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酚工艺操作规程(最新)
2萘酚生产工艺

精萘、2-萘酚生产工艺利用工业萘为主要原料生产精萘和2-萘酚。
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工业萘精制和利用精萘生产2-萘酚。
工艺流程简介如下:一、工业萘精制:工业萘原料,在80℃左右熔融后,在48~79.6℃区间进行分步结晶后得到精萘和分离萘油。
二、2-萘酚生产:(1)磺化。
用98%硫酸与精萘,用调节导热油的方式控制反应温度在160~165℃,生成2-吹萘岗位用。
+ H 2SO 4+H 2O(2)水解:磺化反应生成的2-萘磺酸和水在水解锅内反应,把在磺化生成的1-萘磺酸水解为硫酸和萘。
用蒸汽把萘吹走。
+H 2 + H 2SO 4(3)吹萘:水解结束后,加一定量的水和30%的NaOH 于水解后的物料中,中和掉剩余的硫酸,并和2-萘磺酸反应产生晶种;并进一步吹出未反应的萘和水解产生的萘,以便提高成品质量。
吹萘结束后用压缩空气把物料压至中和锅。
与水解物中的游离酸起中和反应:2NaOH + H 2SO 4 Na 2SO 4 + H 2O与部分2-萘磺酸生成2-萘磺酸钠盐结晶种子:2NaOH ++H2O(4)中和:用一煮沸产生的Na2SO3溶液中和2-萘磺酸,生成2-萘磺酸钠晶体,并生成SO2供酸化反应。
反应结束后用压缩空气把物料压至中和物料冷却槽。
+Na2SO3+ H2O +SO2(5)冷却、吸滤:中和反应生的2-萘磺酸钠在中和物料冷却槽应经冷却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冷却至45℃以下放至吸滤槽,经真空泵负压吸出水溶液,产生符合碱熔要求的2-萘磺酸钠盐。
(6)碱熔:2-萘磺酸钠盐与熔融状态下的NaOH在330~340℃反应生成2-萘酚钠。
反应结束后经锅底放料阀放至加好水的稀释锅中。
+2NaOH330-340℃+Na2SO3+H2O (7)稀释:把碱熔生成的2-萘酚钠放至水中稀释降温,为酸化做准备。
(8)酸化:碱熔生成的2-萘酚钠与中和反应生成的SO2反应生成2-萘酚;并中和掉碱熔反应过程中未反应的氢氧化钠。
用真空泵抽酸化锅形成负压,把中和反应生成的SO2抽至酸化锅。
工业萘工艺设计操作规程

参加编写人员:王建平贺攀科志国审核:薛勤照建平审定:元狮工业萘工艺规程1、产品概述1.1 产品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1.1.1 产品名称 :工业萘1.1.2 化学结构 :分子式 :C10H81.1.3 理化性质 :白色或微黄色晶体,不溶于水 ,溶于醚 ,氯仿等有机溶剂 ,分子量128, 密度ρ20=1.145g/cm3,沸点218℃,溶剂(冰点) 80.2℃。
1.2 产品技术要求、包装运输、贮存期限1.2.1 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萘 :GB/T6699-1998技术要求 :指标名称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白色,允许带微红或黄粉状、片状外观结晶结晶点 ,℃不大于78.3 78.0 77.5 不挥发物, %不大于0.040.060.02灰份 ,%不大于0.01 0.01 0.02注: 1、不挥发物按生产出厂检验数据为准。
2、工业萘按液体供货时不挥发物指标由供需双方规定。
萘酚油:含萘≤ 10%洗油:含萘≤ 5%吸苯专用洗油,含萘量≤ 5.0%(M/M);230-270 o C,馏出量:≥ 65%(V/V),水分≤ 1%(注水分指标不作质量考核依据,超过部分作计价因素)。
1.2.2 包装运输固体工业萘用包装袋包装,属危险品,运输须按规定办理手续。
1.3 主要用途:萘用作生产苯酐、表面活性剂、分散剂、高效增塑剂、减水剂、α、β萘酚、合成鞣革制剂等,产品广泛用于颜料、塑料、制药等行业。
2、原辅材料已洗三混油:含酚:≤0.8%含萘: 40-50%3、化学反应过程和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3.1 化学反应过程,无化学反应。
3.2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见附图4、工艺路线及其基本原理蒸馏部分经洗涤脱酚后的已洗三混油于原料槽中加热后,由原料泵送入预热器与工业萘蒸汽换热到o 150-200 C 进入初馏塔,初馏塔顶酚油蒸汽经酚油冷凝冷却器冷却至40±10o C,再经酚油油水分离器分离后,进入酚油回流槽,一部分酚油打回流控制初馏塔顶温度,另一部分满流至酚油槽。
2萘酚技术操作规程

二萘酚理化性质1 产品概述1.1 产品名称1.1.1 中文名称:β—萘酚(或2—羟基萘, 2—萘酚)1.1.2 英文名称:β—Naphthol1.2 产品物理、化学性质2—萘酚为灰白色薄片或均匀粉末,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等及苛性钠的水溶液中。
熔点122 闪点161 升华点78 常压沸点285-286 稍溶于水,与适量水混合约在88 熔化1.3 产品的主要用途2—萘酚用来制造苯胺染料工业中的各种中间体,制造橡胶工业的防老剂,制造晒盐工业用的蒸发促进剂,以及作颜料、油漆和棉织品的冰染染料等。
1.4 产品化学结构式1.5 产品分子式: C10H8O产品分子量: 144.162 产品、原料规格2.1 产品质量指标(根据GB/T1646—94)二萘酚原料规格1 一级精萘(根据GB3609.2—86)分子结构式:分子式:C10H8分子量:128外观:白色片状或粉状结晶体结晶点℃:≥79.6酸洗比色: ≤42 硫酸(根据GB11198.1—89)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外观:无色油状粘稠液体含量:≥98%3 液碱(根据GB209—93)分子式:N a OH分子量:40外观:无色至浅红色油状液体含量:≥30%4 包装2—萘酚装于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中,净重25Kg/袋。
袋口用线扎紧,防止散落及雨水浸入。
二萘酚化学反应过程和生产工艺流程图 化学反应过程 1 磺化+H 2SO 4140-165+H 2O副反应,(1)生成1-萘磺酸+H 2SO 4140-165+H 2O部分1-萘磺酸转位为2-萘磺酸生成砜2+H 2SO 4(砜)+2H 2O生成少量的萘二磺酸及其转位产物由于硫酸的氧化作用而析出二氧化硫气体 2 水解(利用1-萘磺酸比2-萘磺酸活泼1-)+H 2O+H 2SO 4副反应+H 2O+H 2SO 43吹萘加30%的NaOH 于水解后的物料中 3.1 与水解物中的游离酸起中和反应 2NaOH +H 2SO 4 Na 2SO 4+H 2O3.2 与部分2—萘磺酸生成2—萘磺酸钠盐结晶种子2NaOH ++H 2ONa 2SO 4+2 2+H 2SO 4.4 中和用Na 2SO 3溶液中和萘物+Na 2SO 3+H 2O +SO 2当排出大部分二氧化硫气体之后产生下列反应H 2SO 4+Na 2SO 3 Na 2SO 4+SO 2+H 2OH 2SO 4+2Na 2SO 3 Na 2SO 4+2NaHSO 3SO 2+Na 2SO 3+H2O 2NaHSO 3副反应1-萘磺酸和萘二磺酸的中和5 2—萘磺酸钠盐的碱熔+2NaOH330-340℃+Na2SO3+H2O副反应:(1)1-萘酚钠盐的生成(2)由萘二磺酸盐生成二羟基及部分的羟基磺酸化合物(3)碱熔物在碱熔锅壁上的过热部分的树脂化和碳化,及碱熔物表面部分与空气作用而树脂化6 2—萘酚钠盐的酸化+SO2+H2O+Na2SO32NaOH+SO2 Na2SO3+H2O副反应 SO2+Na2SO3+H2O 2NaHSO3少量的亚硫酸钠变为亚硫酸氢钠,至溶液中的亚硫酸氢钠的含量到2-3%生产过程控制1 磺化1.1 操作目的根据工艺规程,用98%硫酸与萘反应生成符合质量要求的2-萘磺酸,供水解、吹萘岗位用。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最新)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最新) D目录1.产品概述 (3)2.产品原料 (3)3.生产工艺流程图 (4)4.生产操作过程控制 (6)5.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18)6.主要设备一览表 (23)7.主要工艺参数控制一览表 (25)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1 产品概述1.1 产品名称1.1.1 中文名称:β—萘酚(或2—羟基萘, 2—萘酚)1.1.2 英文名称:β—Naphthol1.2 产品物理、化学性质2—萘酚为灰白色薄片或均匀粉末,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等及苛性钠的水溶液中。
1.3 产品的主要用途2—萘酚用来制造苯胺染料工业中的各种中间体,制造橡胶工业的防老剂,制造晒盐工业用的蒸发促进剂,以及作颜料、油漆和棉织品的冰染染料等。
1.4 产品化学结构式1.5 产品分子式: C10H8O产品分子量: 144.162 产品、原料规格2.1 原料规格本工艺中使用的原料规格见LT/QG SJ0500《主要原料及其控制指标》。
2.2 产品规格见相应的国家标准。
2.3 包装2—萘酚装于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中,净重25Kg/袋。
袋口用线扎紧,防止散落及雨水浸入。
3 化学反应过程和生产工艺流程图3.1 化学反应过程3.1.1 磺化+H2SO4+H2O3.1.2 水解+H2O +H2SO43.1.3吹萘加30%的NaOH于水解后的物料中3.1.3.1 与水解物中的游离酸起中和反应2NaOH+H2SO4 Na2SO4+2H2O3.1.3.2 与部分2—萘磺酸生成2—萘磺酸钠盐结晶种子NaOH ++H 2O3.1.4 中和用Na 2SO 3溶液中和萘物+Na 2SO 3+H 2O +SO 23.1.5 2—萘磺酸钠盐的碱熔+2NaOH330-340℃+Na 2SO 3 +H 2O3.1.6 2—萘酚钠盐的酸化+SO 2+H 2O+Na 2SO 32NaOH +SO 2 Na 2SO 3+H 2O 3.2 生产工艺流程简图精萘2SO 4H 2H 2NaOH Na 2SO 34 生产过程控制4.1 磺化 (岗位编号:β-OH —01) 4.1.1 操作目的根据工艺规程,用98%硫酸与萘反应生成符合质量要求的2-萘磺酸,供水解、4.1.2 操作指标加 料 表(一次作业投入量)晶 中 控 指 标4.1.3 操作步骤4.1.3.1 开车前准备工作①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现象。
2萘酚技术操作规程

二萘酚理化性质1 产品概述1.1 产品名称1.1.1 中文名称:β—萘酚(或2—羟基萘, 2—萘酚)1.1.2 英文名称:β—Naphthol1.2 产品物理、化学性质2—萘酚为灰白色薄片或均匀粉末,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等及苛性钠的水溶液中。
熔点122 闪点161 升华点78 常压沸点285-286 稍溶于水,与适量水混合约在88 熔化1.3 产品的主要用途2—萘酚用来制造苯胺染料工业中的各种中间体,制造橡胶工业的防老剂,制造晒盐工业用的蒸发促进剂,以及作颜料、油漆和棉织品的冰染染料等。
1.4 产品化学结构式1.5 产品分子式: C10H8O产品分子量: 144.162 产品、原料规格2.1 产品质量指标(根据GB/T1646—94)二萘酚原料规格1 一级精萘(根据GB3609.2—86)分子结构式:分子式:C10H8分子量:128外观:白色片状或粉状结晶体结晶点℃:≥79.6酸洗比色: ≤42 硫酸(根据GB11198.1—89)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外观:无色油状粘稠液体含量:≥98%3 液碱(根据GB209—93)分子式:N a OH分子量:40外观:无色至浅红色油状液体含量:≥30%4 包装2—萘酚装于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中,净重25Kg/袋。
袋口用线扎紧,防止散落及雨水浸入。
二萘酚化学反应过程和生产工艺流程图化学反应过程1 磺化+H2SO4140-165+H2O副反应,(1)生成1-萘磺酸+H2SO4140-165+H2O部分1-萘磺酸转位为2-萘磺酸生成砜2+H2SO4(砜)+2H2O生成少量的萘二磺酸及其转位产物由于硫酸的氧化作用而析出二氧化硫气体2 水解(利用1-萘磺酸比2-萘磺酸活泼1-)+H2O +H2SO4副反应+H 2O+H 2SO 43吹萘加30%的NaOH 于水解后的物料中 3.1 与水解物中的游离酸起中和反应 2NaOH +H 2SO 4 Na 2SO 4+H 2O3.2 与部分2—萘磺酸生成2—萘磺酸钠盐结晶种子2NaOH ++H 2ONa 2SO 4+2 2+H 2SO 4.4 中和用Na 2SO 3溶液中和萘物+Na 2SO 3+H 2O +SO 2当排出大部分二氧化硫气体之后产生下列反应H 2SO 4+Na 2SO 3 Na 2SO 4+SO 2+H 2OH 2SO 4+2Na 2SO 3 Na 2SO 4+2NaHSO 3SO 2+Na 2SO 3+H 2O 2NaHSO 3副反应1-萘磺酸和萘二磺酸的中和5 2—萘磺酸钠盐的碱熔+2NaOH330-340℃+Na2SO3+H2O副反应:(1)1-萘酚钠盐的生成(2)由萘二磺酸盐生成二羟基及部分的羟基磺酸化合物(3)碱熔物在碱熔锅壁上的过热部分的树脂化和碳化,及碱熔物表面部分与空气作用而树脂化6 2—萘酚钠盐的酸化+SO2+H2O+Na2SO32NaOH+SO2 Na2SO3+H2O副反应 SO2+Na2SO3+H2O 2NaHSO3少量的亚硫酸钠变为亚硫酸氢钠,至溶液中的亚硫酸氢钠的含量到2-3%生产过程控制1 磺化1.1 操作目的根据工艺规程,用98%硫酸与萘反应生成符合质量要求的2-萘磺酸,供水解、吹萘岗位用。
工业萘工艺操作规程完整

参加编写人员:王建平贺攀科郑志国审核:薛勤照张建平审定:李元狮工业萘工艺规程1、产品概述1.1 产品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1.1.1 产品名称:工业萘1.1.2 化学结构:分子式:C10H 81.1.3 理化性质:白色或微黄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分子量128,密度ρ20=1.145g/cm3,沸点218℃,溶剂(冰点)80.2℃。
1.2产品技术要求、包装运输、贮存期限1.2.1 产品技术要求:工业萘:GB/T6699-1998萘酚油:含萘≤10%洗油:含萘≤5%吸苯专用洗油,含萘量≤5.0%(M/M);230-270o C,馏出量:≥65%(V/V),水分≤1%(注水分指标不作质量考核依据,超过部分作计价因素)。
1.2.2 包装运输固体工业萘用包装袋包装,属危险品,运输须按规定办理手续。
1.3主要用途:萘用作生产苯酐、表面活性剂、分散剂、高效增塑剂、减水剂、α、β萘酚、合成鞣革制剂等,产品广泛用于颜料、塑料、制药等行业。
2、原辅材料已洗三混油:含酚:≤0.8%含萘:40-50%3、化学反应过程和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3.1化学反应过程,无化学反应。
3.2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见附图4、工艺路线及其基本原理蒸馏部分经洗涤脱酚后的已洗三混油于原料槽中加热后,由原料泵送入预热器与工业萘蒸汽换热到150-200o C进入初馏塔,初馏塔顶酚油蒸汽经酚油冷凝冷却器冷却至40±10o C,再经酚油油水分离器分离后,进入酚油回流槽,一部分酚油打回流控制初馏塔顶温度,另一部分满流至酚油槽。
初馏塔底部萘洗油由初馏塔热油泵抽出,一部分经初馏加热炉加热至270-290o C左右回到初馏塔底,以热油循环方式供给初馏塔热量,另一部分进入精馏塔。
工业萘由精馏塔顶采出,塔顶混合油汽经与三混油原料换热后入工业萘汽化冷凝冷却器,冷却至110±10o C自流进工业萘回流槽,一部分作精馏塔顶回流,满流部分入工业萘接受槽,精馏塔底洗油由精馏塔热油泵抽出,一部分经精馏加热炉加热至295—320 o C回到精馏塔底,以热油循环方式供给精馏塔热量,另一部分经洗油冷却器冷却至50—70 o C入洗油槽。
2萘酚工艺流程

2萘酚工艺流程
2萘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香料、染料和
医药等行业。
下面将介绍2萘酚的工艺流程。
首先,2萘酚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苯的硝化、硝化苯的还原和
还原产物的精馏三个步骤。
苯的硝化是制备2萘酚的第一步。
苯经过硝化反应变成硝基苯,反应条件为在硫酸和硝酸的存在下,在温度为40-60°C的条件
下进行。
硝基苯的生成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防止反应速度过快而引发危险。
硝基苯的产率一般在90%以上。
硝化苯的还原是2萘酚工艺的第二步。
硝基苯经过还原反应变成2萘酚。
还原反应通常使用金属铁、锌等作为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反应温度一般在180-200°C,反应时间约为5-
8小时。
还原反应的关键是要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
以提高对硝基苯的选择性还原。
还原产物的精馏是2萘酚工艺的最后一步。
通过精馏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2萘酚产品。
精馏过程中,利用2萘酚和其他化合物的不同沸点,通过加热蒸发和冷凝收集的方式进行分离。
由于2萘酚和其他化合物的沸点相差较大,所以分离比较容易。
但是为了得到更高纯度的产品,还需要进行多次精馏操作。
总之,2萘酚的工艺流程包括苯的硝化、硝化苯的还原和还原
产物的精馏三个步骤。
这种工艺流程能够高效地生产2萘酚产
品,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品的纯度。
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能够进一步提高2萘酚的产率和质量,满足不同领域对该化合物的需求。
化工厂2-萘酚车间干燥、蒸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厂2-萘酚车间干燥、蒸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 一般规定1.1 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1.2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1.3 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1.4 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1.5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2 开车前准备2.1 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现象。
2.2 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3 运行中的操作3.1 正确打开干燥锅阀门,通知三煮沸岗位进料,开启导热油盘管加热脱水。
3.2 正确调整阀门,用蒸汽扫通管道后用压缩空气将干燥锅内的粗粉压入蒸馏釜内,压力严禁超过0.2Mpa。
进料完毕必须用蒸汽扫通管道。
3.3 必须使蒸馏釜各阀门处于正确位置,打开真空泵调整阀门准备用标杆测量蒸馏釜物料体积,必须缓慢打开蒸馏釜手孔,确保釜内负压时完全打开手孔,测量物料体积,测量完毕必须关闭真空,通知司炉岗位点火升温。
3.4 严禁违章作业,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5 待温度升至340℃时停火,观察视镜无液体流出时,通知出渣岗位排渣。
出渣结束后必须用蒸汽将釜内温度降至260℃方可投料。
3.6 通知酸化岗位将1,3馏分压入酸化锅,压力严禁超过0.2Mpa。
3.7 若遇蒸馏锅内残渣排不干净,需洗锅时必须先用蒸汽降温,然后打开人孔,加入清水降温,反复清洗必须降温三次以上,必须待温度降至40℃以下方可实施人工清理。
4 停车操作4.1 停车后关闭各种阀门;长期停车时蒸馏釜内严禁存放物料。
4.2 反应釜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4.3 如遇停电,必须关闭夹套冷却水和真空总阀,使锅内无真空,通过一、三馏分受槽,让其自然蒸馏。
5 安全注意事项5.1 2-萘酚:吸入2-萘酚的粉末,会刺激粘膜和引起头晕,2-萘酚经过皮肤进入人体,会引起肌肉麻木,2-萘酚是可燃物,闪燃点为153℃,生产中要注意粉尘浓度、环境温度,严守动火制度,密闭设备、负压受料、加强通风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A版)批准:惠晓新审核:周宏钧编写:孙金毛金兴官王玉明2012年1月3日批准 2012年1月4日实施宿迁思睿屹新材料有限公司目录1.产品概述 (3)2.产品原料 (3)3.生产工艺流程图 (4)4.生产操作过程控制 (6)5.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18)6.主要设备一览表 (23)7.主要工艺参数控制一览表 (25)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1 产品概述1.1 产品名称1.1.1 中文名称:β—萘酚(或2—羟基萘, 2—萘酚)1.1.2 英文名称:β—Naphthol1.2 产品物理、化学性质2—萘酚为灰白色薄片或均匀粉末,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等及苛性钠的水溶液中。
1.3 产品的主要用途2—萘酚用来制造苯胺染料工业中的各种中间体,制造橡胶工业的防老剂,制造晒盐工业用的蒸发促进剂,以及作颜料、油漆和棉织品的冰染染料等。
1.4 产品化学结构式1.5 产品分子式: C10H8O产品分子量: 144.162 产品、原料规格2.1 原料规格本工艺中使用的原料规格见LT/QG SJ0500《主要原料及其控制指标》。
2.2产品规格见相应的国家规范。
2.3 包装2—萘酚装于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中,净重25Kg/袋。
袋口用线扎紧,防止散落及雨水浸入。
3 化学反应过程和生产工艺流程图 3.1 化学反应过程 3.1.1 磺化+H 2SO 4+H 2O3.1.2 水解+H 2O+H 2SO 43.1.3吹萘加30%的NaOH 于水解后的物料中 3.1.3.1 与水解物中的游离酸起中和反应 2NaOH +H 2SO 4 Na 2SO 4+2H 2O3.1.3.2 与部分2—萘磺酸生成2—萘磺酸钠盐结晶种子 NaOH ++H 2O3.1.4 中和用Na 2SO 3溶液中和萘物+Na 2SO 3+H 2O +SO 2 3.1.5 2—萘磺酸钠盐的碱熔+2NaOH330-340℃+Na 2SO 3+H 2O3.1.6 2—萘酚钠盐的酸化+SO 2+H 2O+Na 2SO 32NaOH +SO 2 Na 2SO 3+H 2O 3.2 生产工艺流程简图精萘H 2H 2NaOH NaH 2残渣油4 生产过程控制4.1 磺化 (岗位编号:β-OH—01)4.1.1 操作目的根据工艺规程,用98%硫酸与萘反应生成符合质量要求的2-萘磺酸,供水解、吹萘岗位用。
4.1.2 操作指标加料表(一次作业投入量)中控指标4.1.3 操作步骤4.1.3.1 开车前准备工作①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现象。
②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岗位专用工具。
③开硫酸液下泵进酸于计量槽。
④磺化锅应无杂物,投料前应先开夹套导热油,预热烘干水份。
⑤调整磺化锅的各种阀门于正确位置。
4.1.3.2 正常操作方法①开启精萘打料泵,将熔融的萘打入萘计量槽,待回流时停泵,回流结束后开磺化进萘阀,全部加入磺化锅后,量体积至1650L。
②调整夹套导热油,使萘温升至138~145℃,在搅拌下加酸10~30分钟。
再调整夹套导热油,使物料温度升至160~165℃,常压维持2小时以上。
③维持结束,关闭夹套导热油,停搅拌后测体积约2200~2400L,取样分析。
④调整阀门,用蒸汽吹扫管道。
应先通知水解岗位工得到同意方可出料。
锅内压力应≤0.12MPa,出料完毕调整阀门,检查锅内应无余料。
⑤操作台时、异常情况、分析数据应及时填入记录本。
4.1.4 停工方法按车间停工指令,停止投料,锅内不应存放物料。
如需洗锅,先向锅内加少量水,搅拌下洗锅,洗锅水通过出料管压入水解锅,再按车间规定程序操作,最后套用于生产。
如若长时间停工,酸、萘计量槽不允许存放原料。
4.1.5 “三停”情况处理方法若突然停导热油炉,应先关闭导热油阀,停止加酸,待导热油正常后继续操作;已维持的物料则继续维持至终点。
突然停电,关闭夹套导热油阀,停止所有操作,来电后再恢复操作,如维持的物料再继续维持至终点。
磺化出料时遇停电、停导热油,应停止出料,用余压或余汽把物料吹扫干净,防止堵管而影响下一次操作。
4.2 水解、吹萘(岗位编号:β-OH -02)4.2.1 操作目的将磺化副反应生成的1—萘磺酸经水解后含量降低,加少量稀碱产生晶种,用直接蒸汽将游离萘吹净并回收,供磺化套用。
4.2.2 水解、吹萘岗位操作指标加料表(一次作业投入量)4.2.3 操作步骤4.2.3.1 水解操作①开启母液泵,调节控制阀向塔内进行喷洒,开两塔联通阀及母液溢流阀。
②打开水解锅排气阀和进料阀,通知磺化进料,进料完毕后待吹扫管道结束关闭进料阀。
③开启搅拌向锅内加50L水,结束后关阀并开蒸汽阀,在0.02~0.06MPa压力下进行水解,时间1.5~2.5小时。
经冷凝器后温度≥90℃后,打开弯管冷却水阀喷淋。
水解时塔温控制为 100℃。
④遇有特殊情况等料2小时,水解时可不加50L水,据实际情况决定。
⑤水解结束后,关闭冷却水,停止搅拌。
关闭直接蒸汽待锅内无余压时开手孔取样,并送至分析室。
⑥操作台时及生产异常情况应及时填写在记录本上。
4.2.3.2 吹萘操作①在搅拌情况下向水解物中加水200~400L(蒸汽带水可酌情减少)、液碱220~280L,结束后关闭阀。
②开蒸汽阀,保持压力0.02~0.06MPa条件下吹萘,时间1~1.5小时,同时开盘管冷却喷淋,进行萘回收。
③吹萘结束后,缓慢停蒸汽、停搅拌,关闭水阀停止冷却喷淋,待锅内无余压时取样分析,吹萘分析合格可终止操作,否则应继续延迟吹萘时间直至合格。
④总酸度偏高可在搅拌情况下补加适量液碱后重新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出料。
⑤得到中和岗位允许,调整阀门,用压缩空气将物料全部出至中和锅,结束后放空余压,用蒸汽冲扫出料管。
⑥水解、吹萘操作时应经常观察回收系统母液回流保持正常状态,塔温控制正常,防止塔带压操作,杜绝跑萘。
⑦操作台时及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和交班。
⑧定期检查水解锅、吹萘锅搅拌叶、鼓泡器、出料管,应符合正常使用条件,否则应通知洗锅检修。
4.2.3.3 回收萘处理方法①由白班对三组塔进行轮换处理,拾伍锅以内可暂不处理。
②将要处理的回收萘塔升温至100℃,维持、静置30分钟,使萘全部熔化,升温前必须关闭母液溢流阀。
③开塔顶放萘阀和塔底进母液阀,当塔内液位升至放萘管高度时,萘流入回收萘干燥器内,根据观察视镜流量调节进母液量,防止溢萘。
④观察并鉴别萘及母液分流情况,先流为萘,后流为母液;放萘终止后须知蒸汽吹扫管道并关闭进母液阀,量干燥器萘体积并填入交班记录。
⑤按规定进行干燥器保温静置,打开底部分水阀分水,如混层不清,必须重新补加母液或Na2SO3,升温静置后重新分水,通知磺化备用。
⑥回收萘剩余体积应控制不大于800L,否则应通知磺化继续使用,便于白班处理塔。
⑦回收萘大母液沉淀池应认真交接,萘沉积多时安排处理,将萘加入熔萘锅升温分水后,压入干燥罐备用。
4.2.4 停工方法①按停工通知要求做好停车工作,做好回收萘的处理及设备清洗工作等。
②如遇“三停”,在正常水解、吹萘时停止操作,关闭水、汽阀,停止加碱、母液喷淋及冷却水,待正常后再恢复生产。
4.3 中和、酸化 (岗位编号:β-OH -03)4.3.1 操作目的将吹萘后物料,用Na2SO3溶液中和,生成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 —萘磺酸钠盐,供吸滤岗位使用。
用中和产生的SO2酸化稀释物生成粗萘酚和亚硫酸钠供煮沸用。
4.3.2 操作指标中和加料表中控指标4.3.3 中和正常操作方法①开启加Na2SO3阀门向中和锅内加预热后的Na2SO3,并控制加料速度保持锅内负压,加Na2SO3,时间控制在0:30~1:00,如中和物料泡沫大时,可开压缩空气鼓泡,待正常后恢复操作。
②当中和锅内泡沫没有时,应停止加Na2SO3,取样用PH试纸测定PH=5~6,继续带真空并用压缩空气鼓泡赶SO2 5~10分钟。
③吹扫SO2结束后补加1~3分钟Na2SO3。
④得到吸滤岗位同意后,用蒸汽吹扫管道畅通后方可用压缩空气将中和物出至冷却槽,开冷却水冷却,并经常观察出料情况,出料完毕后,用蒸汽吹扫管道并放空锅内余压。
⑤若车间废水来不及处理时,加Na2SO3后期及补加Na2SO3时可用少量30%液碱20L~50L来代替,使其减少车间废水量。
4.3.4 酸化正常操作方法①调整酸化锅阀门,通知稀释岗位工进料。
酸化锅进料完毕,开水环真空泵,并打开锅上真空阀,然后打开通往中和的SO2管道阀,开搅拌,进行酸化,通SO2时间0:30~1:00。
②当中和操作结束后,关闭中和排SO2阀,开酸化锅废气阀,停真空,在常压下停搅拌,取样用PH试纸测PH6~6.5并送分析至终点合格。
③如分析不合格,必须补通下一锅中和之SO2。
4.3.5 正常停工方法较长时间停车,中和锅内严禁存料,Na2SO3贮罐停止加热,水流泵应停止使用。
临时“三停”应停止操作,待正常后再恢复操作。
4.4 冷却、压滤 (岗位编号:β-OH -04)4.4.1 操作目的根据工艺规程,完成β-萘磺酸钠盐结晶过程,进行过滤,使之符合质量要求,供碱熔岗位用。
4.4.2 操作指标加料表(一次作业投入量)中控指标4.4.3 操作步骤①调整冷却槽阀门, 开启搅拌,通知中和岗位进料后,打开冷却水阀及回水阀,开始冷却。
②物料冷至规定温度,停止冷却,开进泵冷却水,用泵将冷却槽物料进入预选准备好的β盐压滤机,但压滤机物料全部进满,未满要待下一锅冷却槽物料继续进料,直至压滤机料框全部进满物料,一锅冷却槽进完后要用β盐沉降池液冲洗冷却槽和进料管,冲洗结束关冷却槽底阀。
进压结束关泵冷却水。
③β盐压滤机进满物料后,关进料阀门,开挤压泵,观察挤压压力在0.4-0.8MPa,并在视镜里观察母液流出情况,大约挤压半小时,待视镜中无大量母液流出,视为挤压完成,关挤压泵及阀门,打开挤压回水阀门。
④开动β盐压滤机物料输送带,松开β盐压滤机,将压滤机内的β盐卸至物料输送带,将物料送入β盐料仓。
⑤卸料结束后检查滤布,滤布滤水慢时应考虑清洗滤布,滤布破损时要更换。
在卸料过程中,要把滤板四周粘着的物料清理干净。
⑥母液沉淀池中钠盐定期用泵打至冷却槽重新压滤。
4.5 蒸碱、碱熔、稀释 (岗位编号:β-OH -05)4.5.1 操作目的将≥30%碱经蒸浓后压至碱熔锅与2-萘磺酸钠盐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2-萘酚钠盐和亚硫酸钠,经稀释后供酸化用。
4.5.2 操作指标加料表(一次作业投入量)中控指标4.5.3 操作步骤4.5.3.1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液碱贮罐是否有碱,输送泵能否正常运转。
②检查设备管道、阀门、阀件无滴漏、渗漏现象。
碱熔锅底阀应检查是否漏碱。
③蒸碱、碱熔锅内无积水、无杂物。
④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加料器、引射泵、碱输送泵、碱雾系统保持正常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