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件外观检验规范
五金产品检验规范

五金产品进料检查原则塑料件检查原则目旳: 由于塑料件产品在注塑、喷涂等一系列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 为了明确检查原则, 衡量产品缺陷限度, 同步, 为了让多数员工从主线上理解并掌握常见注塑产品旳缺陷名称和成因, 特制定本原则。
注塑件常见缺陷定义1.生产过程中, 常见旳产品缺陷如下:2.开裂: 塑料件局部受内应力, 外部冲击或环境条件等影响而在其表面或内部产生旳裂纹。
3.缩痕: 注塑件在模腔冷却凝固时, 由于注塑件壁厚不均, 凝固快慢不同, 在注塑件表面产生旳凹陷。
4.熔接痕:注塑件旳一种线状痕迹, 重要是由注塑成型中两股料流相遇时在其界面处未完全熔合而导致旳痕迹。
5.料流痕: 由于模具构造、成型工艺以及材料等因素, 使得塑料件在模腔内受注塑压力和料流速度旳影响在注塑表面上产生看得见旳料流痕迹, 一般采用喷涂解决。
6.银丝: 低分子挥发物、水分等气体在注塑件表面形成旳银白色条纹。
7.白印:注塑件局部受外力作用, 使材料内部部分分子构造重新排列或断裂, 引起注塑件表面发白旳印迹。
(又称顶白)。
8.飞边: 在注塑过程中溢入模具合模面以及嵌拼件旳间隙中, 冷却后留在注塑件上旳多余物。
9.拉毛: 注塑件表面因机械摩擦而产生旳无光泽、无深度感旳痕迹。
10.杂色、斑点:由于材料混入了异物, 成型后, 在其表面上浮现旳斑点。
11.翘曲:注塑件在注塑成型后, 由于内应力作用, 使注塑件局部或整体发生旳变形。
12.分层: 注塑件发生层间分离旳缺陷。
13.损伤: 塑料件表面旳机械划伤、碰伤或擦伤。
轻微可打磨喷涂。
14.剥离:受外界或加工旳影响, 油漆表面部分分离底材而导致旳缺陷。
15.附着力: 油漆和底材结合旳能力。
(油漆漆膜旳性能)16.针孔:喷涂时, 油漆漆膜表面上产生像针尖同样旳小孔。
17.漆点、漆丝: 油漆表面因杂质引起旳凹凸点。
18.气泡: 塑料件在加工时, 由于残留旳空气或其他气体在塑料件内部或表面上形成旳泡状缺陷。
五金件检验标准

五金件检验标准五金件是指用于建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金属零部件,因其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其质量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五金件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便对五金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评定。
本文将介绍五金件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是对五金件外表面进行检查,主要包括表面光洁度、表面缺陷、表面涂装等方面。
在外观检验中,应注意检查五金件表面是否有氧化、锈蚀、划痕、凹坑等缺陷,以及表面涂装是否均匀、附着力是否良好等情况。
外观检验的标准应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和产品规范。
二、尺寸检验。
尺寸检验是对五金件的尺寸进行精确测量,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在尺寸检验中,应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三坐标测量仪等,对五金件的长度、宽度、厚度、孔径等尺寸进行测量,并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判断其尺寸是否合格。
三、材质检验。
材质检验是对五金件所采用的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材质符合要求。
在材质检验中,应对五金件的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验、硬度测试等,以确定其材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功能性能检验。
功能性能检验是对五金件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在功能性能检验中,应对五金件的承载能力、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功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五、环境适应性检验。
环境适应性检验是对五金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使用。
在环境适应性检验中,应对五金件进行高温、低温、湿热、盐雾等环境条件下的测试,以确定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六、标识检验。
标识检验是对五金件的标识进行检验,以确保其标识清晰、准确、完整。
在标识检验中,应对五金件的标识内容、位置、方式等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综上所述,五金件检验标准是确保五金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材质检验、功能性能检验、环境适应性检验和标识检验,可以有效地对五金件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评定,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五金类通用检验规范

5.5试装检验(5PCS/LOT)
5.5.1上下壳组装后检查是否能组装到位或缝隙≤0.3mm,正负段差≤0.2mm,配合不可有偏位或不顺畅.
5.5.2螺纹类材料用相应牙/环规检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5.3螺牙型材料进行电批锁装,检验是否有滑牙、锁不到位现象;
版本
文件编号
制/修订内容
生效日期
制/修部门
拟 订
A/0
SW-IQC-028
初次发行
审核栏:
□
签名:
日期:
□
签名:
日期:
□
签名:
日期:
□
签名:
日期:
□
签名:
日期:
□
签名:
日期:
□
签名:
日期:
□
签名:
日期:
批准栏:
□
签名:
日期:
文件分发部门(需要则打√):
()总经办
()品质部
()开发部
()工程部
()生产部
5.3.5丝刷部分不可能模糊不清、缺划、粗细不均、脱落、颜色不符;
5.3.6电镀材料注意镀层不可有脱落、发白、发黑、发黄等现象;
5.3.7螺纹形材料不可有烂牙、光钉、偏位、牙纹不符承样要求.
5.4尺寸检验
5.4.1依样品承认书图示尺寸为准;
5.4.2使用游标卡尺或其它量测设备检验本体长宽高、脚间距和内外径是否符合要求;
√
17.油迹
√
18.熔接线D≤0.1 mm距离≥10 MM
√
19.桔纹
√
20.水口位高出
√
21.氧化,生绣
√
22.螺丝孔异常
五金件外观检验规范

个
不允许有喷涂盖不
10 划伤
B 面:在直径 100mm 内允许有 6mm2 个;3mm3 个,
上的划伤
距离大于 45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3 个
C:面:无明显影响
不做具体要求但必
11 油丝 允许在不明显油丝
须是经喷泉涂可以
覆盖
12 拉毛 外露面不允有明显的拉毛
同一类
序 类别 号 缺陷
一类
A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 3mm 杂物 2 个:1mm4
个,间距大于 45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4
个
杂物线
12
B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 5mm 杂物 2 个:3mm3
性毛尘
个,间距大于 45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4
个
C 面: 无明显影响
同一类
边 有厚度小于 0.3mm 的滋边不影响使用;
A 面允许有深度小于 1mm,∮≤3mm 的塌坑 1 个 8 塌坑
B、 C 面不允许有明显塌坑 2 个
同一类
9 断裂 不允许撕裂、断裂现象
同一类
A 面: 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 5mm 划伤 1 个;3mm2
个两点间距 45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2
19) 喷花: 涂膜厚度不均匀的部位; 20) 杂物: 涂膜表面因杂点,毛尘引起凹凸点; 21) 泛白: 涂膜表面呈气雾状; 22 污垢:光滑面上的污迹,通常在不干净的环境中造成; 23 挂液:电着时产品表面留下的水滴痕 分类说明: 3.2 .1 五金件 一类: 高精度高要求的外观五金件及透明制品; 二类: 需表面处理的五金件 3.2.2 二次加工件表面处理 一类: 高精度表面处理制件烤漆、氧化、发黑、电镀、喷粉; 二类:丝网印 检验方法 3.3.1 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 视力:具有正常视力 视力和色感 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 40W 日光灯或 60W 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 眼睛距离产品 40-----50CM 直视为准 观察时间:<10 秒 每个可见平面需要 3 秒 3.3.2 外观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 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不合格类别划分: B 类: 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五金件外观检验标准

ShenZhen KaiJuYuan Technology CO.,Ltd1.0 目的: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
2.0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深圳凯聚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验证、生产组装之五金制品部件及其表面的喷油、印刷。
3.0 责任:本规范由工程部制定,品管部负责实施和维护。
4.0 检验标准:4.2、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5.0 定义:5.1缺点分类:5.1.1 严重缺陷(CRI):可能对机器或装备的操作者造成伤害;潜在危险性的效应,会导致与安全有关的失效或不符合政府法规;影响机械或电气性能,产品在组装后或在客户使用时会发生重大品质事件的。
5.1.2 主要缺陷(MAJ):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不至于引起危险或不安全现象;导致最终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装配;客户很难接受或存在客户抱怨风险的。
5.1.3 次要缺陷(MIN):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会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客户不易发现,发现后通过沟通能使客户接受的。
5.2问题描述:5.2.1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5.2.2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5.2.3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5.2.4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5.2.5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ShenZhen KaiJuYuan Technology CO.,Ltd5.2.6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5.2.7“R角”过大: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
5.2.8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凹痕5.2.9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五金件检验规范标准

五金件检验规1.目的及适及围:1.1本检验规为了进一步提高五金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五金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1.2本检验规适用于金属五金件制成的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及小五金件(如螺丝,卯钉等)的检验与验收。
2. 参照文件本检验规参照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本规若与零件图/规格相抵触, 则以零件图/规格为优先本规若与参考文件相抵触, 则以本规为优先3. 容:3.1 术语:刮伤---手指感觉不出之线凹痕或痕迹。
裂缝---材料部份断裂,典型的例子是以生在折弯引伸加工之外侧,因/外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的裂纹和细小开裂。
披锋---剪切或冲压导致残留不平整边缘,模具设计需使客人接触到的披锋减至最少。
梗屎---通常此种痕迹产生与压印及冲压成型有关。
氧化---材料与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特性:如生锈。
凹凸痕---表面异常凸起或凹陷。
擦伤---指材料表面因互相接触摩擦所导致的损伤。
污渍---一般为加工过程中,不明油渍或污物附着造成。
拉模---一般为加工过程中,因冲制拉伸或卸料不良导致。
变形/翘曲---五金件因/外力而造成的整体的变形。
材质不符---使用非指定的材质。
焊痕---焊接所留下的痕迹。
喷溅---点焊时,从焊件贴合面或电极与焊件接触面间飞出熔化金属颗粒的现象。
脱焊---焊点分离。
错位---指焊件未正确定位。
错件---未依规定零件。
混料---混有不同规格的物料。
少件---少于标准数量.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细碎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手印---在五金件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3.2 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A、目测距离: 距离产品25cmB、检验角度: 成45度目视检试之。
C、检验光源: 正常日光灯,室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五金配件检验规范

尺寸大于要求0.5mm ,组装后对产品的使 用性和外观有影响,或不能组装或松动
孔位偏斜≥1mm ,组装后不影响产品外观
装配 间隙
牙纹
组装后影响产品外观,但不明显
组装后严重影响产品外观
A面
T≤0.5mm 可接收
B面
T≤0.7mm 可接收
T>0.5mm 不可接收 T>0.7mm 不可接收
C面 牙纹 孔径 合格
物件表面刮花:A面:刮花≦1 m㎡
刮花 擦花 划伤
物体表面镀层,无明显 B、C面:轻微刮花面积≦5m㎡
的刮花、擦花、划伤现 象
划伤痕:A面:长≦5mm 宽≦0.1mm
B级面: 长≦10mm 宽≦0.1mm
表面处理不符规定要求
表面扫纹凌乱,不清
扫纹不清扫 纹错误
物件表面求处或理签按板规第定要1 页,共 4 页
第 4 页,共 4 页
3.5 检测工具:卡尺、刀片、3M胶、铅笔
4.参照资料:
依据GB/T2828.1-2003一般检验 Ⅱ级
MAJ=1.0 MIN=2.5
5.检验内容:
检验 项目
规格要求
缺点描述
判定 CR MA MI
色差
如果颜色有差异,组合后整体效果不明显
物体表面颜色满足规定 要求或不超出签板范围 如果偏离规定要求或色板要求太大,组装
五金配件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 检验方式 部门
A2 抽检 品质部
将专用测试3H铅笔削平,呈90度角
贴近喷涂表面,再施以500g力,以
硬度 1cm/S的速度在喷涂表面刻划4-5cm, 试验 然后用沾有清水的棉布擦掉铅笔印
实验后样品上出现印痕
√
(每件测试物必须测试两端及中央3个
五金毛坯及抛光外观检验规范

1目的:本标准为公司的五金件外观检验标准进行规范,确保公司内外业务配合更加顺畅,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欧圣斯公司所有五金零件毛坯及五金抛光的零件3 定义3.1功能性外观缺陷:功能性表面缺陷是指产品零件的基材在产成品过程中,产品不允许在任何已经表面处理完毕的零件存在任何功能性装饰性外观缺陷。
3.2.装饰性外观缺陷:装饰性外观缺陷导致工件不能象期望的那样外观完好,但它会造成后道处理功能失效。
3.3轻微瑕疵:指按照本标准7.1的检验条件查看制品表面时,第一眼没观察到的瑕疵或者要在光线下转动制品到一定角度才能观察到瑕疵。
3.4适度瑕疵:指按照本标准7.1的检验条件查看制品表面时,第一眼容易观察到但不刺眼瑕疵。
将适度瑕疵的观察距离增加到600mm(相当于伸直手臂的距离)时,其清晰程度与3.3轻微瑕疵描述的程度相同。
3.5严重瑕疵:指按照本标准7.1的检验条件查看制品表面时,第一眼容易观察到很明显瑕疵。
将严重瑕疵的观察距离增加到600mm(相当于伸直手臂的距离)时,仍然能够明显观察到。
4 外观分区及拒收标准4.1 以下是外观分区的通用规则:A面:这是决定产品外观效果最关键的区域面。
A面通常是显示产品外观特点最显著的部位,是在安装之后离使用者最近、或者使用者第一眼就能看得到的部位。
B面:这个区域也是重要的,但是较A面离使用客户比较远,在安装后B面也比较容易看到。
C面:在安装后的可见区域中,这是最不重要的区域。
在安装后C面不能直接看得到。
通常,你必须大幅度移动头部或产品可动部件才能看得到。
对于A、B、C面的允收/拒收标准都列在本章6节的装饰性外观缺陷表里。
D面:D面是一个不重要的面,在安装之后被覆盖而看不到的区域面。
4.2以下缺陷允许出现在D面:凹点、针眼群星云状麻点,外伤、云雾状电镀、污迹、漏抛、颜色变化、抛光纹与宏观缺陷。
注意要求经过表面处理后的D面需要满足适当的性能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类 同一类
3
异色点
不做具体要求(但必须 是经喷涂可以覆盖)
4
气丝
A 面:不允可视的气丝 B 面: 直经 100 mm 内允许有 0.5*5mm2 个;0.5*3mm3 个, 不做具体要求(但必须 两点间距大于 45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4 个 C 面: 是经喷涂可以覆盖) 允许有不明显气丝 A 面:不允许有白印; B、C 面允许有不明显的白印 长度不超过料流方向的 1/3,深度不挂指甲为准 通风孔及透孔不允许有毛刺,凡分型面处允许有厚度小于 0.3mm 的滋边不影响使用。 A 面允许有深度小于 1mm,∮≤3mm 的塌坑 1 个 B、 C 面不允许有明显塌坑 2 个 不允许撕裂、断裂现象 不做具体要求(但必须 是经喷涂可以覆盖) 长度不超过料流方向的 1/3,深度不挂指甲为准 同一类 同一类 同一类
二类
漆点颗粒
丝印:丝字样或图案到 此为止 图形、字体应整齐、工 整,
2
垂流
3
针孔
4 5 6 7 8 9
皱皮 露底 分界线不 清 虚喷 喷花 涂膜
10
划伤
11
泛白
12
杂物(线性 毛尘)
类别 序 号 缺陷 一类 二类
1 2
变形 缺料
100mm 范围内不直度、不平度小于 2mm 在非外露面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缺料现象 A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0.4mm 点 2 个;∮≤ 0.2mm 点 4 个,两点间距大 45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 大于 4 个 B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0.6mm 点 3 个;∮≤ 0.4mm 点 4 个,两点间距大 45mm; 同一表面上数不得大 于 4 个 C 面:无明显影响
10) 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五金表面的现象。 11) 油丝:油痕,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 样。 12) 漆点:涂层厚度比周围涂层厚的部分。 13) 垂流:涂层后由于局部喷漆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 14) 皱皮:由于涂膜的流平性不良,涂层处产生的皱褶。 15) 分界线不清: 一种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涂料边界线互相交错。 16) 针孔: 由于喷涂产生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 17) 露底: 该喷没喷的部位称露底。 18) 虚喷: 涂膜厚度过薄,可看见基材底色的部位。
19) 喷花: 涂膜厚度不均匀的部位。 20) 杂物: 涂膜表面因杂点,毛尘引起凹凸点。 21) 泛白: 涂膜表面呈气雾状。 22)污垢:光滑面上的污迹,通常在不干净的环境中造成。 23) 挂液:电着时产品表面留下的水滴痕 3.2 分类说明: 3.2 .1 五金件 一类: 高精度高要求的外观五金件及透明制品; 二类: 需表面处理的五金件 3.2.2 二次加工件(表面处理) 一类: 高精度表面处理制件(烤漆、氧化、发黑、电镀、喷粉); 二类:丝网印 3.3 检验方法 3.3.1 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 视力:具有正常视力 1.0---1.2 视力和色感 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 40W 日光灯或 60W 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 眼睛距离产品 40-----50CM 直视为准 观察时间:<10 秒 (每个可见平面需要 3 秒) 3.3.2 外观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 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3.4 不合格类别划分: B 类: 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C 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3.5 检验项目及标准 3.5.1 五金件的检验标准(表 1) 3.5.1 二次加工(表面处理)的检验项目及标准(表 2) 3.5.3 轻重不良的区分(见表 3) 关于塑件及喷涂件的外观 A、 B、 C 面检验的方法: A、B、C 面划分图例:
A、B、C 面示意图
A
C A
B
C
注: A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上盖、前端及接口处
B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侧面 C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如:产品底面 说明: 1. 接受的水平是基于表面工艺和表面分类的基础上的。这种标准应用于每个独立的表面上。当缺陷位于 产品的 LOGO、产品名称或图标的 40mm 内时,应重新审核决定此是否达到了影响标识、产品名称或 图标的程度。 2. 在实际执行时依照检验标准的条款或参照产品的封样 3. 记录与表格 无
11 12
油丝 拉毛
序 号
类别 缺陷
一类 A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0.4mm 颗粒 2 个; ∮≤ 0.2mm4 个,两点间距大于 45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4 个. B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0.6mm2 个; ∮≤0.2mm4 个, 两点间距大于 45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4 个. C 面不明显影响 A、B、C 面不允许有垂流 A 面: 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0.3mm2 个; ∮≤0.2mm 点 3 个, 两点间距大 45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4 个 B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0.4mm 点 2 个;∮≤ 0.2mm 点 3,两点间距大 45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 于4个 C 面:无明显影响 A、B、C 面不允许有皱皮;在非外露面允许有轻微的皱皮 A、B、C 不允许露底 有分界线上,由于工装问题允许有小于 0.2mm 混色现象 非直观面允许有轻微的虚喷 A、B、C 面不允许有喷花现象 应平整光滑,亮度符合要求 A 面: 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 0.1*5mm 划伤 1 个; 0.2*3mm2 个两点间距 45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2 个 B 面: 在直径 100mm 内允许有 0.2*6mm2 个;0.2*3mm3 个, 距离大于 45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2 个 C:面:无明显影响 A、B、C 面不允许有泛白 A 面 : 在 直 经 100mm 内 允 许 有 0.1*3mm 杂 物 2 个:0.1*1mm4 个,间距大于 45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4个 B 面:在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 0.1*5mm 杂物 2 个:0.1*3mm3 个,间距大于 45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4 个 C 面: 无明显影响
5 6 7 8 9
白印 熔接缝 滋边(毛边) 塌坑 断裂
10
划伤
A 面: 直经 100mm 内允许有 0.1*5mm 划伤 1 个; 0.2*3mm2 个两点间距 45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2 个 不允许有喷涂盖不上的 B 面: 在直径 100mm 内允许有 0.2*6mm2 个;0.2*3mm3 个, 划伤 距离大于 45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 3 个 C:面: 无明显影响 允许在不明显油丝 外露面不允有明显的拉毛 不做具体要求(但必须 是经喷泉涂可以覆盖) 同一类
五金件外观检验规范
1.目的及适及范围: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五金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 五金件及喷涂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 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五金件制成的电子产品(外壳及有关五金件)以及二次加工件制品(喷涂)的检验 与验收。 本检验规范参照《检验和试验工作手册》 3.内容: 3.1 术语: 1) 2) 3) 4) 5) 6) 7) 8) 9) 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滋边: (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断裂:局部断开后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