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CSCO 乳腺癌指南术前新辅助解读

合集下载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其治疗方案的不断更新和优化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2019 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发布的乳腺癌指南,为乳腺癌的诊治提供了最新、最权威的指导。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解读这份重要的指南。

首先,在诊断方面,指南强调了多学科综合诊断的重要性。

以往,单一的检查手段可能会导致误诊或漏诊。

如今,结合乳腺超声、钼靶X 线、磁共振成像(MRI)等多种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等,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和分期。

这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还能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但指南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了更细致的指导。

保乳手术加放疗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其疗效与全乳切除相当,且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对于美观和生活质量的需求。

同时,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应用也更加规范,避免了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在术后辅助治疗方面,指南根据患者的复发风险进行了分层管理。

对于低危患者,可能仅需要内分泌治疗;而对于高危患者,则可能需要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甚至靶向治疗。

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包括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等。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 阴性的患者,21 基因检测等工具可以帮助评估复发风险,从而更精准地决定是否需要化疗。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是治疗的一个重点人群。

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的应用已经深入人心,而帕妥珠单抗的加入则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

双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成为了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新的标准治疗方案。

这一方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希望。

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控制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指南推荐了多种治疗方案,包括单药化疗、联合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特征、身体状况、既往治疗情况等因素。

2019 CSCO 乳腺癌指南解

2019 CSCO 乳腺癌指南解

2019 CSCO 乳腺癌指南解乳腺癌是目前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中国抗癌协会(CSCO)于2019年发布了最新的乳腺癌指南。

本文将对2019年CSCO乳腺癌指南进行解读和总结。

一、背景介绍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一大癌症。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和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制定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二、乳腺癌的分类与分期根据2019 CSCO乳腺癌指南,乳腺癌主要分为非特殊类型、特殊类型和浸润性导管癌三个主要亚型。

根据肿瘤的TNM分期,可将乳腺癌分为0期至IV期。

乳腺癌的分类和分期对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三、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发现乳腺癌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根据CSCO指南,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体检、乳腺超声、乳腺钼靶、乳腺核磁共振等多种方法。

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应当进行定期筛查,以便早期发现乳腺癌的病灶。

四、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

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五、靶向治疗的进展和应用靶向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一项重要进展,可以针对乳腺癌的特定分子靶点进行治疗。

目前,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以使用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等。

靶向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六、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肿瘤,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耐药性各不相同。

因此,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对于提高肿瘤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等技术的应用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七、生存质量的改善与术后康复手术治疗对于乳腺癌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但手术也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术后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目标。

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PPT课件

1
的《第8版AJCC癌症分期手册》。
临床腋淋巴结阴性患者,术前治疗前后均可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以确定腋窝状况及后续处
2
理;临床腋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前治疗后临床腋窝转阴性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具有一定的假
阴性率,其临床应用目前尚存在争议。
在术前治疗前,需要对原发灶肿物进行瘤床定位,可在肿瘤内放置标志物或是对肿瘤表明皮
12
EBCTCG. The Lancet Oncology, 2018, 19(1): 27-39.
不同类型乳腺癌pCR与预后的关系
Luminal A
Luminal B(HER-2阴性)
Luminal B(HER-2阳性)
HER2阳性
三阴性
13
von Minckwitz G et al. J Clin Oncol. 2012. 30(15):1796-804.
以考虑选择吡柔比星,常见推荐剂量为50mg/m2。
手术病理是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最终手段,术后患者是否达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对
治疗具有重要意义。pCR的定义有两种:①一般是指乳腺原发灶中找不到恶性肿瘤的组织学证
5
据,或仅存原位癌成分;②严格意义上是指乳腺原发灶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均无恶性肿瘤的组
术前新辅助化疗 注意事项(4-6/6)
吡柔比星的国际循证医学数据有限,但考虑到药物可及性,在我国临床实践中蒽环类药物也可 4
以考虑选择吡柔比星,常见推荐剂量为50mg/m2。 手术病理是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最佳手段,术后患者是否达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对 治疗具有重要意义。pCR的定义有两种:①一般是指乳腺原发灶中找不到恶性肿瘤的组织学证 5 据,或仅存原位癌成分;②严格意义上是指乳腺原发灶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均达到pCR。应注 意,pCR是术前化疗的有效评价手段,但要避免为了追求更多的pCR而过度延长化疗周期。 铂类在术前化疗中的地位仍待确定,目前已有少量研究显示铂类可以提高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 前化疗的pCR率,但由于缺乏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数据,目前并不能常规推荐含铂方案作 6 为三阴性乳腺癌的优选方案。如临床研究方案中涉及含铂类的化疗方案,研究设计应符合科学 性和伦理要求。

2019 CSCO 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 CSCO 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 CSCO 乳腺癌指南解读2019年,CSCO乳腺癌指南更新,这份指南意味着临床医生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帮助乳腺癌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和生存率。

下面我们来系统解读这份指南。

一、乳腺癌治疗原则乳腺癌治疗的原则是综合治疗,即结合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以根治治疗为优先,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

而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应强化全身治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放疗可以有效地缩小肿瘤,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

二、早期乳腺癌治疗策略1. 早期乳腺癌根治治疗方法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根据指南,根治手术的原则是尽可能保留乳房外形,且达到治疗目的,常见的方法包括乳腺保留手术和乳腺切除手术。

同时,在乳腺保留手术术后,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放疗和内分泌治疗,进一步降低复发和死亡率。

对于乳腺切除手术患者,则需进一步做乳房重建手术,帮助患者维持较好的身体形态。

2. 早期乳腺癌化疗策略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不是强制要求的治疗方法。

但是指南强调,对于以下患者,化疗是必要的:(1)ER、PR均为阴性的患者,包括node-negative、node-positive和HER2-negative患者;(2)HER2阳性患者;(3)node-positive、ER阳性或PR阳性的患者,特别是有其他不利预后因素的患者。

在化疗药物上,文献强调,AC、CMF为常规方案,但是,对于HER2阴性患者,可采用TC或DC方案;对于HER2阳性患者,需加用靶向药物。

3、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对于ER和PR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指南推荐在手术后进行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tamoxifen和AIs等,单药或联合用药均可。

同时,长期内分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

三、进展性乳腺癌治疗策略1. 进展性乳腺癌全身治疗策略对于进展性乳腺癌患者,全身治疗是重中之重。

指南中,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

2019 CSCO 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 CSCO 乳腺癌指南解读

4
需详细评估患者一般状况,评估其对治疗的耐受性,综合制定治疗方案。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
(一)治疗前检查 (二)术前新辅助治疗 (三)HER-2阴性乳腺癌术前化疗 (四)HER-2阳性乳腺癌术前治疗 (五)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前内分泌治疗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二)术前新辅助治疗
自身状况评估
1. 既往史(尤其需关注与治疗相关的重要病史信息) 2. 体格检查 3. 一般血液学检查 4. 评估主要脏器功能(包括肝、肾、心脏) 5. 心理评估及疏导 6. 育龄期女性必要时进行生育咨询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新辅助治疗前检查 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编写 的《第8版AJCC癌症分期手册》。
1
组织的浸润情况,并且帮助判定能否行保乳手术;有助于发现一些其他检查未发现的隐匿性肿瘤。需要注意,
乳腺MRI有一定的假阳性,不能仅凭MRI结果决定手术,建议先对可疑病灶行活检
治疗前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的病理学检查至关重要,推荐在影像引导下行空芯针穿刺,可大幅度提高活检准确
2
性。部分难以穿刺的散在钙化灶等情况,或影像学不可见的肿物,可选择肿物切除活检。一些簇状分布的可疑
基本病理 分子病理
1. 明确病灶大小 2. 病理组织学类型 3. 组织学分级 4. 有无脉管侵犯 5. 有无合并原位癌 6. 病灶切缘情况 7. 淋巴结情况
基本原则
1. 对所有乳腺浸润性癌病例进行ER、PR、HER-2、 Ki-67的检测 2. 多基因表达谱检测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乳腺癌病理学诊断 注意事项
2011年“乳腺癌ki-67 国际工作组推荐评估指南”建议应在评估整张切片后,选取有代表区域的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及其病理评估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及其病理评估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及其病理评估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是指针对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在手术治疗或手术加放疗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系统性化疗,是相对于手术治疗或局部治疗后继而辅助化疗而言的。

新辅助治疗,目前在乳腺癌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

关于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目前的国际共识认为所有需要进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都可以给予新辅助治疗。

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认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选新辅助治疗:1)肿块较大(直径>5cm);2)腋窝淋巴结转移;3)三阴性乳腺癌;4)HER-2阳性乳腺癌;5)有保乳意愿,但肿瘤大小与乳房体积比例大难以保乳者。

新辅助治疗的优点:一方面可以缩小肿瘤体积,使患者获得手术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对化疗前后样本的化疗效果评估,获得药物敏感性信息,以便指导后续治疗。

及时、规范的疗效评估是新辅助治疗的基础及实施保障。

在新辅助治疗进行期间应重视早期疗效的评估和判断,以疗效为导向制定后续治疗的决策,尤其是对于新辅助治疗期间疗效欠佳的患者,规范的早期疗效评估尤为重要,需尽早发现这部分患者,进而调整相应的治疗策略。

病理学作为金标准,其评估结果能够帮助临床医师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并制定诊疗方案。

拟公布的新辅助治疗病理评估专家共识(2020版),为如何更好地开展新辅助治疗评估指明了方向。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需要临床与病理的密切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病理医师在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具有关键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术前,建议临床医生对拟行新辅助治疗病例进行多点穿刺,并对瘤床部位进行定位或范围标记,以便术后评估和规范取材。

术前病理诊断报告应体现肿瘤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免疫组化(ER、PR、Her-2、Ki67)结果,为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术后,建议临床医生告知新辅助治疗的治疗方案、临床和影像学意见、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否保乳及标本切缘情况,以便病理医生根据瘤床定位或标记进行充分、准确和规范取材。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乳腺癌,作为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一直备受关注。

而2019CSCO 乳腺癌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这份指南。

首先,指南在诊断方面提出了更精准的要求。

强调了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钼靶X 线摄影以及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的合理应用。

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症状的患者,明确了首选的检查方法以及联合检查的策略。

比如,对于年轻女性,超声检查可能更为重要;而对于高危人群,MRI 则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在治疗方面,指南根据乳腺癌的不同分子分型,给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指南详细阐述了不同内分泌药物的使用时机、适用人群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管理。

同时,对于 HER2 阳性的患者,抗 HER2靶向治疗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不仅明确了一线、二线治疗的药物选择,还对药物的联合应用给出了建议。

手术治疗也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南对于手术的方式、范围以及时机进行了规范。

保乳手术的适应证进一步扩大,前提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腋窝淋巴结的处理,也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进行了更新,强调了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减少手术创伤方面的优势。

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指南对不同分期、不同分子分型的患者化疗方案进行了优化。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强调了辅助化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对于晚期患者,则更注重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序贯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也有了更明确的指导。

包括术后放疗的适应证、放疗剂量和照射范围等。

对于局部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放疗在缓解症状、控制肿瘤进展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除了上述传统的治疗手段,指南还关注了新兴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比如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探索,虽然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但指南也对其前景和潜在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CSCO乳腺癌指南解读乳腺癌,作为女性健康的一大威胁,其诊疗指南的更新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9 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发布的乳腺癌指南,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更为科学、规范且贴合我国国情的诊疗策略。

首先,我们来谈谈诊断方面的要点。

在 2019CSCO 乳腺癌指南中,对于乳腺肿物的评估更加细致和全面。

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 X 线摄影(钼靶)以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在诊断中的地位进一步明确。

对于可疑的病灶,指南强调了多模态影像学检查的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例如,对于一些乳腺致密型的患者,单独依靠钼靶可能会遗漏病灶,此时结合超声或 MRI 就能更好地发现潜在的问题。

在病理诊断方面,免疫组化指标的解读更加规范和精准。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以及 Ki-67 等指标的检测方法和判读标准都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这有助于更准确地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从而为后续的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比如,对于HER2 阳性的患者,靶向治疗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治疗方面是指南的核心内容之一。

手术治疗依然是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更加个体化。

保乳手术的适应证有所扩大,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更多地考虑了患者的美观需求和生活质量。

同时,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应用也更加成熟和规范,避免了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化疗方案在指南中也有了新的调整。

对于不同分子分型和临床分期的患者,推荐了更为精准的化疗方案。

例如,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 阴性且伴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适当强化化疗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而对于一些低危患者,则可以考虑相对温和的化疗方案,以减少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内分泌治疗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指南中对于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用药时机以及治疗时长都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肿瘤应大于2cm;或可以加入严格设计的临床研究。
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6》。
2、应当对所有乳腺浸润性癌进行HER-2 状态检测。
3、HER-2 的检测须在资质良好的病理实验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 检测或原位杂交
1
(ISH)检测。
4、当临床医师对患者既往HER-2 检测结果存在疑虑时(如检测时间早于全国推行标准化检测,
或检测机构无资质认可,或检测机构的检测经验较少等),建议重新检测并以最新结果为
6
达。当Ki-67为15% ~30%时,建议再次行病理会诊或依据其他指标进行临床决策。
7
建议对初次检测为三阴性乳腺癌,应采取标准诊断方法对ER、PR、HER-2进行复核。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乳腺癌诊疗指南 ( 2019)
新辅助治疗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
(一)治疗前检查 (二)术前新辅助治疗 (三)HER-2阴性乳腺癌术前化疗 (四)HER-2阳性乳腺癌术前治疗 (五)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前内分泌治疗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一)新辅助治疗前检查
基本原则
肿瘤相关评估
1. 明确肿瘤临床分期 2. 明确肿瘤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分子特征(ER、PR、HER2、Ki67) 3. 肿瘤瘤床定位
一般质量的Meta分析、小型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良好的大型 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非对照的单臂临床研究、病例报告、专家观点
CSCO专家共识度
一致共识 (支持意见>=80%)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 (支持意见60%-80%)
一致共识 (支持意见>=80%) 基本一致共识,但争议小 (支持意见60%-80%)
自身状况评估
1. 既往史(尤其需关注与治疗相关的重要病史信息) 2. 体格检查 3. 一般血液学检查 4. 评估主要脏器功能(包括肝、肾、心脏) 5. 心理评估及疏导 6. 育龄期女性必要时进行生育咨询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新辅助治疗前检查 注意事项
1
肿瘤临床分期参考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编写 的《第8版AJCC癌症分期手册》。
2
准的检测试剂。
4、建议将ER、P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阳性阈值定为≥1%,阳性应报告染色强度和阳性肿瘤细胞的
百分比。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分子分型诊断 注意事项
专家普遍认同PgR是重要的乳腺癌预后指标,建议将PgR 20%阳性作为Luminal A型和
3
Luminal B型的临界值.
应对所有乳腺浸润性癌病例进行Ki-67的检测,并对癌细胞核中阳性染色细胞所占的百分比进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乳腺癌病理学诊断 注意事项
组织学类型宜参照《WHO乳腺肿瘤分类》,某些组织学类型的准确区分需行免疫组化检测后确认。
4
组织学分级参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改良Scarff-Bloom-Richardson 分级系统)”
多基因表达谱分型可为临床病理分型提供信息,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实了其在乳腺癌预后评估和疗
钙化灶,可采取X线引导下金属丝或放射性粒子定位行病灶切除活检,切除后需X线确认是否完整切除钙化灶。
建议对高度怀疑恶性的区域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查,推荐行空芯针活检,淋巴结较小难以操作时可选择细针穿
3
刺。另外,对于原发灶已经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的病例,淋巴结的细针穿刺也被大部分专家所认可。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CSCCSOC乳O腺乳癌腺指癌南指20南19 2019
CSCCSOC乳O腺乳癌腺指癌南指20南19 2019
CSCO 诊疗指南证据类别
类别 1A 1B 2A 2B 3
水平 高
证据特征 严谨的Meta分析、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严谨的Meta分析、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稍低 稍低
一般质量的Meta分析、小型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良好的大型 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1
组织的浸润情况,并且帮助判定能否行保乳手术;有助于发现一些其他检查未发现的隐匿性肿瘤。需要注意,
乳腺MRI有一定的假阳性,不能仅凭MRI结果决定手术,建议先对可疑病灶行活检
治疗前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的病理学检查至关重要,推荐在影像引导下行空芯针穿刺,可大幅度提高活检准确
2
性。部分难以穿刺的散在钙化灶等情况,或影像学不可见的肿物,可选择肿物切除活检。一些簇状分布的可疑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目录
CSCO BC指南更新要点 乳腺癌的诊断及检查 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 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诊疗指南 乳腺癌脑转移诊疗指南 乳腺癌的治疗管理 循环肿瘤标记物和二代测序 人工智能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 (+) (-) (-) (-)
(-) (+) (-) (+) (+)
(-) 任何 (-) (+)高表达 低表达或(-)
任何 任何 任何 低表达 高表达
随着驱动基因重要性的不断增强,明确判断HER-2 状态成为分子分型诊断的重要原则。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分子分型诊断 注意事项
1、HER-2 检测参考我国《乳腺癌HER-2 检测指南(2014 版)》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选择术前新辅助药物治疗:
1. 肿块较大(>5cm) 2. 腋窝淋巴结转移 3. HER-2阳性 4. 三阴性
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不再仅仅依据 临床分期,而应结合肿瘤分子分型、
临床分期及患者意愿个体化确定
5. 有保乳意愿,但肿瘤大小与乳房体积比例大难以保乳者
注 释: 1. 如肿物>3cm,应综合其他危险因素选择是否进行药物治疗。 2. 大部分专家认同,仅以HER-2阳性或三阴性作为乳腺癌术前新辅助药物治疗选择的标准
临床腋淋巴结阴性患者,术前治疗前后均可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以确定腋窝状况及后续处
2
理;临床腋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前治疗后临床腋窝转阴性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具有一定的假
阴性率,其临床应用目前尚存在争议。
3
在术前治疗前,需要对原发灶肿物进行瘤床定位,可在肿瘤内放置标志物或是对肿瘤表明皮 肤进行标记,为后续手术范围提供依据;术前穿刺阳性的腋淋巴结亦应放置标志物进行标记。
4
需详细评估患者一般状况,评估其对治疗的耐受性,综合制定治疗方案。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
(一)治疗前检查 (二)术前新辅助治疗 (三)HER-2阴性乳腺癌术前化疗 (四)HER-2阳性乳腺癌术前治疗 (五)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前内分泌治疗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二)术前新辅助治疗
2011年“乳腺癌ki-67 国际工作组推荐评估指南”建议应在评估整张切片后,选取有代表区域的
1000个浸润性癌细胞进行计数,不能少于500个癌细胞。基于日常工作中每张切片计数500个以上
5
癌细胞的可行性,建议对ki-67指数为10%~30%的临界状态时,尽量评估500个以上癌细胞,提高
准确性。
Ki-67临界值定义应根据各实验室具体情况,大部分中国专家认同<15%为低表达;>30估参数。在评估区域选择方面,对于阳性细胞分布较均匀
4
的肿瘤细胞,只需随机选取3个或以上浸润性癌高倍镜视野计数,得出平均Ki-67指数;对于
阳性细胞分布不均匀的肿瘤细胞,建议对阳性细胞热点区域的3个或以上浸润性癌高倍镜视野
进行评估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分子分型诊断 注意事项
远处病灶的评估
1. 体格检查 2. 胸部CT 3. 腹部± 盆腔影像学检查 4. 骨放射性核素扫描 5. PET/CT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乳腺癌确诊检查 注意事项
乳腺磁共振(MRI)检查可用于分期评估,以确定同侧乳腺肿瘤范围、多灶及多中心性肿瘤,或在初诊时筛查
对侧乳腺肿瘤;有助于评估术前治疗前后的肿瘤范围及疗效评估;有助于在制定手术计划前评价肿瘤对周围软
基本病理 分子病理
1. 明确病灶大小 2. 病理组织学类型 3. 组织学分级 4. 有无脉管侵犯 5. 有无合并原位癌 6. 病灶切缘情况 7. 淋巴结情况
基本原则
1. 对所有乳腺浸润性癌病例进行ER、PR、HER-2、 Ki-67的检测 2. 多基因表达谱检测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乳腺癌病理学诊断 注意事项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乳腺癌诊疗指南 ( 2019 )
乳腺癌的诊断及检查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早期乳腺癌的确诊检查
原发肿瘤评估
1. 体格检查 2. 双侧乳腺X 线摄片 3. 超声 4. 乳腺磁共振 5. 空芯针穿刺
基本原则
区域淋巴结评估
1. 体格检查 2. 超声 3. 可疑病灶空芯针穿刺/ 细针穿刺
组织学病理检测标本包括粗针穿刺活检标本、真空辅助微创活检标本、乳腺肿物切除标本、乳腺病
1
变保乳切除标本、全乳切除标本(包括单纯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标本及腋窝淋
巴结标本。标本的固定、取材和大体描述规范详见《肿瘤病理诊断规范(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报告应包括与患者治疗和预后相关的所有内容,如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
5
效预测中的作用。但目前基于中国人群基因检测数据较少,国内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与共识,因此
我们并不提倡所有患者都进行基因检测,应根据不同危险度合理选择。
CSCO乳腺癌指南 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