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器的历史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挹注酒器的演变)

中国古代挹注酒器的演变)

中国古代酒器的演变概述:自从酒发明后,人们就与之有了不解之缘。

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过年过节,大到国家庆典等,都离不开酒。

因此我国逐渐形成了酒文化,并且越来越发达。

而随着酒的产生和发展,专门用于盛酒饮酒的酒器便随之应运而生,酒文化的研究是发掘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酒杯酒具不仅是酒的载体,也是酒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研究酒器可以了解我国酒的历史酒的发展酒文化的璀璨辉煌。

关键词:酒器古代文化演变在中国古代,酒器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功能。

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的就是专门用于盛放、贮存、温煮、斟灌、饮用等。

而最重要的,则是作为礼器,成为人们社会地位的标志和等级制度的载体。

随着酒的生产和发展,专门用以盛酒、饮酒的酒器便随之应运而生。

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再到两千多年的整个封建社会,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步而日益精致、繁多。

一、夏商周时期酒器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是我国古代礼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国古代礼制最为规范的时期。

“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因此,夏商周时期也是我国酒礼最复杂、酒与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

正因为夏商周时期酒礼最受重视,因此,酒器发展也最为迅速,青铜酒器也就成为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中最为辉煌的亮丽点。

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彻底摆脱了数千年来的原始状态,进入了文明社会,而原始社会几千年的酒文化积淀,被后来的佼佼者——夏王朝的主人不折不扣地继承过来,并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和开拓。

酒器的品类较之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后来的商周相比,则颇显单调。

主要是陶器和青铜器,少数为漆器。

器形有陶觚、爵、尊、罍、鬶、盉,铜爵、斝和漆觚等。

商代酒器发展较快,品类迅速增多,以陶器和青铜器为主,另有少量原始瓷器、象牙器、漆器和铅器等作辅助。

器形有陶觚、爵、尊、罍、盉、斝,铜觚、爵、尊、罍、卣、斝、盉、瓿、方彝、壶、杯子、挹等。

原始瓷器主要为尊,象牙酒器仅有杯子一种,漆器保存不好,可辨器形者有漆觚和杯子等。

我国古代酒器详述(ppt 35页)

我国古代酒器详述(ppt 35页)

舞马银壶
夜光杯:祁连山玉石雕刻, 晶莹通亮,色泽艳丽,斟 酒后波光粼粼
镶金牛首玛瑙杯:
羽觞:又称羽杯、耳杯,器具 外椭圆、浅腹、平底,两 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 饼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 爵,两侧有耳,就象鸟的双 翼,故名“羽觞”。
五 宋元明清时期酒器文化
宋代瓷、玉酒器 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官、定、汝、钧、 哥五大官窑和景德镇等知名窑址都成产了大 量精美瓷质酒器。“宋人治玉,发古之巧” 宋代玉质酒器也精美不凡
古瓷杯——“饮这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最好是北 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 元瓷,则不免粗俗了。”
绪论
“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 酒器历史悠久: 酒器的种类繁多:尊、爵、觥、盉、杯、角、壶、 卣、方彝等等。 酒器的材质多样:陶、青铜、漆器、青瓷、金银、 玉等等。 酒具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丰富的文化生活背景,反 映着酒俗的不断演变,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反映手工业的着历史的进程。
二 商周与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酒器
其纽变形,或全圆如柱,或体作方形,或像鸟兽之形。
张伟羚 肖燕霞 何金珂
漆器绘朱红色花纹,顶上四钮为橙黄色,盖顶绘云纹组成米字形图案,口沿上绘鸟头纹,颈绘宽带纹和勾云纹,上腹为朱红,灰绿云 气纹,下腹红勾云纹,圈足饰宽带纹和鸟头纹,器底朱书“四斗”二字 背上三个孔穴,中间一穴放锅,用来盛酒,腹部中空与前后两穴相通可注热水温酒。
制文化的体现。 商周青铜器的纹饰、造型、铭文对后来的书法艺
术、雕刻艺术带来了重大影响,是中国古代文 化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铜酒器举要
盛酒器 尊:商周时期尊的使用使得酒与尊紧密联系
在一起,出现酒尊之称,后世尊酒连称, 指酒宴或酒量。 “尊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

中国酒器

中国酒器

酒大约产生于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酒器的产生应与酒的产生大致相同,亦应是距今六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从酒器的产生到公元前21世纪我国第一个国家——夏王朝的建立,大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此间所使用过的酒器,我们称之为“史前酒器”。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兽形灰陶鬶口径5.4厘米、长26厘米、通高21.5厘米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猪形灰陶鬶长21.5厘米、通高18.5厘米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灰陶大酒尊口径30厘米高59.5厘米船形彩陶壶口径4.5厘米、宽24.9厘米、通高15.6厘米新石器时代半坡文化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是我国古代礼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国古代礼制最为规范的时期。

“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因此,夏商周时期也是我国酒礼最复杂、酒与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

正因为夏商周时期酒礼最受重视,因此,酒器发展也最为迅速,青铜酒器也就成为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中最为辉煌的亮丽点。

管流爵高17厘米夏商周时期酒器铜爵高16.4厘米、流尾间距20.5厘米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二里头文化铜斝高30.5厘米、口径17-18厘米距今3600年左右的二里头文化象形铜尊长26.5厘米高22.8厘米商代晚期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关键性的一年。

在这一年,秦国军队横扫六合,秦王嬴政统治下的秦国完成了先后翦灭东方六国的战略,从而结束持续数百年的诸侯分争割据局面,一统天下。

中国酒文化史也随之揭开了新的一页。

夔凤玉卮东汉高12.3厘米、口径6.9鎏金熊足铜樽东汉通高41厘米胡腾舞黄釉扁壶高20.5厘米北齐经过隋唐长达三百余年的统一,使中国古代文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此时的酒文化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以瓷酒器为主、金银酒器为辅的新的历史时期白釉金釦瓜形注子唐代通高15.7厘米口径4.4厘米底径6.3厘米鸿雁折枝花纹银杯唐代高4.5厘米口径5.2厘米越窑鸟形杯五代时期北宋仍继承了隋唐酒文化的遗风,无论酒器的造型,还是酒器的装饰纹样和饮酒习俗等都包含着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如瓷酒器完全占据酒器的主要领地,官、定、汝、均、哥五大官窑以及景德镇等中外知名的窑址,都生产了大批精美的瓷制酒器。

中国酒器的发展史

中国酒器的发展史

中国酒器的发展史
中国酒器的发展史可以追溯至古代,最早的酒器是用陶土制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创造出了更加精美和实用的酒器,包括青铜酒器、瓷器酒器、银器酒器、玉器酒器等等。

在唐宋时期,酒器的制作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中国陶瓷和金属器的代表作品。

在明清时期,酒器的种类更加多样化,如茶盘、酒壶、酒杯、酒器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紫砂壶”。

紫砂壶是中国南方陶器的代表之一,采用特殊的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到了近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传统的手工酒器已经逐渐被机器制造的替代。

然而,一些手工酒器制作工艺和技术仍然得以传承,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欣赏。

陶制酒器的起源与发展

陶制酒器的起源与发展

陶制酒器的起源与发展
答案:
陶制酒器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和酿酒技术的出现而逐渐形成。

在远古时期,随着农业的兴起和火的使用,人们不仅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还开始使用谷物作为酿酒原料进行酿酒。

陶器的出现,使得人们有了专门的炊具,进而分化出了专门的饮酒器具。

陶制酒器的最早形式,如小口尖底瓶,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饮酒器,也是最早的酒曲“发酵容器”。

这些器具在仰韶文化时期被广泛使用,反映了先民们对酿酒技术的掌握和饮酒文化的形成。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酿酒的原料及技术。

陶制饮酒器的出现源于酒的酿造,而不是有了陶制品就出现了酒器。

在谷物酿酒的初期,并没有专用的饮酒器,但专用饮酒器的出现,在人类大量酿酒以后逐渐形成。

最早的水器也兼作饮酒器。

陶制酒器的发展与演变,不仅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也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了独特的酒器文化。

从材质上看,中国酒器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陶、青铜、瓷、玻璃等阶段。

最早的酒器以陶为主,已有9000多年的历史。

瓷器是在陶器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代的白陶是原始瓷器的基础。

瓷器的发展不仅促进了酒器的演变,也促进了中国酒业的繁荣。

综上所述,陶制酒器的起源与发展紧密关联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酿酒技术的演变。

从远古时期的简单陶器到新石器时代的专门酒具,再到后来的瓷器等材质的酒器,陶制酒器的发展历程不仅展示了人类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酿酒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文化的丰富多样。

中国饮酒器具

中国饮酒器具

3.秦汉漆制酒器
• 商周以后,青铜酒器逐渐走向衰落。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开始流行漆制 酒具。漆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类型。是用漆涂于木器之上,这种酒 器很讲究,美观大方又轻便。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座秦墓中,出土了漆耳 杯1144件,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湖南马王堆汉墓也出土的朱漆木制酒杯, 出土了耳杯90件。光彩夺目,亮丽如新,是漆制酒器的代表。
• 在新石器时期晚期,从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看出,酒具的类型增 加,有:罐、瓮、盂、碗、杯、罍 l
新石器时代半坡文化——船形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人形彩陶壶
灰陶大酒尊
黑陶象鼻盉hé
• 猪形灰陶鬶
• 兽形灰陶鬶
• 彩陶觚gū
竹木酒具
• 一般选择树龄较长、木纹细腻、木质坚硬的木头,晾干、去皮、 挖空,再打磨即成。还有的木碗木杯是用树根制成,再漆上清漆 或朱漆。注酒入杯,酒色在杯底色的衬映下呈美丽的琥珀色。
• 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这 一时期的酒器大体上继承了东周的遗风,北方以青铜为主,南方以青铜和漆 器并重,如在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铜酒器,镶金错银,嵌入宝石, 极尽奢侈。而湖南马王堆一号墓则出土大量漆酒器,彩绘鲜艳堪称漆酒器中 极品。
• 此外还少量金、银、玉、角、象牙、瓷等酒器。虽然陶酒器仍还有,但多数 已亦成大型的贮酒器。
• 竹酒杯有筒制、根制两种。筒制竹酒杯制作十分简单:取一节竹 筒,一截为二,竹节为底,每节竹筒可形成两只酒杯。将竹根晾 干,把侧根、须根削去,再把主根挖空为容器,将外部打磨光亮 即可。
2.商周与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酒器
•在商周朝代,由于生产力提高,酿酒业发达,青铜制作技术成熟, 中国酒器达到了前所末有的繁荣。出现了尊、罍、瓿、卣、盉壶等 盛酒器。斝jiǎ、盉等温酒器;爵、角、觥、觚gū等饮酒器。 •有少量原始瓷器、象牙器、漆器和铅器等。 •东周时期,已有少量金银器出现 •西周时期,朝廷中还设置了专门管理精美酒器的官员——郁人。

中国酒器的历史

中国酒器的历史

中国酒器的历史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酒文化的实物载体。

可以说,专门的酒器的出现,正是酒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典型特征。

综合现代考古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酒器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一、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这一阶段主要流行陶质酒器;二、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流行青铜酒器,同时流行陶质酒器;三、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流行青铜酒器,陶质酒器仍广泛使用;四、隋唐至辽金西夏时期主要流行瓷质酒器,并辅以金、银、铜、玉等质地酒器;五、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瓷质酒器空前普及,金、银、铜、锡、玉质酒器也有相当数量,清代后期玻璃酒器开始逐渐使用。

除此之外,木质酒器、骨角质酒器及皮质酒器,自酒类出现后一直与北方民族始终伴随,贯穿于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反映了北方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草原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带有着鲜明的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

以历史朝代为线索,中国古代酒器的演变轨迹是新石器时代至夏代,以陶酒器为主,铜、漆酒器为辅。

秦汉时期以漆酒器为主,铜、玉酒器次之。

魏晋时期以瓷酒器为主,玉酒器次之。

唐宋至明清时期仍然以瓷酒器最为流行,而金银和玉酒器亦相当兴盛。

由此我们可以将中国的酒器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新石器时期,流行陶酒器,以鬻、盂、杯、壶、晷、爵为主要器类,出现铜、漆酒器。

第二阶段,夏商和两周时期,流行青铜酒器,主要器类有爵、霹、觚、矗、壶、尊、彝、量、瓿等。

此外,也还有使用陶酒器的,如商代晚期以陶觚、爵为主的酒器组合,还有原始磁砖、瓷墨、漆觚、漆基和象牙杯等。

第三阶段,东周和秦汉时期,大体上是青铜酒器和漆酒器并重。

青铜酒器主要有壶、鉴、缶、尊、瑶、锺、钫等,另外还有著名的青铜合卺杯:漆酒器主要有耳杯、樽、卮、扁壶、枋、木重。

青铜酒器和漆酒器的消长关系是青铜酒器逐渐衰微,漆酒器日益兴盛。

第四阶段,魏晋至隋唐时期,瓷酒器日渐发达,包括有壶、尊及各式酒杯、杯子、注子、温碗等,玉酒器逐步繁荣,主要是耳杯、杯盏等。

酒器之美欣赏中国酒文化中的瓷器酒具

酒器之美欣赏中国酒文化中的瓷器酒具

酒器之美欣赏中国酒文化中的瓷器酒具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与瓷器酒具密不可分。

瓷器酒具作为古代文明的结晶,不仅具备实用功能,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带您一起欣赏中国酒文化中的瓷器酒具之美。

一、瓷器酒具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瓷器酒具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最早的瓷器酒具来自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瓷器酒具逐渐进入青铜器时代,并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风格。

古代酒器的形制主要包括酒杯、酒壶、酒盏等,其造型优美、色彩丰富,成为了古代文人雅士流传至今的艺术珍品。

二、瓷器酒具的艺术魅力1.精湛的制作工艺:瓷器酒具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经历挑选原料、制作胎骨、涂釉、装饰等多个环节。

其中,装饰环节更是需要匠人们的巧手和细心,通过刻画、绘画等技法,赋予瓷器独特的艺术美感。

2.多样的造型设计:瓷器酒具的造型款式多种多样,既包括典雅庄重的古典风格,也有流线型、简约时尚的现代风格。

无论是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青花瓷器,还是以动物为主题的吉祥瓷器,都展现了中国瓷器酒具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3.灵动的色彩绘制:瓷器酒具的色彩绘制以釉下彩和釉上彩为主,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青花瓷。

青花瓷器采用蓝色颜料在白色瓷胎上绘制图案,在瓷器烧制过程中融入釉里,形成独特的美妙效果。

而釉上彩则注重色彩的丰富和层次感,使瓷器更具艺术观赏性。

三、瓷器酒具的文化内涵1.传统文化的象征:瓷器酒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象征。

它与诗词、绘画等文化形式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2.礼仪之道的体现:中国自古以来注重礼仪,瓷器酒具作为酒宴上不可或缺的器具,体现了对酒文化的重视。

在中国传统酒宴中,品味瓷器酒具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尊重宴客的一种表达。

3.寓意和象征的意义:瓷器酒具的造型和图案常常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和愿望。

譬如,鸳鸯双喜的瓷器寓意着夫妻恩爱和美满幸福,龙凤腾飞的图案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酒器的历史
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酒文化的实物载体。

可以说,专门的酒器的出现,正是酒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典型特征。

综合现代考古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酒器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一、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这一阶段主要流行陶质酒器;二、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流行青铜酒器,同时流行陶质酒器;三、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流行青铜酒器,陶质酒器仍广泛使用;四、隋唐至辽金西夏时期主要流行瓷质酒器,并辅以金、银、铜、玉等质地酒器;五、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瓷质酒器空前普及,金、银、铜、锡、玉质酒器也有相当数量,清代后期玻璃酒器开始逐渐使用。

除此之外,木质酒器、骨角质酒器及皮质酒器,自酒类出现后一直与北方民族始终伴随,贯穿于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反映了北方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草原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带有着鲜明的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

以历史朝代为线索,中国古代酒器的演变轨迹是新石器时代至夏代,以陶酒器为主,铜、漆酒器为辅。

秦汉时期以漆酒器为主,铜、玉酒器次之。

魏晋时期以瓷酒器为主,玉酒器次之。

唐宋至明清时期仍然以瓷酒器最为流行,而金银和玉酒器亦相当兴盛。

由此我们可以将中国的酒器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石器时期,流行陶酒器,以鬻、盂、杯、壶、晷、爵为主要器类,出现铜、漆酒器。

第二阶段,夏商和两周时期,流行青铜酒器,主要器类有爵、霹、觚、矗、壶、尊、彝、量、瓿等。

此外,也还有使用陶酒器的,如商代晚期以陶觚、爵为主的酒器组合,还有原始磁砖、瓷墨、漆觚、漆基和象牙杯等。

第三阶段,东周和秦汉时期,大体上是青铜酒器和漆酒器并重。

青铜酒器主要有壶、鉴、缶、尊、瑶、锺、钫等,另外还有著名的青铜合卺杯:漆酒器主要有耳杯、樽、卮、扁壶、枋、木重。

青铜酒器和漆酒器的消长关系是青铜酒器逐渐衰微,漆酒器日益兴盛。

第四阶段,魏晋至隋唐时期,瓷酒器日渐发达,包括有壶、尊及各式酒杯、杯子、注子、温碗等,玉酒器逐步繁荣,主要是耳杯、杯盏等。

除瓷酒器和玉酒器主领风骚外,金银酒器也羽翼渐丰,争奇斗艳,器形主要以壶、盏、杯为大宗。

漆酒器迅速败落,黯然失色。

第五阶段,宋元至明清时期,瓷酒器完美普及,主要器形有经瓶、梅瓶、执壶、温碗、高足杯、压手杯等,金、银、玉酒器光彩不减,器形主要是饮酒器和注酒器,如杯、盏和执壶等。

除此之外,还有温酒器和娱酒器等,却仍不为大众所奢望,器形主要是酒杯。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酒器的形状和制作工艺受人们的饮食习惯、酿酒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诸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不同时期的酒具有着不同的风格。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秦汉时期,宴饮时都是席地而坐,酒具放在席间地上,故在形体上偏于矮胖。

因当时的酒的质量很低,酒与酒糟混装一器,储酒器与斟灌器也常为一器,所以形制和结构比较粗放。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一种"胡床",即低矮的木床,人坐在胡床上,酒具也放在胡床之上,所以酒具相应向高发展,成为瘦长形。

这时酒的质量逐渐提高,饮用时用斗勺挹取,所以此时青铜酒器比较精美。

隋唐至辽金元再至明清时期,饮宴时普遍使用桌子和椅子,酒具放在桌子上,与坐在椅子上的饮宴者平齐,因而酒具又渐渐变矮。

酒器也随着酒质量的提高和饮用方法的改变而产生构造上的变化。

隋唐至辽金西夏时期,酒的质量更加清醇,所以酒具精巧细腻。

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由于蒸馏酒的出现,酒精浓度增强,酒性愈加浓烈,人已不可能大杯饮用,所以酒具也逐渐变得小巧灵秀。

我国中古时代酒器,已进入以瓷制品酒器为主的新历史时期,经历了隋、唐、五代、宋、辽、金、元等王朝。

由于各王朝经济、文化发展之不平衡,因而每一朝代瓷制等酒器,都有其独特风格,这是我国瓷制品酒器,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在工艺上讲求瓷器的花纹图案。

当时以青瓷、白釉蓝花为时尚。

隋唐以后,我国瓷器产品出现了多样化,在以前青瓷发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白釉瓷、绿彩黄油瓷、黑釉瓷等,其中尤以酱黄、乳白、葱绿三种柚色组成,称之“唐三彩”达到顶峰结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因而唐代地出现丁著名“唐三彩酒盅”中庸时期李适之在《春夜别友人》诗中提到,“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那时使用的酒器又迈入另一阶段,发展到用贵重的金银翠玉来镶制酒器,极尽豪华。

当时的贵族豪门不但讲究饮酒之风,也要求相得益彰的载酒之器,以示炫耀与虚荣。

遂有以金银玉石及玛瑙等珍贵的酒器出现。

古都西安发现了唐代的地窖中,埋有许多极其珍贵的宝物,其中有一镶金牛头的玛瑙酒杯,一只唐代鎏金舞马御林银壶等,另不久前在内蒙出土约有玛瑙酒盅、提链水晶杯,据鉴定为辽金元时期的酒器等,都是罕世瑰宝。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

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

周代饮酒风气虽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还沿袭了商代的风格。

在周代,也有专门制作酒具的"梓人"。

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

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

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

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

此外还有礼器。

形制丰富,变化多样。

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同一形制,其外形、风格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

文章摘自——艺驿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互动门户,中国传承人之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