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素材
60句比喻、排比、拟人句,背下来,用到作文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60句比喻、排比、拟人句,背下来,用到作文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优美排比句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长江东流奔腾不息,那是在启示我们为理想奋斗。
3、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
4、在经受了失败和挫折后,我学会了坚韧;在遭受到误解和委屈时,我学会了宽容;在经历了失落和离别后,我懂得了珍惜。
5、当手指跳跃,风儿便不再悲伤;当黑白流淌,思绪便将痛苦遗忘;当旋律激扬,天地便只在我的心泉徜徉……6、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7、微笑是一盏大海上的引航灯,给人希望,给人力量,微笑是一缕阳光,能够穿透乌云,温暖大地和生灵。
8、友谊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友谊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友谊是你摔倒时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友谊更是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
9、母爱是温暖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
10、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棵树代表一缕思念,我送你一片森林。
11、你无法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无法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无法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12、当花园里的蝴蝶流连花丛的时候,当流星一闪划过夜空的时候,当南飞的大雁排成人字的时候……13、清晨的阳光亲吻着我的脸庞,我融化在一米阳光。
14、阴天的阵阵凉风抚摸着我的碎发,我拥抱着那调皮的孩子。
15、雨天的绵绵的细雨滋润着我干枯的心灵,我轻轻的捧着那精华。
16、爱心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不幸的人忘记生活苦涩;爱心是一首动听的歌,使生活枯燥的人感到生活的乐趣;爱心是一眼潺潺的溪流,使饥渴的行人感受到生活旅途的甘甜。
语文写作修辞手法运用

语文写作修辞手法运用在语文写作中,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让读者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中。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
一、比喻比喻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运用示例:1. 月亮像一个大圆盘,高高地挂在天上。
(将“月亮”比作“大圆盘”,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形状)2.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
(把“湖面”比成“镜子”,生动地展现了湖面的平静和清澈)运用技巧:比喻要贴切、新颖,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事物的特点。
同时,喻体要选择读者熟悉、易懂的事物,以便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运用示例:1. 风儿欢快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赋予“风儿”和“大地”人的动作和情感,让画面充满活力)2. 花朵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使花朵具有了人的“翩翩起舞”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花朵的姿态)运用技巧:拟人要符合事物的特点,不能牵强附会。
通过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动作和语言,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联想。
三、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运用示例: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千尺”极度夸大了瀑布的高度,展现出瀑布的雄伟壮观)2. 他的心眼比针尖还小。
(将“心眼”缩小到“针尖”大小,突出了其心胸狭窄)运用技巧:夸张要有一定的依据和合理性,不能脱离实际。
同时,要注意夸张的程度,避免过度夸张而失去可信度。
四、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运用示例:1.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初高中语文让文章更鲜活的20种修辞手法(附例句)

让文章更鲜活的20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活而生动有力。
了解并准确使用好汉语的修辞手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用。
一.比喻比喻是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方法。
例子: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②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二.比拟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例子:①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②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③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三.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子:①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②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③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四.夸张夸张是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
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总结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总结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并加强作者的表达力。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们接触到了许多修辞手法,下面我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
一、形容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两种事物的共同点来传达某种意义。
比如,作家可以用“月亮如盘,犹如玉盘悬空”来形容月亮的明亮。
2. 拟人:赋予无生命事物以人的思维、行为和感情。
例如,“风婆婆,咬着菜棍,拍着我的窗户,使屋子一阵阵地摇晃”中的“风婆婆”赋予了风以人的形象。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例如,“溪水撕破了岸堤,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中的“惊天动地”就是一种夸张的表达。
二、修辞手法1. 对仗:通过对词句的平衡和呼应,使句子更加韵律流畅。
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排比:使用同一类词语或短语并列列举,以增强语气。
例如,“春天的风轻轻拂过,夏天的风扑面而来,秋天的风凉爽宜人,冬天的风刺骨寒冷”。
3. 省略:在表达中省略掉一些内容,使表达更为简洁有力。
例如,“为人民,为民族,为党,为国家,为人类”中的“为”字省略和间接说法的使用都增强了修辞效果。
三、感叹手法1. 叹词:使用表示强烈感情的叹词,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例如,“哎呀!我竟然错过了这么好看的电影”。
2. 双非疑问句:使用双重否定,来强调其肯定的含义。
例如,“这是不是你不知道的秘密呢?”。
3. 感叹号:使用感叹号来表达强烈的情感。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啊!”。
四、比喻手法1. 概括性比喻:通过比喻来概括事物的特点。
例如,“老师是学生的明灯,一世的良师益友”。
2. 过程性比喻:通过比喻来描绘事物的变化过程。
例如,“似乎一切都在刹那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电影的快进”。
3. 属性性比喻:通过比喻来形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例如,“她的笑容像是春风拂过,暖暖的”。
五、夸张手法1. 夸张修辞: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来达到烘托和渲染的目的。
例如,“她的眼睛亮得像两颗发光的宝石”。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总结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总结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修辞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提升文章的艺术性,还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高中语文修辞手法,并探讨其在写作中的运用。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达到修辞的目的。
比喻的运用可以使文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比如:"他的笑声如同春天的鸟儿在林间欢快飞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生物或抽象事物赋予人的思维、情感或行动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鲜活性。
例如:"时间悄悄溜走,如同一个小偷,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效果的修辞手法。
适当的夸张可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那只狗叫得震天响,不绝于耳,仿佛整个世界都要为它颠倒过来。
"四、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并列句的方式表达相同结构或相似意义的修辞手法。
排比的运用可以使文章的语言节奏感强烈,增加修辞效果。
比如:"今天,我跑过山丘,穿过河流,越过森林,尽情地追逐梦想。
"五、设问设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起读者思考或表露观点的修辞手法。
设问的使用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读者的参与感。
例如:"你们是否能够想象,有一天,地球不再有绿草和蓝天?"六、对比对比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对比描述的修辞手法,可以凸显事物的差异和特点,使表达更加生动。
对比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更具辨识度和吸引力。
比如:"她温柔如水,他刚烈如火,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七、修辞问答修辞问答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并自己回答的方式表达观点的修辞手法。
修辞问答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更具引人入胜的效果,并提供思考的空间。
例如:"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盘丰盛的大餐,让人们尽情地品味和享受。
语文比喻排比拟人手法

比喻、排比和拟人是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能够丰富表达的形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下面是一个结合比喻、排比和拟人手法的句子:
比喻: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温暖了整个房间。
排比:他工作努力、勤奋学习、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了公司的中流砥柱、学校的学业楷模、社区的光辉榜样。
拟人:夜幕降临,大地仿佛沉默了,风儿轻轻地低语着,星星们窃窃私语着,为这个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
这些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和拟人手法,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描述对象。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结构或形式的成分,增加句子的节奏感和力度,让描述更加有力。
拟人则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类的行为和感受,增加了情感共鸣和形象感。
高中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素材

高中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素材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和排比教学内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教学重点难点比喻、排比的使用和表达效果的鉴赏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一、考点透视:高考《考试大纲》中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作了十分清晰的界定。
常见的修辞方法共考查8种,即比喻、排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
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历年高考试卷中,修辞方法的考查同阅读、鉴赏结合,仍是重要的关注点;修辞方法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更是近年高考的发展趋势所在,这或许又是以后修辞命题的一大热点,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二、复习旧知(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如果是比喻句请指出其类型: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明喻)2、爱心是出现在沙漠里的一泓清泉。
(暗喻)3、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痛打落水狗。
(借喻)4、一枝巨大的白丁香花开在了灰色的屋顶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博喻)5、她很像她妈妈。
(非比喻句,“像”表比较)小结:比喻句的特征: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情境有相似点,才可构成比喻。
类型特点:明喻,本、喻体,喻词均出现,格式:A像B暗喻,本、喻体出现,喻词用“是”、“成为”、“变成”等代替,格式:A是B借喻,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格式:B代A博喻,一个本体对应多个喻体的明喻,格式:A像B,像C,像D 句中有比喻词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如第五句),有些喻词可以表比较、猜测、想象、列举等(二)排比句的类型可分为复句排比、分句排比、单句排比、成分排比。
请判断下列各排比句的类型。
1延安的歌声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成分排比)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分句排比)3、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修辞手法之排比与比喻

修辞手法之排比与比喻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技巧,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着重介绍排比和比喻这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分别探讨其特点、用法以及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
一、排比的特点与用法排比是一种将语汇或句子按照相似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连续排列的修辞手法。
其特点在于重复、并列和对比。
通过排比的运用,可以突出重点、加强表达、起到强调的作用。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排比的用法和效果。
1. 和平的追求、发展的追求、公正的追求,都是人们共同的理想。
2. 爱心可以温暖、关怀可以陪伴、帮助可以改变命运。
3. 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让自己更优秀、让家人更幸福、让社会更美好。
通过以上例子中的排比,读者可以明显感受到前后层次递进、语言节奏鲜明的效果,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二、比喻的特点与用法比喻是一种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思。
比喻可以增加文章的形象感,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联想和共鸣。
下面是一些比喻的例子,以展示它的用法和效果。
1.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照亮了周围每一个人的心灵。
2. 这个孩子的眼睛像湖水般清澈,透着稚嫩与无邪。
3. 时间像一把无情的刀子,悄悄地将我们的青春割舍。
通过以上比喻的运用,作者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人物的特点,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
三、排比与比喻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排比和比喻作为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不同的文体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 散文:在散文中,排比和比喻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和表现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记忆的碎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比喻,描述了作者在小时候的回忆中的情景,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感受。
2. 诗歌:诗歌是运用排比和比喻最为频繁和自由的文体。
通过排比和比喻的形象表达,可以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通过排比和比喻来表达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和排比
教学内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
教学重点难点比喻、排比的使用和表达效果的鉴赏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一、考点透视:
高考《考试大纲》中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作了十分清晰的界定。
常见的修辞方法共考查8种,即比喻、排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
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历年高考试卷中,修辞方法的考查同阅读、鉴赏结合,仍是重要的关注点;修辞方法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更是近年高考的发展趋势所在,这或许又是以后修辞命题的一大热点,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二、复习旧知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如果是比喻句请指出其类型: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明喻)
2、爱心是出现在沙漠里的一泓清泉。
(暗喻)
3、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痛打落水狗。
(借喻)
4、一枝巨大的白丁香花开在了灰色的屋顶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博喻)
5、她很像她妈妈。
(非比喻句,“像”表比较)
小结:比喻句的特征: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情境有相似点,才可构成比喻。
类型特点:明喻,本、喻体,喻词均出现,格式:A像B
暗喻,本、喻体出现,喻词用“是”、“成为”、“变成”等代替,格
式:A是B
借喻,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格式:B代A
博喻,一个本体对应多个喻体的明喻,格式:A像B,像C,像D 句中有比喻词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如第五句),有些喻词可以表比较、猜测、想
象、列举等
(二)排比句的类型可分为复句排比、分句排比、单句排比、成分排比。
请判断下列各排比句的类型。
1延安的歌声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成分排比)
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分句排比)
3、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单句排比)
4、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
如果能够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
如果能够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
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复句排比)
小结:排比句特征,句式一致,内容相关,句数不少于三句。
三、考题示例:
(1999年全国高考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趁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年诞辰。
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激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
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开,,
史诗还在续写。
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参考答案:五十年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
评析:这道题结合仿写考查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首先要根据文中的例句找一个好的喻体,为下一步对喻体的延伸拓展做好准备。
其次,注意句式的一致性和词语的使用(如:冷---暖;激---缓;痛苦---欢乐)。
第三,切合语境造句,照应前后的文意句意(本段语境感情上为积极语境,不可用消极的语句)。
小结:(1)喻体要选准,句式要一致,内容要相关,前后要呼应,感情要和谐。
(2)高考考查方向:
A 结合语境考查修辞手法的使用
B 结合诗词考查修辞手法的鉴赏
四、课堂练习: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续写两个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喻体,并使全段语句连贯。
青春是一首歌,她扣动我们的心弦。
青春是一只笛,她奏响我们的心声。
青春是一面旗,她张扬我们的激情。
2、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其成为语意前后呼应,句式一致,修辞恰当的一段话.
许多象形字,如“山”、“水”、“木”等是从自然界的实物抽象出来加工创造的.“山”,很像连绵起伏的群峰;“水”,;“木”,。
它们生动地体现了汉字的自然之美。
(很像波涛汹涌的长河很像根深叶茂的大树)
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
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是
生命的落脚处。
(答案:(1)仲夏亭榭里的弄弦;(2)深秋山林中的独步;(3)是灵魂的依傍)
4、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的构思很灵巧,善用比喻,幻想别致,试据此作简要分析。
答:把水波比喻为美人的眼神,把山峰比喻为美人画过的眉毛,把江南春天比喻为美人的盈盈眉眼,比喻生动新颖。
后段又给行人安排了赶上江南春天的幻想,写得流畅别致。
五、巩固练习:
1 、以“温馨”为陈述对象,在下面横线处填人三个适当的语句、组成语意贯通的排比句。
温馨是初春河上飘过的第一丝草垒;
温馨是;
温馨是;
温馨是。
(答案:是暮晚天际掠过的飞鸿;是月光如水漫浸的庭院;是满城黄花间衣袖迎风少女的笑靥)
2 、根据诗里的句型特点,写出空缺的句子。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
理想是灯,;
理想是路,。
(点燃熄灭的灯;照亮夜行的路;通向胜利的彼岸)
3、在下面句子中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壁立千仞的高山,
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无论是,还是;
无论是,还是。
这些都是大自然精
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的深邃、高超的智慧。
(答案:一泻千里的长江;九曲回环的黄河;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摄人心魄的黄山云海)
4、下面两首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它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说明。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余
张藉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了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答案:“比”的手法。
我国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是<诗经>中所总结的“赋比兴”,这两首诗都是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来表达的,是典型的“比”的手法的运用。
举例说明:朱庆余诗中,以新娘自比,以“夫婿”比作张籍,以“舅姑”比作主考官;张籍诗中,以“越女”、“采菱姑娘”比作朱庆余,以“齐纨”比作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作朱庆余的优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