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基础和利用线段图解决问题练习题

合集下载

小学奥数解题技巧——线段图解题(含有练习题)

小学奥数解题技巧——线段图解题(含有练习题)

线段图解题主要容:1、线段图解题的方法和技巧;2、常见的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的数量关系;3、用线段图解题。

重难点:1、常见的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的数量关系;2、较复杂的线段图问题。

意义:利用线段图解决应用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解题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文字分析方法,线段图可以直观清晰地将题中的复杂数量关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对于理解题意和解决问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线段图解题方法和技巧:什么是线段?那就是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就叫做线段,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常用来表示有限的量,帮助我们分析题目中隐藏的数量关系,达到轻松解题的目的。

1、用线段的长短来表示量的大小,并对应的标上数据;2、根据题意,有的可能只需要一条线段,有的可能需要多条线段;3、画多条线段时,要一端对齐,方便比较大小;4、画多条线段时,一般先画最小的量。

5、虚实结合。

“比……多”时,多的部分画实线;“比……少”时,少的部分画虚线,且立即标上数据;二、常见的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的数量关系1、和的关系:用一条较长线段来表示“和”,将组成“和”的各分量依次标在该线段上。

当出现多种数量关系时,和关系还可以用大括号来表示。

例如:甲的文具数量为5个,乙的文具数量为2个,那么甲乙的和是多少?2、差的关系:从小到大依次画出各个量,并保持一端对齐后,另一端多出的部分线段即可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差。

例如:数学考试后小明的得分为100分,小强的得分为95分,那么小强比甲的5个乙的2个7个文具小明少几分?小强的得分:小明的得分:3、倍的关系:先画出最小的量,再画跟它成倍数关系的量,是它的几倍就画几段线段。

可将最小的量看作1份,则其它的量是它的几倍,就是几份。

例如:甲的年龄为5岁,乙的年龄为甲的3倍,那么乙的年龄为几岁?甲的年龄:乙的年龄:注意:在同一个问题中,一条线段只能代表一个数量(若两个数量相等,则可用等长的线段来表示),与这个数量有大小或倍数关系的其它数量应该在这条线段的长度上分别延长(或缩短或等长延长)来表示。

二年级下册数学从课本到奥数课件 第六周 表内除法(四)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从课本到奥数课件   第六周   表内除法(四)人教版
23÷5=4......3 每人分4粒,双数
3、把27米长的一段绳子分成三段,使后一段都比前一段多3米, 那么,这段绳子分别长多少米?
6米 9米 12米
四、喝汽水问题
东岸 60÷(9÷3)=20(盆)
3、有100个学生排成一列队伍,按1 ,2 ,1, 2 ,. 一家冷饮规定,喝完汽水后,用4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一天,16名工人叔叔进店买了12瓶汽水,那么每个工人叔叔能喝到一瓶汽水 吗? 1、妈妈买3盆花要付10元钱,假如买9盆这样的花,需要多少元?60元可以买几盆花? 60÷(9÷3)=20(盆)
1穿、白2裙+24子+:、6+188+1-11100=的70和(个是人单)连数还续是双的数?自然数,它们的和是单数还是双数?
3、哥哥说:“把我的年龄减去2,除以5,加上8,乘以6,正好是72.
双数 平均每组6人
所以回到西岸,渡河的次数一定是双数 逆序推倒法:利用条件倒着分析 2、食品商店搞促销,规定3个空可乐瓶可以换一瓶可乐,丽丽买了9瓶可乐,一共可以喝到几瓶可乐? 最后结果是“还剩下10箱”,因为第二天卖出的是剩下的一半,说明另一半就是剩下的10箱,第二天还没卖出时有10×2=20箱,第一
1+2+3+4+5+6+7+8+9的和是单数
举一反三
1 、2+4+6+8+10的和是单数还是双数?
双数
2 、20+21+22+23+24+25+26+27+28的和是单数还 是双数?
双数
3 、20-19+18-17+16-15+14-13+12-11的结果是单数 还是双数?

二年级线段应用练习题

二年级线段应用练习题

二年级线段应用练习题一、画线段图列算式;1、500比300多多少?2、600比900少多少?500 00 少?多?300009人?个 ?个?个 ?个3、、个?人7朵7人、红花朵、一班黄花?人二班?倍70人二、画线段图解决问题:1、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参加美术和音乐组的同学共有72人,其中参加美术组的同学比音乐组的少6人。

参加美术、音乐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2、甲乙两桶油共重82千克,如果从乙桶倒2千克油放入甲桶,则乙桶还比甲桶多2千克油。

求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3、小明与爸爸的岁数和是40岁,爸爸的岁数是小明的4倍。

小明和爸爸各自的岁数是多少?4、李爷爷家养的鸭比鹅多18只,鸭的只数是鹅的3倍。

你知道李爷爷家养的鸭与鹅各多少只吗?认识线段复习姓名__________一、下面哪些图形是线段?是的打“√ ”。

二、填一填。

厘米厘米厘米三、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条线段,填在里。

条条条条条条条四、在○里填上〈、〉或 = 。

100厘米○1米米○500厘米1米40厘米○150厘米厘米○米96厘米○1米米○ 厘米五、在里填上“米”或“厘米”。

电线杆高文具盒宽8茶杯高约6课桌长大约90一支毛笔长20一条裤子大约长1汽车长约6小伟身高142六.画一画,填一填。

1.五个点之间最多能画条线段。

· ·· ··2.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

画一条比9厘米短5厘米的线段上面两条线段,第条比第条短,短厘米。

3.你能在长方形中画出一条最长的线段吗?七、解决实际问题1、玩一次豪华波浪,成人和儿童的票价都是每人6元问题1:我和3名好朋友一起来玩豪华波浪,20元够吗?够不够问题2: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呢?2.每辆缆车最多能乘6人,老师和35名同学一起去乘缆车,至少需要多少辆车呢?3.乘一次过山车每人需要36元问题1:我的钱正好可以买一张过山车的门票,我最多有张10元?问题2:我带的全部是10元的钱,买一张过山车的门票需要付张呢?问题3:买一张过山车门票的钱可以买6张急速风车的门票,你知道急速风车的门票每张是多少元吗?一、填空1、圈一圈、连一连、填一填。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一、线段图能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形象、更直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应用题有一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使应用题化难为易,简单易学。

如:鱼缸里有10条红金鱼, 8条黑金鱼,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提问:这道题讲的两种鱼哪种多,哪种少?红金鱼多我们可用长线段表示(作图),黑金鱼少,线段要怎样画?二、线段图可以提高学生判断的准确性“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教学是个难点,难在学生一看“比()多()”不加分析就判断用加法计算,反之则用减法计算。

而线段的正确使用能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断。

例:黄花有9朵,比红花少5朵,红花有几朵?引导学生作图分析:先画出黄花的朵数,再由“比红花少”可知哪种花多?怎样画红花的朵数?三、段段图能开阔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一题多解线段图能开拓学生思维,巧妙地进行一题多解。

例如:图书馆有科技书150本,故事书是它的3倍,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一般解法为:150×3-150=300(本)。

但线段图的应用使学生能有更简便的解答方法。

线段图的方法在低段数学学习中的渗透。

因为我们重视解决问题教学,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的方法指导,这是问题的根本,也是问题的关键。

是我们更应该将关注点的侧重的地方。

解决问题也是我们常说的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有不少的应用题,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这里我要介绍的方法,是线段图。

关于线段的定义是: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特点:有两个端点。

有限长。

关于线段图没有定义,词典中也没有解释。

可以这样理解:线段图是由几条线段组合在一起,用来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帮助人们分析题意,解答问题的一种平面图形。

可以说,线段图在应用题这一领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论我们具有怎样高的解题能力,在解决应用题特别是较难理解的题目时,线段图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有55块积木,笑笑打算每8块放一盒,可以放几盒?还剩几块?2.圈一圈之后,还多出来2厘米,这条彩带有多长?3.工人叔叔要运30箱货物,每次运4箱,至少需要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4.小强、小东和小刚三人进行跑步比赛,小刚说:“我不是最后一名。

”小东说:“我也不是最后一名,但我比小刚的成绩好。

”他们各得了第几名?5.填一填,画一画。

(1)图①是将原图向_______平移______格得到的图形。

(2)图②是将图①向_______平移______格得到的图形。

(3)图③是将图②向_______平移______格得到的图形。

(4)画出将原图形向下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

(5)画出将原图形先向上平3格,再向右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

6.冰激凌5元一盒,37元最多可以买几盒?7.甲、乙、丙三人分别是二年级一班、二班、三班的学生,在学校运动会上,他们分别获得了跳高、百米赛跑和铅球冠军。

已知:二班的是百米冠军;一班的不是铅球冠军;甲不是百米冠军;乙既不是二班的也不是跳高冠军。

他们三人分别是哪个班的?获得了哪项冠军?8.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〇应该是几?□应该是几?4123 29.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下面是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统计图:(1)一共调查了______名同学。

(2)参加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多,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少,差____人。

(3)参加______小组的是______小组人数的2倍。

(4)如果今天恰好一名同学没来,猜猜他最可能是那个组的?为什么?10.50千克 25千克 15千克(1)一袋大豆比一袋大米轻多少千克?(2)你还能提出其他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11.有红、黄、蓝三个盒子,两个盒子是空的,一个盒子放了乒乓球,每个盒子盖上都写入一句话:红盒上写着“乒乓球不在这里”;黄盒上写着“乒乓球不在这里”;蓝盒上写着“乒乓球在红盒里”;不过,其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想一想:乒乓球究竟在哪个盒子里?12.看图回答问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 ,可以摆几个=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 2 × 3 = 2×4 -3×6 -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2、关于混合运算的灵活运用1、计算8÷2×9,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2、算式和合起来可以写成4×9÷6;根据乘除混合运算进行填空;3、解决问题总数不变每个小组需要2本书,这些书可以分给几个小组先分析出“这些书”指的是图中画出的书,每册有3本,有4册;要求出“可以分给几个班”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画一画第一行:第二行:第一行图形的个数是第二行的倍,并圈出来;2、二年级同学参加舞蹈队的有9人,参加数学班的有27人,数学班人数是舞蹈班的几倍3、学校门前摆了3行花,每行8盆,又摆了6棵盆栽,花是盆栽的几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2、解决实际问题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2、 21个1如果小白兔每天吃3个 ,可以吃几天2如果这些萝卜吃了一个星期,小白兔平均每天吃几个3如果每天吃5个,吃了4天后,剩多少个(4)如果每天吃4个,小白兔要吃6天,够吗实际问题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加、减两步应用题1、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1妈妈带了1000元,买了一部电话和一台饮水机;还剩多少元电话 250元饮水机 300元2学校买来720本图书,送给一年级100本,送给二年级260本,剩下的放入图书馆,放进图书馆多少本3同学们要折340只纸船,第一天折了170只,第二天折了130只,两天后还差多少只纸船没有折4王老师买了一套西服,给了售货员400元,找回20元,西服上衣280元,西服裤子多少元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5、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6、千克与克的认识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认识质量单位1、认识质量单位2、建立1千克、1克的质量3、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1、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和 ,它们的分别用字母和表示;2、1大袋洗衣粉大约重1千克;1小袋波力海苔大约重1克;1个2分硬币约重1克;1袋饼干大约重100克;1大袋薯片大约重200克;1千克=1000克 1kg=1000g注意“分别”说明后面字母的顺序要与前面你填写的单位的顺序一致;在做给物体填单位的题目时,可以与给出的集中物品比较;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一个苹果大约重240 ;2一袋方便面大约重110 ;3妈妈买来的西瓜重6 ;4小亮的书包约重4 ;5电视机的包装上写着“总重28 ”;6小明的体重30 , 他的一支笔重30 ;7一袋盐大约重500 ;8一个苹果大约重190 ;9一只鲸鱼大约重9000 ;10方法:一看物想一想所给物品在生活中的样子,它重不重二看数看给出的数是大数还是小数,结合物品填单位三看结果对照我们知道的洗衣粉1千克,海苔1克,比一比,检查一下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 kg = g 2000 g = kg6000克 = 千克 kg = 7000 g6千克> 克 7000 g < kg4千克< 克 3000 g > kg注意符号:看清是“=”还是“>”或“<”,符号不同,填的数不同;是“>”或“<”时,要先换算成单位一样的题目后再填空;3、在里填上>、<或 =3千克 3000克 1400克 2000克1kg 999g 4500g 5kg1700克 1700千克 18千克 1800克700g 70kg 990g 1000g 3300g 33kg注意:单位不一样的先把单位统一后再比较;1千克=1000克1后面加了3个“0”4、口算45kg+47kg= 360g+500g= 43kg-29kg=3200kg+900kg= 270g+30g= 1kg-600g=320kg-80kg= 5100g-900g= 2kg-1300g=1、计算要准确2、结果加单位5、看台称,读出物体的质量;西瓜重:西红柿重:1、看清称上的单位是“千克”还是“克”;2、看箭头所指的数字是几;5 36、解决问题1、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个2分硬币约重10克;2、10袋饼干重1千克,一袋饼干重克;3、1块糖约重10克, 块糖约重10千克;4、一筐桃重38千克,筐重2千克,桃重多少千克5、1千克西瓜2元,一个5千克的西瓜多少元6、7只鸭子21千克,一只鸭子多少千克7、拓展练习一只鸡重2千克,一头猪重多少千克一头猪 9只鹅1只鹅 4只鸡8、图形与变换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图形1、锐角和钝角1、根据要求给出一个点,或一条边画出一个钝角、锐角和直角;··2、画出一个直角大的角,画出一个比直角小的角;3、会从实物中找到钝角、锐角和直角如何正确的画角,画角的工具使用9、统计苹果西瓜香蕉桃芒果1、哪两种水果喜欢的学生同样多2、如果级组举办晚会,应该买最多的是什么水果3、二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吗10、找规律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图形的排列规律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1、基本练习⇧ ⇦⇩▫ ▫ ▫⓪①②③①②③⓪②③⓪①2、提高练习⌦↓↓⌦↓⌦注意:图形变化的规律,图形变化的方向二、数列的排列规律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1、基本练习① 4、6、8、、12、 ;② 1、4、9、16、、 ;③ 35、、29、26、、 ;④ 9、18、27、、 ;⑤ 3、6、8、11、13、、 ;⑥ 2、3、5、8、13、、 ;⑦ 99、94、89、、79;⑧ 25、1、30、2、35、3、、2、变式练习在 2、3、5、8、12、16、23、30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数 ;注意:找出数列之间的规律,再填数403530252015105。

小学二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三讲 画图显示法习题+答案题库

小学二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三讲 画图显示法习题+答案题库

第十三讲画图显示法在有些数学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不容易看出来;可是只要画个图就能显示清楚了.同学们要学会这种画图方法.例1 小明比小英小5岁,小方比小明大2岁.那么小英和小方差几岁?解:先画个图看看:①表示小明比小英小5岁,②表示小方比小明大2岁,由图可见,小英比小方大3岁.注意:画这个图时,由题意应以小明为基准.例2 小初、小美、小英三个人分糖块.小美比小英多3块,小初比小美多2块.已知糖块总数是50块,那么每人各分到多少块?解:依题意画图,可以先画小英,见下图中①,再画小美,它比小英多3块,见下图中②,接着再画小初,它又比小美多2块,见下图中③,至此,图已画完,下面借助此图进行分析推理.由图可见,小初比小英多3+2=5块,由图还可以看出,50-(3+5)=42(块)就是小英糖数的3倍,所以小英的一份是:42÷3=14(块);由此可求出小美的一份是14+3=17(块);小初的一份是17+2=19(块).例3 小健到商店去买练习本,他的钱若买4本还剩2分;若买5本,就差1角.问小健有多少钱?解:依题意画出右图,由图易见一本的价钱是:2+10=12(分),所以小健有的钱是12×4+2=50(分)或12×5-10=50(分),即5角.例4 妈妈的年龄是小铃的3倍,两个人年龄加起来是40岁.问小铃和妈妈各多少岁?解:依题画下图:由上图可见,40岁是小铃年龄的3+1=4倍,所以小铃的年龄是:40÷4=10(岁);而妈妈的年龄则是:10×3=30(岁).例5 父亲今年40岁,小哲10岁.问几年以后父亲年龄是小哲年龄的2倍?解:按题意画下图:先画阴影部分,小哲(10岁)占1格,父亲(40岁)占4格,年龄差(40-10=30(岁))是3格,再画图表示二人年龄的增长,注意应从上往下画.不难得出当二人年龄各增加2格时,即20年后(父亲是6格,小哲是3格)父亲年龄是小哲年龄的2倍.习题十三1.王强和李明都想买一本《趣味数学》,但王强的钱少2角5分,李明的钱少3角1分.如果两个人的钱合在一起就刚够买这本书.问一本《趣味数学》多少钱?王强和李明各有多少钱?2.大、小二数之和为10,之差为2,求大、小二数各多少?3.小军、小方和小雄共有12本小人书,小军比小方多2本,小方比小雄多2本,问他们三人各几本?4.今年弟弟8岁,哥哥14岁.问当两人的年龄和是30岁时,两人各几岁?5.两个桶里共盛水30斤.如果把第一个桶里的水倒3斤给第二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了.问每个桶里各有多少斤水?6.玻璃瓶里装着一些水,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时,称得重为5千克;把水加到原来的4倍时,再称一称重为9千克,问原来水有多少千克?7.一筐鲜鱼,连筐共重56千克.先卖出鲜鱼的一半,再卖出剩下的一半,这时连筐还重17千克.原来这筐鲜鱼重多少千克?8.小秋用一根绳子测量一口枯井的深.他把绳子放入井里,当绳子到达井底后,井外还留有15米;小秋又把这根绳子对折后再放入井里,井外还留有1米.请问,这口枯井有多少米深?习题十三解答1.解:画个图用实线段表示二人有的钱,虚线表示缺的钱.依题意,“两人钱合在一起,刚好买这本书”.就是说,如图所示,实线段(表示李明的钱)按图线可以向上移到短的虚线处(表示王强缺的钱)接起来刚好等书价.也就是说一本书的书价是:2角5分+3角1分=5角6分.王强有3角1分,李明有2角5分.2.解:画线段图用长线段表示大数,用短线段表示小数,用差线段表示两数之差,见图:由图显见,若在虚线处再加上一段“差线段”,那就显然得到了两条等长的长线段.这就表示,和加差等于两个大数,即(和+差)÷2=大数.反之,如果去掉那段“差线段”,则得到两条等长的短线段.这就表示,和减差等于两个小数,即(和-差)÷2=小数.注意,此题就叫“和差问题”,以上两式就叫和差问题公式.把题给的具体数值代入这两个公式,可得:大数=(10+2)÷2=6,小数=(10-2)÷2=4.3.解:画线段图如下:与上题类比,采用添加差线段的方法可得:(12+2×3)÷3=6(本)(小军);6-2=4(本)(小方);4-2=2(本)(小雄);同样也可采用去掉差线段的方法得:(12-2×3)÷3=2(本)(小雄);2+2=4(本)(小方);4+2=6(本)(小军).4.解:此题叫年龄问题,它的特点是年龄差保持不变.此题可归纳为和差问题:哥弟年龄之差为14-8=6(岁),和为30岁,求哥弟各几岁?(30+6)÷2=18(岁)(哥)(30-6)÷2=12(岁)(弟).5.解:此题的实质也是和差问题.和为30斤,差:3×2=6(斤),由和差问题公式得:(30+6)÷2=18斤(大桶);(30-6)÷2=12斤(小桶).6.解:画线段图如下:由图可见,线段③-线段②=2倍小线段,即一条小线段表示(9-5)÷2=2(千克),即原来瓶中水重是2千克.7.解:画线段图如下:由图可以看出总重减去最后剩下的(包括筐重和鱼)等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卖出的鲜鱼总数.又知第一次卖出的是第二次卖出的2倍,即两次卖出的鲜鱼总数是第二次卖出的3倍,即得第二次卖出鱼的总量为(56-17)÷3=13千克.原来鲜鱼总数为13×4=52千克.8.解:画示意图如下:小秋第二次把绳子对折量,井外留1米长的双股绳相当实际绳长2米,比第一次单股绳测时,井外少了15-2=13(米),因为这段绳放到井里去了,所以得出井深为13米.。

二年级奥数线段图练习题及答案【五篇】

二年级奥数线段图练习题及答案【五篇】

二年级奥数线段图练习题及答案【五篇】
导读:本文二年级奥数线段图练习题及答案【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坛子装酒】坛子里原来装着一些酒,把酒加到原来的2倍时,和坛子一起称重15千克;把酒加到原来的6倍时,再和坛子一起称重39千克,问原来的酒有多少千克?坛子有多少千克?答案解析(39-15)÷(6-2)=6(千克),15-2×6=3(千克)答:原来坛子中的酒是6千克,坛子是3千克。

【第二篇:父亲的年龄】父亲今年40岁,小丽10岁.问几年以后父亲年龄是小丽年龄的2倍?答案解析
【第三篇:玻璃瓶装水】玻璃瓶里装着一些水,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时,和瓶一起称重5千克;把水加到原来的4倍时,再称一称重为9千克,问原来水有多少千克?答案解析
【第四篇:李伯伯买苹果】李伯伯买来一筐苹果,连筐重20千克,苹果比筐重18千克,李伯伯买来苹果多少千克?答案解析
【第五篇:一筐鲜鱼】一筐鲜鱼,连筐共重56千克。

先卖出鲜鱼的一半,再卖出剩下的一半,这时连筐还重17千克。

原来这筐鲜鱼重多少千克?答案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圈一圈、连一连、填一填。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一共有()个圆,平均放在()个盘子里。

分的方法:拿()个圆(圈一圈),每个盘子里放()个(连一连)没分完继续分,直至分完。

分的结果:把15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用除法计算的算式是(),这个算式读作()。

2、有15个汽球,每5个分给1个人,可以分给()个人。

分的过程用连减来记录:15-()-()-()=0
说明:15里面有()个5。

用除法计算的算式是(),这个算式读作(),用到的口诀是(),在这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计算48÷6=?就是求48里面有()个6,用乘法口诀一八得八、二八十六······()四十八,找到了()个6是48,商是()。

4、在三位数403后面添上数字“2”,形成一个四位数,这个数是(),它的近似数是();如果在430前面添上数字“3”,也让它形成一个四位数,它比原数多了()。

5、用18个
(1)摆3)个
也就是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每3个)个长方体。

说明()个()
6、十个十个数,和8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7、按规律接着画
△〇□☆☆△〇□□☆△〇
二、连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