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了解小说的背景、作者及主要人物,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感悟交流等方式,深入剖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以及作品产生的背景。

阅读第一章,了解作品的基调和主人公孙少安的形象。

2. 第二章:分析第二章中主要人物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性格特点,探讨他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态度。

3. 第三章:通过阅读第三章,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如孙少安的妻子贺秀莲、孙少平的女朋友田晓霞等。

4. 第四章:从第四章开始,关注作品中的社会现实问题,如农村土地改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

5. 第五章:阅读第五章,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如奋斗、拼搏、爱情、亲情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凡的世界》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中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及作品所传达的人生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 合作探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感悟。

3. 感悟交流: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促进课堂互动。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阅读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热情以及表达能力。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了解他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的领悟。

4. 个人成长: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步骤1. 第六章:分析第六章中孙少安的生活困境和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平凡的世界教案

平凡的世界教案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案一:《平凡的世界》导读【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背景及主题;2.理解小说《平凡的世界》的结构特点;3.分析小说《平凡的世界》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心路历程;4.通过导读,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1.导读小说《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背景及主题;2.分析小说《平凡的世界》的结构特点;3.分析小说《平凡的世界》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心路历程;4.进行小组讨论,整理出自己对小说的初步理解。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10分钟)向学生展示小说《平凡的世界》封面,并提问:1.你们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2.你们对这本书的封面有什么想法?Step 2 作者及主题介绍(15分钟)1.介绍作家路遥及其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

2.讲解小说的主题:追求真理与人生意义。

Step 3 结构特点分析(20分钟)1.分析小说《平凡的世界》的整体结构,包括几个部分和章节的划分。

2.讲解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Step 4 人物形象及心路历程(25分钟)1.分析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 贾平凹:主人公,代表平凡劳动者的形象;- 高峰:贾平凹的兄弟,代表希望与追求的象征;- 杨绛:贾平凹的妻子,代表坚韧与忍耐的品质。

2.描述他们的心路历程,包括内心的挣扎、成长和变化。

Step 5 小组讨论及总结(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各自对小说的初步理解。

2.各组派代表分享并总结出自己对小说的认识和感悟。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导读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反应;2.听取学生的小组讨论内容,评价其对小说的理解情况。

【拓展延伸】请学生阅读小说《平凡的世界》的第一章,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作为下节课的导入内容。

教案二:《平凡的世界》人物剖析【教学目标】1.深入了解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2.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和技巧;3.通过人物剖析,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寓意。

《平凡的世界》教案

《平凡的世界》教案

《平凡的世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了解《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色。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1.2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路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作品概述:作品的主题、情节及人物关系。

作品特色:现实主义文学风格、地域文化特色等。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作者、作品及人物形象。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讨作品主题。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一)2.1 教学目标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

2.2 教学内容孙少安:坚韧、勤劳、有责任感、有理想。

孙少平:聪明、勤奋、有追求、有担当。

田润叶:善良、纯朴、有爱心、忍辱负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人物形象特点。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讨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二)3.1 教学目标进一步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

3.2 教学内容田晓霞:独立、勇敢、有思想、有担当。

贺秀莲:贤惠、体贴、坚韧、有爱心。

其他人物:如孙玉厚、田福堂、李向前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人物形象特点。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讨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四章:作品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4.2 教学内容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工业化等。

社会阶层:农民、工人、干部等阶层的冲突与融合。

爱情与婚姻:作品中的爱情观、婚姻观及其现实意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作品中的社会现实。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课程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平凡的世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趣,拓展阅读视野。

5.2 教学内容回顾课程所学内容,梳理《平凡的世界》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

推荐相关阅读作品,如《红楼梦》、《围城》等。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感受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的奋斗精神。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追求。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主题的理解。

2.难点:对小说中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入思考。

三、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讨论法、赏析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以“平凡与伟大”为话题,引出小说《平凡的世界》。

2.作者及背景介绍介绍路遥的生平及创作背景,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

3.阅读指导(1)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2)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批注,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4.情节梳理(1)让学生分组讨论小说的主要情节,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如主线和支线的关系等。

5.人物形象分析(1)选择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等,进行人物形象分析。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人生追求。

6.主题探讨(1)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如奋斗精神、人生价值、爱情与婚姻等。

(2)结合现实生活,讨论小说主题的现实意义。

7.艺术特色赏析(1)赏析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如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写等。

(2)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如质朴、生动、富有感染力等。

8.课堂讨论(1)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小说中的奋斗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9.课堂小结总结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和艺术特色。

10.作业布置(1)写一篇关于《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

(2)以“奋斗成就人生”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王卫国《平凡的世界》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

王卫国《平凡的世界》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

王卫国《平凡的世界》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王卫国《平凡的世界》优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把握《平凡的世界》思想内容,由此认识社会的变革。

2、学习作者以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的方法。

体会孙少平心理的变化过程。

3、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特征和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3教学难点: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特征和精神品质。

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读一本适合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好书并不容易。

我是在大学里碰到《平凡的世界》的,当时读这部小说真的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

看完之后,久久不能放下,激奋的心绪难以平静。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找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一起痛快的抒发一下这种情感,一定要是和看过这本书的人聊着才痛快,才过瘾!我喜欢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三遍了,就是再看几遍我也不会厌,我真的为有这本书而自豪,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看它,看我们在那种环境中是否也有那样刻苦奋斗的精神。

我很遗憾我没能在高中接触到这部小说,因为高中阶段的同学是极容易产生学习的倦怠感的,很需要外界不断地注入精神动力。

《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能让我们在心灵受到震撼之后主动要求上进的小说。

一、作家作品介绍《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1949-1992),陕西省清涧县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曾经务农,并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他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作。

在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延安大学,毕业后,他先后来到__作家协会陕西分会,相继在《陕西文艺》编辑部和《延河》编辑部任编辑。

他创作的中篇小说《人生》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来还被作者本人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并搬上银幕。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__最__学奖——“茅盾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__文坛上的文学地位。

二、《平凡的世界》介绍《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把__、__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__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路遥的创作风格以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趣。

3.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认识到平凡人物身上的伟大品质,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4.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平凡的世界》是我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通过对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成长历程进行描述,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社会的沧桑巨变。

2. 人物形象分析:重点分析孙少安、孙少平、田晓霞等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 主题探讨:讨论作品中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人性的光辉以及平凡人物身上的伟大品质。

4. 艺术特色鉴赏:分析路遥的创作风格,如细腻的心理描写、真实的社会写照等。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平凡的世界》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路遥的创作风格。

2.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品中平凡人物身上的伟大品质。

2. 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体会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创作动机、人物形象分析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平凡的世界》全文及其相关评论文章。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人物关系图、时代背景资料等。

3. 视频资料:关于《平凡的世界》的改编影视作品片段,作者路遥的采访视频等。

4. 作业准备: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教材,了解作品内容。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3篇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3篇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1【课程分析】《平凡的世界》虽然是厚厚的三大本,但作品中把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对于生活的执著和信心,温馨的亲情、纯真的爱情,描绘得非常细腻、真实,让人读后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作品是不可多得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优秀作品,课下一定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最好趁寒暑假期间,布置学生阅读,并撰写阅读心得。

课本中节选部分有许多地方可以品读。

例如文中的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这些都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高考中的考点。

【学情分析】孙少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对许多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可能有切身的感受。

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当然也有很多同学对这样的遭遇没有心理体验,这就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站在孙少平的立场上体验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设计思路】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阅读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了解孙少平所遭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困境,以及他的解决办法。

这有助于理解课文中孙少平矛盾的心理。

第一步:了解作者路遥及其创作风格,了解《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朗读选文,整体感知。

第三步:拓展迁移,畅所欲言。

(同学都有做客的经历,说说你在做客前、做客中、做客后的心理感受。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路遥及其创作风格,把握《平凡的世界》思想内容,由此认识社会的变革。

2、整体把握选文的主要内容。

(人物、情节、环境)【教学流程】导入:有一位作家在他的新书的题记中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的土地和岁月。

”他说:“对生活应抱有热情,艺术作品是激情的产物,才能感染别人。

”这样一位内心充满诗意并且难能可贵地保持到人生成熟期的作家却匆匆地走了,在那部可以不朽的作品刚刚出版之后,年仅42岁。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使学生了解并欣赏路遥的文学才华,理解作品中所展现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2. 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社会、理想的深入思考。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路遥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 故事情节梳理通过分析作品的情节,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4. 文学特色鉴赏欣赏《平凡的世界》的语言风格、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独特艺术魅力。

5. 作品价值探讨探讨《平凡的世界》对人性、人生、社会、理想的描绘,理解作品所传递的正能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的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作品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阅读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平凡的世界》,感受作品的文学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3. 读后感写作:评估学生的读后感写作水平,考察学生对作品内涵的把握。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方面。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平凡的世界》的背景及作者路遥简介。

2.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3. 第三课时:梳理作品的故事情节,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4. 第四课时:欣赏《平凡的世界》的文学特色。

5. 第五课时:讨论《平凡的世界》对人性、人生、社会、理想的描绘,总结作品的价值内涵。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围城》等,比较不同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表达等方面的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凡的世界辉煌的生命
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董俊彦
学习目标:分析人物,探究主旨
感悟生活,热爱生命
一.导入
主持1:路遥用生命写作,一部《平凡的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那块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黄土地,演奏着一首首动人的歌曲,美丽而又忧伤。

主持2:跟随着一首首乐曲,你是否也曾落泪,跟随这一首首乐曲,你是否也曾欢笑,或者,微笑着,流着眼泪……让我们一起走进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起感受他笔下那些鲜活的生命和动人的故事。

二.吟咏传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第一环节:吟咏传情有请(崔忆南、孙林凤卢怡凡、张作翔、武家琛)为大家展示。

主持1:他们用声音演绎着命运的浮沉起伏,用真情传递着平凡世界里生命的律动。

主持2:他们用声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世界里独一无二的风景。

三.赏鉴寄意
书中的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无名小卒,每个人都是黄土地的一分子,他们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共同为读者展现了平凡世界中的精彩故事,合上书,一定会有那么几个人让你印象深刻,感慨万千。

主持1.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

下面进入第三个环节礼赞不平凡的生命。

有请张乃文、梁馨元、吴小洁给大家展示我所喜爱的人物之孙少安、孙少平。

(展示顺序《一路向前,润叶无声》《带着枷锁跳舞》《爱而无惧,生而自由》)
(展示完之后,追问:你喜欢文章中哪句话?提问两生,摘录到你的笔记本上)小组展示推荐理由
主持2:我想说,活着,就要时刻准备承受苦难,但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主持1:我想说,只要是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是冰冷的。

四、探析悟真
读书贵有疑。

展示阅读过程中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展示图片),展示整合后的两个问题集中探究(分组合作)
1.为什么孙少平不想离开煤矿?
2.秀莲死后,少安会怎样?
学生交流,师点拨。

追问:少平和少安有何不同?这样写体现了路遥怎样的写作意图?师小结:每个人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又要不时的跳出现实站到
理想的高台张望一下,建立起丰满的精神体系,引领自己不迷失不懈怠。

一觉醒来,即使跌落现实的悬崖,也会义无反顾的有勇气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通过本节课的交流展示,我想,同学们对于《平凡的世界》,对于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拿起手中的笔,写出心中所感吧。

(3分钟,学生交流)
五.布置作业
必做:比较《平凡的世界》和《活着》在人物塑造、写作风格、主题表达的异同。

选做:探究《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所展现的陕地魅力有何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