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指南附录一
广州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指引(园林绿化)

2 术语
1 海绵城市 sponge city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
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 “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 低影响开发 low impact developement 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
9 植草沟 grassed swale 一类生态的地表排水方式,一般为依绿地或绿化带建设的浅沟,沟内种
植草等植物,通过下渗,植物的吸收、储存和过滤等原理净化和削减雨水径 流的工程设施。
10 雨水湿地 constructed wetland 以雨水过滤、净化和调蓄以及生态景观功能为主的一种高效的径流污染
控制设施。雨水湿地分为雨水表流湿地和雨水潜流湿地。
11 湿塘 wet pond 常年保持一定水域面积且具有拦截、临时续存径流雨水,并通过限制最
大流量的排水口慢慢将其引入雨水排放系统或受纳水体的低洼区。
12 蓄水池 impounding reservoir 具有雨水储存功能和防渗作用的集蓄利用设施,同时也具有削减峰值流
量的作用。
13 雨水罐 rainwater tank 也称雨水桶,为地上或地下封闭式的简易雨水集蓄利用设施。
14 生态驳岸 ecological embankment 又称自然堤岸,是利用自然条件或通过自然修复,达到生态系统平衡的
良性生态系统。
15 调节池 regulating reservoir 人工建造的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调蓄的控制设施,收集的雨水一般经
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 流污染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海绵城市设计说明

海绵城市设计说明XXX1.Implement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XXX at the nal and local levels。
and XXX laws。
ns。
and standards.2.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nal planning。
and drainage special planning。
propose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project pla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elines for XXX" (trial) and the XXX.3.Make full use of the terrain。
divide the drainage area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XXX.e gravity drainage as much as possible to ce XXX.5.Arrange drainage XXX with the road system planning.6.Strive to achieve good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XXX.e high-quality。
low-priced。
XXX.e n and XXX methods as much as possible to XXX rainwater.9.The surface water in the XXX hours.XXX of site development on the natural XXX rainwater.Policy Basis and Adopted Standards1."XXX Guide and Low-Impact Development XXX (Trial)" (Nanjian Project [2014] No。
《建设海绵城市》 讲义

《建设海绵城市》讲义一、什么是海绵城市在探讨如何建设海绵城市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海绵城市。
简单来说,海绵城市就是像海绵一样的城市。
传统的城市建设在面对降雨时,往往是依靠排水系统将雨水尽快排走,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的浪费。
而海绵城市则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让城市能够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的理念旨在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减少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它不仅仅是一种城市建设的模式,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1、缓解城市内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硬化地面越来越多,雨水无法及时渗透到地下,导致在暴雨时容易出现内涝。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增加雨水的渗透和储存能力,减少地表径流,从而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降低内涝带来的损失。
2、节约水资源雨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但在传统城市中往往被白白浪费。
海绵城市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可以用于城市的绿化灌溉、道路清洗、景观补水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地和水域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动植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同时,通过雨水的净化和回用,可以减少污水的排放,降低对水环境的污染。
4、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海绵城市有助于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提升城市的品质和竞争力。
它可以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创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措施1、加强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海绵城市的理念,合理布局城市的绿地、水系、道路等基础设施。
将城市的公园、湿地、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连通的海绵体。
2、推广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可以在屋顶上种植植物,起到隔热、保温、滞尘、吸收雨水的作用。
雨水花园则是一种下凹式的绿地,能够收集周边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和土壤的过滤净化雨水。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指南

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指南导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冲击不断增强,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促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上海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指南。
该指南将为上海市及其他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推动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落实。
一、海绵城市建设目标:1.提高城市洪水防治能力: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排水系统,实现雨水的净化、滞蓄、渗漏和利用,有效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2.优化城市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资源,减少对地下和表面水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提升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推动城市绿色发展: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1.雨水管理技术:(1)雨水收集:建立雨水收集体系,将雨水收集和利用用于绿地灌溉、景观水体充填等用途。
(2)雨水渗透:通过构建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雨水渗透坑等措施,将雨水迅速渗透地下,提高城市地下水位。
(3)降雨延迟:减少雨水直接流入下水道的速度,延迟雨水的排放,增加吸收和利用的时间窗口。
(4)地表径流控制:建设湿地、人工湖泊和绿地池塘等水体,利用湿地和植物的吸水功能净化雨水,减少地表径流。
2.可持续水资源利用技术:(1)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城市水资源的再生和利用体系,将废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冲洗和工业用水,减少对地下和表面水的依赖。
(2)过滤净化技术:采用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和技术,将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次利用,确保再生水质量达标。
(3)海水淡化技术: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提供城市的非常规水源和补给。
3.生态系统恢复技术:(1)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建设城市森林公园、中心绿地和街头绿化,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2)湿地恢复:修复和保护城市湿地,增加湿地面积,提供鸟类栖息地和洪水蓄洪空间。
海绵城市“四图三表”

附录A 建设项目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
建设项目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
附录B 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
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
备注:建设单位须根据具体项目类型对目标取值计算表内确定的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和目标值填写至上表,并根据采用海绵城市措施及规模,计算复核填报完成值。
附录C 建设项目排水专项方案自评表
建设项目排水专项方案自评表(房屋建筑、线性工程类、园林绿化工程类和
一般项目排水工程)
备注:本表适用于建筑小区、公园绿地及道路、河涌堤岸整治等线性工程。
2018南京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指南

南京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指南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8年6月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南京市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16〕95号)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国家及省相关规范和技术指南的要求,指导和推进南京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特编制本指南。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研究成果,在《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就南京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进行技术指引,并在广泛征求有关规划建设的设计、管理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指南。
本指南属指导性技术文件,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规划设计目标;4、规划指引;5、设计指引;6、管理指引;7、附录。
本指南由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和管理,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在使用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具体实践情况,如发现修改和完善之处,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组织单位:南京市规划局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朱光远、王森、相文宁、徐冬喜、白如江、张明轩、曾亮目录前言 (I)第一章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编制依据 (1)1.4 基本原则 (2)1.5 技术路线 (3)第二章术语 (4)第三章规划设计目标 (8)3.1 一般规定 (8)3.2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8)3.2.1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分解 (8)3.2.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类调整 (10)3.3 面源污染控制目标 (12)3.4 内涝防治标准 (12)3.5 雨水利用替代城市供水比例 (12)第四章规划指引 (13)4.1 一般规定 (13)4.2 总体规划 (13)4.2.1 总体要求 (13)4.2.2 技术要点 (13)4.3 控制性详细规划 (15)4.3.1 总体要求 (15)4.3.2 技术要点 (16)4.4 修建性详细规划 (18)4.4.1 总体要求 (18)4.4.2 技术要点 (19)4.5 相关专项规划 (20)4.5.1 水系规划 (20)4.5.2 绿地系统规划 (21)4.5.3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23)4.5.4 排水防涝规划 (24)4.5.5 防洪规划 (25)第五章设计指引 (27)5.1 一般规定 (27)5.2 各类用地海绵方案设计 (27)5.2.1.宗地类 (27)5.2.2.市政道路类 (37)5.2.3.公园绿地广场类 (39)5.2.4.水体类 (41)5.3 适用海绵设施类型 (42)5.3.1 源头控制技术 (42)5.3.2 中途转输技术 (51)5.3.3 末端调蓄技术 (55)5.4 海绵城市植物选择 (60)5.4.1 规划目标 (60)5.4.2 植物配置选择 (60)5.5 海绵方案设计 (60)5.5.1 建设项目区位图 (61)5.5.2 建设项目汇水分区图 (62)5.5.3 建设项目场地竖向及径流流向设计图 (63)5.5.4 建设项目下垫面种类图 (63)5.5.5 建设项目海绵设施平面分布图 (65)5.5.6 建设项目海绵方案设计自审表 (67)第六章管理指引 (70)6.1 规划管理指引 (70)6.1.1 规划编制和审查管理 (70)6.1.2 规划实施管理 (70)6.1.3 规划核实 (72)6.2 建设管理指引 (72)6.2.1施工图设计审查 (72)6.2.2建设监督管理 (72)6.2.3竣工验收管理 (73)6.2.4竣工备案 (73)第七章附录 (74)附录7.1 南京市年径流总量与设计降雨量之间的关系74附录7.2 控规单元规划管控指标 (75)附表7.2.1 控规单元规划管控指标一览表 (75)附录7.3 规划建设分类技术指引 (81)附表7.3.1 建设项目类别指引分类 (81)附表7.3.2 居住用地规划指标要求 (82)附表7.3.3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规划指标要求 (82)附表7.3.4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指标要求83附表7.3.5 工业、仓储用地用地规划指标要求 (83)附表7.3.6 交通设施用地规划指标要求 (83)附表7.3.7 市政道路用地规划指标要求 (84)附表7.3.8 公园绿地、广场用地规划指标要求 (85)附录7.4 南京市海绵城市植物推荐 (85)附录7.4.1 南京市居住区绿化植物选择推荐 (85)附录7.4.2 南京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选择推荐 (91)附录7.4.3 湿地植物推荐表 (97)附录7.4.4 雨水花园植物推荐表 (104)附录7.4.5 绿色屋顶植物推荐表 (108)附录7.4.6 下凹式绿地植物推荐表 (113)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政府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科学有效的推进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提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要求,完善南京市规划和建设部门的管理内容,补充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建设流程,并指导海绵城市相关规划编制、建设项目设计和职能部门管理,制定本指南。
《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技术指南与实践》

《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技术指南与实践》嘿!伙计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技术指南与实践。
你知道啥是海绵城市吗?别看名字高大上,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绿化方式,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排水问题,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那这个技术指南和实践是干啥用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教我们如何建设和管理这种海绵城市的绿地。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咱们要了解海绵城市的绿地建设原则。
哎呀,这可是个大学问啊!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绿色、生态、可持续”。
也就是说,我们的绿地要环保、有生命力,而且要能够长期保持这种状态。
具体怎么实现呢?这就要涉及到一些技术手段了。
咱们要选择合适的植物。
这些植物要能够适应城市的气候条件,同时也要能够起到一定的净化空气、调节湿度的作用。
比如说,咱们可以在绿地里种一些香樟树、黄杨树等,这些树不仅美观,而且还能吸收有害气体,提高空气质量。
当然啦,咱们还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养护成本,不能只看表面光鲜,还得实际效果好。
咱们要做好排水系统。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建设绿地还需要考虑排水问题?其实,这正是海绵城市的精髓所在。
咱们要在绿地里设置一些雨水花园、渗透池等设施,让雨水能够自然地渗透到地下,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这样一来,既能保护地下水资源,又能防止城市内涝。
咱们要关注绿地的生态系统。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各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多样性。
在建设绿地的时候,咱们要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避免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
我们还可以通过种植一些本土植物、养殖一些家禽家畜等方式,增加绿地的生物多样性。
我们还要注重绿地的管理维护。
一个好的管理团队能够确保绿地的健康成长,提高其使用寿命。
我们在建设绿地的时候,要考虑到后期的管理和维护问题。
比如说,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绿化部门,负责绿地的日常巡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我们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绿化活动、培训志愿者等方式,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南昌市绿化建设项目海绵城市指南

.南昌市建设项目附属绿地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试行)一、基本术语1、海绵城市sponge city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下垫面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适当的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低影响开发( 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超标准污染雨水雨水中的污染物有 : 悬浮物 (SS) 、有机污染物 (COD)、氯 (CL) 、总磷 (TP) 、溶解磷 P04-P) 、总氮 (TN) 、铵态氮 (NH4+)、总铁 (TFe) 、铅(Pb) 、锌 (Zn) 、BOD5等。
植物对雨水中的污染物有吸收与净化功能, 当以 SS、 COD为主的污染物指标超出一定标准 , 使植物生长异常甚至受毒害时的雨水称为超标污染雨水。
二、基本规定1、南昌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应包括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内容。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2、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划设计应与项目总平面、竖向、园林、建筑、给排水、结构、道路、经济等相关专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3、海绵城市的各类设施应采取保障公众安全的防护措施。
4、城市绿地中低影响开发设施应考虑超标雨水的排放安全。
进入绿地的客水 , 应采用初期雨水净化、过滤、吸附等预处理设施 , 对于超标污染雨水或含有融雪剂等对植物有污染和损害的雨水应进行弃流,与市政管网连接。
对城市绿地中雨水进行合理收集、净化、存蓄,用于録化灌溉或设施用水。
雨水进入收集、存蓄设施之前应经过过滤等设施。
5、注重植物的功能性和生态学特征。
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宜根据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进行合理选择,宜选择耐盐、耐淹、耐污等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 1 主要术语
低影响开发(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
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设计降雨量design rainfall depth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
单位面积控制容积volume of LID facilities for catchment runoff control 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时,单位汇水面积上所需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有效调蓄容积(不包括雨水调节容积)。
雨水调蓄stormwater detention, retention/ storage
雨水储存和调节的统称。
雨水储存stormwater retention or storage
采用具有一定容积的设施,对径流雨水进行滞留、集蓄,削减径流总量,以达到集蓄利用、补充地下水或净化雨水等目的。
雨水调节stormwater detention
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一般不减少排放的径流总量,也称调控排放。
雨水渗透stormwater infiltration
利用人工或自然设施,使雨水下渗到土壤表层以下,以补充地下水。
断接disconnection
通过切断硬化面或建筑雨落管的径流路径,将径流合理连接到绿地等透水区域,通过渗透、调蓄及净化等方式控制径流雨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