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封装用导电胶的研究
国外微电子组装用导电胶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在微 电子组装制造行业,越来越多的研 究者将兴趣转向导 电胶,以期取代沿用多年 ,目前仍 占统治地位的互连材料共晶锡铅焊料 。 研究的重点集 中于用作表面组装元器 (MCS S /MD)互连到印刷电 路板 (C P B)的导 电胶粘剂.有如下原因。 ①对环境保护的需要 铅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众 所周知,从 18 — 90年,美国通过 了一系列法律禁 9 6 19 止铅的应用l 欧盟将在 20 年禁止在汽车制造工业 I J 。 02
导电胶的用途分析

导电胶的用途分析导电胶是一种固化或干燥后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胶黏剂,它通常以基体树脂和导电填料即导电粒子为主要组成成分, 通过基体树脂的粘接作用把导电粒子结合在一起, 形成导电通路, 实现被粘材料的导电连接.由于导电胶的基体树脂是一种胶黏剂, 可以选择适宜的固化温度进行粘接, 同时, 由于电子元件的小型化、微型化及印刷电路板的高密度化和高度集成化的迅速发展, 而导电胶可以制成浆料, 实现很高的线分辨率.而且导电胶工艺简单, 易于操作, 可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导电胶是替代铅锡焊接, 实现导电连接的理想选择.1. 导电胶的导电原理导电胶的导电原理重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导电粒子间的相互接触,形成导电通路,使导电胶具有导电性,胶层中粒子间的稳定接触是由于导电胶固化或干燥造成的。
导电胶在固化或干燥前,导电粒子在胶粘剂中是分离存在的,相互间没有连续接触,因而处于绝缘状态。
导电胶固化或干燥后,由于溶剂的挥发和胶粘剂的固化而引起胶粘剂体积的收缩,使导电粒子相互间呈稳定的连续状态,因而表现出导电性。
第二种是隧道效应使导电胶中粒子间形成一定的电流通路。
当导电粒子中的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受到阻碍,这种阻碍可视为一种具有一定势能的势垒。
根据量子力学的概念可知,对于一个微观粒子来说,即使其能量小于势垒的能量,它除了有被反射的可能性之外,也有穿过势垒的可能性,微观粒子穿过势垒的现象称为贯穿效应,也可叫做隧道效应。
电子是一种微观粒子,因而它具有穿过导电粒子间隔离层阻碍的可能性。
电子穿过隔离层几率的大小与隔离层的厚度及隔离层势垒的能量与电子能量的差值有关,厚度和差值越小,电子穿过隔离层几率就越大。
当隔离层的厚度小到一定值时,电子就很容易穿过这个薄的隔离层,使导电粒子间的隔离层变为导电层。
由隧道效应而产生的导电层可用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来等效。
2.导电胶的分类导电胶种类很多, 按导电方向分为各向同性导电胶(ICAs,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和各向异性导电胶(ACAs,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s).ICA是指各个方向均导电的胶黏剂, 可广泛用于多种电子领域;ACA则指在一个方向上如Z方向导电, 而在X和Y方向不导电的胶黏剂.一般来说ACA的制备对设备和工艺要求较高, 比较不容易实现, 较多用于板的精细印刷等场合, 如平板显示器(FPDs)中的板的印刷 .按照固化体系导电胶又可分为室温固化导电胶、中温固化导电胶、高温固化导电胶、紫外光固化导电胶等.室温固化导电胶较不稳定, 室温储存时体积电阻率容易发生变化.高温导电胶高温固化时金属粒子易氧化, 固化时间要求必须较短才能满足导电胶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是中温固化导电胶(低于150℃), 其固化温度适中, 与电子元器件的耐温能力和使用温度相匹配, 力学性能也较优异, 所以应用较广泛.紫外光固化导电胶将紫外光固化技术和导电胶结合起来, 赋予了导电胶新的性能并扩大了导电胶的应用范围, 可用于液晶显示电致发光等电子显示技术上, 国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究, 我国近年也开始研究.3. 导电胶的组成导电胶主要由树脂基体、导电粒子和分散添加剂、助剂等组成.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导电胶大都是填料型.填料型导电胶的树脂基体, 原则上讲, 可以采用各种胶勃剂类型的树脂基体, 常用的一般有热固性胶黏剂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等胶黏剂体系.这些胶黏剂在固化后形成了导电胶的分子骨架结构, 提供了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保障, 并使导电填料粒子形成通道.由于环氧树脂可以在室温或低于150℃固化, 并且具有丰富的配方可设计性能, 目前环氧树脂基导电胶占主导地位.导电胶要求导电粒子本身要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粒径要在合适的范围内, 能够添加到导电胶基体中形成导电通路.导电填料可以是金、银、铜、铝、锌、铁、镍的粉末和石墨及一些导电化合物4.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前景目前, 国内生产导电胶的单位主要有金属研究所等, 国外企业有TeamChem Company,日本的日立公司、Three-Bond公司、美国Epoxy的公司、Ablistick公司,Loctite公司、3M公司等.国内企业有Waysharee卉贤电子, YiHua公司等. 已商品化的导电胶种主要有导电胶膏、导电胶浆、导电涂料、导电胶带、导电胶水等,组分有单、双组分.导电胶一般用于微电子封装、印刷电路板、导电线路粘接等各种电子领域中.现今国内的导电胶无论从品种和性能上与国外都没有较大差距.5.导电胶的应用领域(1)导电胶粘剂用于微电子装配,包括细导线与印刷线路、电镀底板、陶瓷被粘物的金属层、金属底盘连接,粘接导线与管座,粘接元件与穿过印刷线路的平面孔,粘接波导调谐以及孔修补.(2)导电胶粘剂用于取代焊接温度超过因焊接形成氧化膜时耐受能力的点焊.导电胶粘剂作为锡铅焊料的替代晶,其主要应用范围如:电话和移动通信系统;广播、电视、计算机等行业;汽车工业;医用设备;解决电磁兼容(EMC)等方面.(3)导电胶粘剂的另一应用就是在铁电体装置中用于电极片与磁体晶体的粘接.导电胶粘剂可取代焊药和晶体因焊接温度趋于沉积的焊接.用于电池接线柱的粘接是当焊接温度不利时导电胶粘剂的又一用途.(4)导电胶粘剂能形成足够强度的接头,因此,可以用作结构胶粘剂.( 5)国内外导电胶的应用情况-导电胶后起之秀目前国内市场上一些高尖端的领域使用的导电胶主要以进口为主:美国的Ablistick公司、3M公司几乎占领了全部的IC和LED领域,日本的住友和台湾翌华也有涉及这些领域.日本的公司则控制了整个的石英晶体谐振器方面导电胶的应用.国内的导电胶主要使用在一些中、低档的产品上,这方面的市场主要由金属研究所占有. 最近几年上海卉贤电子有致力于这方面的发展, 主要时下的性价比非常高.(6)导电胶粘剂用于微电子装配,包括细导线与印刷线路、电镀底板、陶瓷被粘物的金属层、金属底盘连接,粘接导线与管座,粘接元件与穿过印刷线路的平面孔,粘接波导调谐以及孔修补. (2)导电胶粘剂用于取代焊接温度超过因焊接形成氧化膜时耐受能力的点焊.导电胶粘剂作为锡铅焊料的替代晶,其主要应用范围如:电话和移动通信系统;广播、电视、计算机等行业;汽车工业;医用设备;解决电磁兼容(EMC)等方面.(7)导电胶粘剂的另一应用就是在铁电体装置中用于电极片与磁体晶体的粘接.导电胶粘剂可取代焊药和晶体因焊接温度趋于沉积的焊接.用于电池接线柱的粘接是当焊接温度不利时导电胶粘剂的又一用途.(8)导电胶粘剂能形成足够强度的接头,因此,可以用作结构胶粘剂.近来,国内出现了室温保存型导电胶,该类导电胶是对传统导电胶的突破。
mems封装用胶

mems封装用胶摘要:1.MEMS 封装用胶的概述2.胶的选择标准3.常用MEMS 封装用胶介绍4.胶的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5.发展趋势与展望正文:MEMS(微机电系统)封装用胶是一种微电子封装材料,主要用于微电子器件的固定、密封和保护。
在MEMS 制造过程中,胶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1.胶的选择标准在选择MEMS 封装用胶时,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黏结性能:胶应具有较强的黏结力,能够将微电子器件牢固地固定在载体上。
(2)良好的柔韧性:胶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以适应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微小位移。
(3)耐热性能:胶应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能够承受器件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
(4)化学稳定性:胶应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
(5)电绝缘性能:对于电子器件,胶应具有较好的电绝缘性能,以避免漏电和短路现象。
2.常用MEMS 封装用胶介绍常用的MEMS 封装用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环氧树脂胶:环氧树脂胶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MEMS 封装。
(2)硅胶:硅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电绝缘性能,适用于对柔韧性要求较高的MEMS 器件封装。
(3)聚氨酯胶:聚氨酯胶具有较好的黏结性能和耐热性能,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MEMS 器件封装。
(4)光学胶:光学胶主要用于光学器件的封装,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和耐热性能。
3.胶的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为了保证MEMS 封装用胶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主要包括:(1)黏结强度测试:通过拉伸试验、剪切试验等方法,测试胶的黏结强度。
(2)柔韧性测试:通过弯曲试验、压缩试验等方法,测试胶的柔韧性。
(3)耐热性能测试:通过高温试验、热冲击试验等方法,测试胶的耐热性能。
(4)化学稳定性测试:通过浸泡试验、腐蚀试验等方法,测试胶的化学稳定性。
(5)电绝缘性能测试:通过直流电压试验、击穿电压试验等方法,测试胶的电绝缘性能。
导电胶的应用和研究1.导电胶的概述导电胶是一种固化或干燥后

导电胶的应用和研究1.导电胶的概述导电胶是一种固化或干燥后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胶黏剂,它通常以基体树脂和导电填料即导电粒子为主要组成成分, 通过基体树脂的粘接作用把导电粒子结合在一起, 形成导电通路, 实现被粘材料的导电连接。
由于导电胶的基体树脂是一种胶黏剂, 可以选择适宜的固化温度进行粘接, 如环氧树脂胶黏剂可以在室温至150℃固化, 远低于锡铅焊接的200℃以上的焊接温度, 这就避免了焊接高温可能导致的材料变形、电子器件的热损伤和内应力的形成。
同时, 由于电子元件的小型化、微型化及印刷电路板的高密度化和高度集成化的迅速发展, 铅锡焊接的0.65mm的最小节距远远满足不了导电连接的实际需求, 而导电胶可以制成浆料, 实现很高的线分辨率。
而且导电胶工艺简单, 易于操作, 可提高生产效率, 也避免了锡铅焊料中重金属铅引起的环境污染。
所以导电胶是替代铅锡焊接, 实现导电连接的理想选择。
目前导电胶已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屏(LCD)、发光二极管(LED)、集成电路(IC)芯片、印刷线路板组件(PCBA)、点阵块、陶瓷电容、薄膜开关、智能卡、射频识别等电子元件和组件的封装和粘接, 有逐步取代传统的锡焊焊接的趋势。
2. 导电胶的分类及组成2.1 导电胶的分类导电胶种类很多, 按导电方向分为各向同性导电胶(ICAs,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和各向异性导电胶(ACAs,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s)。
ICA是指各个方向均导电的胶黏剂, 可广泛用于多种电子领域;ACA则指在一个方向上如Z方向导电, 而在X和Y方向不导电的胶黏剂。
一般来说ACA的制备对设备和工艺要求较高, 比较不容易实现, 较多用于板的精细印刷等场合, 如平板显示器(FPDs)中的板的印刷。
按照固化体系导电胶又可分为室温固化导电胶、中温固化导电胶、高温固化导电胶、紫外光固化导电胶等。
导电胶的运用跟新新研究1.导电胶的概述导电胶是一种固化跟干燥后

导电胶的应用和研究1.导电胶的概述导电胶是一种固化或干燥后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胶黏剂,它通常以基体树脂和导电填料即导电粒子为主要组成成分, 通过基体树脂的粘接作用把导电粒子结合在一起, 形成导电通路, 实现被粘材料的导电连接。
由于导电胶的基体树脂是一种胶黏剂, 可以选择适宜的固化温度进行粘接, 如环氧树脂胶黏剂可以在室温至150℃固化, 远低于锡铅焊接的200℃以上的焊接温度, 这就避免了焊接高温可能导致的材料变形、电子器件的热损伤和内应力的形成。
同时, 由于电子元件的小型化、微型化及印刷电路板的高密度化和高度集成化的迅速发展, 铅锡焊接的0.65mm的最小节距远远满足不了导电连接的实际需求, 而导电胶可以制成浆料, 实现很高的线分辨率。
而且导电胶工艺简单, 易于操作, 可提高生产效率, 也避免了锡铅焊料中重金属铅引起的环境污染。
所以导电胶是替代铅锡焊接, 实现导电连接的理想选择。
目前导电胶已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屏(LCD)、发光二极管(LED)、集成电路(IC)芯片、印刷线路板组件(PCBA)、点阵块、陶瓷电容、薄膜开关、智能卡、射频识别等电子元件和组件的封装和粘接, 有逐步取代传统的锡焊焊接的趋势。
2. 导电胶的分类及组成2.1 导电胶的分类导电胶种类很多, 按导电方向分为各向同性导电胶(ICAs,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和各向异性导电胶(ACAs,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s)。
ICA是指各个方向均导电的胶黏剂, 可广泛用于多种电子领域;ACA则指在一个方向上如Z方向导电, 而在X和Y方向不导电的胶黏剂。
一般来说ACA的制备对设备和工艺要求较高, 比较不容易实现, 较多用于板的精细印刷等场合, 如平板显示器(FPDs)中的板的印刷。
按照固化体系导电胶又可分为室温固化导电胶、中温固化导电胶、高温固化导电胶、紫外光固化导电胶等。
mems封装用胶

mems封装用胶【原创版】目录1.MEMS 封装用胶的概述2.胶的选择标准3.常用 MEMS 封装用胶类型4.胶的性能影响因素5.发展趋势和前景正文MEMS(微机电系统)是一种将微电子技术和微机械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技术,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执行器和信息处理等领域。
在 MEMS 封装过程中,胶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保护微小的器件,还能提高其性能。
本文将介绍 MEMS 封装用胶的概述、胶的选择标准、常用 MEMS 封装用胶类型、胶的性能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MEMS 封装用胶的概述MEMS 封装用胶,顾名思义,是在微机电系统封装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胶粘剂。
其主要作用是将微小的器件固定在一起,保护它们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其性能。
在 MEMS 封装过程中,胶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封装后的器件性能和可靠性。
二、胶的选择标准选择 MEMS 封装用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粘接强度:胶粘剂需要具备足够的粘接强度,以保证微小的器件在封装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或脱落。
2.硬度:硬度是指胶粘剂的抗压性能。
对于不同的 MEMS 器件,需要选择不同硬度的胶粘剂,以保证器件在封装后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
3.耐温性:MEMS 器件可能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工作,因此胶粘剂需要具备良好的耐温性能。
4.化学稳定性:胶粘剂需要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保证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5.导电性:对于某些 MEMS 器件,如电容器、传感器等,胶粘剂需要具备一定的导电性。
三、常用 MEMS 封装用胶类型常用的 MEMS 封装用胶类型有以下几种:1.环氧树脂胶:环氧树脂胶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耐温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 MEMS 封装领域。
2.硅胶:硅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耐温性,适用于一些对柔韧性要求较高的 MEMS 器件封装。
3.聚氨酯胶:聚氨酯胶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和耐温性,适用于多种MEMS 器件的封装。
4.导电胶:导电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适用于需要导电连接的 MEMS 器件封装。
多功能导电材料在电子封装中的应用前景

多功能导电材料在电子封装中的应用前景导电材料是电子封装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能够提供电流传输、热传导和机械支撑等多种功能,使得电子设备的性能得到提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功能导电材料正成为电子封装中的热门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多功能导电材料在电子封装中的应用前景。
一、导电材料的概述导电材料是指具有较高导电率的材料,常见的导电材料包括铜、银、金等金属,以及碳纳米管、导电聚合物等有机材料。
这些材料能够提供优异的电导率,并且在电子封装中发挥关键作用。
二、传统导电材料的局限性传统导电材料在一些特殊环境或功能需求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铜的耐高温性能一般较差,导电聚合物则可能受到湿气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导电材料的局限性限制了电子封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多功能导电材料的优势多功能导电材料是能够在传导电流的基础上实现其他功能的导电材料。
常见的多功能导电材料包括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电纳米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电子封装中具有以下优势:1. 优异导电性能:多功能导电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率,能够满足电子设备高速传输电流的需求。
2. 耐高温性能:相比传统导电材料,多功能导电材料往往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发挥稳定的导电功能。
3. 优良机械性能:多功能导电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韧性,能够提供电子封装中的机械支撑功能。
4. 热传导性能:多功能导电材料不仅具备导电功能,还能够提供较好的热导性能,帮助电子设备散热,提高整体性能。
四、多功能导电材料的应用前景多功能导电材料在电子封装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多功能导电材料可以应用于柔性电子封装领域。
由于其具备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可以制备柔性、弯曲的电子封装材料,为柔性电子设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多功能导电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潜力巨大。
传统导电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容易熔化或失去导电性能,而多功能导电材料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多功能导电材料还可以应用于电子封装中的散热领域。
导电橡胶的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研究

、、、导电橡胶的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研究导电橡胶的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研究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柔性电子器件因其柔性、轻量、可弯曲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导电橡胶作为一种特殊的材料,其导电性能和柔性特点的结合使其成为柔性电子器件制造中的重要材料之一。
本文将详细讨论导电橡胶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一、导电橡胶的基本概念导电橡胶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橡胶材料,其导电性能与橡胶的柔性特点相结合,可以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的制造中。
导电橡胶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将导电填料添加到橡胶中,使橡胶成为导电材料。
填料一般会使用导电碳黑、导电银粉、导电金属等。
导电橡胶的导电性能与填料的种类、添加量和橡胶的种类有关。
导电橡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导电橡胶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弹性,可以弯曲和拉伸而不损坏导电性能;其次,导电橡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长时间使用在潮湿或酸碱环境中;第三,导电橡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可以在高温或高速摩擦环境下使用。
二、导电橡胶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导电橡胶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柔性电极导电橡胶可以作为柔性电极的材料,用于制造柔性电子器件中的电极。
导电橡胶作为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柔性、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可以弯曲和拉伸而不影响导电性能,同时可以适应各种形状的电子器件的制造。
2. 柔性传感器导电橡胶可以作为柔性传感器的材料,用于制造柔性电子器件中的传感器。
导电橡胶作为传感器材料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以用于制造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压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
3. 柔性电子线路导电橡胶可以作为柔性电子线路的材料,用于制造柔性电子器件中的电子线路。
导电橡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线路,可以适应各种形状的电子器件的制造,同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柔性特点,可以保证电子器件在弯曲和拉伸后仍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三、导电橡胶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导电橡胶的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子封装用导电胶的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电子产品逐渐向小型化、数字化、智能化、便携化等方面发展,微电子封装用导电胶以其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特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Pn/Sn材料,并作为电子时代工业材料的主流被广泛使用和推广。
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电子封装用导电胶的组成和分类以及不同结构的用途和优势,研究了导电胶的发展进程和可靠性评估,提出了导电胶在微电子封装技术中的作用和价值,并为电子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微电子封装;导电胶;可靠性;研究进展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相继到来,电子数码产品广泛在工业、农业、商业等不同领域得到应用。
而随着电子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子封装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从上世纪末起,电子产品逐渐趋向于小型化,自身体积越来越小,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Mp3、Mp4等产品的相继出现,使得大量的电子产品可以随身携带,为个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其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功能也越来越多,数据处理能力由单层处理向多层处理发展,并出现立体化技术。
不同电子数码技术集成化的发展对电子封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码芯片上I/O的单位面积增加,密度增大。
原始的电子封装多采用Pn/Sn材料的焊接,由于当时的数码产品多具有体积巨大,不可携带的特点,Pn/Sn材料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强、结构强度大、加工塑性和润湿度较高等优势而在原始电子封装中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数码产品不断微型化发展,Pn/Sn材料本身的密度大、质量大、扭曲性弱、易腐蚀等弊端逐渐暴露,Pn/Sn逐渐被导电胶取代。
大量数据研究表明,铅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有着较大的危害,如影响儿童的发育、青少年的反应快慢、成年人的血压和血液循环水平等。
而导电胶相对于Pn/Sn材料而言,极大地降低了铅等重金属对人体带来的健康危害,因此得到了广泛推广,微电子封装用导电胶已经成为电子数码技术的一种发展趋势。
电子封装无铅化主要利用高温钎焊技术来加强铅接工艺配合,同时采用新型无铅连接工具制备成特殊的无铅材料,最大程度将铅等重金属含量将至最低。
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而是以锌为主合金,主要优势为熔点低(240℃)、可塑性强、可与其他金属高温融合等,随着电子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获得了一定价值的商业应用。
此外,同样具有明显优势的无铅材料有Sn/Ag和Sn/Ag/Cu,二者共融的熔点只有180℃,而大多数材料的熔点都在220℃以上,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了焊接难度和焊接成本,增强系统的功能稳定性。
导电胶主要由无机聚合物的粘合剂填充,采用导电性材料,性能上主要通过有机高分子材料提供物理机械化性能,它与Pn/Sn材料相比,同样无铅污染,焊接时不需要焊前清理和焊后清理,焊接环境相对安全;固化温度低,适用于不同的热敏性元件;能提供不同力合和间距的零件组装,避免了由于热消耗而造成的功率大量损失;导电胶的热固性使得在使用中仅局部加热就能带动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减少对铅等重金属的使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导电胶的引进在很大技术程度上减弱了这种现象,大量发展微电子封装用导电胶取代Pn/Sn材料,对电子数码技术的发展和对环境方面的保护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导电胶由于发展周期不长,目前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对导电胶的研究还需相关技术人员不断研发、不断创新,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加强导电胶的应用效果,扩大应用范围。
本文主要研究导电胶在微电子封装中的应用,并具体介绍了其研究进展。
二、导电胶的组成与分类1.导电胶的组成导电胶是导电性胶粘剂的简称,通过无机胶连接不同材料进行使用,是一种具有导电等基本性能的粘合剂。
导电胶一般有导电填充物和导电树脂组成,具体结构包括预聚体、固化剂、增塑剂、稀释剂、导电填料等,其中预聚体包括PU、PE、EU等,主要为增强粘合程度;固化剂包括胺类、磋米类、有机硅酸等化合物,主要与预聚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与三维网中聚合物不融合的物质;增塑剂包括甲临苯二乙偏硅酸、磷酸化合物等,主要为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稀释剂包括丙酮、乙二醇和甘油等,主要为降低粘度,减少焊接前后的冲洗以增强导电胶的使用寿命;导电填料包括Cu、Ag、Au和碳粉以及复合粉等,主要为提高导电胶的导电性。
2.导电胶的分类导电胶具有多种类型,在具体分类是可以按照不同标准确定不同的种类。
按照组成的基体不同,导电胶可分为结构性和填充性两大类,其中填充性导电胶由于具有高导电性而广泛使用。
在此基础上按照导电性能的强弱又可分为各向同性导电胶和各向异性导电胶,各向同性导电胶是指在不同方向都有相同的导电性,可以提供机械控制和塑化功能,主要适用于便于携带的电子数码产品,因为便携式产品的芯片往往可以随机倒置,但其功能性不可随之发生变化,而各向异性导电胶一般针对同一个方向,如对Z方向发挥作用,而在类似X方向等则变成了不导电的绝缘体,其原理类似于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过程,另一种各向异性还包括不同方向性能不同的研究,如智能手机在观看播放器时,需要XY方向的多层控制,保证手机在不同角度都能使得人们观看到视频的正向角度。
在理论上,各向同性导电胶和各向异性导电胶理论上的差异主要是各向同性导电胶是基于渗流理论和填充粒子的形状尺寸决定的,一般情况下φ=10%~20%,而对于各向异性导电胶,渗滤值浓度很高,致使导电胶不能在各个方向上导电,只能在Z方向畅通无阻。
由于各向异性导电胶对焊盘的压力不同,因此对胶接工艺和原料配制率的要求比较高,在实际使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导电胶按照固化条件可分为热稳定导电胶、高温烧制导电胶、光电子导电胶和固定束导电胶等;按照固化温度又可以分为高温固化导电胶、室温固化导电胶(一般低于150℃)、低温固化导电胶(高于300℃),一般情况下,室温和低温固化时间较长,但是固化程度比较安全稳定,高温固化虽然效率高,但容易对元件和胶体造成损坏。
按导电离子的不同,导电胶还可分为金银铜等通过电镀产生的混合物,在实际使用中,金由于价格昂贵而很少使用,银成为导电胶构成的主要材料之一,不仅可以适应相对高温的环境,还能在潮湿的条件下降低化合物的分解,增强使用寿命,然而为防止银的迁移和失效,镀银导电胶需要长期置于空气中,以防止物理性能的丧失。
表1 银粉导电胶的性能型号密度/(g·cm-3)体积电阻/(Ω·cm)硬度粘性/(Pa·s)储存器(0~5℃)/dEasman3882 3.2 1 4~5B 25 150 Easman3886 3.23 1 6~7H 20 150Three Bond3302B2.43 3 4~7H 162 89Three Bond2201F3.93 3 3~6B 25 53SD-9 5 <1 2~5B 90ST-2 <3 3~8H 90~120(25℃)3.导电机理导电胶的导电机理主要包括“导电通道”学说和“隧道效应”学说。
“导电通道”学说认为,通过不同导电材料的相互接触形成不同电阻的并联电路,从而获得导电性,电路中胶体稳定接触的部分称为稳定层,其余称为连接层,导电胶固化经过稳定层而固化或干燥,因此导电体在粘合剂的作用效果下,导电填充层体积发生收缩而成为新的连接层,此时的导电胶导电性最强。
另一种“隧道效应”学说主要指的是,导电胶中导电离子发生直接接触,根据同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则,导电离子会在通道中发生定向移动,除了离子的直接接触还会带来一定规律的热振动,导电离子可在大量粒子形成的高速电场中产生电流发射,当离子之间的距离足够小,以至于小于1nm范围内,隧道效应会使电场力急剧加大,这便形成了导电胶的导电功能。
在对导电胶的研究中,M.Sun等人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导电胶的导电性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压力、压强、温度、环境噪声等物理条件对其造成的影响,并对导电胶芯片BGA技术倒片装置连接中的表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导电填料对导电胶的导电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填料的电阻与压力呈现反比关系,且其理论计算应用到实践中效果良好。
三、导电胶的可靠性研究1.可靠性对于导电胶的可靠性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都是通过进行加速试验或热效应探测试验来验证,如模拟高温环境、高湿环境、热稳定性分析以及高温贮藏实验等。
环境实验是电子连接材料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电子数码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实验主要测试不同环境条件下元件的老化程度和电阻率的变化,由于在不同环境下,尤其是温度不同时,电阻往往不相同,一般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电阻率的测试事宜在环境温度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元件老化程度不仅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还随着湿度、稳定性的变化而变化,老化过程包括:热循环(-40~60℃,一个循环/h;0~100℃,三个循环/h),高温贮藏实验(148℃,1000h),高温高湿环境(90℃/90%RH,36V,800h)等,在实际操作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不同角度研究导电胶的可靠性。
2.失效机理粘合体的连接失效大多发生在接头最边缘的部分,这一部分往往相对薄弱一些,无法使得导电行为发生在胶黏剂和被粘物质发挥作用的区域,破坏的形式主要有:内聚合失效、粘附失效和混合失效。
内聚合失效发生在胶黏层内,由于胶黏层内部粘性较强,内壁容易发生废物粘合而导致失效;粘附失效指胶黏剂在表层遭到高速粒子的冲击而发生异性吸引力差异所致;混合失效则是内壁破坏和粘附失效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胶体粘合剂混合失效,则需要元件重新组合。
胶黏剂或被黏材料的破坏是100%的内聚合破坏,因为这种材料在破坏时会对其强度造成很大的冲击,由于胶黏剂和被黏材料的构成性差异,粘结起点和终点处会发生裁差,接头内应力增强,为了减弱这种由失效造成的内应力,应该减少因热交合或者高温固冷化而产生的热膨胀系数相接近,以防止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恶化。
3.环境实验的影响聚合物在高温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从而导致聚合物的力学性能下降,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越来越敏感。
对于耐高温的聚合物而言,要对其熔点和软化点进行严格的检测,防止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热分解。
许多热塑合剂在室温下能发挥正常功能,然而它的系统温度却要高于耐高温聚合物的熔点,在玻璃化温度条件下仍然会造成融熔化,塑性强度减弱,内聚合度降低。
热固性胶合剂虽然没有固定的熔点,但在高温下的发生热氧化也会影响其不同机能发挥作用。
在热循环基本实验中,环境温度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控制导电颗粒和被黏物质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值,减少导电胶在热冲击时胶接接头的环境应力。
对于环境试验,C.W.Tan研究了暴露在高温高湿(125℃,100%RH,2atm)条件下,加以平行电场,产生的各向异性粒子集中到电胶连接表面,Au/Ni/Cu 韧性物质和焊接区的Al接头发生定向移动接触,增强了电胶的可靠性和热稳定性,经过C.W.Tan的研究发现,随着老化时间的累计,老化程度也不断加深,电胶接头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都明显降低,在高温高湿环境24小时之后,导电胶的内电阻由480mΩ降低到230mΩ,剪切强度也从18.3MNm-2降低到8.43MN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