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食品原料进货检验登记保管领用制度
学校食品进货登记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食堂、学生宿舍、教职工食堂等所有食品采购、储存、使用环节。
三、职责分工1. 食堂管理员:负责食品采购、储存、使用过程中的进货登记工作,确保食品来源合法、质量合格。
2. 采购人员:负责食品采购,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索取相关证件,确保食品质量。
3. 仓库管理员:负责食品储存管理,确保食品储存环境安全、卫生。
4. 食品检验人员:负责食品检验工作,对采购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食品质量合格。
四、进货登记要求1. 采购人员应向供货商索取以下证件:(1)营业执照副本;(2)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3)食品质量合格证明;(4)产品检验报告;(5)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 采购人员应将以上证件复印件粘贴在进货登记表上,并填写以下内容:(1)供货商名称;(2)供货商地址;(3)供货商联系方式;(4)采购日期;(5)采购品种;(6)采购数量;(7)采购价格;(8)供货商承诺书。
3. 仓库管理员应将进货登记表与实物核对,确保食品来源、品种、数量、质量等信息准确无误。
4. 食品检验人员应对进货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应在进货登记表上注明。
五、储存管理1. 仓库管理员应按照食品种类、规格、批次进行分类存放,确保食品储存环境安全、卫生。
2. 仓库内应设置防潮、防霉、防虫、防鼠设施,确保食品储存质量。
3. 仓库管理员应定期检查食品储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使用管理1. 食堂管理员应根据食品储存期限、保质期等因素,合理安排食品使用。
2. 食堂管理员应严格按照食品加工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加工过程安全、卫生。
3. 食堂管理员应定期对食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七、监督检查1.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食品进货登记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进货、检验、登记、保管、领用制度(精选5篇)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进货、检验、登记、保管、领用制度(精选5篇)第一篇:学校食堂食品原料进货、检验、登记、保管、领用制度XX镇中心小学学生营养餐食堂食品原料进货、检验、登记、保管、领用制度为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食品进货质量监督管理,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购进的任何食品一律应当进行实地查验。
采购的食品必须是新鲜、无变质、无污染的食品。
第二条在购进食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
第三条经营包装食品的,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一)定性包装食物的验收:1、验包装上内容是否与检验报告内容相符;2、验生产日期、保质期,如果已超过保质期的决不能收;3、验包装是否有厂名、厂址;4、验食物外观:有无破损、污损、变形、杂物、霉变等;5、嗅气味,是否有异味;6、手感,是否有异样(二)非定性包装食物的验收:验收食物时一定要坚持“一看二闻三手感“的原则,有问题的食物坚决不能使用。
1、看:是否有腐烂、霉变的食物;2、闻:是否有异味;3、用手感受有无异样;4、看:蔬菜是否新鲜。
第四条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采购进校。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采购进校。
第五条学校食堂食品采购采用公开、公平定人不定期向社会采购的方式进行。
价格在一般情况下应低于市场零售价。
第六条采购的食品由食堂主管配好每天所需食品的品名、数量,并作好记录交予送货人,送货人必须按品名、数量按时送货到校。
第七条食堂食品的验收采用食堂主管负责,炊事员协助验收的方式进行。
第八条食堂主管对每天食堂所需的食品进行质量、数量、价格等方面的验收,杜绝变质、霉烂的食品进入食堂。
小学食堂原料采购、验收、领用制度范文

小学食堂原料采购、验收、领用制度范文一、采购制度1. 采购目标本制度的目标是确保食堂采购的原料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学生在食堂就餐的安全和健康。
2. 采购程序(1)食堂管理员负责根据菜谱和实际需求编制原料采购计划,报请食堂负责人审批;(2)食堂管理员按照采购计划向供应商发出询价单或采购订单,明确原料名称、规格、数量、价格等信息;(3)供应商根据采购订单提供报价,并将报价单提交给食堂管理员;(4)食堂管理员根据报价单选择供应商,并与其进行确认和协商;(5)食堂管理员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并及时将合同副本归档。
3. 供应商选择标准(1)供应商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证照,如食品经营许可证等;(2)供应商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且经过相关检测合格;(3)供应商在同行业中有一定的市场信誉和声誉。
4. 采购合同食堂与供应商之间签订的采购合同应明确以下内容:(1)双方的基本信息,如名称、注册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2)原料名称、规格、数量、价格等;(3)交付方式和时间;(4)付款方式和时间;(5)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6)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等。
5. 采购档案管理食堂管理员应及时将采购合同、进货单据、验收记录等存档,并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审计。
二、验收制度1. 验收目标本制度的目标是确保采购的原料质量符合要求,达到食堂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
2. 验收程序(1)食堂管理员在供应商送达原料后,应及时组织验收;(2)食堂管理员对原料进行外观、包装、标签等方面的检查,确保无破损、变质等情况;(3)食堂管理员按照采购合同和验收标准对原料进行检测,如测试样品的温度、质量、湿度、储存条件等;(4)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料,食堂管理员应及时与供应商协商处理,如退货、换货等;(5)食堂管理员应将验收记录和相关文件归档。
3. 验收标准食堂原料的验收标准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如色泽、气味、口感、营养成分、农药残留等。
小学食堂原料采购、验收、领用制度范文(四篇)

小学食堂原料采购、验收、领用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小学食堂在食品安全、原料采购、验收和领用方面的规范,提高食堂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小学食堂原料的采购、验收和领用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由小学食堂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执行。
第四条:小学食堂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要求,做好原料采购、验收和领用工作,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第二章:原料采购第五条:小学食堂原料的采购工作,需遵循以下原则:1. 采购工作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涉及利益输送和受贿等行为。
2. 采购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价格、质量、供货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3. 采购工作需要编制采购计划,确保原料的及时供应。
第六条:小学食堂在采购原料时,需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制定采购计划,明确所需的品种、数量、质量要求等。
2. 邀请供应商参与投标,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3. 审核供应商的投标文件,包括资质证明、价格等。
4. 确定中标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采购合同。
5. 根据采购合同的要求,进行付款和入库手续。
第三章:原料验收第七条:小学食堂在原料验收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1. 原料验收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确保验收的质量和准确性。
2. 验收工作需要按照相关标准检测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3. 验收人员需及时记录验收结果,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八条:小学食堂在进行原料验收时,需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验收前,需准备验收记录表、验收设备等。
2. 验收人员按照验收记录表的要求,对原料进行检查和测试。
3. 如发现问题,需及时报告食堂管理部门,并进行记录处理。
4. 验收结果需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并要求其处理不合格的原料。
第四章:原料领用第九条:小学食堂的原料领用工作需遵循以下原则:1. 原料领用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确保领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领用工作需按照预定的领用计划进行,不得擅自领用或超出计划量。
学校食堂原材料质量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原材料质量管理制度出入库管理制度一、学校要建立健全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和收发登记制度,设立规范的入库和出库台账,对采购的食品及原料认真验货,做好登记,并与采购人员双方签字认可交接,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保存,验货要做到检验食品质量、规格、数量、价格。
二、当天或当餐需出库的食品或原材料,应坚持用多少就出多少的原则,由具体负责领用人员持食堂事务长签字同意的出库计划单与保管员验货领用,并做好出库登记,出库单要在有领用人和保管理员双方签字。
三、货架上应对每类每批食品严格标明采购日期、产品名称、产地、规格、生产日期及最终保质时限,做到帐、卡、物相符,挂牌存放,并做到先进先出。
四、存放的食品及原料应有包装,并标明产品名称,定型包装食品应贴有完好的出厂标识。
禁止存放无标识及标识不完整、不清晰的食品及原料。
五、经常检查所存放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霉变或包装破损、锈蚀、鼓袋、胖听等感官异常、变质时做到及时清出,清出后在专用区域内落地另放并标明“不得食用”等字样,及时销账、处理、登记并保存记录。
六、加强对食品及原辅材料供应的监督检查,学校要成立食品采购检查领导小组,指定专门人员负责食品入库检查。
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制度一、采购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的要求,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不得销售的食用农产品。
二、要索取的证件包括:有效的并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食物流通许可证复印件及相关许可证复印件、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复印件,采购进口食物必须有中文标识及相关证明。
三、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并应当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
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
四、长期定点采购的,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进货查验登记保管领用制度

赫章县双坪乡丰沟小学食堂食品原料进货、查验、登记、保管、领用制度
一、食堂采购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政策、财务制度要求规范采购,廉洁奉公,依法办事,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食堂采购人员必须掌握各类食品与原料的品种及其相关卫生标准,了解掌握各种原材料可能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
三、食堂采购人员必须深入市场调查研究,了解行情,按照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的原则,采购质优价廉的食品原材料。
四、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仔细查看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执行,防止购进假、冒、伪、劣产品。
五、采购米、面、油等大宗食品原料必须在政府统筹下,按照“统招、统购、统配、统送”方式进行采购。
蔬菜等农副产品实行定点、集中采购,并与供货方签订质量安全保证协议,严禁采购“三无”产品和变质的食品。
六、食品采购必须有2人以上参与、验收手续完善,并建立食品采购登记台账。
七、对购入的食品原材料,必须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流通许可证、相关质量认证证书、国家
规定应当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并复印存档。
八、采购食品原材料时,必须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索取有供货商盖章或签名的销售凭证。
销售凭证应当记明食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销货日期等内容,并索取供货商的真实地址和联系方式。
九、索取和查验的票证按供货商名称或食品种类整理建档备查,相关档案必须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得少于2年。
学校食堂食品及原料出入库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食品及原料出入库管理制度一、学校要建立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储藏、储存场所,配备必要的食品储藏保鲜设施。
二、学校要建立健全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和收发登记制度,设立规范的入库和出库台账,对采购的食品及原料认真验货,做好登记,并与采购人员双方签字认可交接,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保存,验货要做到检验食品质量、规格、数量、价格。
当天或当餐需出库的食品或原材料,应坚持用多少就出多少的原则,由具体负责领用人员持食堂事务长签字同意的出库计划单与保管员验货领用,并做好出库登记,出库单要在有领用人和保管理员双方签字。
三、食品在校储存期间,要按照食品保管要求,分类存放,安全管理;食品及原料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食品库房内不得存有非食品、个人物品、药物、杂物及亚硝酸盐、鼠药、灭蝇药等有毒有害物品,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及原料,拒收入库。
四、货架上应对每类每批食品严格标明采购日期、产品名称、产地、规格、生产日期及最终保质时限,做到帐、卡、物相符,挂牌存放,并做到先进先出。
五、存放的食品及原料应有包装,并标明产品名称,定型包装食品应贴有完好的出厂标识。
禁止存放无标识及标识不完整、不清晰的食品及原料。
六、经常检查所存放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霉变或包装破损、锈蚀、鼓袋、胖听等感官异常、变质时做到及时清出,清出后在专用区域内落地另放并标明“不得食用”等字样,及时销账、处理、登记并保存记录。
七、保持仓库内通风、干燥,做好防蝇、防尘、防鼠工作,仓库门口设防鼠板,仓库内灭鼠使用粘鼠板,不得采用鼠药灭鼠。
八、冷藏冷冻设施运转正常,冷藏温度在0℃—10℃,冷冻温度应达零下18℃。
九、严防食品在储存期间发生霉变、腐烂和生虫不洁等现象,对过期食品和霉变食品要按规定及时处理,严禁不符合质量卫生要求的食品流向学校食堂和学生餐桌。
十、加强对食品及原辅材料供应的监督检查,学校要成立食品采购检查领导小组,指定专门人员负责食品入库检查。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进货检验登记保管领用制度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进货检验登记保管领用制度一、进货制度1.选择供应商:食堂应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具备卫生许可证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以确保食品被合法、规范地购进。
2.采购计划:食堂根据食品消费预测制定采购计划,根据学生人数、营养需求、食品种类等综合因素来决定进货数量和频次。
3.采购合同:食堂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确保原料的质量、数量和价格。
4.送货验收:进货时,食堂应有专门的验收人员进行验货,核对货物与采购合同的内容是否一致,并对货物外观、质量、密封等进行检查。
二、检验制度1.抽样检测:食堂应每批次抽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检测,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合规。
2.送检机构:食堂应选择具备监督检验资质的食品检测机构,如食品检验机构或有关部门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检验标准:食堂应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学校制定的食品品质标准、营养标准等制定检验标准,对食品原料进行检验。
三、登记制度1.进货登记:食堂应对每一批次的进货进行登记,记录进货日期、供应商信息、原料名称、数量、产地等相关信息。
2.检验登记:食堂应对每一批次的样品检验结果进行登记,记录检验日期、检验机构、检验项目、结果等相关信息。
四、保管制度1.储存条件:食堂应确保原料储存环境干燥、阴凉、通风、无异味,避免受潮、受热等。
3.库存管理:食堂应每日记录库存,及时进行盘点,了解库存情况,及时补充或调整采购计划。
1.领料申请:食堂的相关部门应根据食堂的销售情况和菜单计划,提前提交领料申请,明确原料名称、数量等信息。
2.领料确认:食堂应设专人进行领料确认,核对领料申请与实际领用情况是否一致,确保原料的使用合规。
3.原料使用记录:食堂应对原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使用日期、菜品名称、原料批次、用量等,以便追溯和管理。
综上所述,学校食堂的食品原料进货、检验、登记、保管、领用制度对于确保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食堂应更加严格执行这些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镇中心小学学生营养餐食堂食品原料进货、检验、登记、保管、领用制度为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
命安全,加强食品进货质量监督管理,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购进的任何食品一律应当进行实地查验。
采购的食品必须是新鲜、无变质、无污染的食品。
第二条在购进食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
第三条经营包装食品的,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
(一)定性包装食物的验收:
1、验包装上内容是否与检验报告内容相符;
2、验生产日期、保质期,如果已超过保质期的决不能收;
3、验包装是否有厂名、厂址;
4、验食物外观:有无破损、污损、变形、杂物、霉变等;
5、嗅气味,是否有异味;
6 、手感,是否有异样
(二)非定性包装食物的验收:验收食物时一定要坚持“一看二闻三手感“的原则,有问题的食物坚决不能使用。
1、看:是否有腐烂、霉变的食物;
2 、闻:是否有异味;
3、用手感受有无异样;
4 、看:蔬菜是否新鲜。
第四条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
检疫证,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采购进校。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采购进校。
第五条学校食堂食品采购采用公开、公平定人不定期向社会采购
的方式进行。
价格在一般情况下应低于市场零售价。
第六条采购的食品由食堂主管配好每天所需食品的品名、数量,
并作好记录交予送货人,送货人必须按品名、数量按时送货到校。
第七条食堂食品的验收采用食堂主管负责,炊事员协助验收的方
式进行。
第八条食堂主管对每天食堂所需的食品进行质量、数量、价格等
方面的验收,杜绝变质、霉烂的食品进入食堂。
同时记录食品的数量、价格,并有一名炊事员证明签字。
第八条学校炊事员在拣菜、洗菜等过程中,自始自终把好质量关,不得将劣质菜冲入优质菜中,对于采购的霉烂变质的食品,炊事员有责任提出异议,并有权拒绝采用。
第九条食品采购验收过程中如有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校长、
总务处汇报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第十条学校所采购的食物要根据用途分类存放,不能把易变质的
食物与其他食物放在一起, 不能长时间存放易变质的食物。
第十一
条贵重物资领用后要有专人负责保管,严格控制用
途;对物资使用量要有科学的预测,保证在规定的领用时间内领货,以增强工作的计划性;使用物资既要保证规格,又要杜绝浪费,以节约成
本。
第十二条食堂每日领用原料应填写物资出库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