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称量法方法确认

合集下载

2023年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2023年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2023年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2023年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1.总溶解固体(TDS):总溶解固体是指水中溶解的总量固体物质。

其含量与水
的质量和清洁程度直接相关。

常用的TDS测定方法有电导率法和蒸发干燥法。

2.水样的采集与保存:目的在于提供水样采集、保存、管理、运输和采样质
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措施和要求。

3.水质分析质量控制:目的在于提供水质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与方
法。

4.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目的在于提供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的相应检验方
法。

5.无机非金属指标:目的在于提供无机非金属指标的相应检验方法。

6.金属和类金属指标:目的在于提供金属和类金属指标的相应检验方法。

7.有机物综合指标:目的在于提供有机物综合指标的相应检验方法。

8.有机物指标:目的在于提供有机物指标的相应检验方法。

9.农药指标:目的在于提供农药指标的相应检验方法。

10.消毒副产物指标:目的在于提供消毒副产物指标的相应检验方法。

11.消毒剂指标:目的在于提供消毒剂指标的相应检验方法。

12.微生物指标:目的在于提供微生物指标的相应检验方法。

13.放射性指标:目的在于提供放射性指标的相应检验方法。

测量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称量法与仪器法比较

测量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称量法与仪器法比较
是值得推广 的检验方法 。
关键 词 : 溶解性总固体 ; 称量法 ; 仪器法 ; 饮用水
中图分 类号 : RI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5 0 5 2 ( 2 0 1 6 ) 0 9 — 0 6 9 — 0 2 DOI : 1 0 . 1 6 2 8 6  ̄ . 1 0 0 3 — 5 0 5 2 . 2 0 1 6 . 0 9 . 0 2 6
分析得出 , 称量法与仪器法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1 . 2 1 < t e w  ̄ = 2 . 0 5 2 , P > 0 . 0 5 ) 。结论 用 电导率仪测定生活饮
用水 中的溶解性 总固体 与生 活饮 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 G B / T 5 7 5 0 . 4 — 2 0 0 6 ) 和部标 一致 , 显著提高 了工作效率 , 操作方便 ,
定 功 能 的 电导 率 仪直 接 测定 生 活 饮用 水 中的溶 解 性 总 固体 , 两 种 方法各 有 优缺 点 。现用 称量 法 与仪 器法
1 . 2 . 1 仪器与试剂
D D S 一 3 0 7电导率仪 ( 上海雷磁
仪器厂) ; D J S 一 1 铂黑电极( 上海雷磁仪器厂) ; 溶解性 总 固体标 准 溶 液 , 浓度为 : 2 0 . 0 g / L ( 国家标 准 物 质研 究 中心 ) 。
m g / L 、 4 0 0 m g / L 、 6 0 0 mg / L 、 8 0 0 mg / L 、 1 0 0 0 m g / L ) 。测
1 . 1 . 1 仪器
万分 之 一 分析 天 平 ; 水 浴锅 ; 电热 恒 温
定标 准 溶液 电导率 后 , 以溶 液浓 度 ( m g / L ) 为 横座 标 , 溶 液 电导 率 ( u S / c m) 为 纵座 标 , 绘 制标 准 曲线 并 计算

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5750-2006

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5750-2006

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5750-2006
《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GB 5750-2006)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
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用于对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进行检验。

该标准涵
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检验项目:
1. 外观和气味:用于检验水的颜色、浑浊度、悬浮物等外观指
标以及气味的检测。

2. pH值:用于检测水的酸碱性。

3. 溶解性物质:包括总溶解性固体、硬度、氯化物等指标的检测。

4. 有机物:用于检测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挥发性有机物(VOC)、总有机碳(TOC)等有机物指标。

5. 无机物:包括重金属、砷、氟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无机
物指标的检测。

6. 放射性物质:用于检测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7. 微生物:包括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大肠菌、菌落总数等
微生物指标的检测。

8. 其他指标:包括溶解氧、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等其他水质
指标的检测。

《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标准明确了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值,旨在保证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安全,为公众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关键词:溶解性总固体,对比分析1引言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又称总矿化度,指溶解在水中的固体的总量,是表征水体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水体中溶解的硝酸盐、氯化物、磷酸盐等物质,会对设备产生腐蚀、结垢等影响,因而是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1]。

目前,测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国标方法是GB/T 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中的称量法:将过滤后的水样经水浴蒸汽蒸干后于烘箱中烘一定时长,恒重后根据蒸发皿前后质量差计算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浓度,该法原理简单,但操作费时、过程繁琐,在水浴过程中,水样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2],并且水浴锅孔有限,不适用大批量样品分析。

另外,电导率法也可以直接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其原理是利用水样中的阴、阳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电流来测定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此方法无需任何前处理、测量速度快、成本低,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但因水样中各离子成分比较复杂,不同离子的导电性能存在差异,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3]。

国标法规定了105℃和180℃均可测定溶解性总固体,考虑到不同水体的复杂程度各不相同,本实验采用蒸汽法(国标法)、直接水浴法、直接烘干法和电热板法对四种水(自来水、市售商品水、包装饮用水、企业中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于180℃条件下进行分析,将测定结果与国标法进行对比,并对其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实验用时进行统计分析。

2 实验材料与方法步骤2.1 实验材料电子天平(德国塞多利斯CP225D);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G2-06);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可调式电热板(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180514G9754);100mL蒸发皿;干燥器;碳酸钠(分析纯)2.2实验方法2.2.1 蒸汽法(国标法)将洁净的蒸发皿于烘箱中180℃烘30min,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于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g)。

重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不确定度评定

重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不确定度评定
质量称量过程由天平校准和天平
重复性这两个分量组成。
6 因果图分析
将影响实验的不确定度因素主要 分为:稀释、移取和质量称量三方面, 并绘制成图,如图 1 所示。
7 不确定度计算
7.1 稀释
用 5 mL 移液管吸取溶液,用纯水 稀释并定容至 500 mL。
7.1.1 移取标准品 (1)移液管体积校准: U1(V移 )=a/k=0.015/1.732=0.008 7 mL (2)重复性: U2(V 移 )=S(x)=0.009 1 mL (3)温度 :ΔV=V× 水的膨胀系数 ×ΔT=0.002 1 mL U3(V 移 )=a/k=0.002 1/1.732
2 适用范围
适 用 于 生 活 饮 用 水、 水 源 水 及 地 下水中溶解性总固体重量法测定结果 的不确定度评定。
3 分析步骤
(1) 将 蒸 发 皿 洗 净, 放 在(105 ±3)℃烘箱内 30 min。取出,于干 燥器内冷却 30 min。
(2)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 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
分析与检测
重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 不确定度评定
□ 杨晓磊 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白山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摘 要:本文阐述溶解性总固体的定义及分类,根据方法对溶解性总固体测量过程进行分析,梳理出实验过程中的影 响因素,包括样品稀释、水样移取以及称量三部分,并分别对每一部分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不 确定度进行评定。
(3)将水样上清液用过滤器过滤。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 100 mL 于
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 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4)将蒸发皿至于水浴上蒸干。 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 h 后取出,干燥器内冷却 30 min,称量。

水质__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GBT_5750.4_2006_8.1)_称量法_方法确认

水质__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GBT_5750.4_2006_8.1)_称量法_方法确认

水质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4-2006 8.1) 称量法方法确认1 目的通过精密度测试来验证水样中的溶解性总固体GB/T 5750.4-2006 8.1,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本标准试用于饮用水及水源水中溶解性总固体。

3 方法原理3.1水样经过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

3.2 烘干温度一般采用105℃+3℃。

但105℃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

采用180℃+3℃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3.3 当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中含有多量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湿性使称量不能恒定质量。

此时可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而得到改进。

4分析方法4.1 测量方法简述溶解性总固体(在105℃+3℃烘干)4.1.1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3℃烘箱内30min。

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

4.1.2 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 g )4.1.3 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过滤。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100ml 于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4.1.4 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

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h 后取出。

干燥器内冷却30min ,称量。

4.1.5将称过质量的蒸发皿再放入105℃+3℃烘箱内30min ,干燥器内冷却30min ,称量,直至恒定质量。

4.2 溶解性总固体(在180℃+3℃烘干)4.2.1按(5.1)步骤将蒸发皿在180℃+3℃烘干并称重至恒定质量。

4.2.2吸取100mL 水样于蒸发皿中,精确加入25.0mL 碳酸钠溶液于蒸发皿内,混匀。

同时做一个只加25.0mL 碳酸钠溶液的空白。

水质 悬浮物、总残渣、溶解性固体的测定 重量法

水质 悬浮物、总残渣、溶解性固体的测定 重量法

水质悬浮物、总残渣、溶解性固体的测
定重量法
本标准旨在测定水质中的悬浮物、总残渣和溶解性固体的重量。

适用于天然水、生活饮用水、地面水和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最高检测浓度为mg/L。

如果样品中含有悬浮物、余氯、钙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和有机物,会产生干扰,因此需要适当的预处理,以消除对测定的影响。

最低检出浓度为4mg/L。

残渣分为总残渣、可滤残渣和不可滤残渣三种。

总残渣是水或污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留在器皿中的物质,包括“不可滤残渣”(即截留在滤器上的全部残渣,也称为悬浮物)和“可滤残渣”(即通过滤器的全部残渣,也成为溶解性固体)。

水样应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内,并尽快分析。

如果需要放置,应储存于4℃冷藏箱内,但最长不得超过7天。

103~105℃烘干的总残渣的测定方法是将混合均匀的水样,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于蒸汽浴或水浴上蒸干,放在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增加的重量为总残渣。

使用的仪器包括瓷蒸
发皿、烘箱和蒸汽浴或水浴。

计算方法为总残渣(mg/L)=
(A-B)×1000×1000/V,其中A为总残渣加蒸发皿重,B为蒸发皿重,V为水样体积。

103~105℃烘干的可滤残渣(溶解性固体)的测定方法是
将过滤后的水样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然后在
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增加的重量为可滤残渣。

使用的
仪器包括滤膜(孔径0.45um)及配套滤器、瓷蒸发皿和烘箱。

计算方法为可滤残渣(mg/L)=(A-B)×1000×1000/V,其中
A为可滤残渣加蒸发皿重,B为蒸发皿重。

水质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称量法方法确认

水质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称量法方法确认

水质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称量法方法确认1 目的通过精密度测试来验证水样中的溶解性总固体GB/T ,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2适用范围本标准试用于饮用水及水源水中溶解性总固体;3 方法原理水样经过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烘干温度一般采用105℃+3℃;但105℃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采用180℃+3℃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当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中含有多量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湿性使称量不能恒定质量;此时可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而得到改进;4分析方法测量方法简述溶解性总固体在105℃+3℃烘干℃+3℃烘箱内30min;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 g 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过滤;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100ml于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h后取出;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3℃烘箱内30min,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直至恒定质量;溶解性总固体在180℃+3℃烘干℃+3℃烘干并称重至恒定质量;5. 计算溶解性总固体的计算公式公式中:—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TDSm—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m—蒸发皿和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单位为克g;1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6实验结果选取10份样品加标,使溶解性总固体值为L,按4进行测试;由附表可知,精密度RSD<%,满足GB/T 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5750.4-20068.1)称量法方法确认1 目的
通过精密度测试来验证水样中的溶解性总固体GB/T 5750.4-2006 8.1,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试用于饮用水及水源水中溶解性总固体。

3 方法原理
3.1水样经过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

3.2 烘干温度一般采用105℃+3℃。

但105℃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

采用180℃+3℃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3.3 当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中含有多量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湿性使称量不能恒定质量。

此时可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而得到改进。

4分析方法
4.1 测量方法简述
溶解性总固体(在105℃+3℃烘干)
℃+3℃烘箱内30min。

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

4.1.2 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 g)
4.1.3 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过滤。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100ml于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4.1.4 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

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h后取出。

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

℃+3℃烘箱内30min,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直至恒定质量。

4.2 溶解性总固体(在180℃+3℃烘干)
℃+3℃烘干并称重至恒定质量。

5. 计算
5.1 溶解性总固体的计算公式
公式中:
—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
(TDS
m—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蒸发皿和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单位为克(g);
1
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6实验结果
选取10份样品加标,使溶解性总固体值为170.5mg/L,按4进行测试。

由附表可知,精密度RSD<4.9%,满足GB/T 5750.4-2006 8.1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