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基础知识

人形机器人基础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人形机器人那些事儿。
你说人形机器人像不像个超级厉害的“变形金刚”?只不过它们不是为了拯救世界,而是来帮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呀!想象一下,有个和人长得差不多的家伙,能帮你干各种活儿。
它可以帮你打扫房间,那动作说不定比你还利落呢!就像家里多了个不知疲倦的小助手。
而且它还能陪你聊天,不管你说啥,它都能接上话,这可比有些朋友靠谱多啦,哈哈!人形机器人的身体构造可复杂了呢。
那一双双灵活的“手”,可以完成各种精细的动作,简直就像魔术师一样神奇。
还有那能自由转动的“脑袋”,仿佛藏着无数的智慧。
它们的“眼睛”虽然不是真的眼睛,但却能看清周围的一切,比我们的眼睛还厉害呢!它们的“腿”能带着它们到处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多自由啊!再说说它们的“大脑”,那里面装着满满的知识和技能。
它们能快速地学习新东西,就像一块永远吸不满水的海绵。
你教它做一件事,它很快就能学会,然后做得又快又好。
这要是放在咱学习上,那不得个个都是学霸呀!人形机器人在好多地方都大显身手呢。
在工厂里,它们可以不知疲倦地工作,生产出各种产品,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呢。
在医院里,它们可以帮忙照顾病人,给病人送药、送饭,多贴心呀!在一些危险的地方,比如火灾现场或者核辐射区域,它们可以代替人类去冒险,保护我们的安全,多勇敢啊!不过呢,人形机器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它们有时候也会犯糊涂,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但这也正是它们可爱的地方呀,不是吗?那我们该怎么和人形机器人相处呢?这可得好好想想。
我们不能把它们当成纯粹的工具,而要把它们当成朋友。
和它们友好地交流,尊重它们。
它们虽然是机器,但也是有“感情”的呢。
总之,人形机器人是个很神奇的东西。
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便利。
我们要好好利用它们,让它们为我们服务,同时也要和它们和谐相处。
难道不是吗?人形机器人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精彩,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关于人形机器人的认识

关于人形机器人的认识人形机器人,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人类外形和特征的机器人。
它是人工智能和机械工程的结合体,通过模仿人类的外貌、动作和行为,以及具备一定的智能和自主决策能力,来与人类进行交流和互动。
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和发展,源于人类对于模仿和复制自身的追求。
人类一直以来都试图将自己的形象和能力复制到机器人身上,以期实现人机融合和更加智能化的生活。
因此,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实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重要里程碑。
人形机器人的外观设计十分重要,它需要具备与人类相似的身体比例、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特征。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人类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机器人的行为和意图,从而更好地与机器人进行互动和沟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人形机器人的外观设计已经逐渐接近于真人,如皮肤材质、眼睛的活动范围、嘴唇的形状等都能够模拟出真实的表情和动作。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工业、医疗、教育、娱乐等多个领域。
在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从事一些危险或繁重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在医疗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用于手术、康复训练等方面,帮助医生和病人更好地进行治疗和康复。
在教育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作为教学助手,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在娱乐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作为陪伴机器人,与人类进行娱乐活动,增加生活乐趣。
虽然人形机器人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挑战和伦理问题。
首先,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和自主决策能力仍然有限,无法完全替代人类进行复杂的任务和判断。
其次,人形机器人的外观设计和行为模仿需要考虑到伦理和道德的问题,避免对人类产生误导或误解。
此外,人形机器人的隐私和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避免被滥用或侵犯个人权益。
总的来说,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人形机器人将会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改变。
人形机器人结构组成

人形机器人结构组成
人形机器人的结构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
1. 机器人身体:机器人身体是机器人的主要结构框架,通常由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机器人的稳定运动以及承受外部负载。
身体也通常包括机器人的关节,使机器人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和姿势。
2. 机器人头部:机器人头部通常包括人偶化的外观,用于模拟人的面部表情和头部动作。
头部通常包括人工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识别音频和视觉输入,以及生成适当的响应。
3. 传感器:机器人通常配备多种传感器,例如摄像头、微型麦克风、录音仪等,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和人与物体的交互。
这些传感器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并根据不同的输入做出适当的反应。
4. 电动驱动器:电动驱动器提供了机器人进行各种运动的动力和力量。
这些驱动器通常包括电机、线性执行器或气压作用单元,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5.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通常由微型计算机和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
控制系统负责接收和处理感知输入,决定机器人的运动和行为,并生成适当的响应。
6. 电源:机器人通常需要电源来供给电动驱动器和控制系统。
电源可以是电池、电缆或连接到外部电源的插头。
总而言之,人形机器人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机械设计、电子控制和软件编程等多个领域。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协作,使机器人能够模拟人的外观和动作,并具有感知、理解和交互的能力。
类人机器人

外观和功能与人相似的智能机器人。除具有类似人的外形以外,还可以模仿人的行走、动作、表情和思维方 式等。比一般机器人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传感、驱动和控制系统。
像人一样思考
谷歌公司正与牛津大学的两支人工智能研究小组合作,研制先进的类人机器人。第一支研究小组的任务是帮 助机器人更好地了解用户的想法和意图,第二支研究小组的任务是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提高机器人的视觉识别能力。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发言人海科·希尔威格说,这起事故发生于距法兰克福约100公里的包纳塔尔工厂。这个 机器人并非流水线上与工人一起工作的机器人,而是在安全笼中的。希尔威格强调说,这款机器人通常是在一个 封闭区域工作的,负责抓取汽车零件并进行相关操纵。
然而,事发时,这名工作人员正在安装机器人,所以他也在安全笼中,而他的同事站在笼外,没有受伤。希 尔威格说,这个机器人在整件事情中没有出现技术故障,也没有遭到损坏。
研发案例
高仿真的类人机器人类人机器人是开发难度最高的机器人之一,因为大家希望从它身上看到人的表情和反应。 类人机器人可以用于娱乐和服务。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更智能的软件,使机器人能和人交流并具备学习能力。从某 种角度说,类人机器人的研发是真正考验人类智慧的行为。
在上海2010世博会陕西馆中展示了 “唐明皇”和“杨贵妃”形象出现的机器人。它们就是娱乐用的类人机 器人,世博会期间,这两个高仿真机器人将在陕西馆的宫殿大殿内笑脸迎客,并与游客进行影像互动。游客可以 聚集在陕西馆外欣赏真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表演,不少游客表示该表演十分有趣,机器人能眨眼睛十分逼真。 由于演员配合度高,有时甚至真假难辨。据悉,在每天的特定时段,两名演员会站在高仿真机器人“唐明皇与杨 贵妃”旁,与它们同步转身、举手、说话,成为陕西馆的亮点。
有报道称,谷歌正在研制超快量子芯片,模拟人类大脑,让搜索和软件更加直观。被谷歌收购的人工智能创 业公司DeepMind联合创始人、谷歌工程部副总裁杰米斯-哈萨比斯在博客中表示:“对于当前的人工智能研究来 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时刻。我们在很多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其中包括图像识别和语言理解能力。我 们很高兴地宣布与牛津大学展开合作,加快谷歌的研究步伐。”
人形机器人工作原理

人形机器人工作原理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拟人类外形和行为的机器人。
它利用先进的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与人类相似的动作和表情,进而能够执行各种任务和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形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一、感知技术人形机器人的感知技术主要包括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和触觉感知。
首先是视觉感知,机器人配备了高精度的摄像头,能够通过摄像头实时获取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图像识别和目标跟踪,从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其次是听觉感知,机器人搭载了麦克风和声音识别技术,能够实时捕捉声音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最后是触觉感知,机器人的手臂、脚部等关节配备了触觉传感器,能够感知到外界物体的触摸和力度,从而实现对外界的触觉感知。
二、运动控制技术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是实现其灵活自由的动作的核心。
运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姿态控制和步态控制两个方面。
姿态控制是指机器人通过关节控制实现各种姿态的切换,包括站立、行走、弯曲等。
步态控制是指机器人通过合理的腿部动作和重心调整实现自主行走和奔跑。
这两个控制技术的结合使得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自由地移动和行走。
三、人工智能技术人形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语音识别和自主学习两个方面。
语音识别技术使得机器人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并作出相应的回应。
它通过语音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将语音转化为文本或指令进行处理。
自主学习技术是指机器人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逐渐提升其工作能力和智能水平。
机器人能够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智能。
四、电力系统人形机器人需要一个高效的电力系统来提供能量供给。
常见的电力系统有电池和外部供电两种形式。
电池是最常见的电力供应方式,机器人的内部电池能够为其提供短时间的能量供给。
一些特殊应用的人形机器人可能会采用更加复杂的外部供电方式,例如通过导线或无线方式接入电源。
五、安全保护技术为了保证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保护技术。
首先是碰撞检测与避障技术,机器人搭载了多个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到前方障碍物并进行规避。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解析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解析
1. 服务行业:人形机器人可以在酒店、餐厅、商场等场所提供服务,如接待客人、提供信息、引导方向等。
它们可以 24 小时工作,不需要休息或休假,能够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2. 教育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用于教育领域,如教授语言、数学、科学等学科。
它们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和动作演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医疗保健:人形机器人可以在医疗保健领域提供帮助,如协助医生进行手术、照顾病人、提供康复训练等。
它们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 工业制造:人形机器人可以在工业制造领域中协助完成生产任务,如装配、搬运、焊接等。
它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还可以避免工人在危险环境中工作。
5. 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可以用于家庭服务,如照顾老人、儿童、宠物等。
它们可以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打扫卫生、照顾宠物、陪伴老人等,为家庭成员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全球人形机器人(一)2024

全球人形机器人(一)引言概述:人形机器人是一种以人的外形和动作为基础构建的机器人,它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全球范围内,人形机器人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阐述全球人形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
正文:一、技术进展1. 机械结构:采用多关节设计,模仿人体骨骼结构,实现更自然的行动。
2. 传感技术: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现机器人对环境和物体的感知,增强其交互能力。
3. 计算能力:配备高性能的处理器,支持机器人进行复杂的计算任务,如人脸识别和语音处理。
4. 人工智能: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使机器人能够学习和适应环境,提升其智能水平。
5. 动力系统:采用高效的电动驱动系统,提供机器人的动力支持,并实现更长时间的工作。
二、应用领域1. 家庭助理:人形机器人可以帮助家庭完成各种家务,如打扫卫生、照料孩子等。
2. 医疗护理:机器人可以在医疗机构中协助医生和护士,提供病人监护、康复训练等服务。
3. 教育培训:人形机器人可以作为教育辅助工具,帮助教师教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娱乐休闲:机器人可以在游乐场、电影院等场所与人进行互动娱乐,提供娱乐体验。
5. 工业生产: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中,可以完成复杂的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市场前景1. 市场规模: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2. 需求驱动:人形机器人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需求是推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3. 技术突破: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也为市场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4. 市场竞争:全球范围内,众多企业正在投资和研发人形机器人技术,市场竞争激烈。
5. 政策支持:部分国家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给予政策支持,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四、挑战与问题1. 安全性:人形机器人在与人类互动过程中,需要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 隐私保护:机器人收集的个人信息需要严格保护,防止被滥用和泄露。
人形机器人调研报告 -回复

人形机器人调研报告-回复1. 什么是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是指外形上与人类相似或模仿人类外貌特征的机器人。
它们通常具有人类的头部、躯干和四肢,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人类活动和表情模仿。
2.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人形机器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类似机器人的生物。
然而,现代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始于20世纪。
最早的人形机器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
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和功能也逐渐得到改进。
随后在20世纪中叶至末期,日本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并带领全球进行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创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涵盖了家庭、医疗、娱乐、教育等多个领域。
3. 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特点有哪些?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特点包括外貌模拟、人机交互、动作控制、感知与识别等方面。
外貌模拟主要是通过材料工程和机械结构设计实现。
人机交互涉及到语音识别、面部表情识别、姿势识别等技术,以便机器人能够与人类进行自然的交流。
动作控制方面,机器人需要具备复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控制能力,以实现各种动作和姿态的模仿。
感知与识别则要求机器人能够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并识别人类的动作和表情。
4.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有哪些?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家庭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作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实现家电控制、任务执行、陪伴等功能。
在医疗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用于康复训练、护理、手术辅助等方面。
在娱乐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作为演员或交互伴侣,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消遣。
此外,人形机器人还可以应用于教育、服务行业、军事等领域。
5. 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和挑战是什么?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在于可以与人类进行更加自然和直观的交流,可以完成一些繁重、危险或精细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类的负担。
此外,人形机器人还可以提供陪伴、护理、娱乐等皆通过。
然而,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技术挑战,如外貌模拟、动作控制、感知与识别等方面的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型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什么是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人机器人,是具有人形的机器人。
1886年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他的小说《未来夏娃》中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安德罗丁”(android),就是一种人形机器人。
按照利尔亚描述,人形机器人由4部分组成:生命系统(平衡、步行、发声、身体摆动、感觉、表情、调节运动等);造型解质(关节能自由运动的金属覆盖体,一种盔甲);肌肉(在上述盔甲上有肉体、静脉、性别等身体的各种形态);
人造皮肤(含有肤色、轮廓、头发、视觉、牙齿、手爪等)。
构成及特点
现代的人形机器人一种智能化机器人,例如
ROBOT·X人形机器人,在机器的各活动关节配置有多达17个伺服器,具有17个自由度,特显灵活,更能完成诸如手臂后摆90度的高难度动作。
它还配以设计优良的控制系统,通过自身智能编程软件便能自动地完成整套动作。
人形机器人随音乐起舞、行走、起卧、武术表演、翻跟斗等杂技以及各种奥运竞赛动作,。
ROBOT·X人形机器人采用世界著名的日本FUTABA伺服器,具有高扭力、高转速、高稳定、反应灵敏、无抖动、转动角度大等优点,超快速高精度金属齿轮,耐冲击。
人形机器人集机、电、材料、计算机、传感器、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于一体,是一个国家高科技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不惜投入巨资进行开发研究。
日、美英等国都在研制仿人形机器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日本本田公司于1997年10月推出了仿人形机器人P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了仿人形机器人科戈(COG),德国和澳洲共同研制出了装有52个汽缸,身高2米、体重150公斤的大型机器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了一种有着像人一样眼睛的新型机器人,它能与人类进行交流,能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回应,并能协助人类完成许多工作。
2010年6月16日日本东京大学和大阪大学组成的科研小组向公众展示了一款仿真婴儿机器人,它就是新的一款人形机器人。
这个名叫“野尾”的婴儿娃娃身高71厘米,在柔软的仿真皮肤下面共有600个传感器,可以做出伸手、转头等动作。
当被拥抱时,忽闪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世界,十分可爱。
当然,我国也在对人形机器人研究上加快了步伐。
但由于起步比较晚,我国的人形机器人跟日本和美国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日本在“人形”机器人研究上可以称之为世界之巅,美国的水平也只够他们一个手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手掌——美国机械手水平不错,人形机器人还是不如日本)。
国内的水平就不提了,大家看到春晚那个机器人舞蹈了吧?虽然人的样子做出来了,但自由度非常有限(关节数少,关节的自由度也低)。
手掌基本就是一个摆设,抓举能力较差。
所以这样的机器人除了扭几下,意义不大。
这个水准的机器人,日本早就经历过了。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美国的人形机器人—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机器人(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是
美国武器合约商波士顿动力公司为美军研制
的世界最先进人形机器人之一。
阿特拉斯机
器人身高1.9米,体重150千克,由头部、躯
干和四肢组成,像人类一样用双腿直立行走,
它不仅被设计能够行走、取物,并且能够在
户外穿越严酷地形,使用手脚攀爬。
这一机
器人将来或许能像人一样在危险环境下进行
救援工作。
设计原理
Atlas有28个液压关节,两只手、两条腿、两只脚、一个身躯。
它的脑袋包括立体照相机和一个激光测距仪。
阿特拉斯机器人的动力来至设置在一个场外的电源上。
有7个工作组,他们正在研制自己的Atlas机器人并于2013年12月份装入程序,测试将于弗罗里达Homestead Miami Speedway 进行。
技能特性
它在传送带上大步前进,躲开传送带上突然出现的木板;从高处跳下稳稳落地,两腿分开从陷阱两边走过,然后跑上楼梯;单腿站立,被从侧面而来的球重撞而不倒,等等。
日本人形机器人—ASIMO
日本本田公司研制的仿
人机器人ASIMO,
至2013年,是世界上
最先进的仿人行走机器
人之一。
简介
ASIMO身高1.3米,体重48公斤。
它的行走速度是0-9km/h。
早期的机器人如果直线行走时突然转向,必须先停下来,看起来比较笨拙。
而ASIMO就灵活得多,它可以实时预测下一个动作并提前改变重心,因此可以行走自如,进行诸如“8”字形行走、下台阶、弯腰等各项“复杂”动作。
此外,ASIMO还可以握手、挥手,甚至可以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从2000年10月31日诞生,ASIMO的进步可以用神速来形容,2012最新版的ASIMO,除具备了行走功能与各种人类肢体动作之外,更具备了人工智能,可以预先设定动作,还能依据人类的声音、手势等指令,来从事相应动作,此外,他还具备了基本的记忆与辨识能力。
功能
眼观六路
ASIMO利用其身上安装的传感器,拥有360度全方位感应,可以辨识出附近的人和物体。
配合特别的视觉感应器,他可以阅读人类身上的识别卡片,甚至认出从背后走过来的人,真正做到眼观六路。
当他识别出合法人员后,还可以自动转身,与之并肩牵手前进。
在行进中,ASIMO还能自动调节步行速度配合同行者。
和人握手时,他能通过手腕上的力量感应器,测试人手的力量强度和方向,随时按照人类的动作变化作出调整,避免用力太大捏伤人类。
ASIMO装载的大量传感器,既包括传统人类的传感器,也拥有一些超越人类的特殊感应器,能够迅速地了解周围情况,在复杂的环境下也能快速顺畅地移动。
●视觉感应器:其眼部摄影机通过连续拍摄图片,再与数据库内容作比较,以轮廓的特征识别人类及辨别来者身份;
●水平感应器:由红外线感应器和CCD摄像机构成的sensymg系统共同工作,可避开障碍物。
●超音波感应器:以音波测量3m范围内的物体,即使在毫无灯光的黑暗中行使也完全无碍。
做运动
由于平衡力得到大幅度的改善,ASIMO可以做既柔软且快速的运动,比如体操和跳舞,甚至能够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作为iWalk(intelligent Realtime Flexible Walking,智能实时自由步行)类型机器人,在两足步行的状态下,不可避免会发生打滑并摔倒在地的情况,因此,他能够在两脚尽量抬起的同时,积极地控制姿势的倾斜,甚至创造性地做到了一段时间内双脚腾空。
这种如同人类跑步的设计,使ASIMO行进的时速从3 公里倍增至6公里。
ASIMO快速转弯的时候,他会自动向内不同角度地倾斜身体,控制重心以便转身时利用离心力平衡身姿,通过巧妙的控制,轻易地绕开障碍。
人形机器人未来展望
既然是人形机器人,有人的特征就应该具备人类可以完成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甚至可以完成一些人类完成不了的功能。
所以,人型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是多方面的,甚至可以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行业。
只要是需要人来完成的工作基本上都可以由机器人来代替人类完成。
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危险的任务。
比如机器人消防员,机器人战士,采矿机器人,潜水机器人,太空机器人等等。
日本机器人公司SCHAFT(沙夫特)日前在由DARPA(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举办的“机器人挑战赛”中夺得胜利
该挑战赛于12月20日至21日在Homestead-Miami公路上进行。
当日有16支团队参加比赛,机器人们需要在比赛中完成8项任务--开车、在废墟上行走、移除障碍物、开门并穿过该道门、爬梯子并穿过工业通道、使用工具砸碎混凝土板、找到指定阀门并关闭、将救火水管连接到消防管道上并打开阀门。
主办方DARPA表示,他们之所以会举办这么一项赛事则是为了能够研发出未来可代替人类到灾害现场或紧急区域实施营救行动的机器人。
据介绍,SCHAFT重达216磅,高为4.8英尺,翼展长为4.3英尺。
Business Insider表示,SCHAFT机器人在DRC测试中,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机器人强上10倍。
SCHAFT可以说是未来人型机器人的雏形。
SCHAFT 出现在美国DARPA 机器人大赛上,是目前这个机器人选拔赛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家伙。
它重94kg,高1.47米,目前在比赛中得分27分,虽然看上去很低,但目前还是第一名,第二名是20分。
这次机器人竞赛主要考验的是机器人们的救灾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搜寻、攀爬、突破等工作。
Schaft参赛视频
SCHAFT日前在由DARPA(美国国防部先
进研究项目局)举办的“机器人挑战赛”
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