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衣片包衣过程中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片剂包糖衣标准操作规程

片剂包糖衣标准操作规程

片剂包糖衣标准操作规程职责:操作人员应按本规程正确操作,QA人员、车间技术管理员对本规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目的:阐述糖浆包衣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工艺步骤正确、规范化。

范围:包糖衣岗位设备:XXXXX式糖衣机规程:1生产前检查及准备1.1 车间班组长对工作区进行全面检查,确认上次生产后已清场合格,现场不存在与本次生产无关的物料、文件、记录等,生产设施、设备、使用的容器具均悬挂有符合生产的状态标志。

若清场时间已过规定的有效期,应对工作区重新进行清场,经QA检查达到生产要求后才准许开工。

1.2 准备好使用的容器具、工具、岗位记录及足够数量的标签;1.3 对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容器具、工具的部位用75%乙醇进行消毒;1.4 将物料运送到工作区域,并核对品名、批号、数量及合格标志。

2 操作步骤2.1 糖浆配制:根据工艺要求,配制包糖衣所需的单糖浆、明胶糖浆、色糖浆。

2.2 包糖衣2.2.1 根据工艺要求,将片芯加入XXXXX式糖衣机内,如有必要可先除去碎片和细粉;2.2.2 开动糖衣机加热器和进风排风装置,根据工艺要求调节温度。

2.2.3 包隔离层:先加入适量明胶糖浆一次,通过搅拌使充分均匀后,撒入适量滑石粉,明胶糖浆加入量由多至少,滑石粉的用量也相应减少,继续加热滚动包衣锅,使片芯干燥。

重复上述操作,根据需要包隔离层3~5层;2.2.4 包粉衣层:用单糖浆和滑石粉交替包制。

先加单糖浆搅拌均匀后撤入滑石粉,糖浆加入量由少至多,滑石粉的用量也相应减少,直至片芯边缘包满,片面平整,要求薄层多次,层层干燥,一般包15~18层。

2.2.5 包糖衣层:操作与包粉衣层基本相同,只加单糖浆不加滑石粉,单糖浆用量逐步减少,温度也应逐渐降低,吹热风缓慢干燥,使片面细腻光滑,一般包10~15层。

2.2.6 根据工艺要求包有色糖层,用色泽浓度不同的有色糖浆包制,颜色由浅入深,使片面着色均匀,操作同包糖衣层,一般包10~15层,其中浅层包3~5层,中层包4~5层,深层包3~5层。

糖衣包衣

糖衣包衣

糖衣包衣
1.隔离层首先在素片上包不透水的隔离层,以防止在后面的包衣过程中水分浸人片芯。

用于隔离层的材料有: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10%的邻苯二醋酸纤维素(CAP)乙醇溶液以及10%一15%的明胶浆。

其中最常用的是玉米朊的隔离层。

CAP为肠溶性高分子材料,使用时注意包衣厚度,防止在胃中不溶解。

因为包隔离层使用有机溶剂,所以应注意防爆防火,采用低温千燥(40~50℃),每层干燥时间约3Omin,一般包3~5层。

2.粉衣层为消除片剂的棱角,在隔离层的外面包上二层较厚的粉衣层,主要材料是糖浆、滑石粉。

常用糖浆浓度为65%(g/g)或85%(g/ml),滑石粉为过100目筛的粉。

操作时洒一次浆、撒一次粉,然后热风干燥20~3Omin(40~55℃),重复以上操作15~18次,直到片剂的棱角消失。

为了增加糖浆的粘度,也可在糖浆中加入10%的明胶或阿拉伯胶。

3. 糖衣层:使片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通常包10~15层。

4.有色糖衣层包有色糖衣层与上述包糖衣层的工艺完全相同,只是糖浆中添加了食月色素,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识别与美观。

一般约需包制8~15层。

5.打光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

一般用四川产的川蜡,用前精制,即加热至80~100℃熔化后过100目筛,去除杂质,并掺人2%的硅油混匀,冷却,粉碎,取过80目筛的细粉待用。

包衣过程、注意点及对策

包衣过程、注意点及对策

包衣过程、注意点及对策在特定的设备中按特定的工艺将糖料或其它能成膜的材料涂覆在药物固体制剂的外表面,使其干燥后成为紧密粘附在表面的一层或数层不同厚薄、不同弹性的多功能保护层,这个多功能保护层就叫做包衣。

包衣有很多种,用得最多的是糖包衣,下面我们对包糖衣技术以及包衣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做个简单介绍。

包糖衣技术:包衣单糖浆:向夹层锅中加入规定量纯化水,再加入蔗糖,加热至沸腾,搅拌使糖完全溶解后,保持沸腾状态10分钟,制成略粘稠溶液,称重,备用。

胶糖浆:将规定量桃胶加入量杯中,加入纯化水,在温水浴中加热至桃胶完全溶解,再加入单糖浆,混合均匀,称重,备用。

混合浆:向夹层保温罐中加入规定量单糖浆,再加入滑石粉,加热至75-85℃,搅拌均匀,保温备用。

隔离层:设定包衣锅转数为7-9转/分,通入60-70℃热风,将片子预热到35-40℃,将配好的胶糖浆一次加入,干燥35-50分钟。

记录胶糖浆用量。

粉衣层:设定包衣锅转数7-9转/分,进风温度60-70℃,启动蠕动泵,向包好隔离层的片子分次喷入混合浆,匀浆。

重复上述操作。

包衣层数为20-25层。

记录混合浆用量。

外观质量:片面无棱角。

糖衣层:设定包衣锅转数为7-9转,向包好粉衣层的片子分次加入单糖浆,匀浆。

重复上述操作。

包衣层数为10-15层。

记录单糖浆用量。

外观质量:片面光滑细腻.打光:设定包衣锅转数为7-9转。

向包好的片子加入0.14kg虫白蜡,在包衣锅的转动中滚光,至片面光亮、色泽均一,无花斑。

晾片:晾片时间:8小时以上选片:将包衣片装入洁净的容器中,挑出缺角、裂片、花斑、片面不整等次品。

补充一点:1.配制好的糖浆最好经纱布(2-3层)过滤,除去杂质,使包衣更漂亮。

2.片芯硬度要大,为深弧型冲头压出的片子。

3.单糖浆每次加入量一般每公斤片子20ml左右。

4.打光,一般每公斤片子加入川蜡1-2g。

二、包糖衣时易出现的问题中草药制成素片后,大多都需要包糖衣(特别时浸膏片)。

包糖衣的工艺

包糖衣的工艺

包糖衣的工艺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包糖衣的工艺糖衣片以蔗糖为主要包衣材料。

糖衣具有一定的防潮、隔绝空气作用;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改善外观,易于吞服,对片剂崩解度影响较小。

包糖衣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1)(2)10%~15%明胶浆、30%~35%(3)30min,一般包3~52.(1(2)单糖浆交替加入。

(320~30min,重复操作15~183.(1(2(340℃以下低温10~15层。

4.包有色糖衣层(1)包有色糖衣层的目的使片剂美观和便于识别。

(2)包有色糖衣层的材料着色糖浆(在糖浆中添加食用色素,色泽由浅到深,用量逐次减少,避免产生花斑。

开始温度控制在37℃,逐渐降至室温,上色至最后一层时不宜太湿或太干,否则不易打光。

5.打光(1)打光的目的增加片剂的光泽美观和表面疏水防潮性能。

(2)打光材料虫蜡细粉,即米心蜡(川蜡)精制后加入2%硅油混匀冷却后磨成的细粉(80目筛)。

(3)操作要点每万片用量约5~10g,打光操作一般在最后一次有色糖浆加完后接近干燥时,停止包衣锅转动并盖上锅盖,转动数次使锅内温度降至室温,撒入适量蜡粉(总量的2/3),开动包衣锅,使糖衣片在锅内滚动相互摩擦产生光泽,再撒下余下蜡粉,直至片剂表面极为光亮。

如打光有困难,可置帆布打光机中打光。

6.干燥将以打光的片剂移至硅胶干燥器或石灰干燥橱中干燥,温度45℃左右,相对湿度50%室温干燥12h以上。

糖衣硅胶干燥装置,启动电动机使硅胶盘转动,将包衣片置入其内干燥,硅胶盘内硅胶硅胶吸湿后,随时由电热器烘干,湿气由排风机排出室外,调节控制阀使热风在室内循环。

包糖衣工艺较复杂,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操作着的经验和技艺。

实际:单糖浆浓度为70%(70kg糖浆与30kg纯化水一次熬成糖浆,一般情况下以一次性用完为好,不可反复加热。

)隔离层:2层,分别加入2%与1%的明胶糖浆液,每次加入后要撒滑石粉(每200kg素片用5kg滑石粉),明胶(每200kg素片用60g与30g明胶)预先要用3倍的水浸泡。

中药片剂 包糖衣操作规程45kg

中药片剂  包糖衣操作规程45kg

中药片剂包糖衣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 单糖浆A的制作:在化糖罐中加纯化水约15kg/加热同时加入白糖25kg,在搅拌情况下煮开至白糖溶解后5-10分钟左右(比重1.3)即可,得单糖浆A.(注意化糖前的白糖不能有结块、受潮的现象)2. 胶浆B制作:取水800ml烧开后加入明胶120g使其完全溶化后(水浴加热)加入单糖浆A(浓缩至比重1.32)2800ml搅拌均匀得胶浆B3600ml备用.3. 混浆C的制作:取滑石粉7kg,、糖浆17.5kg(比例1:2.5),将滑石粉缓缓加入正在搅拌的单糖浆A(比重1.3)的旋涡中,待浆搅均匀后保温60℃左右备用(使用时过100目筛).4. 浓糖浆D的制作:将剩余的单糖浆继续煮沸约30分钟后得浓糖浆D(比重1.32)5. 色糖浆E的制作:取12g柠檬黄加水100-500ml水浴加热搅拌均匀至柠檬黄完全溶化后制成浓色素,然后加入约2000-3000ml浓糖浆D混合均匀后得色糖浆E.6. 硅石蜡的制作:用虫白蜡粉150g加5-10ml硅油混合均匀后备用.二、包衣1. 冷糖层倒入素片开启包衣机,转速6-9转,干燥素片10-30分钟后关闭热风/排风,加入过100目筛的冷糖浆D1200ml使其充分匀浆约300s左右至片子完全松散后加入适量滑石粉至片子表面完全有均匀的滑石粉为止,再适当匀浆片刻后开始干燥约30分钟,手感片子干燥/表面有光亮感后进行胶浆层.2. 胶浆层(2-3层)实际物料温度为50℃左右,转速9-12转每分.第一层加经过100筛的胶浆B1200ml,使其充分匀浆约300s左右至片子完全松散后加入适量滑石粉至片子表面完全有均匀的滑石粉为止,再适当匀浆片刻后开始干燥约20分钟,手感片子干燥/表面有光亮感后进行第二层.第二层:关闭热/排风后加入经过100筛的胶浆B1200ml,充分匀浆(约300s)后至片子完全松散后加入适量滑石粉至片子表面完全有均匀的滑石粉为止,再适当匀浆片刻后开始干燥约20分钟,手感片子干燥/表面有光亮感后进行第三层(同第一层)3. 混浆层(8-15层)待胶浆层干燥结束后进行,设定实际片温45-50℃.每层加入经过100筛的混浆C2000ml转速7-10转/分(注意混浆的温度应保持在60℃左右、过程中注意混浆有无结晶现象)待片子完全松散后开启热/排风进行干燥15分钟左右手感片子干燥/表面有光亮感后进行下一层.(注意混浆结束包衣片增重应在70%左右)质量要求:⑴片床温度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包糖衣时的常见问题

包糖衣时的常见问题

包糖衣时的常见问题1.掉皮包衣用的糖浆为浓糖浆,其浓度—般为73%(g/ml左右。

糖浆浓度过低或转化糖(引湿性强)浓度过高都会导致包衣时干燥不彻底,水分贮留在衣层内,当温度升高时变为气体而膨胀,压迫衣层脱落,发生“掉皮”现象。

所以最好临用前配制糖浆,加热时间亦不能太长,以避免产生转化糖。

2.糖浆、滑石粉不粘锅锅壁上的白蜡未洗净,电炉使用过早,包衣锅的角度太小,片剂粘锅或出现夹片,加入糖浆量过大、糖浆浓度太高、粘性大,搅拌不均匀,锅温过低都会使锅壁局部不粘糖浆和滑石粉;形成区域性粘附,若暴露面积过大,可以导致片剂摩擦变色和花斑。

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查找原因,有刽对性地采取措施。

3.片剂粘锅或出现夹片加入糖浆量过大、糖浆浓度太高、粘性大、搅拌不均匀、锅温过低会造成出现片剂粘锅或夹片现象。

可以通过降低糖浆浓度,减少糖浆使用量,搅拌均匀,控制锅温在35—40℃。

4.片剂出现露黑边中药片剂包衣时,有时出现露黑边,说明滑石粉没有把片剂的棱角包住,这将影响片剂的贮藏、食效期及美观。

主要原因为粉衣层包得太薄,滑石粉末把片剂的棱角包住或者包衣锅的角度太小或者片芯太厚。

调整包衣锅角度(一般为35—40度)、片芯厚度,延长包粉衣的时间便可以解决问题。

5.打光困难正常情况下加入适量蜡粉5分钟左右,片剂就开始变亮,并发出“沙沙”的声音,表示打光顺利。

如果加蜡10分钟之后,片剂亮度无明显改变,有时甚至还会变得粗糙,即使延长时间也元法改变、或片剂总是在锅中打滑。

主要是因为:(1)片剂表固粗糙,糖的结晶太粗,致使片剂光亮度难以合格:可以在包有色糖衣时将锅内温度降低到室温,使片剂表面水分缓慢挥发,蔗糖在片剂表面析出细小均匀的结晶,使片剂表而平整细腻,便了打光。

(2)片剂湿度太大蜡粉极易粘在湿的片剂表面形成小颗粒,致使片剂表面粗糙打不光亮,蜡粉越多越严重。

可以擦去片剂表面所粘附的少量蜡粉,继续干燥,待片剂干湿度合格后再打光。

(3)片剂太干或蜡粉受潮造成片剂打滑增加片剂的湿度或者使用干的蜡粉便可解决该问题。

糖衣片包衣过程中注意事项

糖衣片包衣过程中注意事项

糖衣片生产过程中长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在包衣完后的成品中有花片、龟裂,等现象。

根据现出现的问题在不更改原有工艺的情况下应在在实际生产操作中特别注意以下2个点问题。

一、包衣生产过程中操作注意事项:1.片芯一定要干燥均匀且严格控制:其水分中药片芯水分过高容易造成隔离层潮解,降低其隔离作用,片芯吸潮霉变或胀片而爆裂。

片芯如果干燥不均匀就会造成局部隔离层潮解从而导致花片。

一般要求未包衣的素片水分干燥至不高于5%。

2.隔离层包裹过薄,会出现片芯透油或吸水后膨胀,是造成包衣片剂花片、龟裂的又一原因。

过厚影响崩解,保证其在胃中溶解。

隔离层控制在3到5层。

3 包衣过程中要薄层多加,层层干燥:包衣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层层干燥,任何一层干燥不透,不仅会产生花片、龟裂,还会造成衣层部分或整体剥落,片面光泽污暗。

4 控制包衣材料的用量,且保证均匀:糖衣片的糖浆和滑石粉每次加入量不宜过多。

每次糖浆以均匀湿润片面、滑石粉以能在片面粘附一层为宜。

糖浆粉衣层过厚,就会造成糖衣片龟裂。

5 控制好包衣过程的温度:糖衣片包粉衣层时,温度不宜过低,一般控制在40℃左右,以保证片面的干燥速度。

包糖衣层时温度不宜过高,温度太高糖浆干燥过快,会造成糖浆在片面润湿不均匀,从而导致粉衣层不平。

温度太高还容易造成糖浆在片面析出糖结晶,造成片面小珠点、花斑。

二、抛光过程中操作注意事项:抛光时在撒蜡后抛光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1片子包衣完毕后,不能长时间在包衣锅中转动,长时间转动容易引起药片表面摩擦起细粉。

包衣时,锅内有细粉影响抛光和片子的亮度。

2片子干燥不透,片面过湿。

干燥完毕的药片在糖衣锅突然停止转动后,应在糖衣锅内可听到如“蚕吃桑叶”的声音,声音约持续1分钟,声音比较清脆,如果药片干燥不透,就无此现象或声音比较沉闷和持续比较短。

3片子温度过高,抛光时片子温度过高,撒入糖衣锅内的蜡会立即融化,或多数黏于锅壁上,起不到抛光的效果,应将糖衣锅内的温度降于室温。

片剂包糖衣工序标准操作规程(L)

片剂包糖衣工序标准操作规程(L)

1 目的:建立片剂包糖衣工序标准操作规程,统一规范片剂包糖衣工序操作。

2 范围:适应于******车间包糖衣工序。

3 责任:包糖衣操作人员及中间站管理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中控员负责监控。

4 内容:4.1 生产前准备阶段:4.1.1 接收生产指令:4.1.1.1 接收批生产指令与记录文件。

4.1.1.2 仔细阅读批生产指令内容,明了产品名称、规格、产品批号等指令。

4.1.1.3 在“跟产卡”上填写产品名称、规格、批号、加工状态等。

4.1.2 复核清场情况:4.1.2.1 检查生产场地是否有上班次生产遗留的片子、粉头等杂物。

4.1.2.2 检查包衣间的门窗、天棚、墙壁、地面、灯罩是否干净,无浮尘、光洁、明亮。

4.1.2.3 依次检查包衣缸的内外、防尘门及夹层加热锅等是否已清洁干净,是否留有粉尘或粉渍等。

4.1.2.4 检查记录台是否已清洁干净,无上一班生产记录及与本批生产无关的文件等。

4.1.2.5 检查门上的状态标志牌是否为“已清洁”。

检查糖衣锅上的状态标志牌是否为“已清洁”。

4.1.3 其它检查:4.1.3.1 检查包衣间的回风口,观察风栅位置是否正常。

读出压差计值,检查是否符合规定,并记录。

4.1.3.2 读出包衣间的温湿度,确定湿度及相对的湿度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4.1.4 设备的准备:4.1.4.1 领取包糖衣所用的工具,并检查是否已清洗干净,检查抛光袋、片袋是否清洁干燥。

4.1.4.2 按《GY1000糖衣锅标准操作规程》(SOP2-2128-01)检查糖衣锅的开关,热风机、吸尘机是否运转正常。

检查夹层锅蒸汽阀门是否正常。

4.1.4.3 分别检查电子秤、电子天平是否处于计量检定的有效期,并校正零点。

4.1.5 中控员检查与发证:4.1.5.1 由班组申请,中控员进场检查生产前准备工作。

4.1.5.2 检查合格后领取中控员签发的“准产证”放于生产记录台上。

4.1.6 更换状态标志:取下包衣间门上的“已清洁”状态标志牌,换上“运行”状态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衣片生产过程中长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在包衣完后的成品中有花片、龟裂,等现象。

根据现出现的问题在不更改原有工艺的情况下应在在实际生产操作中特别注意以下2个点问题。

一、包衣生产过程中操作注意事项:
1.片芯一定要干燥均匀且严格控制:其水分中药片芯水分过高容易造成隔离层潮解,降低其隔离作用,片芯吸潮霉变或胀片而爆裂。

片芯如果干燥不均匀就会造成局部隔离层潮解从而导致花片。

一般要求未包衣的素片水分干燥至不高于5%。

2.隔离层包裹过薄,会出现片芯透油或吸水后膨胀,是造成包衣片剂花片、龟裂的又一原因。

过厚影响崩解,保证其在胃中溶解。

隔离层控制在3到5层。

3 包衣过程中要薄层多加,层层干燥:包衣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层层干燥,任何一层干燥不透,不仅会产生花片、龟裂,还会造成衣层部分或整体剥落,片面光泽污暗。

4 控制包衣材料的用量,且保证均匀:糖衣片的糖浆和滑石粉每次加入量不宜过多。

每次糖浆以均匀湿润片面、滑石粉以能在片面粘附一层为宜。

糖浆粉衣层过厚,就会造成糖衣片龟裂。

5 控制好包衣过程的温度:糖衣片包粉衣层时,温度不宜过低,一般控制在40℃左右,以保证片面的干燥速度。

包糖衣层时温度不宜过高,温度太高糖浆干燥过快,会造成糖浆在片面润湿不均匀,从而导致粉衣层不平。

温度太高还容易造成糖浆在片面析出糖结晶,造成片面小珠点、花斑。

二、抛光过程中操作注意事项:抛光时在撒蜡后抛光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1片子包衣完毕后,不能长时间在包衣锅中转动,长时间转动容易引起药片表面摩擦起细粉。

包衣时,锅内有细粉影响抛光和片子的亮度。

2片子干燥不透,片面过湿。

干燥完毕的药片在糖衣锅突然停止转动后,应在糖衣锅内可听到如“蚕吃桑叶”的声音,声音约持续1分钟,声音比较清脆,如果药片干燥不透,就无此现象或声音比较沉闷和持续比较短。

3片子温度过高,抛光时片子温度过高,撒入糖衣锅内的蜡会立即融化,或多数黏于锅壁上,起不到抛光的效果,应将糖衣锅内的温度降于室温。

陈涛
2016/7/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