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教案
《酒歌》教学设计

《酒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酒歌》的背景和含义;2.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演唱《酒歌》;3. 能够理解和解释《酒歌》中的词语和句子;4. 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自由创作一个类似的酒歌。
二、教学准备1. 《酒歌》的歌词;2. 录音设备;3. 黑板/白板;4. 准备一些相关的酒类图片/图表供学生参考。
三、教学步骤1. 导入 (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酒歌》这个标题,然后向学生解释这首歌的背景和意义。
告诉学生,这首歌是一首盛唐时期的民歌,主要歌颂了饮酒的快乐和幸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豪情壮志。
2. 朗读和理解 (15分钟)让学生跟着你一起朗读《酒歌》的歌词,并解释其中的生词和短语。
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词语。
可以用一些例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音频欣赏 (10分钟)播放一段录制好的《酒歌》的音频,让学生跟随音频一起听。
在播放结束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听到的感受和理解。
可以问一些问题,如“你喜欢这首歌吗?”、“你觉得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等等。
4. 分组演唱 (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选择一个角色,如歌手、合唱团、舞蹈家等,并为他们分配不同的段落或词句。
然后,他们可以在小组内排练并表演出来。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5. 创作一个类似的酒歌 (3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一首与酒相关的歌曲。
他们可以参考《酒歌》的风格和情感,但必须创作出自己独特的内容。
鼓励学生使用他们学到的词语和句子,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6. 表演和分享 (10分钟)让每个小组表演他们创作的歌曲,并让其他小组和全班评价和分享反馈。
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四、课堂小结 (5分钟)。
酒歌藏族教案

酒歌藏族教案教案标题:酒歌藏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酒歌在藏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学习和掌握酒歌的基本唱法和演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藏族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素材,向学生展示酒歌的表演场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2. 向学生介绍酒歌的起源、发展和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
可以使用PPT或故事讲解的方式,使学生对酒歌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唱法学习:3. 向学生展示酒歌的基本唱法,包括音调、节奏和发声技巧等。
可以通过示范演唱和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
分组练习:4.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练习唱酒歌。
教师可以提供歌词和音乐伴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唱练习。
个别指导:5.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和调整,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酒歌的演唱技巧。
展示演唱:6. 邀请学生进行酒歌的展示演唱,可以在班级内或学校活动中进行。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藏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反思:7. 结束活动后,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反思,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酒歌对藏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扩展活动:8.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藏族文化,可以组织参观或研究相关的书籍、电影或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
评估方式:9. 可以通过学生的合唱表现、对酒歌的理解和对藏族文化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注意事项:-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材和多媒体素材,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 在进行唱法学习时,教师应注重细节和示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模仿。
- 在分组练习和展示演唱时,教师应注重团队合作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一杯酒音乐教案范文

一杯酒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一杯酒》,提高音乐欣赏和演唱能力。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了解藏族的音乐特点和风俗习惯,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一杯酒》的词曲分析2. 藏族音乐特点介绍3. 演唱技巧与实践三、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一杯酒》2. 掌握藏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3. 提高演唱技巧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2. 藏族音乐风格的把握3. 演唱时的情感表达五、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或音频设备2.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3. 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等)4. 合唱队服装和道具5. 教学课件或幻灯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一杯酒》,提高音乐欣赏和演唱能力。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了解藏族的音乐特点和风俗习惯,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一杯酒》的词曲分析a. 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义b. 分析歌曲的结构、调式和节奏c. 解读歌词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2. 藏族音乐特点介绍a. 了解藏族的音乐历史和传统b. 分析藏族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阶特点c. 介绍藏族常用的乐器和演奏方式3. 演唱技巧与实践a. 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发音、呼吸和共鸣b. 练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特殊的音阶和节奏c. 进行集体演唱和实践,提高演唱能力三、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一杯酒》2. 掌握藏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3. 提高演唱技巧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2. 藏族音乐风格的把握3. 演唱时的情感表达五、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或音频设备2.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3. 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等)4. 合唱队服装和道具5. 教学课件或幻灯片六、教学步骤与活动安排(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a. 播放藏族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b. 邀请学生分享对藏族音乐的印象和感受c. 教师简要介绍藏族音乐的历史和特点2. 歌曲《一杯酒》的词曲分析a. 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义b. 分析歌曲的结构、调式和节奏c. 解读歌词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3. 藏族音乐特点介绍a. 教师介绍藏族的音乐历史和传统b. 分析藏族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阶特点c. 介绍藏族常用的乐器和演奏方式4. 演唱技巧与实践a. 教师示范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发音、呼吸和共鸣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c.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实践,教师点评并指导5.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表现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c.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歌曲和演唱技巧七、教学步骤与活动安排(第二课时)1. 复习歌曲《一杯酒》a.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随演唱b.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c. 学生进行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2. 藏族音乐特点深入学习a. 教师讲解藏族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阶特点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特殊的音阶和节奏c. 学生尝试用民族乐器演奏藏族音乐作品3. 演唱技巧与实践a.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b. 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提高演唱能力c.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实践,教师点评并指导4.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表现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c.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歌曲和演唱技巧八、教学步骤与活动安排(第三课时)1. 复习歌曲《一杯酒》a.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随演唱b.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c. 学生进行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2. 演唱技巧与实践a. 教师示范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发音、呼吸和共鸣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c.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实践,教师点评并指导3. 藏族音乐文化欣赏a. 教师播放藏族音乐作品,学生欣赏和感受b. 学生分享对藏族音乐的印象和感受c. 教师介绍藏族音乐的历史和特点4.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表现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c.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歌曲和演唱技巧九、教学步骤与活动安排(第四课时)1. 复习歌曲《一杯酒》a.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随演唱b.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c. 学生进行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2. 演唱技巧与实践a. 教师示范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发音、呼吸和共鸣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c.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实践,教师点评并指导3. 藏族音乐文化深入学习a. 教师讲解藏族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阶特点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特殊的音阶和节奏c. 学生尝试用民族乐器演奏藏族音乐作品4.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表现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c.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歌曲和演唱技巧十、教学步骤与活动安排(第五课时)1. 复习歌曲《一杯酒》a.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随演唱b.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c.重点解析重点:1. 学会歌曲《一杯酒》的词曲和演唱技巧。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教学过程及反思

案例分析新课程NEW CURRICULUM今日,本人讲授了《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一课,现将授课过程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敬请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教材分析】本课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少数民族汉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教材中的第四册第三单元第15课内容。
本课属于民俗单元部分,主要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生分析】本人所授课班级为高二年级文科班,该班学生成绩在整个年级中属于中上等。
该班有49名学生,均为藏族学生,而且49名学生均来自昌都各县和四川甘孜、巴塘、理塘地区,属于课文中所说的康巴地区。
【教法介绍】主要采用学生表演法、教师引导和学生回答相结合及课外拓展法等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1)青稞酒和酒杯。
(2)多媒体课件,包括青稞酒制作过程的视频,《好汉歌》中喝酒唱歌的视频,《红高粱》中唱歌的视频。
【教学过程】1.学生课前预习,自己学习生字词语,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分析本课学习的重点,那就是酒歌和酒文化,在课堂刚开始,就要求学生明白本课的重点。
另外,还能让学生养成分析课文题目的习惯,分析题目之后,带着自己的思考把课文内容浏览一遍。
3.请学生讲解家乡青稞酒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4.请学生讲解敬酒和唱酒歌的场合和规矩,这一环节,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板书。
学生的发言积极踊跃,但缺乏分类,教师的板书过程,就是分类和总结的过程。
敬酒和唱酒歌的场合有:农民田间劳作时,农作物喜获丰收时,农民盖房子时,过山和过垭口时,重大的和特别的节日来临时,人们结婚时,人们离别和相聚时,拜访别人或者家里来客人时,子女考上学校欢送时,都需要敬酒,并唱酒歌。
敬酒和唱酒歌的规定有:敬酒的顺序由天地神到人,敬人的时候,从长辈或尊者开始。
敬酒的时候,主人要把酒杯倒满,双手捧着酒杯到客人面前,腰微弯,酒杯稍低,送到客人手上,在客人喝酒的时候,敬酒人要唱酒歌,酒歌一般短小,但主人要连续唱,不能停,不能忘记歌词。
大学合唱藏歌教案设计理念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藏族文化,学习藏族歌曲的基本特点,掌握藏语发音及歌词。
2. 技能目标:通过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合作能力及音乐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藏族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学习藏族歌曲的基本特点,如旋律、节奏、歌词等。
2. 掌握藏语发音及歌词。
3. 提高合唱技巧,培养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藏族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特点。
2. 藏语发音及歌词的掌握。
3. 合唱中的音准、音色、音量协调。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藏族歌曲、了解藏族文化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
2. 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藏族歌曲的演唱、舞蹈等,丰富教学内容。
3. 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针对教学难点,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藏族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
(2)介绍藏族文化及歌曲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讲解藏族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特点。
(2)教授藏语发音及歌词,进行个别辅导。
(3)分组练习,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
3. 合唱练习(1)讲解合唱技巧,如音准、音色、音量协调等。
(2)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指导学生纠正不足。
(3)进行整体合唱,让学生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藏族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提高民族自豪感。
(3)布置课后作业,如收集藏族歌曲、学习藏族舞蹈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藏族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藏族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情况。
3. 学生合唱技巧的提升。
4. 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及爱国情怀的培养。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藏族歌曲,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酒歌》教学设计精选

《酒歌》教学设计《酒歌》教学设计精选《酒歌》教学设计精选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5分钟1、教师身穿蒙古服,手拿哈达和银碗,唱起旋律悠扬的《下马酒》。
(计时1分25)(注意:教师演唱时,手捧哈达,手拿酒杯。
而且酒杯里一定要有酒,演唱的时候,可以走到学生们的中间,不一定非要学生们喝,可以闻一闻。
如果说喝的话,酒杯里可以是葡萄酒一类的。
这样,情境更逼真,课堂气氛会更热闹,学生们会更有兴趣。
)2、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走进快乐的音乐课堂。
为此啊,老师今天特意精心地打扮了一番,身穿节日的盛装,并为老师和同学们送上了一首深情的歌曲。
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今天的服饰,还有刚才演唱的歌曲是表现的哪个民族的一个什么场景啊?全体同学:蒙古族。
学生:略。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刚才老师表现的是蒙古族人们在毡房外面为迎接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献哈达,敬奶酒的场面。
客人必须先喝了主人敬上的这三大碗酒,才表示你对草原人民的情真意切。
三碗酒过后啊,主人便会把你请进美丽温馨的毡房,随后为你端上好多草原特色的食品。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些食品都是什么。
(播放课件图片,播放一张让学生即兴抢答就可以,课堂气氛会更好。
)师:这么多好吃、好喝的,太诱人了,我都要流口水了。
今天虽然不能现场喝到奶茶,吃上手把肉,喝到马奶酒,但是我们可以唱一唱“酒歌”嘛!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草原人们是怎么唱“酒歌”的。
(播放歌曲视频)二、新歌教学:25分钟1、整体感受:师:听到这优美的歌声,老师都不禁要自斟自饮了。
“酒歌”是我们蒙古族民歌的一种。
这首《酒歌》是我国著名词作家晓光、作曲家魏群二人在1986所创作的歌曲,并由草原著名歌手龙梅演唱。
2、教师范唱:师:下面,老师也想给大家唱一唱这首《酒歌》。
请大家看着歌片儿,根据歌词想一想,歌曲里都唱到了什么?(教师自弹自唱第一段,第二段吹长笛。
)生:(回答问题)马奶酒、饮食方面、载歌载舞、幸福美好的生活。
康巴酒文化

康巴酒文化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酿酒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酒文化。
生息于巍巍雪山,茫茫草原的世界屋脊之上的藏族,生性豪放,乐天、热情。
长期的佛教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养成了仁爱、礼貌、节俭的美德。
因此,藏族人普遍爱饮酒,但绝不酗酒。
平时一般不饮酒,但饮起来却总能酣畅尽兴方休,酒对藏族人喜庆的饮料,绝无消愁解闷的用途。
因为佛教戒酒,酒在笃信佛教的藏族人民中是不能作为祭祀之物的藏族,古代经的酒种类较多。
据敦煌出土的古藏文写卷《笨教丧葬仪轨》载,吐蕃早期所饮的酒有米酒、小麦酒、葡萄酒、蜂蜜酒和青稞酒等。
随着唐蕃联姻而发展起来的汉藏文化交流,使藏族掌握了内地传入的复式发酵酿酒法,仿内地黄酒酿制的青稞酒得到了藏族的普遍喜爱,从而成为了藏族的传统饮料。
在大多数藏区,平时倘有客至,敬茶不敬酒,但逢年过节和喜庆时,如果客人来家,则必须敬酒。
一般敬酒方式大径相同。
但四川的嘉绒藏族较特别,平时对进屋的客人先敬一壶酒,随即将食物用盘奉上一客一份。
阿坝的黑水地区,藏族凡见熟人从门前经过,必请进屋内敬一碗酒,如客人不进屋,主人要把酒拿到路边请客人喝,以示慰劳。
藏族人民热情好客、和善睦友的风尚,在这些酒俗中得以充分展现。
康区藏族喜用青稞自己酿酒。
青稞酒有两种,一种呈黄色,藏语康方言呼为“穹”;另一种是无色低度经蒸馏而成的烧酒,只有个别的地方酿制。
《西藏志.饮舞》记载:青稞酒"淡而微酸,名曰穹。
亦有青稞烧酒。
饮酒之后,男女相携,沿街笑唱为乐."清代以来,一些汉文书籍常将青稞酒称作"蛮冲酒"。
蛮冲实际是"穹"的音译。
青稞酒酿造过程要冲水,用麦管、竹管吸咂故又称为咂酒。
早期青稞酒的酿制是先将青稞发芽,经糖化后加入蘖(酿酒的曲),使其酒化。
内地酿酒法传入后,青稞酒的酿法已类似内地黄酒的酿法。
著名藏族史诗《格萨尔正传》中对青稞酒的酿造法有非常生动具体的描绘:要说酒是怎样造,造酒先要有粮食.青稞用来煮美酒,花花的汉灶先搭起,铜锅用毛布擦干净,青稞放在铜锅里,倒入清洁碧绿的水,灶火膛里火焰升.青稞煮好摊在白毡上,再拌上精华的好酒曲。
藏族民歌 教案

藏族民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藏族民歌的多元文化特色教案目标:1. 了解藏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学习并演唱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民歌。
3.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藏族民歌的概念和特点,强调其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播放一段藏族民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
知识讲解:1. 讲解藏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包括其在藏族生活中的作用和传承方式。
2. 介绍藏族民歌的音乐元素,如调式、节奏和唱法等。
学习演唱:1. 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民歌,将歌词和歌曲分发给学生。
2. 分别讲解歌词的含义和发音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准确演唱。
3. 分组练习歌曲,指导学生注意合唱的和声和节奏感。
4. 整合各组的表演,进行集体排练,确保整体演唱效果。
文化探究: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藏族民歌与藏族文化的关联,如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生活场景。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藏族民歌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展示演出:1. 安排学生在班级或学校的音乐会或文化活动中表演所学的藏族民歌。
2. 鼓励学生展示个人特长,如舞蹈、乐器演奏等,增加演出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评估与反馈:1. 观察学生在学习演唱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分享,评估学生对藏族民歌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提供个别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并研究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比较和探究。
2. 组织学生参与音乐交流和合作活动,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社交能力。
教学资源:1. 藏族民歌音频或视频资料。
2. 藏族民歌歌词和乐谱。
3. 多媒体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4. 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活动材料。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藏族民歌的文化特色,并通过学习和演唱一首具体的藏族民歌,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逻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加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主动性。
二、情感价值目标:
1、让学生理解自己本民族所具有的传统的酒歌酒文化;
2、明确传统文化需要保护、传承,明确“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研讨法
设计意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思考与合作探究为主,使学
生不断拓展思维,充分展示自我,达到以教师为导演,学
生为演员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1)、加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主动性;
(2)、使学生从情感上明确传承民族文化的重
要性。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的层次差异较大,但大部分学生能对一些简单问题做到自我思维,自我解答。
由于高二学生性格内向居多,因此课堂气氛的活跃度相对较低,只能达到正常完成学习目标的效果。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语言有组织的课文的内容,完成课文的浓缩。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1)、课文的题目是“酒歌与酒化”,为什么用很多篇幅写青稞酒的酿制过程和效用,(提示:细读课文第二部分,结合一下材料回答)
首先,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青稞酒酿造的工艺,使没有品尝过青稞酒的人能大致的区分出青稞酒与白酒的不同之处,使人更深入的了解到藏族的酿酒文化,表现出青稞酒的与众不同。
其次,为了表现出在康巴藏族地区饮酒也有地区上的文化和习惯差别,让我们明白,地域差异造就文化差异。
(2)、在康巴地区,敬酒与受酒有怎样的习俗,敬酒和唱酒歌的习俗,有怎样的文化含义,
A、a、敬酒:首先,必须唱酒歌,先唱完酒歌在敬酒;其次,先敬酒再唱酒歌;第三,在唱酒歌的过程中敬酒。
b、受酒:首先,受酒者不能将碗中的酒偷偷倒掉,这样视为极端无礼行为;其次,酒歌唱错可罚敬酒者一杯;第三,敬酒者的歌声优美,受酒者可反过来敬酒给他,以示赞赏。
B、文化含义:首先,酒歌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幸福的渴望。
其次,敬酒习俗与唱酒歌是民族文化中最具有民族性、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的展示。
第三,敬酒和唱酒歌是藏族生活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积淀,是这一民族在民族心理、民族品格的外在表现。
三、思维拓展训练:
比较甘南藏族酒歌与康巴藏族酒歌的特点有什么异同之处。
(提示:以文中“祝酒歌”为文本进行比较)
相同点:都是以酒为主题的祝福歌曲,表现的也都是对自然生灵的赞美,对亲朋好友的祝福。
不同点:a、康巴的酒歌有更加详细的景物描写,语言更加富有色彩感;歌词中包含了祝福的敬语。
都可以表现出
藏族人民热情好客,崇尚和谐的优良品质。
b、甘南的酒歌直奔主题,语言平实充满亲和力。
四、仿写: 请根据文中的第二段祝酒词,仿写一段属于自己的祝酒词。
eg、欢快的酒杯高举过头,这酒中包满了情和意,祝愿朋友
马到成功,相聚莫为离别愁,天长地久的友谊住在心中,美好的回忆永久芳香。
五、小结:
无论是康巴藏族地区的酒歌与酒文化,还是我们甘南地区的
酒歌文化,都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民族文化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才能使中户民族的文化更加博大精深。
六、板书:
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
一、课文浓缩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三、思维拓展训练
四、仿写
七、作业:1、课后练习积累与扩展第三题;
2、用文字描述一段自己家乡敬酒的场面,要求镜头具
体化。
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