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方法 北京大学 7 第7讲质性资料分析(1):接触摘要单和微分析 (7.2.1) 接触摘要单实例

合集下载

质性研究方法ppt课件

质性研究方法ppt课件

.
8
个案研究
❖ 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意义研究对象(人 与事)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如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机 构,他针对现实情境中的真实个体或团 体的研究 。
❖ 个案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 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 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
9
收集资料的方法及应用
❖ 资料收集常采用合众法,观察、访谈、田野 日记、文本分析(文本包括用各种手段记录下 来的所有资料或图片)测量等
.
1
质性研究的概念
❖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 然环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对社会现 象进行整体性的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 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 和意义的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
2
质性研究的特点
❖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 是认识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
❖ 自然主义的探究
.
23
提问的原则和问题类型
❖ 重要原则:尽可能的自然,结合当时的具体 情况,感觉比较轻松
❖ 问题类型: 开放型和封闭性 具体型和抽象型 清晰型和含混型
提问时要注意通俗化,贴近对方的心灵和生活
.
24
追问
❖ 基本原则: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语言和概念来询问受 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行为
❖ 追问的时机和度:尽可能使受访者的意愿表现充分 后在进行追问相关问题,自然而然的衔接;使访谈 进展自然,顺畅,按照受访者的自由联想进行下去
.
12
收集资料的方法及应用
❖ 历史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是严格查阅 资料。研究者也可以访谈相关的人物、回顾 和分析录像带或电影资料、探访事件发生的 地方、实物考察。

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

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
分析资料
采用归纳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 释,形成对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
Part
02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访谈法
总结词
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内心世界和经验
详细描述
访谈法是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感受和经验。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 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和深层次的想法,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研究主题。
案例研究法
总结词
深入研究特定个案的详细过程和背景
VS
详细描述
案例研究法是对个别研究对象进行深入、 全面的研究,包括其背景、过程、结果等 方面。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特定 情境下的研究对象,并从中提炼出一般性 结论。
文本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文本内容理解其意义和主题
详细描述
文本分析法是对书面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包 括文章、日记、信件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 研究者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研究主题。
主观性强
质性研究依赖于研究者对资料的主观解读和分析, 因此其结果可能受到研究者个人观点、经验和背 景的影响。
耗时耗力
质性研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资料收集、 整理和分析,对研究者要求较高,且研究成果产 出较慢。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获取方式
研究者应以明确、易懂的语言获取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确保其充分理解并自愿参与。
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智力障碍者等,研究者应特别关注其知情同意的能力,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其权益。
保密原则
数据保护
研究者应对收集到的个人信息进 行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第
三方。
存储和传输安全
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03
质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明确研究目的与问题:质性研究的核心
研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
• 了解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 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改进提供依据
研究问题
• 探讨现象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 分析现象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基于研究问题与对象的考虑
研究方法的选择
• 根据研究问题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 考虑研究资源和时间限制
质量评估方法
• 采用同行评审和案例研究 • 保持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质性研究的报告撰写与呈现
报告撰写
• 遵循学术规范和报告要求 • 表达研究的观点和发现
报告呈现
• 使用清晰和易懂的语言 • 提供详细和完整的数据和分析
质性研究的伦理问题与注意事项
伦理问题
• 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和权益 • 遵循研究伦理和道德规范
注意事项
• 保持客观公正和尊重他人 • 注意数据保密和信息安全
06
质性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分析:质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的定义
• 对个别现象或事件进行分析 • 了解现象的特点和内在原因
案例分析的方法
• 使用描述性和解释性分析 • 保证研究的深入和具体
田野调查:实地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深度访谈
• 一对一的访谈形式 • 了解个体的观点、感受和经历 • 适用于深入了解和揭示个体特征的研究
焦点小组
• 多人参与的讨论形式 • 了解群体的共识、差异和互动 • 适用于探讨和比较群体特征的研究
观察法:现场观察与非现场观察的比较
现场观察
• 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观察 • 了解现象的实时和真实情况 • 适用于观察和记录人类行为的研究

质性研究(陈向明)

质性研究(陈向明)

质的研究问题举例
1、什么是“后进生”?“后进生”是 如何成为“后进生”的?
2、教师、“好学生”、“后进生”是 如何看待“后进生”现象的?
3、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对待“后进生” 的?其行为对“后进生”的学习有什 么影响?
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量的研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质的研究: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复杂科学
“行动研究”的定义
• 性质: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取向
• 研究主体:行动者即研究者,可与外来研 究者合作;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
• 研究的目的: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提高 反思能力,改进工作
• 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行动者的意识和能 力是否有提高,问题是否解决,生存环境 是否有改善
质性研究的主要兴趣
质性研究方法探讨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陈向明
内容要点
1、质性研究的概念背景、特点 和作用
2、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质性研究 问题
3、收集和分析质性资料的思路
1、概念背景
“研究”的定义
广义: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狭义: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决 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以经验事实 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
举手,等待教师点名。
教师问的问题都是事实 性问题,总需要学生从 书中找答案。
学生没有即兴回答问题 的可能性,教师的控制 很严。
分类更加细致的观察表
时间
8:00
8:05
事实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教师走进教室, 我很久没有 我坐在教室的前 学生一齐站起 看到如此规 3/2处,没有看 来,大声说: 矩的课堂了, 见所有学生的动 “老师好!” 着实吓了一 作。

质性研究方法分析

质性研究方法分析

准备工作
确定访谈的时间地点
受访者方便为主,感觉轻松,安全 访谈时间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不会 感到厌烦即可
协商相关事宜
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课题 语言的使用 交谈规则 自愿原则 保密原则 录音问题
设计访谈提纲
使用访谈提纲一定要保持一种开放,灵 活的态度 保持开放的心态,准备接受访谈者不同 的反应,按照对方的思路深入下去 访谈提纲应及时修改,前一次的访谈结果 可为下一次的提供依据
质性研究的概念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
然环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对社会现 象进行整体性的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 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 和意义的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的特点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是认识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 自然主义的探究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化和建构的过程 用归纳,分析,综合,推理等思维方式
访谈的注意事项

现场笔记
内容型:记录所说的内容,可以录音代替 观察型:场地,环境,受访者衣着和神情 方法型:访谈者使用的方法以及其对访谈过程 和结果的 影响 内省型:访谈者的个人因素对访谈的影响 最好的预防措施:记下所有的事情(访谈初期),可以采 用速记法,一定要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话
非语言行为
反省
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实证主义
后实证主义(研究者) 批判主义(教育者) 建构主义(学习者)
质性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个案研究
历史研究 行动研究 田野研究 扎根理论 民族志 现象学
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意义研究对象(人 与事)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如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机 构,他针对现实情境中的真实个体或团 体的研究 。 个案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 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 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质性研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步骤

质性研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步骤

质性研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步骤质性研究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那么你对质性研究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质性研究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质性研究的概念质性研究,即定性研究,是一种在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常使用的研究方法,通常是相对量化研究而言。

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而非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充分地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实际互动来理解他们的行为。

包含但不限于民族志研究,人类学研究,论述分析,访谈研究等。

质性研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意义理解、交互影响、生活经历和现场情景,在自然状态中获得整体理解的研究态度和方式。

质性研究以描述的方式实现意义的理解,根本的问题,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与思辨的研究、科学的研究不同研究传统,具有了独特的研究风格和特色。

质性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2、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3、选择研究对象,探讨研究关系4、选择研究方法5、进入研究现场,收集资料6、分析资料,建构理论7、写研究报告8、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质性研究的方法ground theory(根基理论):现象学:认识论epistemology: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女性主义个案研究 (case study):实地勘察调查法(Fieldwork):参与观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视觉分析(visual analysis);论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在自然情境下,通过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的特点包括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以及重视研究关系。

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在于目的、内容、设计、手段、工具、关系、抽样策略、收集资料等方面。

质性研究方法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

在质性研究中,推广度和伦理道德问题也非常重要。

推广度指研究结果是否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伦理道德问题则指研究过程中是否尊重被研究者的权利和尊严。

在进行质性研究时,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类型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进入现场的方式、收集资料的方法、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以及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都需要考虑到研究的实际情况。

最后,对研究的质量进行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信度和效度问题外,推论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也需要被重视。

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类属分析是根据资料呈现的某个观点或主题对其进行分析,是一个较大的分析单位。

在类属分析中,需要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解释这些现象的概念和术语,包括类属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等。

情境分析则是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中,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对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分析。

分析资料的手段包括画图、列表、写反思笔记、运用直觉和想象、比喻、类推等,以及阐释循环,即在部分与整体之间不断对比,建立联系。

质性研究成果需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表达。

与量化研究报告不同的是,质性研究报告需要考虑读者对象、叙述风格、叙述人称、书写角度以及研究者的位置等。

报告需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详细叙述,并对涉及主题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描述,还需要详述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关系的反省历程,以帮助读者判断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

《质性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74403课程名称:质性研究方法英文名称: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社会工作专业中年级同学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质性研究方法》是一门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依托、与《定量研究方法》相对应的课程,关注的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部分。

也就是在参考实证主义范式指导下的定量研究的同时,关注如何通过情境与类属等方式进行资料的实证收集,并且进行文艺的处理,最终完成科学理论的发展与证明。

因此,本方法是高度的理性与高度的感性的融合,最终强化研究者的逻辑思考与实操能力。

英文简介As one of 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works with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It concerns about the methodology part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with the reference to the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of the Positivism. It concerns how to collect the proofs and data through the real situation, with a literature arrangement and complete a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of of scientific theory ultimately.Therefore, this method is an integration of both highly rational and emotional, it strengthens the logical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researchers in an ultimate basi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同学的研究路径从原有的实证范式下的定量研究逐步拓展延伸到质性研究中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下次拜访此处时,你应考虑哪些新(或旧)的问题? ! 执行改革的人究竟如何看待改革?如果他们真的拥抱它,如何说明初期反对至今日 的改变? ! 执行改革者之间的联络网的性质与数量如何? ! “顽强”的数学教师们,他们的想法开始时尚未被听到——他们是谁?具体实例? 解决方式? ! 追踪英文老师 Reilly(他由召集人职位上落败) ! 追踪一个小组一整天。
2. 就每一个研究问题看,简述此次接触你得到(或未得到的)的资料。
研究问题 改革发展的历史
学校的组织结构 统计资料
教师对改革的反应 研究通路


由课程协调人、英文召集人及委员会主席先提基本概念;由老
师在暑假写出;下一暑假由老师现场检测资料予以修改。
校长及行政人员负责训导;科组召集人担任教务负责人。
60 年代后期有种族冲突;60%黑人学生;强调训导,防止非学
注 意 :未来四到五月每周吃学校餐饮两日,这样做的后果……
结束
摘自:Miles & Huberman.质性研究资料分析[M].张芬芬译.台北:双叶书廊,2006:115
接触摘要单:含编码主题的实例
接触 类型
会面
电话 访谈
接触摘要
校长们 Ken 的办公室 4/2/76
何人?团体 地点
日期
与谁,由谁 地点
区学生混入。
开始时觉得严格、有结构;现在他们说喜欢。(需要探究)
很好;并未要求老师必须合作。
3. 此次接触中有任何冲击你的东西吗?——突出的、有趣的、示例的或重要的东 西? ! 改革发展与训练之彻底。 ! 将改革置入学区课程中(由学区课程协调人计划并执行)。 ! 执行改革的人提到初期对改革的反对,与现在的接受与同意形成对比。
日期
学校:Westgate 编码者:M. U. 编码日期:4/18/76
与报导人 会谈 与谁,由谁
地点
日期
挑出此次接触中最突出的要点。在此张纸上依顺序编码,并指明出现该要点的页码,为稿子文本中的要点 编码。用粗笔将主题或层面写在每一要点之后,以前未用过的主题加上※。可以用括号纳入研究者的评注。
页码
要点
事。(因为到时候就变成既成事实了)
为 规划 /时 间控 制
做计划
摘自:Miles & Huberman.质性研究资料分析[M].张芬芬译.台北:双叶书廊,2006:116
主旨 /层面
1
1. 教职员必须在 4 月 30 日前做好决定。
教职员
1
2. 如果教师要换工作,也一定要做完目前年级的工作。 教职 员/人力 管理
2
3. 教师们对待特殊学生纳入班级的意愿有差异——有 ※反 抗
些教师觉得“如鲠在喉”。
2
4. Ken 指出从上次会议开始,试办教师名单就出纰漏 内部 沟通
了。(暗中探究此事)
接触摘要单:实例
接触类型: 会 面: ○ 电话访谈:
地点:Tindale 接触日期:11/28-29/1979 今天日期:12/28/1979
填表人:BLT
1. 此次接触让你印象最深的主要议题或主题是什么? ! 自上而下研发的防范教师课程(teacher-proof curriculum)与教师自行研发的课程之 间的互动。 ! 行政人员、科组召集人与教师对工作重点看法的分歧。 ! 学区课程协调人(担任决策者)改变了学校对研究关系的接受度。
2
5. Ken 说:“教师们的行为似乎以为他们有权决定谁应 权力 分配
该换工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公开抗议)
2
6. 暗中决定:“这是我们要做的决定”。(Ken 说,Ed 权 力 分 配 /冲 突 管
表示同意)

2
7. 校长们与 Ken、John、Walter 都同意:Ms Epstein
是个泼妇。
刻板印象
2
8. Ken 决定不要预先(现在)告诉教师有关换工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