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将莫邪》解析

合集下载

3干将莫邪传说研究

3干将莫邪传说研究

簡目一、前言 (1)二、從劍名到人名的轉變 (2)三、故事文本的人物歧異及其背景 (14)四、故事文本的類型、母題演變及其傳承史梳理 (26)五、眉間尺傳說與伍子胥傳說的傳承關係 (43)六、總結 (64)附表一:干將莫邪傳說重要異文情況比較表 (66)附表二:眉間尺與伍子胥傳說母題比較表 (68)干將莫邪傳說研究李道和一、前言干將、莫邪,是中國古代最爲著名的利劍或劍師之稱。

其中,干將之名固定,而莫邪又作莫耶、鏌鋣、鏌鎁、鏌釾、鏌邪、鏌耶等;「干將莫邪」雖然可以是一人姓名的連稱(無如此稱劍者),但更爲常見的是二名並列,特別是在作爲人名時干將爲夫,莫邪爲妻。

他們的兒子一般稱作眉間尺,亦作眉間赤、赤比、赤鼻,干將爲君王作劍被殺,眉間尺爲父報仇。

有關干將、莫邪以及其子眉間尺的這類傳說古今盛傳,在西漢劉向《列士傳》和《孝子傳》、晉干寶《搜神記》、晉王嘉《拾遺記》、唐陸廣微《吳地記》及北宋以後引錄的佚名增補本《孝子傳》、《烈士傳》等古籍文獻中記載頗多,一直處在發展和變異中。

到現代魯迅又在小說《故事新編》之〈鑄劍〉中作進一步渲染,所以廣爲人知。

此外,這一中國傳說還對日本古代文學特別是武士文學産生影響。

相關傳說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如吳越歷史、刀劍鑄造、孝親傳統、復仇觀念、民間風俗及故事傳承等,對其加以清理研究當然是很有意義的。

但除了個別的文本清理及故事母題、人犧民俗、敍事結構、題材思想的分析外1,前人尚未對此進行更爲全面深入的專題研究。

筆者以前曾對干將莫邪名稱的指涉內涵作過考證,現再作較大幅度的重新論證,包括對1分別參考袁珂:《古神話選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12月版,第465-475頁;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140-147頁;陳連山:〈從原始信仰看莫邪投爐的合理性〉,《民間文學論壇》1987年第3期,第90-93頁;劉敦願:〈干將莫邪鑄劍神話故事試析〉,見其《美術考古與古代文明》,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401-412頁(原載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人類學博物館編:《人類學論文選集》第3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王曉平:《佛典·志怪·物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266-280頁;黎活仁:〈干將莫邪故事與魯迅的〈鑄劍〉——煉金術的精神學分析〉(1990),收入宋慶齡基金會、西北大學主辦《魯迅研究年刊》(1991、1992年合刊,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377-389頁;陳連山:〈陶冶人祭傳說再探〉,收入《綴玉二集——北京大學中文系青年教師學術論文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266-292頁;周楠本:〈關於眉間尺故事的出典及文本〉,《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5期,第61-64頁;王璞:〈干將、莫邪鑄劍神話之結構分析〉,《民族藝術》2003年第3期,第40-44頁;陳連山:〈中國韓國人祭傳說的比較研究〉,收入《東方民間文學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41-50頁;戴月舟:〈干將莫邪劍器考〉,《安徽文學》2007年第11期,第171-172頁;戴月舟:〈干將莫邪傳說的題材與思想探源〉,《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第5-10頁。

第七单元28.干将莫邪课文分析(附解析语文版)

第七单元28.干将莫邪课文分析(附解析语文版)

第七单元28.干将莫邪课文分析(附解析语文版)第七单元28.干将莫邪课文分析(附解析语文版)塞下曲① (唐)卢纶月黑②雁飞高,单于③夜遁④逃。

欲将⑤轻骑⑥逐⑦,大雪满弓刀⑧。

注释:①塞下曲: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

②月黑:没有月光。

③单于(chán yú):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④遁:逃走。

⑤将:率领。

⑥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⑦逐:追赶。

⑧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赏析:从这首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抓住时机的。

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

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

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具吸引人的力量。

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

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

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学习目标 1.理解故事的全过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叙述故事,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文章的主题。

3.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以及老百姓在民间传说中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作家作品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

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少时勤学,博览多才。

王导曾荐其为佐著作郎,以修晋史。

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

后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

《搜神记》是其代表作。

字词广场★字音识记莫邪(yé)重身(chón�溃�自刎(wěn)汤镬(huò)踔出(chu ō)踬目(zhì)★形似字辨析踔踔出悼悼念掉丢掉镬汤镬攉攉土霍挥霍踬踬目�斧�@ 雌雌雄雉雉鸡★古今异义 1.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古义:只是。

《干将莫邪》ppt课件

《干将莫邪》ppt课件

悲剧审美观念
中国悲剧审美追求“哀而不伤”,强 调悲剧的净化作用;西方悲剧审美则 更注重悲剧的震撼力和崇高感。
悲剧人物形象塑造
中国悲剧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 悲剧人物往往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西方悲剧则更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和复杂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干将莫邪》传播与影响
《干将莫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
叙事技巧
分析作者采用的叙事视角、叙事顺 序等技巧,如通过倒叙、插叙等手 法增强故事悬念和吸引力。
主题思想及文化内涵挖掘
主题思想
探讨《干将莫邪》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忠诚与背叛、爱情与仇恨、正义与邪 恶等。
文化内涵
挖掘故事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如忠孝观念、复仇精神、剑文化等。 同时,可以联系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进一步深入理解故事的文化价值。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情节梳理与角色分析
情节概述
简要介绍《干将莫邪》的故事梗概, 包括干将铸剑、剑成被杀、儿子复仇 等主要情节。
角色分析
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 动机及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如干将的 忠诚与悲壮,莫邪的坚贞与智慧,以及 儿子的勇敢与复仇精神。
独特写作风格和技巧探讨
写作风格
探讨作者运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 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 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写作风格。
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结合当前社会现实问题,如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等,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侠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 神。
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与侠义精神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侠义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干将莫邪》用解析

《干将莫邪》用解析

翻译:
干将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赤长大成人, 就问自己的母亲说:“我的父亲在什么地方?” 他的母亲说:“你父亲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 才铸成,楚王发怒,杀了他。他临离家时嘱咐 我:‘告诉你的儿子,出门望着南山,松树长 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上’。”于是赤出门 向南望,看不见有山,只看见堂前松木屋柱竖 立在石砥之上。赤就用斧头砍开松柱的背面, 拿到了剑,日夜想着向楚王报父仇。
复仇
第一段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 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 “ 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 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日: ‘ 出户望南山, 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 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 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为:替 乃:才 语:告诉 将:带着 使相:派人仔细观察。
购:重赏捉拿 亡:逃亡 行歌:哭唱 仆:倒下
翻译:
楚王梦见一年青人额头很宽,说是想要报仇。 楚王就悬千金重赏,捉拿这年青人。赤听到这 个消息就逃走了,逃进山中边走边唱。一个游 客遇见赤,对赤说:“ 你年纪这么小,为什么哭 得这么悲伤呢?”赤回答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 子,楚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想给他报仇。”游 客说:“听说楚王悬千金重赏要得到你的头。把 你的头和剑拿来,我替你向楚王报仇。”赤说: “好极了!”马上就自杀,割下头,两手捧着头和 剑送到游客面前,身躯直立不倒。游客说:“我 不会辜负你。”于是赤的尸身才倒下。
第三段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 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 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 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 “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 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 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 乃仆。

文档:《干将莫邪》赏析

文档:《干将莫邪》赏析

《干将莫邪》赏析
《干将莫邪》这篇小说篇幅虽短,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小说思想内涵丰富。

其审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想象奇特、大胆。

莫邪之子赤为报父仇不惜杀身——当山中侠客说可以利用他的头和剑设计替他报仇时,他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刎。

值得注意的是,莫邪子死后竟能将自己的头和剑双手捧给侠客而不倒,待侠客接过头与剑向他作出承诺后,才跌倒在地上。

后来山中侠客将他的头献给楚王,置于汤镬之中,竟然煮三天三夜都不烂,还从滚汤中跳出,嗔目怒视楚王:想象是多么的神奇和大胆!
(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短短几百字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四个性格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

以山中侠客为例——作者以极其精练的文字集中写了他的侠义和智勇两个方面。

他虽与干将莫邪之子素不相识,但得知他的悲惨遭遇后,便主动站出来替他报仇,其侠义肝胆跃然纸上;他先是利用莫邪之子赤的人头和“雄”剑作诱饵,后又利用了楚王暴虐的性格,机智地引诱楚王临镬视头,最后实现了诛除暴君、为冤死者报仇的目的,充分表现了他的大智和大勇。

(三)思想内涵丰富。

这一篇几百字的短章可以说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山中侠客的诚信、侠义和杀身取义的作为,莫邪之子生命已去而精神不死的表现,人们对侠客和莫邪之子的敬仰(以封建社会对功臣的最高封爵——“王”来指称他们)等,都表现了这一点。

《干将莫邪》这篇小说能以如此短的篇幅写出一个完整的复仇故事,刻画出几个生动感人的形象,并且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其对题材的处理技巧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干宝《干将莫邪》原文及赏析

干宝《干将莫邪》原文及赏析

干宝《干将莫邪》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干宝《干将莫邪》原文及赏析【导语】:〔晋〕干宝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①,三年乃成。

《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
复仇结果
03
经过周密的计划和艰苦的训练,刺客终于成功刺杀了凶手,为
吴王阖庐报了仇。
03
《干将莫邪》的人物形象
干将的形象特点
01
02
03
忠诚勇敢
干将作为吴国的铸剑师, 为吴国铸造了锋利的宝剑 ,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敢 。
技艺高超
干将铸剑技艺高超,能够 铸造出锋利无比、吹毛断 发的宝剑,显示了他的专 业能力。
社会现象
作者通过《干将莫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 端和问题,试图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 思。
文学传统
《干将莫邪》的创作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尤其是武侠小说和民间故事,为其注入了浓厚 的文化底蕴。
《干将莫邪》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
故事发生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 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为故事提 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
详细描述
干将作为吴国的铸剑师,对吴王忠诚无二,然而吴王却因为猜忌而杀害了他。这里体现了忠诚与背叛的冲突,让 人们对忠诚的本质产生了疑问。同时,莫邪对丈夫的忠诚也体现在她为了复仇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对忠 诚的坚守与付出,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忠诚的理解。
对权力与复仇的反思
总结词
在《干将莫邪》中,权力与复仇也是重要的主题之一。吴王因为拥有无上的权力而肆意妄为,最终导 致了他的灭亡。而莫邪则选择了通过复仇来维护正义。
人物象征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如干将莫邪夫妇象征着忠贞不 渝的爱情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环境象征
作品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具有象征意义,如恶劣的自然环境象 征着社会的黑暗和压迫,美好的自然环境则象征着理想和希望。
05

中考文言文《干将莫邪》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干将莫邪》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干将莫邪》全文详细翻译导读:《干将莫邪》选自《搜神记》作者:干宝楚国的能工巧匠干将和莫邪夫妻二人给楚王铸造宝剑,用了好几年的工夫才制成。

楚王因时间久了而发怒,想要杀死铸剑人。

宝剑铸了两把并分有雌与雄。

干将的妻子当时怀孕就要生孩子了,丈夫便对妻子诉说道:“我替楚王铸造宝剑,好多年才获得成功,楚王为此发怒,我要前去送剑给他的话,他必杀死我。

你如果生下的孩子是男孩的话,等他长大成人,告诉他说:‘走出家门看到南山,一棵松树生长在一块巨石上,我留下的另一把剑就藏在巨石的背后面。

’”随后就拿着一把雌剑前去进见楚王。

楚王非常忿怒,命令人来察看宝剑,发现剑原有两把,一把雄的,一把雌的,雌剑被送呈上来,而雄剑却没有送来。

楚王暴怒,立即把铸剑的干将杀死了。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欲杀之。

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

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

王怒,即杀之。

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他后来长大成人了,就向自己的母亲询问道:“我的父亲究竟在哪里呀?”母亲说:“你的父亲给楚王制作宝剑,用了好几年才铸成,可是楚王却发怒,杀死了他。

他离开时曾嘱咐我:‘告诉你的儿子:出家门后看到南山,一棵松树生长在一块巨石上,宝剑就在石头的背后面。

’”于是,儿子走出家门向南望去,不曾看见有什么山,只是看到屋堂前面松木柱子下边的石块,就用斧子击破它的背后面,终于得到了雄剑。

从此以后,儿子便日思夜想地要向楚王报仇。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

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

日夜思欲报楚王。

一天,楚王在梦中恍惚看到一个男儿,双眉之间有一尺宽的距离,相貌出奇不凡,并说道定要报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哇呀呀,干将你竟敢留下好剑,我要把你杀掉.
楚王杀死了干将.不久,莫邪生了个男孩取名赤.
赤长成了大小伙子,莫邪把他爹爹的不幸告诉了他.
妈,我一定替爹爹报仇,杀死楚王.
课文的故事性很强,四个自然段, 分别属于故事的开端、发展、高 潮和结局部分。 用两个字概括文章情节
复仇
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干将铸剑 为王所杀
第四段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 “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 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 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 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 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 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 其汤肉葬之.
汤镬:开水锅 踬目:瞪眼
第二段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 所在? ” 母曰: “ 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 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 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 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比:及,等到
所:哪里,什么地方 睹:看见
4、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1)、*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 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 目大怒。 赤 —— 为报父仇,至死不渝
2)、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 为子报之。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 之。”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 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 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 客 —— 见义勇为,英勇无畏。
干将是国有名的造剑师傅,他的妻子叫莫邪.楚王命令他为其造剑.
三年以后,干将造出一双最好的宝剑.可干将明白,楚王得到宝剑,一 定会杀死造剑的人.
干将就留下了一把宝剑,埋在南山上的一棵大松树下面.希望儿 子长大后为他报仇.
干将要去楚国京城把剑献给楚王,这时莫邪快生孩 子了.
干将来到楚国王宫,楚王得到宝剑后很高兴..
踔:跳
临:靠近
翻译:
游客拿着赤的头去见楚王,楚王非常高兴。游 客说:“这是勇士的头,应当在滚烫的镬中把 它煮烂。”楚王就按着游客的话来煮头,煮了 三日三夜还没煮烂。头还从滚烫的水中跳起来, 瞪大眼睛,显出怒气冲冲的样子。游客说: “这年青人的头煮不烂,希望大王亲自到镬旁 观看,这头就一定会煮烂。”楚王就到镬旁看。 游客用剑对准楚王的头砍下去,楚王的头随着 剑势掉入沸水中。游客也对准自己的头砍下, 头又坠入沸水中。三个头一起煮烂了,不能识 别。人们只好从沸水中分出烂肉和三个人头一 块儿埋葬.
翻译:
干将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赤长大成人, 就问自己的母亲说:“我的父亲在什么地方?” 他的母亲说:“你父亲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 才铸成,楚王发怒,杀了他。他临离家时嘱咐 我:‘告诉你的儿子,出门望着南山,松树长 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上’。”于是赤出门 向南望,看不见有山,只看见堂前松木屋柱竖 立在石砥之上。赤就用斧头砍开松柱的背面, 拿到了剑,日夜想着向楚王报父仇。
一、关于《搜神记》 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作。 用笔记体写成。20卷。原本 已佚,今本从《法苑珠林》、 《太平御览》各书中辑录而 成。内存志怪故事454条。 内容多为神怪异闻,其中也 保存了一些优秀神话传说和 民间故事。一般篇幅不长, 情节简单,但人物形象鲜明。 它对唐代传奇和俗文学的发 展,有直接影响.
第三段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 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 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 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 “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 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 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 乃仆。
结局
客设计谋 智杀楚王
开端
子赤取剑 欲报父仇
高潮
山中遇客 以命相托
发展
第一段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 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 “ 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 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日: ‘ 出户望南山, 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 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 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购:重赏捉拿 亡:逃亡 行歌:哭唱 仆:倒下
翻译:
楚王梦见一年青人额头很宽,说是想要报仇。 楚王就悬千金重赏,捉拿这年青人。赤听到这 个消息就逃走了,逃进山中边走边唱。一个游 客遇见赤,对赤说:“ 你年纪这么小,为什么哭 得这么悲伤呢?”赤回答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 子,楚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想给他报仇。”游 客说:“听说楚王悬千金重赏要得到你的头。把 你的头和剑拿来,我替你向楚王报仇。”赤说: “好极了!”马上就自杀,割下头,两手捧着头和 剑送到游客面前,身躯直立不倒。游客说:“我 不会辜负你。”于是赤的尸身才倒下。
2)“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 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对他们的行为, 你是怎么看?
干将莫邪
干宝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志怪小说《搜神记》。 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有关资料 二、关于干宝 生卒年不详。东晋史学 家、文学家。字令升。新 蔡(今河南新蔡)人。平 生著作很多。有《周易 注》、《周官注》、《春 秋左氏义外传》、《晋 纪》、《搜神记》等。所 撰《搜神记》,是魏晋志 怪小说的代表作,原书20 卷,已佚,今传本为后人 辑录.
为:替 乃:才 语:告诉 将:带着 使相:派人仔细观察。
大:长大
翻译:
楚国干将莫邪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楚 王发怒,想要杀掉他。铸成的剑有雌雄两柄。干 将莫邪的妻子怀有身孕,即将临产。干将莫邪对 妻子说: “ 我替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王发怒 我去送剑,王一定会杀我。你生下孩子,假若是 个男孩,等他长大成人,告诉他说: ‘ 出门望着南 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上 ’。”于是干 将莫邪就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大发脾气,派 人察看干将莫邪带来的剑。剑有两柄,一雄一雌 干将莫邪只带来了雌剑,雄剑却没带来,楚王发 怒,就把干将莫邪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