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478-2009 方法证实记录

合集下载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1.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1890-1989标准简介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废水及地表水中苯、甲苯、乙苯、睁二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了8种苯系物的测定。

2.水质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HJ 620-2011标准简介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顶空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海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具体组分包括1,1-二氯乙烯、二氯甲烷、反式-1,2-二氯乙烯、氯丁二烯、顺式-1,2-二氯乙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一溴二氯甲烷、四氯乙烯、二溴一氯甲烷、三溴甲烷、六氯丁二烯等14 种。

其他挥发性卤代烃通过验证后,也可以使用本方法进行测定。

1.水质五氯酚的测定藏红T分光光度法GB 9803-1988标准简介本标准适用于含五氯酚工业废水以及被五氯酚污染的水体中五氯酚的测定。

其测定浓度范围为0.01~0.5mg/L;挥发酚类化合物(以苯酚计)低于150mg/L对测定无干扰。

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L。

2.水质五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591-2010标准简介本标准规定了水中五氯酚和五氯酚盐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五氯酚和五氯酚盐的测定。

3.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3192-1991标准简介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及工业废水中甲基对硫磷、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敌百虫的测定。

6.水质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592-2010标准简介本标准规定了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7.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GB/T 11889-1989标准简介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N-(1-蔡基)乙二胺重氮偶合比色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染料、制药等废水中芳香族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开题报告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开题报告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开题报告标题: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摘要: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用于测定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通过优化样品的预处理和萃取条件、色谱柱选择和色谱条件等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测定的精度和灵敏度。

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水体;有机污染物1. 研究背景和意义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而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

因此,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测定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主要包括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其中,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广泛使用的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

2.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水样的前处理: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前处理方法,比如萃取、浓缩、过滤等。

(2)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根据水样中污染物的种类、结构和物化性质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固相萃取柱,比如C18、C8等,然后优化萃取条件,比如pH值、萃取时间、萃取溶液体积等。

(3)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种类和萃取条件,选择适当的色谱柱、检测波长等参数,然后优化流动相的组成、流速等条件,以提高分离和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度。

3. 结论与展望本文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通过样品前处理和萃取条件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测定的精度和灵敏度。

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进一步完善本方法的参数选择和优化方法,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拓展适用范围,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多环芳烃PAHs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多环芳烃PAHs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多环芳烃PAHs梁焱;王碧云【摘要】Seven kinds of SPE - HPLC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PAHs in water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was the highest when ACCUBOND ODS C18 and Oasis HLB were used as th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lumn, it not only had good recovery efficiency and high detection sensitivity, but also had the characters of easy operation and little solvent dosage, and all above corresponded with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PAHs detection. The peak area had good linear relation with the mass concentration,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more than 0.9990.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81.8% ~107.4%,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1.80%~5.73%.%介绍了7种水中多环芳烃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其中以ACCUBOND ODS C18作为水中PAHs固相萃取柱的萃取效率最高,不仅各组分的回收效率和检测灵敏度高,而且具有操作简便、溶剂用量小的特点,符合水中多环芳烃检测的基本要求,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8%~107.4%,相对标准偏差为1.80%~5.73%.【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23)008【总页数】4页(P153-155,163)【关键词】液相色谱;多环芳烃;甲醇;固相萃取【作者】梁焱;王碧云【作者单位】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海口监测站,海南海口570203;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海口监测站,海南海口570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在不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水质多环芳烃类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质多环芳烃类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质 多环芳烃类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编 制 说 明(征求意见稿)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08年3月水质 多环芳烃类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编 制 说 明一、任务来源2007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关于下达2007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经费的通知》(国质检财函[2007]971 号),向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下达了编制《水质 多环芳烃类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项目计划。

根据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的意见,由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承担《水质 多环芳烃类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编制工作。

二、编制目的和意义多环芳烃(简称PAHs或PNA)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学三致物(致癌、致畸、致突变),因其具有生物难降解性和累积性,所以广泛存在于水体、大气、土壤、生物体等环境中。

多环芳烃引起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优先监测物。

1976年EPA列出了16项PAHs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1990年我国提出的68种水体优先控制污染物中有7种属于PAHs。

PAHs主要是在煤、石油等矿物性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主要的污染源是焦化、石油炼制、冶炼、塑胶、制革、造纸等工业排放的三废物质以及船舶油污、机动车尾气、香烟烟雾等等。

自1775年Pott医生发现扫烟囱工人患阴囊癌至今,许多人研究了PAHs的致癌性,其中已有不少被确定或被怀疑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作用。

尤其是苯并[a]芘和荧蒽是强致癌物质,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所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对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研究较多,实际上多环芳烃是水中普遍存在的污染物质,多环芳烃在不同水体中的分布取决于它们的污染源。

我国原有的标准方法GB 13198-91规定了测定水体中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但已不能满足当前环境监测和管理的需要。

因此,修订GB 13198-91标准,将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体系,努力使环境保护标准与环保目标相衔接。

修订该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由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起草。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海水中的多环芳烃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海水中的多环芳烃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海水中的多环芳烃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海水中的多环芳烃
建立了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海水中多环芳烃的方法,优化了色谱条件和萃取条件.除苊不能用荧光检测器检出外,其余15种多环芳烃的.空白加标回收率在64.5%(苯并[g,h,i],茚并[1,2,3-cd]芘)~88.7%(苯并[a]蒽)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为4.9%(荧蒽,苯并
[b]荧蒽)~11.1%(苯并[g,h,i],茚并[1,2,3-cd]芘),方法的检出限在
0.72(蒽)~14.10 ng/L(荧蒽)之间,基本上达到了痕量分析的要求.利用该方法测得青岛湾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在0.125(苯并[k]荧蒽)~25.996 ng/L(萘)之间,但苯并[a]芘未检出.
作者:李先国阎国芳周晓虢新运王岩刘金燕作者单位:李先国,虢新运,王岩,刘金燕(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阎国芳(青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青岛,266061)
周晓(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北京,100088) 刊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 英文刊名: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年,卷(期):2009 39(5) 分类号: P734.6 关键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海水多环芳烃测定。

2021环境监测上岗考试真题模拟及答案(3)

2021环境监测上岗考试真题模拟及答案(3)

2021环境监测上岗考试真题模拟及答案(3)1、吸收瓶应严密不漏气,多孔筛板吸收瓶鼓泡要均匀,在流量为0.5L/min时,其阻力应在()kPa。

(单选题)A. 5±0.7B. 5±0.5C. 7±0.7D. 7±0.5试题答案:A2、《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规定,废气排气筒达不到规定高度的,其()按限值的50%执行。

(单选题)A. 排放速率B. 排放浓度C. 排放浓度和速率试题答案:B3、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时,数显式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为()℃,测量精度±0.5℃(单选题)A. -30~+100B. -40~+100C. -30~+90D. -40~+90试题答案:D4、臃面污染测量时,探测器与被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cm(单选题)A. 0.5B. 1.0D. 2.0试题答案:B5、用重铬酸盐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时,用()作催化剂。

(单选题)A. 硫酸-硫酸根B. 硫酸-氯化汞C. 硫酸-硫酸汞试题答案:A6、林格曼黑度4级的确定原则是:30min内出现4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min时,烟气的黑度按4级计。

(单选题)A. 1B. 2C. 3D. 4试题答案:B7、数据库营销的适用范围包括()。

(多选题)A. 服务营销B. 产业营销C. 网络营销D. 人员营销E. 公共关系试题答案:A,B,C8、过滤水样中的叶绿素a时,应用孔径()μm乙酸纤维滤膜。

(单选题)A. 0.45C. 1.0试题答案:A9、用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中,当水样中C.OD值A. 0.02B. 0.05C. 0.4D. 0.5试题答案:B10、微观经济学分析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工具有()。

(多选题)A. 等产量线B. 边际成本线C. 等成本线D. 边际产量线E. 平均成本线试题答案:A,C11、环境标准是()的依据。

(多选题)A. 评价环境质量B. 环境保护工作监督和检查C. 确定环境污染和污染者应否承担法律责任D.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实施试题答案:A,B,C,D12、《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规定,符合要求的采样设备应具备:()(多选题)A. 使样品和容器的接触时间降至最低B. 使用不会污染样品的材料C. 容易清洗,表面光滑,没有弯曲物干扰流速,尽可能减少旋塞和阀的数量D. 有适合采样要求的系统设计试题答案:A,B,C,D13、在对实际环境水样的液液萃取过程中,常会出现乳化现象,此时可采用()方法破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液液萃取和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液液萃取和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478—2009代替GB 13198—91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 liquid‐ liquid extraction and solid‐phase extraction -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目次前言 (Ⅱ)1适用范围 (1)2方法原理 (1)3试剂和材料 (1)4仪器和设备 (2)5样品 (3)6分析步骤 (3)7结果计算 (6)8准确度和精密度 (7)9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7)附录A(规范性附录)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8)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海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本标准是对《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 13198—91)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1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方法的测定组分;——增加了固相萃取方法;——修改了萃取溶剂体系及净化的方法;——修改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配比;——修改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规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91年8月31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 13198—91)废止。

环境监测地下水常规检测项目一览表

环境监测地下水常规检测项目一览表
16

GB/T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5-1987)
17

HJ 700
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700-2014)
18
耗氧量
GB/T 5750.7-1.2(碱性)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1.2碱性高锰酸钾滴定法(GB/T 5750.7-2006)
水质pH值的测定电极法HJ 1147-2020
27
总硬度(以CaCO₃计)
GB/T 5750.4-7.1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7.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GB/T 5750.4-2006)
28
氨氮
HJ 666
水质氨氮的测定流动注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666-2013
29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76
敌敌畏
GB/T 5750.9-4.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农药指标4.2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GB/T 5750.9-2006)
77
1,1,1-三氯乙烷
HJ 810
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10-2016)
78
乙苯
GB/T 5750.8-18.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18.2溶剂萃取-毛细血管柱气相色谱法(GB/T 5750.8-2006 )
32
菌落总数
HJ 1000
水质细菌总数的测定平皿计数法(HJ 1000-2018)
33
总β放射性
HJ 899
水质总β放射性的测定厚源法(HJ 899-2017)
34
总α放射性
HJ 8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478-2009 方法证实记录一、方法原理用二氯甲烷萃取水中多环芳烃(PAHs),萃取液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的混合溶剂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后,用具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检测。

二、试剂2.1乙腈:SIGMA-ALDRICH,液相色谱纯2.2 甲醇:Fisher,液相色谱纯2.3 二氯甲烷:天津致远,色谱纯2.4 正己烷:SIMARK,液相色谱纯2.5 无水硫酸钠:天津光复,优级纯,400℃烘烤2h2.6 氯化钠:天津北联,优级纯,400℃烘烤2h2.7 多环芳烃标准溶液:SITAER,甲醇中16种多环芳烃混标(编号:301702F55)2.8 弗罗里硅土柱:100mg/6mL三、主要仪器设备3.1 液相色谱仪:Thermo,Μ-3000,配有紫外检测器3.2色谱柱:Acclaim TM 120 C18 5μm 120Å(4.6X250mm)3.3 分液漏斗:2000mL,活塞不加凡士林3.4 层析柱3.5旋转蒸发仪四、方法步骤4.1 样品预处理4.1.1 萃取摇匀水样,量取1000mL水样,倒入20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30g氯化钠,再加入50mL二氯甲烷,振摇5min,静置分层,收集有机相,放入250mL接收瓶中,重复萃取两遍,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钠至有流动的无水硫酸钠存在。

放置30min,脱水干燥。

4.1.2 浓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1mL,加入正己烷至5mL,重复浓缩3次,最后浓缩至1mL,待净化。

4.1.3 净化用1g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先用4mL淋洗液(二氯甲烷:正己烷=1:1)冲洗净化柱,再用10mL正己烷平衡净化柱。

将浓缩后的样品加到柱上,再用3mL正己烷分3次洗涤装样品的容器,一并加到柱上,弃去流出的溶剂。

用10mL淋洗液洗涤净化柱,收集洗脱液于浓缩瓶中,浓缩至0.5~1.0mL后加入3mL乙腈,浓缩至0.5mL,最后用乙腈定容至1.0mL。

4.2 色谱条件4.2.1色谱条件0-15min,乙腈:水=60:40;15-30min,乙腈:水变化至100:0;30-39min,乙腈:水=100:0;39-40min,乙腈:水变化至60:40;40-42min,乙腈:水=60:404.2.2检测器检测器类型:紫外检测器。

检测波长:220nm。

五、标准曲线5.1标准系列的制备取一定量多环芳烃标准溶液,用乙腈稀释至少5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0.5、1.0、2.0、4.0、5.0、10.0μg/mL。

5.2标准曲线的测定通过自动进样器移取10μL标准系列注入液相色谱仪,得到不同浓度的多环芳烃的色谱图,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六、方法检出限检出限的2~5倍法。

(采用曲线点0.04μg/mL测量7次得到萃取液检出限,再根据水样体积和萃取液定容体积,算出方法检出限)七、精密度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标准曲线点测定法。

(对3组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点各测定6次,得到3组结果)八、准确度样品加标法。

(分别对6个平行样品加标0.5mg/L,得到6个加标结果)九、结论方法的线性为0.9986~0.9999;检出限为0.001μg/L ~0.010μg/L,均等于或优于方法检出限;精密度为0.08%~2.01%;加标回收率为63.3%~97.1%,均满足方法要求。

附表1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测试数据表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萘)试样2(二氢苊)试样3(苊)备注测定结果(μg/L)1 0.0381 0.0379 0.0376 浓度0.04μg/mL2 0.0370 0.0369 0.03553 0.0371 0.0364 0.03264 0.0372 0.0385 0.03745 0.0371 0.0369 0.03626 0.0370 0.0368 0.03527 0.0377 0.0373 0.0358平均值(μg/L)0.0373 0.0372 0.0358 标准偏差S i(μg/L)0.00042 0.0007 0.00167 t值 3.143 3.143 3.143 检出限(μg/L)0.001 0.002 0.005 测定下限(μg/L)0.005 0.009 0.021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测试数据表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芴)试样2(菲)试样3(蒽)备注测定结果(μg/L)1 0.0413 0.0376 0.0385 浓度0.04μg/mL2 0.0458 0.0369 0.03653 0.0428 0.0361 0.03844 0.0355 0.0351 0.03805 0.0413 0.0361 0.03836 0.0432 0.0361 0.03627 0.0420 0.0.372 0.0393平均值(μg/L)0.0417 0.0364 0.0379 标准偏差S i(μg/L)0.0031 0.0008 0.0011 t值 3.143 3.143 3.143 检出限(μg/L)0.010 0.003 0.004 测定下限(μg/L)0.039 0.011 0.014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测试数据表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荧蒽)试样2(芘)试样3(苯并[a]蒽)备注测定结果(μg/L)1 0.0396 0.0383 0.0396 浓度0.04μg/mL2 0.0387 0.0375 0.04023 0.0382 0.0380 0.03944 0.0384 0.0374 0.03955 0.0384 0.0370 0.03956 0.0383 0.0373 0.03997 0.0382 0.0367 0.0400平均值(μg/L)0.0385 0.0375 0.0397 标准偏差S i(μg/L)0.0005 0.0006 0.0003 t值 3.143 3.143 3.143 检出限(μg/L)0.002 0.002 0.001 测定下限(μg/L)0.006 0.007 0.004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䓛)试样2(苯并[b]荧蒽)试样3(苯并[k]荧蒽)备注测定结果(μg/L)1 0.0406 0.0361 0.0365 浓度0.04μg/mL2 0.0390 0.0367 0.03883 0.0402 0.0367 0.03854 0.0396 0.0361 0.03875 0.0399 0.0365 0.03856 0.0393 0.0362 0.03847 0.0395 0.0362 0.0385平均值(μg/L)0.0397 0.0364 0.0383 标准偏差S i(μg/L)0.0005 0.0003 0.0008 t值 3.143 3.143 3.143 检出限(μg/L)0.002 0.001 0.002 测定下限(μg/L)0.007 0.003 0.010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测试数据表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苯并[a]芘)试样2(二苯并[a,h]蒽)试样3(苯并[g,h,i]苝)备注测定结果(μg/L)1 0.0444 0.0488 0.0416 浓度0.04μg/mL2 0.0421 0.0461 0.03863 0.0428 0.0473 0.03894 0.0440 0.0470 0.03915 0.0440 0.0481 0.03886 0.0423 0.0462 0.03887 0.0421 0.0486 0.0385平均值(μg/L)0.0431 0.0474 0.0392 标准偏差S i(μg/L)0.0010 0.011 0.0011 t值 3.143 3.143 3.143 检出限(μg/L)0.003 0.003 0.003 测定下限(μg/L)0.013 0.014 0.014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茚并[1,2,3,-c,d]芘)试样2()试样3()备注测定结果(μg/L)1 0.0394 浓度0.04μg/mL2 0.03863 0.03874 0.03865 0.03886 0.03847 0.0383平均值(μg/L)0.0387标准偏差S i(μg/L)0.0004t值 3.143检出限(μg/L)0.001测定下限(μg/L)0.004附表2方法精密度测试数据表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萘测定结果(mg/L)1 1.0184 2.0153 5.07872 1.0309 2.0164 5.07873 1.0290 2.0168 5.08354 1.0335 2.0004 5.07555 1.0342 2.0002 5.07976 1.0349 2.0053 5.0677平均值(mg/L)1.03022.0091 5.0773 标准偏差S i(mg/L)0.0062 0.0080 0.0054 相对标准偏差RSD i%0.60 0.40 0.11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苊测定结果(mg/L)1 1.0087 2.0087 5.09002 0.0223 2.0109 5.09293 1.0212 2.0106 5.09844 1.0261 1.9944 5.09605 1.0261 1.9928 5.10246 1.0270 1.9987 5.0952平均值(mg/L)1.02192.0027 5.0958 标准偏差S i(mg/L)0.0062 0.0083 0.0043 相对标准偏差RSD i%0.60 0.42 0.08方法精密度测试数据表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芴测定结果(mg/L)1 0.9658 1.9351 5.04912 0.9733 1.9463 5.04613 0.9842 1.9636 4.98294 0.9792 1.9479 4.95785 0.9822 1.8943 4.89706 0.9719 1.9007 5.0241平均值(mg/L)0.9761 1.9313 4.9928 标准偏差S i(mg/L)0.0070 0.0278 0.0591 相对标准偏差RSD i%0.72 1.44 1.18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二氢苊测定结果(mg/L)1 1.0091 2.0197 5.12472 1.0245 2.0192 5.12703 1.0201 2.0139 5.14614 1.0274 1.9991 5.09935 1.0270 2.0090 5.12046 1.0298 2.0130 5.1262平均值(mg/L)1.02302.0123 5.1240 标准偏差S i(mg/L)0.0076 0.0076 0.0150 相对标准偏差RSD i%0.74 0.38 0.29方法精密度测试数据表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菲测定结果(mg/L)1 0.9848 1.9598 5.15622 0.9961 1.9629 5.16003 0.9943 1.9614 5.16314 0.9999 1.9456 4.95965 1.0011 1.9435 4.96176 0.9995 1.9494 5.1322平均值(mg/L)0.9960 1.9538 5.0888 标准偏差S i(mg/L)0.0060 0.0086 0.0999 相对标准偏差RSD i%0.61 0.44 1.96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蒽测定结果(mg/L)1 0.9557 1.9339 5.18692 0.9768 1.9330 5.17373 0.9764 1.9314 5.17944 0.9800 1.9144 4.90355 0.9802 1.9153 4.90896 0.9834 1.9173 5.1399平均值(mg/L)0.9754 1.9242 5.0820 标准偏差S i(mg/L)0.0100 0.0094 0.1372 相对标准偏差RSD i%1.02 0.492.70方法精密度测试数据表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荧蒽测定结果(mg/L)1 0.9859 1.9714 5.16412 0.9995 1.9728 5.16513 0.9986 1.9709 5.16914 1.0033 1.9544 5.05395 1.0034 1.9681 5.05936 1.0049 1.9589 5.1354平均值(mg/L)0.9993 1.9661 5.1245 标准偏差S i(mg/L)0.0070 0.0076 0.0540 相对标准偏差RSD i%0.70 0.39 1.05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芘测定结果(mg/L)1 0.9597 1.9386 5.24772 0.9733 1.9403 5.23133 0.9715 1.9357 5.22574 0.9756 1.8998 5.05075 0.9764 2.0077 5.04876 0.9782 1.9028 5.1701平均值(mg/L)0.9724 1.9375 5.1624 标准偏差S i(mg/L)0.0067 0.0389 0.0911 相对标准偏差RSD i%0.69 2.01 1.76方法精密度测试数据表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䓛测定结果(mg/L)1 0.9956 2.0011 5.16572 1.0136 1.9891 5.13953 1.0275 1.9988 5.15244 1.0172 2.0011 5.08835 1.0198 2.0322 5.10996 1.0205 1.9825 5.1373平均值(mg/L)1.01572.0008 5.1322 标准偏差S i(mg/L)0.0109 0.0171 0.0284 相对标准偏差RSD i%1.07 0.85 0.55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苯并[a]蒽测定结果(mg/L)1 0.9919 2.0124 5.10882 1.0114 1.9908 5.12413 1.0270 1.9818 5.11844 1.0135 2.0048 5.08745 1.0149 2.0198 5.08356 1.0132 1.9712 5.0807平均值(mg/L)1.0120 1.9968 5.1005 标准偏差S i(mg/L) 1.0113 0.0187 0.0190 相对标准偏差RSD i%1.12 0.94 0.37方法精密度测试数据表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苯并[b]荧蒽测定结果(mg/L)1 0.9822 1.9724 5.07722 0.9943 1.9528 5.07643 1.0054 1.9566 5.07694 0.9979 1.9594 4.99795 0.9973 1.9634 5.00126 0.9982 1.9418 5.0204平均值(mg/L)0.9959 1.9577 5.0417 标准偏差S i(mg/L)0.0076 0.0103 0.0393 相对标准偏差RSD i%0.77 0.53 0.78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苯并[k]荧蒽测定结果(mg/L)1 1.0064 1.9945 5.10202 1.0128 2.0039 5.09613 1.0099 2.0028 5.10194 1.0168 1.9861 5.06515 1.0162 1.9840 5.06636 1.0171 1.9841 5.0674平均值(mg/L)1.0132 1.9926 5.0831 标准偏差S i(mg/L)0.0043 0.0092 0.0186 相对标准偏差RSD i%0.43 0.46 0.37方法精密度测试数据表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苯并[a]芘测定结果(mg/L)1 0.9701 1.9827 5.13692 0.9930 2.0000 5.14073 0.9887 1.9962 5.14004 0.9945 1.9803 5.02405 0.9982 1.9804 5.02446 0.9955 1.9707 5.0237平均值(mg/L)0.9900 1.9850 5.0816 标准偏差S i(mg/L)0.0102 0.0110 0.0631 相对标准偏差RSD i%1.03 0.55 1.24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二苯并[a,h]蒽测定结果(mg/L)1 0.9736 1.9921 5.00232 1.0001 2.0041 4.98473 1.0025 1.9972 4.99124 0.9965 1.9733 4.98375 1.0170 1.9745 4.98066 1.0119 1.9844 4.9757平均值(mg/L)1.0002 1.9876 4.9864 标准偏差S i(mg/L)0.0151 0.0124 0.0093 相对标准偏差RSD i%1.51 0.62 0.19方法精密度测试数据表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苯并[ghi]苝测定结果(mg/L)1 1.0092 2.0111 5.09162 1.0217 2.0135 5.09103 1.0190 2.0116 5.09324 1.0241 1.9948 5.08705 1.0249 1.9929 5.08966 1.0225 1.9985 5.0810平均值(mg/L)1.02022.0037 5.0889 标准偏差S i(mg/L)0.0058 0.0093 0.0044 相对标准偏差RSD i%0.57 0.47 0.09平行样品编号试样1(1.00mg/L)试样2(2.00mg/L)试样3(5.00mg/L)备注茚并[1,2,3-c,d]芘测定结果(mg/L)1 1.0063 2.0122 5.09752 1.0215 2.0133 5.09473 1.0189 2.0122 5.09894 1.0273 1.9954 5.09255 1.0246 1.9942 5.09496 1.0240 1.9998 5.0854平均值(mg/L)1.02042.0045 5.0940标准偏差S i(mg/L)0.0075 0.0090 0.0048相对标准偏差RSD i%0.73 0.45 0.09附表4方法准确度测试数据表(实际样品加标测试数据)平行样品编号有证标准样品备注试样1 萘试样2苊试样3 芴样品加标样品样品加标样品样品加标样品测定结果(μg/L)1 0.1713 0.4873 0 0.4830 0 0.46802 0.1686 0.4888 0 0.4822 0 0.46633 0.1716 0.4871 0 0.4821 0 0.46104 0.1713 0.4874 0 0.4835 0 0.47535 0.1724 0.4878 0 0.4822 0 0.46586 0.1730 0.4899 0 0.4854 0 0.4605平均值(μg/L)0.1714 0.4880 0 0.4831 0 0.4662 加标量μ(μg/L)0.5 0.5 0.5加标回收率P i(% )63.3 96.6 93.2平行样品编号有证标准样品备注试样1 二氢苊试样2菲试样3 蒽样品加标样品样品加标样品样品加标样品测定结果(μg/L)1 0 0.4847 0 0.4736 0 0.45952 0 0.4851 0 0.4715 0 0.46113 0 0.4849 0 0.4715 0 0.46014 0 0.4831 0 0.4713 0 0.46145 0 0.4855 0 0.4714 0 0.46076 0 0.4889 0 0.4685 0 0.4633平均值(μg/L)0 0.4854 0 0.4713 0 0.4610加标量μ(μg/L)0.5 0.5 0.5加标回收率P i(% )97.1 94.3 92.2方法准确度测试数据表(实际样品加标测试数据)平行样品编号有证标准样品备注试样1荧蒽试样2芘试样3 䓛样品加标样品样品加标样品样品加标样品测定结果(μg/L)1 0 0.4742 0 0.4616 0 0.47662 0 0.4745 0 0.4613 0 0.47963 0 0.4736 0 0.4616 0 0.47764 0 0.4743 0 0.4619 0 0.47895 0 0.4751 0 0.4632 0 0.47676 0 0.4757 0 0.4653 0 0.4802平均值(μg/L)0 0.4746 0 0.4625 0 0.4783 加标量μ(μg/L)0.5 0.5 0.5加标回收率P i(% )94.9 92.5 95.7平行样品编号有证标准样品备注试样1苯并[a]蒽试样2苯并[b]荧蒽试样3苯并[k]荧蒽样品加标样品样品加标样品样品加标样品测定结果(μg/L)1 0 0.4787 0 0.4692 0 0.48052 0 0.4762 0 0.4694 0 0.48033 0 0.4766 0 0.4681 0 0.47904 0 0.4767 0 0.4689 0 0.48055 0 0.4792 0 0.4685 0 0.48056 0 0.4790 0 0.4707 0 0.4816平均值(μg/L)0 0.4777 0 0.4691 0 0.4804加标量μ(μg/L)0.5 0.5 0.5加标回收率P i(% )95.5 93.8 96.1方法准确度测试数据表(实际样品加标测试数据)平行样品编号有证标准样品备注试样1苯并[a]芘试样2二苯并[a,h]蒽试样3苯并[ghi]苝样品加标样品样品加标样品样品加标样品测定结果(μg/L)1 0 0.4727 0 0.4807 0 0.48212 0 0.4768 0 0.4736 0 0.48173 0 0.4737 0 0.4874 0 0.48064 0 0.4732 0 0.4937 0 0.48305 0 0.4732 0 0.4811 0 0.48276 0 0.4741 0 0.4911 0 0.4842平均值(μg/L)0 0.4740 0 0.4846 0 0.4824 加标量μ(μg/L)0.5 0.5 0.5加标回收率P i(% )94.8 96.9 96.5平行样品编号有证标准样品备注试样1茚并[1,2,3-c,d]芘试样2 试样3样品加标样品样品加标样品样品加标样品测定结果(μg/L)1 0 0.48252 0 0.48283 0 0.48014 0 0.48315 0 0.48326 0 0.4842平均值(μg/L)0 0.4826 加标量μ(μg/L)0.5加标回收率P i(% )9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