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唱一唱
学生视唱乐句:5|1.1|3.3|5-||
(2)说一说
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
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
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2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话东北、唱东北、演东北、创编东北民歌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模仿、探究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
(3)情感与价值观: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喜爱东北民歌。
教学重点:
通过《东北风》的学习,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表演,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
I、连起来唱唱
我们边唱边把欢快的节奏加到“嗯嗨呀”处,动作要刚柔相济,幅度大些,一起来表演唱。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能用高亢、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
2、了解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感受朝鲜族民歌——劳动歌的鲜明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用高亢、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表现歌曲愉快、热闹的劳动场面。
学习国歌
课题
学习国歌
3课时
批注及反思
学习国歌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能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在听赏歌曲《我的祖国》的活动中,能随乐跟唱,体验歌曲的情感。
3.能与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中国》。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之声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之声的概念,了解不同场景中的音乐表现形式;
2.能够唱出《学校门口的那棵树》和《拔萝卜》这两首歌曲;
3.能够模仿出《学校门口的那棵树》和《拔萝卜》这两首歌曲的节奏。
教学内容
课前铺垫
在开始教学前,老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其他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场景中的音乐表现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音乐元素。
学习歌曲《学校门口的那棵树》
1.歌曲原唱欣赏:老师播放歌曲原唱,引导学生聆听歌曲。
2.教授歌词:老师向学生逐句讲解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3.唱歌练习:老师和学生一起练习唱歌,并逐渐加快节奏。
学习歌曲《拔萝卜》
1.歌曲原唱欣赏:老师播放歌曲原唱,引导学生聆听歌曲。
2.教授歌词:老师向学生逐句讲解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3.节奏练习:老师和学生一起模仿歌曲的节奏,练习拍打节奏的方式。
教学反思
本单元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音乐元素,并通过学习歌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在老师教授歌曲时,需要注意音准的把握,避免学生跟唱出现偏差。
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音乐的基本语言
第一课:音乐的基本元素
- 目标: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 教学内容:音高、音乐节奏、音乐的速度、音乐的音色-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听音乐欣赏
- 重点:音乐的基本元素的概念和特点
- 难点:音乐的速度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课:乐谱和音阶
- 目标:掌握乐谱的基本符号和音阶的概念
- 教学内容:乐谱的符号、音阶的概念、简单音阶的读唱-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教学游戏
- 重点:乐谱符号的认识和理解
- 难点:音阶的读唱和连续音符的演奏
第三课:音乐的表达方式
- 目标: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
- 教学内容:音乐的表达方式、音悦人的元素、音乐与情感的联系
-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音乐欣赏、小组合作活动
- 重点:音悦人的元素的理解和感受
- 难点:音乐与情感的联系的理解和表达
第四课:音乐的节奏感
- 目标:培养音乐的节奏感
- 教学内容:节拍与拍子、节奏的基本形式、节奏的感受
-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教学游戏、听音乐欣赏
- 重点:节奏的基本形式的理解和感受
- 难点:节奏的高低快慢的掌握和表达
第二单元:传统音乐的美
(依次列出第二单元的各个课时)
第三单元:音乐和环境
(依次列出第三单元的各个课时)
第四单元:音乐和社会
(依次列出第四单元的各个课时)
第五单元:音乐和艺术
(依次列出第五单元的各个课时)
第六单元:音乐和世界
(依次列出第六单元的各个课时)
第七单元:音乐的表演
(依次列出第七单元的各个课时)
---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五年级湘教版音乐上册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湘教版音乐上册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湘教版音乐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欣赏,感受圆舞曲的风格,广泛了解异国文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舞曲音乐的鉴赏能力。
2.记忆第一圆舞曲主题旋律,模唱主题旋律,了解圆舞曲的速度、旋律特点,体验乐曲充满活力的、抒情优美的情绪特点。
教学重、难点:1.介绍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了解作曲家创作的其他代表作品。
2.感受圆舞曲的节奏速度特点,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讲解:每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新年音乐会的返场节目里都会有一曲蓝色多瑙河。
这充分说明了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人们的心中,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心中占有相当高的位置,是世界流传的经典名曲。
2.教师讲解乐曲的作者(约翰?施特劳斯简介),并对乐曲进行全面地分析,使学生对乐曲有一定的了解。
3.播放一段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视频。
二、欣赏圆舞曲1.初次聆听乐曲童声合唱《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要求:听辨五个圆舞曲主题旋律,能够分辨乐曲的段落。
感受每首圆舞曲的情绪特点。
(圆舞曲旋律听辨)2.复听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师:歌曲是几拍子的?学生听后自由回答。
3.听赏第一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一圆舞曲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一圆舞曲音频。
教学要求:记忆第一圆舞曲的旋律,感受圆舞曲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模唱第一圆舞曲的旋律,说说圆舞曲的速度、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生: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展,速度轻快……师:乐曲轻盈优美,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
这么的旋律我们来视唱旋律乐谱。
(1)学生随老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2)学生也可以用口风琴演奏,熟悉这一主题旋律。
感受圆舞曲速度、节奏、旋律特点。
4.听赏第二圆舞曲。
教师出示第二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二圆舞曲音频。
教学要求:感受圆舞曲三拍子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感受弱起小节的特点。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嘀格伢儿的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脚踏水车唱山歌》2、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生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
3、在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的跳起摆手舞,并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教材重点与难点:能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及体会乐曲《土家喜欢咚咚喹》。
难点是注意音色与节奏的把握教学准备:有关土家族风俗民情的音像资料教学光盘钢琴教学过程:一、课前工作1、组织上课2、总结上学期学习情况3、本学期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二、新课学习1、了解土家风俗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谁知道刚才乐曲是与哪个民族有关?(学生回答)你们回忆学过或听过那些土家族风俗:哭嫁对山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土家歌、风俗民情)2、练唱《脚踏水车唱山歌》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寨,体验土家民情风俗,听,土家族的水车在唱着山歌欢迎我们呢?放光碟《脚踏水车唱山歌》1=E---C 2/45 1︱5 1 ︱5 4 3 4︱ 5 —︱5555 1 5 ︱5555 15︱ 3 3 2 2︱ 1 - ‖脚踏水车唱山歌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让我们来与他们一起唱一唱(要求:声音活泼,圆润,有弹性)3、学唱《嘀格调》(1)师:你们的声音真美,把土家族的娃娃也吸引过来了,他们正唱着山歌呢?我们来听听他们唱的什么歌?播放《嘀格调》师:你们从这首歌曲的歌词中知道了他们唱些什么吗?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教师简介(2)你能给歌曲取名吗?师:嘀格调是根据一首土家山歌改变而成的歌曲,出示《嘀格调》曲,再次欣赏土家族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嘀格调》,大家边听边在心里默默唱歌曲。
(3)学唱歌曲师:土家山歌通常采用对唱的形式,我们也来进行对歌的学习比赛要求:a、自己选择对唱乐句,跟琴分乐句进行对唱B、师播放《嘀格调》跟音乐进行对唱C、查自学情况后评价,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句进行对唱(4)唱旋律师:你能根据歌词的唱法唱一唱《嘀格调》的旋律吗?学生完整的唱歌曲,这里要注意结束句4、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1)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乐曲介绍:冬冬喹施土家族的一种民族乐器,通常由竹子制成,长约10厘米,乐曲为木管五重奏学生看书,了解木管的形状(2)随乐跳一跳在三年级跳过摆手舞,学生们回忆,然后听音乐跳一跳4、总结师: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民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在欢快的歌舞中了解了土家族的风俗民情,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彩。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湘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一:主题——学习音乐的时值教学目标:1.理解音乐的时值概念,并能正确标记音符的时值;2.能正确演奏不同时值的音符;3.善于观察、聆听音乐,能够辨认不同音符的时值;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准备:音乐教材、乐器(如钢琴等)、音乐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让学生体验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并引导学生说出所感受到的音乐的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音乐是怎样创作的吗?(学生回答)二、讲授:1.教师呈现音乐教材中有关音符的图片,讲解不同音符的时值。
2.通过举例方式,让学生理解音符的时值的概念,比如:一拍、二拍等。
3.教师在白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音符图形,以及相应时值的符号,然后请学生模仿跟读、演奏,并加以标记。
三、巩固1.教师播放一个简短的音乐片段,要求学生辨认出其中的不同音符,并标记相应的时值;2.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人都拿到一张纸和一支笔,教师随机播放几个音符的声音,学生听到音符后就快速地在纸上写下相应的音符和相应时值的符号;3.学生展示的同时,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并宣布胜利组和最佳个人表现。
四、结束:教师对整节课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多接触音乐,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教案二:主题——欣赏音乐作品《Ode to Joy》教学目标:1. 了解《Ode to Joy》的背景和曲调;2. 能够准确朗读、演唱《Ode to Joy》的歌词;3. 能够进行简单的欣赏分析,并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音乐教材、乐器(如钢琴等)、音乐课件、《Ode to Joy》的乐谱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Ode to Joy》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获得对音乐的初步印象,并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感受。
2.教师给学生讲述《Ode to Joy》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首音乐作品。
二、讲授:1.教师给学生讲解《Ode to Joy》的曲调和歌词,并教给学生相应的动作和舞蹈;2.学生边学边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动作和演唱,并进行合唱。
湘教版五年级上期全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期全册音乐教案湘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和声等。
2. 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体裁的特点,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曲目本册教材共安排了10首歌曲和一首欣赏曲,其中包括国内外经典歌曲和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
2. 教学单元教材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歌曲学习和音乐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表情等。
2.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音乐风格和体裁的特点。
教学难点:1. 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尤其是复杂节奏和变化音高的演唱。
2. 对音乐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即兴编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定期的课堂表现、歌曲演唱、音乐知识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计划每周两课时,共计16周。
每节课时安排40分钟。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2. 音响设备:CD播放器、音响、麦克风等3. 教学辅助材料:乐谱、挂图、多媒体课件等以上为湘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的初步构想,具体内容和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总体介绍湖南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是为满足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而编写的。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五年级,共分为六个单元,内容涵盖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等方面。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旨在帮助孩子们培养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学习目标1.了解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音长、节奏等;2.学习并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乐曲,如:民歌、儿歌、儿童合唱等;3.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如:唱歌、说唱等;4.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音乐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曲式等;2.掌握正确的音乐欣赏姿势,提高听音辨乐的能力。
•教学内容:1.什么是音乐,音乐的基本元素;2.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步骤;3.音乐欣赏活动实践。
第二单元:音乐与生活•教学目标:1.学习音乐和生活的联系和互动,认识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一些儿歌、童谣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内容:1.音乐和生活的联系和互动;2.儿歌、童谣的节奏和旋律学习;3.编制儿童合唱,丰富孩子们的音乐体验。
第三单元:欣赏音乐会•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音乐欣赏的兴趣和爱好;2.认识中外著名作曲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教学内容:1.欣赏中外著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2.学习乐器的分类和音乐家的表演姿势;3.参观音乐会,感受现场音乐的魅力。
第四单元:古典音乐•教学目标:1.认识古典音乐,了解古典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掌握一些著名古典音乐的名曲和旋律。
•教学内容:1.古典音乐的概念和历史发展;2.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表演;3.理解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
第五单元:跨界音乐•教学目标:1.了解跨界音乐的概念和特点,了解跨界音乐的形式和表现手段;2.掌握一些跨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表演。
•教学内容:1.跨界音乐的概念和特点;2.跨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学习;3.学习用乐器尝试跨界音乐的表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研究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和读谱技巧。
3. 能够正确演奏简单的乐曲。
教学内容:
1. 音乐的定义和分类。
2. 五线谱的构成和读谱方法。
3. 简单乐曲的演奏。
教学步骤:
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
1. 介绍音乐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2. 回顾之前学过的音乐基本知识,如音符、音阶等。
第二课:五线谱的构成
1. 介绍五线谱的构成和线、间隔的含义。
2. 指导学生练画五线谱,并标注音符。
第三课:读谱技巧
1. 教授简单的读谱技巧,包括音符的形状和位置。
2. 练读取简单的音符组合。
第四课:演奏简单乐曲
1. 选择一首简单的乐曲,如《小星星》。
2. 指导学生根据五线谱演奏乐曲。
教学评估:
1. 每节课后进行简单的练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演奏乐曲时的表现。
教学资源:
1.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 五线谱练纸。
3. 音乐乐器(如键盘、小提琴等)。
教学时间安排:
本教案共计4节课,每节课4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