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 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 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欲 问 行 人 去 那 眉边 眼? 盈 盈 处 。
水 是 眼 波 横 ,
山 是 眉 峰 聚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 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才才

又 又 送
送春 君归 归, 去 。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
【宋】苏 轼
【宋】
词牌名
送:送别
之:去、到
作者送别好友鲍浩然去浙东。
王观(1035~ 1100),字通叟, 如皋(现属江苏 南通如皋)人, 宋代词人,与高 邮的秦观并称二 观。 代表作: 《卜算子·送鲍 浩然之浙东》 《临江仙·离杯》 《高阳台》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Fra bibliotek《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 和春 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 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 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课件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课件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 课件1
2、这首诗都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
比喻 拟人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 课件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 课件1
课后思考:
1.这首词的写作手法是一 借景抒 情。在这首词里,借什么景?抒 什么情?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送”是什么含义?两次属于重复吗?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PPT完美 课件1
1.借的是春景。抒发的是离别之 情。 2.“送”指送别。不重复,第一个 “送”指的是送别春天,第二个 “送”指的是送别友人。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 课件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 课件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比喻 设问 眉眼盈盈 “送春归”点明时间是晚春 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的祝 愿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 课件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 课件1
课后练习 尝试用拟人化的手法 来描写景色。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 课件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 课件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 课件1
思考 探究
核心
核心
关这键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题 关键
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朋友,浙
东是友人要去的地方。这首词分
为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
山水行程,下片抒发作者对回归
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完美 课件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安石
教学目标
一· 朗诵诗歌,了解诗意 二· 赏析诗歌的艺术技巧 三·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四· 背诵、默写诗歌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共27张PPT)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方法领会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词人将景和情奇妙相 连, 借助于水美山美,表达了词人对好友的不舍和美好祝福。这是什么方法?
借景抒情
把逼真的感情融入到外界景物中,既含蓄又极富感染力。
方法领会
你还能说出这种借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古诗词吗?
句析:作者嘱咐友人如果能赶上江南春光,一定要与 春光同住。
“春”字有什么含义? “春”不仅指美丽温暖的春天,还指的是幸福美好 的生活。作者希望朋友和春天在一起,其实是在表达 什么情感?
下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 那边? 眉眼/盈盈处。
墙角的三角梅 凝聚着汗水的操场Fra bibliotek柔然的草坪
散发芬芳的七里香
笔直的跑道
总是落不完树叶的大树
喧嚣的教室……
最深最真的祝福: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上阙: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找一找词中写景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想一想 美在哪里?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句析:这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用女子 的眉眼来赞美山水的秀丽。 女子也暗指思念鲍浩然的远方的爱人,暗 示友人回家的心情很迫切。
眉眼盈盈处。
下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万和春住。
词中的离情别绪表现在哪里呢?用横线画 出有关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古诗赏析

注释
仄片”章复第言可各四命为。。① 韵四。集演三句酌两十之取万北卜 。仄八》为字为增仄四人义树宋算
韵十入慢豆六衬韵字”于《时子 ,九“曲。言字。,。“词盛: 后字歇,宋句,两上双卖律行词 片,指《教,化结下调卜》此牌 五前调乐坊于五亦片,算以曲名
⑥友⑤④水:眼人美③。浙,②
才(行欲波比,常人水
感谢您的观看
江词鲍
始鲍人:。喻这以流是
东人浩
注释
:浩:想
目里秋动眼
路的然
方然指,
光反水的波
,朋:
才)词想
似用喻眼横
简友生
。。人要
流。美波:
称,平
的。
动眼人。水
浙家不

的波之古像
东住详
。。然方说⑧。眉眉远容西美⑦
盈前,比眉
为。山貌京人山
盈去另喻眼
远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姣杂蹙是
注释
:与有山盈
山人时好记起眉
美心说水盈
,遂人,》的峰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读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 词牌的名称有很多,如渔歌子 、蝶恋花、菩萨 蛮等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在这首词中 “卜算子”这个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题目。
赏析:这首送别词的上阕,词人将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 富人情味,也暗示好友即将归乡与家人团聚。词的下阕,词人用了两个“送” 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与人巧妙链接,表明好友与春色同归,最后表达了词 人对朋友的良好祝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
词人把友人的去处写成“眉眼盈盈处”有何好处? 极富人情味;表达出惜别的深情。
上阙运用了比喻、设问的修辞手法,把江 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富有 人情味,顿时令景物也有了几分惜别的情意, 同时也表达了无论朋友走到哪里,自己的目光 都会一直追随而去的情意。
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词中有画,读一读,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清丽明秀的江南山水 比喻 把山水化为有情之物
当这位词人的朋友归去浙东的时候,路上的山水对 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
面对如此美景,你此时的内心感 受是怎样的?用朗读来表达你的内心 感受吧!
设问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交代友人去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词人王 观写的一首送别词。
词牌名 bǔ
往,去。 bào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词人的朋友
词人简介
王观,字通叟,宋代词人。其词 才思新颖,用语巧妙,不落俗套。代 表 作 品 有 《 临 江 仙 · 离 怀 》《 高 阳 台》《红芍药》等。
请你再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自己读 懂了什么,再找出词中描写的景物,用 笔圈出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 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 上春,千万和春住。
景物: 水
眼波横 山
眉峰聚
同学们自读这首词,借助注释,和同桌交流 对词义的理解。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 毛。要问朋友是去哪里呢?去那山水交汇的地 方。刚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如果你 到江南赶上了春天,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优质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优质PPT课件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译文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 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泊船瓜洲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 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神宗时任 宰相,实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唐宋八大家” 之一。今有《王文公 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方才。
如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句析:这两句采用比喻的手 法,借用女子的眉眼来赞美 山水的秀丽。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句析:这两句采用设问的方 式,点明行人所要去的地方。 “眉眼盈盈处”承接上句, 指清丽明秀的江南山水。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
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 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 墙外来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北宋 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 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 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 《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 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 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赏析:这首送别词的上阕,词人将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 富人情味,也暗示好友即将归乡与家人团聚。词的下阕,词人用了两个“送” 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与人巧妙链接,表明好友与春色同归,最后表达了词 人对朋友的良好祝愿。

六年级下册《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共21张PPT)

六年级下册《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共21张PPT)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诗 写景的句子是: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点名送 朋友离去的时间的句子?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表达 对朋友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什么?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学校、二生、活初等步方感面知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这样能够更好地把握主题,写出有真情实 感的文章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关注细节:选择具有细节的材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自
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场景等,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诗词朗读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 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①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②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以上两句话利用女人的眉眼来赞美山水的秀丽。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古诗词诵读
词牌说明 《卜算子》,词牌名之一。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
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 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 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 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 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总结技巧(一)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公开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_送鲍浩然之浙东精品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_送鲍浩然之浙东精品PPT课件

才: 方才。 若: 假若。

再读古诗,谁来说 一说这五句诗分别 是什么意思?
1、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像美人蹙[cù]起的眉毛。
2、真想问问路人儿要到哪个方向?
3、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4、才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家乡。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 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 水化为有情之物。 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 ,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 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 ;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紧 蹙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 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 形容女子容颜之美,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 说水是眼波横流、山是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 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 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 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 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 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 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 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 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 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bào
词牌名
诗人的朋友
去、到
题目的意思:送别好友鲍浩然到浙东。
宋代词人,字通叟[sōu],如 皋[gāo](今属江苏)人,生 卒[zú]年不详。仁宗时中进士, 作《扬州赋[fù]》,神宗阅后 甚喜。其词构思新颖[yǐng], 用语佻 [tiào]巧,不落俗套。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地方。下面几句借春表达了作 者的_惜__别__之情,同时也表达了 作者对友人的_美__好__祝_愿__。
.
17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
1
卜算子
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 曲,取义于“卖卜算命之 人”。四十四字,分上下阙。
.
2

bào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词牌名 诗人的朋友 去、到
浙东:今浙江东南部。宋时属浙江东 路,简称浙东。
题目的意思:送别好友鲍浩然到浙东。
.
3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 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驻,惜春 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 句中。
.
15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送别好友鲍浩然 归家的情景,作者将人和景巧妙相 连,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如同 女子的秀眉和眼波,表达了作者对 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
.
16
❖这是一首_送__别_诗,第一句诗用了 _比__喻__的手法,第二、三句诗用 了_设__问__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 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 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 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 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 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 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
14
下片“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 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 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 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 露。
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
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
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流动的
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
是她们紧蹙[cù]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
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归途中怀着
深厚的浓浓感情。
.
12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 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 的比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而作者此处 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是眉峰 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 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 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 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折射出诗人 的惜别深情。
.
5
❖再读古诗,谁来说 一说这五句诗分别 是什么意思?
.
6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
眉峰聚:形容双眉蹙[cù],状如二峰并 峙[zhì]。
水像美人的眼波横流,山如美人蹙
起的眉毛。
.
7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欲:想要。
盈盈:美好的样子。
处:地方。 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去有山有
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
8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才始:刚刚。 君:你。 归:回去。
刚刚送走了春天,现在又要送 你(鲍浩然)踏上归途了。
.
9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若:如果。 千万:一定。
如果到江南还赶得上迷人的春 色,千万不要辜负这大好春光,一 定要把春天留住。
.
10
北宋 王观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使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
4
作者简介:
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北宋高 邮(属江苏)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 进士。曾著《扬州赋》、《芍药谱》。有 《冠柳词》。今有赵万里辑本。曾在宋神宗 朝当过翰林学生,因作词得罪而被贬,所以 自号“逐客”。王灼说他的词“新丽处和轻 狂处皆是惊人”(《碧鸡漫志》),说明他 是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的词家。王观的作品, 风趣而近于俚俗,时有奇想。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上、下阙各写了什么?
上阙:描写浙东山水的美好;
下阙: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
11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起首两句,运用风 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 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