郭沫若诗两首PPT课件22 人教版 (共29张PPT)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请同学们举例说说这首诗 的语言好在哪里?
• 1、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 脚“星”、“灯”。 • 2、用词准确。例如“珍奇”、“浅浅 的”。 • 3、语气亲切。例如“我想”、“你看”。 • 4、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如“定然”、 “定”。
小结
• 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用优美又亲切 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 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 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 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 同学们自由背诵。
小组讨论此诗结构与 《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 这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 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象。不同的是 《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 “明星”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 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 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 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象的。
我探究
悲剧变喜剧,表 达作者怎样的 情感?
•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 • 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3、诗中反复出现的“定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 明是想象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 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 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 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 舞。
如何理解“怕会有鲛人在 岸,对月流珠”?
鲛人不仅指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 的神人,也可以指诗人自身。在这 异国他乡的静夜里,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诗人流的是思乡之泪, 忧国之泪。也可能指对岸的亲人, 在对月思念远在东瀛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