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含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讲义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一、长度的测量(一)长度的单位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长度。
为了便于交流和比较,人们规定了一系列的长度单位。
最基本的长度单位是米(m),这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
除了米,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等。
1 千米= 1000 米1 米= 10 分米1 分米= 10 厘米1 厘米= 10 毫米1 毫米= 1000 微米1 微米= 1000 纳米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比如,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千米,而测量一本书的厚度则用毫米。
(二)长度的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工具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直尺、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
直尺和卷尺通常用于测量较短的长度,精度相对较低。
游标卡尺是一种比较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它能够测量出更精确的长度值。
螺旋测微器则常用于测量更小的长度,精度更高。
(三)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要准确测量长度,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至关重要。
1、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根据被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测量工具能够测量的最大值,分度值是测量工具最小一格所表示的长度。
3、测量时的操作方法测量前,要将测量工具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误差在测量长度的过程中,由于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和测量者等因素的影响,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
二、时间的测量(一)时间的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
1 小时= 60 分钟1 分钟= 60 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时间单位。
比如,一节课的时间通常用分钟表示,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则用年表示。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含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一、知识点睛1.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
(2)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物理量单位符号换算关系长度千米km 1km=103m 米m分米dm 1dm=10 1m 厘米cm 1cm=____m 毫米mm 1mm=____m 微米μm 1μm=____m 纳米nm 1nm=____m2.单位换算方法:例:0.53μm=____________m。
数字不变乘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即可。
3.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重点)、三角板、卷尺、皮尺。
4.刻度尺的使用(1)认识刻度尺①量程,也就是刻度尺的测量范围;②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分度值越小,精确程度越高。
(2)刻度尺的使用步骤①“选”:______、______合适的刻度尺;②“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读”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称为误差;(2)产生原因:受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不能消除误差;(4)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避免。
6.时间的测量(1)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石英钟,电子表,机械表等;(2)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3)常见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等,换算关系为:1h=_______min=________s。
(4)停表的读数:小圈:单位____;分度值:_____;指针走一圈是___;大圈:单位____;分度值:_____;指针走一圈是___;读数时,应先读______示数;再读______示数;需注意小圈指针是否过了“一半”位置。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测量讲义最终版(含题目

测量物理学是一门关于力、热、光、电以及物质结构的科学,它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
通过本节学习,可以了解测量的意义与发展,知道测量的要素是单位和测量工具。
掌握长度、时间、质量的测量方法一、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1、物理量:量度物质的属性和描述其运动状态时所用的各种量值。
物理量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
2、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发光强度,坎培拉。
3、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导出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构成了国际单位制。
二、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米,用“m”表示;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2、测量工具:图甲图乙3、集中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化曲为直:用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然后把软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该段软线的长度,如测量地图上某段铁路线的长度。
(2)化直为曲:用已知周长为S的滚轮在较长直线或曲线上滚动n圈,由此可求出直线或曲线的长度:L=nS。
(3)集小成大:把n段相同长度的物体叠合,测出叠合后的总长度L总,由此可求出待测长度为,比如金属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等。
(4)配合测量:用刻度尺和三角板相配合测量某一长度,如测圆柱体的直径,硬币的直径等。
三、时间的测量1、古代,人们发明了很多不同的计时方法,如滴漏、沙漏、日晷。
现代人们一般用钟表计时。
2、时间的国际单位:秒,用“s”表示;常用单位:天(d)、时(h)、分钟(min)等。
2、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很短时间的工具,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计时装置,在交流电6-9伏的条件下正常工作,振针每0.02秒打一个点每秒上下振动50次。
3、打点计时器的介绍4、单摆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单摆的振动周期与其振幅无关(等时性)。
单摆振动的等时性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的。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

物理暑期班讲义1 整理:黄老师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测量的意义1.凭感觉去比较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不一定准确,更谈不上精确。
2.为了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我们必须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精确的测量。
二、长度单位(长度单位的应用和换算是物理的学习基础,简单但是重要。
只有熟练掌握了单位和单位之间的换算,之后的学习将会事倍功半。
)1.国际单位:米,符号是m.也称基本单位。
例:成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m。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 001m=10-6m1nm=0.000 000 001m=10-9m例题1:1.75×106是一座山的高度还是一个人的高度?例题2:一张书桌的高度大概是多少米?一本书大概有多宽?知识拓展:国际单位制SI(1)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国际单位制都是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世界各国人民都能接受的事物为标准。
s内所经路程的长(3)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作出规定:光在真空中错误!嵌入对象无效。
度定义为1m。
七个国际单位:三、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求科学、精确。
因此首先要认识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准确值和估读值这些物理名词,然后才是刻度尺的使用。
)1.测量工具:刻度尺(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2.常用名词: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量程(刻度尺的最大测量范围)分度值(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所表示的长度)3.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做到“三看”:①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②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
③看刻度尺的分度值。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答案)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单选题1.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A.1m B.2m C.5m D.8m2.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C.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3.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4.下列物品能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量的是()A.一根铜丝的直径B.一支铅笔的长度C.一只网球的直径D.地图上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度5.单摆、脉搏、刻度尺、打点计时器、秒表、电子天平中可以用来计时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所示,四个计时器能成功地记录下100m短跑时间的是()A.只有甲和乙B.只有丙和丁C.只有乙和丙D.只有乙和丁7.小明把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
用刻度尺测得绕有17匝细铜丝的铅笔的长度L=18.4mm。
如图所示。
则正确的表示细铜丝直径的是()A.1.1mm B.1.08mm C.1.079mm D.1.0787mm 8.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金属刻度尺,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测量结果为L,用同样规格在室内放置的金属刻度尺,测量同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测量结果为L′,那么A.L=L′B.L>L′C.L>L′D.无法比较二者的大小9.如图所示,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它的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停表测出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B.用停表测出它摆动四分之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再乘4C.用停表测出它摆动3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再除以3D.用停表测出它摆动50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再除以5010.某同学用同一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5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cm。
八年级物理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答案)

第一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用刻度尺测长度,用停表测时间,掌握不同工具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2.通过比较实验测量的数据,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掌握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长度的测量。
2.难点:刻度尺的读数、停表读数。
思维导图本讲知识点梳理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下:1 km=103 m 1 dm=10-1 m1 cm=10-2 m 1 mm=10-3 m1 μm=10-6 m 1 nm=10-9 m1m=10dm=100cm=103mm=106um=109nm注意点:1、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的正确步骤是:数值不变,乘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进行换算后,准确程度不能改变,如 10 cm = 0.1m的写法是错误的,应写成 10 cm = 0.10m。
例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2.5×105 nm= 2.5×10-2cm= 2.5×10-4m= 2.5×10-7km。
(2)5.23×105km= 5.23×109dm= 5.23×1014μm= 5.23×1017nm。
练习题1、8.1×10-8 m= 8.1×10-5mm= 8.1×10-2μm。
2、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A)A.cmB.kmC.mD.mm2、长度的测量工具(1)常用的测量工具: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如直尺、卷尺、三角尺、皮尺等。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专题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生版+解析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原卷版)课时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22年课程标准物理素养2.2.1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物理观念: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知道估测长度和时间,知道使用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科学思维:会利用自身尺度或生活经验估测时间。
科学探究:练习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我国古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体会古人解决问题的智慧。
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1.测量的意义(1)测量的意义问题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长短。
图1.1-1中的两根小棒哪个较长?先看看,再用尺子量一量。
我们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生活中,我们常常依靠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去判断外界的事物。
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为此,人们发明了很多测量仪器和工具。
生活中常见的尺子、钟表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2)国际单位制测量物理量的过程实际上是比较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物理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标准量就是单位。
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为SI )。
2.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符号是m 。
(2)常用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单位 符号 与米的换算关系 千米 km 1km=1000m=103m米 m — 分米 dm 1dm=0.1m=10-1m 厘米 cm 1cm=0.01m=10-2m 毫米 mm 1mm=0.001m=10-3m 微米 μm 1μm=0.000001m=10-6m 纳米 nm1nm=0.000000001m=10-9m特别提醒单位换算注意事项:A 小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B 小单位→小单位,除以进率。
C 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
D 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
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正确步骤是:数值不变,乘目标单位与原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要点】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纳米、微米、毫米。
注意单位换算2、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更精确的测量要选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其他工具。
3、时间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和分钟(min)。
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手表、挂钟等。
5、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情景回顾】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正确使用刻度尺: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刻度线,与尺面平行。
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写上单位。
3、要了解“一些长度和距离”(P13小资料)4、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钢丝的直径?【巩固练习】1、一张纸的厚度约70μm = mm = m学生常用直尺长为20 cm = m = nm一节课45 min = h = s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长度单位),一位初二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时间单位)。
2、某同学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数据记录如下:26.12 cm,26.13 cm,26.1 cm,26.11 cm,26.02cm。
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错误的数据是;物理课本的长度是。
3、(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是。
(2)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
知识补充:秒表的读法:如果是机械秒表,表盘上有两个刻度线:最外圈是0到30秒为一圈,每1秒范围有10小格,每1小格为0.1秒(所以它的精度是1/10秒),秒针要转过两圈才有60秒(1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
一、知识点睛
1.长度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
(2)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物理量单位符号换算关系
长度
千米km1km=103m
米m
分米dm1dm=10 1m
厘米cm1cm=____m
毫米mm1mm=____m
微米μm1μm=____m
纳米nm1nm=____m
2.单位换算方法:
例:0.53μm=____________m。
数字不变乘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即可。
3.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重点)、三角板、卷尺、皮尺。
4.刻度尺的使用
(1)认识刻度尺
①量程,也就是刻度尺的测量范围;
②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分度值越小,
精确程度越高。
(2)刻度尺的使用步骤
①“选”:______、______合适的刻度尺;
②“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程(0~10cm)
零刻度分度值
0cm12345678910
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注意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称为误差;
(2)产生原因:受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不能消除误差;
(4)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避免。
6.时间的测量
(1)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石英钟,电子表,机械表等;
(2)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3)常见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等,换算关系为:
1h=_______min=________s。
(4)停表的读数:
小圈:单位____;分度值:_____;指针走一圈是___;
大圈:单位____;分度值:_____;指针走一圈是___;
读数时,应先读______示数;再读______示数;需注意小圈指针是否过
了“一半”位置。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1.普通中学生穿的鞋的尺码一般是39号,对应的光脚长度是245毫米,假如
用米做单位,对应的光脚长度是多少?
2.“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人体内一种细胞的直
径为1280纳米,则它的直径为多少米?
3.小明记录了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但是忘了带单位,请你帮他添上。
①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______
②课桌的高度约为8________
③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260______
④一层楼的高度300________
【板块二】刻度尺的使用
4.有三把规格不同刻度尺,如表所示。
请把完成下列测量需要选用的测量工具
填在横线上的空白处:
(1)测量课桌的长度用__________;
(2)测量三级跳远的成绩用__________;
(3)测量小笔记本的长度用__________。
5.下列测量木块长度时,刻度尺放法正确的是()
A.B.
C.D.
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
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7.某同学测得课本的长度记录结果为18.76cm,其中准确值是__________,估计
值是________,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8.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
正确的是()
A.0.020m B.2.0cm C.20.00mm D.20.0mm
方法总结:
9.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五次读数分别为14.98cm、15.00cm、
15.003cm、15.02cm、15.56cm,该铅笔的长度为多少?
10.(双选)关于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方法越合理,误差越小
C.只要仔细测量,再使用很精密的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就不会有误差
【板块四】时间的测量和估测
11.中学生小明跑1 500m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他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_min_______s,折合________s。
12.下列各种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最接近于1min的是()
第11题图A.健康人的心脏跳动70次
B.时钟的秒针转60圈
C.健康人正常呼吸60次
D.健康的中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跑100米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睛
1.(1)米,m(2)10-2,10-3,10-6,10-9
2. 5.3×10-7
4.(2)①量程、分度值
②对准零刻读线、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④数值、单位
5.(3)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
均值
6. (4)分钟;0.5min;15min;秒;0.1s;30s;小圈;大圈;
二、精讲精练
1.0.245m
2. 1.28×10-6μm
3.①cm ②dm ③mm ④cm
4.(1)钢卷尺(2)皮卷尺(3)钢板尺
5.B
6.1mm,3.80
7.18.7cm,0.06cm,1mm
8.D
9.15.00cm
10.CD
11.5,37.5,337.5
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