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留在脑里的“夹子”长啥样?

合集下载

脑外科动脉瘤夹使用注意事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脑外科动脉瘤夹使用注意事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脑外科动脉瘤夹使用注意事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脑外科动脉瘤夹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脑动脉瘤治疗的器械。

动脉瘤是指位于脑血管的一种局部扩张,形状呈现出像蚕茧一般的结构。

它的存在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脑动脉瘤的治疗尤为重要。

动脉瘤夹作为一种常见治疗器械,通过外科手术将夹子放置在动脉瘤颈部,实现夹住瘤颈的目的,以阻断血流并防止破裂出血的发生。

在使用动脉瘤夹时,医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动脉瘤治疗知识和技术。

首先,医务人员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夹子型号和规格,并在操作前对器械进行认真的检查和准备。

其次,动脉瘤夹的放置位置和角度应准确无误,以避免对周围正常脑血管造成伤害。

第三,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力度,避免夹子过紧或过松,以确保血流的正常供应及夹住动脉瘤颈的稳定性。

此外,由于脑外科手术对患者的风险较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术中监测和护理工作。

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术后护理和观察,确保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

综上所述,脑外科动脉瘤夹是一种常用而重要的治疗器械。

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并严格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向进行撰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文内容的框架和逻辑。

下面是对文章结构的详细描述: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脑外科动脉瘤夹使用注意事项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

在概述中,可以简要介绍脑外科动脉瘤夹的定义和常见应用领域。

接着,可以阐述本文的组织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最后,可以明确本文的目的,即探讨脑外科动脉瘤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正文部分包括动脉瘤夹的基本原理和脑外科动脉瘤夹使用注意事项两个章节。

动脉瘤夹型号命名规则

动脉瘤夹型号命名规则

动脉瘤夹型号命名规则
动脉瘤夹是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瘤的医疗器械,具有不同的型号命名规则。

为了在医疗领域中准确识别和交流不同型号的动脉瘤夹,制定了一套命名规则。

首先,动脉瘤夹的型号命名规则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

字母代表了动脉瘤夹的特定属性,数字则表示了该型号在该属性下的顺序。

其中,字母"A"通常用于表示动脉瘤夹的主要用途或功能。

例如,A型动脉瘤夹可能用于治疗动脉瘤,而B型动脉瘤夹可能专门用于止血。

接下来的数字代表了同一类型动脉瘤夹的不同规格或尺寸。

通常情况下,数字越高表示该动脉瘤夹的尺寸越大或规格越高。

此外,有时还会添加其他字母或符号来表示进一步的特征或规格。

例如,字母"R"可能表示该动脉瘤夹是可重复使用的,而字母"D"可能表示该动脉瘤夹是一次性使用的。

总结起来,动脉瘤夹型号命名规则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字母代表了动脉瘤夹的特定属性,数字表示了该型号在该属性下的顺序。

这样的命名规则有助于医疗专业人士准确识别和选择适合的动脉瘤夹进行治疗。

神经外科医生,你了解你手中双极电凝镊大全

神经外科医生,你了解你手中双极电凝镊大全

神经外科医生,你认识你手中的双极电凝镊吗?一、历史电凝用于外科止血发源很早,用于手术的电流为高频电流(频次每秒数千周到 2 兆周以上 )。

应用高频电流,即便电压高达数千伏,亦可安全经过人体,不惹起神经或肌肉反响。

利用高频电流的热效应,使血管壁脱水皱缩、血管内血液凝结,并使血管与血凝块互融为一体,而达到有效止血目的。

1926 年 Cushing 在 Bovie 辅助下,创用高频电流于脑外科,到现在高频电灼器或电刀已成为手术室常备器材之一。

电凝器系采纳振荡管或火花空隙放电装置来产新手术所需的高频电流。

最先应用及到现在仍被常用的电凝方法为“单极电凝”,马上一面积较大的金属板与病人臀部接触作为电极之一,称为病人电极或无效电极;另一电极则与止血器材连结起电凝作用,称为手术电极或有效电极。

使用单极电凝时电流经过病人身体,其热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电极与身体组织接触面的大小,即单位面积电流量(电流密度)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反比。

无效电极的金属板与身体接触面积甚大,单位面积的电流量甚小,故对组织无热灼作用。

有效电极用于止血或切割时与组织的接触面甚小,电流密度甚大,则产生热灼止血或切割作用。

单极电凝还可与多种手术器材如止血钳、镊子、吸引器、手术刀或钢丝骗局等接触而起到止血或切割等多种用途;但其所需电量大,热扩散范围大,对四周组织伤害较大,在距离电切 1 厘米处尚可见到组织改变,因此单极电凝在重要部位如皮层功能区、重要血管周边及脑干、脊髓、神经根等处不宜应用。

双极电凝的问世早在 1940 年,它与单极电凝的差别在于撤消了与病人臀部接触的无效电极,而将两个电极分别接在一把镊子的两叶片上,此镊子的两叶片之间是绝缘的。

应用时电流只经过镊子两尖端之间的组织,故所需电量大为减少,一般只要单极电凝的 1/4 到 1/3,在重要部位如脊髓内止血时甚至可将电量减低到不及单极电凝的 1/10,因此热的扩散和周边伤害均相应减少。

别的,双极电凝在有液体如生理盐水、脑脊液或血液存在的状况下,能相同地起电凝止血作用,这也是单极电凝所不及的。

医用钳子分类名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医用钳子分类名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医用钳子分类名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钳子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工具,用于夹取、夹持和固定医疗器械、组织、血管等。

钳子的分类名称是对不同类型的钳子根据其特点和功能进行归类命名。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医用钳子的分类名称及其特点。

在医学领域,由于不同的手术需求和使用场景,医用钳子有着多样的形状、长度和材质。

对医用钳子进行分类可以帮助医生和医护人员更好地选择适合的工具,提高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用钳子分类名称及其特点。

通过对各类钳子的功能和应用范围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医用钳子,并对其使用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将详细介绍钳子分类名称1和钳子分类名称2。

通过对每个分类的分点进行阐述,读者可以了解每个分类的特点和用途。

每个分类要点都将被细化和解释,以展示其独特的特征和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医用钳子分类的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医用钳子的分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进行说明,以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结构。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供文章的背景信息。

在引言中,我们将概述医用钳子的分类名称,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是文章的主体,介绍了医用钳子的不同分类名称及其要点。

具体而言,我们将详细介绍两种分类名称:分类名称1和分类名称2,并逐个讨论它们的分类要点。

对于每个分类要点,我们将提供详细的解释和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每种分类的特点和应用。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和展望。

在总结要点中,我们将回顾本文所介绍的医用钳子的分类名称,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用性。

同时,我们还将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探讨可能涉及的新分类名称或更深入的研究方向,为读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医用钳子分类名称提供启示和建议。

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常用支架的特点及病例分享

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常用支架的特点及病例分享

• 患者基本情况 • 性别 女性 • 年龄 84岁 • 现病史 患者在家洗脚后,由坐位变为站位后突发剧烈头痛,
为全头胀痛,伴恶心,呕吐2次。 • 既往病史 冠心病 10年,糖尿病 2年,左下肢支架植入术术
后1年。 • 血压 172/74mmHg • 血糖 12.2mmol/L • 心电图 窦性心律,心电轴不偏,正常心电图 • 临床症状 轻到中度的头痛,无神经功能缺失 • Hunt-Hess分级 II级
1.微导管到位近端动脉瘤
2.部分释放Target 3mm×6cm
3.支架植入 Enterprise 4.5mm × 22mm 覆盖 近端动脉瘤开口。
4.应用GDC 2mm× 6cm栓塞,发生了微导管头端的移位,调整微导 管头端至远端动脉瘤,栓塞远端动脉瘤,继续应用Target 2mm × 4cm栓塞至满意 。
1. 血流导向作用 改变载瘤动脉血管走行及血管成角 改变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内血液动力学
2. 支架的网格可以为胶原纤维提供依附点,刺激内 皮细胞生长
Neuroform Enterprise Solitaire AB
贴壁性: Solitaire>Neuroform>Enterprise 支撑力:Enterprise>Solitaire>Neuroform 血管壁覆盖 :Neuroform>Enterprise>Solitaire 网孔大小:Solitaire>Neuroform>Enterprise 输送平滑度(柔软性):Solitaire>Enterprise>Neuroform 压缩50%径向力:Solitaire>Enterprise>Neuroform 压缩15%径向力:Neuroform>Solitaire>Enterprise
术前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要点ppt课件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要点ppt课件

02
快速止血
• 术中止血不彻底引起的大出血,应快速进行二次止血;术后血压控制不
当引起的大出血,应重新调整血压。
03
输血及补液
• 根据出血量及血压情况,及时进行输血及补液,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动脉瘤破裂处理
判断破裂原因
•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后出现动脉瘤破裂,要判断是手术操作不当还是其他原因引起 的破裂,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器械准备
• 选择合适的显微镜和手术器械,如镊子、血管夹、缝 线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无损坏或锈蚀现象。
• 对所有器械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确保无残留物和 细菌,同时准备好术中所需的冲洗液和药品。
患者准备
•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和身体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心电图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 进行手术。
• 手术中需灵活应用各种手术器械,如显微镜、显微器械、超声刀等,以
提高手术质量和效率。
03
控制术中出血
• 多角度夹闭处理时,要注意控制术中出血量,避免出血过多影响手术视
野和操作。
THANKS 感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要点
contents
目录
• 手术前准备 • 术中配合 • 术后处理 • 手术流程及要点 • 特殊情况处理
01
手术前准备
手术室准备
• 确保手术室清洁、无尘、无菌,温度和湿度适宜,具备 良好的照明和通风设施。
• 准备足够数量的手术器械包、手术衣、无菌手套等物品 ,确保数量充足且符合无菌标准。
功能锻炼
•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计划,促进术后 康复。
并发症处理
出血预防
• 术后合理应用止血药物,预防颅内出血。

手术钛夹分类名称

手术钛夹分类名称

手术钛夹分类名称
手术钛夹是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医疗器械,用于夹住或固定组织、血管或其他结构。

它们有多种不同类型和用途,通常根据其设计和功能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类型的手术钛夹及其分类名称:
1.血管夹(Hemostatic Clips):用于夹住血管,以控制出血。


们通常用于心血管手术和其他需要血管控制的外科手术。

血管
夹通常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类型。

2.胆囊夹(Gallbladder Clips):用于夹住胆囊的导管和血管,通
常在胆囊切除手术(胆囊摘除术)中使用。

3.输卵管夹(Fallopian Tube Clips):用于永久性输卵管结扎手
术,以防止怀孕。

它们也称为输卵管结扎夹。

4.组织夹(Tissue Clips):用于夹住或固定各种组织,如肠道、
胃、肝脏等。

它们在各种外科手术中广泛使用,以帮助控制组
织或结构。

5.神经夹(Nerve Clips):用于夹住神经,通常在神经修复手术
中使用。

6.器官夹(Organ Clips):用于夹住器官,如肝脏、胃、胰腺等,
在器官切除或重建手术中使用。

7.皮肤夹(Skin Clips):用于将皮肤创口缝合,通常在外科手术
或外伤修复中使用。

这些是一些常见类型的手术钛夹。

每种类型的钛夹都具有特定的设计和功能,以满足不同手术需求。

选择和使用适当类型的手术钛夹
是外科医生和医疗团队的专业决策,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颅内动脉瘤栓塞时弹簧圈的选择——第三十六回弹簧圈保护技术

颅内动脉瘤栓塞时弹簧圈的选择——第三十六回弹簧圈保护技术

颅内动脉瘤栓塞时弹簧圈的选择——第三⼗六回弹簧圈保护技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时弹簧圈的选择——第三⼗六回弹簧圈保护技术天坛吕明⼿术笔记07-11 00:17阅读 236关注三⼗遴骁勇,从军事北荒。

流星飞⽟弹,宝剑落秋霜。

书⾓吹杨柳,⾦⼭险马当。

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

——张⽟娘《从军⾏》我的神经介⼊专科⽣涯始⾃⽽⽴,⼗余年从军⾏,装备越来越精,同僚越来越众,队伍⽇益壮⼤。

眼看着前浪⽅兴未艾,后浪汹涌澎湃,我愿意做个夹⼼浪,随波逐流,⽆问西东。

⽀架或球囊辅助技术⽬前是介⼊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常规技术。

所谓弹簧圈保护技术(Coil-protecting technique,CPT),即应⽤弹簧圈代替⽀架或球囊保护瘤颈,达到致密栓塞瘤腔并保护载瘤动脉的⽬的,其适应症⽐较窄,只适合⼩或微⼩宽颈动脉瘤,属于⽤途局促的⾮常规技术。

第三⼗⼆回书在讨论“经典成篮技术”时曾对CPT⼀笔带过,今举例详细说明。

例1,⼥,69岁,因突发头痛、呕吐伴⼀过性意识丧失4天于2015年2⽉3⽇收⼊院。

既往体健。

查体:颈强4横指,余⽆明显阳性体征。

脑CT(2⽉2⽇)⽰少量SAH、脑室枕⾓积⾎:CTA⽰双侧后交通动脉瘤并胚胎性⼤脑后动脉:2⽉9⽇⾏介⼊治疗,因⽆法确认责任动脉瘤,故计划⼀期处理双侧后交通动脉瘤。

先处理右侧较⼤的动脉瘤,术前右颈内动脉造影三维重建下测量,瘤体4.41 mm×7.21 mm,颈宽6.38mm:双微导管栓塞右后交通动脉瘤,因与CPT⽆涉,故不赘述:接着处理左侧较⼩的动脉瘤,术前左颈内动脉造影三维重建下测量,瘤体2.97 mm×4.20 mm,颈宽3.24 mm,瘤顶部⼦瘤形成:该瘤为相对宽颈,完全位于左后交通动脉壶腹,远续胚胎性⼤脑后动脉。

后交通动脉跟颈内动脉C1段⼏乎呈平⾏返折成⾓,球囊或⽀架系统很难超选⼊后交通动脉对其提供保护,故计划采取双微导管技术栓塞。

左颈内动脉⼯作位(左斜44°)路图指⽰下,第⼀根微导管(Echelon-10,头端45度预塑形)在Traxcess-14微导丝引导下超选⼊瘤顶部,接近⼦瘤;经该微导管送⼊第⼀枚弹簧圈(QC-1.5-2-HELIX),填⼊⼦瘤:第⼆根微导管(Headway-17,头端塑成C形)在Traxcess-14微导丝引导下超选⼊母瘤中央,经该微导管送⼊第⼆枚弹簧圈(Orbit-2.5-3.5-MINI COMPLEX FILL),但该弹簧圈游离在瘤颈处,⽆法稳定于母瘤跟第⼀枚弹簧圈形成纠缠:随机应变,CPT是时候崭露头⾓了,第⼆枚弹簧圈不解脱,留置于瘤颈处作为保护弹簧圈;经第⼀根微导管依次送⼊4枚弹簧圈(QC-2-4-3D,MicroPlex 10-1.5-3-HyperSoft Helical,QC-1.5-2-HELIX,QC-1.5-2-HELIX),每送⼊⼀枚弹簧圈,均回收第⼆根微导管内的保护弹簧圈,视填塞弹簧圈稳定再解脱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动脉瘤术后,留在脑里的“夹子”长啥样?
脑动脉血管瘤是由于脑动脉壁结构发育不良或因外伤、动脉硬化造成的动脉壁损伤或老化,使局部血管壁向外膨大而形成的囊状瘤体,就像脑血管壁上吹起的气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

脑动脉血管瘤是生命的隐形不定时炸弹,假如破裂,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

脑动脉瘤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颅夹闭,将颅内动脉瘤的根部进行夹闭,让瘤体失去血供,进而消除破裂的风险;另一种是在颅内动脉瘤瘤体内放置弹簧圈,称为“栓塞治疗”,减少血流对瘤体血管壁的冲击,降低破裂风险。

开颅夹闭可以根治,但开颅手术的风险非常大,需要结合颅内动脉瘤的位置来判断。

弹簧圈疗法的费用非常昂贵,而且也不能根治,一旦瘤体越来越大,就需要更多的弹簧圈来降低血流对瘤体的冲击,当瘤体变得非常薄时,依然需要开颅治疗。

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
开颅手术治疗的优点是可以根治,费用低于血管介入手术。

手术费用取决于动脉瘤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合并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一般费用在6万至10余万之间,仅供参考。

对于动脉瘤夹闭完全和颅内具有较大血肿的患者,复发率较低,同时能够将血肿清除。

缺点是创伤较大,并发症也略高,对医生的医术和经验要求较高。

相比之下,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优点是并发症较少、费用较高、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较小,恢复快,并且同时可以治疗不同部位的
脑动脉瘤。

缺点是复发率较高,对于需要放置支架辅助栓塞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据统计开颅手术与介入手术量之比为1:2,具体选择哪种手术方式需遵循以下原则:后循环动脉瘤(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未破动脉瘤及无分支血管从瘤体发出、岩骨段、海绵窦段、眼动脉段动脉瘤、7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首选介入手术的治疗方法。

而血肿较多的动脉瘤,需要多个支架且不能确定完全打开的动脉瘤,存在血栓形成可能和闭塞载瘤动脉可能的动脉瘤,介入难以致密栓塞、复发率高且导管难以到位的动脉瘤,应该选择开颅夹闭手术的治疗方式。

脑动脉瘤夹的结构
动脉瘤夹特点
咬合面的锥形
压痕由特殊技术雕
刻而成,圆弧形夹
子边缘保证光滑无
毛刺,形成无创的
特点。

咬合面的锥形压痕设计,有效防滑,当组织穿入到压
痕中时,锥形基底的交叉结构使负载面加倍,压力被均匀
分散在整个咬合面上。

外形优势:每个瘤夹都拥有完全连续的弹簧外形,确保夹持器开口处与瘤夹间的吻合。

动脉瘤夹材质优势
钛合金材料,符合高质量要求
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和MRI相容,无铁磁性(可耐受3.0T磁场强度)CT/MR检查无伪影,可清晰分辨瘤夹周围脑组织结构
脑动脉瘤夹分类
按形状分类:
迷你型小夹子 ( 3 - 7 mm)
标准型大夹子 ( 7 - 25 mm)
按功能性分类:
临时性血管临时阻断(黄环蓝柄)
永久性血管永久留存(蓝环蓝柄)
按功能性分类:
全钛蓝永久夹
半钛蓝半金黄临时阻断夹
脑动脉瘤夹持夹钳
开颅夹闭术是将头皮、颅骨打开后,显微镜下找到动脉瘤所在位置,将动脉瘤使用特殊的动脉瘤夹夹闭,这种手术创伤较大,也有损伤神经的可能性。

友情提示
脑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者危及
生命,所以脑出血贵在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减少脑出血对人类的危害,提高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注脑卒中,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人到中年,记得每3~5年记得做个头颈CTA/MRA,让这颗“不定时”炸弹变成一颗哑弹。

坚持科普,希望医生和患者少走弯路,疾病得到尽早诊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