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菌作用辨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药 抗 菌 作 用 辨 析

吴立夫

(贵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贵州贵阳550025)

在药物的抗感染机理中,抗菌作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基于清热类中药良好的抗感染作用,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此类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70年代时,这一研究达到了高潮。通常认为清热药中大多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尤以清热解毒和清热燥湿药较为突出[1]。此外,非清热类中药的抗菌作用也受到广泛关注。

由于中药自身的复杂性、中药抑菌试验方法上存在的差异以及迄今为止尚未有判断中药抗菌作用的统一标准等原因,人们对中药抗菌作用的认识还很不一致并存在明显的误区。一些作者往往用“有抗菌作用”、“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等含混的提法表述中药的抗菌作用,甚至认为“清热解毒药临床上可作为中药中的抗生素看待”[1]。中药究竟有多强的抗菌作用?这种抗菌作用在其对感染性疾病的疗效中到底占据什么地位?这些都是中药药理学必须明确解答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图根据文献报道和作者自身的试验结果就上述问题阐明自己的看法,以和同道商榷。

1 中药究意有多强的抗菌作用?

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多围绕清热药进行,人医方面的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上海第一医学院王荣福等研究了四季青、穿心莲、鱼腥草和新桉叶等4种中药针剂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发现这些中药针剂对上述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n i m al Inh ib ito ry Concen trati on,M I C)分别为1 4~1 32、1 2~1 8、1 2~1 8和1 2~1 8,四季青煎剂比针剂抑菌作用稍强,但也仅为1 26~1 211[2]。以下二则报道部分地印证了上述试验的结果:采用穿心莲煎剂进行的抑菌试验表明,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浓度分别高达5%、20%和40%[3];侯远生等抽取8家制药厂的鱼腥草注射液样品,运用管蝶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其抑菌作用,结果8样品原液对大肠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枯草杆菌均无抑菌圈,将这些样品稀释成1 4浓度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即可生长[4]。有关蒲公英抑菌试验的结果也基本一致。孙淑卿等采用纸片扩散法观察了蒲公英对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发现25%、50%和100%的蒲公英煎剂对它们均无抑菌圈[5]。刘锡光等报道蒲公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 I C仅为1∶2[6]。地锦草也是清热解毒药,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 I C仅为1 16,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均无抑制作用[7]。板蓝根和大青叶煎剂杀灭钩端螺旋体的最低浓度仅为1∶100[3]。知母、栀子的抗菌作用也极其微弱,用平板挖沟法测得知母煎剂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浓度高达1∶1,用试管法测得栀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的M I C也分别为1∶8和1∶2[8]。

有关黄连、黄柏、秦皮等清热燥湿药的抑菌作用也有不少报道。黄连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 I C 为1∶128[6],对福氏痢疾杆菌、斯密兹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和宋内氏痢疾杆菌的M I C为1∶50~100,对肠炎杆菌、鼠伤寒杆菌的M I C则高达1∶5[7]。用连续稀释法测得黄柏水煎液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的杀菌浓度分别为10%和25%[7]。用含药平板法测得秦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的抑菌浓度为1∶50,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浓度为1∶20[1]。

单味清热药的抑菌作用如此,复方清热药的作用又如何呢?四川医学院林志靖等测定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黄连、黄柏、大黄等7种中药组成的各种复方的抑菌作用。由这些药物组成的11种二味药复方抑菌作用较单方增强二倍的有5方,增强四倍的有1方,5种三味药复方抑菌作用增强二倍的有1方,10种四味药复方抑菌作用增强二倍的有4方,3种五味药复方抑菌作用增强二倍的有2方,1种六味药复方抑菌作用未见增强[7]。由此可见,中药复方抑菌作用即使较单方有所增强,其增强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邢富强等观察了银翘解毒口服液对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其对两种细菌的M I C仅分别为1∶87和1∶238[9]。赵文忠等研究了由半枝莲、虎杖、败酱草和蒲公英制成的热炎宁冲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其对上述细菌的M I C分别为1∶80~1∶320、1∶20、1∶20~1∶80和1∶5~1∶10[10]。

95

中国兽医杂志2002年(第38卷)第4期 学术讨论

不少兽医工作者也对中药的抑菌作用进行了观察。袁福汉报道治疗仔猪白痢有效的羊红膻注射液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无抑制作用[11]。吴玉贵等发现治疗仔猪下痢有效的老鹳草煎剂(50%)和水醇法提取液(200%)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也无抑制作用[12]。胡乃宝报道用地锦草、石榴皮制成的煎剂和菖蒲注射液对动物肠炎、下痢有良好治疗作用,但它们对大肠杆菌均无抑制作用[13]。作者观察了治疗仔猪黄、白痢有良好疗效的苦参、黄芩、黄柏、白头翁等10种中药的15种制剂对两株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纸片扩散法的结果显示,含这些制剂的纸片周围均未出现抑菌圈,试管两倍稀释法的结果表明,7种制剂在1∶1浓度时即有细菌生长,7种制剂的M I C在1∶2~1∶16之间,抑菌作用最强的金银花提取液的M I C也才1∶32。作者还比较了一种自制的对仔猪黄、白痢有很好疗效的中草药注射液和氯霉素、乳酸诺氟沙星及硫酸庆大霉素对两株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中药注射液的M I C仅为1∶10,而3种抗菌药的M I C(在原药液基础上的稀释度)则分别达1∶12800、1∶1024000和1∶128000[14]。时至今日,有关中草药抑菌作用的报道仍屡见不鲜。郑小波等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得白花舌蛇草、黄连和三颗针对大肠杆菌的M I C 仅分别为1∶6~1∶12、1∶16~1∶32和12~1∶4[15]。杜爱芳等报道由蒲公英、白头翁等制成的“公英泻痢杀”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 I C也仅分别为1∶4和1∶8[16]。

以上列举了几十位人医和兽医工作者采用纸片扩散法、平板挖沟法、含药平板法及试管二倍稀释法就35种中药的40种单方和复方制剂(包括煎剂、注射剂、冲剂或提取液)对18种细菌抑菌作用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表明,供试的中草药制剂中85% (34 40)没有抑菌作用或抑菌作用极其微弱(M I C 在1∶50以内),抑菌作用相对稍强的四季青煎剂、银翘解毒口服液和热炎宁冲剂的抑菌作用(M I C达1∶211~1∶320)也是远不能与抗生素的抑菌作用相提并论的[2]。

2 中药的抗菌作用在其对感染性疾病的疗效中到底占据什么地位?

中药的抗菌作用与其对感染性疾病的疗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例如,许多资料都报道四季青、穿心莲、鱼腥草、新桉叶等中药针剂在人医临床应用有效,这是它们的抗菌作用所不能够解释的。有人算过这样一笔帐,当时这些针剂临床用量是2~4m l,人血量为4000m l左右,即使这些药物全部入血,其血药浓度也在1 1000以下,

远远达不到其1 2~1 32的M I C[2]。热炎宁冲剂对人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这与其1∶20~1∶320的M I C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矛盾[10]。此外,黄连、黄柏、黄芩、苦参、秦皮等清热燥湿药对肠炎腹泻的传统疗效也不是它们的抗菌作用所能解释的。

有些报道往往用中药中有效成分单体的浓度来表述这些中草药的抑菌作用,例如,地锦草素在0.32 m g m l时对绿脓杆菌、0.16~0.63m g m l时对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1%苦参碱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1],白毛夏枯草抑菌有效成分为木犀草素,木犀草素(10m g 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和绿脓杆菌均有较稳定的抑菌作用[17],等等。然而,由于中药中有效成分单体的含量通常较低甚或极微,因此用有效成分浓度表述的抑菌作用往往给人以错觉。如苦参中苦参碱的含量约为1~2.5%[18],要使苦参碱的血药浓度达到1%,即使全部吸收入血,一个体重50kg的动物至少要服用苦参1750g,这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此外,有人认为要使木犀草素的血药浓度达到10m g m l,人一次至少要服用白毛夏枯草40g[17]。

中药抑菌作用与其临床疗效之间的矛盾也往往反映在兽医文献中。例如,鞠洪涛等观察鱼腥草、大蒜油、败酱草、鱼腥草+连翘、黄柏+蒲公英+黄芩等11种中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时,发现除大蒜油等少数中药对大肠杆菌有一定抑菌作用外,其他中药抑菌作用较弱或没有抑菌作用,认为这“与治疗效果有出入”,“有待进一步试验”[19]。羊红膻注射液虽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但其对仔猪白痢的治愈率高达98.5%[11]。老鹳草制剂对大肠杆菌也无抑制作用,但其内服或肌肉注射对仔猪下痢治愈率分别为79.7%和100%,明显优于链霉素+呋喃唑酮(69.6%)[12]。“公英泻痢杀”对大肠杆菌的M I C虽仅为1∶4,但其对仔猪腹泻的疗效却显著优于痢菌净和恩诺沙星[16]。作者自行研制的中药注射液对两株产毒性大肠杆菌的M I C均仅为1∶10,但其对仔猪黄、白痢的治愈率却分别高达94.3%和97.5%,而抑菌作用较之强千倍乃至十万倍的氯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和乳酸诺氟沙星对仔猪黄痢的治愈率均为0%,对仔猪白痢的治愈率也仅分别为75.0%、97.4%和80.0%,据此,作者明确提出了该中草药注射液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并不依赖其抑菌作用的观点[14]。

有人发现,穿心莲含黄酮的水溶性物质对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临床上对菌痢的疗效不佳,而内酯化合物毫无抗菌作用,却为穿心莲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成分[1]。这一实例也有力地支持了

06学术讨论 中国兽医杂志2002年(第38卷)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