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聂耳》教案
聂耳教案(精选3篇)完整版

聂耳教案(精选3篇)完整版《聂耳教案》聂耳教案(一):音乐家聂耳教学目标1、能从音乐中领悟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的道理。
2、能学会《卖报歌》并有感情的独唱或与同学合作唱。
3、能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背景以及聂耳的简要生平。
教学重点学唱《卖报歌》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根据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情绪并表演教法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组织教学(学生伴随音乐进教室)2、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
这天,让我们在这宁静的教室里重温一下这庄严的时刻吧。
(全体起立)二、新课教授1、观看视频短片简介聂耳2、讲《小毛头与卖报歌》的故事并观看杨碧君照片3、学唱卖报歌1师简介歌曲资料2第一遍听赏《卖报歌》并回答问题:A、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资料呢?B、听完之后你有些怎样的感想?再次听赏音乐感受并划分歌曲结构(师粘贴乐句小卡片)3拍打节奏念唱歌词4第三遍听赏《卖报歌》并轻声跟音乐哼唱5指明学生演唱最熟悉的一句,师点评并分句教唱6全体同学跟琴齐唱第一段7练唱第二段和第三段8师生跟琴对唱9分男生女生演唱歌曲9以分句接龙的形式再次熟悉旋律10全体同学随音乐齐唱4、歌曲情感处理与表演1分组讨论每段歌曲的情感处理并总结2带着情感全体随音乐齐唱(师评价)5、拓展分享学生搜集到的有关聂耳的相关资料(师板书)课堂小结同学们,光明的这天最之后到了,我们新中国的孩子再也不用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
我们能够坐在这明亮的教室里幸福的生活与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享受着祖国母亲的关怀。
作为新中国的孩子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吗?(生答)相信同学们必须会在新中国的阳光大道上前进。
下课。
板书设计音乐家聂耳聂耳教案(二):聂耳教案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少年聂耳学吹笛子的故事,表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
课文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选取了聂耳在雨中吹笛子这件事,把专注、认真、热爱音乐的少年聂耳刻画得生动形象,体现出文章在选材上的以小见大的特点。
《聂耳》高中音乐教案

《聂耳》高中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第四单元《时代的声音》中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为聂耳的代表作品《义勇军进行曲》的鉴赏与分析。
具体章节为第四章第二节《抗战时期的音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及其音乐成就,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聂耳音乐作品的分析与鉴赏,特别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重点:培养学生对聂耳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音乐播放器。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聂耳的音乐风格,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聂耳的生平及其音乐成就,引导学生了解抗战时期音乐的特点。
3. 作品鉴赏:详细分析《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激昂、奋发向上的氛围。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和感悟。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聂耳音乐作品的题目,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义勇军进行曲》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聂耳》2. 内容:(1)聂耳生平及音乐成就(2)抗战时期音乐特点(3)《义勇军进行曲》鉴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特点,并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2. 答案要点:(1)旋律:激昂、奋发向上(2)节奏:坚定有力(3)和声:简洁明了(4)历史背景:抗战时期,激发民族精神,团结抗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聂耳的其他代表作品,如《黄河大合唱》等,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聂耳高中音乐教案

聂耳高中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聂耳高中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聂耳的音乐创作背景和代表作品。
2. 分析聂耳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3. 掌握聂耳音乐作品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要求。
4. 培养学生对聂耳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聂耳的照片和代表作品的音乐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聂耳以及他的音乐作品。
导入:1. 分享聂耳的音乐创作背景和生平经历,包括他对中国音乐的贡献。
2. 引导学生思考聂耳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例如他的音乐常常表达爱国情怀和民族主义思想。
主体:1. 分析聂耳的代表作品,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探讨他在这些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2. 指导学生通过演奏和合唱练习,掌握聂耳音乐作品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要求。
3. 引导学生欣赏聂耳音乐作品的录音和视频演出,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聂耳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关于聂耳的知识和音乐作品的特点。
2. 强调聂耳对中国音乐的影响和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聂耳的音乐作品。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对聂耳音乐作品的理解。
2. 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聂耳音乐作品的评论或演奏作品的分析。
3. 设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聂耳音乐作品的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聂耳的音乐作品录音和视频。
2. 多媒体设备。
3. 聂耳的传记和相关资料。
4. 乐器和合唱指导材料。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聂耳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2. 安排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演出,让他们亲身体验聂耳音乐作品的魅力。
3.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聂耳的音乐创作理念和风格,进行更深入的学术探讨。
文库高中音乐鉴赏《聂耳》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xx》教案[1]【教材分析】聂耳——人民音乐家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卖报歌》《码头工人歌》《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金蛇狂舞》等,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这节课主要欣赏的是《金蛇狂舞》和《毕业歌》。
《金蛇狂舞》以活泼跳跃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以鲜明的民族色彩,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幅生动的民间生活风俗画面。
全曲由三段构成循环结构,其中第二段采用“螺丝结顶”旋法,上下对答呼应把龙舟比赛你追我赶、交替前行的场面写活了,是同学重点分析的乐段。
《毕业歌》是电影《桃李劫》的插曲,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讲述的是“9.18”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刻画了学生们热血沸腾、勇往直前,担负天下兴亡的坚强意志。
【教学目标】1.自主欣赏、主动探究、合作创造等方法,在愉悦中感受与体念音乐,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欣赏和积极创造,来提高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举例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
【教学重点】欣赏、分析聂耳的两部音乐作品《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具】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放映国歌视频,让学生起立唱国歌。
引导学生思考唱国歌时要注意什么?想到了什么?(唱国歌时要立正、严肃,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老师:“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
大学、中学、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那么你们知道《国歌》的作曲者是谁吗?”学生:“xx”“xx”老师:嗯,同学们有人答对了,聂耳和冼星海都是我国的人民音乐家,但这首《国歌》是由聂耳所创作的。
高中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2

《人民音乐家——聂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家——聂耳二、教材分析1、本课选自“人音版《音乐鉴赏》(2017版)第十单元新音乐初放第二十节人民音乐家”。
本节内容是介绍聂耳和冼星海两位人民音乐家,本课选取了《人民音乐家——聂耳》作为教学内容。
2、本单元共2课,按照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历程安排,第一课是学堂乐歌,第二课是人民音乐家。
聂耳是我国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无产阶级光辉形象的作曲家,他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3、民间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是聂耳根据民间器乐曲牌《倒八板》整理改编而成。
乐曲以活泼跳跃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出南方人民在节日里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中生生理、心理上相对初中生较成熟,理解能力、总结能力较强,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
本课选自教材的下篇,按照进度一般是高一第二学期的课程,经过高一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去鉴赏音乐,而且小学初中的音乐教材中都有关于聂耳的知识,高中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聂耳的音乐创作手法,并理解人民音乐家的人文内涵。
基于以上学情进行了本课的教学设计。
四、教学目标1、能通过聆听、演唱、体验、改编等方法,探究民间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了解聂耳的音乐创作手法;2、能够在了解聂耳的代表作和赏析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理解人民音乐家的人文内涵。
五、教法学法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和“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以及“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本节课采取了以下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提问法、欣赏法学法:聆听、模仿、演唱、律动、对比、创编、探究六、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聂耳的音乐创作手法难点:理解人民音乐家的人文内涵七、教学过程(一)导入用聂耳的证件照和生活照对比导入,认识不一样的聂耳。
2024年高中音乐鉴赏《聂耳》教案

2024年高中音乐鉴赏《聂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人民的音乐家》中的第一节《聂耳》,详细内容为聂耳生平介绍、音乐创作特点、代表作品赏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及其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学会分析聂耳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聂耳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聂耳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难点:分析聂耳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介绍聂耳生平及其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2)赏析聂耳的代表作品,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分析其音乐特点。
(3)讲解聂耳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聂耳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
(2)每组选一首聂耳的作品进行演唱或演奏,其他组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分析《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特点和歌词意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其他聂耳作品的艺术特点。
六、板书设计1. 聂耳生平及其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2. 聂耳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
3. 《义勇军进行曲》旋律特点和歌词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聂耳的《黄河大合唱》的艺术特点。
答案:(1)歌曲采用大合唱的形式,展现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旋律激昂、豪迈,富有民族特色。
(3)歌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2. 课后拓展:了解其他我国著名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赏析聂耳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其艺术特点,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聂耳教案精品多篇教育教学方案

聂耳教案精品多篇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时代的声音”,具体内容为第十二章“聂耳与国歌”。
详细内容包括聂耳生平介绍、国歌创作背景、国歌的旋律与歌词分析以及国歌在不同场合的演奏形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事迹,认识到国歌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分析国歌的旋律和歌词特点。
3.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聂耳与国歌的关系、国歌的旋律和歌词特点。
难点:国歌旋律的分析、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获奖时刻的国歌演奏视频,让学生感受国歌的庄严与自豪。
2. 新课导入:介绍聂耳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国歌创作背景。
3. 课文学习:(1)国歌的旋律分析:播放国歌,让学生边听边分析旋律特点。
(2)国歌的歌词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从歌词中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4. 实践活动:学唱国歌,分组进行合唱练习。
5. 例题讲解:分析国歌在不同场合的演奏形式,如升旗仪式、重要庆典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国歌演奏的场合,并讨论如何尊重国歌。
六、板书设计1. 聂耳与国歌2. 内容:(1)聂耳生平事迹(2)国歌创作背景(3)国歌的旋律与歌词特点(4)国歌在不同场合的演奏形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聂耳与国歌的关系。
(2)分析国歌的旋律和歌词特点。
2. 答案:(1)聂耳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家,为我国国歌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2)国歌的旋律激昂、坚定,歌词充满爱国主义情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国歌的认识和爱国情感有所提升,但对旋律分析部分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国歌,进行比较分析。
(2)组织学生参加升旗仪式,感受国歌的庄严与自豪。
人民音乐家《聂耳》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鉴赏课《人民音乐家——聶耳》教学设计(课题):《人民音乐家——聶耳》(教学目标):1.聆听《金蛇狂舞》《毕业歌》及聂耳其他代表性作品,体验其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而懂得其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知道这位人民音乐家的伟大贡献及高尚品格。
通过对聂耳所处时代的学习,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重点):学唱《毕业歌》部分旋律并认识歌曲的社会价值。
(难点):乐曲《金蛇狂舞》中螺蛳结顶旋法理解及创作。
(教法):以聆听为主,结合感受、对比、体验、讨论等方法。
(教具):多媒体、钢琴、黑板等教学过程:一、组织课堂:进行礼式,简单交流二、导入:从回顾课程进入,我们把目光移向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当时日寇侵占东北又把铁蹄伸向华北,有这样一位音乐人,他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吹响了中国革命的号角,号召民众投身抗战,为民族而歌、他是谁?“人民音乐家---聶耳”(板书)三、新课1、“聶耳”—学生会很好奇,简介聂耳: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
中国音乐家。
他从小家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
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
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另外由赵丹主演的影片《聂耳》在1959年上映后也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2、主要作品:请同学进行对所知的内容进行介绍:《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学生对聂耳的了解仅限于这两首作品,认识还比较肤浅弹唱《卖报歌》一遍;除此之外的作品还有器乐作品、声乐作品、以及对当时时代背景下中国音乐应该走向何处的探究性论文。
3、器乐曲:《金蛇狂舞》:是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乐曲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鉴赏《聂耳》教案
【教材分析】
聂耳——人民音乐家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义勇军实行曲》《毕业歌》《卖报歌》《码头工人歌》《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金蛇狂舞》等,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这节课主要欣赏的是《金蛇狂舞》和《毕业歌》。
《金蛇狂舞》以活泼跳跃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以鲜明的民族色彩,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幅生动的民间生活风俗画面。
全曲由三段构成循环结构,其中第二段采用“螺丝结顶”旋法,上下对答呼应把龙舟比赛你追我赶、交替前行的场面写活了,是同学重点分析的乐段。
《毕业歌》是电影《桃李劫》的插曲,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讲述的是“9.18”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刻画了学生们热血沸腾、勇往直前,担负天下兴亡的坚强意志。
【教学目标】
1.自主欣赏、主动探究、合作创造等方法,在愉悦中感受与体念音乐,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欣赏和积极创造,来提升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使用举例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聂耳的两部音乐作品《金蛇狂舞》和《毕业歌》
【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具】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放映国歌视频,让学生起立唱国歌。
引导学生思考唱国歌时要注意什么?想到了什么?(唱国歌时要立正、严肃,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老师:“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
大学、中学、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那么你们知道《国歌》的作曲者是谁吗?”
学生:“聂耳”“冼星海”
老师:嗯,同学们有人答对了,聂耳和冼星海都是我国的人民音乐家,但这首《国歌》是由聂耳所创作的。
3.想起祖国过去受侵略受压迫的苦难,想起拋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就会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我校每周一早上都要升国旗,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却会看见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在升旗过程中有些人就是跟着国歌伴奏曲“哼哼”而已,有些同学甚至还手插在口袋里,不行注目礼,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
唱国歌是表达爱国感情的一种神圣行为,奏唱国歌时应庄严肃立。
我们不但要学会唱国歌,而且应该唱的准确,唱的有情感。
(通过欣赏和提问导出课题“聂耳”)
二.学习新课
1. 介绍聂耳生平
老师: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聂耳生平资料
学生:“1933年,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 “1931年入黎锦晖主持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发表《中国歌舞短论》,并因批评黎氏被迫离团”“1935年7月1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游泳时不幸身亡”。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准确,老师再来补充一点。
1933年开始为左翼电影、戏剧作曲。
聂耳自幼喜爱音乐,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特有的兴趣和超人的才能。
他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尤其是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方面,有些音乐一经他的耳朵,就能被他模仿出来,久而久之,就有人送他外号叫“耳朵先生”,后来索性他就更名为聂耳。
聂耳的音乐启蒙教师其实是他的母亲。
聂耳的童年是在喜爱民歌的母亲的影响下和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中度过的。
在聂耳从事音乐创作之后,他更加注意民间音乐、曲调的收集和整理。
他的很多音乐作品中都有民间音乐曲调的使用,比如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金蛇狂舞》。
你们还知道聂耳有什么主要作品吗?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
学生:《梅娘曲》,《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长江》,《采菱歌》,《铁蹄下的歌女》等等。
老师:很好,同学们还有一首是你们从小都在唱的儿歌《卖报歌》。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首《卖报歌》,大家跟着一起唱。
2.下面欣赏《金蛇狂舞》民乐合奏
老师:同学们要带着几个问题来欣赏这段视频
1、你从中得到什么感受、音乐中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2、注意一下里面用到了什么乐器?
3、想想你以前是不是也听过这首曲子?
学生:热闹、欢腾、好像在庆祝节日
老师:很好。
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见解,这首乐曲是聂耳根据传统
乐曲《倒八板》改编创作的音乐合奏曲,表现了欢庆的节日场面,描
绘的是我国江南一带人们在欢庆端午节赛龙舟热闹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聂耳于1934年亲自指挥,将乐曲定名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对新中
国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学们,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这首
曲子?有同学能够哼唱一下吗?
学生:听过,在2012年春晚我的偶像王力宏和李云迪演奏过初中
那时候欣赏过。
老师:绝大部分同学都听过了,可能有的同学没听过,下面我们
将继续重温这首欢快美妙的音乐,你们来听一下乐曲应该分为几个乐段,等下请同学来回答一下。
播放视频
展示PPT讲解乐曲的分段
3. 欣赏《毕业歌》
老师:同学们,以前毕业的时候有唱过毕业歌么?
学生:“没有唱过”“唱过”
老师:好!那下面我们来学习欣赏一下这首乐曲《毕业歌》,这首
歌是电影《桃李劫》的插曲,此歌作于1934年。
该片讲述的是“9.18”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在毕业前他们欢聚一堂时唱了《毕
业歌》。
听完之后发表一下你们的感受,注意里面的歌词。
简单的阐
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毕业歌》是什么样子的。
播放《毕业歌》
老师:同学们,发表一下你们的感言吧!
学生:“朝气蓬勃”“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表达了一代青
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
老师:这两位同学都回答得特别好,这首歌的主题是号召有为青
年走上救亡战场。
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
激情,所以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热爱,在我国革命斗争
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没有毕业的离情感伤,没有国难当头、民族存亡
之际的忧愤与担当,就无法把救国的责任心和青年学生的蓬勃朝气表
达出来,整首歌曲既有革命的英雄气概,又充满了强烈的乐观主义,
表现出了中国革命青年的光辉形象。
我们来大声地、有感情朗读一遍
这首歌的歌词好不好?
老师:大家朗读的非常好!下面来学唱一下这首歌。
等下请一位同
学来充当指挥来知道我们唱好这首歌。
最后:让学生分组实行编排、设计,体现他们自己心中的《毕业歌》。
【总结讨论】
1、给出一个表格让同学实行总结,然后实行填充。
2、《金蛇狂舞》是作曲家聂耳根据传统乐曲《倒八板》改变创作
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乐曲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
热闹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3、《金蛇狂舞》使用了螺丝结顶的发展手法来发展音乐。
4、《毕业歌》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我们不但欣赏聂耳的优美作品更应欣赏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代代传唱。
【结语】
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这样说:“如果在宁静的海洋上的一个荒岛,
一个莫扎特、一个拉法埃尔也只会是一介村夫而已。
”他形象地一语
道破了作曲家与其社会生活环境的关系。
如果把音乐看做是语言,是
情感、思想的表达,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语言的讲述者、思想和情感
的表达者决定了他们创作的音乐是什么样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聂耳
乃至他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都和那个特定的民族时代息息相关。
他那些铿锵有力的音符,正是当时社会环境下民众心声的真实反映和
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