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座“近零能耗”建筑

合集下载

国际典型_零能耗建筑_示范工程技术路线研究_张时聪

国际典型_零能耗建筑_示范工程技术路线研究_张时聪
3] 。研究 住建筑达到 零 能 耗 的 可 行 性 进 行 了 分 析 [
建筑在满 足 建 筑 物 全 部 需 求 后 , 还可以向电网供 电 。 研究 者 通 过 计 算 发 现 , 当 上 网 电 价 为 0. 1 5欧 ) ( 元/ 时, 对P V 板的增量投资可以在 3 0年 kW ·h , , 内收回 与 P V 的寿命期基本一致 如果上网电价 进一步提高 , 回收期可以缩短为 3~7 年 。 a h d a v i对奥地 利 维 也 纳 1 栋 被 动 式 住 房 和 M 能耗水平等进行 1 栋普通低能耗住房的室内环境 、 )被动式住房的供暖能耗较普通低 了实测 , 发现 : 1 用电减少3 能耗住 房 降 低 6 5% , 5% ; 2)建 造 被 动 由于能源价格波动较 式住房的增量成本约为 5% ,
e s e a r c h o n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r o e c t t e c h n o l o R p j g y b u i l d i n s a b r o a d o f z e r o e n e r r o a d m a g g y p
①☆
张时聪 , 男, 在读博士研究生 , 副研究员 9 8 1 年 6 月生 , 1 0 0 0 1 3 北京市北三 环 东 路 3 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 1 环境与节能研究院 ( )8 0 1 0 4 2 7 0 1 8 1 : a i l z h a n s h i c o n h i n a i b e e . c o m E-m @c g g 收稿日期 : 0 1 3-0 9-1 7 2 修回日期 : 0 1 3-1 0-1 6 2
[ 1] 《 “ 一文 零能耗建筑 ” 定义 发 展 历 程 及 内 涵 研 究 》

光伏建筑,全球十大新能源著名建筑排行榜

光伏建筑,全球十大新能源著名建筑排行榜

想学光伏建筑的同学看看,超越这些!全球十大新能源著名建筑排行榜全球十大新能源著名建筑排行榜1、中国第一座零能耗功能型生态建筑——尚德研发中心2、世界首座“零排放”南极站3、被风引擎的迪拜旋转摩天大楼4、世界首座“零碳城”——马斯达尔5、太阳指引Google搜索6、环保的空中楼阁——伦敦通天塔7、世界上最环保的建筑——美国加州科学院大楼8、世界上最环保的OFFICE建筑——法国零能源办公大楼9、太阳能方舟——日本三洋大楼10、中国首座太阳能传媒墙——北京辉煌净雅大酒店1、中国第一座零能耗功能型生态建筑——尚德研发中心在我国建筑领域首次引进了“零能耗”、“功能型”、“生态建筑”概念的尚德公司研发中心大楼,即将竣工。

整个研发中心大楼使用光伏玻璃幕墙等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材料,直接为大楼提供绿色环保的太阳能电力,此外还将集成应用地热利用技术、空气热泵技术、水源收集与循环利用技术等先进技术,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座“零能耗”功能型生态建筑。

2、世界首座“零排放”南极站比利时牌世界首座“零排放”极地考察站——“伊丽莎白”已投入使用。

“伊丽莎白”室内建筑面积为700平方米,最多能容纳20人,位于南极东部德龙宁•毛德地的一处山脊,能源采用太阳能和风能,建筑材料也全部可以回收。

设计上,“伊丽莎白”力求对环境影响最小化,产生的所有废物都将被循环利用。

使用寿命至少为25年。

这座由比利时政府授权建设的考察站,以比利时国王的孙女伊丽莎白公主的名字命名。

3、被风引擎的迪拜旋转摩天大楼迪拜建造的这座旋转摩天楼将达80层,高度约为420米,每一层都可以360度旋转,每套公寓的面积从120平方米到1200平方米不等。

摩天楼还配有声控风力发电机等多种环保装置。

这座大楼的中心轴当然是设计建造最关键的地方,它必须保证将各层楼牢牢地穿在一起,承受相应的重量,稳固而坚实。

同时,它又需要满足各层楼转动的要求,让它们可以单独、自如地转动。

用于驱动楼层的旋转需要很大的能量,然而这幢大厦的建成并不会给当地的能源问题带来压力,因为它的所有能量皆来自于风力。

绿色建筑的潮流——零能耗建筑

绿色建筑的潮流——零能耗建筑

绿色建筑的潮流——零能耗建筑一、绿色建筑的潮流——零能耗建筑日前,国务院颁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用政策力推绿色建筑的发展,而从能耗的角度讲,绿色建筑已经朝向零能耗建筑的方向发展。

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一个绿色的人居环境,而未来的低能耗建筑则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更加多姿多彩的梦想生活。

让我们试着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我们购买的绿色建筑节能环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居住过程中,一年四季温暖如春,不会有严寒酷暑;由太阳能风能等产生的能源资源供应充足,不会停水停电。

而最为重要的是,我们不用担心可再生能源会枯竭,因为我们的日常根本就没有使用这类可再生资源,我们利用的是头顶的太阳能、四周的风能和脚下的水能!事实上,这个想象已经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绿色建筑已经存在于各大城市里,并且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普及,低能耗建筑会日渐被普通大众所拥有。

二、绿色建筑带来绿色生活所谓绿色建筑是指满足我国2006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12年8月6日,国务院颁布《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倡导绿色建筑,指出:“到2012年,绿色建筑所占建筑比例由2012年的1%提高到15%,增长14%。

”。

相比如传统的高耗能建筑,绿色建筑能够能够有效减低能耗。

据初步估算如采取严格的建筑节能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建筑,“十二五”期间新建建筑将形成45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

在我国,这类绿色建筑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国内的远大住工、万科等都兴建了这种绿色建筑,其建筑标准甚至超过国家标准。

比如我国住宅产业化的领军企业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简称远大住工),远大住工运用先进的理念与技术,采用住宅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将“绿色”理念贯穿于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等每一个环节,生产出具有“五节一环保”特征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

国内绿色建筑实例

国内绿色建筑实例

国内绿色建筑实例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国内一些优秀的绿色建筑实例。

1. 北京国家体育场北京国家体育场,也被称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这座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地源热泵等。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收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和冲厕所,地源热泵可以利用地下水温度来调节室内温度。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建筑更加环保,还可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一座超高层建筑,高度达到632米。

这座建筑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如高效节能玻璃、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等。

其中,高效节能玻璃可以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收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和冲厕所。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因素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3. 深圳万科云城深圳万科云城是一座大型住宅小区,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小区提供部分电力,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收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和冲厕所,绿色屋顶可以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

此外,小区还采用了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因素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4. 北京清华大学新校区北京清华大学新校区是一座大型教育建筑群,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地源热泵、雨水收集系统等。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地源热泵可以利用地下水温度来调节室内温度,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收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和冲厕所。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因素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国内首个超低能耗建筑介绍

国内首个超低能耗建筑介绍

——国内首个超低能耗建筑介绍超低能耗示范楼坐落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总建筑面积2920平方米,作为2008年奥运建筑“前期示范工程”,旨在通过其体现奥运建筑“高科技”、“绿色”、“人性化”。

同时,该楼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平台,用于展示和实验各种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及先进技术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建筑技术科学领域基础与应用性研究,并作为展示与宣传各种最新技术的舞台。

作为绿色建筑的示范,超低能耗楼在设计方案中主要考虑了如下几方面关键技术应用。

智能围护结构超低能耗楼外围护结构体系主要是针对可调控的“智能型”外围护结构进行研究,使其能够自动适应气候条件变化和室内环境控制要求的变化。

从采光、保温、隔热、通风、太阳能利用等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推荐形式。

东立面有三种幕墙方式,分别为宽通道外循环式双层皮幕墙、玻璃幕墙+水平外遮阳、玻璃幕墙+垂直外遮阳。

东立面大型外遮阳装臵,叶片宽度为600毫米,叶片间距同样是600毫米,单片遮阳板长度可达6米。

根据采光、视野和能量收集的不同要求,水平外遮阳板分为三组,能够根据室内采光度和太阳光的不同照射角度等,及时调整外遮阳百叶开启角度,从而达到室内采光与外遮阳两者间的最佳和谐。

示范楼东侧内开窗采用隔热铝合金窗,选用20毫米宽隔热条铝合金型材及暖边密封系统,具有良好的窗扇的整体刚性和保温性能。

南立面的幕墙方式有三种,一种与东立面玻璃幕墙+水平外遮阳类似,区别是双中空玻璃幕墙的中间一片采用真空玻璃。

南立面另外两种幕墙则和东立面不同,一是其安装方式为单元式,另外则是采用窄通道的通风方式。

其中一层和二层为内循环方式,通风夹层为200毫米,通风系统与空调排风系统相结合,房间空调回风通过双层皮之间的通道后进入排风道,达到夏季利用排风中的冷量而冬季利用排风中的热量实现节能。

西立面和北立面采用轻质保温外墙,从外到内依次为铝幕墙、保温棉、石膏砌块。

近零能耗问答总结

近零能耗问答总结

【面向未来】我国首部建筑节能引领性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发布2019年1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公告”,《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自2019年9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为我国首部引领性建筑节能国家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46家科研、设计、产品部品制造单位59位专家历时3年联合研究编制完成。

《标准》主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环能院院长徐伟表示:本标准是国际上首次通过国家标准形式对零能耗建筑相关定义进行明确规定,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体系,提出中国解决方案。

《标准》的实施将对推动建筑节能减排、提升建筑室内环境水平、调整建筑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建筑节能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延承历史引领未来】自1980年以来,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以建筑节能标准为先导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尤其在降低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供暖能耗、公共建筑能耗和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建筑节能工作经历了30年的发展,现阶段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已经全面普及,建筑节能工作减缓了我国建筑能耗随城镇建设发展而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并提高了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

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筑物迈向“更舒适、更节能、更高质量、更好环境”是大势所趋。

因此,我国近零能耗建筑标准体系的建立,即要和我国1986年-2016年的建筑节能30%、50%、65%的三步走进行合理衔接,又要和我国2025、2035、2050中长期建筑能效提升目标有效关联,指导建筑节能相关行业发展。

本标准以2016年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6、《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为基准,给出相对节能水平。

简述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

简述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

简述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是针对中国能源环境问题而推出的一项环保措施,旨在通过建造超低能耗建筑,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耗的增加,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话题。

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煤炭仍然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但煤炭的燃烧直接导致了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

而建筑业则是最大的能耗行业之一,消耗了全球40%的能源。

作为中国首都,北京市再也不能让燃煤污染情况再继续恶化。

因此,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北京市倡导建造超低能耗建筑,并以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为代表,来推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

示范工程的目标示范工程旨在开发和实现超低能耗建筑,提高绿色能源的占比,开发环保节能技术。

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倡导全社会节能减排。

支持政府、企业、社区和普通居民加入超低能耗建筑,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2.实现总建筑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的超低能耗建筑建设。

提供综合运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多种可再生资源来满足能源需要。

3.通过节能减排的措施,建造的建筑物在使用阶段的能耗比普通建筑降低80%以上。

4.通过建造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打造绿色建筑文化。

示范工程的实施示范工程项目由北京市发改委(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北京市建委(北京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

项目实施分为以下几步:1.组织建筑开发、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单位,编制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案。

方案包括建筑整体形貌、节能及环保标准、建筑结构、供暖、通风等方面。

2.项目实施前,检测建筑项目的能耗指标,确立能耗目标,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并获得批准。

3.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实施严格的监管和验收制度。

4.项目建成后进行能耗监测并计算能耗指标,实现节能减排效果最大化。

示范工程的成果自2008年启动以来,示范工程已经建设了多个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包括高校、酒店、住宅和商业建筑等。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二)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二)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以下是一个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写的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先进示范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的任务。

在建筑领域,通过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因此,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示范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二、工作原理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是通过采用一系列建筑节能技术和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使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尽可能降低,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来说,其工作原理如下:1. 优化建筑设计: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利用太阳、风、地热等自然能源,减少建筑对机械设备的依赖。

2. 采用高效设备和材料:使用高效设备、材料和保温材料等,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3. 合理配置能源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供暖、空调、照明等能源系统,以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综合利用。

4. 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内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优化管理,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消耗。

三、实施计划步骤1. 需求调研:对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能源资源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确定改造目标及内容。

2.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包括建筑设计、设备选型、能源系统配置及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等。

3. 施工及安装:按照方案设计进行施工和设备安装,确保改造工程的质量及效果。

4. 系统调试与运行:完成改造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正常运行并记录相关数据。

5. 评估与优化:根据调试运行情况和数据分析结果,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优化改进。

四、适用范围该示范项目适用于各类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尤其适用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能源消耗较大的建筑物。

同时,该技术也可应用于建筑行业的相关领域。

五、创新要点1. 综合运用各种节能技术: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采用了多种节能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高效设备与材料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首座“近零能耗”建筑
进入“三九”,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到了。

2020年1月9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半壁店村的“零舍”,发现面积400平方米的屋内特别温暖,还没待上几分钟就赶忙把羽绒服脱去。

“这屋暖气可真足!”而随后记者
得到的解释更令人大跌眼镜:零舍并没有安装暖气,也没有接入国家电网,仅仅
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并对房屋墙体屋顶进行改造,就实现恒温恒湿四季如春。

这座位于京郊农村的“高颜值”房屋,已成为全国首座“近零能耗”建筑。

近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分会CPBA、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近零能耗建筑大会落幕,共有12个项目获得“近零能耗建筑”标识牌,“零舍”是唯一一座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

有专家认为,“零舍”是具有未来首都乡村特色的绿色建筑。

目前,这座建筑由于刚刚完工,仅作为展示用房。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半壁店村由村民房屋改建而成的近零能耗建筑的“零舍” 外观 现场:室外0 C,室内热气袭人
“零舍”位于半壁店村东北角,远远看上去,就是三排高大的瓦房,走近再瞧,
建筑外墙都是用红砖砌起来的,门窗也都很大,屋内亮亮堂堂,与村中一排排的 传统民居相比,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第一次来这里的人,如果不看介绍牌,一定 以为这座“近零能耗”是个艺术馆。

房子的东面、北面都是林地,清晨记者到达这里时,室外气温只有0 C,在路旁、 树林中,前几天的降雪还没融化,放眼望去,犹如来到林海雪原。

这场景让人觉 得更加寒冷,不禁裹紧了羽绒服。

,蚀L r \
» jut.
J
p. p- ” V.
Mt
r
i
ra

可只需一打开“零舍”的大门,就能感到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几位工作人员着装很是轻便,年轻的贾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长袖T恤。

这与记者身上厚重的羽绒服形成了鲜明对比。

客厅书架上的温度计显示,此时的室内气温足足有22 C,怪
不得记者只在屋内和工作人员交谈了几分钟,就赶忙脱去了羽绒服和棉马甲,只
留下了一件衬衫。

“近零能耗”秘诀
主动节能:屋顶的彩色盖板能透光还能发电
在“零舍”大门和客厅门之间,还有一座覆盖着彩色屋顶的阳光房,面积二十余平方米,冬日暖阳穿过七彩的透明屋顶,映得地面也都成了彩色。

抬头观察这面屋顶,记者发现,它由14块彩色的盖板组成,这座建筑的设计建造方、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陈可心介绍,这些盖板是彩色光伏发电薄膜,总面积22.7平方米,不仅具有很好的透光性,还能发电。

虽然时值寒冬,大兴区魏善庄镇由村民房屋改建而成的近零能耗建筑“零舍”内气温惬意,顶棚的彩色玻璃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
跟随陈可心,记者来到“零舍”的观景台,从高点观察这座“近零能耗”建筑。

房顶之上覆盖着的灰黑色瓦片,显然与京郊农宅普遍使用的瓦片材质不同,“这种瓦的名字叫做汉瓦,整栋建筑的屋顶覆盖了96.4平方米,它和阳光房顶棚一起发出的
电能,能够满足屋子里所有电器设备所用的电能。

”不仅如此,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的那一排排像极了艺术品的“铁板”,实际上也是一种柔性的光伏发电材料据介绍,“零舍”并没有连入国家电网,靠着光伏发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电力运行系统。

观景台上,记者还看到了一组太阳能热水器,陈可心说,即使在冬天,这组热水器提供的热水,也能让住在这里的人畅快地洗上热水澡。

前几天,北京刚刚经历一场规模较大的降雪过程,有些偏僻道路上的积雪至今还没有完全融化。

可记者发现,“零舍”屋顶上,覆盖在可发电汉瓦上的皑皑白雪,早已不见了踪影。

这是由于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降雪天气的情况,结合北京所处的纬度,将阳光房顶棚、屋顶的角度都设计成了40度,“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太阳的能量,储存更多的电。

”陈可心介绍说,像前几天那么厚的降雪,仅用了两天就融化干净了。

被动节能:墙体厚达一米像捂了条棉被
走到“零舍”巨大的落地窗边就会发现,这处建筑的墙体很厚实,足足得有 1 米,而常见民房实用的“二四墙”,厚度仅在30多厘米。

为什么要这么厚?当记者看到屋内展示的墙体剖面图,找到了答案
1米厚的墙内,不仅有两层“二四墙”,还有两层保温层,这犹如是给房子加上了一层棉被。

不仅墙壁,“零舍”的房顶、地面也全都覆盖上了至少半米厚的保温层,整个建筑物,就仿佛置身在一个温暖的被窝中。

传统建筑,在窗户和墙壁的接缝处,往往容易漏风。

但“零舍”通过设计,在窗户缝中添加新材料,成功解决了这种难题。

经过专业机构测算,它的气密性系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0.6,而传统建筑的气密
性系数往往只有10。

这是什么概念?陈可心说:“即使室外刮着6级大风,’零舍”里的人站到窗户边,也不会感觉有任何风漏进来。


村民:能住进这样的房子可就享福喽
“零舍”是通过改造半壁店村尹女士家的闲置房屋而来的,别看建筑面积达到了
400平方米,但施工从开始到结束,仅仅用了2个多月。

不少村民感叹,“这房子简直是变魔术弄出来的。


记者采访时,恰巧遇到了尹女士的父亲尹银,已经81岁高龄的老人,把“零舍”
看作宝贝。

“别看这么大房子,全年竟然都不用交一毛钱电费,冬暖夏凉,你说神不神奇?”老人的家在隔壁村,12间大瓦房,前几年通过“煤改电”政策安装上了空气源热泵,“上了岁数,怕凉,热泵每天都得开到最大。

”但即便如此,想在屋子里只穿一件
单衣,也是绝不可能的
尹银大爷对记者说,自己家取暖的费用一天大约要20多块钱,但据他了解,农
村有一部分老人生活习惯了节俭,为了省电,只把空气源热泵调到30多C,于是屋里温度也就在15 C上下,“这些老人如果能住在‘零舍’这样的房子里,
那可就真享福喽。

希望这种房屋尽快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