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老人直立性低血压

合集下载

康复训练中体位性低血压紧急处理预案

康复训练中体位性低血压紧急处理预案

康复训练中体位性低血压紧急处理预案
一、康复治疗之前进行血压的测量。

二、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长期卧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站立时动作应缓慢,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及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也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做好体位转换的过渡动作,即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立位,从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三、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首先应小心轻轻地抬到卧室和宽敞的场所,尽量减少病人身体及头部的震动、摇晃、颠簸,加重颅内出血及发生脑疝。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病人解开衣领、褲带,必要时将上衣用剪刀剪开,以减少对呼吸的阻力,有假牙者取下假牙,体位以侧卧位为宜,使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易于流出,如出现舌头后坠,呼吸鼾声大,可用手将下颌托起,当病人出现抽搐时,可用一块半寸宽的竹板缠上软布塞入上下齿之间,以防舌头被咬伤;给予静脉注射20%甘露醇或50%葡萄糖脱水,以防发生脑疝;及时请求相关科室会诊,急诊CT查颅内出血情况。

四、严格筛选。

进行电动直立床训练及下肢机器人训练的病人。

五、进行站立训练时,遵循康复治疗的循序渐进原则。

严禁长时间站立。

六、治疗时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并观察患者面部表情。

老年人慎防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慎防体位性低血压

心血管之友从卧位转为站立位最初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 和(或)舒张压下降≥10mmHg 、或卧位收缩压≥160mmHg 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30mmHg 、或对于那些血压基线较底患者,在站立位时收缩压<90mmHg 时均可确诊为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慎防体位性低血压●上海安达医院王仁忠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是指体位发生改变时血压明显下降,而引起头晕、疲劳、视力模糊、认知障碍、头痛和晕厥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年龄大是发病主因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这可能与年龄增长,机体衰老导致各种反射机制钝化、周围血管硬化、迷走神经功能不全有关。

同时,年龄的增加会使得老年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但心肌细胞中肾上腺素能受体并没有增加,老年人容易在体位改变的初期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除了年龄因素,疾病和药物也与体位性高血压有关。

如多系统萎缩、帕金森氏病、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紊乱、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严重颈动脉狭窄、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严重狭窄、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梗阻性心肌病、严重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和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能够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包括吩噻嗪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抗帕金森病药物,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均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

临床中也可见高血压患者卧位血压偏高,但立位血压明显偏低,甚至起床即晕厥的情况。

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选择,应注意选用不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的降压药物。

治疗首选非药物,祛除致病因素很重要对于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应更换或停用相应药物;治疗原发病,同时改变生活方式。

只有当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才选择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包括:1.血管收缩剂,如米多君,为直接或间接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2.盐皮质激素,如氟氢可的松,通过促进远端肾小管钠的吸收,增强血管对循环内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导读:每个家庭几乎都有老年人,而老年人最容易得直立性低血压。

很多老年人为控制疾病长期服用降压药,用量过大时就会使血压骤降,诱发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个人健康,了解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具体如下:……每个家庭几乎都有老年人,而老年人最容易得直立性低血压。

很多老年人为控制疾病长期服用降压药,用量过大时就会使血压骤降,诱发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个人健康,了解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具体如下:*一、饮食保健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不要饥饱无常,不要偏食挑食。

合理的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2.注意饮食搭配,多吃补气血的食物,比如大枣、桂圆等,多吃养心益血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多吃健脾补脑的食物,比如各种肉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肥腻食物。

田七炖鸡营养丰富,对低血压患者有益;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也对低血压患者有益。

3.注意补充营养,若为食欲不振者,宜适当适用一些能提高食欲的调味品,比如辣椒、葱、醋、酱等。

胡椒也能刺激食欲,但长期食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4.高钠、高胆固醇饮食对低血压者有益。

奶油、鱼、猪骨都含有丰富的胆固醇,食盐含有充足的钠,患者可多食用。

5.不要食用具有降压效果的食品,比如冬瓜、芹菜、苦瓜、海带、洋葱等。

*二、日常护理1.直立性低血压者应注意日常护理,睡时可将枕头垫高,洗头时水要适宜,举起重物要慢些,起立时不要过急,可适当淋浴,穿弹性袜子、紧身裤。

2.直立性低血压者日常要多锻炼身体,可以在清晨到公园内打太极或者夜间在户外跳广场舞。

运动时需注意运动量要适宜,不要过大。

运动强烈会诱发低血压。

3.直立性低血压者不要在闷热的室内呆太久,要经常到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

若伴有明显临床症状,应及早治疗,同时应保持乐观的心态。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措施有哪些,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

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老年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的护理

老年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的护理

直立 性低血 压 是患 者 取 直立 位 时血 压 显 著 降 低, 出现 全脑供血 不 足 的症 状 , 黑 嚎 、 晕 , 至 如 头 甚
晕厥 , 少数 患者有 心绞 痛表 现_ 。老年患者 直立 性 1 ]
张情 绪 ; 注意对 血压 的观察 。 2 2 直立性 低 血压 的预 防 . 2 2 1 体位 变换 护 理 .. 老 年 患 者血 管 壁 硬 化 , 弹
护理 与康 复 2 1 0 0年 1 第 9卷 第 1 期 O月 0
老 年 直 立 性 低 血 压 患 者 的 护 理
金 玉 萍
( 暨市璜 山镇 中心卫 生 院 , 诸 浙江诸 暨

3 10 ) 1 8 9
要: 总结老年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的护理 。老年患者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时立即卧床休息 , 给予安慰 , 消除紧 张情绪 ,
郁 药物 均 可 引 起 老 年 人 功 能 性 直 立 性 低 血 压 _。 6 ]
本 组发生 5 , 中降 压 药 引起 3例 、 静 及利 尿 例 其 镇 药各 引起 1例 。因此 , 给老 年患者 用药前 先测 量和 记 录卧位 与 立 位 血 压 ; 察 患 者 在 站 立 时 是 否 有 观 头晕 、 黑噱 等 症 状 ; 时 测 量 立 位 血 压 , 据 血压 定 根
止 或减 少直 立性低 血压 的发生 。
本组 2 7例 , 1 例 , 8 ; 男 9 女 例 年龄 6  ̄8 0 5岁 ,
2 22 饮 食 护理 ..
餐 后 血 液积 于 内脏 , 使循 环 血
平 均年 龄 7. 7 2岁 ; 血 压 伴 冠 心 病 ( 括 心 肌 梗 高 包
死) 7例 , 梗 死 7例 , 血 栓形 成 2例 , 尿 病 7 脑 脑 糖

老年疗养员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

老年疗养员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

老年疗养员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高健【摘要】@@ 高血压已引起广泛关注,但低血压往往不被了解而促使脑卒中的发生,成为间接危险.rn直立性低血压[1]的诊断主要依据为直立位较卧位时收缩压下降3.99 kPa(30 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99 kPa(15 mmHg)以上,或用心电图观察深呼吸时心率变小于6次/rain.同时出现低血压症状,如大脑供血不足(头晕、头昏、站立不稳,甚至晕厥、摔倒、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率固定不变、尿失禁、便秘、不出汗、不耐热、易疲劳等).【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0(019)004【总页数】2页(P301-302)【关键词】低血压;疗养;预防【作者】高健【作者单位】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一疗养区【正文语种】中文高血压已引起广泛关注,但低血压往往不被了解而促使脑卒中的发生,成为间接危险。

直立性低血压[1] 的诊断主要依据为直立位较卧位时收缩压下降3.99 kPa(30 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99 kPa (15 mmHg)以上,或用心电图观察深呼吸时心率变小于6次/min。

同时出现低血压症状,如大脑供血不足(头晕、头昏、站立不稳,甚至晕厥、摔倒、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率固定不变、尿失禁、便秘、不出汗、不耐热、易疲劳等)。

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主要与下列机制有关[2] :①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

包括失血失液所致的血容量绝对不足和血管扩张剂所致的血容量相对不足。

②心血管反应性的降低。

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脏和血管反应性的降低,临床上主要见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③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常因阻断压力感受器反射弧的某一部分使周围血管张力不能随体位改变而变化,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周围交感神经节(链)切除术脊髓病变或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运动中枢周围病变,某些中枢镇静剂、抗抑郁药等所致的直立性低血压皆与此有关。

老年人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刘奶奶今年65岁,因为经常锻炼身体,身子骨一直很硬朗。

不过最近,刘奶奶每次起床或从沙发上起身时,总感觉到头晕,而且全身没有力气,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上述症状便消失了。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患的是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患者突然由坐位或卧位变成直立位或长时间保持直立的体位而引起的血压降低的现象。

该病的诊断标准是:患者在体位发生改变或长时间保持直立的姿势时,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头晕、全身无力、站立不稳、尿失禁、心慌、心率异常和心绞痛等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多为老年人。

因为老年人的神经功能弱,动脉弹性差,对血压的调节速度较慢,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诱导,就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据统计,约有15%~20%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体位性低血压。

那么,哪些因素可诱发老年人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呢?1.进餐:人们在进餐后,大量的血液会积存在内脏中。

这会导致人的全身循环血量明显减少。

此时,适应能力较差的老年人若突然改变体位,就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2.洗热水浴:人们在洗热水浴时,大量的血液会积存在皮肤和骨骼肌内。

这会导致人的全身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而洗热水浴者若是老年人就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3.长时间站立:老年人在长时间站立后,由于大量的血液会积存在下肢,就会导致其大脑的供血量减少,从而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4.患有某些疾病:老年人易患神经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及营养不良、糖尿病等常见病。

这些疾病可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或血液总量减少,从而容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

5.用药不当:一些老年人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硝酸酯类制剂、抗抑郁药和抗帕金森病药等,均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这些药物若使用不当,就容易使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对于老年人来说,体位性低血压的危害在于该病可引起跌倒、晕厥、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病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那么,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呢?1.要少吃多餐,每餐不宜吃得过饱,餐后不要立即活动,可在休息几分钟后再起身。

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概述】直立性低血压是内环境稳定受损的常见临床表现,见于15%~20%的一般老年人。

其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

许多老年人其体位变化时血压有大范围的变化,并与其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的高低密切相关。

即当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最高时,体位性的收缩期血压下降最大,直立性低血压立位时收缩期血压下降320mmHg(2.7kPa)。

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在无其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证据者中也是如此。

【诊断】老年人如申诉体位性头昏和轻度神志模糊,临床医师不能认为他就是患直立性低血压。

应先让病人平卧至少5分钟后测血压和脉率,然后安静站立1分钟后测血压和脉率,继续站立3分钟后,再测血压和脉率。

低血压反应可能在站立后立即或延迟出现。

为了发现演出的低血压反应可能要延长站立时间或作倾斜试验。

在开始治疗之前,应多次测量血压以确认立位性低血压的持续存在。

【治疗措施】有症状的病人不宜于餐前服降血压药,餐后宜平卧。

减低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用少食多餐法进食可能也有帮助。

最近的资料提示在某些病人中进餐后步行可有助于恢复正常循环,但这种疗法只宜在严密监测之下施行。

对自律神经功能不全病人的研究显示,吲哚美辛50mg每6小时1次,咖啡因250mg加或不加用双氧麦角胺6~10mg/kg皮下注射或生长抑素12~16mg皮下注射餐前可能改善进食后低血压。

咖啡因应仅在晨间给予,使其作用在晚间消失,以免影响病人睡眠和避免产生药物耐受性。

【病因学】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有两种临床表现:生理性(属正常的老化过程)和病理性(属疾病所致)。

生理性直立性低血压在健康老年人,此型低血压日日有剧烈的变化,与老年人血压增高以及属老年人特征性的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体位改变反应的增强有关。

它常为一般的低血压应激所诱发,例如血容量减低、服用降压药物、或排尿时所作的Valsalva动作。

生理性直立性低血压虽一般无症状并属脆性,但可能足以降低脑血流引起头昏或晕厥。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科普知识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科普知识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 科普知识
目录 概述 诊断和治疗 生活管理 预防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概述
概述
什么是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血 压持续下降的疾病,常在站立 时发生。
症状: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 症状包括头晕、眩晕、乏力以 及晕厥等。
概述
原因: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可能由多种 因素引起,如血管功能异常、神经调节 失调等。
诊断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
诊断:诊断原发性直立性低血 压通常包括测量血压、进行体 格检查和评估病史等。
治疗:治疗原发性直立性低血 压的方法包括保持水分和盐分 的平衡、药物治疗以及改变生 活方式等。
诊断和疗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盐类、 中枢神经兴奋剂和血管收缩剂等。
生活管理
生活管理
增加液体摄入量:保持适当的 水分摄取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 获得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站 立或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有 助于减轻症状。
- A: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目 前无法根治,但通过合理的治 疗和生活管理可以控制症状。
常见问题解答
Q: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否会影响正 常生活?
- A: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可能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通过积极治疗和生 活管理可以减轻症状的影响。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生活管理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血压 下降,应适当控制活动强度。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饮食调理:适当增加盐分摄入 量,避免低盐饮食。 合理锻炼:进行适度的锻炼有 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
预防措施
减少压力: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神经调节 失调,应寻求减压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Q: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否可 以完全治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老人直立性低血压
*导读:直立性低血压是人体内环境稳定受损的表现,一般
会出现在老年人之中,15%-20%的老年人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
症状。

出现的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程度而增加。

直立性低血压是导致老年人昏厥的重要因素。

……
直立性低血压是人体内环境稳定受损的表现,一般会出现在老年人之中,15%-20%的老年人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


现的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程度而增加。

直立性低血压是导致老年人昏厥的重要因素。

除了原发性的直立性低血压,一些疾病、药物或治疗受到也对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如糖尿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病、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精神病药物等。

此外,有的老年人身体活动少,是神经和肌肉调节的功能有所下降,会影响脑血流灌注不足而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人一旦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就容易出现昏厥,昏厥可能并发其他的疾病,如摔倒骨折等。

因此,要小心预防直立性低血压。

1.在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前,可以对身体的姿势加以调整,像平卧的时候将头部微微抬高。

平时穿紧身的衣裤和有弹力的长袜,可以减少老了人在身体直立的时候静脉回流产生淤积。

老年人起
床的动作要尽量缓慢,双脚在床上活动片刻,再慢慢站起来,可以避免或减轻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

此外,老年人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喝酒、浸浴、桑拿等,以上都可能诱发直立性低血压。

此外,要注意慎用影响血压的药物。

2.如果出现直立性低血压,不应在用餐前服用降血压药物,在用餐后应该尽量平躺。

另外,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老人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

根据一些研究显示,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在用餐后适当散步,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但散步时应该有以后人员陪同,以免出现病发昏倒。

3.低血压患者最好采取高盐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