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技术的研究解读
食品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与体外评价

食品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与体外评价食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是指通过食物摄入后产生生物学活性的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甚至具有治疗作用。
在食品科学领域,筛选和评价这些生物活性物质非常重要,以促进人们对健康有益的食物成分的认识和利用。
一、食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食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多酚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肽、植物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在体内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例如,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中的咖啡因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预防氧化应激引发的疾病。
二、筛选食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筛选食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
首先,需要确定筛选的目标,比如抗氧化物质、降血压物质等。
然后,从食物中提取目标物质,并采用合适的分离和纯化技术进行分离。
接下来,可以使用物质结构表征技术,如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对目标物质的结构进行鉴定。
最后,通过体外模型评价其生物活性。
三、体外评价食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体外评价是指在实验室中使用细胞、动物模型等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用来评价食品中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
这种评价可以提供初步的证据,更直接地了解食物成分对人体的影响。
常用的体外评价方法有抗氧化活性评价、抗炎活性评价、细胞毒性评价等。
抗氧化活性评价主要通过测定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进行。
例如,可以使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来评价食物中抗氧化物质的能力。
抗炎活性评价可以通过炎症介质的释放、细胞因子的表达等指标来评估物质的抗炎作用。
此外,细胞毒性评价可以用来评估物质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四、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与挑战食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应用前景广阔。
例如,抗氧化物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等;抗炎物质可以治疗炎症性疾病、预防肿瘤等。
然而,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和体外评价仅是初步的探索,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人体研究来验证其作用和安全性。
此外,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和评价也面临一些挑战。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是通过对样品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
随着抗氧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测定方法也逐渐完善。
以下是对常见的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的总结。
1. ORAC法(氧化应激反应活性测定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样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实验中,将样品与荧光试剂(如2,2'-azobis(2,4-dimethylvaleronitrile))共同作用,观察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通过建立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ORAC值。
2.DPPH法(1,1-二苯基-2-苦味基-苦味酸磷):该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测定抗氧化活性的方法。
实验中,将样品与DPPH稳定自由基共同作用,通过比色反应观察DPPH自由基被样品清除的程度,从而评估抗氧化活性。
3.ABTS法(2,2'-联氮双5-苯砜酸):该方法通过ABTS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反应来测定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实验中,ABTS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ABTS离子自由基,通过观察样品对其的清除能力来评估抗氧化活性。
4.FRAP法(亚铁离子还原能力):该方法基于样品对人造抗坏血酸(Fe3+)的还原能力,通过测量还原后的Fe2+离子的生成量来评估抗氧化活性。
实验中,将样品与Fe3+离子反应生成Fe2+离子,通过比色反应来测定Fe2+的含量。
5. 碘标法(Iodine value):该方法用于测定油脂、脂肪等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实验中,将已知量的碘与样品中的不饱和化合物反应,在光反应下观察反应终点的颜色变化,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6. 硝酸盐法(Nitrite method):该方法用于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从而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实验中,样品经过还原反应生成亚硝酸盐,然后与DANO(N-乙基-N-(2-苯基乙基)-对硝基苯胺)反应生成稳定的偶氮染料,通过比色测定反应终点的吸光度来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抗氧化物活性 (antioxidant activity)描述了化学物质在抑制或减少氧化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抗氧化物是一类具有亲电子的分子,它们容易被氧化,从而中和自由基。
抗氧化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因为氧化损害是许多疾病和老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将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进行总结:1. DPPH法:该方法是一种常用的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
含有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的溶液表现为紫色,DPPH自由基上的氢原子被抗氧化物夺取后,DPPH自由基变成无色,从而可以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测定其吸光度的降低来表示抗氧化物活性。
2. ABTS法:该法通过测定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咪唑啉硫酸铵) (ABTS)自由基的消除能力来测定抗氧化活性。
该法也是一种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溶液发生颜色变化,从而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测定其吸光度的降低来表示抗氧化物活性。
3. ORAC法:ORAC(氧化还原能力值)法对不同化学物质的体内抗氧化活性进行定量测定,其原理是将抗氧化剂加入与有氧气气氛接触的荧光染料溶液中,由于受到氧自由基的攻击,染料随着时间流逝会逐渐减少。
为了确定不同化学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十分重要的是应该不断输入氧自由基。
4. FRAP法:铁还原能力 (FRAP) 方法测量样品对Fe3+的还原能力,其原理是将含有Fe3+的试液与抗氧化剂反应后,Fe3+被还原为Fe2+,测试Fe2+的含量即可评估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
5. TBARS法:该方法是用于评估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从而推断抗氧化剂的能力。
该评估方法是通过测定细胞膜上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来分析抗氧化剂活性。
6. Total Phenolic Content (TPC)法:该方法最初是用来测定葡萄酒和咖啡中酚类化合物含量的。
后来发现大多数植物成分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故也用于测定植物中的酚类含量。
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抗氧化活性是指抵抗自由基或氧化物对生物体细胞的损害能力,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
因此,研究抗氧化活性的检测方法对于评价抗氧化剂的活性和开发新的抗氧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不断提出新的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本文将对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生物学法和电化学法。
化学法是最早发展的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测定抗氧化剂与氧自由基或氧化物的反应程度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化学法包括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法、ABTS(2,2'-联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法和Folin-Ciocalteu法。
DPPH 自由基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测定方法,但其对抗氧化剂的浓度敏感,且不能区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ABTS自由基法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测定方法,但其对抗氧化剂的浓度也很敏感。
Folin-Ciocalteu法是一种测定总抗氧化能力的方法,但其结果可能受到样品的颜色和浊度的影响。
生物学法是通过测定抗氧化剂对生物体内氧自由基或氧化物的清除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生物学法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法、还原力测定法和DNA损伤抑制法。
SOD活性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抗氧化剂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还原力测定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测定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抗氧化剂对还原剂的还原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DNA损伤抑制法是一种测定抗氧化剂对DNA氧化损伤的抑制能力的方法,但其结果受到DNA浓度和pH值的影响。
电化学法是一种新兴的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抗氧化剂在电化学系统中的电化学反应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电化学法包括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抗氧化剂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过程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

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总结引言:抗氧化物活性测定在食品、医药、化妆品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目前,常用的抗氧化物活性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
本文将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总结。
一、化学法1.1.DPPH自由基法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之一、通过DPPH自由基与抗氧化物发生反应,使DPPH自由基得以还原为无色溶液,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来评估抗氧化活性。
1.2.ABTS自由基法该方法通过生成具有特定吸光度的ABTS自由基,评估抗氧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与DPPH自由基法相比,ABTS自由基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1.3.羟自由基清除法该方法利用特定的化学反应,测定样品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该方法适用于抗氧化物活性测定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1.4.过氧化物清除法该方法测定样品对过氧化物的清除能力,通过测定生成的不稳定的自由基产物的分解速率,评估抗氧化活性。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生物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二、生物法2.1.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测定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指标包括丙二醛生成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生成量等。
2.2.DNA损伤保护能力测定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对DNA损伤的保护能力,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指标包括DNA链断裂率、碱基损伤率等。
2.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法该方法测定样品中SOD的活性,评估其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
常用的指标包括抑制率、相对酶活等。
2.4.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法该方法测定样品中CAT的活性,评估其清除过氧化氢的能力。
常用的指标包括催化剂浓度、酶单位等。
三、物理法3.1.相对电子自旋共振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样品中的自由基产物的电子自旋共振信号的强度,评估抗氧化物的活性。
常用的指标包括g值、线宽等。
3.2.高温氧化法该方法利用样品在高温条件下的氧化反应,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
一、化学方法
1.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法:常见的方法有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 自由基清除法和超氧阴离子清除法。
这些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间接反映了其抗氧化能力。
2.过氧化氢清除能力测定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对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3.金属螯合能力测定法:该方法测定样品与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反映了样品的抗氧化能力。
4.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法:该方法测定样品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二、生物学方法
1.细胞实验法:该方法通过将样品加入细胞培养基中,观察其对细胞的保护作用,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2.动物模型实验法:将样品通过灌胃、注射等方式给予动物,观察其对动物体内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3.人体试验法:将样品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给予人体,观察其对人体内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三、综合方法
1.多指标评价法:综合考虑样品在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中的多个指标,给予综合评分,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2.生物传感器法:利用生物传感器对样品进行检测,通过测定信号的变化来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3.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测定样品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以上仅为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的一部分,不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样品类型来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结合多个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香椿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估及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香椿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估及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香椿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估及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引言:近年来,饲养动物产业一直在寻找能够提高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的天然植物添加剂。
香椿被发现具有多种保健功能,例如抗氧化、抗菌、抗炎和抗肿瘤等。
本研究旨在评估香椿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研究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 提取香椿物质:选取新鲜香椿叶,用乙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然后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发,得到香椿提取物。
2. 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估:采用自由基清除力、过氧化氢清除力和金属螯合能力等实验方法评估香椿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3. 动物试验设计:选取120只7日龄的肉仔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只。
每组分为对照组(基础饲料)和香椿组(基础饲料+香椿提取物)。
连续饲养60天,观察两组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差异。
4. 生产性能参数记录:记录鸡只的体重增长率、饲料转化率和生存率等参数,分析两组间的差异。
结果:1. 香椿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力、过氧化氢清除力和金属螯合能力,表明其具备显著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2. 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香椿提取物的肉仔鸡具有更高的体重增长率和更低的饲料转化率,但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讨论:1. 香椿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由其中丰富的多酚和类黄酮等活性成分所贡献的。
这些成分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2. 使用香椿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肉仔鸡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效益。
较低的饲料转化率可能与香椿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成分改善了消化吸收功能有关。
3. 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试验期较短,且肉仔鸡对香椿提取物的生存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论:本研究表明香椿提取物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且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有积极的影响。
由于香椿资源丰富且易于获取,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饲料添加剂,用于改善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附注:本文仅供参考,并不代表科学论文的写作规范,请在实际写作时参考相应的文献和要求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香椿提取物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且添加香椿提取物可以促进肉仔鸡的体重增长和改善饲料转化率。
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

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引言:氧化反应是指分子或原子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是指分子或原子获得电子。
由于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具有高度活性,能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研究抗氧化活性及其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
一、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DPPH(2,2-二苯基-1-苦味肼)是一种紫色自由基,其颜色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弱。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样品与DPPH溶液混合,通过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强的样品能够清除DPPH自由基,使其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吸光度的下降。
二、还原能力测定法还原能力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待测样品对还原剂的还原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还原剂包括铁离子、铜离子等。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样品与还原剂混合,通过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变化或还原剂浓度的变化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强的样品能够还原还原剂,使其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吸光度的下降或还原剂浓度的降低。
三、氧化脂质抑制能力测定法氧化脂质抑制能力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待测样品对氧化脂质的抑制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氧化脂质包括脂肪酸、脂肪油等。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样品与氧化脂质混合,通过测定混合液中脂质的氧化程度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强的样品能够有效抑制氧化脂质的形成。
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测定法超氧阴离子是一种常见的自由基,具有较高的活性。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待测样品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常用的超氧阴离子产生体系包括NBT(硝基蓝盐)-NADH(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体系、XTT(二苯基四唑盐)体系等。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样品与超氧阴离子产生体系混合,通过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变化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强的样品能够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使其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吸光度的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3期2802009年5月卫生研究JO U R N A L O F H Y G I E N E R ES EA R C HV01.38N o.3M ay2009文章编号:1000-8020(200903.02∞.04几种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技术的研究刘小兵朴建华1田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100050论著摘要: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应用体外理化环境下建立起来的评价方法对受试物进行初步抗氧化能力评估。
方法联合应用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 T S法与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r aA P法用于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在A B T S法中。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34nm波长下测定以槲皮素、姜黄素、D L-a.生育酚和原花青素等为代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FR A P法中,运用酶标仪,595nm波长处测定同样受试物的抗氧化能力。
结果A B TS法:槲皮素和姜黄素的抗氧化活性T E A C值分别约为2.02和0.50;而l g D L-a.生育酚、原花青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相当于2.06m m ol、2.897m m ol的Trol ox清除自由基的能力;F RA P法:抗氧化活性以1.O m m ol/L FeS04为参考标准,槲皮素、姜黄素和Tr ol ox摩尔当量约为5.73、1.18和2.09;而D L-a.生育酚和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分别是207.7m g、156.36r ag。
结论A B TS法与FR A P法联合应用,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尤其适宜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生物活性物质氧化应激中图分类号:R151.2Q591A B T S法FR A P法抗氧化能力文献标识码:AR ese a r ch on t he eval uat i on m et hods f or ant i oxi dant capaci t yof s ever al bi oact i ve s ubs t ances/n vi t r oLI U X i aobi ng,P I A O Ji anhua,TI A N Y ua nI nst i t ut e of N u t r i ti on a nd F oo d Saf et y,C hi nes e C ent er f or D i seas e C ont r ol a nd Pr event i on,B eij i ng100050,C h i naA bst r act:O bj ect t ve T o s t udy t he eval u at i on m e t h ods f or ant ioxi dant capaci t y of bioacti ve s ubs tB nce i n础阳,an d t O appl y t he m e t h ods w h i ch i s es t abl i s hed i n physi eochem i ea l envi r onm ent i n or der t o g i v e t he pr eli m i nar y as se韶,m ent of t e st subj e ct s.M et hods7r he co m bi ne d appli cat i on of A B T S and F R A P m e t h ods i n t he as s es s m ent i ng t he U V—V I Ss pect r ophot om e t er a nd t he aut oau al yzer r es pecti vel y t e at t he ant ioxi dant capaci t y of quer cet i n,cur cum i n,D L-a-t ocop her ol and pr ocyani di ne at734砌i n A B T S and at595nm i n F RA P.R es ul t s A B'I S:n地TEA C value8of quer cet i n and eur cu m i n w e r e abou t2.02and0.50.19D L-a-t oeopher o l and an t hoc yani m w er e equi val ent t o2.06m m01.2.897m m ol of Tr o l ox i n s caven gi ngfr e e r adi cals ca pa ci t y.nu憎:U se d1.O m m ol/L FeS04粕t he r ef er ence st and ar d,qu er cet i n,eur cum i n and Tr olox equi v al ent m o l ar about5.73,1.18and2.09.D L-a-t ocopher o l,ant i oxi dan t a ct i vi t y of pm an t hocyani di ns w e m 207.7m g and156.36r ag.C oncl us i on I t W a S s uppor t e d s upp or t t ha t co m bi ne d A B T S and F R A P m et hods.becau se of t hei r conv eni ent l y,and t h ei r r el ia ble r es u l t s,es peci al l y i n appr o pr i at el y be us ed a s t he eval uat ion m e t h ods for an t i ox i dan t capaci t y of bi oact i ve s ubst ance讯v/l r o.K e y w ords:li i oact i ve f act or s,oxidat ive st r ess,A B TS,FR A P,ant i oxi dant eapaci t y人类和动物持续暴露在活性氧与促氧化剂中,很容易引起机体组织发生氧化应激,导致机体的代谢性功能紊乱以及一系列的慢性疾病,如:癌症、血脂异常等…。
大量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显示。
人群在消费富含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蔬菜和水果后,其所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将明显降低乜J】。
因此,食用一些富含具有抗氧化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性食品,以延缓或预防机体组织氧化应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 o.2006BA D27801作者简介:刘小兵,男,硕士研究生1通讯作者:朴建华,男。
研究员激损伤的这种做法,已经得到了消费者和科学家们的广泛认同H J】。
然而,面对如此众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如何才能准确、快速地做出辨别,这个问题已经摆在了科学家面前。
最近20年,筛选评价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的方法层出不穷,尤其是体外筛选评价方法,尽管其问还存在着由体外到体内研究的可行性争议,但是围绕着如何更好的筛选评价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的诸多方法均已得到了很好的建立与长足的发展。
在目前,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实验中,生物源性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实验与低密度脂蛋白(LD L氧化实验等均被认为是研究自由基诱使细胞膜损伤与评价植物多酚类物质抗氧化能第3期刘小兵,等.几种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技术的研究28l力的良好模型№]。
同时,许多理化环境下建立起来的评价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建立起的方法。
如: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2,2-azi nobi s-(3. ethyl b enzo t hiazoli ne-6-sul f o ni c aci d一di am m oni um s al t,A BTS]、l,1.二苯代苦基苯肼法[2,2-di phenyl.1.pi cr yl hydr azyl,D PPH]、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Fer r i c r educi ng anti oxidant po w er, FB A P]、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测定法[O xygen r adi ca l absor pt ion capaci t y,O R A C]、化学发光法[P hot oehem i hm i nes cence as sa y, PLC]等;这些方法特别适合进行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快速筛选。
但是,由于每种评价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仅仅单独使用~种方法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因此,本实验在总结众多文献结论的基础上,决定采用两种基于不同原理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对槲皮素、姜黄素、D L廿生育酚和原花青索等几种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应用的评价方法为A B TS法和FR A P法。
l材料与方法1.1材料A B幅[2,2.azi nobi s-(3-et hylbenzot hi azol ine.6.sul f oni c aci d-di am m on i u m sal t](Si gm a-A l dr i ch公司;Tr ol ox[6-hydr oxy一2,5,7, 8-t et ram ethyl chr om an-2-car boxyl i c ac i d](S i gm a.A l dr i c h公司;唧[2,4,6-tripyridyl.s-triazine](Sigma-Aldr ich公司;DL广口.生育酚(Al fa A e sa r公司;过硫酸钾、硫酸亚铁、冰醋酸、盐酸、无水乙醇(北京化工厂;槲皮素、姜黄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原花青索(西安小草植物科技有限公司;六水合三氯化铁、醋酸钠(广东汕头西陇化工厂。
以上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超纯水用来配制试剂。
U V-9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M uli t i s k an M K3酶标仪;96孔微量滴定板等。
1.2方法1.2.1A B T S法A B TS+自由基的制备"小1按照原始方法并略有改动,将5m l 的7m m ol/L A B T S和88m的140m m ol/L过硫酸钾混合,于室温、避光的条件下反应,静置过夜,最终形成A B T S+自由基储备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