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中应用及病例分享

合集下载

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2)

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2)

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在进行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选取了10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诊。

患者年龄范围在10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1:1。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实验组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抗真菌药物治疗。

伊曲康唑的剂量为200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7天。

常规抗真菌药物选用的是克霉唑乳膏,每日两次,连续使用7天。

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定期的随访,包括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

在每次随访中,我们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包括红斑、瘙痒、脓疱和毛囊炎的数量和程度。

同时,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包括真菌学检测和马拉色菌的培养。

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2周和4周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实验室检测方面,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2周和4周的真菌学检测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的马拉色菌培养阳性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安全性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者有2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对照组患者有1例出现轻微的皮肤刺激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然而,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观察时间较短,因此对于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在过去的几年里,马拉色菌毛囊炎已经成为临床上一个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

该病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马拉色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皮肤上的真菌,正常情况下并不引起疾病,但在某些条件下,如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状态下降等,马拉色菌可能大量繁殖,引发毛囊炎。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国上市16年中文文献回顾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国上市16年中文文献回顾
作者简介 : 吕雪 莲, ( 女 汉族) 博 士, , 副主任 医师. — also lts E m i: ou n
I@ g i c m v ma l o .
歇 3周 , 据 S I 分 服 用 2~ 根 CO评 4个 疗 程不 等 ; 特 比萘芬 组 口服特 比萘 芬 20m , 5 g 1次/ , d 根据 S I CO
评分 连 续服用 5~1 不 等 。对 治 疗 后 的 近 、 、 2周 中
中 国 真 菌学 杂 志 2 1 0 0年 2月 第 5卷 第 1期
C i clFbuf 0 0 V l N . hnJMy0,era
伊 曲康 唑 治 疗 浅 部 真 菌 感 染 的疗 效 分 析 中 国上 市 1 中文 文 献 回顾 6年
据分级 标准 对研 究证 据等 级进 行分 析评 价 , 伊 曲 对
康唑 在 中国应 用 于各 种 真 菌 感 染 及 相关 性 疾 病 中 的不 同治疗 方案 进行 比较 分析 , 重于对 疗 效 的评 侧
价 , 伊 曲康 唑 在 中 国的 临床 规 范 、 理 应 用 提 供 为 合
实践佐 证 。
2 0 5. 3% l J
伊 曲 康 唑 ( 皮 仁 诺 , 安 杨 森 制 药 有 限 公 斯 西

目前 临床上 应 用伊 曲康 唑治疗 甲真 菌
司) 是一 种三 唑类 抗 真 菌 药物 , 主要 作 用 于 真 菌 细 胞膜 上 的关键 酶 麦 角 固醇合 成 酶而 发 挥 抗 真 菌 作
广泛 用 于各种 浅 深 部 真 菌病 及 真 菌 相 关 疾 病 的治
我 们通 过对 C K N I中 国知 网 的 中文期 刊 、 秀 优 硕博 士 论文 数据 库 和维普 数据 库进 行检 索 , 索词 检 为“ 曲康 唑 ” 指 甲/ 甲/甲真 菌 病 ” 治 疗 ” 。 伊 “ 趾 “ 等

伊曲康唑口服液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口服液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口服液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发表时间:2013-10-12T16:44:13.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郑宏[导读] 其抗念珠菌疗效至少与氟康唑相当,但抗曲霉菌效果优于氟康唑,给药方式灵活,患者耐受性良好,临床费用低。

郑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222000)【摘要】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口服液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肺部真菌感染23例。

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液200mg,每日2次,疗程4周。

结果临床有效率86.9%(20/23),真菌清除率73.9%(17/23),不良反应发生率8.7%(2/23)。

结论伊曲康唑口服液经验性治疗肺部真菌感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少,经济,用药方便,适用于基础疾病得到控制,症状稳定的患者。

【关键词】肺部真菌感染伊曲康唑口服液【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091-02 近年来,真菌感染率逐渐上升,且病死率呈上升趋势。

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营养状况差,应用各种侵袭性操作多,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糖皮质类激素,或由于合并糖尿病等疾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逐年增加,如能及时选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我院呼吸内科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于23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经验性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3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61-83岁,平均71岁。

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15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4例,肺癌化疗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

真菌感染易感因素有:接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11例,无创通气5例,联合或应用广谱抗生素>2周者4例,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3例。

所有患者均清晨清洁口腔后留痰液行真菌涂片查到真菌孢子及菌丝,真菌培养连续2次以上阳性且为相同的致病菌,或经气管插管取得的痰液标本行真菌培养阳性。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真菌-念珠菌感染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真菌-念珠菌感染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真菌-念珠菌感染简介本文档将分析一个关于抗真菌药物在念珠菌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案例。

通过分析患者病情、用药方案和治疗效果,我们将探讨该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案例背景患者是一名50岁的女性,被诊断为念珠菌感染。

她之前已经使用了抗真菌药物甲氧苄啶,但病情并未改善。

现在我们需要评估是否使用其他抗真菌药物。

用药方案经过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药物选择,我们决定将患者转换到强效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念珠菌感染。

我们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调整伊曲康唑的剂量,以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合适的浓度。

治疗效果在使用伊曲康唑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有显著改善。

她的症状减轻,真菌感染减少。

根据临床观察和相关检测结果,伊曲康唑对念珠菌感染的治疗非常有效。

安全性评估伊曲康唑作为强效抗真菌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和安全风险。

因此,在使用伊曲康唑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性评估,包括患者的肝功能和其他相关检测。

根据评估结果,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宜使用伊曲康唑,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基于以上病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伊曲康唑在念珠菌感染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 在使用伊曲康唑前,应进行详细的安全性评估,以排除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 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应作为剂量调整的考虑因素。

- 本案例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本文档旨在为临床药师提供抗真菌药物在念珠菌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案例分析,以帮助他们做出治疗决策。

请在使用药物时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指南,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探究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

探究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

探究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让我们了解一下马拉色菌毛囊炎。

它是一种由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感染,通常表现为红色皮疹、瘙痒、疼痛等症状。

这种病菌喜欢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繁殖,因此常见于脚趾间、腋下等部位。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曾多次就医,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但症状总是反复发作。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治疗的时候,我的一位医生建议我尝试一下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适用于治疗各种真菌感染,包括马拉色菌毛囊炎。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使用这种药物,没想到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开始使用伊曲康唑之前,我进行了详细的皮肤检查和真菌培养,以确定病因和感染类型。

医生告诉我,伊曲康唑的用药方法是每天一次,每次一片,连续使用一周。

在这期间,我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没有遗漏任何一次。

用药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到症状有所缓解,红色皮疹变得更加淡化,瘙痒和疼痛感也明显减轻。

到了第五天,症状已经大幅度改善,皮肤恢复了光滑,不再是之前的粗糙和瘙痒。

完整的用药周期结束后,我再次进行了皮肤检查和真菌培养,结果显示感染已经完全清除。

通过这次治疗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伊曲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神奇效果。

它不仅迅速缓解了我的症状,而且彻底清除了感染。

与此同时,我也认识到,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持续的复查至关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反复发作。

在这里,我想提醒广大患有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朋友们,不要灰心失望,也不要盲目尝试各种治疗方法。

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疾病的阴影,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

我的治疗经历让我对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充满信心。

我相信,只要大家积极配合治疗,这种疾病是完全可以得到控制的。

希望我的经历能为大家带来希望,让我们一起加油,战胜病痛,重拾健康!在我被马拉色菌毛囊炎困扰的那些年里,我尝试了无数的治疗方法,但都没有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中的应用及病例分享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中的应用及病例分享
当前13页,共26页,星期日。
根据患者皮损的情况
考虑可能的疾病: 脂溢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慢性湿疹? 激素依赖性皮炎? 难辨认面癣?
当前14页,共26页,星期日。
直接镜检:可见到典型的菌丝及链状孢子。 真菌培养: 确定为红色毛癣菌。 诊断: 难辨认面癣;激素依赖性皮炎。
当前15页,共26页,星期日。
1.临床上对难治性、复发性、泛发性的手足癣、体股癣
以及角化增厚型足癣,或者未行真菌培养,当不能确定致病
真菌的具体种类时,可建议使用口服广谱抗真菌药物--伊 曲康唑治疗。 2.口服伊曲康唑治疗手足癣、体股癣的优点:抗菌谱广 、疗程短、依从性高、复发率低,病灶不遗漏等。
当前9页,共26页,星期日。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用药方案
当前10页,共26页,星期日。
第二部分
斯皮仁诺治疗难辨认体癣的临床病例分享
当前11页,共26页,星期日。
病例1 -------------(注:该病例是在一次真菌会议上吉林大学李福秋老师讲的一
个典型病例,在此借鉴一下供我们学习)
男性患者,40岁,因面部弥漫红斑、脱屑、伴 米粒大的红丘疹,瘙痒,反复发作7-8年。
当前24页,共26页,星期日。
患者就诊时图片
当前25页,共26页,星期日。
真菌学检查
真菌镜检为阳性,镜下可见菌丝。 该患者未行真菌培养。 诊断:股癣
当前26页,共26页,星期日。
当前21页,共26页,星期日。
治疗
治疗: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 100mg,Qd,7天,外用萘替芬酮康唑
乳膏,一周复诊时,皮损已基本消退。嘱其继 续外用药膏2~3周以巩固治疗。
当前22页,共26页,星期日。
治疗前后对比

国产伊曲康唑(美扶)治疗174例浅部真菌病临床观察

国产伊曲康唑(美扶)治疗174例浅部真菌病临床观察
fr on we k a 4 a es o i e o p i d tne c urs o y 20 o e e nd 7 c s f tn a c r ors an i a r i nl 0mg p r da fr o e . Th e ul o he 4t we k fe e y o ne we k e rs t ft h s e at r
a d i a pe s nd n tne di,a 7333% a 93 3 . nd . 3% f r i e e r o i a d i e c u i .M y o o ialcu e ae or o tn a o p rs n tn a r rs c l gc r r t f boh t we e 6% r 9 K e wor s: i a o z e; tne ma num ; tne pe i tne c p fs tne c urs y d t c na ol r i a n i a d s; i a or o ; i a r i. i
中 图 分 类 号 :R 5 . 76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9 3 2 0 ) 90 8 —2 0 04 6 ( 0 2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30
Cl ia o s rain o t c n z l ( i ) r aig p t ns wi u e i a my o e i c l b ev t fia o a oe mef i t t ai t t s p rc l c s s: n o r u n e n e h f i
a r p r o 1 6 c s s e ot f 7 a e
z N ag i g AN i ,LA a-n ,G u M_ ig ,C E i a,z NG HA G O n - a ,O L-  ̄ qn mo I 0 W n i q g U J A Ln - H N Me u n HA 0 e - j Dn - o z 7 u n-o , U o g u YA G X-u L ai ( u  ̄a o i lFd nU i  ̄t ig u , ag u L O D n- i N i i I il H chnH s t, ua n e i g G d h, h , J- n a pa v y。

伊曲康唑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伊曲康唑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伊曲康唑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因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及尿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反复发作,严重者可见皮肤皲裂,表皮脱落,急性期糜烂及浅表溃疡,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我院采用患者夫妇同时口服伊曲康唑,配合患者阴道外用硝酸咪康唑,外阴克霉唑乳膏治疗RVVC取得较好疗效。

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 2008年8月—2010年8月,本院对年龄24-46岁,已婚无使用伊曲康唑、硝酸咪康唑、克霉唑乳膏禁忌症,无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无妊娠及糖尿病的RVVC患者90例,采用伊曲康唑、硝酸咪康唑、克霉唑乳膏联合治疗。

2.诊断标准. 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分泌物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

妇科检查可见外阴红斑、水肿,常伴有抓痕,严重者看见皮肤皲裂、表皮脱落、阴道粘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粘膜面,急性期还可能见到糜烂及浅表溃疡,阴道分泌物镜检可见假丝酵母菌的芽生袍子或假菌丝且1年反复发作4次或以上。

3.治疗方法. 丈夫阴部有假丝酵母菌感染者,均给涂克霉唑乳膏,每日两次共7天,嘱夫妇勤换内裤,用过的毛巾、内裤、盆煮沸消毒15分钟,夫妇同时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一次连服5天,患者阴道外用硝酸咪康唑每次1枚,每日一次,连用10天,外阴部涂克霉唑乳膏每日1次,连用7天。

4.疗效判断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后随访4个月不复发。

(2)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后1-3个月内复发。

二、结果1. 治疗效果:治愈84人,未愈6人,治愈率93.3%2. 随访:1年未发现任何副反应三、讨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一种妇科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通常采用局部治疗,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而后又出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真菌学检查阳性,称为复发,复发率为5%[1],,若1年内复发4次或以上称RVVC,多数患者复发机制不明,部分复发的原因是假丝酵母菌未完全被消除,或通过寄生在人体口腔、肠道的假丝酵母菌传染,或因为性伴侣是带菌者通过性交传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前后对比
病例2 (注:该病例是我本人诊治的 一名患者)
患者,男,9岁,因左耳部皮疹伴瘙痒半年余就诊。 半年前左耳部出现约花生米大小的丘疹,伴有轻度瘙
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毛囊炎”,给予“百多邦” 等外擦,效果欠佳,且范围稍扩大,后又诊断“湿疹” 给予“艾洛松”、“卤米松”等治疗,痒感可缓解, 但范围增大,后自用“派瑞松、除湿止痒软膏”等治 疗,均可缓解症状,但未痊愈,停药后约一周症状再 发,并范围逐渐增大。
查体:皮肤科情况可见左耳部约2/3耳廓大小 范围可见轻度红斑,其上可见白色鳞屑,皮疹 周边鳞屑较中间部位略多,无明显丘疹、脓疱 等。右耳部位未见类似皮损。
患者就诊时图片
真菌学检查
真菌镜检为阳性,镜下可见菌丝。 该患者未行真菌培养。
诊断:体癣
治疗
治疗: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
100mg,Qd,7天,外用萘替芬酮康
第二部分
斯皮仁诺治疗难辨认体癣的临床病例分享
病例1 -------------(注:该病例是在一次真 菌会议上吉林大学李福秋老师讲的一个典 型病例,在此借鉴一下供我们学习)
男性患者,40岁,因面部弥漫红斑、脱屑、伴 米粒大的红丘疹,瘙痒,反复发作7-8年。
曾诊断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湿疹等,反 复使用多种外用药,包括激素类、及“芦荟胶” 等,
唑 乳膏,一周复诊时,皮损已基本消退。嘱
其继续外用药膏2~3周以巩固治疗。
治疗前后对比
病例3(注:该病例是我本人诊治 的一名患者)
患者,女,20岁,因臀部、大腿部位皮疹伴瘙 痒反复发作2年余就诊。
2年前曾因“胸腺瘤”住院期间,臀部出现皮 疹伴瘙痒,误诊为“疥疮”给予硫磺霜等效果 欠佳,后按湿疹给予抗组胺药物及派瑞松、艾 洛松等外用药物治疗,瘙痒及皮疹可缓解,但 停药易反复。也曾擦过治疗体癣的外用药物 (具体不详),未口服抗真菌药物但效果欠佳, 范围逐渐扩大至大腿部位。
系统性治疗常用药物为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
(当不能确定是酵母菌?霉菌?皮肤癣菌?感染时,可 选择广谱抗真菌药物-----斯皮仁诺)
临床选择口服抗真菌药物的适应症
1.临床上对难治性、复发性、泛发性的手足癣、体 股癣以及角化增厚型足癣,或者未行真菌培养,当 不能确定致病真菌的具体种类时,可建议使用口服 广谱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治疗。
菌; ③病理检查:除非必要,一般不做。经过碘酸
雪夫染色(PAS)和(或)六胺银染色 (GMS),可见角质层中有菌丝。
治疗原则
外用制剂:唑类、丙烯胺类、环吡酮类等药物外用制 剂均可用于浅部真菌病的治疗。
系统性治疗适应症:对于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泛发 或反复发作以及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例,可选用系 统抗真菌药物治疗。
临床表现(可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
临床表现(可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
总之,浅部真菌病根据其发病部位不同,表现 也各异,但几乎均伴有鳞屑。
若患者误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则会使皮疹 蔓延扩大甚至形成肉芽肿,且无典型的临床表 现,称难辨认癣。
诊断
①典型临床表现; ②真菌镜检阳性和(或)培养分离到皮肤癣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及病例分享
第一部分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概述
浅部真菌病
是皮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指致病真菌侵 犯皮肤角质层、甲板、毛发等,包括头癣、体 癣、手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马拉色菌 毛囊炎等等
致病真菌
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等,其共同的特点是 亲角蛋白,可侵犯人或动物皮肤的角质层、毛 发、甲板或羽毛,引起皮肤癣菌病。
病情曾有缓解,但始终未彻底治愈。
查体:皮肤专科检查可见颜面部弥漫潮红斑, 面颊及下颏不见密集的米粒大的红丘疹,伴有 脱屑,及毛细血管扩张。
追问病史:患者曾使用过多种含有皮质类固醇 激素的外用药物,虽有暂时的缓解,但一直反 复发作。
根据患者皮损的情况
考虑可能的疾病: 脂溢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慢性湿疹? 激素依赖性皮炎? 难辨认面癣?
直接镜检:可见到典型的菌丝及链状孢子。 真菌培养: 确定为红色毛癣菌。 诊断: 难辨认面癣;激素依赖性皮炎。
治疗: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
100mg,日2次,第一周派瑞
松,每日2次外用;第二周,舍他
康唑,每日2次外用。两周后症状
明显好转,
2周后停用抗真菌药,局部给予
0.1%他克莫司外用。
2.口服伊曲康唑治疗手足癣、体股癣的优点:抗菌 谱广、疗程短、依从性高、复发率低,病灶不遗漏 等。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用药方案
1.甲真菌病:每天2次,每次0.2g,餐时或饭后即服, 服药7天,停药21天为1个疗程,指甲为2~3个疗程, 足趾甲为3~4个疗程。
2.手足癣、体股癣: -100mg/d,连续14天; -或100~200mg/次,每日2次,连用7天; 3. 治疗角化型手足癣: -200mg/次,每日2次,连用7天。
患者就诊时图片
真菌学检查
真菌镜检为阳性,镜下可见菌丝。 该患者未行围较大,曾外用 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未行真菌培养,故选择广 谱抗真菌药物斯皮仁诺。
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
200mg,Qd,外用环吡酮胺乳膏,2
周复诊时,部分皮损已消退,鳞屑减少,以暗
红色色素沉着斑为主。现在继续用药治疗中。
治疗2周复诊时照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