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_(V_1.0)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_(V_1.0)

2017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资料汇编(V 1.0)目录一、《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5768.4-2017) (2)二、《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GA/T 900-2010) (32)三、《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GB 51038-2015) (45)四、《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DB11/ 854-2012) (49)五、《占道作业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指引》(2012) (56)六、《市占道施工交通组织设计规》(征求意见稿2016) (74)一、《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5768.4-2017)4.作业区组成4.1作业区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六个区域组成,如图1所示。

a) 占用车行道的作业区 b)占用路肩的作业区图1 作业区组成图S——警告区——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LSH——缓冲区G——工作区——下游过渡区LXZ——终止区4.2作业区的限速值不应大于表1规定的值,限速过渡的差不宜超过20km/h,可按每200m降20km/h设置。

表1 作业区限速值4.3 警告区的长度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

表2 警告区最小长度4.4上游过渡区长度根据作业占用道路宽度和设计车速确定,取值宜按照GB5768.3渐变段长度的规定。

当作业区位于隧道时,上游过渡区应适当延长。

作业区位于路肩时,上游过渡区长度可按以上数值的三分之一选取。

4.5缓冲区的长度宜大于表3的规定。

表3 缓冲区的最小长度4.6工作区长度应综合考虑交通延误和作业经济性确定。

4.7下游过渡区的长度不应小于道路缩减宽度。

4.8终止区最小长度应按照表4选取。

表4终止区的最小长度5.作业区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5.1作业区道路交通标志5.1.1一般规定5.1.1.1由于道路作业而设置的临时警告和指路标志,底色为橙色或荧光橙色;临时指示和禁令标志,底色不变。

照明条件不好、能见度差的作业区,临时警告和指路标志底色宜采用荧光橙色。

施工路面交通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施工路面交通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施工路面交通安全管理办法一、总则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施工路面交通安全管理成为一项重要且必须严格遵守的法规。

施工路面是指在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地铁等交通运输设施上进行修建和维修工作的区域。

施工路面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交通安全,保护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路面的划定和设施1. 施工路面应根据施工范围和需要,合理划定施工区域,并显著标识出来,标志应醒目、易识别。

2. 施工路面的设施应包括围挡、警示牌、指示标志、警示灯等。

围挡应牢固、稳定,能够防止施工材料和设备因风吹或其他原因而飞散到道路上。

3. 施工路面的正常行驶区域和行人通行区域应明确划分,严禁施工材料和设备占用正常行驶区域。

三、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应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指导施工过程中的交通安全工作。

2. 施工现场应按照规定设置指示牌、标志、灯等设备,以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3. 施工现场应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如交通警察、交通导向员、防护设备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四、施工期间的交通管制措施1.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交通管制,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施工。

2.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夜或当天公布施工信息,向过往车辆和行人提前告知施工时间、地点以及交通管制措施。

3. 施工单位应配备足够的交通警察和导向员,对施工现场的交通进行指挥和协调,确保施工期间的交通畅通。

五、施工路面的维护和管理1. 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道路通行,确保施工过程不对日常交通产生长期影响。

2.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现场的设施,确保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六、违法行为处理和处罚1. 对于违反施工路面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的行为,相关执法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和处罚,包括罚款、暂停施工等。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建设和维护工作也日益增多,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的规范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良好的交通组织规范能够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道路拥堵、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等,是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重要措施。

二、交通组织规范的重要性1.保障交通安全:规范的交通组织能够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2.缓解道路拥堵:合理的交通组织能够减少道路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保障施工进度:规范的交通组织能够使道路施工工程更加有序,保障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三、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的规范内容1.施工前的交通组织准备在进行道路施工前,必须要进行细致的交通组织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施工区域进行严格的规划和分析,明确好交通组织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其次要进行施工区域的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和路面施工区域的设施设置,确保施工前的交通组织准备工作充分。

2.施工中的交通组织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交通组织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控制。

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交通标志标线管理和交通指挥员的岗位设置,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

3.施工后的交通组织整改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及时的交通组织整改工作。

要对施工区域的交通标志标线进行撤除和清理,恢复道路通行秩序,确保交通组织整改工作及时有效。

四、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的规范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的交通标志标线管理在施工现场,要加强对交通标志标线的管理,明确标记施工区域和路面施工条件,确保车辆和行人能够清晰识别施工区域,并根据标志标线的指示行驶和停留,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

2.合理设置交通指挥员在施工现场,要合理设置交通指挥员,根据交通组织的需求和施工现场的特点,设置合适数量的交通指挥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指挥和控制,保障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安全。

3.加强交通组织的宣传指导要加强对施工现场交通组织的宣传指导工作,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页等形式,向车辆和行人宣传交通组织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提高道路用户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定的意识。

道路大修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措施

道路大修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措施

道路大修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措施6.1、交通组织目标(1)、在施工期间确保工程沿线单位、居民的安全通行;(2)、确保与拟建工程横向交叉的现有道路的交通能力;(3)、配备足够数量的交通安全设施,确保施工期间交通安全。

在施工期间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交通措施,确保施工范围内现有xx大道南北向的通行能力,根据“占一还一”的原则,施工期间确定合理的交通便道规模。

条件具备时优先考虑双向4 车道规模,车道最小宽度不小于3.25 米。

条件限制时,保障日间基本车道数双向4 车道,夜间不少于2 车道。

根据《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2009-10-01 实施)规定:施工期间确保工程范围内横向交叉道路的畅通。

配备足够数量的交通安全设施,确保施工期间交通安全。

交通组织的总体思路是:尽量保证社会车辆能够直线行驶。

具体布置是“先两边、后中间”,即:先施工道路改建拓宽部位的排水工程、侧平石、新建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基层及面层;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翻交后施工拓宽最外侧两条车道路基及沥青底面层。

施工期间尽量减小作业面、合理组织施工。

尽量减少多次重合翻交,以及施工便道对后道工序的不必要的影响。

最终的交通组织原则是:确保施工和交通安全、保证工程如期实施和如期竣工通车。

6.2、现状交通概况本工程大修北起xx公路,南至xx大道,全长约 18.7km。

主要分为两段,其中南段xx大道(xx公路~xx大道)段长约7.5km,北段xx南路(xx公路~ xx公路)段长约11.2km。

各路段道路横断面见下图:南段xx大道(xx公路~xx大道)现状道路断面南段xx大道(xx公路~xx大道)新建道路断面南段xx大道(xx公路~xx大道)现状桥梁断面南段xx大道(xx公路~xx大道)拓宽桥梁断面北段(xx公路~xx公路)现状断面本工程主要路口共17 个,由北往南依次为xx公路、朱吕公路、松金公路、康贤路、康德路、xx公路、体育场北路、体育场南路、G15 高速公路北出口、G15 高速公路南出口、龙堰路、龙航路、龙皓路、龙轩路、龙翔路、龙山路、xx大道。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一、前言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旨在对城市道路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交通组织进行规范,促进城市道路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交通安全、畅通和有序。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道路施工作业的交通组织,包括道路施工作业前期的交通管理准备、施工作业期间的交通组织和施工作业后期的交通管理恢复等环节。

二、交通组织前期准备1.施工组织设计在进行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前,需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施工区域的交通流量、周边交通网络、施工工艺等因素,合理确定施工作业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明确施工区域的交通控制措施、施工区域的交通流线、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保障交通安全、畅通和有序。

2.施工区域划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施工区域进行划分,确定施工区域范围和施工道路,设置施工区域边界标记和交通标志,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或者半封闭,限制非施工相关车辆和行人进入施工区域,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3.交通管理措施制定施工期间的交通管理措施,包括改道、设置交通标志、摆放交通锥、设置交通栏杆、设置交通警示灯和施工警示标志等,明确交通管理措施的设置位置和数量、设置时间以及专人负责。

4.施工交通信号灯设置施工区域内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施工交通信号灯,保障交通流线在施工期间的畅通和有序,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施工交通信号灯设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5.临时交通标线设置在施工期间,应根据需要设置临时交通标线,包括交通行车方向标线、施工警示标线、施工交通分道标线等,通过临时交通标线的设置指引交通流线,减少交通混乱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6.交通管控人员培训施工现场应组织交通管控人员进行培训,明确交通管理职责和要求,加强交通管控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管理技能,提高交通管控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施工现场交通安全和秩序。

三、施工作业期间的交通组织1.交通管理人员配置在施工现场应合理配置交通管理人员,包括交通指挥员、交通路政员、交通警察等,根据实际需要保障交通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施工现场交通安全和秩序。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一、引言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进步,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也在不断增加。

城市道路施工不仅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不便,也给交通组织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有必要对城市道路施工作业的交通组织规范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以便更好地解决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中的交通组织问题。

二、城市道路施工作业的影响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会对城市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堵塞:施工作业需要占用道路,会导致道路交通不畅,引发交通拥堵。

2.安全隐患:施工现场可能存在道路封闭、路面坑洼等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3.交通管理困难:施工现场需要进行交通管制和路政执法,增加了交通管理的难度。

4.社会影响:道路施工会对周边居民、商户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引起社会不满。

三、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的原则针对城市道路施工作业的影响,需要制定相应的交通组织规范,便于施工单位和交通管理部门的规范操作。

在制定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保障施工现场与交通之间的安全,确保施工作业不会对交通产生安全隐患。

2.合理高效:尽量减少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确保交通能够尽快恢复正常。

3.公平公正:对施工作业进行公平公正的交通管制和规范,不得因施工单位的特殊关系影响交通管理决策。

4.科学技术:采用合理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和交通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四、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的内容基于以上原则,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前交通调查在进行道路施工作业前,需要对施工区域的交通情况进行综合调查,了解交通量、交通走向、周边交通设施等情况,为施工交通组织提供必要的信息。

2.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制定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包括施工路段的交通管制、交通分流、施工现场标志标牌设置等内容,保证施工作业能够有序进行。

3.施工现场标志标牌设置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施工警示标志、交通指示标志、施工设施标志等,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一、前言城市道路施工作业是指在城市道路上进行道路施工、维修、改造等工程活动。

这些工程活动会影响道路通行,需要对交通进行合理组织,确保施工作业和交通安全。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是为了规范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中的交通组织,保障施工作业和交通安全,提高道路施工效率,减少对交通的影响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二、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原则1.安全原则:施工和交通安全是第一原则,任何交通组织都应以保障人身安全和交通正常通行为前提。

2.便捷原则: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确保道路畅通、交通便捷。

3.合理原则:交通组织应科学合理,合理利用交通资源,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4.经济原则:在保障施工和交通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的时间和经济损失。

三、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管理机构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管理机构是指对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中的交通组织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机构。

该机构应具备以下职责和权限:1.制定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管理规定和标准。

2.组织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中的交通组织工作,对施工现场的交通组织进行监督和指导。

3.及时调整和处理施工现场的交通问题,协调解决交通组织中的矛盾和纠纷。

4.对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中的交通组织进行评估和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措施。

5.对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中的交通组织安全进行技术监督和审核。

四、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方案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方案是指为确保施工作业和交通安全,保证道路通行畅通所制定的施工现场交通组织处理方法,其内容应包括以下项目:1.施工现场的交通组织和管理要求,包括指挥标志、线型设置和明示标志等。

2.对施工现场的交通组织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交通问题进行分析和措施。

3.不同施工现场特点的交通组织要求,包括路面施工、路缘施工、管道施工、桥梁施工等。

4.进行严格的交通监测和记录,对施工现场的交通组织效果进行评估。

五、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过程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过程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交通组织工作的全过程。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900-2010)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GAT900-2010)

ICS93.080.99R 84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900—2010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Specification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for urban road work2010-10-17发布2011-01-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 (2)5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设计流程 (3)附录A(资料性附录) 施工作业控制区相关道路区域 (6)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施工作业控制区交通管理设施设置示例 (9)参考文献 (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洁、顾金刚、王建强、邱红桐、俞春俊。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原则、交通组织要求、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要求、施工方案要求、交通组织方案编制和交通组织设计流程等。

本标准适用于占用城市道路施工作业期间,施工路段及周边路网的交通组织,不适用于临时和移动施工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2-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3-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施工作业交通组织 traffic organization for road work占用城市道路施工作业期间,为了降低占道施工作业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不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交通拥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