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落实人员紧急替代机制的督查记录表
合集下载
急诊科督查表

双江自治县人民医院
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
重点部门、重点科室、关键环节检查记录表
职能部门:医务科
督导科室:急诊科
督查
内容
1、危重病人的管理;
2、规范书写医疗文书;
3、规范的有创操作(知情告知、操作者、操作规程);
4、特殊检查及特殊诊疗的知情谈话签字;
5、疑难患者及危急重患者的会诊;
6、药品不良反应;
7、急救药品的备用;
8、急救设备的运行状态;
9措施
督查人员签字: 科室负责人签字: 督查时间: 年 月 日
对存在问题持续性改进成效评价
评价人员签字: 科室负责人签字: 评价时间: 年 月 日
本表一式二份,一联职能部门存档,一联反馈科室存档
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
重点部门、重点科室、关键环节检查记录表
职能部门:医务科
督导科室:急诊科
督查
内容
1、危重病人的管理;
2、规范书写医疗文书;
3、规范的有创操作(知情告知、操作者、操作规程);
4、特殊检查及特殊诊疗的知情谈话签字;
5、疑难患者及危急重患者的会诊;
6、药品不良反应;
7、急救药品的备用;
8、急救设备的运行状态;
9措施
督查人员签字: 科室负责人签字: 督查时间: 年 月 日
对存在问题持续性改进成效评价
评价人员签字: 科室负责人签字: 评价时间: 年 月 日
本表一式二份,一联职能部门存档,一联反馈科室存档
临床科室督导情况记录表 (急诊科)

4.对需要紧急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可实行先抢救后付费。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医院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并且在技术、设施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供支持。
2.查看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责任明确,保证各司其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
(2)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声等)、临床检验、输血等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
4.医疗器械部门及保障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抢救设备、后勤保障支持服务。
二
首诊负责制与转接服务
首诊负责制
1.有首诊负责制度,医务人员能熟知并执行。
2.急诊患者、留观患者、抢救患者均有完整的符合规范的急诊病历,记录急诊救治的全过程。
2.有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操作规范、诊疗规范。
3.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有整改措施。
4、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记录及分析。
急诊的定期评价
1.查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查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
3.查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有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务科督导检查表
科室
急诊科
日期
督导人员
督导检查内容
存在问题
一、科室管理部分
一
急诊资源配置
急诊服务
1.有统一规范的急诊(含抢救)服务流程。
2.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与负责。
3.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至少做到: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医院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并且在技术、设施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供支持。
2.查看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责任明确,保证各司其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
(2)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声等)、临床检验、输血等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
4.医疗器械部门及保障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抢救设备、后勤保障支持服务。
二
首诊负责制与转接服务
首诊负责制
1.有首诊负责制度,医务人员能熟知并执行。
2.急诊患者、留观患者、抢救患者均有完整的符合规范的急诊病历,记录急诊救治的全过程。
2.有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操作规范、诊疗规范。
3.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有整改措施。
4、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记录及分析。
急诊的定期评价
1.查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查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
3.查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有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务科督导检查表
科室
急诊科
日期
督导人员
督导检查内容
存在问题
一、科室管理部分
一
急诊资源配置
急诊服务
1.有统一规范的急诊(含抢救)服务流程。
2.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与负责。
3.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至少做到:
医务人员紧急替代机制的督查记录

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科
妇产科
骨外科
普外科
康复科
内一科
放射科
急诊科
五官科
超声科
检验科
功能科
内二科
药剂科
急诊科急诊医生紧急替代机制的督查记录
督查时间: 督查部门:医务科
被督查科室
有无二线
班排班表
排班是
否合理
存在问题
整改建议
内科医生
外科医生
医务科被督查科室有无二线班排班表排班是否合理存在问题整改建议麻醉科妇产科骨外科普外科康复科内一科放射科急诊科五官科超声科检验科功能科内二科药剂科急诊科急诊医生紧急替代机制的督查记录督查时间
医务人员紧急替代机制的督查记录
督查时间: 督查部门:医务科
被督查科室
有无二线
班排班表
排班是
否合理
存在问题
整改建议
妇产科
骨外科
普外科
康复科
内一科
放射科
急诊科
五官科
超声科
检验科
功能科
内二科
药剂科
急诊科急诊医生紧急替代机制的督查记录
督查时间: 督查部门:医务科
被督查科室
有无二线
班排班表
排班是
否合理
存在问题
整改建议
内科医生
外科医生
医务科被督查科室有无二线班排班表排班是否合理存在问题整改建议麻醉科妇产科骨外科普外科康复科内一科放射科急诊科五官科超声科检验科功能科内二科药剂科急诊科急诊医生紧急替代机制的督查记录督查时间
医务人员紧急替代机制的督查记录
督查时间: 督查部门:医务科
被督查科室
有无二线
班排班表
排班是
否合理
存在问题
整改建议
临床科室督导情况记录表 (急诊科)

2.有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操作规范、诊疗规范。
3.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有整改措施。
4、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记录及分析。
急诊的定期评价
1.查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查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
3.查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有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
4.对需要紧急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可实行先抢救后付费。
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并且在技术、设施方面提供支持。
2.查看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责任明确,保证各司其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
2.有对急诊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的要求。
3.对急诊留观时间超过72小时的患者有管理协调机制,及时妥善处置。
4.查急诊留观登记本或留观记录(留观病历)
急诊患者优先住院制度与机制。
1.有急诊抢救患者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机制。
2.定期与不定期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流向情况进行分析,有相关制度。
3.有措施保证急诊抢救患者经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
(2)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声等)、临床检验、输血等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
4.医疗器械部门及保障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抢救设备、后勤保障支持服务。
二
首诊负责制与转接服务
首诊负责制
1.有首诊负责制度,医务人员能熟知并执行。
2.急诊患者、留观患者、抢救患者均有完整的符合规范的急诊病历,记录急诊救治的全过程。
3.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有整改措施。
4、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记录及分析。
急诊的定期评价
1.查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查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
3.查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有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
4.对需要紧急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可实行先抢救后付费。
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并且在技术、设施方面提供支持。
2.查看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责任明确,保证各司其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
2.有对急诊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的要求。
3.对急诊留观时间超过72小时的患者有管理协调机制,及时妥善处置。
4.查急诊留观登记本或留观记录(留观病历)
急诊患者优先住院制度与机制。
1.有急诊抢救患者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机制。
2.定期与不定期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流向情况进行分析,有相关制度。
3.有措施保证急诊抢救患者经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
(2)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声等)、临床检验、输血等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
4.医疗器械部门及保障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抢救设备、后勤保障支持服务。
二
首诊负责制与转接服务
首诊负责制
1.有首诊负责制度,医务人员能熟知并执行。
2.急诊患者、留观患者、抢救患者均有完整的符合规范的急诊病历,记录急诊救治的全过程。
各级各类人员履职督查记录

时间:年月
科室:被督查人:院方督查人:
医务人员(行政人员)履职督查记录表日月年时间:院方督被督查人:科室:
查人:
医务人员(后勤)履职督查记录表日月时间:年院方督被督查人:科室:
查人:
医务人员(医生)履职督查记录表日月时间:年
院方督被督查人:科室:
查人:
医务人员(医生)履职督查记录表日年月时间:院方督被督查人:科室:
查人:
医务人员(后勤)履职督查记录表日月年时间:
科室:被督查人:院方督查人:
医务人员(领导干部)履职督查记录表日月时间:年院方督被督查人:科室:
查人:。
医院人事科教科督查内容

人事科教科督查内容
1、是否有科室人员花名册
2、是否建立人员信息档案,包括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
执业证、职称证、大型设备上岗证等复印件或扫描件
3、是否组织学习人事相关法律法规,查看学习记录,抽查
知晓情况(2020年1月起)
4、是否指定人员紧急替代方案,是否有相关人员紧急联
系方式,抽查相关人员知晓情况
5、是否定期组织业务学习,科室有无业务学习计划,个人
业务学习笔记记录是否完整(2020年1月起)
6、是否有年度人才培养计划及总结(2020年1月起)
7、是否严格按照上岗培训制度对新到岗职工进行上岗培
训,检查培训记录表是否填写完整,是否有考核记录(2020年1月起),入岗培训记录表已上传,可在群通知栏下载。
8、抽查科室人员对本人的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
临床科室督导情况记录表 (急诊科)

4.对需要紧急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可实行先抢救后付费。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医院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并且在技术、设施方面提供支持。
2.查看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责任明确,保证各司其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
四
急诊分区救治及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急诊分区救治与相应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有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急诊服务流程(急诊→医技检查→住院→手术→介入)与规范。
2.明确界定急诊科、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与药房等科室职责与配合的流程。
3.实施急诊分区救治,有患者分诊体系,能够按照患者的主诉和生命体征进行分诊,分区救治。
3.有急诊与挂钩合作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的急诊转接服务机制。
4.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5.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开展质量评价。
会诊制度
1.查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是否在会诊时限完成。
2.查病历,检查会诊人员会诊时限、会诊记录和会诊质量。
1、;现场考核急诊医师急救技术,独立抢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2、现场考核医护人员心肺复苏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查各种抢救设备操作常规
4、现场考核医护人员设备使用情况;
六
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管理与定期评价
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小组
1.科室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医务科督导检查表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医院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并且在技术、设施方面提供支持。
2.查看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责任明确,保证各司其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
四
急诊分区救治及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急诊分区救治与相应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有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急诊服务流程(急诊→医技检查→住院→手术→介入)与规范。
2.明确界定急诊科、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与药房等科室职责与配合的流程。
3.实施急诊分区救治,有患者分诊体系,能够按照患者的主诉和生命体征进行分诊,分区救治。
3.有急诊与挂钩合作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的急诊转接服务机制。
4.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5.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开展质量评价。
会诊制度
1.查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是否在会诊时限完成。
2.查病历,检查会诊人员会诊时限、会诊记录和会诊质量。
1、;现场考核急诊医师急救技术,独立抢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2、现场考核医护人员心肺复苏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查各种抢救设备操作常规
4、现场考核医护人员设备使用情况;
六
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管理与定期评价
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小组
1.科室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医务科督导检查表
临床科室督导情况记录表急诊科

3.有急诊与挂钩合作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的急诊转接服务机制。
4.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5.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开展质量评价。
会诊制度
1.查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是否在会诊时限完成。
2.查病历,检查会诊人员会诊时限、会诊记录和会诊质量。
1、;现场考核急诊医师急救技术,独立抢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2、现场考核医护人员心肺复苏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查各种抢救设备操作常规
4、现场考核医护人员设备使用情况;
六
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管理与定期评价
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小组
1.科室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四
急诊分区救治及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急诊分区救治与相应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有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急诊服务流程(急诊→医技检查→住院→手术→介入)与规范。
2.明确界定急诊科、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与药房等科室职责与配合的流程。
3.实施急诊分区救治,有患者分诊体系,能够按照患者的主诉和生命体征进行分诊,分区救治。
医院管理部门对急诊实施管理与协调
1.有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调与协作流程。
2.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记录。
3.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演练。
三
加强急诊检诊分诊有效流。
加强急诊检诊、分诊,有效分流。
1.有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及登记本。
2.非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妥善处置,有去向登记。
急诊留观制度与流程
1.有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制度与流程。
2.有对急诊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的要求。
4.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5.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开展质量评价。
会诊制度
1.查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是否在会诊时限完成。
2.查病历,检查会诊人员会诊时限、会诊记录和会诊质量。
1、;现场考核急诊医师急救技术,独立抢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2、现场考核医护人员心肺复苏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查各种抢救设备操作常规
4、现场考核医护人员设备使用情况;
六
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管理与定期评价
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小组
1.科室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四
急诊分区救治及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急诊分区救治与相应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有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急诊服务流程(急诊→医技检查→住院→手术→介入)与规范。
2.明确界定急诊科、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与药房等科室职责与配合的流程。
3.实施急诊分区救治,有患者分诊体系,能够按照患者的主诉和生命体征进行分诊,分区救治。
医院管理部门对急诊实施管理与协调
1.有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调与协作流程。
2.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记录。
3.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演练。
三
加强急诊检诊分诊有效流。
加强急诊检诊、分诊,有效分流。
1.有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及登记本。
2.非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妥善处置,有去向登记。
急诊留观制度与流程
1.有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制度与流程。
2.有对急诊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