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浮沉试验方法知识点解说.

合集下载

浮沉试验

浮沉试验

浮物、沉物产率计算举例
R--1.8=R-1.3+R1.3~1.4+R1.4~1.5+R1.5~1.6+R1.6~1.7+R1.7~1.8 R+1.3=R1.3~1.4+R1.4~1.5+R1.5~1.6+R1.6~1.7+R1.7~1.8+R+1.8
浮物、沉物灰分计算举例
有关问题说明
1.粒度大于0.5mm煤的浮沉试验
煤的浮沉试验分粒级进行 浮沉试验煤样重量与粒度级别的关系
粒级 >100 100~ 50~ 25~ 13~ 6~ 3~ <0.5 50 25 13 6 3 0.5 mm 1 最小 150 100 30 15 7.5 4 2 重量 kg
浮沉试验密度级别
常规情况下采用如下密度: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2.00 必要时刻增加1.25 1.35 1.45 1.55 .190 2.10密度
数据计算说明
第2、第5栏为原始数据(合计与总计除
外); (3)25~13=(2)25~13/(合计重量 24.494)*100% (3)煤泥=(2)煤泥/(总计重量24.732)*100% (4)煤泥=(3)煤泥*(4)总计 (4)合计=(4)总计-(4)煤泥 (4)25~13=(3)25~13*(4)合计
第一节 物料密度组成的测定方法及数 据整理和计算 一、物料密度组成的集中测定方法
密度组成测定方法
逐个矿粒测定法 重液法 重悬浮液法 磁流体法
适用于粗大矿粒
浮沉试验
不适用于细粒物料
二、煤炭密度组成的测定及实验数据 的整理与计算 (一)煤炭的浮沉试验

煤炭浮沉试验方式

煤炭浮沉试验方式

推荐答案煤炭的浮沉实验分两类:大浮沉实验和小浮沉实验;粒度大于0.5mm煤样的浮沉实验是大浮沉实验,小于0.5mm的煤泥(粉)的浮沉实验为小浮沉;两者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配制悬浮液的药剂不同和操作过程有点区别。

用氯化锌和谁配制不同密度级的悬浮液:1.30、1.40、1.50、1.60、1.70、1.80、2.00g/cm3.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1.25、1.35、1.45、1.55、1.90、2.10g/cm3密度。

1、把个悬浮液的密度调整准确。

2、将干煤样称重后用清水冲洗去煤泥,烘干后放入带有筛网的漏桶中,并把沉淀的煤泥收集烘干称重。

3、从低密度开始顺序侵入悬浮液中,静置一会,待分层彻底。

4、用漏勺将浮煤捞取,漏勺深入深度100mm左右,作为一个级别的浮物,将沉下的部分脱去重介液后再放入高一级别放悬浮液中,如此反复把各个级别的密度实验完毕,把煤样分成n+1份。

5、讲各个密度级的煤样洗去表面的悬浮液后烘干称重,计算百分数及其化验灰分。

6、检验实验误差。

注释:实验开始的时候冲洗下来的干燥煤泥量为原生煤泥,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煤泥为浮沉煤泥。

小浮沉实验的悬浮液用:四氯化碳、苯及三溴甲烷等有机溶剂,实验过程类推。

参考资料: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选矿学》.《选煤工艺设计使用技术手册》煤炭浮沉试验方法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xindayiqi发表于 11-05-20 12:13 阅读(136) 评论(0)分类:煤质分析仪器本方法用于测定粒度值大于0.55mm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煤样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一、概述1、煤样可分成下列密度级:1.30, 1.40, 1.50, 1.60, 1.70, 1.80,2.00kg/1,有时可增加密度级2、测定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3、可参考GB477、GB474、MT144二、煤样准备1、煤样质量按下表规定:粒级(mm)最小质量(kg)粒级(mm)最小质量(kg)>100150137.5 10010064 50303225150.512、煤样制备应符合GB4743、煤样必须是空气干燥状态。

煤的快浮试验方法知识点解说.

煤的快浮试验方法知识点解说.

煤的快浮试验方法快速浮沉实验的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入选原料煤的可选性和选煤产品的密度组成,以便控制和知道选煤生产。

1.一般规定(1)重液:试验用重液采用氯化锌水溶液,其密度一个相当于精煤的分选密度,另一个相当于矸石的分选密度。

(2)煤样:煤样不分级进行浮沉试验,同时在湿的状态下试验和称量。

2.试验步骤(1)用密度计(分度值为0.02kg/L)校验重液的密度。

(2)把快速浮沉试验用煤样放在网底桶中脱泥,滤进水后,将盛有煤样的网底桶在缓冲液中浸润一下,然后提起斜放在桶边,滤尽重液,再放入低密度重液桶中,用木棒轻轻搅动或将网底桶缓缓地上下移动使煤粒分散,静止片刻。

(3)用捞勺沿同一方向捞取浮物,将浮物放入带有网底的小盘中。

捞取浮物的深度不得超过100mm,以免捞起沉物。

待把大部分浮物捞出后再上下移动网底桶,使夹杂在沉物中的浮物再浮出来,然后仍用上述方法捞取浮物,反复操作直至全部浮物捞尽为止。

(4)将装有沉物的网底桶慢慢提起,斜放在桶边上滤尽重液,再把它放入高密度重液桶中,重复在低密度重液桶中的操作过程。

最后将沉物倒入网底盘中。

(5)滤去两个浮物和高密度重液中沉物所带重液,用水冲洗净表面残存氯化锌后称重。

(6)选煤产品浮物不需脱泥。

(7)只做一级浮沉时,浮沉前煤样先称量。

3.注意事项(1)快速浮沉试验煤样是湿的,因此重液中难免会带人部分水使重液密度变化,所以应经常校验重液的密度。

(2)选煤产品进行快速浮沉前不需要脱泥,因此重液中难免会带入一些小于0.5mm 的煤泥,小于0.5mm 的煤泥在重液中会改变重液密度,因此要经常那个清楚重液桶中小于0.5mm 的煤泥。

(3)快速浮沉试验全过程中要注意氯化锌溶液的回收。

要注意人身防护,以免腐蚀皮肤或伤害眼睛。

(4)煤样称量是在湿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要将水分控干净,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4.结果整理(1)以浮沉后三个密度级产物质量之和作为100%,分别计算各密度级产物的产率。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推荐答案煤炭的浮沉实验分两类:大浮沉实验和小浮沉实验;粒度大于0.5mm煤样的浮沉实验是大浮沉实验,小于0.5mm的煤泥(粉)的浮沉实验为小浮沉;两者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配制悬浮液的药剂不同和操作过程有点区别。

用氯化锌和谁配制不同密度级的悬浮液:1.30、1.40、1.50、1.60、1.70、1.80、2.00g/cm3.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1.25、1.35、1.45、1.55、1.90、2.10g/cm3密度。

1、把个悬浮液的密度调整准确。

2、将干煤样称重后用清水冲洗去煤泥,烘干后放入带有筛网的漏桶中,并把沉淀的煤泥收集烘干称重。

3、从低密度开始顺序侵入悬浮液中,静置一会,待分层彻底。

4、用漏勺将浮煤捞取,漏勺深入深度100mm左右,作为一个级别的浮物,将沉下的部分脱去重介液后再放入高一级别放悬浮液中,如此反复把各个级别的密度实验完毕,把煤样分成n+1份。

5、讲各个密度级的煤样洗去表面的悬浮液后烘干称重,计算百分数及其化验灰分。

6、检验实验误差。

注释:实验开始的时候冲洗下来的干燥煤泥量为原生煤泥,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煤泥为浮沉煤泥。

小浮沉实验的悬浮液用:四氯化碳、苯及三溴甲烷等有机溶剂,实验过程类推。

参考资料: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选矿学》.《选煤工艺设计使用技术手册》煤炭浮沉试验方法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xindayiqi发表于 11-05-20 12:13 阅读(136) 评论(0)分类:煤质分析仪器本方法用于测定粒度值大于0.55mm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煤样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一、概述1、煤样可分成下列密度级:1.30, 1.40, 1.50, 1.60, 1.70, 1.80,2.00kg/1,有时可增加密度级2、测定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3、可参考GB477、GB474、MT144二、煤样准备1、煤样质量按下表规定:粒级(mm)最小质量(kg)粒级(mm)最小质量(kg)>100 150 13 7.5100 100 6 450 30 3 225 15 0.5 12、煤样制备应符合GB4743、煤样必须是空气干燥状态。

煤炭浮沉实验的具体操作

煤炭浮沉实验的具体操作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1.煤样制备应符合GB474的规定。

2.浮沉实验煤样的质量根据不同的实验项目确定。

原煤各粒级煤样最小质量参照粒级上限/min 最小质量/kg 粒级上限/min 最小质量/kg300 500 25 15150 200 13 7.5100 100 6 450 30 3 23.选煤厂产品精煤、中煤和尾煤因密度组成分布不均(集中于某些密度级),煤样所需质量应适当增加,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和各密度级有足够的分析试样。

物料一经流出选别作业,应尽可能快地采样、试样。

4.浮沉实验应在浮沉实验室内进行,室内面积不小于36m²,室温不低于16~18℃。

5.密度范围通常包括1.30、1.40、1.50、1.60、1.70、1.80、1.90、和2.00g/cm³等密度。

必要时可增加小于1.30和大于2.00的密度级或增减某些密度级(例如增加1.25、1.35等密度)。

6.一般选用氯化锌为浮沉介质。

氯化锌易溶入水,可参照下表配制重液。

然后用密度计校验,直至达到要求值(密度值准确到0.002)。

☞表3 氯化锌重液配制参考表重液相对密度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氯化锌的质量分数/% 31 39 46 52 58 63 68 73 7.进行浮沉实验时,先将盛有煤样的网底桶在最低一个密度的缓冲液内侵润一下,然后提起斜放在桶边上,滤尽重液,再放入浮沉用的最低密度的重液桶内,用木棒轻轻搅动或将网底桶缓缓地上下移动,然后使其静止分层,分层时间不少于下列规定。

a)粒度大于25mm时,分层时间为1~2min。

b)最小粒度为3mm时,分层时间为2~3min。

c)最小粒度为0.5~1mm时,分层时间为3~5min。

8.小心地用捞勺按一定方向捞取漂浮物,捞取深度不得超过100mm。

捞取时应注意勿使沉物搅起混入浮物中。

待大部分浮物捞出后,再用木棒搅动沉物,然后任用上述方法捞取浮物,反复操作直到捞尽为止。

煤的可选性及浮沉试验

煤的可选性及浮沉试验

煤的可选性及浮沉试验可选性煤的可选性是指通过分选改善原煤质量的难易程度。

狭义的可选性是提原煤的密度组成对重力分选难易程度的影响;广义的可选性还包括火花的粒度组成对重力分选过程的影响。

然而,这种影向只可定性考虑,尚无法定量地评价,故通常所说的原煤可选性是指狭义可选性。

原煤是由有机质与矿物质组成。

煤中有机质的密度低(烟煤通常小于1.4g/cm3),矿物质的密度高(通常在1.8 g/cm3),随着二者构成比例的不同,煤的灰分与密度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系,即煤的灰分因密度的增大而上升。

原煤通常不是简单地由煤与纯矸石组成,还程度不同地含有密度介于二者之间的中煤和夹矸煤(煤和矸石的连生体,一般可用破碎方法使之分离)。

在重力分选过程中,原煤所含中间密度(1.4―1.8 g/cm3)物的多少,决定着分选的难易程度,中间密度级(或邻近的分选密度级)含量越少,选后产品中的错配物越少,分选效率越高;反之,分选效率低。

第1 页煤的可选性是从原煤分选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精煤(或浮煤)的难易程度。

原煤是指煤矿生产出来,经初选除去规定粒度矸石的煤。

煤的可选性是确定选煤工艺和设计选煤厂的主要依据。

通过煤的可选性研究,可估计各种产品的灰分和产率。

由易选原煤可以得到产率高、灰分低的精煤,选煤厂可以采用较简单的工艺流程。

由难选原煤所得的精煤灰分高、产率低,选煤厂要采用较复杂的工艺流程和高效率的精选设备。

炼焦用煤对灰分、硫分均有一定要求,都要用经过洗选的精煤。

煤料的可选性,往往决定它们在配合煤中的可用性及其配入量。

煤的岩相组成以及煤中矿物质的数量、种类、性质和分布状态,都是影响煤的可选性的因素。

其中矿物质分布状态的影响尤为突出。

煤层形成时生成的内在矿物质,多数以浸染状、细条带状和团粒状等状态分散于煤粒中,用一般的洗选方法难以将它们分离;外来矿物质与煤的密度差别较大,选煤时容易分离;矸石与精煤的密度相差大,所以,因混入矸石多而造成灰分高的煤也容易分选;夹矸煤的密度介于精煤与矸石之间,称为中间煤,这种煤难以分离。

浮煤实验报告

浮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浮煤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浮煤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分析浮煤实验的结果,探讨影响浮煤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浮煤是一种利用浮选原理从煤炭中分离出高价值煤种的工艺。

浮选是一种基于固体颗粒与液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分离方法。

根据煤的密度、粒度、表面性质等因素,将煤炭与浮选剂混合,在浮选槽中形成泡沫层,使高价值煤种浮到泡沫层,从而实现煤炭的分离。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浮选机、磁力搅拌器、分析天平、筛分设备、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2. 实验材料:煤炭样品、浮选剂、水、硝酸、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煤炭样品进行筛分,选取合适的粒度范围。

2. 浮选剂配制:根据实验要求,配制适量的浮选剂溶液。

3. 浮选实验:将煤炭样品与浮选剂溶液混合,放入浮选机中,调整浮选参数,进行浮选实验。

4. 浮选结果分析:观察泡沫层,记录浮选效果,分析影响浮煤效果的因素。

5.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实验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浮选效果:通过浮选实验,观察泡沫层,发现浮选效果较好,高价值煤种浮到泡沫层,实现了煤炭的分离。

2. 影响浮煤效果的因素:a. 浮选剂种类和用量:不同种类的浮选剂对浮煤效果有较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浮选剂和用量可以提高浮选效果。

b. 煤炭粒度:煤炭粒度对浮选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煤炭粒度可以提高浮选效果。

c. 浮选时间:浮选时间对浮选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浮选时间可以提高浮选效果。

d. 搅拌强度:搅拌强度对浮选效果有较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搅拌强度可以提高浮选效果。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浮煤实验,掌握了浮选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浮选剂种类、煤炭粒度、浮选时间和搅拌强度等因素对浮煤效果有较大影响。

3.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浮选参数的调整,以提高浮选效果。

七、实验建议1. 在进行浮煤实验时,应选用合适的浮选剂和用量,以提高浮选效果。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代替 GB 478- 80Method for float -and-sink analysis of coa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粒度大于 0.5mm 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煤样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1 总则1.1 煤样可按下列密度分成不同密度级:1. 30 、1.40 、1.50 、1.60 、1.70 、1.80 、2.00kg/L 。

必要时增加 1. 25 、 1.35 、 1.45 、 1.55 、 1.90 或 2.lOkg/L 等密度。

当小于 1.30kg/L 密度级产率大于20% 时,必须增加 1.25kg/L 密度。

无烟煤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少或增加某些密度级。

1.2 测定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1.3 主要参考标准 :a. GB 477- 87 《煤炭筛分试验方法》;b . GB 474-83 《煤样制备方法》;c . MT 145- 86 《评定选煤厂重选设备工艺效果的计算机算法》。

2 煤样2.1 浮沉试验煤样的重量可以根据试验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煤样重量应符合表 1 规定。

2.2 煤样制备应符合 GB 474-83 的规定。

2.3 浮沉试验煤样必须是空气干燥状态。

3 浮沉试验室浮沉试验应在浮沉试验室内进行,室内面积不小于 36 m2 ,室温不低于20 ℃。

4 主要器具4.1 重液桶:陶瓷缸或用镀锌铁板、塑料板或不锈钢板制成,桶高不低于 600mm ,容积不少于 50L 。

4.2 网底桶:用镀锌铁板或塑料板制成,圆柱形,桶高较重液桶高 50mm ,直径比重液桶约小 40mm,上口带有提把,桶底用网孔尺寸为 0.5 mm 的金属编织方孔网制成。

4.3 密度计:分度值为 0.001 kg / L 。

4.4 干燥箱:自控温度,带鼓风机。

4.5 台(案)秤:最大称量为 500 (或 200 )、 100 、 20 、 10 、和 5kg 的台秤或案秤各一台,其最小刻度值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粉浮沉试验方法
1.方法提要
煤粉浮沉是指小于0.5㎜粒级煤的浮沉,又称为煤泥浮沉或小浮沉试验,其目的是为了测定粒度小于0.5㎜煤样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研究其可选性,确定它的理论回收率。

与煤炭浮沉试验方法不同的是,煤粉粒度很细,在氯化锌溶液中自然沉降分层速度很慢,一般为了提高分层速度都在离心机内进行试验,该试验方法为连续浮沉法。

离心机的转速、离心时间、重液与煤样之比例参照表。

离心机转速、离心时间、重液与煤样比例
试验用煤样必须是空气干燥状态,质量不得少于200g。

如果某密度级产物质量不够化验用时,该密度级应增做一次浮沉试验。

试验用重液为氯化锌(工业品)的水溶液。

如要求重液的密度较高或煤样的粒度过细,用氯化锌沉浮有困难时,可以采用四氯化碳。

苯及三溴甲烷等有机溶剂配制。

重液的密度为1.300㎏/L、1.400㎏/L、1.500㎏/L 、1.600㎏/L 和1.800㎏/L五种,必
要时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些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