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正式发布版-2016.9.18
附录A上海地区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推荐植物种类表-绿色建筑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DG/T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DG/T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试行日期:年月日2017 上海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沪建管[201 ]号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编《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经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 ,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二〇一年月日前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推进海绵城市相关工作要求,根据《关于印发<2016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沪建标定〔2016〕589号)的要求,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和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技术规程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水量和水质;4.规划;5.设计;6.施工和验收;7.运行维护;8.监测和控制;附录。
本规程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相关资料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编:20009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主要起草人:张辰(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丁一丁磊王盼王瑛王本耀王磊王雪明车越尹冠霖包子翰叶少帆左倬吕永鹏朱家真朱雪诞李佳毅李轶伦刘瑾刘恩芳张建频陈嫣严巍时珍宝茹雯美陈亚杰陈煜权杨凯杨柳郑晓光周艺文金敏郭羽郭亚丽赵俊钱少华徐凤徐国强高承勇主要审查人: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日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6)3水量和水质 (10)3.1一般规定 (10)3.2水量 (12)3.3 水质 (17)4规划 (18)4.1一般规定 (18)4.2总体规划层面 (18)4.3详细规划层面 (21)4.4项目实施方案层面 (26)5 设计 (28)5.1一般规定 (28)5.2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33)5.3技术措施 (39)6 施工和验收 (63)7 运行维护 (76)8监测和控制 (84)附录A 上海地区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推荐植物种类表 (92)本规程用词说明 (97)引用标准名录 (98)附:条文说明 (100)Contents1 总则1.0.1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科学推进上海市海绵城市的建设,指导相关规划编制、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绩效评估等工作,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规程。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2010年修正)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2010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20•【字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2号•【施行日期】2003.12.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2003年9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3年10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发布根据2010年12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12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2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农机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等148件市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物退让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第八章特定区域第九章附则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表二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表三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计算规则附录三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本市旧住房综合改造、零星建设工程、临时建设、郊区村民建房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适用本规定第八章的规定。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中心城分区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一)居住用地;(二)公共设施用地;(三)工业用地;(四)仓储用地;(五)市政设施用地;(六)绿地。
海绵城市技术导则

主要起草人: 赵乐军、王秀朵、孙杰、刘建华、梁佳斌、高斌、王洪成、白繁义、田乃婷、 周玉明、王卫红 主要审查人: 赵世明、曾捷、阚薇莉、贾海峰、杨宪云、郁片红、王和祥、辛玮光、赵 健
上海市城市规划技术规定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2003年10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发布,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物退让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第八章特定区域第九章附则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表二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表三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计算规则附录三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本市旧住房综合改造、零星建设工程、临时建设、郊区村民建房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适用本规定第八章的规定。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中心城分区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一)居住用地;(二)公共设施用地;(三)工业用地;(四)仓储用地;(五)市政设施用地;(六)绿地。
第五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
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一)第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二)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三)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第六条公共设施用地(C),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2003年10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发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2号公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农机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等148件市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并重新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物退让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第八章特定区域第九章附则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表二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表三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计算规则附录三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本市旧住房综合改造、零星建设工程、临时建设、郊区村民建房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适用本规定第八章的规定。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中心城分区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一)居住用地;(二)公共设施用地;(三)工业用地;(四)仓储用地;(五)市政设施用地;(六)绿地。
第五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
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一)第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二)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三)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上海控规技术准则(2016最新)

4.
开发强度 .......................................... 15
4.1. 4.2. 4.3. 4.4. 4.5. 规划导向 ................................................................................................................ 15 控制方法 ................................................................................................................ 15 主城区开发强度控制 ............................................................................................ 15 新城、新市镇开发强度控制................................................................................. 16 其它 ........................................................................................................................ 16
5.
空间管制 .......................................... 18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规划导向 ................................................................................................................ 18 空间景观构架 ........................................................................................................ 18 建筑高度 ................................................................................................................ 20 建筑界面 ................................................................................................................ 21 公共空间 ................................................................................................................ 23 风貌保护 ................................................................................................................ 24 地下空间 ................................................................................................................ 25 其它 ........................................................................................................................ 25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修订公告2016

市绿地设计规范修订公告2016《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现批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局部修订的条文,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Code for the design of urban greenspace(2016年版)修订说明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由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主要技术内容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要求,对原规范中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的要求不协调的技术条文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城市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和技术措施的条文。
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2 术语2.0.19A 湿塘wet basin用来调蓄雨水并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天然或人工水塘,雨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2.0.19B 雨水湿地stormwater wetland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达到对径流雨水水质和洪峰流量控制目的的湿地。
2.0.19C 植草沟grass swale用来收集、输送、削减和净化雨水径流的表面覆盖植被的明渠,可用于衔接海绵城市其他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主要型式有转输型植草沟、渗透型干式植草沟和经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
2.0.19D 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 system, bioretention cell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留、渗滤、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2.0.19E 生态护岸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采用生态材料修建、能为河湖生境的连续性提供基础条件的河湖岸坡,以及边坡稳定且能防止水流侵袭、淘刷的自然堤岸的统称,包括生态挡墙和生态护坡。
浅谈上海市崇明东滩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

浅谈上海市崇明东滩生态城海绵城市建设摘要:《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上海市崇明区作为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和21世纪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是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未来要努力建成具有国内外引领示范效应、社会力量多方位共同参与等开放性特征,具备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特点的世界级生态岛。
2014年10月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原则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上海市也对海绵城市的建设高度重视,2015年8-10月,上海市发布《推进本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2016年11月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目前也制定出台了《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崇明东滩紧跟国家、地方发展战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大力推行海绵城市技术的运用与发展,努力将东滩生态小镇打造成为世界级生态岛的标杆区域,成为先行先试的示范区。
关键词:崇明东滩;生态建设;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1、东滩生态小镇现状与规划概况1.1东滩生态小镇现状东滩生态小镇位于崇明岛东端南部,南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东临东滩湿地保护区,西靠崇明越江隧道,西北为陈家镇和前哨农场。
1.2东滩生态小镇规划概况东滩生态小镇总占地面积约3.3km2,总开发量100万m2,规划总人口1.3万人。
生态小镇战略定位:坚持生态绿色发展之路,从产业发展上,坚持产城融合,形成生态环境良好、生活节奏舒缓、休闲氛围浓郁、新经济活跃的生活方式。
着力建设综合配套商业文化、生活服务、基础教育等设施,致力于将东滩生态小镇打造成为产城融合、配套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综合小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盼
王瑛
王本耀
王磊
王雪明
车越
车生泉
尹冠霖
包子翰
叶少帆
左倬
吕永鹏
朱家真
朱雪诞
李佳毅
刘瑾
刘恩芳
张建频
陈嫣
严巍
时珍宝
何昌轩
陈煜权
杨凯
杨柳
郑晓光Biblioteka 周艺文金敏郭羽
郭亚丽
赵俊
钱少华
徐 凤 徐国强 高承勇
1
目次
前 言............................................................................................................................1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建设标准.....................................................................................................................5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
(试行)
2016 年 8 月
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推
进海绵城市相关工作要求,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编制组
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和要求,在广泛
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技术导则。
本导则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建设标准;4.
规划;5.设计;6.工程建设;7.维护管理;8.实施效果评估;9.附录。
本导则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
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
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
1
7.2 建筑与小区.....................................................................................................51 7.3 绿地.................................................................................................................52 7.4 道路与广场.....................................................................................................53 7.5 水务.................................................................................................................54 8 实施效果评估..........................................................................................................56 8.1 一般规定.........................................................................................................56 8.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评估.................................................................................56 8.3 年径流污染控制率评估.................................................................................57 8.4 排水防涝标准评估.........................................................................................58 8.5 雨水资源利用率评估.....................................................................................58 9 附录..........................................................................................................................60 9.1 相关规范和文件.............................................................................................60 9.2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62 9.3 上海市降雨资料.............................................................................................69 9.4 上海市土壤入渗率资料.................................................................................70 9.5 海绵工程措施造价估算表.............................................................................71 9.6 上海地区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推荐植物种类表.............................................72
技术导则》编制组(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 901 号;邮编:200092)。
主编单位: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
主要起草人: 张 辰(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
丁一
丁磊
于冰沁
3.1 一般规定..........................................................................................................5 3.2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5 3.3 年径流污染控制目标......................................................................................7 3.4 排水防涝标准..................................................................................................7 3.5 雨水资源利用目标..........................................................................................8 4 规划.............................................................................................................................9 4.1 一般规定...........................................................................................................9 4.2 总体规划层面...................................................................................................9 4.3 详细规划层面.................................................................................................10 4.4 项目实施方案层面.........................................................................................13 5 设计..........................................................................................................................15 5.1 建筑与小区.....................................................................................................15 5.2 绿地.................................................................................................................20 5.3 道路与广场.....................................................................................................26 5.4 水务.................................................................................................................35 5.5 设施规模计算.................................................................................................44 6 工程建设..................................................................................................................47 6.1 一般规定.........................................................................................................47 6.2 建筑与小区.....................................................................................................47 6.3 绿地.................................................................................................................48 6.4 道路与广场.....................................................................................................49 6.5 水务................................................................................................................49 7 维护管理..................................................................................................................51 7.1 一般规定.........................................................................................................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