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新认识

合集下载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新认识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新认识
• Attack rate highest in children 5-14 years (147/100K), 14 times higher than adults aged ≥ 60
• Overall case-fatality rates similar to seasonal flu so far
肺炎链球菌是混和感染中的主要致病菌
百分比(%)
1918年流感大流行死亡患者的培养结果显示:混合感染在死亡 患者中最为常见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30
混合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
26.9
25
22.7
23.2
21.7
20
15
10
10.5
7.5
5
8.4
4.7
0
平民
具有肺组织培养结果的平民和军人
6.Simonsen L et al. Vaccine 1999;17(Suppl I):S3·SI0. 7. Levandowski RA et al.J Lab Clin Mtd 1985:106:428-432.
10
金葡菌
7
化脓性链球菌
6
温和链球菌
2
流感嗜血杆菌
1
多病原体
4
MMWR sept 29,2009
原发性A(H1N1)肺炎还是继发性细菌肺炎?
WHO报道:10月1416日泛美卫生官员会议
• A(H1N1)重症肺炎常并其他器官衰竭或基础疾病如哮喘、 COPD的恶化;
• 原发病毒性肺炎是主要死因,继发细菌性感染大约见于 30%的死者。呼衰和顽固性休克是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
血培养阳性74/1085(4%) PRSP 20.3% 高水平耐药 4例 CS 耐药4例 高水平耐药 1例

2023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手册

2023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手册

2023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手册
摘要
本手册旨在提供有关2023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信息和指南。

通过本手册,医务人员将能够识别和确诊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引言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对个人和社区的健
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准确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治疗和管理疾病的
关键步骤,因此,掌握有效的诊断手段至关重要。

病因和传播
社区获得性肺炎往往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

常见
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和麦地那球菌等。

病原体通过
空气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导致呼吸道受感染。

临床表现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但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胸闷、呼吸急促和乏力等。

在获得性肺炎病例中,老年人、免疫力
低下者和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表现出严重症状。

诊断方法
确诊社区获得性肺炎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测试。

常见的诊
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X线检查和痰液分析等。

此外,
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也可用于辅助诊断。

治疗和预防
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方法主要包括抗感染药物治疗、卧床休
息和充分摄入营养等。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和辅助呼
吸支持等措施。

此外,注重个人卫生和加强免疫力也是预防社区获
得性肺炎的重要手段。

结论
本手册提供了2023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手册,对医务人
员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中提供了指导。

希望本手册能够
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警觉性,并促进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实施。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健康宣教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健康宣教
放射性肺炎等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 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
具有传染性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发热、 咳嗽、咳痰、胸痛、 呼吸困难等
实验室检查:白细 胞计数、C反应蛋 白、降钙素原等
影像学检查:X 线胸片、CT等
病原学检查:痰培养、血清学 检查等
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 查结果综合分析
康咨询等
6
监测健康效果:定 期对健康促进计划 的实施效果进行监 测和评估,及时调 整和改进健康促进
计划
健康促进计划评价
评价指标
1 健康知识知晓率: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 2 健康行为形成率:社区居民采取健康行为的比例 3 健康服务利用率:社区居民使用健康服务的频率 4 健康改善效果: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程度 5 居民满意度:社区居民对健康促进计划的满意程度 6 成本效益比:健康促进计划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危险行为因素
吸烟
01
吸烟是社区获 得性肺炎的主 要危险因素之 一
02
吸烟者患肺炎 的风险比不吸 烟者高2-3倍
03
吸烟会损害肺 部功能,降低 免疫力,增加 感染风险
04
戒烟有助于降 低肺炎风险, 改善肺部健康
空气污染
工业废气: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汽车尾气: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 质,如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
营养不良的症状:营养不良的症状包括体重下降、肌肉萎缩、 疲劳、免疫力下降等。
营养不良的危害: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增加感 染疾病的风险,如社区获得性肺炎等。
健康教育策略
健康教育目标
提高社区居民对 社区获得性肺炎 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简称CAP),是指在社区或家庭环境中感染的一种肺部感染疾病。

它是一种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通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咳痰、发热等症状。

以下是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名词的解释。

1.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被某种病原体感染引发的肺部感染。

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

CAP 通常由呼吸道内的细菌引起,例如肺炎链球菌等。

2. 病原体 (Pathogen)病原体是指能引起疾病的任何生物体。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3.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它是一种球状细菌,常常存在于上呼吸道和咽喉部位。

肺炎链球菌感染可以导致肺炎等严重疾病,特别是在年轻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中。

4. 临床症状 (Clinical Symptoms)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症状通常包括咳嗽、胸痛、咳痰、发热等。

其他症状可能还包括气促、乏力、全身不适等。

病情重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嗜睡、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

5. 诊断 (Diagnosis)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通常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医生可以通过听诊肺部、进行血液检查、咳痰培养或胸部X光等来确定诊断。

有时还可能需要进行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6. 抗生素 (Antibiotics)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药物。

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抗生素耐药性等因素,医生也可能会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7. 预防 (Prevention)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相关疫苗。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下发生的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以下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的解释:1.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获得的肺炎,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和其他类型的肺炎。

病人通常在发生症状的48小时内就就诊。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肺炎,可引起肺功能衰竭和死亡。

SARS在2002-2003年间爆发,并造成全球大规模传播。

3. 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于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最早被报告。

该病毒可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并且有致命的风险。

4. 流感(Influenza)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和疲劳等症状。

流感病毒可以引起全球性大流行。

5. 病原菌(Pathogen)病原菌是指可以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6. 化疗(Chemotherapy)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来治疗癌症或其他疾病的方法。

化疗药物通常会破坏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导致一些副作用。

7. 抗生素(Antibiotics)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它们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但对病毒感染无效。

8.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外部病原体和异物的系统,由各种细胞和分子组成。

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防止疾病的发生。

9. X线检查(X-ray)X线检查是使用X射线技术来观察身体内部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检查肺部是否有发生炎症或其他异常。

10. CT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CT扫描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产生高清晰度的三维影像,用于检查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高耐药是一个事实

如何评价S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的高耐药 现象也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体外药敏试验的局限性

体外药敏结果和临床治疗结局不一致
缺乏(/也很难进行)严格对照的大样本的不同程
度耐药的SP感染使用大环内酯类的研究报告

体外药敏试验的标准化,仅根据纸片法R-I-S是不
全面的,应该报告MIC50 、MIC90、MIC均值 体外药敏试验的标准化操作 药敏试验不能在5% CO2环境下进行,否则CO2降低PH值,使阿奇霉 素对SP MIC值升高2倍以上稀释度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Volume 91(suppl 3A) Chest 1999;116:535-538
吞噬细胞转运机制 ----确保感染组织中高浓度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希
舒美从细胞内释放的速度,感染部位的 高浓度药物和正常的吞噬杀菌作用相结 合,有助于清除敏感病原菌引起的细胞 外感染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军团菌
占 所 有 确 诊 病 例 的 比 例 (%)
60 50 40
55% 41% 30%
44%
30 20 10 0
15%
8%
门诊患者 门诊患者 门诊患者 住院患者 住院患者 住院患者 1991 1995 1996 1990 1995 1997
Adapted from File et al. 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1998;12:569-592.
关于阿奇霉素在CARTIs应用指征
明确为非典型微生物(支原体、衣原体) 引起的急性扁桃体咽炎、中耳炎、气管支 气管炎和肺炎患者 明确或高度疑及百日咳杆菌、嗜肺军团菌 等所致的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患者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新认识PPT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新认识PPT
增加并发症风险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 症,如心脏疾病、肺部疾病等,增加治疗难度和 医疗负担。
增加死亡率
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导致死亡。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降低劳动生产率
01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工作,从而降低劳
病毒
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支原体和衣原体
也是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病原体变迁与耐药性
病原体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 类和流行趋势可能发生变化。
耐药性
一些病原体对常用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导致治疗难 度增加。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为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遵循医 生的建议和指导。
疫苗接种策略
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策略,提高接种覆盖率,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 染。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病原体传播途径与控制
传播途径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主 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 触和污染物的间接传播。
控制措施
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 施,如勤洗手、戴口罩、 保持社交距离等,以降低 感染风险。
提高免疫力
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和保持良好的作息,提高 自身免疫力,增强对病原 体的抵抗力。
03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治 疗与预防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和衣原体性等类型。
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 或接触污染物间接传播。

社区获得性呼吸系统感染的诊疗规范

社区获得性呼吸系统感染的诊疗规范

社区获得性呼吸系统感染的诊疗规范概述
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咳痰等。

2. 体格检查:呼吸音异常、胸部叩诊异常等。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胸部X光等。

治疗原则
1. 根据病原体类型、临床表现和患者特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对于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遵循休息、补液、退热
等措施。

3. 对于细菌感染,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治疗。

4. 加强支持疗法,如吸氧、支持性护理等,以维持患者稳定。

药物治疗
1. 病毒性CARIs: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可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如退热药、止咳药等。

2. 细菌性CARIs:
- 轻度感染:口服抗生素治疗,如β-内酰胺类药物。

- 中度感染:静脉抗生素治疗,如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 重度感染:静脉抗生素治疗,如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

预防措施
1. 推广流感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2. 加强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或细菌源等。

3. 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 注意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

结论
CARIs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及时确诊和治疗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CARIs的诊疗规范,希望能对医务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以提高CARI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 致病菌为:金葡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6.Simonsen L et al. Vaccine 1999;17(Suppl I):S3· SI0. 7. Levandowski RA et al.J Lab Clin Mtd 1985:106:428-432.
肺炎链球菌是混和感染中的主要致病菌
厌氧菌
O O √ O √
非典型 病原体
O O O √ √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碳氢霉烯类
抑制细菌细胞壁聚肽 糖合成/引起细菌溶解
阿莫西林 头孢呋辛 厄他培南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氟喹诺酮类
抑制DNA螺旋酶,阻 碍DNA合成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 位结合,影响细菌蛋 白合成
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
O
O


社会人群的变化与感染性疾病发病率的关系 • 年老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越来越多
患者
• 社会流动人群增加(感染传播几率增大)
疾病 病原体 危害
抗菌药物 药物
• 免疫力低下,导致细菌或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继发
• 随着疾病的进展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社区获得 性呼吸道感染日益变得复杂,混合感染多见, 且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 • 因此,经验性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时应 根据当前流行病学特点选择适当抗菌药物
0.5
0.5 8.16 0.06 2.4 0.03-0.06 0.5 0.25 0.5-1 4 0.06-0.12 1-2 2
0.06-2
0.12-2 2-16 0.008-0.25 0.5-16 0.015-0.12 0.12-2 0.12-0.5 0.12-8 2.32 0.06-0.25 1-8 0.5-8
患者入院
诊断
非感染患者
感染患者
经验性选择抗 菌药物治疗
病原学检查
根据病原学结果修正 诊断及治疗方案
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社区获 得性呼吸道感染时应首先关注当 地的流行病学特点
• 随着疾病发展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社区 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也随 之发生改变
• 新发疾病及混合感染越来越常见
•细菌+病毒,细菌+细菌,细菌+非典型病原体


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较常见
单细菌感染 混合感染 46.89 未检出 单非典型病原体感染
主要为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 混合感染占
10.2%
混合感染 四种病原体: 三种病原体
70 (11.48) 1 (0.16) 5 (0.82 ) 64 (10.49) 13 (2.13)
11.48
两种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
我国正呈现老龄化趋势
0-14岁 2035
59 67 54 0% 20% 40% 60% 80% 24 10 6 100%
15-59岁
超过60岁
2000
1964
至2025年,我国人均寿命预计为76.3岁
随着年龄的增加,
期望寿命
80 70
76.3岁 71.2岁
感染性疾病的归因 死亡率也逐渐上升
60 50 40 30
合并肺炎链球菌肺炎是 1918年流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流感相关性肺炎和肺炎链球菌肺炎患病到死亡时间分布相似
9、Klugman KP, et al. Emerg Infect Dis 2009,15(2):346-347.
流感病毒与肺炎链球菌感染之间的作用机制

病毒感染致上皮层损伤,细胞外分子结构和基底 膜成分暴露,增加细菌定植机会 流感病毒介导的免疫效应因子功能低下可降低正 常无菌部位的局部免疫力。宿主感染流感病毒后, 继发细菌性肺炎易感性也相应增加 病毒和细菌的协同作用是双向的,细菌可以增强 病毒的致病力
社会人群构成较既往更为多样
城市人口增多,医疗机构接诊压力增加1
非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
我国流动人口目前已经超过了全国人口 总数的10%,超过1.5亿人2
100%
国内流动人数(万人次 )
161000
160000 120000
百分比(%)
87800
80000 40000 0
50% 50.3% 32.1% 17.4% 0%
1918年流感大流行死亡患者的培养结果显示:混合感染在死亡 患者中最为常见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26.9
21.7 23.2
30 25
混合感染
22.7
百分比(%)
20 15 10 5 0
10.5
7.5
8.4
4.7
平民
具有肺组织培养结果的平民和军人
8.Morens DM et al.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08: 198(7: 962–970.
嗜肺军团菌 卡他莫拉菌
摩根菌 结核杆菌 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 枸橼酸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肺炎支原体
淋病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消化链球菌属 普氏杆菌属 奇异变形菌 铜绿假单胞菌 沙门氏菌
阴沟肠杆菌
粪肠球菌 粪肠球菌* 大肠埃希杆菌 大肠埃希杆菌*
293
3194 573 659 919 14220 107 177 711 1926 383 230 862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25

12.Country Cooperation Strategy: WHO China. The Office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presentative in China (2004)
在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变迁情况下,混合感染 越来越多见,也日益复杂
嗜肺军团菌+肺炎链球菌 嗜肺军团菌+肺炎克雷伯杆菌 肺炎支原体+肺炎克雷伯杆菌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其他
10.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l):3-8.
混合感染严重影响CAP患者预后
得到充分治疗患者比例(%)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对多数菌敏感;“O”对多数菌临床无效或不敏感;“※”尚无资料。
•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选择抗菌药 物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时应关注老 年人的用药特点
• 老年人感染宜用杀菌剂 • 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 •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及时调整剂量
3.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嗜肺军团菌
12 (1.97)
4 (0.66) 4 (0.66) 3 (0.49) 3 (0.49) 3 (0.49) 3 (0.49) 3 (0.49) 3 (0.49)
20.65
20.98
肺炎支原体+肺炎克雷伯杆菌 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
共入组665例病人,其中完成非典型致病原检测的为 610例,故 CAP致病原谱分析在610例样本中计算
0.5-16
0.03-0.5 1-4 0.12-0.5 0.12-0.25 0.03-2 0.12-0.5
肺炎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
莫西沙星在呼吸道中的穿透力强
组织 支气管分泌物 支气管粘膜 上皮细胞衬液 肺巨噬细胞 扁桃体 平均峰值浓度 3.7 mg/l 5.36 mg/kg 20.7 mg/l 123.25 mg/kg 8.96 mg/kg 12.4 (iv.) 16.2 mg/kg (p.o.) 7.48 (上颌窦) 鼻窦粘膜 8.19 (筛窦) >2 穿透率 1 1.67 6.亦导致感染发生率增加,表 现日益复杂
流感后的混合感染现象普遍
•199例实验室确诊的甲流患者PCR检查结果显示:
72%例
患者存在至少一种甲流病毒之外的病原微生物
单纯病毒感染 合并其他病原体
28%
72%
5.Gustavo Palacios et al. PLoS ONE,2009; 4(12): e8540.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新认识
感染性疾病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一大挑战
近几十年来,人类不断面临着细菌及病毒感染带来的挑战
2009?
1.Harrison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th Edition.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占所有社区获得性感染的31.4%
流感嗜血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 产克雷白伯菌 肺炎克雷伯菌 MRSA 表皮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嗜食单胞菌
粘质沙雷菌
金黄色酿脓葡萄菌 金黄色酿脓葡萄菌* 无乳链球菌 溶血链球菌
322
3998 502 633 288 30873 4888
2
0.06-0.12 2-4 0.25 0.25 0.12-0.25 0.25

选择适当抗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治疗社区获 得性呼吸道感染时应考虑的因素:


抗菌药物特性,以保证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特殊人群用药原则,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没有最好的抗生素,只有最合适的抗生素!
常见抗菌药物抗菌机制与抗菌谱
抗菌谱 抗菌药物 作用机制 常见药物 G+菌
√ √ √ √ √
G-菌
O √ √ √ √
病毒继发细菌的混合感染是患者死亡的真正原因
病毒感染通常合并细菌性肺炎,据报道约25%的流感患者 最终死于继发性细菌感染1

Morens等学者回顾性分析1918年流感中58个患者的肺组织和8000个尸检资料 发现:患者肺泡中性粒细胞浸润 + 大于95%的肺组织中检出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