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图的基础知识(一)

合集下载

高三复习地图等高线地形图.pptx

高三复习地图等高线地形图.pptx

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 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
是 G。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的
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
面的框内。
3. 经 该 公 路 从 山 区 外 运 的 物 产
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
学校所在的省区简称是(将正确
选项前D.吉
【 B】
等于小的。同理,若题中所指为等温线或等压线,都可应用上述
规律进行判断。
第22页/共35页
难点突破 陡崖判读
2000年广东高考题
陡崖高度:至少:250-100(米)即交汇等高线数(n)减1乘 等高距(d)——(n-1)×d
不超过:300-50(米)即交汇等高线数(n)加1乘 等高距(d)——(n+1)×d
(3)若A、D量得图距为2cm,则 AD的实地距离为 4 km 。
(4)B、D两地的温差有 3 ℃ 。
(5)若B、D两地有高山电缆车相 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 乘电缆车从D顶到B顶需 30.1分钟。
解析:(1)水库的集水区域应为水库周围地区所有山脊线围起 来的区域,这一区域应为最大的集水区域。(2)缆车走的是两 地直线距离:垂直距离500m和水平距离3×2=6km构成的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6020m。计算可得第239页0./1共分35页钟。
C1333m—1667m D1667m—2000m 3.丙地的气温可能是:A 2ºC B 4ºC C <2 ºC D <0ºC
2ºC
甲 4ºC 2ºC
乙 -2ºC
0ºC 丙
第25页/共35页
下图中的等高距相同,其中坡度最陡的是:
1:50000
1:10000
1:200000
1:60000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展示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和相关知识点,对于正确理解和有效利用地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地图比例尺、经纬网和等高线等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表示地理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一种形式。

它告诉我们地图上的一个单位长度对应实际地面的多少距离。

地图比例尺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分数比例尺和图形比例尺。

1. 分数比例尺分数比例尺是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1:50000表示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相当于实际地面上的50000单位长度。

分数比例尺常用于小比例尺地图,如区域地图或世界地图。

2. 图形比例尺图形比例尺是通过将地图上的一段长度与实际地面上的相应长度绘制成直线段的形式来表示比例尺。

人们可以通过比较图形比例尺上的长度来估算地图上的距离。

图形比例尺常用于大比例尺地图,如城市地图或旅游地图。

二、经纬网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交叉构成的网格状结构,在地图上用来定位和测量地理位置。

经线是指从地球南北极到南北极穿过的无数个纵向线条,也称为经度。

纬线是指在地球上绕着赤道平行的线条,也称为纬度。

经纬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定位和坐标:通过经纬网的交叉点,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个点的坐标。

经度用来表示东西方向上的位置,纬度用来表示南北方向上的位置。

2. 导航和航海:经纬网提供了导航和航海所需的基础信息。

借助经纬网,人们可以确定船舶或飞机在地球表面上的具体位置和航线,以确保航行安全。

3. 地图绘制和测量:经纬网作为地图上的基准线,为地图绘制提供了准确的参照。

同时,利用经纬网的交点可以进行测量,帮助我们计算地表上的距离、面积等。

三、等高线等高线是指连接地图上等高点的线条,用来表示地形高度的分布和变化。

等高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等高点:等高线上的每个点的高程值都相等,表示这些点的地势高度相同。

地图基础知识—等高线

地图基础知识—等高线

1400 米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4.读“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幅图,乙叫 地形剖面 图,它能反映地势 甲 丙三幅图, 的高低起伏;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的高低起伏;丙叫 等高线地形 图,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的相同。 它 海拔 的相同。
鞍部的判断
鞍部
两个相邻山顶之间的部分叫鞍部。 两个相邻山顶之间的部分叫鞍部。
C
B A
A、B、C三点分别位 、 、 三点分别位 于 山坡 、 山脊 、 山顶 。
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问题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 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 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 的相对高度: 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 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率(0.6℃/100m),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
H高min-H低max<H相<H高max-H低min
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问题的计算
4.估算陡崖的高度问题 若假设等高距为n 陡崖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m (若假设等高距为n,陡崖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m, 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x 最高值为y 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x,最高值为y)
(1)陡崖底部的高度 海拔高度 底,其公式为:(x-n)<H底≤x 陡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 陡崖底部的高度 海拔高度)H 其公式为: - 其公式为: <(y+ (2)陡崖顶部的高度H顶,其公式为:y≤H顶<(y+n) 陡崖顶部的高度H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

在地图上填绘注记时, 1 注记要写得清晰匀正,大小合适。 2 字的排列,横写 从左向右,
竖写 自上而下。
等高线及其判读
陡崖的判读 重难点 等高线的判读
等高线的应用
一.基本知识 1、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1000米
1500米

某点到海 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 绝对高度, 即海拔
读下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 )
A.A点 C.C点
B.B点 D.D点
A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 回答19~21题。
19、图中索道AB(图中距离6.4厘米) 的长度最接近( ) A、300米 B、320米 C、310米 D、305米 20、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21、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 )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
简略
小结
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大﹍,内 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 积﹍小﹍,内容越﹍﹍简。略
应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
﹍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
游图等。
3.比例尺的缩放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 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00米
海平面

2、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高二地图和等高线知识点

高二地图和等高线知识点

高二地图和等高线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涉及广泛,内容丰富。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高二学生需要学习地图和等高线的知识点。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它以平面形式反映了地球表层的部分或全部信息。

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对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地图具有重要意义。

1.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的一种直观表示方法,表示地图上长度与实际地表长度的比例关系。

例如,1:1,000表示地图上的一单位长度相当于实际地表上的一千单位长度。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估计实际距离、面积和方向等信息。

2.地图的方位方位是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式,常用的有方位角和罗盘两种方式。

方位角是以正北为基准的角度,如0°表示正北,90°表示正东,以此类推。

罗盘则是地图上画有标明方向的指南针,我们可根据罗盘来判断地图上的方向。

3.地图的符号地图的符号是地理要素在地图上的形象表示,包括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

例如,用点表示城市、用线表示铁路、用面表示湖泊等。

通过掌握地图符号,我们可以快速识别地图上的各种地理要素。

二、等高线的概念和应用等高线是反映地形高度或河流水位的线,它是地图上重要的表征地势的要素。

了解等高线的概念和应用,对我们理解和分析地形图具有重要意义。

1.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是连结地球表层两点的垂直高度相等的线。

在地图上,等高线形成一系列闭合或开放的曲线,越密集表示地势变化越陡峭。

等高线的间距也反映出地势的陡缓程度。

2.等高线与地形的关系等高线的形态反映出地形的特征,通过等高线的形状和分布,我们可以判断出地势的起伏和地貌的类型。

例如,等高线越接近,表示地势越陡峭;等高线密度越大,表示地势变化越快。

3.等高线的用途等高线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军事、建筑和规划等领域。

在军事上,等高线可以帮助军队了解战区地势,选择适宜的阵地。

在建筑中,等高线可以用于设计地形坡度,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等高线的基本概念(一)

等高线的基本概念(一)

等高线的基本概念(一)
等高线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内容
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连接相同海拔高度的点所形成的曲线。

•等高线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地图制作、地形测量等领域,用于表示地势和地形的特征。

等高线的特点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构成一系列环绕着山丘、山脉等地形的线段。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固定,常用等高距表示,如每隔10米、20米等绘制一条等高线。

•等高线能够展示出地形的陡峭和平缓程度,密集的等高线表示地形陡峭,稀疏的等高线表示地形平缓。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等高线的绘制一般通过测量海拔高度来确定。

•绘图时,可以在地图上标注高程数值,以便读者了解地势的变化。

•不同高程的等高线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或线型来区分,使地图更加直观。

等高线的应用
•地理学研究:等高线用于研究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和地形变化。

•地图制作:等高线是地图上重要的地形标志之一,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形。

•地形测量:通过测量等高线的距离和高度变化,可以计算出地形的斜率和曲率等参数。

以上是对等高线基本概念及相关内容的简述,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地图知识和等高线

地图知识和等高线

(2011年龙岩一模)读图,回答问题:
1100<b<1300
a=1500
2.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 200 m,则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100、1250 B.1100、1350 C.1500、1250 D.1500等高线图中各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基本概念 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 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地图上,陆地表面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叫等高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
等深线: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深线。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③零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 ④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并不一定在一幅图内闭合) ⑤除了陡崖和悬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 重合、不分支,且在图的中间部分不中断。
⑥等高线与“示坡线”、“分水线”、“集水线”垂直
相交。在不用数字标出等高线标高的等高线图上,一般加一条 垂直于等高线指向下坡方向的短线,表示出坡度降低的方向, 这条指示坡向的短线叫示坡线。
【例】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二)方向
①一般情况(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按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正北方向
R
500m<N<600m 400m<P<500m 200m<Q<300m M的高度有两种可能 300m<M<400m 500m<M<600m

地图知识—等高线1

地图知识—等高线1
地图高考目标要求:
1、理解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理解等高(深)线和地形图的相互 关系。 3、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判读方法。
1
海拔与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海拔) 相对高度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1、绝对高度(海拔):地球表面某点高出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高度/米 A 2.相对高度: 地球表面某 一地点高出 另一地点的 垂直距离。 3.相对高度与绝对 高度的关系:
A缓坡
B陡坡
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地、盆地的判读 示坡线表示坡降的方向
山地
70 80 90
盆地
70 60 50
地形: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地形:中间低,四周高
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陡崖的判读
陡 崖 线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200 -100 0 绘制步骤:
1、确定剖面线
100
200
300
2、确定比例尺,建立剖面
图坐标系,并在剖面图的 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 垂直比例 尺。
400 300 200 100 0
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 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 分别向下引垂线,将各点转 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
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练习:与平面图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C
【练习】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1)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乙 (甲或乙), 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 (甲或乙) (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
山谷 山脊 山谷 山脊
试一试
伸出你的左手并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 区。右边是该地行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 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发现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地形图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地高出另一地的 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1000米
1500米

某点到海 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 绝对高度, 即海拔
500米
海平面

大家想一想: 如何才能把这些高低不平的地形 准确的表示在地图上 ?
等高线地形图
我们动手来画一画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 高距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 相同。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 存在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 坡度缓

丁 100米
500 A B
D
34045’ 35000’
二、基本地形的判读
1、山地:等高线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增大,中心的三角形代表山顶 2、盆地:等高线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减小 3、山脊:等高线由海拔较高向海拔较低处凸 4、山谷:等高线由海拔较低向海拔较高处凸 5、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100 200 300
山地
100 200
300
盆地
山谷
山脊
等陡高线 密坡集
1、基础知识应用
(1)方位判断:公路走向、山脉走向、河 流流向、聚落方向等。(注意指向标) (2)气温推测:6℃/1000m。
(根据相对高度)
(3)距离判断:公路长度、河流长度等。 (注意比例尺)
N 乙

800
河流
500
(1)河流流向 西北 东南
1:50000
(2)桥梁走向 东北——西南
(3)假如某考察队在甲地测得气温为16℃,那么乙地的气温约 为 12.4℃
(4)画出乙山的山脊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在生产、生活 中的应用
①选建水库坝址:
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 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 洼地处.
②农业区划:
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 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 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 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于500米
安第斯山脉
地面崎岖,海拔低,相 东南丘陵,
对高度小于200米
辽东丘陵
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 最大盆地:

刚果
丘陵:
盆地: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分层设色地形图
1
2
4
3
5
1.高原 2.山地 3.丘陵 4.盆地 5.平原
不妨一试: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 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 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
练习:
1.如图,ABCD四幅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 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B )
2、分别沿着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路上山顶, 下面每两条线路比较,正确的是( ) C A.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③容易 B.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④容易 C.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②难 D.沿线路③和线路④上山难度一样
3、判断下列等高线图所代表的山地的各部 分的名称。
山顶 A 300米 200米
山脊 B
鞍部 C
300 200 100
D 陡崖
E 300
山谷
200 100
4、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 他们分析一下,应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 最好?为什么?
B A
因为此线路等高线比较稀疏,地势较平坦,省力些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③工厂厂址选择: 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 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
④建海滨浴场、码头: 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码头选在深水港湾。
⑤建疗养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 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⑥铁路、公路选线: 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 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 建盘山路等。
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 走,可以减少施工难度
EF间修建公路:
可减少修路的工程 量
道路平坦,利于车 辆行驶
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例:某一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假如在甲村和乙村间修建一条公路,经过A处、还
是B处施工较为容易? ,为什么?

⑵如欲在此地区修建大坝,请在较为理想的地区用红
色“=”在图上标出.
坡陡的 地方
等高线原理
山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
山顶—— 密闭等高线的最内层
山脊——等高线向低 处凸出的地点的连线, 易形成分水岭
山谷——等高线表 现为向高处凸出, 易发育成河流
鞍部——两山顶 之间地形平坦的 地方,修公路
陡崖——
等高线相当密集 或重叠的地方
A E 山顶
陡 崖
等高距:50米
山 谷低
F
山脊C 低
鞍G部高 B高
250米
等缓高线 稀坡疏
150米
50米
三、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识别
地形类型
地形特点
代表地形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 最大平原:
200米
亚马孙平原
地面起伏大,海拔较高, 最大高原:
边缘陡峭
巴西高原
地面崎岖,海拔高,大 最长山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