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西班牙?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西班牙?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西班牙?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度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
工业革命最早发源于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历时一个世纪。
工业革命所起的作用是无比巨大的。
工业革命无论如何都可能是自农业和城市发明以来,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而且,它由英国发端,这显然不是偶然的。
倘若18世纪有一场发动工业革命的竞赛,那么,真正参加赛跑的国家只有一个。
在欧洲,从葡萄牙到俄国,每个开明专制国家的工业和商业都有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都是由每个开明王国中那群明智且经济概念并不幼稚的大臣和文职官员所推动的,他们每一个人至少都像当今的统治者那样关心经济。
有一些小国和地区的工业化确实给人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比如萨克森和列日的主教辖区,尽管它们的工业实力太小、太具地方性,还不能像英国那样产生世界性的革命影响。
不过我们却可清楚地看到,即使在革命发生以前,英国在每人平均的生产量和贸易额方面已经远远地走在它主要的潜在竞争对手之前,即使在总产量和贸易总额上彼此还相差无几。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说法多样。
例如有“单因论”、“多因论”、“革命论”和“进化论”。
实际上,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和欧洲其他的国家有关。
通常我们在论及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时强调科技的进步与少数天才人物的创造。
但是这两点都有待商榷。
在当时“在自然科学方面,法国几乎肯定走在英国之前。
法国大革命相当大程度地加强了这种优势,至少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是如此。
因为,在法国,科学受到革命的鼓励,而在英国,反动派则怀疑科学。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作出发明。
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
英国工业革命现代工业化的开端

英国工业革命现代工业化的开端英国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化的开端,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英国,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突破和经济变革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本文将探讨工业革命的起源、推动因素以及其影响。
一、工业革命的起源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口增长和农业改革。
人口的增加刺激了市场需求的增长,而农业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这些因素使得农民有闲暇时间从事其他行业。
二、推动工业革命的因素1. 科技创新:英国工业革命始于纺织工业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发明是约翰·凯伊发明的织布机。
这一发明大大提高了纺织品的生产效率,推动了纺织工业的发展。
此外,蒸汽机的发明也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2. 政治和法律环境:英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措施。
例如,《工厂法》的实施保护了工人权益,鼓励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此外,政府的政策还推动了铁路和运输网络的建设,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3. 资本和市场:英国在工业革命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
这为企业家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投资机会,推动了新工厂和企业的建立。
同时,英国作为一个帝国,其殖民地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市场,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化。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 经济变革:工业革命使得英国从传统的手工业经济转变为机械化和工厂化的经济体系。
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商品价格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同时,工业化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交通运输、金融业等领域的进步。
2. 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民涌向城市从事工业工作。
工厂制度下的无序竞争导致了劳工问题的出现,工人的生活状况恶劣。
然而,工业革命也激发了工人阶级的觉醒,他们开始组织工会,并争取劳动权益的保护。
3. 政治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传播。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逐渐取得了政治上的地位。
这一进程促使了对权力分配和政治参与的重新思考,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工业革命起源在英国

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产生财管2班 156030213 刘佳惠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因为当时英国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而其它国家却不具备,那么这些条件是什么呢?首先在1640年时,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威廉和玛丽共同即位,威廉称威廉三世。
它开始从议会多数党中挑选大臣,协助统治,这个时期,辉格党经常占议会多数,所以,辉格党长期执政,而托利党执政时候很少,此后,两党轮流执政局面形成。
在此期间,英国的内阁制也基本定形,华尔-波尔执政时期,经常以财政大臣身份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议会内阁制的确立,保证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有效统治,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条件。
其次,英国具有地理上隔绝于欧洲大陆之外的优势,这样的话,英国可以偏居一隅,而不参加欧洲大陆上各个国家,家族的战争与争夺。
英国便可以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进行发展,同时她的财政也就比较的宽松。
(从法国革命之后,由于其地理位置可见这是多么重要)并且,由于英国的地理优势,便于海上的贸易,殖民地贸易的发展,开辟了市场,导致商业的发展,对于利益的渴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产生了对于新式科技的需求由于当时英国的采煤工业与炼铁工业占据领先地位,并且在银行业也发展较快,更重要的是,许多的企业家集中在英国,而且由于圈地运动,英国的劳动力也十分的丰富,(而法国则是给农民更多的土地)。
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重要来源,是大规模的殖民掠夺,贩卖奴隶和海外贸易。
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东南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
因此,英国居民的海外生活早已有之。
9世纪晚期,已筹建海上舰队。
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地处新航路的英国,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拥有欧洲啊大海军和舰队的西班牙控制欧美之间的大西洋水域,号称“殖民先锋”的葡萄牙控制着绕过好望角的东方航道。
一连串的英国探险家,欲避开强敌,开辟从英国东北、西北经大西洋前往东方的航道,都没有成功。
为何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

工业革命为何起源于英国内容摘要工业革命是经济史上的“奇点”;它推动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但工业革命本身并不是天外来客;它同样是一系列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全球视角分析了工业革命出现在18世纪英国的内在动因..结果显示;工业革命是在全球经济互动过程中;因在英国局部出现的较长时间的资本与劳动的巨大价差;与其特殊的政治、文化和金融环境相配合;而产生的偶发性历史事件..关键词工业革命;资本;工资;价格一、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工业革命自英格兰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所以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英格兰再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二、工业革命的内涵在过去的两百多年中;这一直都是世界经济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也是分歧最大的课题之一..目前为较多学者所接受的是迪安和诺斯的观点..迪安说:“工业革命一词;一般用来指复杂的经济变革;这些变革蕴含在由生产力低下、经济增长速度停滞不前的、传统的、工业化前经济;向人均产量和生活水平相对提高、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现代工业化发展的转变过程..”他指出:“这一转变的性质;可以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变革来说明:1经济组织变革;2技术变革;3工业结构变革..这些变革和人口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总产值及人均产量即使不是立即、但是最终将实现的持续增长有着一定的联系..”诺斯则说:工业革命由组织变革和技术变革构成;是一个“组织变革和技术进步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些定义都强调了制度、组织变革对技术变革的影响;但我们发现;这种定义并不能对工业革命的起因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因为它无法回答为什么同样拥有先进制度的荷兰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另一种常见的定义则指出:近代工业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发达的有机经济”向“以矿物能为能源基础的经济”的转变;“要成功地摆脱有机经济所受的制约;一个国家不仅需要那种一般意义的资本主义化;以达到近代化;而且也需要下述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即越来越多地从矿藏中、而非从农业产品中获取原料;尤其是能够开发大批能源储备;而非依赖各种过去提供生产所需热能与动力的可再生能源..英国经济正是在上述两种意义上资本主义化了的”..三、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的原因一政治条件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正式确立..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而之后出现的长期政治稳定的局面;也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资本主义制度也随之确立起来..二资本条件英国疯狂的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给他们带来了巨额的货币资本..同时;英国政府积极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为本国工商业寻找海外市场..与此同时;还把从各个渠道聚敛来的财富;绝大部分都用作生产性投资;以转换为再生产的资本..这些都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财富上的准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法国却把资金都用来维持费用浩大的军队和宫廷享乐;西班牙更是把海外贸易盘剥来的巨额财富;用来购买国外廉价的商品;结果冲击了本国的市场..三市场条件英国的大范围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而殖民掠夺又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再加上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这些都成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四技术条件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英国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它进行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而英国人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便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与此同时; 18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可谓是锦上添花..各种机器的发明制造为工业革命不断地注入活力..其中以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最为典型..五劳动力条件“光荣革命”后的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这就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被剥夺土地的农民..这些破产失地的农民恰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为工业革命作了准备..正是因为英国具备了以上这些工业革命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这些条件都相对其他国家更为成熟;所以英国的工业革命再会成功..所以工业革命的火焰才能向世界各地蔓延;才能让整个世界产生翻天覆地变化此外;我国学者李伯重认为;英国产生的工业革命是因为拥有富饶的煤铁矿藏;而当时其他发达地区如中国江南地区和荷兰;没有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难以自行出现工业革命..与迪安和诺斯的定义相比;这种定义的确更有助于解释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的原因..但该定义将煤铁革命看作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内容;口径过于狭窄..煤铁革命是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将煤铁革命等同于工业革命有失偏颇..。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史学界主要有以下六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英国之所以成为工业革命的故乡,是因为英国首先具备了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前提。
在政治方面。
英国是第一个发生具有世界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打击和削弱了大封建主的势力,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建立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君主立宪政体、两党制和内阁制,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商业、航运和工业发展的政策,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经济方面。
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把圈地运动、国债和税收制度、殖民掠夺及奴隶贸易等作为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累资本、形成雇佣劳动大军、开辟国内外市场和提供工业原料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经济前提。
在技术方面。
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手工工场比较发达,分工较细,手工业工人技术水平比较高。
同时,在自然科学方面,奠定了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又在热学方面确定了冷却定律。
波义耳用试验证明了气压升降原理,确立了气体定律,等等。
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王荣堂:《世界近代史》上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杨云、刘书林《近代世界重大理论问题探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伊敏、张兹署:《中外历史新编——世界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
)第二种观点从市场贸易、文化条件、政府措施以及精神因素等方面,阐释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第一,国外市场贸易对英国的技术和工业大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非奢侈品手工技术和市场竞争能力是英国工业化的主要前提。
第二,英国的知识和文化条件比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优越。
第三,政府重视和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是这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必要保证。
这些措施主要有:颁布专利法、禁止熟练技工出境、禁止工具、机器图纸和机器出口等。
第四,精神因素是英国这次革命的极重要条件。
这种精神因素主要是指17、18世纪英国中下层的商人、手工业者和作坊主的清教徒式的刻苦奋斗和创业精神。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发生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

(五)直接原因——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经常触犯到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清教徒”。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六)思想基础——清教运动
宗教改革后,英国国教在英国确立统治地位,清教运动主要目的是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这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有非常多的共同要求,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并未取得对封建主义的绝对优势,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借助清教运动这一形式成了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的主要选择,它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3.随着制呢业的发展,“圈地运动”愈演愈烈,英国农村出现许多的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同时出现农业工人。在英国,资本主义已深入农村。
(二)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他们是英国资的必要条件。
海外贸易和掠夺的进行,圈地运动的发展,使英国的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积累了大量的资本,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农村经营农场和牧场的农场主和牧场主,有的也经营工商业,他们成为新贵族,同其他资产阶级分子有着共同额利益。
(三)客观条件——海上霸权的确立
16世纪统治英国的都铎王朝在竭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同时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打败了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建立了海上霸权,这一切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根本原因——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成为英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它们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发生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
原因
(一)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最基础的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近两个世纪以来,英国工业革命一直被视为现代工业化的起点。
这场革命不仅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面貌,也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一、起因1. 农业革命:18世纪初,农业革命在英国兴起。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导致了农民的人口增长和农地的剩余劳动力。
这些剩余劳动力逐渐流向城市,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的基础。
2. 商业和金融发展:英国拥有强大的商业和金融体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
商人和资本家的积极投资,推动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
3. 科学和技术进步:英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例如,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机和约翰·凯文德尔的纺纱机等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4. 自由贸易政策:英国采取了自由贸易政策,取消了内部贸易壁垒和重税,促进了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
二、影响1. 经济变革:工业革命使英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机械化生产的兴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英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业的中心。
2. 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导致了大规模的城市化。
农民纷纷离开农村,涌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拥挤、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
3. 社会阶层的变动: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对立日益加深,劳资关系紧张。
工人们为了争取权益,开始组织工会和进行抗议活动。
这些斗争最终推动了劳工权益的保障和改善。
4. 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业革命催生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浪潮。
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和科学家,如伊萨克·牛顿和查尔斯·巴贝奇等,为后世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5. 全球影响:英国工业革命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工业和贸易优势使其在殖民主义时代占据重要地位。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

新 能源 的动机 ,而对 新大 陆 的开 发 又令其不 必动 员数量 巨大 的劳力 便可 维持 自
己的领先地位 。
与上 述观 点有 别 的是 一种 建立在 对英 国政 治、经济 与历 史等 因素加 以综合
最为 国人所 熟悉 的解 释躺在 我们 初高 中 的历 史教 科书 中 ,其认 为是 资产 阶
作者简 介 : 陈晓旭 ,1 9 9 3 年生 ,清 华大学 社会科学 学 院科 学技术 与社会研 究所硕 士研究 生。E — m a i l c h e n x i a o x u 1 9 9 3 @1 6 3 . t o m。
6 8《 科学 文化评论》第 l 3 卷 第3 期 ( 2 0 1 6 ): 6 8 ~7 5
科技 与社会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 国
陈晓旭
摘 要
英 国工 业革命是 西方经济社会 史上最重要 的事件之一 。对工业革命 产生
原 因的归 因历来是 学界 争议较 大的一个 问题 。工业革 命是 一个 用机 器生产 代替劳
得 以应 运 而 生 。
关键词 工 业革命 英 国 高工资水平 低 能源价格
一
引 言
工业 革命为 什么发生 ?为什么 发生在 1 8 世 纪?又为什 么会产 生在 当时的英 国而不是其他地方 ?在 工业革命之前 ,技术进 步的速度总是无法持久地 超越人 口 自然增 长率 ,使得社会 的发展 掉入 到 “ 马尔 萨斯 陷阱” 中。而工业革命 之后 ,产
出增 长率开始 超越人 口增 长速度 ,技术变革与经济 发展 不再单纯表现为 人 口的增 长 ,而是 人均收入的提高和 生活质量 的改善 [ 1 ] 。英 国工业 革命 是西方经济社 会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革命为何起源于英国【内容摘要】工业革命是经济史上的“奇点”,它推动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但工业革命本身并不是天外来客,它同样是一系列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文从全球视角分析了工业革命出现在18世纪英国的内在动因。
结果显示,工业革命是在全球经济互动过程中,因在英国局部出现的较长时间的资本与劳动的巨大价差,与其特殊的政治、文化和金融环境相配合,而产生的偶发性历史事件。
【关键词】工业革命;资本;工资;价格
一、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珍
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工业革命自英格兰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
传播到北美地区。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
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
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所以工业革命的开始
的标志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英格兰再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后来,工业革
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二、工业革命的内涵
在过去的两百多年中,这一直都是世界经济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也是分歧最大的课题之一。
目前为较多学者所接受的是迪安和诺斯的观点。
迪安说:“工业革命一词,一般用来指复杂的经济变革,这些变革蕴含在由生产力低下、经济增长速度停滞不前的、传统的、工业化前经济,向人均产量和生活水平相对提高、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现代工业化发展的转变过程。
”他指出:“这一转变的性质,可以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变革来说明:(1)经济组织变革,(2)技术变革,(3)工业结构变革。
这些变革和人口(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总产值及人均产量(即使不是立即、但是最终将实现的)持续增长有着一定的联系。
”诺斯则说:工业革命由组织变革和技术变革构成,是一个“组织变革和技术进步相互影响的过程”。
这些定义都强调了制度、组织变革对技术变革的影响,但我们发现,这种定义并不能对工业革命的起因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因为它无法回答为什么同样拥有先进制度的荷兰没有发生工业革命。
另一种常见的定义则指出:近代工业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发达的有机经济”向“以矿物能为能源基础的经济”的转变,“要成功地摆脱有机经济所受的制约,一个国家不仅需要那种一般意义的资本主义化,以达到近代化;而且也需要下述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即越来越多地从矿藏中、而非从农业产品中获取原料,尤
其是能够开发大批能源储备,而非依赖各种过去提供生产所需热能与动力的可再生能源。
英国经济正是在上述两种意义上资本主义化了的”。
三、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的原因
(一)政治条件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正式确立。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而之后出现的长期政治稳定的局面,也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而资本主义制度也随之确立起来。
(二)资本条件
英国疯狂的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给他们带来了巨额的货币资本。
同时,英国政府积极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为本国工商业寻找海外市场。
与此同时,还把从各个渠道聚敛来的财富,绝大部分都用作生产性投资,以转换为再生产的资本。
这些都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财富上的准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法国却把资金都用来维持费用浩大的军队和宫廷享乐,西班牙更是把海外贸易盘剥来的巨额财富,用来购买国外廉价的商品,结果冲击了本国的市场。
(三)市场条件
英国的大范围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而殖民掠夺又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
再加上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
这些都成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四)技术条件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飞跃。
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英国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它进行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
而英国人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便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
与此同时, 18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可谓是锦上添花。
各种机器的发明制造为工业革命不断地注入活力。
其中以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最为典型。
(五)劳动力条件
“光荣革命”后的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这就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被剥夺土地的农民。
这些破产失地的农民恰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为工业革命作了准备。
正是因为英国具备了以上这些工业革命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这些条件都相对其他国家更为成熟,所以英国的工业革命再会成功。
所以工业革命的火焰才能向世界各地蔓延,才能让整个世界产生翻天覆地变化此外,我国学者李伯重认为,英国产生的工业革命是因为拥有富饶的煤铁矿藏,而当时其他发达地区如中国江南地区和荷兰,没有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难以自行出现工业革命。
与迪安和诺斯的定义相比,这种定义的确更有助于解释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的原因。
但该定义将煤铁革命看作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内容,口径过于狭窄。
煤铁革命是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将煤铁革命等同于工业革命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