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牵引术

合集下载

颅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颅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颅骨牵引的注意事项颅骨牵引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方法,在一些头部骨折、脊柱损伤或严重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常常会使用。

此手术能够通过外力牵引来保持颅骨的对齐,减轻压力,并有助于头骨或颈椎的愈合。

然而,在进行颅骨牵引术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颅骨牵引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手术,需要由专业的医生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

因此,在选择颅骨牵引时,患者应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医院和医生,并确保手术设备齐全,操作规范。

其次,颅骨牵引手术前,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包括全身器官功能、血液凝固状态以及颅骨损伤的严重程度等。

只有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全面了解后,医生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另外,颅骨牵引术后,患者需要严密观察。

牵引时,患者需要固定在床上或使用牵引器固定头部,为了防止骨折或脊柱损伤的合并症,患者需要保持身体的稳定,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同时,医生还会定期检查患者的病情,包括颅内压力的变化、头骨或颈椎的愈合情况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密切遵守医嘱,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这些训练通常包括一些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旨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同时,患者还需要坚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最后,患者在康复期间还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定期复查。

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症状或者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此外,患者还需要与家人或护理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及时获得照顾和支持。

总而言之,在进行颅骨牵引术时,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

同时,也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希望以上注意事项能对进行颅骨牵引术的患者有所帮助。

颅骨牵引操作记录

颅骨牵引操作记录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河北省骨科医院
操作记录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病区:床号:病案号:
操作日期:年月日
操作名称:颅骨牵引
操作者:指导教师:
麻醉方法:局麻
操作经过:协助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剔去头发,头位摆正,暴露头皮耳上2cm皮肤周围15cm,确定进针点:耳上2cm。

在预定的穿入的部位以5%碘伏消毒,以2%利多卡因从皮肤直至骨膜局部麻醉,麻醉成功后,用牵引弓部位于穿入部位垂直于骨面拧入,拧紧牵引弓上两个相对的螺丝进行固定,防止松脱或向内挤紧而刺入颅内,穿刺针眼以无菌辅料覆盖。

以6kg重物拉紧牵引。

术毕,查患者神清语利,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患足四肢活动可,感觉同入院查体。

P:第页医师签名:。

颅骨牵引

颅骨牵引

①头颅带牵引
• 用颌枕带托住下颌和后枕部,用牵引钩钩入颌枕带远端孔 内,使两侧牵引带保持比头稍宽的距离。于牵引钩中央系 一牵引绳,置于床头滑轮上加重量牵引。适用于轻度颈椎 骨折或脱位、颈椎间盘突出症及根性颈椎病等。有两种牵 引方法:一为卧床持续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2.5—3kg, 其目的是利用牵引维持头颈固定休息,松驰颈部肌肉,使 颈椎间隙松弛或骨质增生造成的水肿尽快吸收,使其症状 缓解(图9—3—10);二为坐位牵引,每日1次,每次20— 30min,间断牵引,重量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可增 加到10kg左右,但须注意如颈椎有松动不稳者,不宜进行 重量较大的牵引,以免加重症状(图-5)。
牵引术中注意事项
• • • • • ①各种骨牵引均在局麻下进行,即在进针和出针部位用1%普镥卡因溶液局部 注射浸润麻醉 ②除颅骨牵引外,其他骨牵引在进针和出针时,不要用尖刀作皮肤小切口, 可将牵引针或巾钳直接穿入皮肤至骨。 ③进针前将皮肤向肢体近侧稍许推移,以免进针后在牵引针远侧有皮肤皱折 或牵引后切割针孔远侧皮肤导致针眼感染。 ④需行牵引的肢体有较大软组织创面时,进针部位最好离创面较远。 ⑤斯氏针穿松质骨时可用骨锤击入,穿皮质骨禁止用骨錘击入,以免造成皮 质骨碎裂。穿克氏针时用手钻、手摇钻或转速在1000r/min以下的慢速电钻 转转入,切勿用快速电钻,因其速度太快,钻孔周围的骨质易被钻头热灼伤 后发生坏死,导致牵引针松动。⑥克氏针需用张力牵引弓进行牵引,斯氏针 可用普通牵引弓进行牵引。 ⑦小儿慎用骨牵引,因小儿有骨骺,骨牵引时可影响骨骺生长,且小儿关节 囊较大,牵引针易穿入关节。但6岁以上儿童,体重较重者,在特殊情况下, 须在定位X线片或透视下进行骨牵引术。 ⑧在牵引针两头分别安上一个小玻璃瓶,以免牵引针头刺伤病人或划破床单。 ⑨骨牵引针眼处不要用任何敷料覆盖,让其暴露,每天用酒精棉签涂擦1次。 牵引时尽量使创面悬空、暴露,以免产生组织压迫和粘连。

颅骨牵引护理(副本)

颅骨牵引护理(副本)
颅骨牵引护理(副本)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颅骨牵引护理概述 • 颅骨牵引术前护理 • 颅骨牵引术后护理 • 颅骨牵引康复护理 • 护理管理与团队合作
01
颅பைடு நூலகம்牵引护理概述
颅骨牵引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颅骨牵引是一种通过外力作用于 颅骨,以纠正颅骨骨折、脱位或 颅骨畸形的医疗技术。
目的
颅骨牵引的主要目的是稳定颅骨 ,恢复或维持颅骨的正常结构和 功能,减轻颅内压,改善脑血流 ,以及促进患者的康复。
术前检查
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如血 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 等,以评估患者的生理功 能和手术风险。
03
颅骨牵引术后护理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
监测项目
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 意识、呼吸、心率、血压 等生命体征。
监测频率
通常术后24小时内每小时 监测一次,之后根据患者 病情稳定情况适当调整监 测频率。
及时处理

护士应定期检查和记录牵引装置的位置 和状态,以及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 能。如果发现任何问题或异常,应立即
通知医生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为了确保护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护士 应及时更新病人的护理计划,并与其他
医疗团队成员分享相关信息和意见。
与医生和其他医疗团队的协作
颅骨牵引护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包括神经外科医生、神经重 症监护医生、放射科医生、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护士应与这些 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制定和执行病人的护理计划。
疼痛管理
有效管理患者的疼痛,根据疼痛程度和性质,选 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方法,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
02
颅骨牵引术前护理
术前评估与准备
身体状况评估

颅骨牵引知识点总结大全

颅骨牵引知识点总结大全

颅骨牵引知识点总结大全颅骨牵引的适应症包括颈椎病、颅骨损伤、脑血管病、颅内压增高症等。

此外,在手术前后以及康复期间,颅骨牵引也常常被应用。

颅骨牵引对于这些疾病和情况有着明显的疗效和作用。

不过,在进行颅骨牵引时,也需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比如对于一些颈椎病患者、骨折患者或者存在严重神经血管病变的患者,颅骨牵引并不适用。

此外,在进行牵引时,也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牵引不当可能导致神经血管受损或者牵引头皮脱落等。

总的来说,颅骨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具有着较好的疗效和应用价值。

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基本原理、适应症、注意事项等,从而更好地应用和管理。

一、颅骨牵引的基本原理颅骨牵引是通过对颅骨施加外力,来使颅骨受力、拉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损伤的目的。

牵引可以通过重力、机械、头枕等方式进行,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首先,颅骨牵引能够减轻颅骨的压力。

在头部骨折、疾病等情况下,颅骨往往会受到压力的影响,从而导致疼痛、功能障碍等。

而通过牵引,可以使颅骨受到外力的影响,减轻颅骨的压力,从而减轻疼痛、改善功能等。

其次,颅骨牵引也可以促进愈合和恢复。

在颅骨损伤、颈椎病等情况下,通过牵引可以对颅骨进行拉伸,促进骨折愈合,加速损伤恢复,从而加快康复进程。

最后,颅骨牵引还可以调整颅骨的位置和稳定性。

在一些颅骨骨折、畸形等情况下,通过牵引可以对颅骨进行调整,从而恢复其正常的位置和稳定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颅骨牵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颅骨施加外力,来减轻颅骨的压力、促进愈合和调整位置,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颅骨牵引的适应症颅骨牵引可以用于一些颅骨相关疾病和损伤,比如颈椎病、颅骨骨折、脑血管病、颅内压增高症等。

此外,在手术前后以及康复期间,牵引也常常用于辅助治疗。

1. 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颅骨相关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颈部疼痛、僵硬、局部肌肉萎缩等症状。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颅骨牵引可以通过对颅骨的拉伸,减轻颈椎的压力,改善症状,促进康复。

手术讲解模板: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手术讲解模板: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手术步骤:
将牵引架挂于床头,牵引绳绕过牵引架上的滑车,悬挂好重量锤,垫高床 头两个脚做好反牵引(图4.15.1-3)。 11.4 4.颈椎复位
手术资料: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手术步骤:
牵引重量开始用4kg,并在床旁摄颈椎侧 位片,观察牵引后复位情况;如不能复位, 可每隔15min增加2kg,直到复位(一般需 10kg左右),总重量不超过15~20kg。证 实复位后,可改用维持重量3~5kg。
手术资料: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手术步骤:
11.2 2.安置牵引钳
手术资料: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手术步骤: 将克氏颅骨牵引钳(Crutchfield tong) 的两个齿钉各置于一个钻孔内,然后拧紧 螺旋固定齿钉(图4.15.1-2B)。
手术资料: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手术步骤: 11.3 3.牵引
术后处理: 1.注意牵引钳两齿钉的位置,如有松动时 可以旋紧;如齿钉脱出时应重新置入。
手术资料: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术后处理: 2.头皮切口处每日以乙醇棉搽拭。
手术资料: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并发症: 硬脑膜损伤时,可发生出血、脑脊液漏和 化脓性脑膜炎,需重新更换牵引钳位置。
谢谢!
手术资料: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概述:
3年报告以来,临床应用已很普遍,牵引 后脱位颈椎可以复位,因而减轻或消除脊 髓的受压,并可防止骨折椎骨移动而加重 脊髓损伤。此法仍是目前颈椎骨折脊髓损 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图4.15.1-1)。
手术资料: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概述:
手术资料: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手术资料: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手术步骤: 11.5 5.牵引时间
手术资料: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

颅骨牵引脱钩应急预案

颅骨牵引脱钩应急预案

一、背景颅骨牵引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等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在牵引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患者配合不佳,可能导致颅骨牵引脱钩,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为提高医护人员应对颅骨牵引脱钩的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安全,防止因颅骨牵引脱钩导致严重后果。

2. 提高医护人员对颅骨牵引脱钩的应急处置能力。

3. 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

三、应急预案流程1. 发生情况当医护人员发现颅骨牵引脱钩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报告流程(1)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护士长。

(2)护士长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3. 救治措施(1)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脱钩处,防止感染。

(2)安抚患者情绪,确保患者配合治疗。

(3)检查患者颈椎稳定性,必要时给予临时固定。

(4)迅速联系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

4. 术前准备(1)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确保患者安全。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风险和必要性。

(3)做好手术器材、药品、设备等准备工作。

5. 手术治疗(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2)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3)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

6. 后续处理(1)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2)总结本次事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颅骨牵引的操作技能。

2.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颅骨牵引的认知和配合度。

3. 定期检查颅骨牵引装置,确保其完好无损。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五、总结颅骨牵引脱钩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此类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颅骨牵引的护理

颅骨牵引的护理
颅骨牵引病人的护理
一、骨牵引的定义 二、颅骨牵引适应症 三、颅骨牵引的目的 四、颅骨牵引的并发症 五、颅骨牵引的护理措施
一、骨牵引的定义
◆牵引: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 力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的治疗方法。
◆骨牵引:是将不锈钢针穿入骨骼的坚硬 部位,通过牵引钢针直接牵引骨骼,又称 直接牵引。
二、颅骨牵引的适应症
五、颅骨牵引的护理措施
1、加强病人的生活护理 2、保持有效牵引 3、防止枕后部褥疮 4、加强功能锻炼 5、预防感染 6、避免过度牵引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加强病人的生活护理
持续牵引的病人往往活动不便,生活不 能完全自理。应协助病人满足正常生理 需求。
2、保持有效牵引
①牵引绳不可随意放松,也不可又其他外 力作用,以免影响牵引力。 ②保持对抗牵引力量。(颅骨牵引时,应 抬高床头;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尾 15~30CM。) ③告知病人和家属牵引期间始终保持正确 位置,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应成直线,以 达到有效牵引。
当颈椎因内外 原因造成损伤或慢 性病变时,导致颈 椎不稳定或移位时, 可用颅骨牵引术, 使颈椎固定及复位。
三、颅骨牵引的目的
牵引可以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 目的,起作用主要在于治疗创伤、骨 科疾病及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几个方 面。
四、颅骨牵引的并发症
1、钳钩滑脱:多因钻孔太浅, 钻头未穿透颅骨外板,或未将 两弓尖靠拢压紧螺母拧紧,或 牵引绳、颅骨钳与头颅未在一 直线上。因此,在行颅骨牵引 术时应用特制保安钻头反复多 钻几次,保证钻穿颅骨外板, 每日将颅骨牵引弓的压紧螺母 拧紧一圈,防止颅骨牵引弓滑 脱。
2、切口感染:常因钳钩反复滑 脱而造成。
3、硬膜外血肿:主要是由于穿透了颅骨 内板造成,一般成人颅骨厚约4mm,小儿 约为3mm,故必须使用特制的、有保护环 的钻头,如术后有硬膜外血肿症状时,应 摄颅骨正位X线片,以明确钩尖之深度, 并予以及时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 C1 C2 C3 C4 C5 C6 C7
最小 2.3 2.7 3.6 4.5 5.4 6.8 8.1
最大(kg) 4.5 4.5-5.4 5.4-6.8 6.8-9.0 9.0-11.5 9.0-13.5 11.3-15.8
并发症
1.局部渗出和水肿 2.钩眼感染 3.牵引重量不足或过度引起神经损伤加重 4 .腹胀、便秘
护理措施
5皮肤护理 定时(每2小时)对易发生压疮 的骨突处,特别是枕后、骶尾、内外踝 及双足跟部皮肤,给予按摩5~10分钟. 6预防肺部并发症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 嗽及深呼吸;翻身时给予有效叩背,同 时嘱患者用力咳出痰液;痰液黏稠时给 予雾化吸入。
THANK YOU!
颅骨牵引的护理
主讲人 张明书
适应症: 1、颈椎骨折脱位 2、特别是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 3、颈椎外伤性疾病 4、颈椎畸形、脱位 5、超过3周的枕颌带牵引
定位: 1.双侧乳突冠状线尖至枕外隆突矢状 线 交点侧各4-5cm 2.由两侧眉弓外缘作经两侧乳突的冠 状线的垂线,交点为入钉点。
注意事项
1、深度:穿透外板 3-4mm,不进内板。 2、钻孔方向不必与骨钉方向完全一致, 但钻头的直径应与骨钉直径一致。 3、最初几日:每隔1-2日紧一下螺钉。 以后每隔1-2周拧紧固定螺钉。
护理措施
4 病情观察 ①定时测量生命体征,严密 观察患者是否有心悸、恶心、头痛加重 等症状,尤其是呼吸,一旦出现呼吸困 难或窒息,应立即通知医师,做好抢救 准备,立即抢救;②密切观察四肢血液 循环及感觉情况,注意观察有无四肢麻 木,感觉、运动功能欠佳或障碍等症状,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调整牵引重量。
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 进行颅骨牵引时,为 防止针眼处感染,动员病人剃光头。因 为害羞,起初坚决不同意,尤以女病人 为甚。后经我们多次说明理发可减少感 染的机会,还便于牵引和护理,最终让 他们消除羞怯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护理措施
2 卧位的护理 绝对平卧于硬板 床,颈部不要左右旋转。 3饮食指导 给患者和家属讲解营养常 识,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清 淡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防止便秘;进食原则少量多餐,细嚼慢 咽。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吞咽无力 等情况。
4.牵引时间
牵引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时,应维持10周时间, 至少不少于6周。
5.重量选择:
1、从小剂量开始,在连续x线透视下,逐渐增加至 适合重量。 2 、治疗颈椎脱位,在牵引开始后减少牵引重量, 维持复位即可。复位后移位小于3mm,认, 满意后可减小维持 4、无严密观察的大重量颈椎牵引是危险的。 5、一般6-8kg垫高床头20cm,作为对抗。小关节突 交锁:12.5-15kg,头稍呈屈曲位,利于复位。若证 实复位:立即在肩、枕下垫薄枕,-- 仰伸位,减轻 重量,维持牵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