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鸟画(工笔画)
工笔画技法19张

4、分染:工笔画绘制中 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 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清水, 色笔在纸上着色以后,再 用水笔将色彩洗染开去, 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 效果。为了和统染有所区 别,我们通常将小面积、 局部的、较为细致刻划的 渲染称为分染。 如本图所示竹叶部分 进行了分染,这一步已经 留出左右的水线,每片竹 叶的色彩都互相不混淆, 画面慢慢的就细致起来了。
“六法”五经营位置
12/21/2015
国画构图,在古代称为“经营位置”、“章法”、 “布局”等。国画构图须与画面立意相结合,运用 对立统一规律,体现画面物象间宾与主、远与近、 虚与实、疏与密、聚与散、开与合、藏与露、黑与 白、大与小等关系。只有将对立寓于统一之中,才 能使画面主题鲜明、内容突出,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备注2:中国画多注重水墨的效果,用色一般比较少,有“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要求。用色方 法有以水墨为主,不着色或少着色的水墨法;有称为轻着色,多以花青、 藤黄、赭石为主的浅绛 色,前二种方法多用于写意画,再就是称为大着色的重彩法,多用在工笔画上。多以石青、石绿、 朱砂、金银等矿物色,一般要多次涂染,厚重而又鲜艳。
什么是花鸟画?
12/21/2015
在中国画中,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 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 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中国花鸟画的萌芽
12/21/2015
鹤鸟衔鱼图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12/21/2015
12/21/2015
12/21/2015
12/21/2015
12/21/2015
(宣纸)
(绢)
工具材料
四、砚 砚是用于研墨的器具,品种很多,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其形 式有方、圆、长方及随意型砚石。砚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有观赏和收 藏价值。年代久远的古砚的价值尤为可观。我国有四大名砚,即端砚、歙 砚、洮砚和澄泥砚,以广东的端砚和安徽的歙砚名列前茅。
【美术】第4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人教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教学设计主备人:黄海丰审核人:刘永梅二次备课人:【单元课题】中国美术鉴赏【课业类型】新授课【课程分析】本单元共八课,分别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中国书法》《中国传统雕塑》《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国民间美术》《中国近现代美术》。
以传统三大画科引入,从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美术和近现代美术几个角度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特点,掌握鉴赏中国美术的方法,理解中国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感受中国美术独特的美感,强化深厚的民族情怀。
【基本问题】第3课: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郁的山水情怀?第4课: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能否以写实的程度作为衡量艺术水平的标准?第5课:汉字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鉴赏?第6课: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文化观念?第7课: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园林各有哪些特点?它们与社会思想意识和自然环境有怎样的联系?第8课: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何别具特色?第9课:谁创作了民间美术?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和艺术形式?第10课:应该如何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创作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具体问题】第4课:花鸟画中的情趣和人物画中的情性。
〖图像识读〗第4课本课主要作品有工笔花鸟画《写生珍禽图》、大写意花鸟画《荷石水鸟图》《墨葡萄图》、小写意花鸟画《墨梅图》《墨竹图》《墨兰图》,工笔人物画《女史箴图》《簪花仕女图》、壁画《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工笔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大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人物画《油荒坐啸图》、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灸艾图》,涉及朝代众多,都是典型作品。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图像的识读,体会传统花鸟画如何在写生的基础上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如人物画是如何传神写照的。
〖美术表现〗第4课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时代、地域、个人审美追求带来的不同特征。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第一课《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的题材有植物、动物、昆虫等。
(2)工笔画《芙蓉锦鸡图》①作者:宋代赵佶②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③构图、用笔、用色:画幅左侧安排了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用双钩法线条细劲,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含端庄典雅的气质。
④题款:瘦金体(3)《写生珍禽图》①作者:黄荃②时代:五代③绘画特色:精微、逼真(4)黄荃、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花鸟画家,世称“皇家富贵”和“徐熙野逸”。
(5)《双喜图》①作者:崔白②时代:宋代③绘画内容:秋野景物,草树坡石④绘画特色:把瞬间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6)“墨分五彩”: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和其他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层次。
(7)写意画《墨竹图》①作者:宋代文同②内容:竹叶四面张开,生机盎然③情感表达:借物抒情,寄托着文人的理想品格(8)《墨葡萄图》①作者:明代徐渭②内容:水墨葡萄一枝③情感抒发: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用充满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的感触(9)《游鱼》①作者:清代朱耷②题款:八大山人③情感表达:墨点无多泪点多(10)《花卉册》①作者:清代恽寿平②绘画特色:没骨法(11)写意画《蟹篓图》作者:齐白石;工笔画《松龄鹤寿图》作者:陈之佛第二课《熟悉的物品》(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2)素描: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3)作品欣赏:①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②《瓶花》:西班牙毕加索素描③《静物》:法国马蒂斯(4)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物品的质感传递给我们的情感。
(5)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表现工具,会使同一组物品呈现不同的趣味。
第三课《情感的记录》(1)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工笔花鸟画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中国工笔花鸟画重视“工”,即绘画技巧的精湛和准确,注重用形似骨、色似丹、写似镜的技法,刻画精细细腻,构图严谨,细节处理细致入微,力求还原花鸟的真实形态、动态和气息。
同时,工笔花鸟画的色彩丰富鲜艳,通过中西方先进的绘画技法深化升华了传统的工笔画,不但严谨规范,更增加了立体感和现代感。
其次,中国工笔花鸟画注重“笔”,即艺术家绘画的笔墨、构图和意境的表达。
工笔花鸟画笔触清晰挺拔,写出了花鸟的骨气和精神,构图严谨有序,符合自然和谐之美,意境深邃幽远,传递了画家的内心感受和审美情趣。
工笔花鸟画常以“写意”的表现方式来表现画家的抒情情感,从而达到境界的提升。
最后,工笔花鸟画还强调“用心”,即艺术家对绘画题材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在绘画过程中的专注和用心。
中国工笔花鸟画常选取花鸟等自然物象作为绘画题材,寓意丰富,更具文化内涵。
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需要耐心细致,逐步堆砌,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国工笔花鸟画具有工、笔、用心三个方面的艺术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质,也是现代工笔花鸟画艺术家不断探索的方向。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一十八等”,简称十八描,摘录如下:
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
铁 线 描:如张叔厚
马 蝗 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描:武洞清
混
描:多描
撅 头 描:秃笔也 马远 夏圭
曹 衣 描:魏 曹不兴
折 芦 描:如梁楷尖笔 细长撇捺也
橄 榄 描:江西颜辉
枣 核 描:尖大笔
柳 叶 描:似吴边观音笔
竹 叶 描:笔肥短撇捺
第一步,起稿:
先把你要临摹的底稿铺在宣纸的下面,底下要 衬一张白纸。然后用铅笔轻轻的拷贝到熟宣纸 上。
布地:就是打底色。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 多彩,可以运用各种色彩进行布地。先把颜色 调好,用排刷朝一个方向均匀地平刷在画稿上, 忌来回涂抹。布地可以一开始“布”,也可画 到中间过程时“布”,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 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作旧”既是其中一种。
(三)·收笔——收笔要留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在进行国画线条练习时也要注意“藏锋”,但没有必要象书法那样“回锋”。 “留”就是将笔锋留于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在 画线条时只要将笔适时停住,不要下意识地拖带即可。
(四)·顺、逆锋 在绘画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地运笔,这种习惯的运
战笔水纹描:
减 笔 描:马远、梁楷之类
柴 笔 描:粗人减笔
蚯 蚓 描:
执笔方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 个字。
“擫”是用大母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 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 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 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才能使指法灵活而有力, 手握住笔管的上下位置要视作画大小而定,大画 握上些、小画握下些。
浅析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宋代工笔花鸟画不仅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还体现了实用性
的特点。
画作多以自然花鸟为主题, 与当时社会的文化、风俗、 审美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宋代工笔花鸟画作为当时社会 的装饰性工艺品,广泛应用于 宫殿、府邸、园林等场所的装
饰和陈设。
独特的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宋代工笔花鸟画以其细腻入 微的描绘、生动逼真的形象 和浓郁的诗意表现出独特的
风格特点
宋代工笔花鸟画以精细的笔法、写实的风格和寓意深刻的主题为主要特点。画家们注重对自然景物的 观察和描绘,力求将自然的美景真实地再现在画布上。同时,他们也注重画面的构图和细节处理,使 得画面更加精致、细腻、生动。
02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细腻入微的线条表现
线条质量
宋代工笔花鸟画在线条表现上非常精细,注重对细节的描绘 ,如花鸟的轮廓、纹理、甚至毛发。线条流畅、细腻,富有 弹性,给人一种真实感和立体感。
浅析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宋代工笔花鸟画概述 •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成就 • 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 •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传承与保护 • 宋代工笔花鸟画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价值
01
宋代工笔花鸟画概述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定义与起源
定义
宋代工笔花鸟画是一种以花卉和鸟类为题材,采用精细的笔法表现的绘画形式。 它兴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宋代工笔花鸟画的保护主要面临以下 问题:一是保护意识不强,许多人对绘画作 品的保护重视不够;二是保护技术手段落后 ,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三是资金投入 不足,许多绘画作品因缺乏资金而无法得到
有效的保护。
加强宋代工笔花鸟画传承与保护的措施与建议
中国工笔花鸟画技法一-----四(全)

中国⼯笔花鸟画技法⼀-----四(全)⼀、中国⼯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精于形象⽽意味横⽣,这是⼀幅优秀的中国⼯笔花鸟画最基本的要点。
因此,这就要求中国⼯笔花鸟画画家,能有“度物象⽽取其真”,有“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的塑造能⼒。
⽆论是⿍盛时期的两宋⼯笔花鸟画,还是后来的⼯笔花鸟画历史,都是把真切具体的形态描写与意境表现放在重要的地位。
不论纨扇还是宏幅巨制,都是⽤了很⼤的⼒⽓苦⼼经营。
这既是⼯笔花鸟画区别于其他体裁的形式特⾊,也是中国⼯笔花鸟画审美的⼀个重要标准。
⼀幅优秀⼯笔花鸟画的创作,都是经历了由外⾄内,因物动情,进⽽由内向外、寄情于物的思考酝酿过程。
所呈现的是天趣与⼈的精神,是奇造化⽽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是在不知不觉中把⾃然纳⼊⾃我,⽽⾃⼰⼜消融在景物之中,创造的是⽆我之境。
在宋⼈花鸟画中,总是以亲切可爱的姿态向欣赏者呈现⼤⼲世界那⽣⽣不息的⽣命。
那是画家感情的流露、精神的物化,在⼭川与花卉禽鸟中,潜流着⽆穷的意趣与情思。
那⼀笔⼀墨和⾊彩的节奏正是画家饱满的情绪理想的追求,既是⼤⾃然⽣命的律动,也是诗情的荡漾。
从所能见到的⼯笔花鸟画来看,⽆论是格法严谨的黄家体,还是徐熙的野逸旷达,以及崔⽩的萧散风⾻,虽风格各异,但我们都能在这些画中感受到理想欲望和对⽣命的爱恋之情。
“声⾳颜⾊,饮啄态度,远⽽巢居野处,眠沙泳浦,戏⼴浮深,近⽽穿屋贺厦,如岁司晨,啼春噪晚者……”这⼀切均在宋⼈笔下被表现得出神⼊化,把⼈们带往美好的遐想之中。
⼯笔花鸟画表现⼈的意志精神总是以⾃然的⾯貌,以画⾯的⽣趣、天趣来呈现。
常常把画家的审美追求与⾃然形象融为⼀体。
恰似如同不露⼈⼯雕琢之感的“⾃然之物”,让⼈似乎感到画⾯上所呈现的物象是不⾷⼈间烟⽕的本来⾯貌。
俨然像⼀个“五⾏之精,粹于天地之间,阴阳⼀嘘⽽敷荣,⼀吸⽽揪,则葩华秀茂,见于百卉众⽊”的“纯”⾃然的景象,是“⾃⾏⾃⾊”的“⽆我之境”。
以⾄简单误论这⼯致细腻的花鸟是⾃然物形的再现与追求。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学大纲

工笔花鸟课程:工笔花鸟课时:48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示范辅导+实训讲评讨论教具与学具:画稿、教材画册、鲜花教学目的和要求:工笔花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艺术形式,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精深的表现技法。
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笔画鸟画的历史和现状,并对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勾线、造型、设色等方面的技法技能。
要求学生从临摹古代工笔花鸟画入手,使学生能够领略到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与艺术特色,并在技法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对工笔花鸟画的审美能力及审美趣味,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艺术修养的目的,逐步解决淡彩、重彩花鸟画中的造型、色彩、构图等问题,学会融会贯通,使其真正应用到作品中;通过写生积累必要的创作素材并获得真实的生活感受,使学生懂得生活是艺术品创作的源泉。
要求学生通过对客观实物的描写,掌握对象的生长结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为以后的艺术创作从思想内涵到表现语言形式做出必要的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临摹传统工笔重彩、淡彩,掌握用色特点、勾线和着色的基本技法2、画面的层次、黑白灰、虚实关系的把握3 、研究中国传统工笔画的造型、构图,意境等特点。
4、写生造型能力、构图、设色等的锻炼难点 1、花卉白描的力度感和节奏的把握2 、色彩干净明快要求色不压线3、造型的合理、构图的分割、画面的虚实、色调的协调把握4、体会中国画的学养、意境、气韵、笔墨、风格。
教学内容:一、工笔花鸟画概况二、工笔花鸟画的工具和材料三、工笔花鸟画技法的衍变四、工笔花卉的白描技法详细步骤五、工笔花卉的着染上色技法六、工笔禽鸟的基本着染步骤七、工笔花鸟画的构图八、工笔花鸟画的色彩九、工笔花鸟画写生教学过程:讲授(6课时)示范(4课时)辅导+实训(60课时)讲评(1.5课时)讨论(0.5课时)具体讲授如下:工笔花鸟画概况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表现题材和内容上逐渐形成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画种,而从表现形式和风格上又可分为工笔与意笔两大流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不唯各言其志,盖亦
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 徐熙所见无非江湖间汀花、野竹、水 鸟、渊鱼或者园蔬药苗之类;黄筌年少即入宫中画院, 长期见到的是禁中奇花怪石、珍禽异兽。居住环境不同,
生活感受各异,意趣也大相径庭,所以取材侧重不同, 呈现出的艺术风格亦各成一家。
人文 品人 ,画 学的 问四 ,要 才素 情: , 思 想 。
陈 之 佛
崔 白 《 双 喜 图 》
选择一幅你所喜欢的古代工笔花鸟画,作一简 评。
七年级上
中国古代花鸟画
《芙蓉锦鸡图》
瘦金体
《 写 生 珍 禽 图 》
黄 筌 徐 熙 及 其 作 品 的 出 现 , 标 志 中 国 花 鸟 画 成 熟
“黄家富贵”又称“黄筌画派”五代西蜀的黄筌,其子居寀、居 宝,多写宫苑中的奇花怪石、珍禽瑞鸟,勾勒精细,设色浓丽, 不露墨痕,所谓“诸黄画花,妙在赋色”(沈括),画成逼肖其 生,故有“黄家富贵”之称。黄派代表了晚唐、五代、宋初时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