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范进中举》课堂实录(简版)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初中语文教案.doc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初中语文教案1、全班以3人为单位划分小组,小组实力平均;每个小组中有三个角色选择信息处理员:负责搜集整理所需的资料信息发布员:负责将小组结论和作品发布到讨论区创意小作者:负责组织语言,写好小组结论总结和课堂习作。
2、指导学生学习思想和方法:小组成员一起学习,交流协作,对自己和伙伴的学习过程都应该真负责,积极合作。
强调只有以小组为单位达到教学要求才算达到了学习目标。
3、预习课文实验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因为在教学中,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更多可能。
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安排:(1)为划分好小组,教师首先要求课代表根据班级同学的情况,平时表现划分小组,尽力做好能力平衡,因为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讨论协作更加实际(如果分组能力不平衡,则会导致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小组认真完成任务,而其它小组无所事事),而且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于探索。
在小组的“代号”上也颇费了一点功夫,最后确定了“奋进号”、“挑战者”、“探索号”、“神州号”等20多个小组代号。
在学习之前,利用心理暗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进入网络教室,学习课文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思想指导很重要。
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了解为什么采取这种网络学习方式。
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四位猎人去郊外狩猎,他们来到狩猎区,猎人甲突然兴奋的说:“看!那里有野鸭!” 猎人乙是个身手敏捷的好射手,他定睛一看,屏住呼吸,举枪就射,清脆的枪响过后,一只野鸭坠落在远处的草地上。
此时,猎人丙也带着猎狗前往那个方向找寻猎物去了,等了一会儿,他带着刚才射中的野鸭回来了。
猎人丁则升起篝火, 将野鸭做成了美味的佳肴。
正当大伙分享今天的胜利果实的时候,猎人甲突然提出了问题:“今天我们四人谁的功劳最大呢?”同学们,你们认为呢?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各有不同,但都是集中在“认可某个猎人的功劳”这一答题思路上,经过一番七嘴八舌的讨论,有一位同学提出了特别的想法:四个人功劳一样大,因为这件事是依靠四个人分工一起完成的。
王君《范进中举》课堂实录 (简版)

五、课堂训练:现场作诗(7分钟)
我们的嘴啊,你可以是——,也可以是—— 生:刀,棉袄 生:冬天里温暖的炭火,刀子 生:助人为乐的,利箭,良言 生:刀枪剑雨,杀人于无形;也可以是和风细雨 生:爱的鼓励, 生:冬天一点雪水,冰镇人心 生:击穿别人的心脏,修补人的灵魂 展示教师(配乐) 祝愿你的嘴,不生产暴力,只生长(美好)(温暖)(爱)(和谐) (所有的美)
四、放视频。链接现实。(2分钟)
在围观三小时的起哄声中跳楼自杀。 幸灾乐祸型:面对他人的悲剧,无动于衷。看着同类欲坠深渊,落井下 石。 总结:四种语言暴力:穷凶极恶型,调戏玩弄型,冷漠无助型,幸灾乐 祸型 鲁迅先生下的诊断:我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论国民 性之奴隶性》 新加的公益广告 (图片)
生:孔乙己众人对他是冷的状态 师:范进有妻有家,孔乙己什么都没有。最惨的是群体对个体的语言暴 力。 (二)教师展示《孔乙己》的课本点眼诗:不管多长的文本,几句话就 概括出来。 孔乙己,最后粗暴地扒下你的长衫的,让大家断定你必死无疑的,不 仅是你终生的考场失意,不仅是你无力谋生的穷困潦倒,不仅是丁举 人们的残暴嚣张,不仅是掌柜们的阴森冷漠,也是那群跟你一样卑微 的短衣帮们过节般欢乐的口水和唾沫。 被同一阶层的人瞧不起,一个尖酸刻薄的词都没用,不吐脏字,对人的 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红色的女孩读,其他的大家一起读。注意描写短衣帮的副词。 大屏幕展示教师截取的片段。 痞味不够。把身价放低一些,又叫以前身板很正的男生,结果这次非常 生动,运用鲜活的东北方言。 (三)思考:这个场面可以用“千古一()”来概括。(4分钟) 生;嘲。嘲讽,“又偷人家东西”“当真认识字” “春天中学的孩子象鲜花一样绽放,一段一段地表达,观点明确,思路 清晰。” 生:辱。孔乙己毕竟是个知识分子,对他的污辱。身心伤害。 生:伤。生:讽。生:问。 师:戏。戏弄他。 引鲁迅《猫 狗 鼠》国一段话。(3分钟) 看篇, 看层, 看句, 看词, 看点, 看意 总结:调戏玩弄型。 调起别有用心的对话,玩着穷追不舍的游戏,一道一道地撕开伤口,一 遍一遍地赏玩痛苦。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一、在学习前要做的预备1、全班以3人为单位划分小组,小组实力平均;每个小组中有三个角色选择。
信息处理员:负责搜集整理所需的资料。
信息公布员:负责将小组结论和作品公布到讨论区。
创意小负责组织语言,写好小组结论总结和课堂习作。
2、指导学生学习思想和方法:小组成员一起学习,交流协作,对自己和伙伴的学习过程都应该真负责,积极合作。
强调只有以小组为单位达到教学要求才算达到了学习目标。
3、预习课文:实验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精心预备,因为在教学中,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更多可能。
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安排:⑴为划分好小组,教师第一要求课代表依照班级同学的情形,平常表现划分小组,尽力做好能力平稳,因为如此才能让学生的讨论协作更加实际(假如分组能力不平稳,则会导致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小组认真完成任务,而其它小组无所事事),而且为鼓舞学生积极摸索,用于探究。
在小组的“代号”上也颇费了一点功夫,最后确定了“奋进号”、“挑战者”、“探究号”、“神州号”等20多个小组代号。
在学习之前,利用心理暗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⑵在进入网络教室,学习课文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思想指导专门重要。
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了解什么缘故采取这种网络学习方式。
我讲了如此一个故事:给大伙儿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四位猎人去郊外狩猎,他们来到狩猎区,猎人甲突然兴奋的说:“看!那儿有野鸭!”猎人乙是个身手灵敏的好射手,他定睛一看,屏住呼吸,举枪就射,清脆的枪响过后,一只野鸭坠落在远处的草地上。
现在,猎人丙也带着猎狗前往那个方向找寻猎物去了,等了一会儿,他带着刚才射中的野鸭回来了。
猎人丁则升起篝火,将野鸭做成了美味的佳肴。
正当大伙分享今天的胜利果实的时候,猎人甲突然提出了问题:“今天我们四人谁的功劳最大呢?”同学们,你们认为呢?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各有不同,但差不多上集中在“认可某个猎人的功劳”这一答题思路上,通过一番七嘴八舌的讨论,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专门的方法:四个人功劳一样大,因为这件事是依靠四个人分工一起完成的。
第23课《范进中举》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范进中举》课堂教学实录第一部分蓄势【课前投影展示】经典小说的两种读法宏观主题式阅读局部立意式研读(师生问好。
)师: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今天的学法。
我们学习经典小说,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像陈晓东老师那样的宏观主题式阅读,还有一种,就是做局部立意式研读。
【投影展示】局部立意式研读片段取材广泛勾连同类整合突破一点师: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小群文式的阅读。
因为经典文章它的养料非常多,我们从《范进中举》的每一个部分走进去,都会发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点。
经典文章,我们可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片段取材,突破一点,然后我们用群文的方式,来进行广泛地勾连,进行同类整合。
这样的学习方式要求我们的视野非常开阔。
我今天就和大家谈一个问题:你们被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鞭子抽过,板子打过吗?生(笑):没有……师:那你们被其他人的语言的板子打过吗?被他们的语言的鞭子抽过吗?生(齐答笑):打过。
【投影展示】语言暴力:就是使用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和心理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
师:这是百度上对语言暴力的解释。
它远远不如我们的文学作品说得生动形象。
我们可以链接《范进中举》《孔乙己》《窃读记》等有语言暴力的文本内容来学习。
点评:直接导入,展示学法,明了意图,不拖泥带水。
“局部立意式研读”原本有点深奥的说法被巧妙融化到生活日常,深入浅出,进而引出本课需要突破的一点“语言暴力”研究。
通过百度解释,继而又把学生引入经典文本,从中汲取生命的营养。
《范进中举》是九年级的文章,而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孩子。
王君老师果断地放弃宏观主题式阅读,选择“语言暴力”,这种局部立意式研读,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亦容易激发他们的共鸣。
为了让课堂更有厚度,王君老师又选取了初三教材中位于同一个单元的《孔乙己》,还选取了七年级上册的《窃读记》,外加一个热点视频,组合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关于“语言暴力”主题的群文阅读群。
既有深度,又有“生度”(学生、生活、生命),既是灵清的课型定位,又是灵透的文本解读。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及点评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及点评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及点评实录:教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范进中举的故事。
你们有谁听过这个故事?学生甲:老师,我听过。
范进中举是一位普通的书生,通过努力考取功名,最终成为一名官员。
教师:很好,学生甲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那么,范进是如何中举的呢?学生乙:他先在家里勤奋读书,而后他去到城里参加科举考试。
这些努力使他不断进步。
教师:没错,范进通过勤奋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功底。
这些对他未来的中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丙:我记得范进在考试期间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坚持完成了考试。
教师:非常好,学生丙提到了一个关键的观点。
范进在考试期间遇到了许多阻碍,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完成了考试。
这个决心和毅力也是他最终中举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生甲:是的,而且范进在考试中也展现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灵活机智的思维。
教师:很好,学生甲提到了范进在考试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
而且,范进的中举也是对传统功利主义的一种反抗。
他在考试中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真实,最终取得了成功。
点评:范进中举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展现了一个平凡人通往成功的过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和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除此之外,这个故事还给我们一些启示:首先,勤奋学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范进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了知识和经验,这为他最终中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
范进虽然遭遇到许多困难,但是他没有被打败,而是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成功中举。
第三,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真实是非常重要的。
在考试中,范进不靠欺骗和权谋取得好成绩,而是以自己的真实本领赢得了成功。
综上所述,范进中举的故事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是对功利主义的一种反抗,更是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勤奋学习、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保持真实和坚守自己的原则,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取得成功。
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实录

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实录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课前我们都阅读了清代人吴敬梓写的讽刺小说《范进中举》,认识了范进这个人物,感受到他命运的变化,我想大家一定深有感触,有话要说,下面请同学们谈谈对范进的总体印象?二、个性表达:生:“老师,我认为范进是一个有坚定信念,能为目标不断奋斗,执着不止的读书人,值得我们中学生去学习。
”生:“老师,我觉得范进是一个醉心功名、不顾家庭、迂腐懦弱的人,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师:“好的,刚才部分同学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说出了自己对范进的总体印象。
不同的人因不同的知识观念和情感体验对同一部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很正常,都是值得尊重的。
观点和立场可以不同,但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科学规范的思路和方法最好一致。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笔,迅速浏览全文,圈画出文本中直接反映范进的语言,请结合具体的字词句,能够科学准确地、深入细致地分析范进这一小说形象。
”三、整体感知: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文本分析范进这一人物形象。
教师在教室内巡视,适当做指导。
四、交流讨论:生:“老师,小说中范进在茅草棚下坐着,反映了范进家经济状况很糟糕,生活贫困。
”师:“对!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反映了范进家经济贫苦呢?”生:“老师,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家里饿了两三天和范进的母亲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更直接反映了范进家经济窘迫。
”师:“同学们读书很仔细,阅读时要注意前后文字的的照应和联系。
正因为经济贫寒,家人饥饿,才会有后文的什么情节出现?”生:“去集市上卖鸡。
”师:“对!可卖鸡是范进自己主动要做的吗?”生:“不是。
是范进的母亲吩咐他去做的,他才慌忙抱了鸡,走出门去。
”师:“见自己的母亲饿得两眼发花竟然不知所措,作为近60岁的人,竟然无法解决母亲的温饱问题,这一切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范进迂腐无能,缺乏谋生的技能,致使家庭经济常年陷入困顿的局面。
”师:“说的好!请同学们找一找关于范进卖鸡的句子,自己读一读,品一品。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初中语文教案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初中语文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教案资料、试题资料、教程资料、课件资料、好词好句、诗词鉴赏、文学资料、知识科普、作文大全、古文杂谈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materials, tutorial materials, courseware material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poetry appreciation, literature materials,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s, ancient essays, etc.think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aterials, so stay tuned!《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初中语文教案1、全班以3人为单位划分小组,小组实力平均;每个小组中有三个角色选择信息处理员:负责搜集整理所需的资料信息发布员:负责将小组结论和作品发布到讨论区创意小作者:负责组织语言,写好小组结论总结和课堂习作。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

《范进中举》课堂教学实录和以往一样,学小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见识水平。
本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人物的身上去了解古代社会读书人的生活状况,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
拟用三课时,下面分别把每课时怎样引导学生学习,师生活动的情况记录如下,供大家批评,也供自己在研习中提升教学水平。
第一课时常识、感受、情节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范进中举》。
作者是吴敬梓,他是安徽人。
在他的一生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主要表现在生活和思想上。
生活上,他从富裕转入到贫困,这就和鲁迅先生一样了,家道中道,自然更能体会到世态炎凉。
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变化,前期他和所有读书人一样,热衷于功名利禄,想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生大半的时间也消磨在科举考试中了,由于他接触到的都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所以对这些人热衷功名的利欲熏心的丑恶嘴脸是刻骨铭心,有深刻的体察。
晚年由于自己家道中落的原因,也由于屡次不能中举的原因,使他丧失了通过科举求取功名的信心。
个人的失败,使人看透了当时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使他转变为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也开始憎恶士人们醉心于科考,热衷功名的习俗。
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写成一部小说,就是《儒林外史》,成为了我国清代著名的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他用的讽刺的手法,对儒士们的丑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贯穿于此书核心的就是反对科举,反对封建礼教,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这这些内容来看,这本书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读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你没有一点枯躁的感觉,因为它是用讽刺手法写成的,很多地方引人发笑,令人捧腹,同学们在学完课文后可以去看一看小说。
师:刚才谈到吴敬梓,谈到了《儒林外史》的内容,这就涉及到了科举考试。
老师还得跟大家讲讲科举考试是怎么回事。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从汉朝开始产生,后来兴盛于隋、唐,到了明、清之际,因为写作要求“八股文”,从而成为了禁锢士人思想的工具,成为了奴役士人思想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君老师《范进中举》课堂实录
课前,王君老师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5分钟左右)
一、开场语:
今天我这个课很奇怪,为了要与李华平教授上得不一样。
我上课路子比较野,小孩子压力大,要求《范进中举》《孔乙己》《窃读记》三篇文章都要看,最好能抓出精髓的内容。
经典小说两种读法:宏观主题式阅读(整体把握)与所谓的群文阅读——局部立意式阅读。
今天这节课涉及到三篇文章,选取三篇文章非常小的点,组成小小的群文。
局部立意式阅读,特点:片段取材,广泛勾连,同类整合,突破一点。
经典文本营养太丰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两种方法:一种很时髦的方式,根据课堂学情专门讲学生不会的,王老师没法了解所有学生的需要,虚假;还有一种,老师根据学生需要定的主题,今天要讲的这节课属于后者。
没有任何一种课型可以包打天下,一个老师手上没有五到六种可变幻的课型,学生会烦的。
老师要精通七十二变。
要不断地变幻。
一个课型不会适合所有的课堂所有的学生。
二、上课问候:同学们好!恩师,您好!
师:非常儒雅的一个班级。
[简评:教师对于学生的优秀表现及时肯定。
]
开门见山亮主题:(3分钟)
这三篇文章涉及到一个共同的话题:语言暴力!
百度百科上对语言暴力的介绍,文学作品中对此也有形象直观的阐述。
师问:《范进中举》中谁是语言暴力的制造者?胡屠户!近几年,我最想研究的就是胡屠户对自己亲人的语言暴力。
你们被你们爹妈打过吗?鞭打过吗?棍棒打过吗?没有。
但你们被爹妈、老师、同学用语言的板子、鞭子抽打过,语言暴力无处不在。
[简评:王君老师对三篇文章进行了大胆的取舍,独具慧眼地选取了“语言暴力”这一专题,这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她自身丰厚的课程素养的外化”(罗小维语)同时又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对语言暴力这一概念有深切体验]
(一)亲人对亲人的语言暴力。
整体概括一下故事,用一句话概括《范》最最核心的内容,提炼一下。
生:范进中举前后,身边亲人外人对他的态度变化。
老师教大家一个方法,用写课本点睛诗的方式来把课文最本质的内容提炼出来。
(2分钟)教师示范:范进,你是文学史上的大名人,不仅仅是因为你考了36年,才终于,终于金榜题名;还因为中举前,你挨的千古一骂,中举后,你受的那万古一拳,成功的你却反而成为了最经典的笑话。
找一名学生读。
男生读。
师评价:声音浑厚,重音到位,“终于终于”,受到了最好的礼貌训练,递话筒的动作眼神中透着真诚。
[简评:教给学生写课本点睛诗的读书方法,而且这一语言训练贯穿整堂课]
二、胡屠户对女婿的骂被称为千古一骂。
那是可怕的语言暴力。
(5分钟)
(一)师生合演“千古一骂”。
1、女屠户版本。
教师演前提示:女孩,你的表情温婉,演时应当怎样?凶恶。
笑容收敛一些。
速度快还是慢?快一些。
因为生气。
如果我想插话,你能不能?不能,因为他认为自己比范进好很多,不会
允许他插话的。
那一会儿我插话时,你不能让我插。
师:“老爹呀,我想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如果考中了工资会很高,给你女儿买好吃的好穿的,好好孝敬你。
可是贤婿我的钱不够,能不能借点钱给我一些?”
女学生表现很优秀。
金刚怒目时很好。
(教师想插话,她反而更急)
男生,老师强调胡屠户的身份是一位卖肉的。
(3分钟)
师:“老爹呀,我想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如果考中了工资会很高,给你女儿买好吃的好穿的,好好孝敬你。
可是我的钱不够,能不能借我一些?”
男生声音响亮。
师评:小伙你的问题在哪里?表演很正。
你就是朱时茂,太正。
下三滥的形象角色,市井味不够。
[简评:教师表演前的提示指导很关键,关于速度,语气,揣摩角色心理等。
]
师:从语文的角度赏析这“千古一骂”
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骂?精彩在哪儿?(7分钟)
1、生:他的语言刁钻,符合人物心理,趋炎附势。
师;优点,一语中的,缺点,缺少具体分析;
2、生:我不赞成。
胡屠户的话,市井小民,杀猪卖肉的,身份上有落差;他因生活上比范进好一点俗语,粗鲁,不堪入文,却很生动,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
超越阶级与时代的。
师:说话有高度。
优点:观点深刻,恶,是超人性的;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经典文学作品在刻画人物语言时的传神;缺点:少具体分析。
3、生:钩画出人物形象,千千万万这样的人,“”趋炎附势;对女婿瞧不起,世态的现象。
师:通过一个角色,发现一类人的形象。
老师教一个方法:看篇,看层,看句,看词,看点,看意。
(5分钟)
1、这段语言描写原文为什么没有分层?不分好吗?
生:骂时激动,符合骂时的特点,连在一起骂。
黄河之骂,滚滚而来,中间不带歇气的,
2、为什么句末都是感叹号?
语气强烈,极端强烈。
微信上有一句话,有一天你说话不再用感叹号问号时就和风细雨了。
3、“不要”“你不三不四”都有个“不”字,传递一句什么味道?打击他。
看篇:对话变为独自咆哮,完全霸占话语权
看层:语气迅疾无停顿不分层
看句:全是反问和感叹句
看词:“不”反复出现,污言秽词滚滚来
看点:感叹号反问句居多
看意:否定其成功;竭尽否定之能
(老师读前面,学生读后面内容)
语言暴力之穷凶极恶型(3分钟)
特点:挑最毒的词,用最狠的语气,嘲笑他的请求,否定他的权利,打击他的自信,践踏他的尊严,摧毁他的希望
范进没有被骂趴下,这是他的优点,他承受打击能力强,可是承受成功与喜悦的能力不强。
这个人也有可爱之处。
类似穷凶极恶的语言暴力,生活中是不是偶尔说过。
二、《孔乙己》是群体对个体的语言暴力(10分钟)
(一)师问:孔乙己比范进还要可怜,你看出来了吗?哪点儿可怜?
生:范进最后成功了,但孔乙己一直没成功最后被人打死了。
师:这个成功在当时算是成功的。
生:范进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孔乙己维护文人的尊严气节;
师:孔乙己是个非常纯粹的人,对茴字写法的研究类似考据。
生:孔乙己众人对他是冷的状态
师:范进有妻有家,孔乙己什么都没有。
最惨的是群体对个体的语言暴力。
(二)教师展示《孔乙己》的课本点眼诗:不管多长的文本,几句话就概括出来。
孔乙己,最后粗暴地扒下你的长衫的,让大家断定你必死无疑的,不仅是你终生的考场失意,不仅是你无力谋生的穷困潦倒,不仅是丁举人们的残暴嚣张,不仅是掌柜们的阴森冷漠,也是那群跟你一样卑微的短衣帮们过节般欢乐的口水和唾沫。
被同一阶层的人瞧不起,一个尖酸刻薄的词都没用,不吐脏字,对人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红色的女孩读,其他的大家一起读。
注意描写短衣帮的副词。
大屏幕展示教师截取的片段。
痞味不够。
把身价放低一些,又叫以前身板很正的男生,结果这次非常生动,运用鲜活的东北方言。
(三)思考:这个场面可以用“千古一()”来概括。
(4分钟)
生;嘲。
嘲讽,“又偷人家东西”“当真认识字”
“春天中学的孩子象鲜花一样绽放,一段一段地表达,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
生:辱。
孔乙己毕竟是个知识分子,对他的污辱。
身心伤害。
生:伤。
生:讽。
生:问。
师:戏。
戏弄他。
引鲁迅《猫狗鼠》国一段话。
(3分钟)
看篇,
看层,
看句,
看词,
看点,
看意
总结:调戏玩弄型。
调起别有用心的对话,玩着穷追不舍的游戏,一道一道地撕开伤口,一遍一遍地赏玩痛苦。
三、《窃书记》(5分钟)
让学生复述内容。
读课堂点睛诗:
一个小女孩,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只因为这个小女孩儿,在书店里窃书读,惶恐不安;地狱里,那位小老板,五个大手指如一只巨掌,压住书,冷笑着问,你到底买不买?而天堂,一位小店员,悄悄地把书送到她面前,你看吧,我多留了一,没有卖。
语言暴力之冷漠不助型:可体谅处不体谅,能容人时不容人。
平庸之恶。
四、放视频。
链接现实。
(2分钟)
在围观三小时的起哄声中跳楼自杀。
幸灾乐祸型:面对他人的悲剧,无动于衷。
看着同类欲坠深渊,落井下石。
总结:四种语言暴力:穷凶极恶型,调戏玩弄型,冷漠无助型,幸灾乐祸型
鲁迅先生下的诊断:我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
《论国民性之奴隶性》
新加的公益广告
(图片)
五、课堂训练:现场作诗(7分钟)
我们的嘴啊,你可以是——,也可以是——
生:刀,棉袄
生:冬天里温暖的炭火,刀子
生:助人为乐的,利箭,良言
生:刀枪剑雨,杀人于无形;也可以是和风细雨
生:爱的鼓励,
生:冬天一点雪水,冰镇人心
生:击穿别人的心脏,修补人的灵魂
展示教师(配乐)
祝愿你的嘴,不生产暴力,只生长(美好)(温暖)(爱)(和谐)
(所有的美)
主讲人:王君;时间:7月22日下午
整理人:王晓平;时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