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心》
音乐教案《我的中国心》

音乐教案《我的中国心》音乐教案《我的中国心》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能以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并能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把握唱准切分节奏,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能够准确唱出切分音。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创设情境,分别演唱《歌唱祖国》和《我爱你中国》;提问学生,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表现的歌曲,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今天我们的音乐学习同样和爱国有关。
引入课题,《我的中国心》。
(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什么样的?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为稍慢,深情的,给人一种斗志昂扬的感受。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表现出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本首歌曲可以总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三)学唱歌曲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12 32 1。
学生学习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并提问学生歌曲与其他的曲目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总共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演唱,有一种慷慨激昂的气势。
3.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问学生歌曲中难以把握的`节奏型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切分音节奏较难掌握。
4.教师讲解切分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一下切分音这个节奏型,前后四人为以小组,给8分钟的时间,编创自己喜欢的节奏型。
5.教师讲解大跳音程,并提问学生大跳音程我们应该怎么去唱?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演唱大跳音程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搭桥的游戏才能唱的更准确。
6.完整演唱乐谱。
《我的中国心》赏析介绍

《我的中国心》赏析《我的中国心》,是1982年王福龄作曲,黄霑作词的一首爱国歌曲。
当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黄霑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
这首歌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经演唱,它那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就深深打动了亿万听众的心,尤其是这首歌的歌词更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了家国之思,读来震撼人心,让人刻骨难忘! 1984年,该曲获得了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的第三届神钟奖,并在20世纪80年代流行,当时的<参考消息>,刊登过一篇新华社记者探访邓小平家庭生活的文章,说有一天下午,在中南海里,邓小平和孙子孙女们在一起,教他们唱《我的中国心》这首歌。
在2007年发射的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上,就携带有该首歌曲。
《我的中国心》是一首a小调,四四拍带再现的单三部结构歌曲。
第一部分的旋律以小调主音开始,速度缓慢,共十六个小节,后八个小节为前面八小节的重复。
歌词“河山只在我梦萦“到”烙上中国印”。
寥寥几句话,却把海外游子的拳拳中国心,描绘得入木三分,歌曲的声音柔和轻缓、真挚深沉。
一个“早已”一个“烙”字,形象而又逼真的显示了祖国对海外游子的影响。
第二部分的旋律以大调音程开始,突然出现的大调音程给人一种明亮的感觉,全曲此段的音域是最高的,连续的高音给人一种澎湃的感觉,与歌词“长江、长城”相呼应。
旋律起伏较大,情绪逐渐高涨,以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为祖国的代表,酣畅淋漓地抒发了炎黄子孙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一样亲”更是直接抒发感情。
最后再现的第三部分,“留在心里的血”到”我的中国心”又一次声音放缓,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进一步深化,旋律再现了第一部分,最后一句音阶高八度结束。
激昂而又深情的歌声,充满对祖国的坚定,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电子屏幕显示内容:本周名曲欣赏:《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心》是1982年王福龄作曲,黄霑作词的一首爱国歌曲。
《我的中国心》完整歌词

《我的中国心》完整歌词
《我的中国心》完整歌词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入乐的叫歌,不入乐的叫诗(或词)。
入乐的歌在感情抒发、形象塑造上和诗没有任何区别,但在结构上、节奏上要受音乐的制约,在韵律上要照顾演唱的方便,在遣词炼字上要考虑听觉艺术的特点,因为它要入乐歌唱。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中国心》完整歌词,欢迎大家分享。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主持人串词朗诵词,《我的中国心》歌词

B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春天。请听独唱《春天的故事》。
9.A可歌可泣的中华儿女,用坚实的脚步踏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长路。B可歌可泣的中华儿女,用勤劳的双手写下了一卷惊天动地的史书。
A这是一首流行于六七十年代的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出了咱工人阶级不畏艰苦,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
歌曲《保卫黄河》
3、重唱:多声部的作品,根据声部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等。
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黑鸭子组合《走》彝人制造组合
4、对唱:两个人或两组人作对答式的演唱。
歌曲《河边对口曲》
5、合唱:包括几种形式
A、混声合唱:四个声部的演唱(女高、女低、男高、男低)。
歌曲《中国颂》
B、同声合唱:男生合唱、女声合唱、童生合唱。
B是的,七一唱红歌,因为这里有太多的记忆,有太多的激情,有太多的乐章,我们歌唱七月,歌唱劳动与创造,赞美创新与收获。
A熟悉的旋律,演绎时代的激越,回荡情怀不改的真切。请欣赏红歌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大海啊故乡》、《东方之珠》、《中国人》、《五星红旗》、《为了谁》、《我和我的祖国》。
5.A歌曲《映山红》是1974年公映的革命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插曲,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歌曲,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请欣赏独唱《映山红》。
B红歌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红色大都是当时历史实践的产物,也是当时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接下来上场的是由XXX带来的红歌联唱,让我们在他们的歌声中寻找红色年代的深刻回忆。
2.A人们常说“铁打的汉子,血铸的军魂。”一曲《说句心里话》道出中国军人的心声。
B军人有情,有义,也有爱。但他们更有的是为人民服务。朴实的军装,默默地奉献,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我的中国心》的教案范文

《我的中国心》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的中国心”的主题,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选用一首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的诗歌或文章作为课文,例如《我的中国心》。
2. 生词和短语:心潮澎湃、厄运、铁骨铮铮、患难与共、为祖国而战等。
3. 重点句子:例如:“无论是风雨还是阳光,都阻挡不了我对祖国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词短语的掌握。
2. 难点: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短语。
2. 互动式教学:提问、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引出课题《我的中国心》。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生词短语:解释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5.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学生的爱国情怀。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中国心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词掌握:通过测试或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4. 作文作业:评估学生的作文,检查其对主题的把握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相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的作品,如诗歌、文章或历史故事。
2. 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中国文化主题活动,如书法、绘画或传统音乐表演。
3. 参观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纪念地,加深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我的中国心》教案2

《我的中国心》教案2《我的中国心》引入新课: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
通过讲述一些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2、请你仔细聆听下面的歌曲,听后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学习目标:1、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2、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3、体验歌曲的情绪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重点与难点:1、体验歌曲的情绪。
2、分辨演唱形式。
(一)音乐知识:声乐的演唱形式:1、独唱:一个人演唱的形式。
2、齐唱与轮唱:由两个以上或更多的人演唱同一个旋律。
3、重唱:多声部的作品,根据声部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等。
4、对唱:两个人或两组人作对答式的演唱。
5、合唱:包括几种形式6、混声合唱:四个声部的演唱(女高、女低、男高、男低)。
7、同声合唱:男生合唱、女声合唱、童生合唱。
8、领唱加合唱:一领众和形式。
9、小合唱:人数较少的合唱。
10、无伴奏合唱:无乐器伴奏,由纯人声演唱的合唱。
(二)、感受鉴赏: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请学生仔细聆听,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作品简介:《我的中国心》由黄沾词、王福龄曲。
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香港青年歌手张明敏演唱了这首歌曲。
由于歌曲的歌词感情炽热、真挚、旋律优美动听,深深地表达了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心声,因此,一经唱出,即在全国引起震撼性的反映,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经久不衰。
3、随音乐轻声哼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4、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
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5、再次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1)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
(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我的中国心》教案

《我的中国心》教案《我的中国心》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以中国人勤劳、刻苦的美德创建并开拓着事业,为所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努力。
2.知道海外华人、华侨有着割舍不断的祖国情结,并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学准备〗1.歌曲录音:《我的中国心》。
2.工艺品:中国结。
3.了解一些有关海外华侨和外籍华人的爱国事迹。
〖教学活动及过程〗1.播放歌曲录音《我的中国心》。
2.导入讨论。
“你们听到过这首歌曲吗?你们明白这首歌曲的含义吗?”(这首歌曲表达了浪迹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对中国的深厚情感。
)3.阅读教科书第88页“爸爸的话”和华侨、外籍华人在世界上的分布图,知道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4.出示工艺品中国结或观察教科书第89页照片中的中国结,并讨论:“这是什么工艺品?它表明的是什么意思?”(这是中国结,它寄托着所有华夏子孙对中国割舍不断的情结。
)5.阅读教科书第89页豆博士的话。
6.交流讨论。
“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勤劳刻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品质。
那么,走遍世界的中国人表现出的是怎样的特点呢?”帮助学生认识到:(1)海外华人、华侨以他们的勤劳、刻苦不懈地创建和开拓着,为所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海外华人、华侨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发扬光大;(3)海外华人、华侨都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只要有条件,他们就会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7.交流讨论:“你们的亲友中有海外华人、华侨吗?你们知道他们的情况吗?”8.教师总结。
《我的中国心》教案2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游子的爱国情怀,并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知识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通过找旋律和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很好的了解歌曲的结构。
3、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表现力,体验歌曲中的情绪情感变化,抒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我的中国心》赏析介绍

《我的中国心》赏析介绍第一篇:《我的中国心》赏析介绍《我的中国心》赏析《我的中国心》,是1982年王福龄作曲,黄霑作词的一首爱国歌曲。
当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黄霑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
这首歌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经演唱,它那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就深深打动了亿万听众的心,尤其是这首歌的歌词更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了家国之思,读来震撼人心,让人刻骨难忘!1984年,该曲获得了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的第三届神钟奖,并在20世纪80年代流行,当时的,刊登过一篇新华社记者探访邓小平家庭生活的文章,说有一天下午,在中南海里,邓小平和孙子孙女们在一起,教他们唱《我的中国心》这首歌。
在2007年发射的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上,就携带有该首歌曲。
《我的中国心》是一首a小调,四四拍带再现的单三部结构歌曲。
第一部分的旋律以小调主音开始,速度缓慢,共十六个小节,后八个小节为前面八小节的重复。
歌词“河山只在我梦萦“到”烙上中国印”。
寥寥几句话,却把海外游子的拳拳中国心,描绘得入木三分,歌曲的声音柔和轻缓、真挚深沉。
一个“早已”一个“烙”字,形象而又逼真的显示了祖国对海外游子的影响。
第二部分的旋律以大调音程开始,突然出现的大调音程给人一种明亮的感觉,全曲此段的音域是最高的,连续的高音给人一种澎湃的感觉,与歌词“长江、长城”相呼应。
旋律起伏较大,情绪逐渐高涨,以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为祖国的代表,酣畅淋漓地抒发了炎黄子孙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一样亲”更是直接抒发感情。
最后再现的第三部分,“留在心里的血”到”我的中国心”又一次声音放缓,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进一步深化,旋律再现了第一部分,最后一句音阶高八度结束。
激昂而又深情的歌声,充满对祖国的坚定,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电子屏幕显示内容:本周名曲欣赏:《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心》是1982年王福龄作曲,黄霑作词的一首爱国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
❖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 终于回来了!”这是中国著名科学家和火箭专家钱 学森对接待他回国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代表朱兆祥 同志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
❖ 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 国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梦寐以求的回 国愿望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 一双幼小的儿女,终于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 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这是来自心中的声音,这是融在血液 中的声音,是海外赤子永不改变的爱 国之心的表白。
歌词中直抒胸臆表达对祖国一片深情 不可改变的句子有哪些?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这首歌以什么样的身份来吟唱?从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 歌词中的“只”字情深意长的表达出作者对 祖国的思念,除了思念还有作者的什么情感 在内呢?
❖ ——“只”→除了深深的思念,还有深深的遗 憾。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 心。
❖ 第一句是总写,为什么和祖国已经多年没有 亲近了,也改变不了作者的中国心呢?
❖ ——因为作者是一个中国人。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学习目标:
❖1.学习《我的中国心》,感受 海外赤子热爱祖国的真诚情怀。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自学指导:
❖1.自由、放声读课文,感受海外华 人的中国心。
❖2.再读课文,波浪线画出最令你感 动的句子,并把体会批注在旁边。
当堂训练:抓住重点字词,深入
探究歌词,回答有关问题。
❖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我的中国心
词作者简介:黄霑
香港著名作家、词曲 作家。与金庸、倪匡、 蔡澜一起被称为“香港 四大才子”。从事媒体 工作数十年,有“鬼才” 之称。
创作背景
❖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 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 史,激起了黄霑的愤慨,于是他和 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这首歌词直抒胸臆, 激起了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与 民族自豪感!
“长江”“长城”“黄山”“黄 河”,都是能够代表祖国的“河山”, 借代指祖国。
“重千斤”把不可以斤两计算的对 祖国的感情用斤两来表现了出来,形象 地表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 达强烈的爱国之情。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 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中的“中华的声音”如何理解?
❖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 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我的中国心
词:黄霑 曲:王福龄 原唱:张明敏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 我的中国心
❖ “虽然”与“依然”是什么关系? ❖ ——对比,突出了身在异国心系故土;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中的“烙”字能否换成“盖”?为什么?
不能。“烙”准确而形象地表达 了海外赤子跟祖国永远无法分离 的骨肉关系,而“盖”字程度远 不及“烙”。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 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这里为什么写“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而不写其他景物呢?“重千斤”表庚
❖ 陈嘉庚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30多个 工厂,100多个商店,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 却念念不忘祖国。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置身于辛亥 革命的浪潮中。他先后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募捐20多万 元。辛亥革命失败后,陈嘉庚认为只有提高国民素质, 才能挽救劳苦大众于水火,因此他大力兴办教育。他在 家乡集美陆续办起中小学、师范、商业等许多学校。 1921年,他又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 大学。仅1921年到1937年这16年中,他就负担了厦门 大学的开办费和经常费达400万元。他逝世前在国内存 款共3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作发展教育事业。 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捐献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他经济困 难的时候资助的,当他办的公司已经被迫停业的情况下, 他仍向银行借款,来维持学校的生存。毛泽东曾赞誉他 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海外游子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 亲近”。 离开祖国已不知多少年, 有的甚至从未踏上过祖国的河山。 可是不管离开了多少年,哪怕从未 见过,而梦里都是祖国山河的影子。 “梦萦”“多年未亲近”,点明了 游子的身份。
拓展延伸
❖ 游子们虽然身在国外,但是时刻牵挂着祖国, 有许多华人都回到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做出 了巨大贡献,说一说你知道的爱国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