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本质、种类和关系共24页文档
概念(一)

分别指出下列标有重点的概念,(A)是单独 ,(A 分别指出下列标有重点的概念,( 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B 概念还是普遍概念?(B)是集合概念还是非 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 3.01 《面向世界》丛书是辽宁人民出版社 面向世界》丛书是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一套综合性大型系列丛书。 3.02 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 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 民。 3.03 毛泽东的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毛泽东的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04 中国工人阶级大公无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工人阶级大公无私。
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即内 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 涵与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 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因为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可以由一个属性或者几 个属性组成,所以,构成概念内涵的属性可能是 一个也可能是几个。例如:“三角形” 一个也可能是几个。例如:“三角形”这个概念 的内涵只有一个属性:“ 的内涵只有一个属性:“三边封闭的平面图 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涵则有三个属性: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边封闭的平面图形”、“一个角为直角”、 三边封闭的平面图形” 一个角为直角” “两个边相等”。 两个边相等” 概念的外延有的是一个单独事物,如:黄山、昆 概念的外延有的是一个单独事物,如:黄山、昆 明。有的是两个或更多的事物,有的是空类,即 明。有的是两个或更多的事物,有的是空类,即 在客观世界里不存在相应的事物,如:天堂、上 帝。 注意:概念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注意:概念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概念的分类(三)
3、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指称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 根据概念所指称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以把概念分为集 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把一类对象的总和当成 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概念。 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概念。 在客观事物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联系, 在客观事物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联系,一是类和分子的 联系,一是集合体和个体的联系。类的属性, 联系,一是集合体和个体的联系。类的属性,必然为组成 它的任一分子所具有;集合体的属性, 它的任一分子所具有;集合体的属性,构成它的任一个体 并不必然具有。例如:城市是一类事物,北京、伦敦、 并不必然具有。例如:城市是一类事物,北京、伦敦、纽 约等是组成它的分子。城市具有的属性,北京、伦敦、纽 约等是组成它的分子。城市具有的属性,北京、伦敦、 约等必然具有。中国工人阶级是一个集合体,张某、李某、 约等必然具有。中国工人阶级是一个集合体,张某、李某、 王某等一个个中国工人是组成它的个体。 王某等一个个中国工人是组成它的个体。中国工人阶级具 有的属性,构成它的每个中国工人未必具有。例如, 有的属性,构成它的每个中国工人未必具有。例如,中国 工人阶级是大公无私的, 工人阶级是大公无私的,而作为它的个体的每一个中国工 人则不一定是大公无私的。 人则不一定是大公无私的。 集合概念是以集合体为指称对象的概念。非集合概念是不 集合概念是以集合体为指称对象的概念。 以集合体为指称对象的概念
形式逻辑(第二章(新))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概念的种类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一、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印刷品。
种属性的概念,也叫肯定概念。
种属性的概念,也叫否定概念。
用范围。
或者说是正、负概念死亡具体事物,还是依附于事物的属的具体事物,故又称具体概念。
种性质或关系。
的概念究竟是实体概念还是属性概仿佛把严寒拒之门外,屋里洋溢着春的气息实体概念,两眼发花,可依然坚守在阵属性概念概念间的关系的。
关系的方法。
人是律师。
国人。
洲人,两个法国人,五个商其中法国人不经商。
那么,单身名女人的反变关系:概念外延的大小外延就会随之缩小;相外延就会相应扩大。
即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二、概括和限制1.概念的概括: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外延较小的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例如:38号黑色无带的牛皮鞋——牛皮鞋——皮鞋——鞋我国的直辖市——我国的城市——城市概念概括的特点:在于概念外延的扩大,即使概念外延指称的对象数量增多。
三、定义问题:什么是电视机?弟弟:电视机就是有电视的机器。
哥哥:电视机是教育工具。
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学科学、学外语、学唱歌。
姐姐:电视机是文娱工具。
因为它经常播送音乐、电视、戏剧节日等。
妈妈:电视机是一种接收用黑白电视的设备。
奶奶:电视机不是收音机。
爷爷:电视机是小电影。
爸爸:电视机是用来接收电视广播的装置。
产品。
项的外延。
项的外延。
规则2被定义项。
定义项。
定义项。
概念的定义。
【Ds 就是Dp】。
)的概念。
规则4裂现象。
通过对此种现象的思通人遵守“底线伦理”。
底线伦理”的定义最合适?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的行理就是该大厦的基础部分。
四、划分代的”。
还是戏剧等。
是按国别的,后者是按时代的。
种类,关系,限制概括定义,划分

3.划分与分解不同:
①划分是根据概念的属种关系,把一个大类(属)分成许多小类(种);分解是把一个整体事物分成各个组成部分。
②划分后的种概念具有属概念的属性;分解后组成部分不具有整体事物的属性。
③划分后的子项可以用母项的名称去指称,而分解后的部分则不能用整体的名称去指称。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
概念种类
根据外延大小:1.单独概念(独一无二,专有名词)
2.普遍概念(两个或以上)
根据对象是否为集合(根据环境而视):1.集合概念(两或两以上,具有个体没有的功能)
2.非集合概念
(如“月亮”不能限制为“十五的月亮”)。
概念的概括(减少内涵,,扩大外延)
1.定义:亦称概念外延的扩大法,就是通过减少概念内涵以扩大概念外延的一种逻辑方法。
2.根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3.思维路径:是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有方向性,是从一个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概念。
3.定义项一般不能用否定句形式或负概念 举例:合法行为就是不违反法律的行为。
4.定义项必须用清楚确切的科学术语
划分
1.划分是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个小类,来揭示这个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2.划分的组成: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划分的标准(也称划分的依据)。
4.划分与分类
(1)联系: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它是根据事物的特有属性进行的划分。所有的分类都是划分,并非所有的划分都是分类。
(2)区别:
①分类的根据必须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划分则可以按照需要选取事物任一属性作为划分根据。
举例:在阶级社会里,按照经济地位把人们分为若干阶级。请同学们指出这是分类还是划分。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 概念的内涵也称为概念的涵义或含义,是 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固有属性。 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 人:有思维,有语言 2.概念的外延: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具有某种固 有属性的对象,是概念指称的一个或一类事物所 包含的每一个分子。 国家的外延:中国、美国、法国、比利时 人的外延:黄种人、白种人、黑人;外国人、 中国人;年轻人、老人;男人、女人
例: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三角形&四边形
A
B
2.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A和B相对于它们的属概念 C,还可以有两种特殊的关系,即矛盾关系和反 对关系。 (1)矛盾关系 当且仅当没有a是b,并且凡a是c,凡b是c,并 且没有c既不是a也不是b,则概念A与概念B相对 于概念C是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 外延之和等于其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
3.定义的种类: (1)实质定义:就是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固 有属性的定义。如果它所揭示的对象之固有属性 是其本质属性,那么,这种实质定义就是科学定 义。 例:电场就是传递电荷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物理 场。(性质定义) 月蚀就是由于地球运行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所引起 的月球失光现象。(发生定义) 实质定义又可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 义、关系定义等。
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 例:生命就是有生命的物体的生理现象(同语反复) 主观主义者就是主观地观察和......的人。 太阳就是白昼发光的物体(循环定义) 3.定义不应使用含混的言辞和比喻。 如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4.定义项不能包含负概念。 如资产阶级就是非无产阶就是负概念,则可以使用负概 念,如无机物就是不含碳......(√)
概念的种类和概念间的关系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和概念间的关系有这么一个诡辩:“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已》是鲁迅的小说,所以《孔乙已》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结论显然是荒谬的,但是推理似乎又无懈可击,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呢?这就涉及到概念的种类问题。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属性。
举个例子说,“人”这种事物具有多种属性:有五官四肢,会行走,会说话,会思维……其中,“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属性,就是人会说话、能思维。
概念有两个重要的逻辑特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前者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概念中的反映,后者指的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在概念中的反映。
比如:“三角形”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有三条边、三个角,内角和是180度的多边形”,它的外延包括“各种规则的和不规则的三角形”,即所有的三角形。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概念分为不同的种类。
概念一般有以下三类:1、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外延的数量)单独概念:是反映某一个别事物的概念。
它的外延外延只有一个,是独一无二的。
一般以专有名词或摹状词表达。
如长江、地球、雷锋、孔乙已普遍概念:是反映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别事物组成的一类事物的概念。
普遍概念是指外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的概念。
如树木、学校、作品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群体,非群体)根据概念外延的性质(群体,非群体),所指称的对象是集合体,还是非集合体而作出的分类,可以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
集合体:指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不一定能反映其中的个体如:森林、书籍、群岛、车队、中国女子排球队、党、词汇、阶级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不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
与集合体不同,非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组成它的个体一定具有。
树、书、岛、汽车、党员、词、工人例如:森林是有广泛用途的。
树是植物怎样区别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属性只是集合体具有,其中的个体不具有。
概念的种类

概念的种类概述概念是人们用来理解和解释世界的一种认知工具。
它们代表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关系和类别等。
概念可以被认为是思维的基本构建块,它们在语言、科学、哲学和其他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概念的种类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它们的性质和分类方式来进行划分。
过程概念过程概念描述了事件、活动或运动的动态变化。
它们强调的是事物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过程概念通常包括时间、空间、顺序和因果关系等要素。
例如,生物学中的代谢过程、物理学中的运动过程以及社会学中的社会变迁过程都属于过程概念的范畴。
特征•强调动态性和变化性•包含时间、空间、顺序和因果关系等要素实例1.生物学中的光合作用过程2.物理学中的电流传导过程3.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过程属性概念属性概念描述了事物的特征、性质和品质等。
它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属性概念可以是客观的,如颜色、形状和大小等;也可以是主观的,如喜好、态度和价值观等。
属性概念在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中都广泛应用。
特征•描述事物的特征、性质和品质•可以是客观或主观的实例1.生物学中的遗传属性2.地理学中的海拔高度属性3.心理学中的人格特征属性分类概念分类概念描述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类别。
它们用于组织和归纳事物,帮助我们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性。
分类概念可以基于共同属性、功能、用途、目的等进行划分。
它们在语言学、生物学、社会科学等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征•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类别•基于共同属性、功能、用途、目的等进行划分实例1.语言学中的词类分类2.生物学中的物种分类3.社会学中的社会阶层分类关系概念关系概念描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它们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关系概念可以是静态的,如组成关系、属于关系;也可以是动态的,如影响关系、依赖关系等。
关系概念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特征•描述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可以是静态或动态的实例1.数学中的集合关系2.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库关系3.哲学中的因果关系概念的演变与发展不同类型的概念相互联系和影响,它们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逻辑学 第一讲 概念

不清而产生的歧义。如: 1898年,中国清政府和德国签署了《胶澳租
界条约》,《条约》中约定德国可以获得“山东 胶-济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开采 权……”
歧义①清政府:“铁路沿线的两侧总共30 里”
②德方:“铁路沿线的每一侧各30里, 总共 60里。”
③“30里”是“英里”还是“华里”?
1、“所有公民”都享有人权。 2、张爱玲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 作”
其中的“公民”和“著作”都是周延的。 此外,表达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
如:
1、女人不是老虎。 2、有的学生不是河北人。
这里的“老虎”和“河北人”都断定了 概念的全部外延,因而是周延的。
若语义所指仅断定了概念的一部分外延,那 么该概念的外延就是不周延的。如:
(2)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偷”与“盗” “诉讼”与“打官司” 多词一义 “妈妈”与“母亲”
外宾宴会上的什锦汤,客人看着里面洁 白、光滑、滚圆的鸡蛋,就问这是什么?
“这是公鸡夫人的孩子”
(3)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 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实词表达概念, 虚词不表达概念。
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 词、数词、量词;
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是一个需 要重视的逻辑问题。
中国的河流遍布于国内各个流域,长 江是中国的河流,所以,长江遍布于国内 各个流域。
第一个“中国的河流”是“集合概念”
第二个“中国的河流”是“非集合概 念”
混淆(偷换)概念就是混淆(偷换)内涵
四、运用概念的逻辑错误
1、歧义概念:因概念反映的内涵和外延模糊
概念的种类和关系

注意:普遍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般都是普遍概念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是否把对象看成集合体)
1、集合概念—把一类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集合体的构成要 素是它的各组成部分。
如“森林”是很多棵树构成的整体;
“丛书”是由许多本书构成的整体。
注意:集合概念与它的成员之间:整体与部分,集合体的本质属性 不为构成它的个体所具有。 2、非集合概念—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类的构成要素是分子。 如:“大兴安岭森林”等一个个分子,组成了“森林”这个对象 类。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外延数量不同)
单独概念—反映一个事物,它的外延只是一个单独对象。 如:“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 “杭州是美丽的城市”。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 九.一八事变 雷锋班、 中国体操队 注意:人名、地名、河名、国名、城市名、村庄名、街道名、商店 明、特定时刻、日期、特殊事件的名称。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及以上事物的。 如:“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 “宪法” 、 “诗人” 、 “商品”、“律师” 、“走”、“勤劳”等。 、
A B C
6、A学生 B青年 C青年学生
A
C
B
7、A中国人 B巴金 C现代小说家
A
B
C
8、A生物学 B化学 C植物学 D自然科学
A B
C
D
9、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A B C D
a
b
例如:“北京”
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与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
“马克思主义哲学” 义” “等边三角形” “宪法” 与 与
“等角三角形”
“国家的根本大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概念的本质、种类和关系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