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计计算 全
铸造工艺设计用常见模数计算公式整理汇总

常见模数计算公式
•
Mc (铸件模数)Mn (冒口颈模数)Mf (冒口模数)•
Mc :Mn :Mf=1:1.1:1.2•
Mc=A x B/2(A + B )‐C (见图一)Mn=11Mc •
Mn=1.1Mc •
Φn (冒口颈直径)=4.4Mc 或4Mn •
Hn (冒口颈高度)=1.3Mn 或1.46Mc ,最大值为2.4Mc =12Mc 图一•
Mf =1.2Mc •
Φf (冒口直径)=6Mf •
Hf (冒口高度)=1.5 Φf 常见冷铁高度为冷铁直径为铸件厚度冷铁的作用在图•
常见冷铁高度为:T/2(T 铸件厚度),冷铁直径为铸件厚度,冷铁的作用在于减小热节区模数20‐30%;•
覆盖剂厚度一般为:10%冒口直径•
注口、直浇道、横浇道和浇口截面积比一般满足:注口、直浇道、横浇道和浇口截面积比般满足:1:2:4:4•
浇口窝高度和直径D=1/2Df (浇注边)或1/4Df (非浇注边)•
一般来讲明冒口补缩效率为12%,且不受材质影响,仅与冒口形状相关;暗冒口或侧冒口(不包含发热冒口和保温冒口)补缩效率为6%或侧冒(不包含发热冒和保温冒)补缩效率为%•
不同材质比重一般为:碳钢为4.5‐6.5%;不锈钢为7‐8.5%;蒙乃尔等特殊合金为8‐10%。
•常见的几种材质比重为:CF3 :7.81g/cc ;CF8:7.60g/cc ;Monel :8.8g/cc ;CN7M :8.08g/cc; CF8M 、1.4408 :7.86g/cc。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计算书(案例)

=3.5m3/d>0.2 m3/d 故采用机械清渣. 粗格栅的选型:选用江苏天雨集团的 LHG 型回转式格栅除污机.
型号为:LHG—1.2×5.03,功率:1.5KW。选用的螺旋输送压榨机的 型号:LYZ300,功率:3KW。 详细内容:选用的格栅除污机的起吊设备是CD15—9D型电动葫芦。
1
电动葫芦的运行电机:型号为:ZDY121—4;功率:0.8KW; 转速:1380r/min; 电动葫芦的主起升电机:型号:ZD141—4;功率:7.5KW; 转速:1400 r/min; 工字钢:型号:28a—63c GB 706—65; 电源:3 相,380(220)V,50HZ。 2:提升泵房的计算: 采用潜污泵,泵房与集水池合建。集水池根据泵的安装要求决定。泵房 的尺寸:9.3m×13.6m×4.5m。采用 6 台泵,4 用 2 备,一台变频。泵的 型号:CP3306/605 75KW 潜污泵。电压:380V;额定轴功率:75 千瓦; 输入配用功率:82 千瓦;水利效率:82% ;含偶合装置及 10 米潜水电 缆。单价:人民币 35 万元(含增值税关税)。 潜水搅拌机的型号:QJB2.2/8-320/3-740/C/S,两台,单台的功率:2.2KW。 3:水头损失的计算: 污水管进入溢流井的损失h1: 根据流量Qmax=1.39 m3/s,充满度 0.8,管径DN1200,查水利计算表得流速v=1.43。
格栅的间隙数: n = Q max sinα 2bhv
1.39× sin 75°
=
2× 0.02× 0.8× 0.95
≈45 (1):栅槽的宽度:
B=S×(n-1)+b×n =0.01×(45-1)+0.02×45=1.33m
选取 B=1.2m 与格栅机配套. (2): 通过格栅的水头的损失:(由手册取β=1.83,k=3)
工艺设计计算 全

Page 5
过栅 水头损失 dh =
栅后 水深 h2 =
栅后 流速 V2 =
3 沉砂池 : D=3.5 m
4. 沉砂池出 水堰计算
使用公式 : 通过堰 口的流量为 Q= m*b * (2 * g)1/2* H3/2
流量系数为 m = 0.405 + 0.0027 / H
公式 取 值:
堰数 n1 =
单套 设备宽 Wo =
设备 总高 H2 =
单套 设备总宽 W2 =
渠道 数 n1 =
每条 渠道宽 W=
每条 渠道深 H=
导流 槽长度 L1 =H* ctg(a) =
inlet well
0.500 m 0.900 m #NAME? m/s
2 10 75 1
1 2 1 1.3
Page 4
套 mm
度 m m
单 堰宽 b=
单堰流量 Q' = Qav/(n1-1) =
重力加速度 g=
使用试算 方法得到以 下结果:
堰上水深 H=
流量系数为 m=
堰负荷 q=
2.3 渠道尺 寸
流量 q =
inlet well
#NAME?
m
#NAME? #NAME? l / (m * s)
1 1.5 0.463 9.81
m m3 /s m / s2
使用公式 : 通过堰 口的流量为 Q= m*b * (2 * g)1/2* H3/2
流量系数为 m = 0.405 + 0.0027 / H
公式 取 值:
堰数 n1 =
单 堰宽 b=
单堰流量 Qma = Qmax/n1 =
重力加速度 g=
使用试算 方法得到以 下结果:
化工设计工艺计算

化工设计工艺计算引言化工设计工艺计算是化工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对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计算和优化。
在化工设计过程中,工艺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各种物质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从而确保化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工艺计算的目的工艺计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和优化化工工艺流程。
通过工艺计算,工程师可以确定各种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以及各种反应和分离等工艺过程中的转化率、选择性等指标。
这些计算结果可以为后续的设备选型、工艺优化和设备控制提供依据。
工艺计算的方法在进行工艺计算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解不同的问题。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工艺计算方法:•质量守恒计算:质量守恒法是工艺计算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它基于质量守恒定律,通过计算输入和输出物质的质量,来确定各种物质的流量和转化率。
质量守恒计算可以应用于反应过程、分离过程等。
•能量守恒计算:能量守恒法是工艺计算中另一个常用的方法。
它基于能量守恒定律,通过计算输入和输出物质的能量,来确定各种物质的温度和热量。
能量守恒计算可以应用于换热过程、绝热过程等。
•传质计算:传质计算是指在化学工程中,根据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相平衡等原理,计算各种物质在不同相之间的传质速率和传质系数。
传质计算可以应用于吸收、蒸汽净化等过程。
•动力学计算:动力学计算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根据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转化率等信息,计算反应的进行速率和转化率。
动力学计算可以应用于反应过程的优化和控制。
工艺计算的应用工艺计算在化工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艺计算应用:•设备设计:工艺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各种设备的尺寸、设备的运行条件等,从而为设备选型和设备设计提供依据。
•工艺优化:工艺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从而实现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设备控制:工艺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设备的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从而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优化控制。
结论化工设计工艺计算是化工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和改进化工过程的各种参数,从而实现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化工工艺。
一级ao接触氧化法工艺设计计算书

一级ao接触氧化法工艺设计计算书一级ao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本文将针对一级ao接触氧化法的工艺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和计算。
一、工艺介绍一级ao接触氧化法是将废水通过曝气设备进行氧化反应,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在一级ao接触氧化池中,通过曝气装置供给足够的氧气,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二、工艺设计计算1. 污水处理量计算根据废水的水质和排放标准要求,确定一级ao接触氧化池的处理量。
通常根据每小时处理的废水量来进行计算,单位为m3/h。
2. 污水进水浓度计算根据废水的水质分析结果,确定废水进入一级ao接触氧化池的水质浓度。
可以通过采样分析或根据相关标准推算得出。
3. 曝气量计算曝气量是指一级ao接触氧化池中所需的氧气量。
曝气量的计算可以根据废水的有机负荷来进行。
有机负荷是指废水中有机物的质量或浓度。
4. 氧气需求量计算氧气需求量是指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所需的氧气量。
根据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可以计算出氧气的需求量。
5. 曝气设备选择根据曝气量和氧气需求量,选择合适的曝气设备。
一般常用的曝气设备有机械曝气和生物膜曝气等。
6. 一级ao接触氧化池尺寸计算根据污水处理量和水力停留时间,计算一级ao接触氧化池的尺寸。
水力停留时间是指废水在一级ao接触氧化池内停留的时间,通常根据废水的有机负荷和处理效果要求来确定。
7. 水力负荷计算水力负荷是指单位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
根据一级ao接触氧化池的尺寸和污水处理量,计算出水力负荷。
8. 污泥产量计算一级ao接触氧化法中会产生污泥,根据处理量和污泥产率,计算出污泥的产量。
三、工艺设计计算书编写工艺设计计算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工艺概述、设计依据、工艺流程图、设计计算参数、设备选型、工程量计算、设备布置图等。
工艺设计和机器配备计算

第3章 工艺设计和机器配备计算确定纺部和织部的工艺参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和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有关参数。
有梭织机的分配:表3-1 织机选择中平布 涤/棉府绸 纱哔叽 产品比例(%) 25 45 30 纬密(根/10cm ) 236 393.5 251.5 织机转速(r/min ) 165 150 160 时间效率(%) 90 80 85 经缩(%) 7 12 5.5 纬缩(%)72.56.5取a,b,c ,四种织物织机台数为Ma,Mb,Mc Ma+Mb+Mc=11521M ⨯=⨯⨯-每小时生产织物产量产品比例每台理论生产率时间效率(计划停台率)60(1)10E aMa NaKa it Pa⨯=⨯-∂Mb Ma =Ka Na Pb b Kb Nb Pa a ⨯⨯⨯⨯⨯⨯=%901655.393%45160%80236%25⨯⨯⨯⨯⨯⨯=0.2692 Mc Ma =Ka Na Pc c Kc Nc Pa a ⨯⨯⨯⨯⨯⨯=%901655.251%30%85160236%25⨯⨯⨯⨯⨯⨯=0.7162Ma +2692.0Ma +7162.0Ma=1152189=a M 台 700=b M 台 263=c M 台 3.1 25×25×236×236×160中平布的纺、织部工艺计算 3.1.1 总经根数的计算/=⨯⨯布身每筘齿穿入数总经根数经纱密度(根cm )标准幅宽(cm )+边纱根数(1-)布边每筘齿穿入数3800)421(4816010236=-⨯+⨯=M 根 3.1.2 每米织物的经、纬纱用量 每米织物的经纱用量:11000*111Mj ⨯⨯+=-⨯+⨯-总经根数纱线特数(加放率)(经纱缩率)(伸长率)(经纱回丝率)=()()()()%7.01%2.11%711000%9.01253800-⨯+⨯-⨯+⨯⨯=102.46(g/m )每米织物的纬纱用量:/10100011Mw ⨯⨯=⨯⨯--纬密(根10cm)幅宽*纱线特数(1+加放率)(纬纱缩率)(纬纱回丝率)=()()()%9.01%)71100010%9.0125160236-⨯-⨯⨯+⨯⨯⨯=103.35(g/m ) 3.1.3 织机生产率织机的理论生产率:1010cm ⨯⨯60织机每分钟转速织机理论生产率=中的纬纱数=2361016560⨯⨯=4.2 [()/台m h ⋅]织机实际生产率:织机实际生产率=织机理论生产率×时间效率=4.2×90%=3.8[()/台m h ⋅]3.1.4 织机的定额台数织机的定额台数=织机配备台数×(1-计划亭台率)设织机的计划停台率为3%织机的定额台数=织机配备台数×(1-计划停台率) =189×(1-2%)=185.22(台)3.1.5 织物的总产量织物的总产量=织机的定额台数×织机实际生产率=185.22×3.77=696.47(m/h ) 3.1.6每小时织物的经、纬纱用量/)/)1000m h g m ⨯=织物总产量(每米织物经纱用纱量(每小时织物的经纱用量=100046.10247.696⨯=71.36 (kg/h)/)/)1000织物总产量(每米织物纬纱用纱量(每小时织物的纬纱用量m h g m ⨯==100035.10347.696⨯=71.98(kg/m )3.1.7 纺部工艺参数和机器配备计算 3.1.7.1 工艺参数选择 (1)线密度表3-2 各工序线密度纤维 中平布工序开清棉 梳棉 头并 二并 粗纱 细纱 络筒 线密度(tex )4000004200330033005002525(2)牵伸计算上工序半成品线密度本工序并合数某工序牵伸倍数本工序半成品线密度⨯=头并=330084200⨯=10.18 二并=330083300⨯=8粗纱=5003300=5.5 细纱=25500=20 (3)捻度计算捻系数捻度=a 、根据纤维长度及细纱用途,选定粗纱细纱捻系数。
V型滤池工艺设计计(完整版)

溢流堰布置在滤池进 水渠的侧墙上,在进 水孔两侧,对称布置 。 每格堰宽: 堰上水头:h= (q/1.84/L)2/3= 校和堰上水头 堰顶高于进水渠水 位:
2.0 m/s 0.236 m 1.233 m/s
1 格计 0.173 m3/s
0.1 m 0.1 m 1.2 m 1.4 m 0.75 m
0.9 m
ξ 滤池出水渠出口DN500 弯头DN500x90° 反冲洗回用水池入口 钢管DN500
槽底坡i= 取h排=
0.475 m
0.6 m
0.05 0.1 m
h校和
0.032111111 0.021384113 0.123172491
0.042814815 0.038016201 0.054743329
取h2=
0.05 m
扫洗时闸孔开度
q扫=K*A*(2*g*h2)0.5 A=q扫/K/(2*G*h2)0.5=
0.03265953 M2 40.82441277 %,闸板开度
3、
(六)滤池冲洗系统
1、 a. b. c.
滤池出水管
宽= 高= 实际面积=
0.5 m/s 0.385 m2 2.000 m 3.500 m 7.00 m2
210 m3
93.64 m3
出水渠有效容 积满足反冲洗 水量要求
冲洗排水量 Q排=
冲洗排水槽:每格滤 池设一条排水槽,
槽宽B排= 排水槽槽长,B排=
设进水渠流速 进水渠断面积
A2O工艺计算(全)

△活性污泥挥发性组分 中活性部分所占比例 f=W1/(W1+W2+W4)= 2.6污泥中MLVSS比例 fvss'=(W1/fvss)/W=
2.7污泥中 MLSSX=MLVSS/fvss=
实际污泥负荷 实际污泥龄校核tc'=
2.8污泥体积 取活性污泥含水率p= 污泥浓度Nw= 污泥体积Vs=W/Nw=
1.3参数 选取
1.3.1运 行参数 △生物池 中活性污 泥浓度 X△vs挥s=发活 性△组污份泥比回 流△比混r合=液 回流比R= 1.3.2碳 氧△化污工泥艺理 论(范产围泥系 0△.240~℃0.时8, 污(范泥围自身 0.04~0.0 1.3.3硝 化△工硝艺化参菌 在15℃时 μm(15)=
5.77% 基本满足要 求
5需氧量 计算 5.1有机 物碳化需 氧量O2- c
O2c=1.47*Q *(SoSe)/1000 1.42*W1=
式中:
<>BODu/B OD5=1.47
<>理论上 微生物自 身氧化的 好氧量 1.42kgO2 /kgVSS
5.2硝化 需氧量 O2-n O2n=4.6*[Q *(TNoNe)0.12*W1] =
460
m
92
m
23
m
20.88 d
m
3缺氧池设计计算(按低温 情况计算)
3.1参数修正 污水的最低平均水温 Tmin= △反硝化速率UDN修正
UDN=UDN(20)*1.09^(Tmin -20)*(1-DOn)=
3.2反硝化池容积Vdn
△反硝化氮量NDenit NDenit=TNo-TNe0.12*W1/Q*1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矩形堰
2.2.1 薄壁 平顶堰 (不 淹没,无侧 面收缩,流 速忽略)
使用公式 : 通过堰 口的流量为 Q= m*b * (2 * g)1/2* H3/2
流量系数为 m = 0.405 + 0.0027 / H
公式 取 值:
堰数 n1 =
单 堰宽 b=
单堰流量 Qma = Qmax/n1 =
重力加速度 g=
inlet well
#NAME? m/s
0.26
m/s
2 1.5 #NAME?
9.81
m m3 /s m / s2
Page 2
使用试算 方法得到以 下结果:
堰上水深 H=
流量系数为 m=
堰负荷 q=
按单堰过 流平均流量 校核
堰数 n2 =
#NAME?
m
#NAME?
308.6
l / (m * s)
#NAME?
cu m / s
Page 3
水深 h= 渠宽 w = 流速 v = q/h/w
2. 机械格栅
选用回转 式格栅,拟用 宜昌市第二 冷作机械厂 的产品.每套 由两台 HF1000并联 而成.
格栅 台数量 n=
格栅 间隙 b=
格栅 安装角度 a=
流量(m3/s) 0.083
流速(m/s) #NAME?
流速(m/s) #NAME?
流速(m/s) #NAME?
长度 m 1.0
长度 m 10.0
长度 m 10.0
阻力系数 #NAME? 阻力系数 #NAME? 阻力系数 #NAME?
Page 8
inlet well
m3 /s m3 /s #NAME? m3 / h
inlet well
#NAME? #NAME? l / (m * s)
3 3 #NAME?
9.81
m m3 /s m / s2
#NAME?
m
#NAME? #NAME? l / (m * s)
Page 7
管径 125 管径 150 管径 150
inlet well
流量(m3/s) 0.333
流量(m3/s) 0.167
inlet well
40000
m3 / d =
0.46
40000
m3 / d =
0.46
#NAME?Kຫໍສະໝຸດ * Qav = =#NAME? #NAME?
m3/d = m3 /s
#NAME? 0.46
1 1.5 1.2 6
m3 /s m3 /s
格 m m m
Page 1
进水最 大上升流速 V= Qmax/(n*w*L )=
单 堰宽 b=
单堰流量 Qma = Qmax/n1 =
重力加速度 g=
使用试算 方法得到以 下结果:
堰上水深 H=
inlet well
#NAME?
m
#NAME?
m
#NAME?
m/s
2 6 #NAME?
9.81
m m3 /s m / s2
#NAME?
m
Page 6
流量系数为 m=
堰负荷 q=
三 配水 井计算
单 堰宽 b=
单堰流量 Q' = Qav/(n1-1) =
重力加速度 g=
使用试算 方法得到以 下结果:
堰上水深 H=
流量系数为 m=
堰负荷 q=
2.3 渠道尺 寸
流量 q =
inlet well
#NAME?
m
#NAME? #NAME? l / (m * s)
1 1.5 0.463 9.81
m m3 /s m / s2
inlet well
Page 16
单套 设备宽 Wo =
设备 总高 H2 =
单套 设备总宽 W2 =
渠道 数 n1 =
每条 渠道宽 W=
每条 渠道深 H=
导流 槽长度 L1 =H* ctg(a) =
inlet well
0.500 m 0.900 m #NAME? m/s
2 10 75 1
1 2 1 1.3
Page 4
套 mm
度 m m
使用公式 : 通过堰 口的流量为 Q= m*b * (2 * g)1/2* H3/2
流量系数为 m = 0.405 + 0.0027 / H
公式 取 值:
堰数 n1 =
单 堰宽 b=
单堰流量 Qma = Qmax/n1 =
重力加速度 g=
使用试算 方法得到以 下结果:
堰上水深 H=
流量系数为 m=
堰负荷 q=
二 沉砂 池计算
1. 基 本 数 据 1.1 流 量
日 平均流量 Qav =
日 最小流量 Qmin =
日 变化系数 Kz =
日 最大流量 Qmax =
2 进水井 及堰
2.1 进 水 井尺寸
最大 流 量 Qmax =
最小 流 量 Qmin =
进水井 格数 n =
进水井 堰板方向宽 L=
进水井 长W=
进水井 高H=
Page 9
inlet well Page 10
inlet well Page 11
inlet well Page 12
inlet well Page 13
inlet well Page 14
inlet well Page 15
压降 mm #NAME? 压降 mm #NAME? 压降 mm #NAME?
Page 5
过栅 水头损失 dh =
栅后 水深 h2 =
栅后 流速 V2 =
3 沉砂池 : D=3.5 m
4. 沉砂池出 水堰计算
使用公式 : 通过堰 口的流量为 Q= m*b * (2 * g)1/2* H3/2
流量系数为 m = 0.405 + 0.0027 / H
公式 取 值:
堰数 n1 =
栅前 流速 V1 =
过栅 流速 V=
单套 格栅过流量 Qs = Qav=
inlet well
2.3
m
0.8
m
#NAME?
m/s
1.0
m/s
#NAME?
m3/d
0.15
m
0.65
m
#NAME?
m/s
0.050
m3/103m3污水
2.000
m3
0.90
m
0.51
m/s
#NAME?
m/s
40000.0
m3/d
m 条 m m
0.616
m
排渣 高度(距渠 底) H1 =
水深 h1 =
流速 V1 =
流速 V=
栅前 栅前 过栅
单套 格栅过流量 Qs =
过栅 水头损失 dh =
栅后 水深 h2 =
栅后 流速 V2 =
栅渣 产率 f=
栅渣 产量 Wf = Qav * f =
按单渠过 流平均流量 校核
栅前 水深 h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