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教案新部编本
《船长》教学教案

《船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船长的职责和生活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船长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敬长辈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航海事业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船长的职责和生活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船长职责和生活特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船长的资料,加深对船长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关于船长的已知信息。
(2)展示与船长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3)分小组讨论,讨论船长的职责和生活特点。
3.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回答有关船长的问题,加深对船长的了解。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船长的短文。
(3)观察身边的长辈,了解他们的职责和生活特点,并向他们表示尊敬。
2. 拓展作业:(1)进一步了解航海事业,收集相关资料。
(2)以“我眼中的船长”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手抄报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以及他们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家庭作业和拓展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船长》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船长》教学设计《船长》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船长》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船长》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船长遇事沉着,果断的应变能力及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2、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质疑、解疑的习惯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事物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
二、自读课文。
教师谈话:船长是干什么的?课文可能写些什么呢?相机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法国作家雨果,推荐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那么大家一起读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船长一件什么事?要求:1、读通课文,读得不好的地方多读两遍。
2、画出生字词,并做简单的批注,说说自己的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特别一些读书困难的学生。
交流汇报。
1、外国人名,地名,船名多读几遍。
出示:哈威尔诺曼底安普敦斯恩西岛奥克勒克莱芒2、指名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一件船长的什么事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事情分成几段。
学生说话三、学习生字。
小结,故事按事情发展地顺序写了诺曼底的遇难,自救和船长的牺牲。
学习生字正音:“械”(xie)“勒”“洛”声母是“l”“梭”是平舌音械的笔顺,教师示范。
指导书写。
教师示范,描红。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学生分段第一段:(1-2)讲诺曼底被玛丽号猛烈撞击,情况非常危急。
第二段:(3-28)写哈威尔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脱险。
第三段:(29-30)写哈威尔牺牲的过程。
学生练习。
板书 6、船长(雨果)遇难(1-2)自救(3-28)牺牲(29-30)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船长》。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生述课文主要内容(“诺曼底”号游船在海上遇难了。
在一片混乱之中,船长哈尔威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人得救,而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
船长教案(优秀6篇)

船长教案(优秀6篇)《船长》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乐段的不同。
2.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控制自己。
3.体会对战式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行进律动音乐、《大河之舞》剪辑版、故事铺垫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行进律动进场2.故事导入二、基础部分1.倾听音乐(保留最后一段)提问:你认为海盗和船长在海上发生么什么事情?2.问题前置:音乐什么地方战斗最激烈?3.再次欣赏音乐(关键点教师语言引导)。
4.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完整叙述情节路线,并请幼儿设计情节动作。
5.教师示范,扮演船长与海盗。
6.请幼儿根据示范说出游戏规则。
7.幼儿分别尝试角色。
8.纠错与小结。
9.幼儿自主分组并尝试对战游戏。
10.加入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想办法怎么分出胜负。
11.完整游戏。
12.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三、结束部分自然结束活动延伸:幼儿回去创编更厉害的动作和战胜的`方法活动反思:游戏内容的设定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孩子都是新的挑战,活动中没有游离的孩子。
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够仔细观察与聆听,发现游戏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纠错。
给了幼儿主动探索,大胆创设的空间,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保持了幼儿进行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学会控制自己。
《船长》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步骤]一、作者介绍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
生于长岛。
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
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海底探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海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一个小型潜水艇模型,演示浮力原理。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投入。他们围绕海底探险相关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同时,通过制作潜水艇模型,学生们直观地理解了浮力原理,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围绕科学探索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我在一旁观察,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拓展思路,解决问题。
-结合现实案例,让学生思考小说中的科技问题在当代社会的体现,如对比小说中的潜艇与现实中的深海探测器。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或跨学科项目,将小说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如设计一个环保ຫໍສະໝຸດ 目或科技创新方案。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海底两万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想象过海底世界的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部科幻名著的奥秘。
-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问题,如尼摩船长的正义与矛盾、科技的双刃剑等。
-培养学生将阅读感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阅读迁移能力。
举例解释:
-针对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设计图表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故事发展。
《船长》教学设计【4篇】

《船长》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这次为您整理了《船长》教学设计【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船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旅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感受船长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英雄魅力。
2、读中思考,理解“伟大的灵魂”、“黑色的雕像”等词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1、同学们,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在雾气笼罩的英吉利海峡上,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海难,面对死亡的威胁,诺曼底号上的乘客们惊慌失措。
2、请大家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再来将诺曼底遇险的这段话齐读一遍。
注意要将当时的混乱与可怕读出来!3、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的头脑中闪现出一个词儿(板书:险)。
4、然而,更险的一幕还在后面!谁来找一找?5、指名读。
⑴评读第五自然段所有的乘客都在拼命地往小艇上挤呀!维持当时的秩序容易吗?把自己的生命都豁出去啦!失去理智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整个人群!⑴想象再读。
引说:乱得不可开交就是说——让咱们想象一下,读了这一段,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6、小结:真是乱得不可开交啊!让我们一起来将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吧!大家——(齐读)7、雨果说:“人造的风暴往往比海洋上的风暴更危险。
”(板书:险!)8、提问: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那将意味着什么?9、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船长哈尔威挺身而出!他是如何指挥这场救援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3-28自然段,看看哪一自然段概括描写了这一点。
10、学习第25自然段。
映现第25自然段指名读,思考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相机在屏幕上做标记)小结。
同学们书读得真仔细……11、过渡:课文中是如何具体描写船长哈尔威指挥、控制、领导者这场救援的呢?下面就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3-28自然段,找出这些场面描写的段落。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夜雾中“诺曼底号”邮船被“马丽号”货轮撞破。
混乱中,船长哈尔威镇定自若地指挥,救下了六十人,而他自己却与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尚在构建,可能对哈尔威船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旅客的伟大人格不太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分析、指导,让学生受到“先人后己”伟大人格的熏陶。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断的优秀品质。
3.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话语,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承担责任的精神4.学习作者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着果断的优秀品质。
难点:学习作者能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像欣赏。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看视频,情境导入1.播放“诺曼底号”遇难的视频片段:故事发生在1870年3月17日的一个夜晚,哈尔威船长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从南安普敦开往根西岛,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地逼近“诺曼底号”。
2.融情想象:若此刻你就在“诺曼底号”上,你会怎么样?3.揭题:“诺曼底号”遇难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相机板书:“诺曼底号”遇难记4.交流维克多·雨果资料。
(1)学生介绍搜集的作者资料,同学间互相补充。
(2)教师补充。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设计意图]由“诺曼底号”遇难的视频片段和“若此刻你就在‘诺曼底号’上,你会怎么样?”的融情想象,触动学生的心弦,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根据阅读要求,合作自读课文。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船长》第一课时教案

《船长》第一课时教案《船长》第一课时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生字词学习。
1.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体会了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事业上的贡献和人格的高尚)。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船长》(板书)。
读题、简介作家雨果。
重点在于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2.生字词的学习。
(1)读准字音。
号(呼号)嘈(嘈杂)怖(阴森可怖)读、组词、说说词语意思。
(2)读准字音,记住字型。
曼勒洛械祸执巍梭读、师范写、学生跟写。
(3)会读词语,明意思。
震荡争执穿梭井然有序威严履行灾难忠于职守(会读,会写,明词语意思)哭泣:小声地哭。
调遣:调派,差遣。
威严:威武而又严肃的样子。
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肇祸:闯祸。
大副:船长的主要助手,驾驶工作的负责人。
深渊:很深的水(4)易错、难写字的指导。
梭序威履震穿梭威严震荡履行井然有序(默写)(5)钢笔描红,指导。
注意写字姿势,注意字型结构,难写字师范写。
二、初读课文。
(1)初读明要求。
A、课文读通顺,字读准确。
B、思考:课文围绕船长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用一、两句话简要的说一说?(2)交流、思考。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概括引导与。
“遇险——自救——牺牲”“诺曼底”号与“玛丽”号相撞,即将沉没,船长将生死置之度外指挥乘客与船员井然有序的自救,最后自己却壮烈牺牲的事。
(3)概括课文,练习说话。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学生在练习说话。
“诺曼底”号与“玛丽”号相撞,即将沉没,船长将生死置之度外指挥乘客与船员井然有序的自救,最后自己却壮烈牺牲的事。
《船长》教学教案

《船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船长》的主要内容,把握船长的形象特点。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船长的职责和工作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船长的形象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船长这一职业的尊重和敬意。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船长》的主要内容,把握船长的形象特点。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船长》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船长这一职业。
(2)简介船长的职责和工作环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船长》,理解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船长的认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船长的形象特点,归纳总结。
(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细节描写(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船长细节描写的句子。
(2)教师示范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3)学生练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5. 朗读训练(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船长》。
(2)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船长的情感。
6. 口语表达(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一下船长的形象。
(2)学生相互交流,互相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6 船长执笔:戚海俊教材简析:《船长》一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文章集中笔墨,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首先是运用对比方法,揭示人物品质:客轮遇险以后,船长想到的是60个人的安全,惟独没有想自己,这60与1的对比,揭示了他忘我的品质;在人们混乱时,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两处对比,突出了船长的镇定自若,临危不慌。
其次是细腻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突出人物性格:客轮遇险后,哈尔威船长“大声吼道”,“简短有力的对话”,“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下达着命令,一切都在听从他的调遣,危急中还不忘抢救见习水手克莱芒,突出了人物果断、坚决的性格。
最后是运用特写镜头,展现人物形象:“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人了深渊。
这是一个典型的特写镜头,展现了人物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沉着果敢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4.了解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叙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沉着果敢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真切地感受人物的精神的伟大,受到心灵上的震撼;理解课文中几段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理念:本课设计的主要理念是“打造个性的语文、创生情智的课堂”。
“个性的语文”是指语文教学要基于语言文字“意象组合”的特点,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在开放的话题和空间氛围中,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读,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见解、实践。
“情智的课堂”是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能够体悟到潜流在文本中的真善美并与文本和谐共振,唤醒情愫、开启心智。
当然,这两者并非孤立的,而是紧紧交融在一起,“个性”和“情智”的生成都是融合在“潜心会文”这一土壤中的,始终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扣住语言文字,在潜心品读中与文本、教师、学生展开多维的对话,化精神理念为鲜明形象的感知、想象和体验,以获取文本意义的感悟和思想情感的感染等。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录像、音乐、推荐文本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在战争年代有气吞山河的热血英雄,在和平年代,同样有生与死的考验,同样可以产生光照日月的英雄。
今天,我们就要去认识这样一位英雄,他是一名船长(板书)。
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下。
[幻灯片1:船长]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课文的后面有一张作家卡片,请大家好好地读读。
二、读通课文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
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课文中的生字读正确。
谁有信心来读读这些生字呢?[幻灯片2:曼薄玛泣副秩舰怖]2.(停顿片刻)同学们,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最容易读错的有哪些?(停顿片刻)教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在这些生字中,最容易读错的是[幻灯片3出示“薄”]“薄”,这是个多音字,在“薄雾”、“薄情”、“薄命”“薄礼”、“薄弱”等词语中读bó[出示:“薄雾”、“薄情”、“薄命”“薄礼”、“薄弱” bó];它还有一个读音读báo[出示:báo],谁来给它组几个词语。
(停顿片刻)对了,在“薄片”、“薄饼”、“薄田”等词语中读báo[出示:薄片、薄饼、薄田]。
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号”[出示:号],在这个词语中[出示:“呼号”]该读什么呢?(停顿片刻)这个词语既可以读呼号hào,也可以读呼号háo,我们举行少先队活动时,有一个仪式,我们叫呼号hào ,课文中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讲客轮上的乘客因为客轮遇难了而大声地叫喊,所以应该读呼号háo。
[出示:h áo][幻灯片3最后成形如下。
注意:这些词语虽然呈现在一张灯片上,但出示有先后顺序,见上说明]薄薄雾、薄情、薄命、薄礼、薄弱 bó薄片、薄饼、薄田 báo号呼号 háo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两个词语,注意要把多音字读正确。
[幻灯片4:薄雾呼号]3、同学们,生字读正确了,那么,课文能够读通顺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读的时候要字字入目、句句入心。
4.课文读通顺了,那么,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起因是什么?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又如何?先别急着回答,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这一遍读的时候,可以默读,边读边想。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说得更好。
(停顿片刻)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课文先写了客轮遇难,接着写了船长指挥救援,最后写了船长以身殉职。
我们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就清晰地了解了整个事件的内容。
注意:根据教师的讲解逐步出示,中间用尖头连接起来。
三、自主研读,理解体味1.再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遇难----救援----殉职)2.你觉得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教师推荐研读方法:(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划一划描写船长的句子。
(2)自由选择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体会船长的伟大形象。
(3)可以四人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同桌合作学习,也可以自己独立研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自信心,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朗读课文2.抄写文中词语,理解词语3.摘抄令人感动的句子和片段。
4.读一读原著《“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么一件事:1870年的一天晚上,“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巨轮的撞击,在人们惊慌失措的时候,船长呢?他是怎样下达命令指挥救援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文章的第二大段,找找他下达了哪些命令?二、精读理解1.那么,通过多次阅读,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船长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两个最能概括船长精神品质的词语吗?(停顿片刻)教师小结:课文当中最能概括船长精神品质的词语是:沉着镇定和忠于职守)2.(停顿片刻)那么,你们又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船长的沉着镇定和忠于职守呢?先请大家默读课文叙述客轮遇难后到船长以身殉职这些部分的内容,思考:这部分内容中你读出了哪几个场景?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
(停顿片刻:同学们讲得真好,从客轮遇难后到船长以身殉职,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场景,分别是:指挥撤退、果断判断、营救水手、沉入大海)说明:这张幻灯片中的词语同上一张幻灯片中的词语在同一张中,这一张中的词语通过点击出示,应该靠左一点排列,右边应该还有:沉着镇定和忠于职守两个词语]3.下面,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这几个场景,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船长的沉着镇定和忠于职守的呢?可以把有关词句画出来,用心地去读读、品品,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简要地写在边上。
4.(停顿片刻)我们先来读读这第一个场景,[幻灯片7出示: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船长为什么要“大声吼道”呢?[点击“大声吼道”变色]我们可以用联系上文的方法来体会体会。
(停顿片刻)教师小结:是啊,轮船遇到了灾难,船上的人们十分惊慌,场面很乱,如果不大声吼道,就无法维持秩序,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从这个词语中,我们感受到了船长沉着镇定、临危不乱的指挥能力。
这就是当时极其混乱的场面,请大家读一读: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
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段话中,老师把“剖开”和“涌进”改成了绿色,你知道为什么吗?(停顿片刻),老师小结:是的,从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诺曼底号面临着即将沉没的灾难。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场面吧。
[幻灯片:出示影片资料]看了刚才的场景,你想到了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此刻的情况?(停顿片刻),同学们讲得真好,我们可以用“万分危急、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在旦夕”等词语来形容此刻的情况。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船长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挺身而出,大声指挥着,真是一位临危不乱、忠于职守的好船长啊!(2)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幻灯片10出示: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这段话中有两个数字,[点击:60、61变色]还有一个词语“必须”[点击变色]你从中读出了些什么?(停顿片刻)教师小结:从必须和两个数字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船长强烈的责任感和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品质。
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船长坚守在岗位上,履行着把每位乘客和船员全都救出去的职责,明明共有61人,可他心中只想着60位乘客和船员,唯独忘了自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来读读这段话。
5.尽管船长大声吼道,下了命令,但求生的欲望,使得场面依然十分混乱。
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幻灯片: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儿把小艇弄翻了。
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1)想象一下,当时“乱得不可开交”的场面会是怎样的?(2)试想一下,如果场面再这样混乱下去,就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停顿片刻)教师小结:是啊,如果场面再这样混乱下去,就意味着救援工作难以开展,就会有更多的人,葬身大海。
6.那么面对这样不可开交的场面,面对越来越迫近的死亡,哈尔威船长又是怎样指挥的呢?让我们来读读第二个场景“果断判断”。
[幻灯片出示: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了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被海水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