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教学设计
乙醛的教案设计

乙醛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乙醛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 能力目标:掌握乙醛的制备方法、性质的检验以及实际应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乙醛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制备方法和主要性质。
2. 教学难点:乙醛的实验制备方法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实验材料:硫酸铜、废醋酸、浓硫酸、水槽、试管、蒸发皿、草莓等。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实验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使用投影仪展示一些乙醛的实际应用场景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理论学习(15分钟)向学生介绍乙醛的化学式(CH3CHO)和结构,讲解乙醛的制备方法,包括氧化醋酸盐、氧化醛等方法。
3. 实验操作(40分钟)a. 实验制备乙醛:步骤一:将废醋酸和浓硫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在水槽中得到乙醇。
步骤二:将乙醇与氧化醋酸盐反应,在试管中收集得到乙醛。
步骤三:对乙醛进行检验。
b. 乙醛的性质检验:将乙醛取出一定量,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加入少量乙醛和硫酸铜,观察是否出现蓝色沉淀。
实验二:用蒸发皿收集乙醛的蒸气,将火柴头点燃放入蒸气中,观察是否燃烧。
实验三:将少量乙醛滴在草莓上,观察是否有香味。
4. 实际应用(20分钟)介绍乙醛的实际应用,如生产醋酸纤维、乙醛树脂、乙醛石蜡等,并通过展示相关产品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乙醛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乙醛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六、板书设计乙醛的制备方法1. 氧化醋酸盐2. 氧化醛乙醛的性质检验1. 与硫酸铜反应2. 燃烧实验3. 草莓滴加实验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乙醛的结构、制备方法和主要性质,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加深对乙醛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介绍乙醛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初中乙醛的性质教案

初中乙醛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醛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2. 掌握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理解乙醛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乙醛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2. 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乙醛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乙醛的化学反应机理;2. 乙醛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加热器、导管等;2. 实验试剂:乙醛、乙醇、氯仿、水等;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如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醛吗?醛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介绍乙醛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解释醛基的化学性质;2. 讲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如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低沸点等;3. 讲解乙醛的化学性质,如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4. 介绍乙醛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如制取乙酸、丁醇、乙酸乙酯等。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配备相应的实验试剂和用具;2. 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3.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乙醛的性质和实验结果;2. 提问:乙醛的化学性质与其他有机化合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乙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药物合成等。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乙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 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乙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了乙醛的性质,掌握了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能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乙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有机化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乙醛公开课教案

乙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特征,掌握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能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问题。
2.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乙醛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示。
教学方法1、通过分子模型及实物展示学习乙醛结构和物理性质。
2、结构分析,预测性质,实验探究,总结归纳。
教学用具乙醛、2%的AgNO3溶液、2%的氨水、10%的氢氧化钠溶液、2%的CuSO4溶液、水、分子模型、多媒体、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探究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幻灯片1 展示主题,以“醛”字引入回顾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制作乙醛模型幻灯片2乙醇的催化氧化回忆,思考,制作模型,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2CH3CH2OH + O2→ 2CH3CHO+ 2H2O吸引学生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模型幻灯片3一.乙醛的结构分子式C2H4O 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 官能团—C H O 分析乙醛分子模型填写学案回答认识乙醛的结构,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乙醛幻灯片4二、乙醛的物理性质色、态、味 无色液体、刺激性气味沸点 低、20.80C 、易挥发溶解性 与水、乙醇、氯仿互溶密度 比水小幻灯片5三、乙醛的化学性质分析乙醛结构预测乙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H 发生加成反应 C 元素平均化合价-1价,有氧化性与还原性观察归纳物理性质 填学案回答 与老师共同分析官能团及C 的平均化合价思考回答实物展示 自主归纳训练观察及表达能力。
初步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
进行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的教育。
培养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幻灯片6 1、与氢气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活跃学生思维,初步学会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规律。
《乙醛》教学设计

乙醛在银镜反应和斐林反应中的应用 乙醛的工业生产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控制
课后作业布置及要求
完成教材上关于乙醛性质和应用的练 习题
思考并讨论乙醛在工业生产中的环保 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乙醛在有机合成 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设计一个以乙醛为原料合成指定有机 物的实验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腐蚀性。
此外,乙醛在燃料添加剂、润 滑油添加剂等领域也有一定的
应用前景。
06
课程总结与回顾
重点知识点梳理
01
02
03
04
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
乙醛的制备方法和反应 机理
乙醛在有机合成中的应 用
乙醛的工业生产和环境 保护
难点问题解答
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机理 乙醛与卤素、氢卤酸等试剂的反应及机理
熔点
较低,常温下为液态。
04
沸点
适中,易挥发。
化学性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氧化反应
乙醛易被氧化剂氧化,如与氧气 反应生成乙酸。
还原反应
乙醛也可被还原剂还原,如与氢 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
银镜反应
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光亮 的银镜,用于乙醛的定性检测。
结构特点与性质关系分析
结构特点
乙醛分子中含有羰基(-CHO),是醛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羰 基中的碳氧双键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使得乙醛具有多种化学 性质。
防护用品。
熟悉安全设施
02
了解实验室的安全出口、灭火器材、急救箱等安全设施的位置
和使用方法。
遵守实验室规定
03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禁止在实验室吸烟、饮食、
嬉戏等行为。
乙醛教学设计

乙醛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乙醛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乙醛教学设计1【课标要求】⑴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⑵掌握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⑶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材分析】乙醛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烃的衍生物” 内容,是继醇类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类典型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由于醛基的活泼性,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炔、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羧酸、酯和糖类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带动了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乙醛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之后,从结构引出乙醛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通过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把乙醛与乙醇联系起来,并结合乙醛的加氢还原,从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出发,定义还原反应概念;通过乙醛的氧化反应,又把乙醛和乙酸联系起来,同时结合乙醛的氧化,给出了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定义,从而使学生在无机化学中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范围在这里得到了扩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2.知识与技能(1)概述重要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加深理解“氧化——还原”,“结构——性质”之间的辨证关系3.过程与方法(1)通过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体会有机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及“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2)通过乙醛与银氨溶液、氢氧化铜反应的分析过程,学会推理、比较和归纳的方法。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乙醛银镜反应实验现象,点燃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的火焰,活跃学生思维,产生对化学现象本质的探索欲望。
乙醛详细教案

乙醛详细教案第一篇:乙醛详细教案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二节醛详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乙醛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2.掌握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及醛基检验方法;3.通过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4.应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5.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教学重点: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与新制Cu(OH)2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缺乏社会实践,对自然界的认识有限。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醛的结构与性质及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将理论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能力。
教学方法:1.通过乙醛分子的比例模型及乙醛的实物展示,学习乙醛的分子结构及物理性质;2.采用对比分析、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并适时设疑,进行启发引导的方法学习乙醛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引入] 通过列举人喝酒的事例联系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投影]学生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2C2H5OH+O2[意图] 使学过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复现。
[板书] 第三章第二节醛一.醛基和醛[投影] 醛基及其结构、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醛[练习] 下面哪些是醛?[板书]二、乙醛的分子组成、结构及核磁共振氢谱[投影] 乙醛的结构及核磁共振氢谱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思考] 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碳不能满足四个价键[过渡] 乙醛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乙醛的性质 [板书]三、乙醛的性质1、物理性质[展示] 展示一瓶乙醛,让同学们观察并指导阅读教材P56进行总结[过渡]同学们,我们了解了乙醛的物理性质后,下面我们重点来看看它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指导分析] 乙醛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和醛基,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下乙醛的结构除了可以看成甲基和醛基外,还可以看成什么?——官能团。
《乙醛》教案

《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特征,掌握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之能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问题。
如工业用葡萄糖(含醛基)代替乙醛制镜。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使之形成科学的认识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准备1.准备“活动·探究”实验用品。
2.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乙醛与氢气的球棍模型,乙醛的比例模型。
四、教学方法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人喝酒“千杯万杯都不醉”,而有的人只喝一点就面红耳赤,情绪激动甚至酩酊大醉?酒量的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呢?[板书] 第二节醛一、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教师]: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样品,让学生观察它的颜色、状态,闻气味;然后加水溶解一些乙醛样品。
[学生]:总结其物理性质[板书]1、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学生观察]:通过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一、乙醛[板书] 2、乙醛的分子结构分子式:C2H4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设问]:乙醛能否写成CH3COH?(规范书写习惯)[过渡]:从结构上分析可知,乙醛分子结构中含有—CHO,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探究]:请同学们根据醛基的结构来预测一下乙醛分子的化学键可能的断裂方式,有可能发生那些反应?你怎样来证明其化学键的断裂?[理论分析]:—CHO的结构,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碳原子,使得C=O双键的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C—H键电子云向碳原子偏移,C=O双键是不饱和的极性键,C—H键也是极性键。
人教版选修5 化学:3.2 醛 《乙醛》教学设计

《乙醛》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醛是烃的衍生物中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于醛基很活泼,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高中化学所介绍的含氧衍生物中,醛是各种含氧衍生物相互转化的中间环节,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后面学习糖类物质奠定了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乙醛,教材简单介绍了乙醛的物理性质,然后从结构引出乙醛的两个重要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结合乙醛与乙醇,乙醛与乙酸的转化,从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出发定义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材通过两个重要的实验---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来验证乙醛以及醛类物质的还原性,由此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2.学生基础分析(1)本节课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启发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乙醇,以及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知识都为乙醛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可以利用学生的原有认知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性学习。
(3)高二学生善于发现,喜欢动手做实验,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是还没有养成科学的探究习惯,因此,必须在实验中注重对此进行培养。
3.教学设计思路根据高中化学新课标的要求,我将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构建多向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节课的实际特点,和学生基础,我确定设计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二、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及用途;②掌握乙醛的分子结构以及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2)过程与方法:①采用新旧知识的对比性学习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②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醛
2
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特征,掌握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重点: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
难点:乙醛的氧化反应
讲授、练习
醛类 乙醛
定义 醛是由烃基跟醛基相连(甲醛除外)而构成的化合物
醛 的通式R —C ||O
—H 或 RCHO
一、乙醛
(一)乙醛的分子结构
(二)乙醛的性质
1、乙醛的物理性质
2、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
(2)氧化反应
① 乙醛与氧气的反应
② 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③ 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实现下列转化需要何种试剂?指出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
CH 2==CH 2→C 2H 5Br →C 2H 5OH →CH 3—C ||O —H
〖引入〗乙醛CH 3—C ||O —H 中的—C ||O —H 叫做醛基。
它是另一类烃的衍生物
,醛基是醛的官能团。
今天,我们将学习乙醛及醛类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 第五节 醛类 乙醛
定义 醛是由烃基跟醛基相连(甲醛除外)而构成的化合物
醛 的通式R —C ||O —H 或 RCHO
一、乙醛
(一)乙醛的分子结构
〖板书〗分子式: C 2H 4O 结构式:H —C |H
|H —C ||O —H 结构简式:CH 3CHO 〖设疑〗 乙醛的结构式能否写成—COH (为什么)?
〖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种写法的本质区别,比较—C |H =O 与C -O -H ,
得出后者表示碳原子与羟基相连。
将醛基写成羟基,是两类物质的混淆。
〖设疑〗 由乙醇氧化生成的乙醛,在分子结构上有什么特征?这种结构决定它有哪些性质?
〖板书〗(二)乙醛的性质
〖提问〗 回忆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实验现象?铜丝表面由黑色变成红色,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它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吗?
〖板书〗 1、乙醛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沸点低20.80C ,易挥发,易燃。
与水、乙醇、氯仿互溶。
〖讲解〗 引导学生将乙醛的分子质量、沸点、溶解性等与乙醇进行比较。
H C C O H H H
H H
第二课时
〖设疑〗 乙醛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有哪些不同?
分析—C ||O —H 的结构,由碳碳双键的不饱和性,推想碳氧双键可能发生什么反
应?
〖板书〗 2、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设疑〗 1、哪位同学能说出乙烯和H 2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
2、思考:如果是乙醛蒸气与氢气 (Ni 做催化剂)加成,其加成产物为何物?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一位同学板演,总结出发生在碳氧双键上加成反应的规律。
〖板书〗 CH 3CHO +H 2 ━━→催化剂 △ CH 3CH 2OH
〖讲解〗 CH 3—C |H =O + H 2 ━━→催化剂 △[CH 3—C |H | —O | + H —H ] → 〖讲述〗 分析该反应,指出有机化学上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定义。
在有机化学中,去氢或加氧是氧化反应,加氢或去氧是还
原反应。
上述反应也称乙醛的还原反应。
〖设疑〗 乙醛能否发生氧化反应?
〖讲述〗 实验证明,乙醛易被氧化,但与乙醇氧化不同的是得氧氧化。
〖板书〗 (2)氧化反应
〖讲述〗 乙醛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板书〗 ① 乙醛与氧气的反应
2 CH 3—C |H =O + 5 O 2 —点燃—→ 4CO 2 + 4 H 2O
2 H —C |H
|H —C ||O —H + O 2 ━━→催化剂 △ 2CH 3COOH 〖讲述〗 工业上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
乙醛不仅能被氧气氧化,还能被弱氧
化剂氧化。
〖板书〗 ② 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 银镜反应 )
〖阅读〗 看课本实验8-5
〖讲解〗 托伦试剂,(或银氨溶液):加入2ml 2% 的A g NO 3溶液,然后一边
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
止。
这样的溶液
〖实验、讲解〗 实验注意事项:
试管内壁要洁净(如有油污,得不到光亮的银镜而是黑色沉淀);
1.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否则不仅银离子浓度小,而且生
成易爆炸的物质Ag 3N 。
(银氨溶液应现配现用,不可久置);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宜频繁地振荡试管或摇动试管。
〖讲述〗 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Ag(NH 3)2OH(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乙酸又与氨反应生成乙酸氨,而Ag +被还原成金属银。
〖板书〗 ① AgNO 3 + NH 3·H 2O == AgOH ↓ + NH 4NO 3
② AgOH + 2 NH 3·H 2O ==Ag(NH 3)2OH + 2H 2O
③ CH 3CHO + 2 Ag(NH 3)2
OH CH 3COONH 4+2Ag ↓+3NH 3↑ +H 2O
水浴加热,碱性环境,此反应用于醛类的检验。
〖讲述〗生成物记为:一水、二银、三氨、乙酸氨。
应用:A 、实验室里利用银镜反应检验醛类的存在。
B 、工业上利用葡萄糖(含-CHO)发生银镜反应制镜及在保温
瓶胆上镀银。
〖提问〗怎样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上述方程式如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讲述〗 乙醛的还原性还表现在它可以被弱氧化剂新制Cu(OH)2氧化。
〖板书〗 ③ 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阅读〗 课本实验8-6
〖板书〗 Cu 2+ + 2OH ¯ = Cu(OH)2↓
CH 3CHO + 2 Cu(OH)
2 CH 3COOH + Cu 2O ↓ + 2H 2O
(新制) (红色)
碱性环境,加热
指出:1、可用该反应检验醛基的存在。
2、医院里利用这一反应原理检查尿糖是否正常(检验葡萄糖
中的醛基)
〖讲述〗 以上反应中,银氨溶液和新制的Cu(OH)2均为弱氧化剂,说明乙醛有较强的还原性。
〖设疑〗 乙醛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若能,推测反应原因。
〖讲解〗 乙醛与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强调:乙醛能使溴水褪色原因,主要是乙醛被溴水氧化所致。
〖小结〗
1.Ag(NH 3)2OH 、Cu(OH)2与溴水、酸性KMnO 4比较属弱氧化剂,而弱氧化剂都能使醛基氧化,说明乙醛有较强的还原性。
2.乙醛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说明了醛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由以上两点得出反应规律:
氧化还原乙醇乙醛氧化 还原氧化CH 3CHO CH 3COOH CH 3CH 2
指出:-CHO 氧化和还原是有机化学上引入-OH 的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