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噪声检测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车身结构噪声预测与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车身结构噪声预测与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车身结构噪声预测与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辆的行驶噪声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

在车身结构设计中,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振动和噪声的产生,提高车身的声振环境,达到提高车辆品质和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预测和分析车身噪声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和难点。

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车身噪声预测和分析的研究,我们可以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二、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车身结构噪声预测和分析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车身结构振动的数学模型建立和分析,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模拟车身振动响应。

2.基于有限元模型的振动能量传递路径分析和传递特性研究,分析不同部位对车身噪声贡献的大小。

3.根据车身结构振动和声波传播的特点,建立合适的噪声传播模型,对车身噪声预测进行数值模拟。

4.通过结合实测和数值计算结果,对车身噪声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可能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三、预期研究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预期研究结果:1.建立车身振动数值模型,预测不同激励条件下的振动响应和传递特性。

2.通过建立噪声传播模型,进行车身噪声预测,比较不同车身结构对噪声的影响。

3.分析车身结构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改善车身声振环境,并对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四、研究方法1.建立车身振动和声波传播数值模型。

2.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振动和噪声预测数值模拟。

3.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4.通过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噪声预测模型的可靠性。

五、研究计划1.第一年:车身结构振动数值模型建立与分析。

2.第二年:振动能量传递路径分析和传递特性研究。

3.第三年:噪声传播模型建立和车身噪声预测数值模拟。

4.第四年:分析和比较车身噪声预测结果,并提出优化建议。

5.第五年:总结和归纳研究结果,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1.张志峰、陈伟,汽车声学与振动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车用发电机噪声在线检测及噪声源识别系统研发的开题报告

车用发电机噪声在线检测及噪声源识别系统研发的开题报告

车用发电机噪声在线检测及噪声源识别系统研发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汽车使用的不断普及,车用发电机的噪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车用发电机产生的噪声不仅会影响到驾驶员的安全与健康,也会对行人和周围环境产生噪声污染。

因此,开发一套车用发电机噪声在线检测及噪声源识别系统,对于车用发电机的噪声控制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关于车用发电机噪声控制的研究,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车用发电机的噪声仍然无法得到及时检测和有效控制。

这主要与传统的噪声检测方法过于依赖专业设备以及噪声源识别技术不够精确有关。

因此,我们需要开发一套更加高效、精准和方便的车用发电机噪声在线检测及噪声源识别系统。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车用发电机噪声在线检测技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设计并实现一套能够实现车用发电机噪声在线检测的软件系统。

该系统通过使用智能循环控制算法,根据实时的采样数据,对车用发电机发出的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提高检测精度和准确性。

2. 噪声源识别技术:根据车用发电机噪声的特征,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设计及优化用于噪声源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

经过大量数据的训练,模型能够准确地识别车用发电机噪声源。

3. 安装系统:开发一种适用于车用发电机的实时噪声检测安装系统,在不影响发电机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实现对车用发电机噪声的实时检测及数据传输。

技术路线:本系统采用了以下技术实现:1.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以嵌入式板卡为核心,搭建基础硬件平台,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2. 信号处理算法的设计与优化:设计一套灵活有效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检测精度和准确性。

3. 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根据车用发电机噪声的特征,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噪声源识别模型的设计和优化。

4. 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采用基础通信协议,实现噪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接收。

三、预期成果通过本系统的研发,我们希望实现以下目标:1. 车用发电机噪声在线检测及噪声源识别系统:以嵌入式平台为核心,通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开发出一种车用发电机噪声在线检测及噪声源识别系统。

汽车振动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汽车振动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汽车振动噪声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汽车振动噪声测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并通过测量分析来找出其产生原因,以便进行相应改进。

二、实验原理1.振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整或车辆本身设计缺陷等原因,会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振动。

这些振动会通过底盘传递到车内,给乘客带来不适感。

2.噪声: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来源较多,包括发动机、轮胎与路面摩擦、风阻力等。

这些噪声也会通过底盘传递到车内,影响乘客舒适度。

3.测量方法:为了准确测量汽车振动和噪声,需要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试。

常用仪器包括加速度计、麦克风、频谱分析仪等。

加速度计用于测量振动信号,麦克风用于测量声音信号,频谱分析仪则可将信号转化为频谱图以便进一步分析。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确保测试车辆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有仪器已经校准并连接好。

2.振动测量:使用加速度计对车辆进行振动测量。

将加速度计固定在底盘上,并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振动情况。

3.噪声测量:使用麦克风对车辆进行噪声测量。

将麦克风放置在车内,并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噪声情况。

4.信号分析:将振动和噪声信号转化为频谱图,并进行进一步分析。

通过频谱图可以找出信号中存在的主要频率和幅度,以及其产生原因。

5.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更换悬挂系统、降低发动机噪声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量和信号分析,我们发现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主要振动频率为10Hz-50Hz,而噪声主要来自于发动机和轮胎与路面摩擦。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更换悬挂系统,提高车辆稳定性和舒适度。

2.降低发动机噪声,采用消音器等降噪设备。

3.改善路面状况,减少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汽车振动噪声测量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并通过测量分析找出了其产生原因。

基于底盘综合试验台的汽车变速器噪声检测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底盘综合试验台的汽车变速器噪声检测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底盘综合试验台的汽车变速器噪声检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汽车变速器是车辆动力系统中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影响着车辆的驾驶性能、安全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然而,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对汽车变速器噪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汽车变速器的噪声进行检测研究已成为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汽车变速器噪声检测方法多采用试车场、路试等方式,这种方法无法精确定位噪声来源和噪声传递路径,而且工作条件受外界干扰较大,容易受到误差的影响。

基于底盘综合试验台的汽车变速器噪声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可以对汽车变速器的噪声进行精确定位和分析,是当前汽车变速器噪声检测的主流方法之一。

本研究旨在基于底盘综合试验台,开展汽车变速器噪声检测研究,探究汽车变速器噪声的来源、传递路径和控制方法,为汽车工业提供可靠的汽车变速器噪声检测手段。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分析汽车变速器噪声的来源和传递路径;2.建立基于底盘综合试验台的汽车变速器噪声检测系统;3.开展汽车变速器噪声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4.评价汽车变速器噪声的控制效果。

(二)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分析汽车变速器噪声的特点、来源和传递路径;2.建立基于底盘综合试验台的汽车变速器噪声检测系统,包括底盘试验设备、噪声测试设备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3.通过试验方法,对各种不同工况下的汽车变速器噪声进行测试;4.利用实验数据,分析汽车变速器噪声的特征和控制方法效果,评价汽车变速器噪声的控制效果。

三、预期成果和创新点(一)预期成果1.建立基于底盘综合试验台的汽车变速器噪声检测系统;2.分析汽车变速器噪声的特征和来源;3.探究汽车变速器噪声的传递路径和控制方法;4.对汽车变速器噪声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创新点1.基于底盘综合试验台进行汽车变速器噪声检测,可以精确定位和分析噪声来源和传递路径;2.探究汽车变速器噪声的控制方法,为汽车工业提供一种新的噪声控制思路;3.对汽车变速器噪声进行评价和分析,可以为汽车工业提供可靠的噪声控制手段和技术支持。

汽车噪声测定实验报告

汽车噪声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噪声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噪声测定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评估汽车噪声水平,为汽车噪声控制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汽车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动机、排气系统、传动系统、轮胎与地面摩擦以及车身振动等。

噪声的测量通常采用声级计进行,声级计可以测量声压级,即声音的强度。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声级计2. 汽车振动传感器3. 数据采集器4. 汽车5. 标准噪声源6. 导线7. 耐磨胶带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1)将声级计、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仪器设备连接好,并进行必要的调试。

(2)选择实验车辆,确保车辆状况良好,发动机运行正常。

(3)将标准噪声源放置在实验场地,确保其稳定运行。

2. 噪声测量(1)将声级计放置在距离汽车一定距离的位置,记录汽车在怠速、低速、中速和高速下的噪声数据。

(2)将振动传感器固定在汽车发动机上,记录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数据。

(3)将数据采集器连接到声级计和振动传感器,实时记录噪声和振动数据。

3. 数据分析(1)将采集到的噪声和振动数据导入计算机,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分析噪声和振动数据,找出噪声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3)评估汽车噪声水平,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是否达标。

4. 实验总结(1)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噪声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汽车在怠速、低速、中速和高速下的噪声水平分别为:82dB、85dB、88dB和92dB。

2. 振动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汽车发动机在怠速、低速、中速和高速下的振动加速度分别为:0.5m/s²、0.7m/s²、1.0m/s²和1.2m/s²。

3. 分析(1)汽车噪声的主要来源为发动机、排气系统和传动系统。

(2)汽车振动的主要来源为发动机和传动系统。

(3)汽车噪声和振动水平较高,不符合国家标准。

六、实验结论1. 汽车噪声和振动水平较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汽车轮胎噪声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

汽车轮胎噪声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

汽车轮胎噪声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汽车进入城市后,噪声成为影响城市宁静的一个严重问题。

其中,汽车轮胎噪声对城市噪声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城市噪声污染的新兴问题。

据统计,汽车行驶噪声对人的精神、生理和社会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甚至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因此,在汽车轮胎噪声问题上的研究意义重大,需要通过仿真分析等方法研究轮胎噪声的成因和控制措施,为汽车噪声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二、选题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汽车轮胎噪声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并针对汽车轮胎噪声设计出新的控制方案,以减少轮胎噪声对城市噪声产生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1. 汽车轮胎噪声的特点及成因分析对汽车轮胎噪声的成因进行分析,探寻其特点和成因,找出造成噪音污染的根本原因和关键环节,为控制噪音提供理论依据。

2. 汽车轮胎噪声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声学有限元分析等数值模拟方法,在计算机上模拟汽车轮胎的振动和噪声产生过程,用计算数据反映出汽车轮胎振动和噪声产生的特点和规律性,为噪声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3. 轮胎轮廓设计的优化研究通过对轮胎轮廓进行设计优化,减少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和振动能量,提高轮胎的抗噪声性能。

4. 材料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通过对轮胎材料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控制和降低轮胎的声振特性,提高汽车轮胎的抗噪声能力。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汽车轮胎噪声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

2. 数值模拟法:采用有限元分析、声学有限元分析等数值模拟方法,在计算机上模拟汽车轮胎的振动和噪声产生过程。

3. 实验法:通过建立汽车轮胎振动仿真实验装置,检测和记录汽车轮胎振动发生的频率、振幅和噪声强度等参数,以获取实验数据。

五、预期成果本文将系统研究汽车轮胎噪声的成因和控制措施,提出新的轮胎噪声控制方案,实现了对汽车轮胎噪声控制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此外,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汽车轮胎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城市噪声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排气噪声声品质的优化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排气噪声声品质的优化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排气噪声声品质的优化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汽车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排气噪声的问题日益凸显。

排气噪声不仅会影响到驾车人员的舒适性和健康状况,而且还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优化汽车排气噪声的声品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汽车排气噪声优化设计领域,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研究。

但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排气噪声的减排控制方面,而对于排气噪声的声品质优化设计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开展汽车排气噪声声品质的优化设计与研究,对策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环保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一)研究内容本论文拟开展排气噪声声品质的优化设计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汽车排气噪声的性质和影响因素分析。

2.汽车排气噪声的现状评估和声学测试方法。

3.汽车排气噪声的声学模型建立和仿真。

4.汽车排气噪声的优化设计方法和策略研究。

5.汽车排气噪声的声品质评价方法和标准制定。

(二)研究目标1.掌握汽车排气噪声的基本特性和声学测试方法。

2.建立合适的排气噪声声学模型,通过仿真研究汽车排气噪声的优化设计方法和策略。

3.探索汽车排气噪声的声品质评价方法和标准设计。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汽车排气噪声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2.声学测试:采用射频分析仪等声学测试设备对汽车排气噪声进行测试。

3.建立声学模型和建模分析:利用声学模型软件对汽车排气噪声进行建模和分析,对声学特性进行仿真研究。

4.优化设计和策略研究:通过仿真研究得出的数据,结合实际情况研究汽车排气噪声的优化设计方法和策略。

5.声品质评价和标准制定:通过分析和实验研究,制定汽车排气噪声的声品质评价方法和标准。

(二)技术路线1.文献综述2.声学测试3.声学模型建立和仿真4.优化设计和策略研究5.声品质评价和标准制定四、论文结构和预期成果(一)论文结构1.绪论2.排气噪声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汽车排气噪声的声学测试方法4.汽车排气噪声的声学模型建立和仿真5.汽车排气噪声的优化设计方法和策略研究6.汽车排气噪声的声品质评价方法和标准制定7.结论和展望(二)预期成果1.学习和掌握汽车排气噪声的基本概念和声学测试方法。

发动机及车辆声品质主观评价及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与控制的开题报告

发动机及车辆声品质主观评价及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与控制的开题报告

发动机及车辆声品质主观评价及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与控制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辆的声品质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车辆的发动机产生的噪声和振动、风噪声等都会影响到车辆的声品质,不仅会影响驾驶者的舒适性和健康,还会给周围的人们带来噪音污染。

因此,评价车辆声品质并通过控制车辆噪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

同时,政府也在加强对道路交通噪声的规定,对车辆的噪声进行限制,使车辆的声品质得以持续改善。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包括两个方面:
1.发动机及车辆声品质主观评价
通过主观评价的方法,对车辆的声品质进行评价,探究车辆噪声的主要来源,为进一步降低噪声提供基础数据。

2.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与控制
针对道路交通噪声,开展噪声预测和控制研究,寻找降低噪声的有效途径。

通过分析车辆行驶状态和道路特性,确定最佳的行驶路线和速度等参数,从而减少车辆的噪声污染。

三、研究方法
1.发动机及车辆声品质主观评价
采用对比评价法,通过对不同车型在不同驾驶状态下的主观评价,确定不同驾驶状态下车辆噪声的主要来源及其影响程度。

2.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与控制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和道路特性参数,建立车辆运行及噪声发射的数值模型,预测车辆噪声的变化规律。

同时,结合实际路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确定降低噪声的控制策略。

四、研究意义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车辆噪声的评价和控制,减少车辆对周围环境的噪声污染,提高车辆的声品质,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同时,本研究对汽车制造商进行技术提升和产品改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汽车向快速和大功率方面的发展,汽车噪声已成为一些大城市的主要噪声源。汽车噪声主要包括:发动机的机械噪声、燃烧噪声、进排气噪声和风扇噪声;底盘的机械噪声、制动噪声和轮胎噪声,车厢振动噪声,货物撞击噪声,喇叭噪声和转向、倒车时的蜂鸣声等噪声。由于车辆噪声其有游走性,影响范围大,干扰时间长,因而危害比较大。
2目前国内外的技术水平现状:
噪声作为一种由一个或多个故障激振源产生的故障信号从属性上来说它仍是一种声音信号,而对噪声的检测其实质上也还是对声音信号的检测,既然是声音信号我们就要对其进行区分,并根据其信号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与手段进行噪声信号的测量与分析,从而快速而准确地得出我们所需要的判断依据与故障数据结果。
[15]靳旗,张贺楠.对我国现阶段汽车噪声试验的思考[J].2005(6).
五、毕业设计起止日期
自2017年3月17日起,至2017年6月15日止。
六、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从方案可行性和计划安排合理性)两方面写,最后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七、指导小组意见
经指导小组审议同意开题。
指导小组组长(签字):系(签章)
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1、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
一般来说,机器在运转时从机器发出的噪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任何机器本质上所具有的,由其不可避免的激振源即其固有的激振源所引起的,例如机器中齿轮的啮合过程中所引起的波动力激振、滚动轴承在运转中激起外圈产生的振动又如,由于机械部件加工和装配的不可能绝对精确,造成部件表面微观不平产生宽频带随机激振等等,凡此都是一些无法完全消除的振动激起的噪声另一种噪声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噪声,姑且称之为“异响”川。现将建安工业生产的微型汽车后桥噪声故障的几种主要外在表征及产生的原因陈列出来,以便于我们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汽车噪声检测
专业: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二○一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一、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1.课题的意义
噪声作为一种严重的公害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世界各国已经纷纷制定出控制噪声的标准。噪声的一般定义是:频率和声强杂乱无章的声音组合,造成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更人性化的描述是,人们不喜欢的声音就是噪声。
在分析汽车电机噪声、振动特性的基础上,考虑到现场背景噪声对检测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基于汽车电机振动信号的噪声检测方法。对所采集的电机振动信号,使用AR建模方法,得到信号的模型参数并以此构造判别函数。以判别函数为依据,实现基于振动信号的汽车电机噪声在线检测。
噪声测定的声学环境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同一台电机在不同的声学环境可能有不同的测试结果。尤其在制造车间背景噪声很大的情况下,实测噪声不能精确地反映电机的噪声情况。同时不仅电机噪声分贝值过高是噪声不合格的一个原因,而且声音尖锐、有抖动、有摩擦声等诸多因素都会使电机噪声不合格。所以仅测量噪声分贝值是不可靠的。
[5]Michael Duoba,Robert Larsen,and Nicole LeBlanc.Design Diversityof HEVS with Example Vehicle from HEV Competitions.SA略.世界汽车,2000,(7)
[7]麻友良,陈全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与特性分析.汽车研究与开发,2000,(4)
[8] Matthew R.Cuddy and Keith B.Wipke.Analysis of the Fuel Econo-my Benefit of Drivetrain Hybridization.SAE970289
[9]李志远,郑传荣,刘正士.振速法在汽车变速器噪声在线检测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05,36(10): 34~ 37.
[10]马明建,周长城.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版社, 2003: 234~ 244.
[11]张新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46~ 52.
[12]刘强,郭文加. MAXIM热门集成电路使用手册:第二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167~ 175.
[13]朱玉田,陈心昭,李登啸.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互谱声强测量仪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1996,12(4): 9~ 14.
[14]李吉,王珍,赵凤强.表面速度法在变速箱噪声检测中的应用[J].振动工程学报,2004,17(1): 91~ 95.
对于时不变信号噪声检测方法的多种方法,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使用。下面介绍一下这几种方法,以便于我们针对不同的情况来选取不同的方法。
在这里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1)振动传感器设计
振动传感器在测试技术中是关键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是将机械量接收下来,并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电量。由于它也是一种机电转换装置。所以我们有时也称它为换能器、拾振器等。
8、
撰写毕业论文
5月31-6月10
9、
毕业答辩
6月11-6月20
四、参考文献
[1]《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制造篇》人民交通出版社
[2]刘惟信 驱动桥汽车设计丛书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3]日 自勤卓技衔含小林明等汽车工程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
[4]阮兵 大批量多品种汽车装配生产中的柔性输送系统 汽车工厂设计编辑部, 1997年 第3期
年月日
说明:1.本报告必须由承担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的学生在接到“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正式开始做毕业论文(设计)的第2周末之前独立撰写完成,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2.每个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撰写本报告一份,作为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审查学生能否承担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依据,并存档。
三、完成本课题的工作进度计划
1、
查找资料,写开题报告
3月18-3月29
2、
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3月30-4月5
3、
完成英文文献的翻译
4月06-4月10
4、
单元电路的设计
4月11-4月23
5、
设计系统各单元电路图
4月24-5月8
6、
绘制完整硬件电路图
5月09-5月17
7、
设计系统软件流程图
5月18-5月30
(2)转换电路设计
振动传感器并不是直接将原始要测的机械量转变为电量,而是将原始要测的机械量做为振动传感器的输入量,然后由机械接收部分加以接收,形成另一个适合于变换的机械量,最后由机电变换部分再将变换为电量。
(3)实现数字滤波器设计
滤波分析法就其字面意思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即当我们面临的是多源信号时,往往有些干扰信号是我们所不需要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增加一定硬件滤波手段进行一定调理从而滤去干扰波,得到所净化的我们所需要的谱信号图,做到一目了然。快速分辨出故障的峰值点。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主要有:
(1)振动传感器设计;
(2)转换电路设计;
(3)实现数字滤波器设计;
(4)信号分离(分低频、中频、高频);
(5)显示波形并判断那个频段多并观察强度多大
2、解决关键问题的思路
对于时不变的异响噪声信号,目前国际上所采用的检测异响的方法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非测量与测量噪声相结合的方法。如主观评价法,分步运转法,近场测量法,振动辅助分析法,以及基于分析的方法如频谱分析法,总谐波失真频率成分分析法、相位检测法,以及滤波分析法等等。
声音信号一般来说分为时不变信号与时变信号。对于时不变信号,在国际上已有较为成熟的分析方法与手段其方法与手段较多,我们将在下文随后简单列举出来。就其分析方法本质而言,由于时不变信号是一种较简单的信号模式,它的信号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这对于我们分与研究来说较为有利,并且应该说是较简单而有效的,而且分析的结果也较能反映出实际的故障模式,这些方法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较传统的分析方法。目前在国际上,各国利用机械的噪声进行机械故障检测的方法主要是采取一定的技术方法与相关检测仪器进行噪声测量分析后,得出噪声故障发生时产生尖峰值所对应的点,从而得出故障发生时的一个专家经验故障峰值点,再对每种具体的机器噪声进行测量,找出具体机器发生故障时所对应的故障尖峰值,然后将该故障尖峰值与该专家经验值进行比对,从而推断出产品合格与否。即对于一个具体的机械产品可以参照有关标准对其噪声测量,当测出噪声值达到或超过专家经验值时,即认为该产品为不合格产品。但对于时变信号来说,其信号要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是一种非稳态的模式信号,对于这种非稳态的模式信号我们分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只要抓住其基本特征,利用我们时不变信号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手段和相关成熟的数学与物理方法,做到重点突出,排除个别干扰因素,有的放矢,一样可以如同分析时不变信号那样进行分析研究,并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供我们生产与研究使用。
(4)信号分离
通过上文所述的数字滤波器,我们可以分别选用高通滤波、低通滤波以及带通滤波的方式,截取我们测量出的波形数据中的高频、低频以及中频部分。这种方法简单便捷,成本较低,使用于我们产品的设计使用。
(5)显示波形
显示波形的方法我们选用示波器显示波形的方法。示波器可以将波形清晰的呈现出来,方便我们对波形进行分析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