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协加工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外协加工管理程序

外协加工管理程序

外协加工管理程序1.目的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负责公司的外协产品的加工,并对外协加工厂作业进行管理,确保采购的零件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组成公司产品的外协加工零件的采购管理。

3.定义外协加工件:指公司生产技术能力不足,或其他原因,委托供应商专门为公司加工零件或提供某些加工工序的服务。

这些加]:的零件或工序服务是依照下列条件进行的:①公司提供设计的零件图样和技术规范或生产模具和生产工装。

②供应商根据公司的设计构想,自行设计零件图样和模具工装,并经公司设计部门确认。

4.权责4.1 物控部负责对外协加工件的管理。

4.2 设计开发部和电气事业部负责提供图样及相关技术要求和质量保证条件等。

4.3 质量部负责对外协加工零件进行人厂质量检验。

5.流程图如附图。

6.工作程序6.1 采购计划的制定6.1.1 物料控制部计划组在根据《销售月计划》制定《生产月计划》后,需根据《零件清单》计算所需的各类零件的数量。

6.1.2 计划组根据《淡旺季安全库存量表》的要求,核对仓库的《月盘点表》,确定物料的品种、规格和数量等到方面的实际缺口,编制出当月《外协加工月计划》。

6.1.3 《外协加工计划》在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交采购组和财务部。

采购组依《外协加工计划》进行采购作业。

财务部根据《生产月计划》和《外协加工计划》安排采购所需的资金。

6.2选择供应商6.2.1 供应商的选择需从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名单》中选取,在选择需优先考虑供应商的生产加工能力包括技术水平、设备精度、质量保证体系和生产效率等。

6.2.2 在选择新的供应商时需按《供应商管理程序》进行供应商基本资料登记,现场评审和样件确认。

6.3 询价和比价6.3.1 外协加工管理人员需填写《询价单》,原则上同一询价单应传真发给两到三个供应商进行询价。

6.3.2 采购人员应根据过去采购的情况、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尺寸精度、加工难度、市场变化情况以及公司成本预算等情况,确定采购目标价格。

供应商外协加工控制程序文件

供应商外协加工控制程序文件

供应商外协加工控制程序文件一:目的对外协供应商进行评估与考核,提高外协厂家的质量交付服务水平达到星原丰泰的标准和要求。

使供应商外协厂家的管理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与外协厂家共赢二:范围适用于组成公司产品的外协加工组件的采购管理三:术语与定义3.1 外协加工:星原丰泰提供原辅材料由外协厂家加工作业,星原丰泰支付加工费用的采购服务。

3.2 外协加工资料:依照星原公司提供的组件图样和工艺规范;或供应商根据星原丰泰设计构想自行设计经星原研发部门确认的组件图样和模具工装3。

3 潜在外协厂商:经初步审核资料不全没有加入合格目录的供应商为潜在外协厂商3.4 合格外协供应商:经审核资料齐全加入合格厂商目录的外协厂商四:外协决策\条件4。

1 产品在制造工程中的某个必需零件因星原丰泰生产能力不足或无此加工能力而需要外协厂商加工后使其能够供公司内部装配使用的生产任务 4。

2 外协加工比星原丰泰自制的成本要低时进行外协加工的生产五:职责5.1 生产计划部:根据主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以及配套外协加工计划,以《外协加工计划单》通知采购,库房按计划给外协厂家发原物料和收加工后的物料5。

2 供管组:负责外协厂家的考核和管理工作,建立〈合格外协厂家目录>并决定外协厂家引进与退出5.3 采购部:负责与外协厂家的前期选取加入〈合格外协厂商目录>、制定具体外协生产加工计划,从<合格外协厂商目录>中选择,生产进度的跟踪以及加工回收5。

4 质量控制部:负责外协加工的质量协议和质量检验。

,参与外协厂家的选择与评价,对质量判定最终决定5.5 研发部:负责提供外协加工的工艺图纸及相关的技术资料5.6 生产制造部:负责将外协加工的物料完成最后的工序六:外协加工准备6.1 外协厂家的认证开发6。

1.1 采购部通过网络、电话、现场等多种方式对外协厂家资质等商务内容进行调查,填写《外协厂商调查表》、《外协厂商评价表》报供管审核6.1.2供管初步筛选后确定外协厂商的实地审验。

外发加工控制程序

外发加工控制程序

1.0目的:规范外协加工控制程序,确保外协加工产品质量。

2.0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外发加工项目:外协绣花、丝印、车缝、粘贴、贴纸、包装等。

3.0职责:3.1仓库:与供应商进行产品移交及物料收发和存放。

进出账目与单据的签收。

3.2物流部:负责编定(委外加工单),确认加工商交货日期,确保产品准时回仓,将来料不良信息反馈给加工商,并督促快速处理。

3.3品质部:负责委外加工产品的出厂检测报告、来料的品质判定、标识、不良品申报和协助供应商。

3.4工程部:负责对委外加工的产品提供图纸资料、技术协助及要求。

)4.0作业流程:4.1 外协加工件移交4.1.1外协加工件由供应商取货时,将已审批的《委外加工单》,由仓库人员将外协件与加工商核对交接后签字;4.1.2 需本公司送货,则由我司工作人员送货至加工商,核对交接后签回《委外加工单》。

4.1.3 由快递或其它方式将外协加工件送至加工商时,由加工商签字回传《委外加工单》。

4.2外协件加工4.2.1 加工商需要技术支持或借用我公司特制特殊模具辅助工具时,由生管安排相关技术人员给予协助。

4.2.2 由生管员与供应商联系,不定期安排相关技术人员现场检查,对特殊加工件提供所需的辅助工具、技术指导及要求事项,及时协助供应商。

4.2.3生管员跟催加工商,确保交货日期及时反馈信息于生管部及相关部门人员;4.2.4变更:由生管员负责进行双向联络,变更内容及要求通过放产形式,经双方协商一致后签字确认,并保存记录;4.2.5. 外协加工回厂后,由仓库工作人员按签收并通知品质部检验。

4.2.6仓管人员填写《进料验收单》,由仓管、品质、生管部核准签字,出现不良品,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以及“供应商质量合同”文件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理。

同时,要求外协供应商采取纠正措施予以改善,并由品管部进行现场辅导协助其改善。

4.2.4 仓库人员将《委外加工单》、《送货单》、《进料验收单》以及如出不良品时《退料单》整理完毕后交于财务.生管.做账5.0参考文件: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2《产品检验控制程序》6.0附件:6.1《不良品申报单》6.3《委外加工单》6.5《进料验收单》7.0流程图:。

外加工材料质量控制流程及措施

外加工材料质量控制流程及措施

外加工材料质量控制流程及措施1. 供应商评审与选择- 制定严格的供应商评审标准,包括产品质量、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

- 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和评审,选择符合要求的合格供应商。

- 定期对现有供应商进行再评审,确保其持续满足质量要求。

2. 来料检验- 制定明确的来料检验规程,包括检验项目、抽样方式、检验方法等。

- 对每一批次外加工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对不合格材料及时退货或隔离,避免混入生产流程。

3. 过程质量控制- 制定外加工作业指导书,规范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

- 加强对外协厂商的过程监控,定期进行现场审核和抽检。

- 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加工要求加强管控,确保质量满足要求。

4. 成品检验- 制定明确的成品检验标准和程序,包括检验项目、抽样方式、判定准则等。

- 对外加工成品进行全检或抽检,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 对不合格品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处理,采取返工、退货或其他措施。

5. 供应商绩效评估- 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交期、服务等方面表现。

- 对表现优秀的供应商给予肯定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供应商进行整改或替换。

6. 持续改进- 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质量问题。

- 针对质量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外加工质量控制流程。

- 定期开展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以上流程和措施旨在从源头到成品全过程控制外加工材料的质量,确保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同时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文件记录,以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和追溯。

外协加工控制程序

外协加工控制程序

1.目的确保外发、来料加工的产品顺利进行,控制产品质量和成本及准时交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外发、来料加工的管理。

3.职责:3.1计划部负责外发加工产品的进度跟踪、相关信息的反馈和来料加工的接收、交付和组织相关部门与供方、顾客签订加工协议(含质量要求、交货期限、加工费用等)。

3.2品质部负责除钻孔外的外发、来料加工的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及质量的统计。

3.3 钻孔工序负责对外发钻孔的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

3.4工程部负责外发工程制作的产品资料的检查,并统计质量。

4.程序流程描述4.1外发加工4.1.1外发加工流程:合格4.1.2产品生产外发加工程序4.1.2.1外发加工由提出发外加工部门填写《外发加工申请表》经计划部调度审核,同时在该外发加工品制作记录中(《制造说明》等)注明外发加工,外发加工品和相关制作资料一起交计划部。

4.1.2.2计划部接到《外发加工申请表》、外发加工品和相关制作资料后须及时与已评估合格的供方取得联系,将预计完成加工时间反馈给外发加工部门,并在《外发加工记录表》上记录相关信息,填写《外发加工送货单》,将外发加工品及制作资料(《制造说明》不得外发)交于供方并要求其签收。

4.1.2.3外发加工品回厂后,计划部核对服务分供方的送货单数量和回厂加工品数量及本公司开出的《外发加工送货单》数量,如有差异则查明原因注明在《外发加工送货单》的财务联上,将产品送外发工序,外发工序进行必要的自检后,送下工序(不经品质部检验的产品)或交检验工序对加工品质量进行检验。

4.1.2.4检验按《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外协加工抽样检测规范》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产品交下工序生产。

4.1.2.5品质部每月按不同供方统计外发加工品的质量并交计划部。

计划部每月将外发加工品质量统计表、《外发加工申请表》、《外发加工送货单》、供方的送货单交财务部按合作协议核算费用。

4.1.3工程文件外发制作,由工程部负责联系加工方,并整理资料(外发资料中不得包含顾客信息),通过FTP传达加工方,加工方按照我司提供的加工要求完成文件制作,同样通过FTP返回,工程部QA组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并记录质量情况,交文员下线和质量统计。

外协加工厂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推荐5篇]

外协加工厂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推荐5篇]

外协加工厂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推荐5篇]第一篇:外协加工厂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外协加工厂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⒈ 裁片/辅料到厂后,外协工厂最短时间内根据发货单详细盘点,确认客户质量要求、标准、交期、数量及有无漏定物料,若出现短码/少和其它情况要立刻和公司沟通确认。

⒉工厂投产前,须安排其速打出投产前样确认2-3件送到公司确认,,整改无误后方可投产。

⒌ 投产初期必每道工序高标准地进行半成品检验,如有问题要及时反映给跟单或担当和相应管理人员,落实整改后再继续生产。

特别注意:(污迹、线迹、划粉印)⒍ 每个组下机首件成品后,要对其尺寸、做工、款式、工艺进行全面细致地检验。

出具检验报告书(大货生产初期/中期/末期)及整改意见,经加工厂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留工厂一份,自留一份并传真公司。

⒎每天要记录、总结工作,制定明日工作方案。

根据大货交期事先列出生产计划表,每日详实记录、投产进度、产成品情况、投产机台数量,并按生产计划表落实进度生产进度,随时汇报公司。

⒏ 针对跟单员或公司巡检到工厂所提出的制作、质量要求,要监督、协助到位,并及时汇报公司落实情况。

⒐ 成品要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尽最大努力保证大货质量和交期。

⒑ 大货完毕后,要清理线头和成品检验,1:物料是否正确。

2:尺寸是否“准确”。

3:款式是否错误。

4:做工是否细致。

5:成品颜色是否“正确”。

,确定无不良品后,要分颜色和尺寸按要求分捆包装,并写上飞子注明件数和规格。

其它原因完成不了的和半成品,必须说明原因,并把残片和半成品连同剩余辅料退回公司。

第二篇:外协加工厂管理外协加工管理规定一、目的:为确保业务订单在外协加工阶段不影响本公司自身的利益从而建立外协加工管理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及交期均能符合最终客户需求。

二、范围:凡所有与本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客户订单的外协单位均属之。

三、职责:(一)生产部1.负责与外协单位合同(协议)签订;2.负责外协单位的联系、协调;3.负责提供料(产品)、器件、工具;4.负责外协单位进度跟催;5.负责发外产品月每结算。

外协加工管理控制程序(含流程)

外协加工管理控制程序(含流程)

外协加工管理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目的规范对外协加工产品或组件的管理,确保其满足本公司的冠军品质、准确及时交货和成本最优经营等管理目标。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部分工序(如外发丝印等)、组件(如PCBA等)以及整机的外发加工制造。

3、职责3.1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外协厂的工艺水平、技术能力的评估及外协产品加工成本的预估,同时负责提供外协加工生产所需工艺、技术资料,对加工工艺进行监督并提供技术支持。

3.2质量管理本部:负责对外协厂的品质保证体系、品质控制能力的评估以及年度审核,同时负责提供外协加工生产所需要的质量检验标准、检验样机等,并监督各机型导入外协加工生产的质量状况,检验加工厂供应的组件物料,同时通报传递变更信息。

3.3供应链部:负责对外协加工厂交付供应能力和物料管理水平的评估,并根据生产需求统筹安排外协生产,外协厂资质评审,价格谈判与审核。

如:加工签订合同、确认价格、订单审批、付款申请审批、及其他商务问题的处理下达外协加工“制造命令单”、拟制生产回料计划,跟进生产进度,同时协调处理生产异常问题。

3.4研发本部:负责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硬件、软件、结构类技术问题的分析、指导与解决及样板确认。

3.5财务部:负责对外协加工订单的审核,外协加工相关费用的审核与付款工作。

4、定义外协加工:由本公司采购物料,将部分工序、部分组件通过订单合同形式发往协作方,协作方再利用其自有设备、人员、场地等进行加工制造,为本公司提供部分组件的加工方式。

5、工作程序5.1确定外协加工计划。

供应链部根据阶段的《销售滚动计划》和《八周生产滚动计划》,组织生产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对制造自身产能、设备和技术条件进行评估,确定外协加工的需求,提交公司COO审批。

5.2选择外协加工厂。

5.2.1供应链物料开发课负责收集外协加工厂的相关信息,初步选定外协加工合作对象,并组织供应链部、质量管理本部和生产技术部相关人员对加工厂进行评价、审核,并形成评估报告。

外包(外协)质量控制程序

外包(外协)质量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外包(外协)质量控制程序2022-05-20 发布 2022-05-20 实施外包(外协)质量控制程序页码:第 1 页共 5 页确保外包(外协)的各个因素处于受控状态,从而确保产品质量。

合用于外包(外协)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4.1 技术科负责提供外包(外协)单位相关工艺文件。

4.2 质检科负责对外包(外协)生产过程实施监控。

4.2 计划经营科负责对外包(外协)单位合同的签订、管理。

4.3 钢结构车间按照生产要求对外包(外协)单位进行作业分配、对外包(外协)单位人员进行现场管理。

4.4 生产管理科负责外包(外协)单位的设备管理。

4.5 厂办负责外包(外协)单位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及管理。

4.6 钢结构车间负责对外包(外协)单位的工作区域环境进行监督控制。

4.7 生产管理科负责现场指挥生产协调。

4.8 修船科按照生产要求对外包(外协)单位进行作业分配、对外包(外协) 单位人员进行现场管理。

4.1 人员控制厂办对外包(外协)单位严格按照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程叙文件编制:审定:审核:批准:编制部门:实施日期:《人力资源管理程序》(H&Z/QP6.2-01E)要求进行控制。

4.1.1 上岗资格考核厂办组织外包(外协)单位人员参加员工入司教育、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特种作业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和焊工资格证书培训,并对外包(外协) 单位从事焊接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从职业道德、岗位知识、工作能力和业绩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填写好《特殊要求的生产提供过程的人员岗位资格考核表》( H&Z/QR 6.2-01-03-4)4.1.2 质量意识、工艺纪律、技术规范培训技检科配合厂办对外包 (外协)单位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工艺纪律及技术规范的培训,并填写好《培训记录表》(H&Z/QR 6.2-01-02-2)。

4.2 设备控制生产管理科对外包(外协)单位严格按照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程叙文件《过程设备管理程序》(H&Z/QP6.3-02E)的要求进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协加工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外协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供方所提供的产品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外协加工产品的委托、生产、验收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副总经理对产品外协过程的控制负责;
3.2生产安全部对本公司因生产能力、设备能力不足而引发的外协产品的过程控制负责。

3.3技术中心负责对本公司暂无能力加工的零件在计算机内确认并制定相关工艺文件。

3.4产品检验部负责对外协加工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建立供方档案。

对供方进行质量考核。

3.5质量技术管理部根据加工合同负责向供方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和对资料进行管理。

4 工作流程及要求
4.1当本公司的生产工序暂无能力加工时,生产安全部在ERP信息系统内提出外协加工申请,价格委员会进行审批。

4.2生产安全部根据外协加工计划联系外协供方,对于合格供方可以在价格审批后直接签订加工合同;对于非合格供方,则应按照《采购过程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后,再签订加工合同。

4.3质量技术管理部根据加工合同提供相关的图纸和技术资料,合同履行
后由生产安全部负责收回图纸、技术资料,并交保存。

4.4外协单位负责按照《采购过程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供方调查并将结果报生产安全部统一建立外协合格供方名单。

4.5产品检验部负责按照《采购过程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对外协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并负责将检验结果汇总,报总工程审阅。

4.6生产安全部负责对检验合格的产品按照《生产过程控制及过程确认程序》的相关规定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

4.7对于特殊工艺过程的外协加工,应由外协责任单位向供方索取相关过程的监控记录,在检验时交产品检验部验证并存档。

如不能提供监控记录,则应由外协责任单位牵头,由产品检验部参加对供方加工过程的控制情况进行抽查,由产品检验部作好抽查记录并存档。

抽查频次每批不少于一次。

.4.8对检验不合格的外协产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处理。

产品检验部负责对供方业绩进行统计。

4.9对验收合格但在后续加工中又发现外协工序质量缺陷的经产品检验部确认后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处理。

造成损失的由产品检验部通知外协责任单位及财务处向供方索赔。

4.10对于车间由于生产能力不足需要外协加工的产品,由车间提出申请生产处批准后按照本程序的规定执行。

4.11 以上过程均可通过ERP系统实施。

5 附录
5.1相关文件
(1)采购过程控制程序
(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相关记录
(1)计算机ERP工单信息记录机内保存3年(2)计算机ERP委外计划审批记录机内保存3年(3)委外加工合同保存期限5年(4)供方调查表保存期限15年(5)合格供方重新评价表保存期限15年(6)合格供方名单保存期限15年(7)供方业绩档案保存期限15年(8)未选定合格供方审批表保存期限3年(9)委外图纸发放明细审批表保存期限5年(10)委外产品特殊工艺过程监控记录保存期限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